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原材料: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以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同时,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降低水灰比。
2.优化配合比:通过优化配合比,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例如,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控制砂率,掺加适量的膨胀剂等。
3.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在高温季节,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如对骨料进行洒水降温,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浇筑等。
4.加强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出现温度梯度引起的裂缝。
可以采用覆盖保温材料、洒水、喷雾等方式进行养护。
5.适当增加构造钢筋:在容易出现温度裂缝的部位,适当增加构造钢筋的数量和直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6.施加外力约束:在混凝土表面施加外力约束,如加装钢板约束带、预应力钢筋等,限制混凝土的变形,防止裂缝的产生。
7.加强温度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温度监测,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调整。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施工方法、养护方式、构造钢筋增加、外力约束和温度监测等方面。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变,经常会出现温度裂缝的情况,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种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措施:
1.降低混凝土温度:可以通过喷浆、加水等方式来冷却混凝土,降低其温度,从而减少热应力。
2.增加混凝土内部的缝隙: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或掺入空心微珠等材料,可以形成一定的缝隙,减小混凝土的内部应力,从而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3.使用抗裂混凝土:抗裂混凝土中添加了抗裂剂,可以有效地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4.加强混凝土结构的补充措施:在混凝土结构中增加预应力钢筋或加固板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裂缝程度和裂缝宽度。
5.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情况,及时维护和修复,可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综上所述,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以保障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美观度。
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
1.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使混凝土变得过于流动,难以凝固,容易出现裂缝。
控制水灰比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保证。
2. 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适量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可以降低水
灰比,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率和热胀冷缩率,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 控制施工温度:避免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可以减少混凝
土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4. 使用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加入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可以提
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5.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过快
或浇筑方式不当容易造成混凝土内部应力不均,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 1 -。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和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和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是一种基础建设和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但在制
作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温度裂缝现象。
温度裂缝的产生机理主要
是由于混凝土在固结过程中,受到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热胀
冷缩。
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混凝土会发生体积变化,导致混凝
土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引起玻璃化面内的裂缝。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为了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减缓混凝土固结速度
由于高温促进水泥水化反应,导致混凝土固结速度加快,从而产
生热胀冷缩及温度裂缝等问题。
因此,可以适当减缓混凝土固结速度,延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改变的时间。
2. 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
在混凝土固结的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反应放热,会导致混凝土
内部的温度升高,进而引起热胀冷缩。
因此,在混凝土固结时,应加
强对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3. 使用防渗剂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防渗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
水泥含量,从而减缓水泥水化反应放热的速度,减轻热胀冷缩的程度。
4. 合理布置钢筋和预应力筋
通过合理布置钢筋和预应力筋,可以在混凝土受到应力时进行补偿。
有效地阻止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对混凝土产生的影响,从而减少了
温度裂缝的风险。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混凝土
在固结过程中发生的热胀冷缩,因此在混凝土制作和使用中,应采取
一定的控制措施。
适当减缓混凝土固结速度、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
使用防渗剂,以及合理布置钢筋和预应力筋,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温
度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3、骨料质量的要求 骨料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所 以,骨料中不应含有超量的粘土、淤泥、粉屑、 有机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其含量不能超过规定的 数值。混凝土试验表明,骨料中的含泥量是影响 混凝土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它对混凝土的强度、 干缩、徐变、抗渗、抗冻融、抗磨损及和易性等 性能都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会增加混凝土的收 缩,引起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的降低,对混凝土的 抗裂更是十分不利。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中,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不大于1%,砂的含泥量 控制在不大于2%。
