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天天练参考答案(2)
高三语文基础天天练标准答案
![高三语文基础天天练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f22c7aaef8941ea66e0572.png)
高三语文基础天天练答案————————————————————————————————作者:————————————————————————————————日期:高三语文基础练习天天练(1)1.[答案]B[解析]第一处,“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用在此处恰当;“钟灵毓秀”指聚集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的优秀人物。
第二处,“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这里取“按图索骥”的第二个义项。
第三处,“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映射”是“照射”的意思,根据语境,应选“折射”。
)2.[答案] D [解析] A.成分赘余,“否则”与“如果有一点办法”重复赘余。
B.搭配不当,“案件”要“严办”。
C.成分残缺,“在……下”不能作“使”的主语。
3. [答案]B[解析](虽有“像”字,但无比喻手法。
)4. [答案]C[解析]根据语意连贯的原则,可判定④句的"这"指代"家何尝不是一只船",然后根据段末的句式与剩余的四句形式判断剩下四句应为两两对应的转折句式,由④句末尾的"岁月"判定后面应为①,由①句内的"陌生"判定转折句为③,由此可判断答案为C。
5.[答案](1)书法“冬”字、滑雪人物、滑道巧妙结合,突显“冬奥会”主题、展现运动活力,彰显中国文化魅力。
(1分)(2)“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点明举办时间。
(1分)(3)与奥运五环的组合凸显了奥林匹克精神。
(1分)(4)拼音“beijing”点名申办城市。
(1分)(candidate city的意思是候选城市,若有同学写,也算一个要素,得1分)高三语文基础练习天天练(2)1.【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无懈可击:没有可以被攻击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严密。
2019年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习题:天天练 02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习题:天天练 02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db75eb89eb172dec63b71b.png)
天天练2成语巩固[基础过关]1.(2018·广雅中学、南昌二中联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登上凌云山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②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华为、联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很大份额。
③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无动于衷”,才能惟妙惟肖....地把角色的喜怒哀乐“形之于外”。
④陈老先生为了填补国内民俗学研究的空白,不顾年老体弱,亲临第一线调查研究,苦.心孤诣...,其精神令人感动。
⑤郊外的夏夜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蛇。
⑥月光如水的夜晚,沏一壶清茶,邀三五好友,共聚院中的葡萄架下,海阔天空....地畅聊一番,忘却尘世的纷扰,该是何等惬意!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⑤⑥答案:C解析:①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此处用来说江水,用错对象。
②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此处用来说手机,用错对象。
③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使用正确。
④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使用正确。
⑤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望文生义。
⑥海阔天空: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使用正确。
2.(2018·湖北六校联合体联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在生育政策改革过程中,要使新的生育政策达到科学、公平、人性的目标,必须广开..言路..,认真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对人口形势做出长期预判。
②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永远敞开怀抱,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携手国际社会,相濡以沫....,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高三语文第11周天天练(2)
![高三语文第11周天天练(2)](https://img.taocdn.com/s3/m/d48a3b06bb68a98271fefa86.png)
附:天天练第1天答案1.选A。
A全读chì;B悚读sǒng,其余读sù;C悌读tì,其余读dì;D溯读sù,其余读shuî。
2.选B。
A谒yè,其余读yí;B均读mî;C涨读zhǎng,其余读zhàng;D绮qǐ,其余读jī。
3.选D。
A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
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B 漠不关心,漠:冷淡。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不能带宾语。
含贬义。
C余勇可贾,余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
原意是说,我还有余力可卖,谁要就可以来买。
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不能用来形容时间和精力。
D 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
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4.选C。
A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B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不能跟宾语。
C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D素昧平生,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
彼此一向不了解。
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5.选D。
A语序不当。
“临场的无数竞技”应改为“无数的临场竞技”。
