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一中2017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模拟一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学段考试高三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B.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C.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2.秦始皇临死前欲重新改立长子扶苏继承皇位,但赵高和李斯篡改始皇遗诏,扶持胡亥登上帝位。
有学者认为,这人为地造就了统治集团矛盾的激化,并最终导致秦朝的短命。
材料说明A.废除分封不利于中央集权 B.秦朝王位继承不尊宗法C.宗法不尊助推了秦朝灭亡D.相权扩大影响皇权加强3.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4.宋朝政治的基本特色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做到“无内乱”,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以及因其而引起的内讧、残杀。
这反映出两宋时期A.“家天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制度建设预防措施执行较好C.士大夫集团与皇权相对制衡D.传统伦理道德秩序得以重建5.明代何良俊说:“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
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
"这反映出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A.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 B.内阁拥有类同宰相的权力C.内阁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 D.内阁大学士参与最高决策6.唐德宗曾云:“通商惠人,国之令典。
”大臣陆贽也认为:“商农工贾,各有所专,凡在食禄之家,不得与人争利。
”唐宪宗令:“百姓商旅诸色人中,有被分外无名赋敛者,并当勒停。
”这反映出唐朝中期后A.商人逐利风气盛行B.承认官商的社会地位C.曾短暂放弃抑商政策 D.政府重视商业的社会价值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福建省三明市2017-2018学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2017-2018学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3.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
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
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
……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刺史的地位在郡国之上②刺史是中央设在地方政府的监察官员③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④刺史起到澄清吏治,维护皇权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设刺史)【解析】刺史代表汉武帝监督地方郡国,地位在郡国之上,故①正确;“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说明刺史在中央有办公场所,不是设在地方,故②错误;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故③正确;“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说明刺史起到澄清吏治,维护皇权的作用,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14.“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
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冶炼工艺技术产生于() A.夏商周B.春秋战国C.魏晋南北朝D.宋元时期【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冶金业(灌钢法)【解析】夏商周冶炼青铜,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冶炼铁和钢,但材料反映的是“灌钢法”,故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掌握灌钢法,即将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后再锻造,材料意思为,把生铁精继续煅烧,用重物打锤,用几个晚上的时间炼成钢,故C项正确;宋元时期用焦炭冶铁,故D项错误。
【答案】C15.1905年,粱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
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
……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梁启超提出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A.进一步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发展B.是传统“华夷”观念的延续C.适应了当时“排满”的反清革命D.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考点】维新思想——梁启超思想主张【解析】1905年戊戌变法早已失败,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中华民族内涵的变化,并没有涉及“华夷”观念,故B项错误;梁启超的民族主义观是把满族也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并不适应反满革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中华民族内涵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故D项正确。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期第一次段考文综历史(解析版)
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昭穆亲疏之法也。
”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关于宗法制的起源目前存在着争议 B.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C.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 D.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是丁山先生的观点,只反映了材料部分信息,故D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是王国维先生的观点,只反映部分信息,故B项错误;丁山先生和王国维先生都没有提出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丁山先生和王国维先生关于宗法制起源的观点是 不同的,由此可见存在争议,故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5.中国近代考古学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罗振玉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
