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校管理异同分析
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哪些不同之处?
![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哪些不同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5a41b2d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9.png)
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哪些不同之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
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而教育系统的差异是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美两国教育体制的不同之处,并尝试解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一、学校类型和管理形式1. 中美教育体制的学校类型存在明显差异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在学校类型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美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而私立学校相对更多。
私立学校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家庭或社会捐赠,以及学费等费用,受到收费方式和经营灵活性的优势,私立学校在教育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中国,公立学校是主体,私立学校相对较少。
2. 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美国的教育管理体系相对分散,每个州都有各自的规划和管理方式。
而中国的教育管理比较集中,各级政府部门通过法规和政策来协调和管理教育事务。
教育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统一组织实施,规范管理。
二、课程设置1. 文化在课程设置中的不同点中美两国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差异。
在美国,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这些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而在中国,文化和语文课是课程设置的重点,这是由于中国注重基础教育的全面性和结构性,强调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 科目的设置不同此外,在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中,科目的设置也存在不同。
在美国,学生除了学习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学、人文学科等学科外,还可以选择课外兴趣课程,例如艺术、音乐等。
而在中国,则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学科细胞,基础学科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
三、教学模式和评估方式1. 教学模式上的差异除此之外,中美两国的教学模式、教师工资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在美国,注重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创新,教师以引导和咨询的形式为学生服务。
中美两国教育制度十大差异
![中美两国教育制度十大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9991e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6.png)
中美两国教育制度十大差异1.教育目标:中美两国教育的目标略有不同。
中国教育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应试能力培养,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记忆。
而美国教育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制和年级:中国的学制是6+3+3,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共九年义务教育。
而美国的学制是K-12,即从幼儿园到高中,共12年。
3.教育管理:在中国,教育系统由政府集中管理。
学校的管理以规范为主,注重纪律和秩序。
而在美国,教育系统由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共同管理。
学校有更大的自主权,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
4.评价制度:中国的教育评价制度以高考为主,注重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
学生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考试成绩。
而在美国,评价制度更加综合,包括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课外活动等。
5.选修课程:中国的教育课程主要以文科和理科为主,学生在高中时选择文科或理科方向。
而在美国,学生有更多的选修课程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选择不同的课程。
6.教育资源: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更为丰富。
而美国的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共存,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教育理念选择学校。
7.学术压力:中国的教育系统存在较大的学术压力,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的知识和应对高强度的考试。
而美国的教育系统相对较轻松,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8.教育质量:中国的教育质量在国际比较中相对较高,特别是在数学和科学方面。
美国的教育质量有一定的差异,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些富裕地区和私立学校。
9.教师角色:在中国,教师在课堂上一般充当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管理者的角色。
而在美国,教师更像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0.社会认可度:在中国,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高,学历对就业和社会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而在美国,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注重个人能力和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教育制度存在许多差异。
中美学校体育管理比较与分析
![中美学校体育管理比较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83e25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9.png)
日期:20xx-xx-xx
1 引言 3 体育课程设置 5 结论与建议
-
2 管理体制
4
体育设施和师资
1
第1部分
引言
引言
A
本文旨在比较和分析中国和美国学 校体育管理的异同点
B
通过对比两个国家在体育教育政策
、组织架构、课程设置更好地理解两国学校体育管理的
特点和发展趋势
2
第2部分
体育教育政策
体育教育政策
中国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这些政策旨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提 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体育教育政策
美国
美国政府也关注学校体育教育,但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与中国有所不同。美国的教育政 策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由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参与体育运动。此 外,美国还通过立法形式规定学校必须提供体育课程和活动,以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运动 机会
评估体系
美国
美国的学校体育管理评估体系相对复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 水平、参与度、学业成绩和其他综合素质等。评估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 爱好,还注重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此外,美国还对学校的体育教 学环境、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等进行评估