B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每年木耳的生产量”和谓语“销往”不能搭配,可改为“该合作社每年生产的木耳”。
C成分残缺。
缺必要的介词,在句首加在。
6.选B。
A语序不当。
错将“充分”放在定语的位置,应将其移到“发挥”前。
C搭配不当,“执行了……第一步”改为“迈出了……第一步”。
D成分残缺,在“危险方式”前加“以”。
7.C(C中的“壁”应作“军营”讲;“驻扎”也是其常用义项之一,如《史记·魏公子列传》中之“魏王恐,使人出晋鄙,留军壁邺”即为“驻扎”之意。
)8.B(A中后一句是写王霸作战英勇;C中前一句是写王霸与其部下分析敌兵的现状;D中后一句是写王霸处变不惊。
高三语文天天练1-12答案
![高三语文天天练1-12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bf9a2c2af90242a895e5b6.png)
高三语文天天练一1、D. (A.“岿”读kuī,其余都读guī;B“挟”xiã,其余读xià; C.“模”读mú,其余读 mî;D.都读zhì)2、B(A、摩 C、旋 D、执)3、C(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件事。
反其道而行之:采取跟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象市场一样,形容来往交往的人很多。
)4、B(A、“包括……混合编成”杂糅 C、“细长双腿”语序不当 D、“狗血喷头”修饰不当)5、①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②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③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④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三语文天天练二1.A(A.均读作juã;B.筵席yán,笑靥yâ,其它读yàn;C.顶礼膜拜mï,其它读mî;D.龟裂jūn,岿kuī然不动,其它读guī)2.B(A“核察”应为“核查”;C“门疹”应为“门诊”;“自愿”应为“志愿”。
)3.C(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
)4.A(B“虽然”移至主语前;C“原因”、“目的”、“因为”三语意重复;D“对”改为“因”。
) 5.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⑵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⑶我欲因之梦吴越湖月照我影⑷必固其根本必浚其泉源 (每空1分,一句中有一处错、漏均不得分)高三语文天天练三1.D 2. C。
[“A项中应为“备.尝艰辛”;B项中应为“和颜.悦色”;D项应为“物资匮.乏”。
]3.C(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扬汤止拂: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恻隐之心: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4.B(A:句式条探“其根本原因是……在作怪”C:搭配不当,“建立”和“外部环境”不搭配” D:成分残缺,在“认为”后加“具有”)5.(1)沧海月明珠有泪;此情可待成追忆(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3)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4)波心荡;冷月无声;年年知为谁生高三语文天天练四1.A chǔ B 在数难逃shù C 溃脓huì D 炮干bāo2.C(A项中“漫”应为“蔓”,“质”应为“置”;B项中“耳”应为“饵”,D项中“搀”应为“掺”)3.A4.C(A“无时无刻不忘”是“忘”的意思;B后一个分句句子杂糅;D“学校不能剥夺学生使用手机”成分残缺)5.(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语文天天练答案
![语文天天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cc6a6358fafab069dc02da.png)
语文天天练1答案一、(15分)1.B (A.诌zhōu C. 便biàn D.纤xiān)2.A (B. 爆发力C.为人不齿D.栽赃)3.C(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此处符合语境。
A.“如芒在背”不与“好像”连用;B.“娓娓动听”指说话好听,不用于音乐;D.“安之若素”是褒义词,指在遇到危险和意外时还能和平时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此处褒贬误用。
)4.D (A.“甚至”前面的顿号应改作逗号。
B.“边缘化”后面逗号改分号,“家务”后逗号改为句号或冒号。
C.引号里句号移到括号外面。
)5.B (A.结构杂糅,删掉“由于”或者“为此”。
C.成分残缺,“解决”缺少宾语。
D.语序不当,调整为“生动展现原汁原味的语言生存状态,传达国人真实的心理情感,敏锐反映社会的发展变迁”。
)二、6.D(征:征召)7.A(连词,表修饰。
B.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才C.①介词,给②介词,和D.①副词,趁机②介词,通过,经由)8.C(②体现方望的谋略④间接体现⑤没有认清更始的真实意图,试图归顺汉室)9.D(错在“隗嚣谋划让诸将劫持更始帝刘玄向东投降光武帝”,原文是其他将领想要劫持刘玄向东投降光武帝,隗嚣也参与了他们这个谋划。
)语文天天练2答案一、1.C(A 分别为duïdúqiǎng qiáng zài zǎi B 分别为yùyǔjiâjiězāzhāD分别为cháo zhāo jín jīn shízhì)2.B(A“下角料”应为“下脚料”C“坐阵”应为“坐镇”D“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3.C (①渗透:逐渐进入,多用于抽象事物。
渗入:无孔不入地钻进去,多含贬义。
②颠覆:推翻。
颠倒:位置相反或错乱。
③“虽然”表示转折;“即使”表示假设让步,根据语境,应为转折关系,且“即使”一般不与“可”搭配)4.C(A“耸人听闻”侧重故意夸大渲染,此句中应用“骇人听闻”;B“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D“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高三语文第一周天天练(2)
![高三语文第一周天天练(2)](https://img.taocdn.com/s3/m/403e65335727a5e9856a617b.png)
附:天天练第1天答案1.B(chǔ/chù、zhǎo/zhuǎ、zhì/shí、jǐn /jìn; A.jì/jī、zhì、tái / dài、dú/shú C.j ìng、xíng / háng、zhái/zã、guā/kuî D.qì、nào / dào、piāo/piǎo、dān )2.B(A yâ/yǎn zhá/yà qiào/qiào;B mán/mái qiān/jiān fù/pū;C quán/quán chán/chán dú/dú;D kē/gě xùn/xùn jī/jǐ)3.C(水涨船高: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
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A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应使用“理所当然”。
B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此处用错对象。