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由秦始皇最早创立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D.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可知该制度为人才选拔制度即科举制,科举制将选拔官吏的权力由地方上升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故A项错误;分封制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故C项错误;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26.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三明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文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地理政治历史各50分)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其中,地理:1~30题,政治:31~50题,历史:51~70题,请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并将答案转涂到机读答题卡上,机读答题卡右上角科目代号请涂“政治”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纬线上各地地方时相同B.同一经线上各地自转线速度相同C.同一经线上各地日出时间相同D.同一纬线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2.下列地球能源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①煤炭②地热③石油④水能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据此回答3~4题。
3.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并不是因为( )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自转周期适宜,昼夜温差较小C.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D.日照条件稳定,不断供应地球能量4.能够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的是( )A.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B.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C.只有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利于生命形成、发展D.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卫星绕转的大行星2012年11月14日,壮观的日全食美景在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北部地区上演,这是该地1 300年来首次。
右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 )A.都是光球层B.都是色球层C.都是日冕层D.光球层与色球层6.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A.黑子B.耀斑C.太阳风D.黑子、耀斑7.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海南岛夜空的美丽极光B.风调雨顺,农业增产C.磁针指向失准D.流星现象多发8.右边四幅图中斜线表示地轴,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南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河流两岸侵蚀较大的是( )A. 都在北岸B. 都在南岸C. 靠近低纬的河岸D. 靠近高纬的河岸10.太阳直射点上()A.昼最长夜最短B.太阳高度最大C.昼夜等长D.昼长夜短11.3月21日至9月23日,正午物体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可能在()A.赤道以北地区B.北回归线以北至北极圈以南之间的地区C.赤道以南地区D.南回归线以南至南极圈以北之间的地区12.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的夹角是()A.23°26′B.66°34′C.67°34′D.90°13.决定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移动范围的是()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球体形状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D.黄赤交角的大小2012年12月3日,夜空中出现了“木星冲日”奇观,木星亮度达到21世纪以来的极大值。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一)历史试题含解析
绝密★ 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24页,46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2017哈尔滨六中)《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嗣后凡遇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悛,为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以除宗族之害.或以家法处治,至于身死,免其抵罪。
"该规定表明A.宗族成为基层行政机构B.宗法制是清朝政治制度的基石C.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D.宗族具有维系地方稳定的作用【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宗族在维护地方治安方面,起到了政府和法律的补充、辅助作用,故D项表述正确,答案为D项.宗族作为民间组织,没有成为基层行政机构,排除A项;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赖以建立和长期存在的深厚而坚实的基础,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
【答案】D25.(2017衡水中学)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
”这反映出荀子A.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B.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C.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D.对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批判【解析】依据“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得出君与民的关系如同舟与水的关系,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故C正确;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不是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故A错误;材料并不是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而是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排除B项;此时君主专制还没有建立,故D错误.【答案】C26.(2017海南文昌中学)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
由此可见东汉末年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B。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三明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历史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战国时期,燕昭王招揽人才,建黄金台,尊郭槐为“师”,结果苏秦、邹衍、屈景等士纷至沓来,振兴了残破的国家。
由此可见,战国时期A. 社会转型加速B. 血缘政治受到冲击C. 改革变法兴起D. 士人势力掌控政权【答案】B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改革变法兴起2. 汉武帝时,盐铁大商东郭咸阳、孔仅和洛阳商贾之子桑弘羊等,在盐铁专卖期间,逐渐步入官场,主持专卖事宜。