-
美国学校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较为灵活,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教学方法注重个体差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 此外,美国还注重跨学科融合,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
第5部分
评估体系
中美高校管理组织比较
![中美高校管理组织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9992f59be23482fb4da4c40.png)
中美高校管理组织比较中国和美国的高校,由于两个国家的政体不同,所以高校的管理体制也不同。
美国大学的组织控制模式是典型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组织层次纵向分为校、院、系三级,横向分为教授所代表的学术权力和以校长为首的行政团体所代表的行政权力的二元权力结构,整个权力中心下移。
而中国,在大学中设置党委,是与美国高校教育体制中组织与管理的根本区别之一。
中国大学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对我国大学的活动有很强的控制权。
一、中国高校的管理组织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是“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
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组织存在的最大弊病之一在于校与院系两级组织权力分配不均衡。
校级集权管理严重,将科层权力凌驾于专业权力之上,用科层的集权式管理代替专业的民主式管理。
由于宏观和微观控制过细,是院系办学管理的决策权很小,院系缺乏学术上的自主权,没有办学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这无疑严重抑制了基层学术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科层组织是按照权力等级和严格的纪律理性建立起来的。
中国的大学组织按上级行政部门要求设置相应对口部门,造成大学部门林立。
根据层级原理,学校一级配备了完备的职能部门管理学校总体的职能活动,在院系一级又配备相应的职能部门管理院系内部的职能活动,这导致大学的职能机构交叉重叠,臃肿庞大。
此外,传统的大学人事管理体制使人才无法正常流动,不能形成合理的用人机制和淘汰机制,导致大学组织人员庞杂,人浮于事。
这不但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还占用大量的物力资源。
中国大学组织结构上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基本按照官僚行政组织模式组织起来的。
大学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同于世界大多数国家,结构组织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创造性,难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纵向的行政权力的约束,我国高校成了政府的附属物,管理模式机关化,在我国大学组织设计与建设中,过多强调各层级的管理职权权威性,追求刻板的科层化价值取向。
中美学校管理制度
![中美学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dce95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1.png)
中美学校管理制度中美学校管理制度引言:学校是教育的重要机构,对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品德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管理制度作为学校的管理基础,对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维护教育秩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与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美两国学校管理制度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将从中美两国学校管理制度的组织体系、管理理念、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和探讨,以期可以为两国学校的管理改进提供有益借鉴。
一、组织体系比较:1.中国学校管理制度体现的特点和优势:中国学校管理制度的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学校行政管理和学校党组织两个层面。
学校的行政管理通常由校长和各部门主管负责,主要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决策和组织管理等。
而学校党组织则起到指导和协助学校管理工作的作用,主要负责学校的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和党建工作等。
中国学校管理制度的特点在于强调“党建统领、党管干部、全员参与、法律依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学校管理制度注重党的领导与干部管理。
党组织对学校的领导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校长通常由党委书记担任,确保党的政治路线和决策部署贯彻到学校管理中去。
同时,学校干部的任免和管理也由党组织负责,确保学校管理者的政治素质和职业能力。
其次,中国学校管理制度强调全员参与和民主管理。
中国学校管理制度重视各层次教职员工的参与和共治,一方面通过学校党组织或工会组织的民主评议和选举,另一方面通过学校职工大会等形式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决策和监督学校管理过程。
再次,中国学校管理制度注重法治与制度建设。
中国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化、规范化,学校管理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学校运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美国学校管理制度体现的特点和优势:美国学校管理制度的组织体系主要体现在学校董事会与校长制度。
学校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学校的发展方向、预算分配和监督学校行政工作等。
而校长则是学校的行政负责人,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实施董事会决策。
两个学校的管理制度对比
![两个学校的管理制度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e8b86c9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4.png)
两个学校的管理制度对比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中,学校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国家的学校管理制度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
本文将对比美国与中国的学校管理制度,分析其异同点,并探讨背后的原因。
美国的学校管理制度美国的学校管理制度具有相对较为灵活的特点。
在美国,教育是由各个州负责管理的,而非由中央政府直接统一管理。
因此,不同州的学校管理制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一般来说,美国的学校管理机构包括学校董事会、学校委员会、学校理事会等。
这些机构由当地社区、学校工作人员、学生家长等成员组成,负责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财务状况和发展规划。
此外,美国的学校管理体系非常重视学校的民主化和参与性。
学生、家长、老师等各方利益相关者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
学校董事会、学校委员会等机构的成员通常由选举产生,保证了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此外,美国的学校管理体系还非常重视学校自主权,学校有较大的自主权来制定教学计划、招聘教师、管理预算等。
然而,美国的学校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各州的学校管理制度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导致学校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和资源分配不均衡。
另外,学校自主权较大也可能导致一些学校管理不善、教学质量不高。
中国的学校管理制度中国的学校管理制度相对来说更趋向于集中化和规范化。
在中国,教育是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的,各地的学校管理制度都受到中央政府的制度和规定的约束。
根据中国的《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国的学校管理机构包括学校董事会、学校委员会、校长办公会等。
这些机构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成员组成,负责学校的经营和管理。