D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
比喻历史悠久。
)4. D(A.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句中望文生义,感情色彩不当。
B.不足为训: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句中望文生义。
C.翻云覆雨:比喻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不用作本义。
D.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符合句意。
)5.D.﹙A.斧应为釜B.诲应为晦C.贬应为砭﹚6.A(B成分残缺。
“意在沛公”后加上“的意图”;C搭配不当。
“减少”“顾虑和影响”搭配不当,成分赘余,删除“和影响”;D不合逻辑。
高三语文第10周天天练(2)
![高三语文第10周天天练(2)](https://img.taocdn.com/s3/m/34605f751711cc7931b71687.png)
附:天天练第1天答案1. C (A爪zhǎo; B靥yâ,间jiān;D肖xiào)2. D(A项戌 xū B项骢 cōng 黥 qíng,C 煴 yūn 蛩 qióng 痹 bì )3.B (“洛阳纸贵”比喻文学作品广为流传,风行一时。
“不知所云”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深刻。
)4.A (“耿耿于怀”常用于对不愉快的事情不能忘怀。
“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情况而言;“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它们都是贬义成语。
)5.D [A项,后一分句主语不明确,应该加上主语“航天冰箱成功飞天”。
B项,“诸”即“之于”,“于”与它重复。
C项,句式杂糅,可把“影响到”改为“致使”。
]6.B [A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即使”应改为“虽然”。
C项,不合逻辑,在“绿色大伞下”感到“凉爽的气息”是合情理的,删去“却”;D项,偷换主语,在“到秦始皇的时候”后加“‘朕’”。
7、B:籍:登记。
8、B:①写他读书,⑤写他惩治奸恶,⑥写百姓交租。
9、A解析:“主张先分兵各个击破”与原文不符合。
10、(1)用钱(花钱)求得在军队中列上自己的名字,希望日后能论功授官。
(“以资”,“窜名”“冀”,“(于)卒伍”是省略和倒装”各1分,语句通畅1分。
)(2)估量自己食用多少来收取粮食,其余的全部交给学官,(让学官)供给学生来鼓励他们学习。
(“量、委、给、劝业”各1分,语句通畅1分。
)参考译文: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
乌古孙泽泽性情刚毅,读书只求理解其主旨,不拘泥于词句,才干过人。
元世祖准备攻取江南,选派乌古孙泽运送钱钞到淮南作为军饷,丞相阿术一见就认为他有奇才,补任他为淮东大都督府的属官。
元十四年,元帅唆都进军闽、越,见到乌古孙泽,与他交谈,很合得来,于是就辟任他为元帅府提控案牍。
十五年春正月,元军攻打潮州,宋军守将马发防守非常坚固,乌古孙泽说:“潮州人守住城池,不被我们攻下的原因是,城外有许多防御工事作为他们的外援,只要除掉这些外援,潮州城必被攻克。
高三语文天天练(2).doc
![高三语文天天练(2).doc](https://img.taocdn.com/s3/m/51d0a809ee06eff9aef80751.png)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们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各种竞赛班,真是费尽心思,但往往心劳日拙....,效果不好。
B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哲理诗可谓“尺幅千里....”,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C .孔子各地虚心求学,并博采众家之长,师心自用....,终成一代大师。
D .虽然我们这些80后、90后没有亲历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艰难困苦,但是从媒体上目睹过革命先辈过雪山草地时连尘饭途羹....都吃不上的情景。
答案 ( )(选自《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目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划,是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B. 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C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D .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日前表示,要实现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必须消除“冷战思维”,必须抛弃“中国威胁论”。
答案 ( )(选自《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写道:现代世界极需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 。
,, , 。
当然,和平发展不是没有原则的发展, , 。
①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绝不会屈服于任何外在压力②如果这种思想能为世人接纳,世界将充满欢乐祥和 ③特别是“和气”的思想④和平发展不能牺牲中国的核心利益⑤从弘扬“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成语题 语病题 衔接题⑥中国不仅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⑦到提出和谐世界的外交方略⑧而且提供了“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A.⑤③②⑥⑧⑦④① B. ③②⑤⑦⑥⑧④①C. ⑤③②⑦⑥⑧①④D. ③⑤②⑦⑥⑧①④答案()(选自《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高三语文天天练1-6参考答案
![高三语文天天练1-6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c6cf16866fb84ae45c8db1.png)
3. . (1)要注重积累材料。 积累材料。 要注重积累材料 (2)积累要长期坚持。 积累要长期坚持。 积累要长期坚持 (3)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 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 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 (4)要多积、广积材料。 积材料。 要