这表明当时A. 商人地位有所提高B. 抑商政策时断时续C. 国家垄断经济命脉D. 察举制度切实可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业的发展。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盐铁大商逐渐步入官场,即表明当时商人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汉武帝时时抑商政策是一直推行的而不是时断时续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商人地位有所提高而不是国家垄断经济命脉,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不涉及到察举制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人地位3. 唐代公私学校通常开设的课程有《孝经》、《论语》、《札记》、《诗》、《周礼》、《仪礼》、《易》、《尚书》、《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粮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
这些课程的开设A. 适应了科举考试需要B. 以研读儒学为唯一内容C. 表明统治者独尊儒术D. 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考试。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是科举制度确立时期,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做官联系在一起,这些课程的开设适应了科举考试需要,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适合汉代而不是唐代,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适合明清时期而非唐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文综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仪礼·觐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
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日叔舅。
”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区分伯舅关系以便扩大周的疆域B、被分封的既有同姓也有异姓贵族C、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联系紧密D、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之间可联姻2、据施树民《贾谊为何不受重用》一文载:文景之时,官场出现各级官吏消极苟安,渎职怠工,“见人之有细过,专掩覆盖之”。
……虽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实际并未得到认真执行。
甚至在官场出现“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行奸而富为贤吏”的怪现象。
材料旨在说明()A、统治者对农业重视不够B、黄老政治存在消极影响C、社会奢靡之风开始盛行D、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3、马端临《文献通考》在论及宋朝经济政策时说:“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今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
”这从侧面反映了宋朝()A、国家与商贾形成分利模式B、注重维护商贾的正当利益C、商品经济的发展较为繁荣D、政府商业专营以与民争利4、明初科举录取者多为南方举子,北方举子寥寥。
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明政府正式实施南北分卷(分榜)制度,录取名额也实行南北分配,这一制度“嗣后相沿不改”。
明朝的“南北分榜”主要是为了()A、稳定明朝的统治秩序B、维持科举制度公平性C、调和南北士子间矛盾D、照顾地区间文化差异5、1853年末,清朝户部下文:“凡川、粤盐斤入楚(湖北),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不必由官借运……令四川、广东各督抚招来商贩,远赴邻村。
”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主要是因为()A、四川广东两省的食盐价格便宜B、清政府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C、清政府对太平军实行经济封锁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官盐贩运6、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下令改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为“国语”,并且规定到1922年废止小学文言体教材。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一中学高三文综一模历史试卷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一中学高三文综一模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西汉列侯分为功臣侯、王子侯和外戚侯。
据记载,高祖时期分封了147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很少;汉武帝时期共分封了75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却多达178人;武帝以后,共分封了功臣侯25人,王子侯201人。
这反映了()A. 君主权力遭到削弱B. 分封制度得到加强C. 军事战争基本结束D.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我国古代某一制度使地方精英不断进入行政系统,担任郡县政府的操吏。
其中尤为隽异的少数人士,又由地方政府举荐,先在郎署学习,然后出任中央政府官吏,再外放为别处的地方首长执行中央政令,统治地方。
该制度是()A. 军功爵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3.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明理的经(儒家经典)和用来记事的史(史书)关系密切。
宋代以来,理学家提出“经本史末”、“经先史后”的主张,即经学是史学的前提和根据,史学只是经学的外在表现。
明末以来以章学诚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六经皆史”,认为道不离器,理不离事,反对离事言理。
这种变化反映了()A. 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B. 理学的空谈受到批判C. 理学为史学服务D. 早期民主思想开始产生4.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水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
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
这一现象()A.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 加速了上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C. 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D. 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5.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
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
这说明了()A. 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B.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 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6.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从王朝到共和国的政治变革,它也完成了种种社会变革。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文综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时期起,“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逐渐成为拟定谥号的规范。