第三节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在结构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 结构,为防止其产生温度裂缝,除需要在施工前 进行认真计算外;还要做到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 效的技术措施,根据我国的施工经验应着重从控 制混凝土温升、延缓混凝土降温速率、减少混凝 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改善混凝土约 束程度、完善构造设计和加强施工中的温度监测 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以上这些措施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施工中必须结合实 际、全面考虑、合理采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防风和回填 外部气候也是影响混凝土裂缝发生和开展的因素之 一,其中,风速对混凝土的水分蒸发有直接的影响, 不可忽视,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应尽量封闭门窗,减 少对流。 土是最佳的养护介质,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施工完毕 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回填。
四、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 1、合理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的间距由最大整浇长度的计算确定,一般正常 情况下由计算确定,其间距为20~30m。 后浇带的构造有平接式、T 字式、企口式等三种,如 图4-2所示。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施工方便,避免应力 集中,宽度可取700~1000mm。当地上、地下都为现 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在设计中应标明后浇带的位置, 并应贯通地上和地下整个结构,但钢筋不应截断。后浇 带的保留时间一般不宜少于40d,在此期间,早期温差 及30%以上的收缩已经完成。在填筑混凝土之前,必须 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原浆凿清形成毛面,清除垃圾及杂 物,并隔夜浇水浸润。填筑的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混凝土, 要求混凝土强度比原结构提高5~l0N/mm2,并保持不 少于14d的潮湿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开裂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开裂的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强等优点。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往往容易出现开裂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开裂的措施。
二、合理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含水量过大,干燥收缩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从而引起开裂。
因此,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合理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高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和收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三、添加合适的掺合料掺合料的添加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减少开裂的风险。
常用的掺合料有矿渣粉、粉煤灰等。
这些掺合料可以填充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紧密性和强度,降低干燥收缩。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添加适量的掺合料是防止开裂的有效措施之一。
四、增加混凝土的骨料粒径骨料粒径的选择也会对混凝土的开裂性能产生影响。
较大的骨料粒径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减少开裂的风险。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适当增加骨料粒径,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的开裂。
五、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高温和低湿度条件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挥发速度加快,容易引起干燥收缩和开裂。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极端条件下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
六、合理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在初凝和硬化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水分蒸发,避免快速干燥引起的收缩和开裂。
同时,可以采用喷水养护、覆盖湿布等方式,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充足,有助于减少开裂的发生。
七、采用预应力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可以采用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通过施加预先施加的压力,使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达到一定程度,从而抵抗外部加载引起的开裂。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抗裂能力。
八、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体积较大,温度变化会引起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从而导致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温度裂缝,这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
变化引起的。
为了控制温度裂缝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充分的试验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材料配
比和质量符合要求。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和加水操作。
2. 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和
湿度符合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在硬化过
程中出现收缩问题。
3.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采取预防收缩的措施。
可以使用外加剂或者添加物,
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延缓水化速度等方式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量。
4. 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采取及时的养护措施。
混凝土需要保持湿润的环境,以提
供良好的硬化条件。
可以使用喷水、覆盖湿布或者涂抹养护剂等方法来保持混凝土的湿
润。
5. 在施工现场,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监测。
可以使用温度计等设备来测量混凝土
的温度,及时发现温度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6. 在设计阶段,可以采取一些结构措施,如梳齿状裂缝控制带、膨胀节等,来减小
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应力集中和裂缝的发生。
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发生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配比、施工环境、养护措施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措施,可以减小温度裂缝的发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
久性。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及控制裂缝的措施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及控制裂缝的措施桥梁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温度裂缝、沉缩裂缝及抗拉裂缝。