3.B(厉兵秣马:喂饱马.磨快兵器.指作 . 厉兵秣马 喂饱马.磨快兵器. 厉兵秣马: 好战斗准备。昭然若揭:昭然:明显、 好战斗准备。昭然若揭:昭然:明显、显著 的样子; 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 现也指揭开。 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 现也指揭开。形容 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当仁不让: 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当仁不让: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 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与时俱进: 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与时俱进: 指与时代一起前进。 指与时代一起前进。) 4.B(A.一面和两面 . . 缺少照应, 强弱” 缺少照应,将 “强”改为 “强弱”;C在 在 可能”后面加上“使他们” “可能”后面加上“使他们”;D把“尽管” 把 尽管” 该为“不管” 该为“不管”) 5.C(A项“关于”应为 . ( 项 关于” 对于” “对于”,B项“保障”后缺宾语,D项在 项 保障”后缺宾语, 项在 成为”前加上“使晋国” “成为”前加上“使晋国”。)
3.①“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①“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①“晓战随金鼓 这两句极写了军旅生活的紧张 军旅生活的紧张。 这两句极写了军旅生活的紧张。② 一是反映出乐曲的名称 乐曲的名称, 一是反映出乐曲的名称,二是联想 折柳送别的习俗, 到折柳送别的习俗,让人不由得产 思亲思乡之情。 开头写“ 生思亲思乡之情。③开头写“寒” 点明了边塞的苍凉与苦寒,而结尾 点明了边塞的苍凉与苦寒, 苍凉与苦寒 斩楼兰” 与开头形成鲜明对 写“斩楼兰”,与开头形成鲜明对 更突出了边塞将士建功立业的 照,更突出了边塞将士建功立业的 爱国激情。 爱国激情。
高三语文天天练参考答案
![高三语文天天练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c29c469ec3d5bbfc0a7442.png)
高三语文天天练参考答案1.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答案B。
解析A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不能用来直接形容人。
C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感情色彩不对。
D项居高临下: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答案C【辨析】A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
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B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喝毒酒解渴。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C当仁不让:当:面对。
仁:正义的事。
指面对合乎道义的事就主动承担起来,绝不推让。
D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2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2
![2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2](https://img.taocdn.com/s3/m/e458ebf87c1cfad6195fa7ba.png)
2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2基础试题12-18 06232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2第二部分:晚修完成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
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
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
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
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之翰怒,欲劾奏之。
奎徐曰:“用兵久,人疲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
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
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
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
”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
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
”俄迁给事中。
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
”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
”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
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
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
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真宗善其言。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薛奎》)1.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者适至,血偶涴衣涴:弄脏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部:率领C.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纵:放归D.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贷:借给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贫无以为养臣无祖母,无以终余年B.奎出俸钱与之失其所与,不知C.匪独臣不然也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D.励精万机而简宴幸吾尝跂而望矣3.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薛奎刚直敢谏的一组是()①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②奎白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③凡民所失,悉奏除之④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⑤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⑥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A. ①③④B. ①②⑥C.②④⑤D.③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薛奎断案明察。
高考总复习语文文档:小题天天练2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总复习语文文档:小题天天练2 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44b6a7dbd64783e08122b38.png)