中国的学校管理体系也非常重视学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学校管理工作一般由学校领导班子负责,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发展规划。
同时,中国的学校管理体系还非常注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董事会、学校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在学校各项决策中往往会注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
但是,中国的学校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美高校学生管理手段差异分析
![中美高校学生管理手段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88013d856a561253d36f81.png)
中美高校学生管理手段差异分析在高校管理体系中,对学生的管理是举足轻重的。
加强学生管理的同时也对学校的发展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数量持续递增,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校对于管理方面难免会出现疏漏。
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手段相较于我国来说有明显的差异,在对比中我们发现两种模式各有利弊。
美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比较独立,他们不需要父母的保护伞,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学校就是个大集体小社会,学生为自己为学校服务做出贡献,自己为自己谋得发展。
这样做不仅帮助学校,让学校培养出了更多的精英,也让这一管理成为一种高校发展的趋势。
相比较于美国,我们中国对于高等学校的教育还在初步阶段,发展的时间少于美国,因为我国的第一个大学堂仅仅始于1898年,仅仅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以前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较为松懈,后来才慢慢的重视起来,更多开始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素质教育。
1990年以后又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开始重视全面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管理知识体系。
具体来说,中美两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差异。
一、学生工作理念不同在中国国情的影响下,学校会教导和要求学生,要为社会做出贡献,按照中国的发展需要将自我摆放于国家这个大集体内,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国家为先,高校也多会设立政治思想课程,教授学生学习社会主义价值观,这样做让我国出现了大批的爱国主义人士,为国家增添了许多人才,不过弊端也有,这样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教学,让学生学到的多为相似的知识,学生没有地方发挥自己的个性想象力,让他们形成了被教育和被管理的潜意识。
而美国对于学生的管理体系相对来说比较松散,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这样的好处就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的同时,也让他们的管理更加的丰富多彩。
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自己有想为自己甚至为同学服务的想法,对他们的成长乃至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开端,这不是单纯的想要让他们自己对自己进行管理,更深层次的让他们在管理中学习管理中得到进步。
中美高中课程管理的比较研究
![中美高中课程管理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9c49cf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1.png)
中美高中课程管理的比较研究自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全球逐渐兴起了“课程管理”的一个概念。
课程管理指的是对教育机构的教学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资料、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学评估等各种方面的管理。
教育机构通过课程管理可以规划出清晰的教育发展目标,通过教育手段的规范管理来贯彻教育发展目标,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基础。
中美两国的高中课程管理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教育发展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资料、教育方法、教育活动和教学评估等六个方面进行比较。
教育发展目标中美两国的高中教育发展目标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美国,高中教育的发展目标注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
而在中国,高中教育的发展目标注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是高考成绩。
因此,在中国的高中课程中,需要考虑的很多因素都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课程管理的核心。
在中美两国的高中课程中,教育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美国,高中课程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比如口语表达、写作能力等方面。
而在中国,高中课程重点是在传授基础知识,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科学、数学、语文等学科的考试中。
教育资料教育资料是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美两国,高中的教育资料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教育资料非常丰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同时也鼓励学生自主获取信息。
而在中国,教育资料相对比较单一,大多数知识都要靠课本来进行传授。
同时,由于中国的高考制度,许多考生只学习必修的知识,忽略了其他一些有意义的知识和信息。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进行课程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中美两国的高中课程中,教育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高中教育重视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
而在中国,教育方法偏向于传统的讲授模式,学生的发言和思考空间比较少。
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课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中美两国的高中课程中,教育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之比较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6edf0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1.png)
一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在层级上存在一定差异。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 管理一般由校、院、系三级共同负责,其中校级机构负责制定政策,院级机构 负责统筹规划,系级机构负责具体执行。而中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则主要由 校、院两级负责,其中校级机构负责制定政策并监督执行,院级机构负责具体 执行。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决策机制比较注重民主参与,一般由学生代表、教师 代表、行政人员等共同参与决策。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单一部门或单一群体决策 的片面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而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决策机制 则主要由学校行政人员和院系领导共同商议制定,学生和教师参与度相对较低。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制 分析