在施工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控制混凝土结构物裂缝的产生。
(一)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1.选择合适水泥和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优先采用525R普通水泥,425R普通水泥等高标号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
选用低热水泥,减少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
并尽量选用后期强度(90或120天),降低水泥量,并延缓峰值。
在满足设计和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将425R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3,525R水泥用量控制在360kg/m3.以降低砼高温升,降低砼所受的拉应力。
2. 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合泥量选用10.4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30mm级配含量65%左右),细度模数2.80-3.00的中砂(通过0.315n凹筛孔的砂不少于15%,砂率控制在40%-45%)。
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不得混有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3.选择适当外加剂,可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加一定用量外加剂,如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
外加剂中糖钙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使用水量减少20%左右,水灰比可控制在0.55以下,初凝延长到5h左右。
4. 选择优化配合比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严格控制砂石质量,降低水灰比,并在砼中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等,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以降低砼温升,从而可以降低砼所受的拉应力。
5.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
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出料口,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由于底层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以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温控措施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温控措施1 沉缩裂缝混凝土沉缩裂缝在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也是非常多的。
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密实, 沉实不足, 或者骨料下沉, 表层浮浆过多, 且表面覆盖不及时, 受风吹日晒, 表面水份散失快, 产生干缩, 混凝土早期强度又低, 不能抵抗这种变形而导致开裂。
在施工中采用缓凝型泵送剂, 延缓混凝土的凝结硬化速度, 充分利用外加剂( 特别是缓凝剂) 的特性, 适时增加抹加次数, 消除表面裂缝( 特别是沉缩裂缝和初期温度裂缝) , 特别是初凝前的抹压。
2 温度裂缝(1) 原因: 一是由于温差较引起的, 混凝土结构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量水化热, 内部温度不断上升, 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较, 混凝土内部膨胀高于外部, 此时混凝土表面将受到很的拉应力, 而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很低, 因而出现裂缝。
这种温差一般仅在表面处较, 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 因此裂缝只在接近表面的范围内发生, 表面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
二是由结构温差较, 受到外界的约束引起的, 当体积混凝土浇筑在约束地基上时, 又没有采取特殊措施降低, 放松或取消约束, 或根本无法消除约束, 易发生深进, 直至贯穿的温度裂缝。
(2) 过程: 一般( 人为) 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初期裂缝———就是在混凝土浇筑的升温期, 由于水化热使混凝土浇筑后2- 3 天温度急剧上升, 内热外冷引起“ 约束力”, 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引起裂缝。
二是中期裂缝———就是水化热降温期, 当水化热温升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 水化热散尽时结构物的温度接近环境温度, 此间结构物温度引起“ 外约束力”, 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引起裂缝。
三是后期裂缝, 当混凝土接近周围环境条件之后保持相对稳定, 而当环境条件下剧变时, 由于混凝土为不良导体,形成温度梯度, 当温度梯度较时, 混凝土产生裂缝。
3 控温措施和改善约束3.1 温控措施(1) 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 采用中低热的矿渣水泥, 控制水泥的使用温度, 添加一定量的优质粉煤灰, 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同时选用高效外加剂。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1.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变形和收缩问题。
尽量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减小构件的尺寸变化和设计适当的缝隙,同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快速干燥引起的收缩裂缝。
2.使用适当的防裂材料: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以添加一些适当的防裂材料,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延展性,减少裂缝的发生。
常见的防裂材料有纤维素短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
3.加强混凝土的抗渗性:渗透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问题,为了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防渗剂或使用特殊的混凝土,如高性能混凝土、微细矿物掺合料等。
防渗剂可以通过充填细微裂缝和孔隙,减少水分和气体的渗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4.安装预应力和钢筋:预应力和钢筋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防裂措施。
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在受力时保持压力状态,减少裂缝的发生。
钢筋可以有效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裂缝的扩展。
5.加强结构的支撑和加固: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时,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来加强结构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添加附加支撑、安装横向和纵向拉杆、加固工程缝、采取预应力加固等。
6.定期检查和维修:定期检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裂缝。
对于小裂缝可以采取简单的维修措施,如填充密封剂或涂刷防水涂料等;对于较大的裂缝,需要采取更加复杂的维修措施,如加固、重建等。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工作,需要在设计、施工、材料选择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率,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一.混凝土裂缝情况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远高于抗拉强度,在温度应力作用下不致破坏的混凝土,当受到温度拉应力作用时,常因抗拉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细微裂缝(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
其中,细微裂缝一般表面缝宽≤0.1~0.2mm,缝深h不大于30cm;表面裂缝一般表面缝宽≤0.2mm:深层裂缝一般表面缝宽0≤0.2-0.4mm,缝深h=1—5m,且小于1/3坝块宽度,贯穿裂缝指从基础向上开裂且平面贯通全仓。