小题天天练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媒介融合时代重提“内容为王”,意味着用海内外更大快人心....的话语方式和呈现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②记得少年时代从父亲手中接过这位家族先辈译著时,年少的我如饥似渴地吞吐着书中的文字,含英咀华....的幸福感扑面而来。
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目前当务之急....是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解除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后顾之忧。
④中国的人口发展轨迹与韩国、日本相似,只不过滞后10-20年,我们应当研究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⑤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⑥我们要按照改革方案,走出驾轻就熟....的陶醉,打破坛坛罐罐的迷恋,摆脱得失进退的忧心,勇敢投身这场引领未来的变革。
A.①②④B.②③⑥C.④⑤⑥D.①③⑤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对象误用,这里可用“喜闻乐见”(形容适合人们兴趣,很受欢迎)。
②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使用正确。
③当务之急:指当前应做的事中最急需要办的事。
与“目前”重复。
④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使用正确。
⑤望尘莫及:只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形容远远落后。
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
此处望文生义,错误理解为“奢求”。
⑥驾轻就熟:比喻对事情很熟悉,做起来很容易。
使用正确。
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新兴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特别是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场关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手段的革命。
B.如果能够回收天然气锅炉房烟囱排放的水气,我们不仅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而且还可以利用热循环原理提高整体锅炉房的效率。
C.武侠小说到底是一种经过夸张的精神,是对超凡脱俗的硬派人格的高度褒扬,也可作为带有超现实倾向的半神文化。
高三语文第9次天天练(2)
![高三语文第9次天天练(2)](https://img.taocdn.com/s3/m/7ccf513bf111f18583d05a87.png)
附第9次天天练第1天参考答案1、选A。
B、“伶牙利齿”应为“伶牙俐齿”; C、“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D、“额首称庆”应为“额手称庆”。
2.C(A项黜、绌都读chù,D项饴、贻读yí)3.A(B项“与”应为“予”,C项序一绪,D项蜇一蛰)4.D(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A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B蓬荜生辉——用以称谢他人过访之辞。
C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
)5.C(A逻辑混乱,两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
B成分残缺,应在“哈佛大学”后加“时”或“后”字,与前面的“于”构成介宾短语。
D表意不明,没有说出是月平均,还是年平均。
)6、选A。
B、少介词,在“除了要”后面加上“有”;C、少宾语中心语,在“张天祥”后加上“的职务”;D、杂糅,“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之所在”,可以拆成“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和“是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之所在”。
7、首批显微受精转基因兔诞生8、(1)西汉,孔子(2)《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就像亲人久别重逢,让我内心似潮水般激动,阳光般温暖。
《富春山居图》似一条纽带,让孪生兄弟牵手成功,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温暖。
9、C(须:等待。
如: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0.D(作者的感叹是针对佛门中人王先生,且是针对山东河工事。
①⑥与河工事无关;②巡抚非佛门中人)11.C(王树勋交纳银钱取得做官资格是在蓄发以后,治理黄河失败之前。
)12.⑴想要巴结(趋奉)巡抚的官员,都争着侍奉王先生。
(奔走:趋奉、巴结;事:侍奉;定语后置。
)⑵伊江阿邀请他到幕府中,双方相处得非常融洽,伊江阿奏请朝廷让蒋予蒲留下监管河工,皇上下旨同意了这件事。
(延:延请、邀请;得:融洽、投合、契合;留视:留下监管;省略句,补充主语。
)⑶王先生穿着佛衣戴着佛帽,拿着几寸长的铁片,走到决口的地方。
(佛衣冠:穿着佛衣戴着佛帽;手:执、持、拿;临:到。
高三语文第四周天天练(2)
![高三语文第四周天天练(2)](https://img.taocdn.com/s3/m/7b73490e0740be1e650e9a7b.png)
附第4周天天练第1天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A(A.穿着zhuó/着zháo迷,参cēn差/疑信参.cān半,一叶扁piān舟/扁.biǎn担;B.婢女/裨益bì,庇荫/刚愎自用bì,髀骨/筚路蓝缕bì;C.沮丧/矩形jǔ,踽jǔ踽/越俎zǔ代庖,龃龉/含英咀华jǔ;D. 薄弱/薄暮bó,分量/分外妖娆fèn,便装biàn/大腹便便pián)2.答案:A(B盹dǚn 蹲dǖn,暨jì嫉jí;C辆liàng 俩liǎ;D飙biāo 鳔biào )3. C(惨淡经营: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造或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A.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
B.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不能理解为“不孝子孙”。
D尚方宝剑: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用在此处语境不对)4.C(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A黍离之悲,《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序》中称: “《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
