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校公民教育的差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朱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9No.6
2012年6月
第9卷第6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n.2012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通过连续的学校教育,才能产生有效行为能力。
美国是最早实施公民教育的国家之一,其国民有着良好的公民素质,主要得益于成功的公民教育。
与美国相比,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学校公民教育起步较晚。
研究中美学校公民教育的差异,对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
公民教育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
“公民”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具有政治和法律两种特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具有理性讨论公民公共利益能力的人,才适合成为公民,而只有自由人才具有这种理性的选择能力。
”[1]他的理解是与城邦社会结构相吻合的。
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公域”与“私域”的划分,公民成为一个个体相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而言的概念,主体性成为公民基本的价值规定,它不仅意味着每个人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而且他们能够通过民主体制共同自主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社会公共事物。
[2]《辞海》给“公民”下定义为“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都是该国公民。
中山大学李萍教授认为,公民是与臣民、私民相对的概念,中国自古以来强调都是臣民、私民的概念,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的概念。
真正的公民教育是以培养人的主体性、独立人格为宗旨的,以权力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基本限度。
[3]实质上,公民教育是一种为了使公民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满足特定的社会需要而由政府组织和全社会来实施的一种现代化教育。
可见,公民教育并非是意识形态的简单灌输,而是通过教育手段,唤发主体的社会责任和公共政治参与意识,培养出认同和支持各国统治阶级的人,具有阶级属性。
二、中美学校公民教育差异
虽然中美两国学校公民教育在培养目的本质上存在共同点,但由于两国在历史、文化传统、现行政治、经济、教育体制的差异,导致公民教育在理解、目标、内容、途径上的不同。
具体表现如下:
(一)公民教育理解不同
任何国家都需要意识形态教育,每一个国家的公民教育都具有阶级属性。
正如列宁认为,在为阶级矛盾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
[4]因此,客观理解公民教育的阶级性对解读各国公民教育的本质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公民教育是以民主、自由、责任为核心,强调公民教育的政治性,具有浓厚的自由主义倾向,充分肯定个人的平等性、自主性、自由权利的优先性,承认价值的多元性。
其根本任务就是为了培养美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下的合格公民,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持美国现存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5]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我们
不能简单地将公民教育等同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错误地认为公民教育是一种国际性的大教育,具有普世价值。
也不能片面认为公民教育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指导,是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公民教育目标不同
教育目标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生产力及科技水平等因素制约,公民教育目标也体现了这一规律。
美国教育体制的分权性导致国家没有统一的公民教育目标。
美国公民教育目标,从建国之初到本世纪,经历了从培养社会人到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再到学生成就教育和终身教育上,最终都是以培养具有美国化精神的好公民为目标。
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中国公民教育几乎处于萌芽复苏阶段。
学者界对公民教育目标也就存在着较大争议,直至改革开放以来,才得到统一界定。
从1913年经由译作《美国公民学》首次提到“公民教育”概念起,历经“五四”运动短暂的兴盛,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教育目标一直发生着显著变化。
从培养传统的道德品质到唤醒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意识,再到培育“四有”新人。
随着港澳回归,我国逐渐进入社会转型期,于是又引发了对公民教育目标的重新审视,并提出了培养理性、独立、自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目标。
进入21世纪,我国公民教育目标又进入了道德化时期,公民的教育目标逐渐向道德领域靠拢。
(三)公民教育内容不同
理解中美学校公民教育内容的差异,需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进行分析。
美国早期公民教育强调价值观的灌输,忽视政治常识教育。
主要将道德、宗教与爱国信仰、笃信“美国式生活”视为主题内容。
进入20世纪,由于社会科的设立,美国公民教
中美学校公民教育的差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朱
慧
(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公民教育”是一种现代化教育,具有阶级属性。
本文从公民教育的理解、目标、内容以及途径等四方面
探索中美两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差异,认为中国公民教育需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读公民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来武装公民教育目标、渗透的理念来融合公民教育内容、实践的手段来完善公民教育方法。
关键词:中美学校;公民教育;差异;启示
154··
育内容拓展到品格教育、民主原则、以及历史英雄人物和事件为主的教育[6]。
到了21世纪,“社会科”的较大改变,使得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内容融入了更多学科知识,主要涉及到全球教育、能源和环境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等。
公民教育内容通常是渗透在学校制定的综合课程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主要在五四运动之后。
五四运动的爆发激发了中国公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公民教育的实施成为可能。
当时的公民教育内容主要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
建国以后,《宪法》的确定,使得公民教育进入了一个以公民身份认知和民主权利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教育得到复苏,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民教育的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以公民的参与意识、监督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以及法律意识为主。
(四)公民教育途径不同
公民教育主要途径一般分为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