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 )A. 尊崇和颂扬先人B. 缓和君臣关系C. 惩恶劝善维护统治D. 巩固儒学地位2.2.西汉从周亚夫以条候为相起,至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前为宰相者必先得封侯,当时选相的范围局限在汉初被封的143个侯爵之内。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国家尚未形成完善的选官制度B. 异姓诸候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C. 汉初对宰相治政素养要求不高D. 丞相权力过大引起皇帝的猜忌3.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据此可知( )A .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B .李贽反对孔子的思想C .两者都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D .两者的主张具有共性4.(题文)(2018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的船只不断到日本九州,以物易银。
同时,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的大量白银也经由马来西亚流向中国。
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 A. 政府推动白银货币化 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C. 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最大受益者 5.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
三明一中2017-2018学年5月26日高三文综考试 答案 精品
三明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文综模拟考试地理答案1. C2. A3. B4. A5. B6. D7. C8. B9. B 10. C 11. D36. (22分)(1)酒泉市戈壁荒滩面积广阔,土地租金低,为戈壁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土地;(2分)戈壁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强、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生产的蔬菜瓜果营养价值高品质好;(2分)戈壁地区环境污染少,病虫害少,有利于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2分)政府政策支持,资金和技术扶持。
(2分)(2)戈壁地区海拔高,冬季寒冷,山墙厚保温作用强;(2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冬春风沙大,山墙厚防风沙效果好。
(2分)(3)玉门镇戈壁荒滩沙石多、厚度大,土壤资源短缺,填土可以补充作物生长必需的土壤;(2分)当地昼夜温差大,冬季温度低,深挖有利于保持土壤温度。
(2分)(4)戈壁农业生产成本高,因此戈壁农业生产需高效化和高质化,面向高端市场,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戈壁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以鲜活果蔬为主,酒泉地处西北内陆,距离东部发达地区市场较远,需要提升农产品运输效率和冷藏保鲜技术;不断开拓当地和中亚市场;建立“互联网+”物流销售网络。
(答对3点给6分)37. (24分)(1)冬季(2分)海拔600~900米(2分);分布范围窄,仅位于常绿阔叶林带(2分)(2)春季(2分)黄山短尾猴食物相对短缺(2分),随天气逐渐转暖,各种植物的嫰芽、嫩叶等从麓向上逐渐生长发育,觅食短尾猴活动范围逐渐扩大(2分)(3)海拔低,受人类活动影响大(2分);植被结构单一,地表植被不丰富(2分);黄山短尾猴不喜食针叶(2分)(4)人类开垦种植,破坏黄山短尾猴的栖息地,使其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2分);人为投食,限制了黄山短尾猴的活动范围,活动距离减小(2分);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生存能力减弱(2分)43.(10分)特点:短途游为主,国内游为主;国内以东北和华南省区为主要目的地;境外游以热带海岛为主要目的地。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文综历史试卷(一)(附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文综历史试卷(一)24.《仪礼·觐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
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日叔舅。
”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区分伯舅关系以便扩大周的疆域B.被分封的既有同姓也有异姓贵族C.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联系紧密D.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之间可联姻25.据施树民《贾谊为何不受重用》一文载:文景之时,官场出现各级官吏消极苟安,渎职怠工,“见人之有细过,专掩覆盖之”。
……虽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实际并未得到认真执行。
甚至在官场出现“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行奸而富为贤吏”的怪现象。
材料旨在说明()A.统治者对农业重视不够B.黄老政治存在消极影响C.社会奢靡之风开始盛行D.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26.马端临《文献通考》在论及宋朝经济政策时说:“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今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
”这从侧面反映了宋朝()A.国家与商贾形成分利模式B.注重维护商贾的正当利益C.商品经济的发展较为繁荣D.政府商业专营以与民争利27.明初科举录取者多为南方举子,北方举子寥寥。
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明政府正式实施南北分卷(分榜)制度,录取名额也实行南北分配,这一制度“嗣后相沿不改”。
明朝的“南北分榜”主要是为了()A.稳定明朝的统治秩序B.维持科举制度公平性C.调和南北士子间矛盾D.照顾地区间文化差异28.1853年末,清朝户部下文:“凡川、粤盐斤入楚(湖北),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不必由官借运……令四川、广东各督抚招来商贩,远赴邻村。
”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主要是因为()A.四川广东两省的食盐价格便宜B.清政府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C.清政府对太平军实行经济封锁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官盐贩运29.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下令改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为“国语”,并且规定到1922年废止小学文言体教材。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5.表1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6.表2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新唐书·高祖本纪》举战于泾州,败绩。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 精品