”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B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D唇枪舌剑,多形容争辩激烈,言辞锋利。
此处不当)5.A(B结构混乱,“而是”改为“而且”。
C“几千元”与“上万元”、“几元”与“十几元”应分别颠倒顺序。
D“几乎”与“全部”自相矛盾,不合逻辑。
6.B(A“青少年热销的读物”话说不通,且与“恐怖小说最热销”语意重复。
C“虽然”后缺少匹配的转折连词,“监视”的前面缺少主语,可在“还要”前加上“但我们”。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保分题目天天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保分题目天天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d0bd3a60eefdc8d376ee32e8.png)
保分题目天天练(二)一、古代文化常识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祭酒”是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孟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B.“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C.“三牲”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也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D.“膜拜”是古代的拜礼。
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
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二、语言文字运用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十年前,他还是远近乡人口中的“二流子”,整天游手好闲,坑蒙拐骗,可如今他竟________,不仅有不错的工作,还是邻居们公认的好丈夫、好父亲。
②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则是关键,我们都要拿出刮骨疗毒、________的决心和勇气来“洗洗澡”,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更不能敷衍塞责混过关。
③四川的“田婆婆洗灸堂”因为伤害幼儿,早在2011年“3·15”晚会上就已经被曝光了。
然而今天,“田婆婆洗灸堂”________,继续用“三无”药水毒害婴幼儿。
A.脱胎换骨改头换面洗心革面B.洗心革面改头换面脱胎换骨C.改头换面脱胎换骨洗心革面D.脱胎换骨洗心革面改头换面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李娜因非同寻常的经历、特立独行的风格,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偶像,进而发展成一种现象,这些都是可供中国网球乃至体育界思考的活教材。
B.为满足春节期间旅客出行需求,缓解运输压力,上海铁路局将组织增开到阜阳、合肥、南京、无锡、杭州、宁波等地的20余对临时客运列车上线运营。
C.某市一家影院决定,今后凡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观众,凭有效身份证件在周一至周五每日18时以前的所有电影场次中都可享受票价三折的优惠。
D.具有清热、滋阴、明目等功效的铁皮石斛,近几年在韩国、东南亚等地受到热捧,价格高到数千美元一公斤,但仍然需求旺盛,甚至脱销的地步。
高三语文第三周天天练(2)
![高三语文第三周天天练(2)](https://img.taocdn.com/s3/m/32f4f7e719e8b8f67c1cb97b.png)
附第3周天天练第1天的答案:1.D (加点字都读“huáng”;A项:“据”音“jū”,其余加点的字都读“jù”;B项:“怙”音“hù”,其余加点字都读“gū”;C项:“聒”音“guō”;“殄”音“tiǎn”,其余加点字都读“tián”。
)2.A (A.“纤、跹、铦、锨、鲜”都读xiān;B.漱shù,其余加点字都读sù;C.“韪、纬”读wěi,“违、嵬”读wãi,“为”读wâi;D.召zhào,其余加点字都读zhāo)3.C (“聘”应为“骋”; B项:“换”应为“幻”;D项:“始”应为“矢”)4. B (A“僧多粥少”指稀饭太少而吃饭的和尚很多,比喻供不应求,难以分配,此处应改为“供大于求”;C“不甚了了”,指不太了解、不太清楚。
这里曲解了成语的意义;D“削足适履”指脚大鞋小,为了穿上鞋而把脚削去一块,比喻无原则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客观众条件生搬硬套,这里误用作了褒义词。
)5. B (A“十分”和“悬殊”语义部分重复,可删"十分" C"“以”含主动色彩,与“被”连用,不合逻辑;可改“以”为“因”。
D"“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主客关系颠倒,可改为:“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使中外游人倾倒”)6.D (A成分残缺,应在“状告”后加“于”。
B结构混乱,应去掉“令人感慨把“令人感慨的”放置“一种”后。
C表意不明,去掉“以上”或“将近”。
)7.点题:缸与农家相伴日月。
(2分)总领全文:缸见证岁月流年。
(2分)(只写“点题”“总领全文”不给分)8.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2分)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描写,(2分)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富有韵味。
(1分)9.咸鸡蛋的香味;咸菜的清爽风味;腊肉的喷香;酸枣醋的清淡味;沤柿子的甘甜爽脆。
(每点1分)10.①缸无言无声,一如农人的品性:对朴实无华品质的赞美;②农人用缸储粮腌菜等:对农人辛勤智慧的赞颂;③回忆母亲、农村生活场景:对亲情与乡情的珍视;④无尽遐思、缸植入我的血脉: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020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语言运用天天练二(6份)含答案
![2020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语言运用天天练二(6份)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456e5a3968011ca30091d9.png)
2020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语言运用天天练二(6份)含答案一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
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也称宫禁。
B.节度使,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因此称节度使。
C.河东,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黄河以东,所以将山西省西南部称为河东。
D.卒,古代不同身份人的死亡有一些专有名词,如天子死曰崩,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表达不怕粉身碎骨、坚守自己志向的决心。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江中清冷月影烘托江边送别、举酒难欢的惨淡氛围的两句是“,”。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______,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