1、学生代表参与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学生代表参与决策的情况比较普遍。学生代表可以 通过学生会、学生组织等渠道参与学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为学校提供学生群 体的意见和建议,有效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2、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比较成熟。学校设立了专门 的学生申诉处理机构,鼓励学生通过正规途径表达诉求和解决纠纷。此外,学 校还会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帮助学生解决住宿、学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2、术语使用不同
在术语使用上,中美两国也存在差异。例如,中国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使用 较多的术语是“班级管理”、“学生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等,而美国的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使用较多的术语是“学生服务”、“学生发展”、“校园 文化”等。这些术语的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的不同。
三、结论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与学生相关的各项服务,包括学生活动、学生 服务、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发展等。这些服务旨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 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比较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5acdd33a76e58fafab00384.png)
一、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一政府与高校在中国,政府作为国家意志的贯彻者、高等教育的决策者以及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占据主导地位,享受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资格和权力,高校处于从属地位,接受其领导和管理。
1.中国政府本位的历史原因。
第一,我国百年的高等教育史都是基于政府办学的。
从以前的京师大学堂,到现在的北大、清华等名校,无一例外。
第二,高等教育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但缺少自治的权利,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政党和政府的约束与管制。
第三,高等教育与政治、哲学联系紧密,无论是其政治功能还是经济功能,都离不开政府对大学的指导、监督、管理与调控。
[1]2.中国政府本位的制度基础。
教育是面向社会的,应该依法办学,民主管理。
第一,大学校长任命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条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免。
目前我国大学校长的遴选是在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组织下进行的,其本质上属于传统的行政领导干部的遴选方式。
[2]遴选的一般程序为1上级党委组织部门通过一些民意测验活动对竞选人进行初步摸底与审查;2通过小范围的推荐活动考核;3综合统计分析结果,并向主管领导提呈;4由上级主要领导做最终决定。
[1]政府处于主导地位,拥有对大学校长罢免的权力,从而使得高校不能自主选拔人员,自主办学的展开也受到制约。
第二,行政与立法。
中国的高等教育行政与立法虽有明确的规定与记录,但或多或少存在有法不依的情况,相当多的法律规定缺少可操作性,约束力不强,部分行政决策往往是实施以后才来立法,使得立法成了行政的工具。
第三,大学拨款制度。
我国各个时期的大学拨款制度是符合当时国情的,从1986年至今,一直以综合定额和专项补贴模式向下级院校发放。
综合定额按学生人数划拨,弹性很小;专项补贴按项目划拨,弹性很大。
[1]第四,社会中介组织。
我国的社会中介组织于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本意是为高校自身的意志提供一个渠道,实际上,本身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中美高校预算管理对比分析
![中美高校预算管理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b52c9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b.png)
中美高校预算管理对比分析
中美高校作为两个不同的国家教育系统的代表,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以下是对比分析中美高校预算管理的几个主要方面。
预算分配:
中美两国高校在预算分配上存在一些显著差异。
中国高校的预算分配通常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主要注重保障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并对基础设施、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相对合理的分配。
而美国高校在预算分配上更加灵活,学校可以根据需求和优先级进行自主决策,例如加大教学装备的投入、创办新的研究中心等。
教育教学支出比例:
中国高校的预算管理中,教育教学支出比例通常较高,是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着更多的需求。
相反,美国高校的预算管理中,教育教学支出比例并不是那么严格,学校也会注重其他方面的支出,例如研究费用、校园设施建设等。
研究经费管理:
在研究经费管理方面,中国高校的预算管理相对较为集中,通常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和发放,主要用于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级研究机构。
相反,美国高校的预算管理相对灵活,学校可以自主决定研究经费的使用方式和范围。
效益评估:
中美高校对于预算管理的效益评估也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高校通常通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行效益评估。
而美国高校更注重通过科研
成果、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来评估预算管理的效益,同时也会进行校际间的比较和排名。
中美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比较及启示
![中美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比较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4e3775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a.png)
中美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比较及启示【摘要】本文主要对中美高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内容、资源、方法和成果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发现,美国高校注重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更贴近市场需求;而中国高校更注重理论体系建设,强调知识传授。
教学资源方面,美国高校拥有更多实践机会和行业资源;中国高校在师资力量和研究成果方面较为突出。
教学方法上,美国偏向于小班教学和案例分析;中国更注重大班授课和理论研究。
通过对教学成果的比较评估,可以看出美国高校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提出了应当借鉴美国的教学模式、加强中美高校合作、推动管理类课程的国际化办学等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美高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中美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比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成果评估、国际化办学、合作交流、教学模式、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管理类课程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培养未来商业领袖和管理精英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高等教育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比较中美高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内容、资源、方法和教学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中美高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比较成为探讨的热点话题。
中美两国在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和互补性,比较研究有助于发现优势和不足,为提升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启示。