大体积混凝土紧靠基础产生的贯穿裂缝,无论对坝的整体受力还是防渗效果的影响比之浅层表面裂缝的危害都大得多。
表面裂缝也可能成为深层裂缝的诱发因素,对坝的抗风化能力和耐久性有一定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坝等大体积混凝土应做好温度控制措施。
二.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1. 总体要求施工期应对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生产过程、混凝士运输和浇筑过程及浇筑后的温度进行全过程控制。
对高坝宜采用具有信息自动采集、分析、预警、动态调整等功能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全过程控制。
混凝土温度控制应提出符合坝体分区容许最高问题及温度应力控制标准的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并提出出机口温度、浇筑温度、浇筑层厚度、间歇期、表面冷却、通水冷却和表面保护等主要温度控制指标。
气候温和地区适宜在气温较低月份浇筑基础混凝土,高温季节适宜利用早晚、夜间、气温低等时段浇筑混凝土。
常态混凝土浇筑应采取短间歇均匀上升、分层浇筑的方法。
基础约束区的浇筑层厚度厚度宜为1。
5--2。
0米,有初期通水冷却的浇筑层厚度可适当加厚:基础約束区以上浇筑层厚度可采用1.5——3.0米。
浇筑层间歇期适宜采用5~7d。
在基础约束区内应避免出现薄层长期停歇的浇筑块,适宜在下层混凝土最高温度出现后,开始浇筑上层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宜薄层浇筑连续上升。
2.原材料温度控制2.1水泥运至工地的入罐或人场温度不宜高于65度。
2.2应控制成品料仓内集料的温度和含水率,细集料表面含水率不宜超过6%。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包括:1. 合理的结构设计: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少内部应力的集中和不均匀分布,从而减少裂缝的发生。
2.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确保其强度、密实性和耐久性,以提高结构的抗裂能力。
3.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浇注速度和流动性,减少浇筑过程中的振捣次数,避免水泥浆体分离和气泡的产生,防止裂缝的发生。
4. 控制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采取措施减少混凝土在收缩和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如预留伸缩缝、安装混凝土伸缩缝条等。
5. 加强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和支撑:在结构的连接和支撑部位,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钢筋连接、增加支撑的数量和强度,以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裂能力。
6.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进行结构的检测和维护,及时修复和处理结构表面的裂缝和缺陷,防止其进一步扩展和影响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7. 控制外部荷载和环境影响: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要合理控制外部荷载的引入,如挖掘、建筑物的上部荷载等,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因素对结构的影响,如水分渗透、冻融循环等。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考虑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控制措施。
由于混凝土水化反应是一个释放热量的过程,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温度控制,就可能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1.使用低温混凝土:在热天气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时,可以使用低温混凝土。
低温混凝土是通过减少水泥用量和使用冷却剂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这种混凝土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从而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2.使用温度计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使用温度计来监测混凝土的温度。
一旦混凝土的温度超过预定的限制,就可以采取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例如使用冷却水冷却混凝土或者喷水湿润混凝土表面。
3.控制浇筑时间:在热天气条件下,可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等温度较低的时间进行混凝土浇筑。
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上升速度,降低温度裂缝的产生。
4.采取遮阳措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采取遮阳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例如在混凝土上方设置遮阳棚或覆盖遮阳布,减少太阳直射光的照射,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上升速度。
5.使用冷却设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使用冷却设备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例如,可以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使用冷水管冷却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冷却剂等。
6.控制施工速度: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控制施工速度,不宜一次性浇筑过大的面积,要进行适时的停浇,以保证混凝土的温升速度不超过允许值。
7.使用散热减缓剂:散热减缓剂是一种能够减慢混凝土散热速度的添加剂。
散热减缓剂能够延长混凝土的散热时间,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8.进行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措施,例如喷水养护等。
养护措施能够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湿润状态,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在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过程中,以上措施可以单独采用或组合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规范进行操作,调整具体的控制参数。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体积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较快,与表面形成较大温差,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更严重的是会降低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耐久性,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深入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原因(一)水泥水化热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由于其结构厚实,水泥水化热难以迅速散发,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尤其是在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水泥水化热释放最为集中,内部温度可高达 50℃至 80℃,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二)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主要包括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等。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用量较大,水灰比较小,其收缩变形相对较大。
而且,收缩变形在混凝土内部受到约束时,也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三)外界气温变化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其温度场分布有显著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初期,外界气温越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就越高,水泥水化热的释放速度也越快,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而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外界气温骤降会使混凝土表面温度迅速下降,而内部温度下降相对较慢,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从而产生温度裂缝。