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________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
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
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________。
贵族王室对猎鹰________,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
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
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俯拾即是有板有眼历久弥坚顶礼膜拜B. 目不暇接有板有眼历久弥坚情有独钟C. 目不暇接惟妙惟肖历久不衰顶礼膜拜D. 俯拾即是惟妙惟肖历久不衰情有独钟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B.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C. 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D. 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整理版)高中语文天天练(二)
![(整理版)高中语文天天练(二)](https://img.taocdn.com/s3/m/a42f7211910ef12d2bf9e799.png)
高中语文天天练〔二〕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项〔〕A.赍赏畸形牛犄角跻身文坛B.薄荷巨擘舶来品跛鳖千里C.囹圄与会琉璃瓦钟灵毓秀D.吁请小觑黑魆魆嘘寒问暖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松弛丰采推已及人银样腊枪头B.归还更迭山呼海哮兄弟阋于墙C.按捺倾泻察言观色温良恭俭让D.斑配松散优柔寡断依样画葫芦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了窗子,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去找光明、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窗子成了我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所在。
②四乙铅通过呼吸道、皮下的脂肪被人体吸收,它能神经,主要脑视丘和视丘下部,四乙铅中毒时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明显障碍。
③徘徊月下暂放的东坡,聆听着定慧禅院的钟声,感受到天籁般的宁静。
只是他那得以净化的心灵,却终究抛不开的手足情谊。
A.不必/甚至毒害/危害尘嚣/尘缘B.不必/乃至毒害/侵害尘事/尘世C.未必/乃至损害/危害尘事/尘缘D.未必/甚至损害/侵害尘嚣/尘世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项〔〕A.高速公路路况单纯,上路行车,视野角度缩小,常常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跟车距离产生错觉,最终引发交通事故。
B.民营企业的开展总要遇到出生难、融资难、准入市场难等难题,这些难题的根子在思想上。
观念不转变,有好政策,也只能是歪嘴和尚念经——老跑调。
C.瑙鲁共和国与台湾“断交〞,台湾当局苦心经营的金钱外交的丧钟又一次敲响,这完全是由于台湾当局咎由自取。
D.卡尔扎伊不仅要会见中国领导人,他还会与中国的媒体见面,毕竟日程太紧,像故宫等名胜只好忍痛割爱,而长城是不能不去的。
5、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次由《时代周刊》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在46%的被调查的人中,预计这场战争会持续四个月到一年,短期内难以结束。
B.由于跨国公司在全世界范围比拟劳动力的价格,我们为了和其它开展中国家争夺较为有限的劳动力市场,因而不得不做出些压低本国劳动力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天天练参考答案2012.08.201.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答案B。
解析A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不能用来直接形容人。
C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感情色彩不对。
D项居高临下: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答案C【辨析】A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
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B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喝毒酒解渴。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C当仁不让:当:面对。
仁:正义的事。
指面对合乎道义的事就主动承担起来,绝不推让。
D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是一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
答案B。
B项“一挥而就”意为一动笔就完成,形容写文章、写字、绘画很快就完成。
A 项中“唇齿相依”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为关系密切,互相依存;C项“格格不入”形容互相抵触,不相投合;D项“林林总总”形容众多,这三个成语均符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作用恰当的一句是()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
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参考答案】B。
B 项中“颐指气使”的意思是“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A“安步当车”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C “车水马龙”是说车多得像流水,马多得像游龙,常用表示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
D“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答案B【辨析】A指因一时的疏忽或考虑不周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很明显用错。
B选项中乐此不疲是“对某事特别爱好,精力为之贯注,不觉得疲倦”。
C选项中拍手称快的词义是“鼓掌欢呼,表示非常高兴。
多用于表示正义得到伸张时或事情的结局称人的心意”,泼水节泼水。
D功败垂成是事情就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