对中美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中美高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内容、资源、方法以及教学成果评估,探讨两国在管理类课程教学方面的差异和共同点。
通过这一研究,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上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异同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189e7cf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1.png)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异同第一篇: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异同一、中美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 1.教育管理机构的权力设置不同根据我国宪法, 最高教育立法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有权“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国家教育部是国务院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 负责掌握教育的大政方针, 统筹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指导、组织和协调各地、各部门有关教育的工作;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改革, 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
而在美国, 教育权为各州所拥有, 最高教育立法机关为各州议会,决定重要的教育运作事项, 其中包括: 州教育委员会成员的产生;规定各级各类学生的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和教育年限;审核州内教育预算等事项。
基本上取得州内教育的主导权, 并推行其既定政策的机关为州教育委员会与州教育厅。
而美国联邦教育部迟至一九七九年才成立, 主要负责: 分配和管理联邦补助的教育经费;搜集全国教育类数据, 提供信息服务和开展教育研究。
联邦教育部的设立并不减少州、地方所拥有的职权, 在教育人事、课程、与经费权上联邦教育部拥有的权限极低, 主要处在辅导和建议的地位上。
2.教育管理机构的独立性不同在我国, 教育部为国务院职能部门, 其下的省、市、县教委(教育局)也是地方政府的一部分。
此外如教育人事与教育经费也一并在普通行政之运作中考虑, 并未独立分开执行。
因此, 我国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均采取从属制。
相比之下, 美国的教育行政组织形式多样。
国家联邦教育行政组织属于政府组成机构, 采取的是从属制。
州教育行政组织采取半独立制, 美国的州教育董事会虽独立于州政府机关之外, 但其经费预算及部分州教育董事仍由州政府控制或指派, 故属于半独立制。
而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则采取独立制, 美国地方(学区)的教育董事会享有组织、人事及经费的自主权。
3.教育管理机构的决策体制不同我国从国家教育部到各地方教育厅(局)均采用行政首长负责制,而美国各州及地方的教育行政机关, 均采用委员会制, 设有教育董事会(或委员会)为决策机构, 教育局为执行机构。
中国和美国学校教育
![中国和美国学校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691c53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0.png)
中国和美国学校教育中美两国教育体系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优点,但也存在差异和不足。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校管理等方面探讨中美两国学校教育的异同,并提出改进方案。
一、教学内容中美两国教育注重不同方面的教学内容。
中国教育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例如数学、语文、自然科学等;而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例如音乐、艺术、写作等。
中美两国的教学内容各有优点和不足。
中国的重视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但也容易让学生变得死板和僵化。
而美国的鼓励创造力和个性发展则能够让学生更加开放和灵活,但也会出现教育认真度不高的问题。
改进方案:中美两国可以借鉴对方的教学内容。
中国教育可以更加注重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美国教育可以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二、教学方法中美两国的教学方法也存在差异。
中国教育注重教师的授课方式,而美国教育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动。
授课方式的不同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国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压抑的焦虑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而美国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但缺乏教师的指导也会使学生达不到一定的水平。
改进方案:中国教育可以借鉴美国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
但同时要保留教师的重要性,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
美国教育可以借鉴中国的教学方式,在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与学习效果。
三、学校管理中国和美国的学校管理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学校的管理比较严格和集中,而美国学校的管理则相对灵活和分散。
严格的管理方式能够让学校规范化和稳定性得到保障,但缺乏弹性和创新空间。
而灵活的管理方式则能够让学校更加开放和自由,但可能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和无序的问题。
改进方案:中美两国可以借鉴对方的学校管理方式,中国学校可以适当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学校的灵活性,提高学校的管理效果和学校的创新性;美国学校则可以借鉴中国学校的管理方式,在规范化的同时,适当加强学校的执行力和管理效率。
浅析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差异与借鉴
![浅析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差异与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79f94cb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0.png)
浅析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差异与借鉴中美两国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二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
同时,本文也会探讨如何借鉴美国高校的成功经验来提高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水平。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在美国的高校里,学生社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不同的社团往往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机会和平台来完成各种任务。
美国高校的社团管理制度和人员配置都比较完善,通常有专门的学生社团处来管理各个社团,提供必要的场地和物资,并且有专人负责社团的审核和管理。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学生社团管理相对比较简陋,往往只由学生自己组织、管理,校方很少插手。
学生社团运作不规范,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缺乏,社团活动难以得到有效的宣传。
一些大学教授甚至呼吁建立专门的社团管理机构,以提高学生社团管理的质量和学生社团活动的水平。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引入外部资源的支持。
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引进社团管理专业人才,或者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来支持这种组织的建设。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美国的高校里,心理咨询服务是非常普遍的,学生可以在需要时随时进行心理咨询,让自己更加健康地面对生活和学业的挑战。
此外,社工人员和专业人员也会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帮助。