(四)约束条件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基础、垫层或相邻结构的约束,使其在温度变化时不能自由伸缩。
当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其约束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产生裂缝。
约束越强,产生的温度裂缝就越严重。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不当也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第一篇: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浮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
1 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1.选用低水化热或者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
2.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根据试验每增减 10kg 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
3.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或者掺加相应的减水剂、缓凝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4.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5.在厚大无筋或者少筋的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总量不超过 20%的大石块,减少混凝土的用量,以达到节省水泥和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者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改善配筋。
为了保证每一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可建议设计人员将分布筋做适当调整。
温度筋宜分布细密,普通用φ8 钢筋,双向配筋,间距 15cm。
这样可以增强反抗温度应力的能力。
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浇筑完下层混凝土之后进行。
(8)设置后浇缝。
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2 降低混凝土温度差1.选择较适宜的气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
夏季可采用低温水或者冰水搅拌混凝土,可对骨料喷冷水雾或者冷气进行预冷,或者对骨料进行覆盖或者设置遮阳装置避免日光直晒,运输工具如具备条件也应搭设避阳设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及优化措施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及优化措施分析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产生温度裂缝,不但会降低整体工程的抗渗能力,还可能引起混凝土碳化和钢筋锈蚀等问题,对整体建筑物的安全产生威胁。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了解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措施,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机率。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治措施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影响因素1.1温度变化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是热膨胀和收缩现象。
在内外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应力,当应力值高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大体积混凝土会产生变形,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
(1)温差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一般采用一次性整体浇筑方法。
浇筑完成后,水泥水化过程产生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其内部的水化热散发速率慢或不易散发,因此其内部温度快速升高。
表面混凝土与空气接触散热很快,形成较大的温度差,从而致使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产生压应力,在表面产生拉应力,导致整体结构逐渐破坏。
(2)水化热在浇筑过程完成后,由于大量混凝土发生水化反应产生水化热,混凝土内部温度逐渐提高,其中心温度高,上下温度低,形成较大的温差。
当测量记录的温度中的最大温差小于25℃时,可通过配合比优化、改善冷却工艺、出口降温和分层维护等措施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
1.2混凝土收缩在实际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而混凝土的干缩和塑性收缩是混凝土变形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存在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和碳化收缩。
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大多为表面裂缝,其宽度相对较小且形状不均匀,纵横交错。
1.3地基基础变形在混凝土工程中,地基基础在垂直方向的沉降和水平方向的不均匀位移都会引起额外应力的产生,当额外应力高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自身的抗拉强度,混凝土结构便会开裂。
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勘测数据准确性差或测试结果不准确、地质条件差异太大、结构基础处于断裂带、滑坡体、断层等不良地质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
由于其具有结构厚、体积大、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且在硬化期间,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将释放出的水化热,使结构件具有“热涨”的特性;另一方面混凝土硬化时又具有“收缩”的特性,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将直接破坏混凝土结构,从而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因此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采用相应技术控制硬化时的温度,使其温度应力可控,避免出现结构性裂缝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abstract: the mass concrete refers to the minimum section size is greater than 1m above the concrete structure. because of its structure thick, bulky, concrete number and complexity of the project condi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ly demanding, in the hardening period, due to the hydration of cement during the release of heat of hydration, so that the structure has “heat up characteristics; the other hand, the concrete hardening time and “shrinking” propertie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direct damage to concrete structures, resulting in structuralcracks. in the hardening process of concrete, the use of appropriate technical controls hardening temperature, controlled temperaturestress, to avoid structuralcrack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key words: concrete; temperature; cracks; control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概述此次拟浇筑砼系华荣xx城d区基础筏板。