多含有惋惜之意。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帐。
B.“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晴朗的夏夜,躺在广阔的草原上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惬意极了。
答案D【辨析】“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
在这里可以用“忍无可忍”。
“不容置喙”是“不容许插嘴”的意思。
在这里应该用“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
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的意思。
在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恒河沙数”意思是“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
形容数量很多”。
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分析这个成语内部的词或语素开始,还要看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
“恒河沙数”可以说在中学教学中很少涉及,但可以分析它的组成材料,再其他三个成语,在教学中都很关注的,采用排除的方法也是可以得到正确答案的。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奶奶在城里呆了许多年,很少出门,从不逛街。
有一次乡下的亲戚下来了,她竟然毛遂..自荐..,要带他们上街去玩。
B、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C、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D、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予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
答案C。
【辨析】A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不必别人介绍。
B猝不及防:猝:突然,出其不意。
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C睚眦必报: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
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
比喻心胸极狭窄。
D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
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答案A。
【辨析】“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
“不容分说”:分说指辩白,解说。
不容人分辩解释,不容许分辩说明。
“巧立名目”变法儿定出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发生的原因。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B.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家庭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可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
C.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总要点头叫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
D.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
答案D。
【解析】D项中绘声绘色是形容叙述描写得生动。
属使用对象错误,应改为惟妙惟肖。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
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
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B“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
形容衣服破烂。
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应接不暇”暇:空闲。
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金科玉律)C.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罗斯,公牛队在进攻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
(捉襟见肘)D.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弹冠相庆)答案C。
【辨析】A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B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
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成一起,好坏难分。
B清规戒律:清规—佛教为僧尼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多含贬义。
C顾此失彼: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太多,不能兼顾,与“捉襟见肘”意思颇为相近;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
①形容衣服破烂;②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D额手称庆: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
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将要入仕做官。
庆—贺喜,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
多用于贬义。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时下,田园风光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很流行,满足了人们走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
B.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C.本届影展表现出参赛者对民俗摄影的深刻理解,参赛作品的题材从日常生活习俗、人物服饰到节庆活动应有尽有,真是蔚为大观....。
D.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答案B。
【辨析】B 项中“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隔阂一下子完全消除。
用在此明显是望文生义。
A 项中“返璞归真”的意思是去其外饰,恢复其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