相比之下,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比较薄弱,大多数学校缺乏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和社工人员等专业人才。
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开设相关课程,但教学效果和实际操作仍有待提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提高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来提供相关服务,也可以开设更多的心理健康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三、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毕业后的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美国的高校里,一般都会有一个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简历撰写、面试技能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中西方学校管理制度的差异
![中西方学校管理制度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ba3ad6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08.png)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
在教育领域,中西方学校管理制度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西方学校管理制度的差异。
一、班级规模西方国家的学校班级规模普遍较小,小学到高中每个班一般在20人左右,最多不超过30人。
这样的班级规模有利于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相比之下,我国学校班级规模较大,尤其是在偏远山区,一个班四五十人的现象较为普遍。
大班规模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压力,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班主任制度西方国家的学校没有班主任制度,学生每天只有校方管理人员来点名,且时常更换。
这种管理模式使得课任老师更加熟悉自己的学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学校普遍实行班主任制度,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家校沟通等工作。
班主任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全面成长,但同时也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三、课堂纪律西方国家的学校课堂纪律相对宽松,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提问,课堂氛围活跃。
我国学校课堂纪律较为严格,小学阶段甚至要求学生手背到后面,保持安静。
这种严格的纪律保证了教学秩序,但可能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教育理念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我国学校教育理念较为传统,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这种差异导致了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西方学生更倾向于创新和探索,而我国学生更倾向于遵循规范和守旧。
五、课程设置西方国家的学校课程设置较为灵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内容包括艺术、体育、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我国学校课程设置相对单一,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能力的培养。
六、评价体系西方国家的学校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
我国学校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总之,中西方学校管理制度在班级规模、班主任制度、课堂纪律、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中外学生管理制度的差异
![中外学生管理制度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9b5bb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1.png)
中外学生管理制度的差异
首先,中外学生管理制度的差异在于学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在中国,学校的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纪律教育和行为规范,学校的管理者具有较大的权力。
而在西方国家,学校的管理模式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学校的管理者更注重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和合作。
其次,中外学生管理制度的差异也表现在对学生的纪律教育上。
中国的学校在纪律教育方面较为严格,学生需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和考试制度。
而在西方国家的学校,学生的纪律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学校更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探索。
此外,中外学生管理制度的差异还表现在奖惩办法上。
中国的学校在奖励和惩罚方面往往比较刚性,奖励和惩罚的标准较为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受到严格的控制。
而在西方国家的学校,奖励和惩罚更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此外,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中外学生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的学校更注重学生的课外辅导和考试复习,学生在学校内的学习压力较大。
而在西方国家的学校,学生更注重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也更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总的来说,中外学生管理制度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受到国家文化、教育理念、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了解和适应国外的学生管理制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相反,国外学生适应中国学生管理制度,则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因此,我认为学校应该在学生管理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管理,促进学校教育的多元发展。
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教育制度
![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教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a1a056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1.png)
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教育制度中国和美国是两个拥有完全不同教育制度的国家。
中国教育制度重视考试成绩,而美国教育制度则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关注。
这篇文章将着重探讨这两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两个国家学生的影响。
1. 教学内容中国教育制度的重心是对标准化考试的应对。
这种方法的结果是学生被强迫记忆大量信息,而不是真正去理解教学内容。
美国教育制度的优势在于它所授予的教育内容的各种多样性,它不仅关注学习,还支持学生的兴趣爱好。
教育内容包括社交学习、生活技能、思维技能以及道德和伦理规范等各个方面。
由于注重以上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美国的老师更注意在学生身上发现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在更广泛的各个领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才能。
2. 考试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相当强调学生的成绩和考试的结果。
通常,学生需要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包括周考、月考、期中考和期末考。
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注重他们的成绩和考试结果,而忽略其它重要的方面,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制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环境,学生们能够在充分自由和发挥作用的同时进行学习。