三明一中2017 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卷第I 卷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家节点战略是以试点改革为特色,依托重要节点推进区域开发的战略,是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依据之一,重要节点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其作用程度会受到空间位置的影响。
据此完成1~2 题。
1.不能在区域开发中承担“重要节点”的是A.上海自贸区B.天津滨海新区C.深圳D.合肥2.重要节点对周围城镇群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城镇群的功能升级与结构优化B.改变城市的地域形态C.提高城市人口比重D.改善周围城镇群的环境质量全面两孩政策的目标人群是指新政策符合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2016 年全国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但是新增出生人口数量却相对有限。
下图为我国2016 年全国全面两孩政策目标人群分布图。
据此回答3~4 题。
3.全面两孩政策的目标人群A.农村随年龄增加而增加B.城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C.40—50 岁之间的比重大D.农村总数小于城镇4.导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新增出生人口数量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目标人群妇女总数少B.目标人群年龄结构偏大C.目标人群文化水平高D.目标人群压力大收入高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 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 万亩。
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
图2 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读图完成5~7 题。
5.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 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6.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 C.土壤 D.水源7.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A.尼罗河断流B.灌区土地盐碱化C.降水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在低山地区,植物的分布并不完全一样,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阴阳坡的不同。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模拟一含答案
16-17学年下学期高三历史文综卷模拟一24.有人指出“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先天弊病”是指A.贵族执政 B.代远情疏 C.尊卑有秩 D.层级严密25.历史学家朱绍侯指出:东汉末年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当大规模的自耕农举行起义时,豪强地主田庄中的农民并没有响应.这反映了东汉豪强庄园经济A.有利于推广新的生产技术B.吸纳流民,维护社会稳定C.威胁中央集权,影响税收D.加强了人身依附的控制26.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
"这主要说明了中国传统社会A.宗法分封始终主导B.君权至上意识浓厚C.家国一体观念突出D.家庭伦理道德至上27.魏晋时期,人口不过汉代几分之一,州郡县的数量却不断增殖,远过东汉。
此举主要是为了A.加强控制地方B.开发江南地区C.强化君主权威D.顺应民族融合28.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特别是康熙五十二年风调雨顺,不仅“田禾大收,即芝麻、棉花皆得收获",是丰收的大好年成,然米价仍居高不下。
这一时期米价的非正常上涨原因最有可能是A.白银大量流入中国B.人口出现急速增长C.经济作物的扩大D.耕地的荒芜29.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
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 B. 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C.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D。
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方式30.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
"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A.否定孔孟权威B.否定“明天理,去人欲"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D.强调致良知31.公元前451年之前,雅典男子与他们外国妻子所生的孩子可以获得完全公民权,而伯利克里改革后的法规只承认父母双方都是雅典公民的孩子拥有公民权.这一变化A。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24.陈红映在《先秦诸子起源新探》中说,先秦学术思想发展的途径,大致是由国家官吏掌 握的学术思想,经过畴人A .诸子百家同根同源B .儒学思想深刻影响了百家思想C .诸子百家相互融合D .古代思想都有学术下移的规律 25.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
由此可以推知A.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 C 。
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26。
《全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进无迹,甲铁皆透”。
该 科技成就A .由少数民族带到中原 B. 由阿拉伯人传到中国 C 。
金朝开始应用于军事 D 。
助推了世界文明的转型27.乾隆朝入值军机大臣大多为六至七员,嘉庆朝则以四至五员为常.乾隆朝,军机章京的 选任范围是内阁及各部院衙门司员。
嘉庆时,不但确定了军机章京的员额,而且皇帝开 始直接插手军机章京的选任.这反映了清朝军机处A .人员构成复杂 B.日益完善,备受重视 C. 其官员随时增减 D.大臣的职责不够明朗628.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下列选项中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中国口益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 .近代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C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 .中国正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9.清末预备立宪之后,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 素餐。
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
"梁启翅意在 说明A 。
辛亥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B .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 .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 D.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30.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对日战争宣言》,派大批干部进入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由东北军爱国官兵、工人、农民、学生、爱国知识分子甚至部分爱国绿林英雄组成的各 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纷纷拿起武器抵抗日本的侵略。