美国政府一般都采取较为隐蔽的方式来开展公民教育。
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是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两种主要途径。
学科教学除了采用常见的直接教学法外,还包括讨论法、价值澄清法、道德发展法以及社会学习法等。
课外活动是对课内活动的一种有效补充途径。
学生通过选举平台,运用公民知识,让学生有效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中,增强实战经验,提高决策能力。
社区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回到非学校的社区中体验真实的公民身份,促使学生学习和思考社会现实问题,提高他们的参与能力。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公民教育就显得较为直接。
一般也采用了类似美国的课堂讲授法、实践锻炼法等。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工厂、农村体验生活,学生通过听讲座、座谈和劳动的方式获得一些具体知识,增强公民意识。
但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更多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党化教育现象严重,没能更多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在开展实施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则更多地采用讲解法、规范制约法、具体指导法等较为死板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采用,虽然使学生能在短期内获得有关公民教育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学生的公民意识,但抑制了学生公民行动能力。
三、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中美两国学校公民教育差异性的比较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读公民教育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倡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要意识形态。
市场经济孕育了公民意识。
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造就一大批能够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合格公民。
过去,有些学者将公民教育与资本主义相联系,认为提倡公民教育就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对公民教育持有戒备心理和排斥态度。
这主要因为凡是谈到公民或公民教育都会涉及到民主、人权、自由等与现代国家紧密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社会政治问题。
因此,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实施公民教育,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公民教育提供充足的理论根据,消除公民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种种疑虑,揭露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人权和意识形态攻击的真实目的,使民众认同和支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
(二)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来武装公民教育目标
学校公民教育目标主要通过课程目标来实现。
在本质上,中美两国学校公民教育培养目标都具有政治性,都是以培养认同和支持各国统治阶级的人。
以美国社会科为例,它实质上是美国综合性课程的总称,此课程设置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美国价值观和政治观的资本主义社会公民。
重视经济、品格、行为能力上的统一。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多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为主,以培养“四有”新人为主要目标,重视道德教育,强调品德高尚,忽视人内在的实际需求。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味单方面地宣传道德至上,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我国公民教育目标除了继续培养道德人之外,还应重视政治、经济、行为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三)用渗透的方式来融合公民教育内容
课堂是向学生传授公民知识的主要场所。
每一学科都蕴涵着丰富的公民教育资源,只要认真挖掘就会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就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除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以外,可以说每一门学科都可以嵌有公民教育内容。
而且通过其他课程,在知识性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进行“无意识”的公民教育,从教育对象思想不设防的心理感受层面入手,使其在日常的、自然放松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深入到思想体系层面,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内容就应该运用各学科相互渗透的理念来融合公民教育内容,从而达到公民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境界。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适时了解我国国情,又可真实体验到公民身份。
(四)用实践的手段来完善公民教育方法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有效性教育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社会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7]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是重视公民教育实践性的外在表现。
利用学生所喜好的方式,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或潜藏在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中,可以达到潜移默化学生心灵和塑造良好品质的效果。
这种基于学校、社会、家庭为三位一体的公民教育完全符合我国国情。
除了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志愿者、下乡体验等课外活动外,中小学校还可尽量争取各级人大的支持,建立各种让学生参与的听证会,了解人大如何行使权力和如何参政议政。
参考文献:
[1]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
—希腊伦理思想史论[M].东方出版社,1996.
91.
[2]赵黎青,帕特南.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J].国外社会科学,1999,
(1).
[3]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
—中国大陆学校德育改革的历史性转型
[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85.
[4]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
[5]张鸿燕,杜红琴.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首都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7.
[6]王红.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综述[J].外国教育研
究,2004,(3):15.
[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23.
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