在美国学校里,老师更倾向于鼓励学生学习实践体验,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 学生管理中国的教育制度对学生的管理相当严格。
学生们需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学生们需要遵守老师的每一个规定,否则将会面临各种不良结果。
由于过分强调纪律,教育角色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教师可能更多地扮演着一种严格的监管者的角色,而非教育者。
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制度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
老师被认为是学生发展的关键人物,他们通常充当学生的导师和良师益友。
美国的教师与学生更多的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教学,老师经常共同探讨学习和行为策略,常常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力的培养。
4. 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是支持任何一个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教育的支持来自于国家或地方政府。
美国学校教育对比中国
![美国学校教育对比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381ba27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2.png)
美国学校教育对比中国在教育领域,中美两国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而这种差异更是在教育制度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美国学校教育与中国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师制度和学生管理。
一、教育思想在教育思想方面,中国和美国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体系注重的是应试教育,试图培养学生以应对高考,提高升学率。
而美国则更加注重学生成长,注重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美国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学校教育中关键的一环。
中国的课堂主要是老师为主导,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基本上是被动接收知识的角色。
而美国的教学则更注重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造力的发挥。
美国的课堂上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也有更多的讨论和提问机会。
三、教师制度教师也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美国和中国的教师制度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教师职业地位相对较低,被人们普遍认为“吃福利、领工资”的“公务员”,被人视为稳定的工作而不是充满激情的事业。
而在美国,教师的职业地位相对较高,他们被誉为“国家的灵魂”和“祖国的未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重视。
同时,美国的教师聘用制度更加灵活,采用合同制和薪酬和奖励制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和激励教师。
四、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方面,中国和美国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学生管理比较严格,要求学生服从老师的安排和要求,在课堂外遵守规定,不能谈恋爱等等。
而美国的学生管理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和责任感。
师生关系也比较平等,学生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安排,可以从中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
总之,中美两国在学校教育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教育系统注重应试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服从性,而美国教育强调学生成长,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希望中美两国在学校教育方面能够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水平,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学校教育管理异同分析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毋庸置疑的超级强国,他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成就也是世人所瞩目的,在中国还在发展的阶段,教育事业更是急需发展的时候,我们能借鉴别的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必须的,而美国就是这么一个值得借鉴的国家。
本文通过总结中国、美国现阶段的教育管理实践,对比中国、美国教育管理差异,找出我们需要向别人学习的地方,为我们教育事业提一点微薄的建议。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is undoubtedly superpower in the world today, his education career, especially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also is the world attention, is still in development stage in China,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is urgently needed, we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is also required,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such a nation worthy of learning. This paper summarized in the present stage o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educ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 compa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education management, find out where we need to learn from others, for our education career is a small advice.关键字:学校管理,高等教育,中国教育,美国教育,比较Key words:the school management, higher education, Chinese education and American education, comparison中国和美国是当今社会比较有影响力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两个国家的社会性质不相同,美国早在十八世纪就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才不过六十多年。
两个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大国教育值得我们去研究他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本文通过分析两个国家的学校管理概况来看在教育管理中的异同。
1.学校管理我们可以把学校管理理解为是学校领导按照一定目标,运用一定职能和手段,对学校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因素施加影响,并最终实现学校目标的活动过程①本文主要是从学校的地位,学校的内部管理,还有学校的最高权力机关来分析的。
而这三个方面在小学、中学、高等学校方面有存在差别,本文在各个方面都做一些分析比较。
2.中国学校教育管理2.1小学学校教育管理在中小学方面,中小学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存在是为了普及基本知识,努力制止文盲的产生,目前中国已经基本上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上扫除了青少年文盲,可以说在这一方面来讲,中国的基本教育是办的很成功的。
在中学阶段,还有一个高中阶段,高中是连接初中和高等教育的纽带,高中目前在中国不属于义务教育,他是在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的情况下再造而能达到进入高等教育水平的中间环节。
普通中小学的内部管理机构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在中国。