d区基础砼等级为为c35p8,板的一般厚度为2.0m,集水井处最厚区域为4.35m;本区域一次浇筑砼方量约为2980m3;板内配筋情况是:板上下部均为φ28@150双向双层网筋,第二层配有φ18@150双向网筋一层,板中间配置构造抗裂钢筋网片φ16@200,d区柱下配置φ22@150。
由此可见,该筏板确具有体形大、结构厚、砼方量多,钢筋密而工程条件较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
与普通钢筋砼相比,具有结构厚,体形大、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期间,一方面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将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使结构件具有“热涨”的特性;另一方面混凝土硬化时又具有“收缩”的特性,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将直接破坏混凝土结构,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因而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控制混凝土硬化时的温度,保持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合理温差,使温度应力可控,避免混凝土出现结构性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墩台身或基础等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收缩裂缝。
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收缩裂缝。
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
选用的水泥品种不同,其干缩、收缩的量也不同。
(2)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
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
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要求一次性整体浇筑。
浇筑后,水泥因水化热,由于混凝土体积大,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而其表面则散热较快,形成了较大的温度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此时,混凝土龄期短,抗拉强度很低。
当温差产生的表面抗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则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3)材料裂缝。
材料裂缝表现为龟裂,主要是因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骨料中含泥量过多而引起的。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理论计算华荣.上海城d区,混凝土及其原材料各种原始数据及参数为:一是c35p8混凝土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其配合比为:水:水泥:砂:石子:粉煤灰:矿粉(单位kg)=172:285:716:1070:60:100(每立方米混凝土质量比),砂、石含水率分别为3%、0%,混凝土容重为2390kg/m3。
二是各种材料的温度及环境气温:水30℃,砂、石子35℃,水泥40℃,粉煤灰35℃,矿粉35℃,环境气温32℃。
3.1混凝土温度计算(1)混凝土拌和温度计算:公式to=∑timici/∑mici可转换为:to=[0.9(mctc+msts+mgtg+mftf+mktk)+4.2tw(mw-psms-pgmg)+c1(psmsts+pgmgtg)-c2(psms+pgmg)÷[4.2mw+0.9(mc+ms+mg+mf+mk)]式中:to为混凝土拌和温度;mw、mc、ms、mg、mf、mk—水、水泥、砂、石子、粉煤灰、矿粉单位用量(kg);tw、tc、ts、tg、tf、tk—水、水泥、砂、石子、煤灰、矿粉的温度(℃);ps、pg—砂、石含水率(%);c1、c2—水的比热容(kj/kg.k)及溶解热(kj/kg)。
当骨料温度>0℃时,c1=4.2,c2=0;反之c1=2.1,c2=335.本实例中的混凝土拌和温度为:to=[0.9(285*40+716*35+1070*35+60*35+100*35)+4.2*30(172-71 6*3%)+4.2*3%*716*35]÷4.2*172+0.9(285+716+1070+60+100)]=34.3℃.(2)混凝土浇筑温度计算:按公式tj=to-(α.tn+0.032n)*(to-yq)式中:tj—混凝土浇筑温度(℃);to—混凝土拌和温度(℃);tq—混凝土运送、浇筑时环境气温(℃);tn—混凝土自开始运输至浇筑完成时间(h);n—混凝土运转次数。
α--温度损失系数(/h)本例中,若tn取1/3,n取1,α取0.25,则:tj=34.3-(0.25×1/3+0.032×1)×(34.3-32)=34.0℃3.2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th=wo.qo/(c.ρ)式中:w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m3);qo—每公斤水泥的累积最终热量(kj/kg);c—混凝土的比热容取0.97(kj/kg.k);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kg/m3)th=(285*375)/(0.97*2390)=55.8℃3.3混凝土的内部实际温度tm=tj+ξth式中:tj—混凝土浇筑温度; th —混凝土最终绝热温升;ξ—温将系数查建筑施工手册,若混凝土浇筑厚度4.0m,则:ξ3取0.74,ξ15取0.55,ξ21取0.37.tm(3)=34.0+0.74*55.8=75.3℃;tm(15)=34.0+0.55*55.8=64.7℃;tm(21)=34.0+0.37*55.8=54.6℃.3.4混凝土表面温度计算tb(t)=tq+4h,(h- h,)△t(t)/h2式中:tb(t)—龄期t时混凝土表面温度(℃);tq--龄期t时的大气温度(℃);h—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厚度(m)。
按公式h=2h+ h,计算,h —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厚度(m);h,--混凝土结构的虚厚度(m);h ,=k λ/βk=--计算折减系统取0.666,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β—模板及保温层传热系数(w/m2k);β值按公式β=1/(∑δi/λi+1/βg)计算;δi—模板及各种保温材料厚度(m); λi—模板及各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βg—空气层传热系数可取23(w/m2k).t(t)-- 龄期t时,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t(t)= tm(t)-tq,若保护层厚度取0.04m,混凝土灌注厚度为4m,则:β=1/(0.003/58+0.04/0.06+1/23)=1.4:1 h,=k λ/β=0.666×2.33/1.41=1.1;h=2h+ h,=4.0+2×1.1=6.2(m) 若tq 取32℃,则:t(3)=75.3-32=43.3℃t(15)=64.7-32=32.7℃t(21)=54.6-32=22.6℃则:tb(3)=32+4×1.1(6.2-1.1)×43.3/6.22=57.3℃tb(15)=32+4×1.1(6.2-1.1)×32.7/6.22=51.1℃tb(21)=32+4×1.1(6.2-1.1)×22.6/6.22=45.2℃3.5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差计算本工程中:t(3)s=75.3-57.3=18℃△ t(15)s=64.7-51.1=13.6℃△t(21)s=54.6-45.2=9.4℃4、计算结果分析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混凝土3d龄期时内外温度差达到最大值18℃,符合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的技术要求。
但必须看到计算结果是基于养护环境温度为32℃,表面保温措施得当,入模混凝土温度为34℃条件下得出的。
实际施工养护中有可能无法满足以上条件要求。
2008年8月19日实测c30混凝土拌和后温度未36℃,当时拌和水温度为30℃,环境温度为32℃,若养护环境温度为夜间较低时的情况,假设为23℃,则△t(3)s=22.6℃,加上保温措施有可能达不到要求,有产生温度裂缝的可能,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丁的措施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1)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包括: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选择较适宜的气温,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
可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搅拌混凝土,或在混凝土拌和水中加入冰块,同时对骨料进行遮阳保护、洒水降温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