普通中小学实行的都是校①/Html/eduresource/schoolmanage/10525219.html长负责制,这种制度是借鉴前苏联的列林“一长制”而来。
校长负责制是这样的一种体制: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总负责人,他拥有人权、财权、行政决策权,负责领导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对上级党政领导部门负责,对外代表学校,是的法人代表;②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置校务委员会,帮助校长决策或作为咨询机构;有校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一个明主的机构,可以参加学校有关政策,规定的制定,也可以参加讨论学校的发展方向。
学校设有党、团基层组织,是学校思想政治的领导核心,有监督学校工作,指导、监督学校贯彻执行党的方针的作用。
中小学的内部行政系统也比较简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③(1)两室两处制:校长室,校办工厂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
(2)三处一室制:教导处,总务处,政治教育处,校长办公室。
(3)两委两处制:教务处,总务处,教学研究委员会,思想工作委员会。
(4)三委一室制:教学委员会,思想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委员会和校长办公室。
(5)有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只设置校长和教导主任以及一个事务员。
2.2高等教育学校教育管理高等学校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它代表了中国科学。
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水平,是中国高级人才的主要来源。
④目前,凡是由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都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些的校长负责制。
高等学校的校长是国家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
对内主持校务委员会和学校经常性工作,对本学校工作负有全面的领导责任。
高校的内部行政机构,校部行政机构一般按四个系统编制,即教务、总务、校务和政治工作、教务系统负责全校的教学、科研、生产实习,图书情报等部门。
总务系统包括总务、财务、基建、设备等生活部门。
校务系统包括文书、档案、外事等校务行政工作。
政治工作系统主要是党委系统建立。
有的还设有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等机构。
高等学校里面通常会设置系、研究所,他们是学校管理的基层行政组织,实行的是校长领导下的系、所主任负责制。
系主任由校长任命,并在校长的领导下负责系、研究所的全部工作。
以上是中国学校教育管理的大体概况,可以明显的看出,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高等学校,几乎都是属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公立学校。
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学校几乎没有自主权,完全的被基层党组织或是上级行政部门领导。
在高等学校相对来说有了跟多的自主权,②王德清主编《学校管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66页③李春生主编《比较教育管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第404页④李春生主编《比较教育管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第398页学校能够在党组织的领导之下自行的处理一些事务。
可以说,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基本上是属于公立的,权利属于集权的。
3.美国学校教育管理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到今天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时间里,美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当的好,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的质量上可以看出美国的教育事业相当的发达。
2012年10月3日格林威治时间21点,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携手全球最大留学服务机构IDP教育集团,全球首发2012-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美国军团继续主导世界大学排名:前10名中美国院校就占7席;前200中美国院校占76席,比去年多一名,体现了美国作为第一教育强国的无可争议的地位。
⑤所以了解美国的教育管理可以让我们在发展教育事业的时候有一个借鉴的地方。
3.1美国中小学学校管理美国因为历史原因,美国的公立中小学由学区(地方学校行政区)负责管理,由于学区的不同,学校的规模、课程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学校内部的组织和管理也不相同,在很小的学校,管理人员可能只有一个校长,甚至称为“首席教师”,而大的学校不仅有校长,还设有副校长,校长助理和管理专家。
公立学校的校长大多由地方学监提名,经过学区董事会的批准任命后,在学区的监督下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可以说公立学校的校长实在学区的监督下工作的。
校长的职权有:日常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学生工作计划制定,处理学区董事会的关系,处理与社区的关系,教学和在职进修。
美国的中小学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特别说明的。
3.2美国高等学校管理依据所提供的教育来划分,美国的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三大类:社区教育,提供一般性的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补习教育;四年制学院,提供大学基础教育和预备性的专业教育;大学,提供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专门教育。
无论是哪一类大学,起系统的顶端都是董事会。
公立学校的董事会通常有州长或议会任命,私立院校董事会有学校创办者或起代理人资助人等组成,在私立院校,董事会有绝对的权利。
公立学校有法人资格,但是要服从州的管理。
高校董事会一般有以下权利和责任,挑选和任命校长,任命教授和行政官员,审批学校的长期规划,决定学校的基本政策,批准收支预算,寻找资金,监督基金的使用,选择校外审计员,批准校内规章,对外代表学校。
在美国教育高等教育体系中,美国高校中有学生参与管理的现象,并且专家在高校的决策中所占的分量有所增加。
在高等教育方面,美国⑤/view/2de0fc65caaedd3383c4d36b.html还有一个特别的特征:就是市场体制,从根本上来说,美国高等学校的组织与管理除了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高校组织本身的特性以外,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的结果。
4.中美学校管理的比较分析学校管理的比较主要是比较高等学校的管理问题。
在中国,由于是在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体制下面,并且在党指挥枪的观念下面,在大学的管理中,党的组织是学校政治的领导核心,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
校长是学校行政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一般由国家教育委员会任命。
⑥美国是一个自由明主的国家,这也在教育系统中体现了出来,美国高等学校的管理机构是董事会、评议会,董事会全面负责学校的管理和领导工作,评议会主要管理学术和教学工作。
美国的校长一般从该校的董事会中推选出来。
⑦在中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在高校中存在党派组织,而且还是处在领导阶层。
必须指导和监督贯彻党的指导方针。
而在美国,规定教育行政人员在政治上必须保持中立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本文做出了一下分析:(1)社会背景不同: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集中在共产党的手里,而共产党要保持自己的领导地位,就必须在思想上引导下一代的知识分子向共产党靠拢,以这样的循环才能保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这就必须在高校中有自己的组织,这也就导致了高校的校长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而美国是一个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教育中就体现出了政治自由,没有政治的因素影响学校,并且在美国一流的大学基本上是私立大学,这样的大学也不存在被政府部门太多的牵制。
民主就体现在董事会的制度上。
(2)文化背景不同: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就有一种官本位的思想。
特别是在古代,权利集中在皇帝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