这表明A .国共合作抗日的局势明朗B .中共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C .抗日成为全国各界的呼声D .中国军民的抗战已经开始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年代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31.1952 年和 1953 年,国家通过从各方面调集专业人员,提前一年毕业分配理工科大学生,采取大规模培训等办法,迅速壮大了中国的地质勘探队伍,其人数有二百多人发展到数以万计.这一措施旨在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B.完善地质勘探工作C.实现教育体制改革D.服务国家战略需要32.在古代雅典,无论是城邦的战和问题,或是粮食问题,还是社会工程的修建,都要通过投票、举手等方式并最终以多数人的意志来做出裁决该现象反映出A.雅典城邦推崇人民主权B.公民参政是城邦的特色C.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完成D.雅典城邦实为小国寡民33.针对美国 1787 年宪法,民主派领袖杰斐逊称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总统权力很大B.杰斐逊拒绝 1787 宪法C.总统其实就是君主D.美国政治是假民主真专制34.撒切尔夫人说:“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暑假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暑假开学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 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2.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与此背离的是()A.汉中外朝制 B.唐三省六部制 C.宋二府三司制 D.元一省制3.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有这样的描述:“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人歧途……第三,能人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
”他所描述的制度产生的影响是( )A.国家权力由贵族世代把持B.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儒学得以大兴C.官员队伍素质低下,出身低微有才能的人很难出任高官D.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中央集权4.下图信息反映了明成祖时的内阁( )A.是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的代表 B.实为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C.成为中央政府运转的中枢机关 D.实为皇帝的幕僚的最高决策机构5.明朝张居正实施考成法以后,内阁开始全面侵夺六部职权,尤其是人事权和兵权,百官进退亦基本由内阁操控,当时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
这反映出()A.设置内阁不利于政局稳定 B.阁部争权造成了社会动荡C.当时的权力运作比较混乱 D.皇权日渐受到内阁的威胁6.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载:“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7学年下学期高三历史文综卷模拟一1. 有人指出“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
“先天弊病”是指A. 贵族执政B. 代远情疏C. 尊卑有秩D. 层级严密【答案】B【解析】宗法分封是指把土地和人民按血缘关系分封给家族成员,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诸侯对最高统治者的离心倾向势必也越强,成为对最高统治者的威胁,这是宗法分封的先天弊病。
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2. 历史学家朱绍侯指出:东汉末年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当大规模的自耕农举行起义时,豪强地主田庄中的农民并没有响应。
这反映了东汉豪强庄园经济A. 有利于推广新的生产技术B. 吸纳流民,维护社会稳定C. 威胁中央集权,影响税收D. 加强了人身依附的控制【答案】B【解析】东汉豪强庄园经济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题干信息“当大规模的自耕农举行起义时,豪强地主田庄中的农民并没有响应”说明了庄园经济有利于防止农民叛乱,安抚流民,维护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生产技术的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加强中央集权,没有威胁统治,故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人身依附的信息,故D项错误。
3.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
”这主要说明了中国传统社会A. 宗法分封始终主导B. 君权至上意识浓厚C. 家国一体观念突出D.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忠臣体现了忠君爱国,孝子体现了孝敬父母,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家国一体观念突出,故C正确。
材料未涉及宗法分封始终主导,故A排除。
君权至上,过于片面,故B排除。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也只符合材料的一个方面,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家国一体4. 魏晋时期,人口不过汉代几分之一,州郡县的数量却不断增殖,远过东汉。
此举主要是为了A. 加强控制地方B. 开发江南地区C. 强化君主权威D. 顺应民族融合【答案】A【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人口减少,而土地面积没有减少,故地广人稀必须要多设置地方管理机构,加强对有效人数的管控,故选A;材料中并没有讲到州郡县主要在江南地区设置,排除B;郡县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不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排除C;魏晋南北朝时期郡县的设置主要是在汉族统治地区,没有加强民族融合的特点,排除D。
5. 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特别是康熙五十二年风调雨顺,不仅“田禾大收,即芝麻、棉花皆得收获”,是丰收的大好年成,然米价仍居高不下。
这一时期米价的非正常上涨原因最有可能是A.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B. 人口出现急速增长C. 经济作物的扩大D. 耕地的荒芜【答案】A【解析】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是这一时期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故A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经济作物的扩大,排除C;D显然不符,排除;人口急速增长是在雍正时期推行摊丁入亩之后,故B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需要掌握清代对外贸易的状况和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清代对外贸易的状况和影响即可得出答案。
6. 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
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B. 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C. 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D. 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方式【答案】D【解析】戏曲与话本小说的制作成本不一样,前者高于后者,举人、进士有官职和俸禄可以承担戏曲的高额投资,而平常文人则不能,故D正确;戏曲与话本小说同属于满足社会精神生活的公共产品(市民为主),不存在因为作者不同则体现高雅与通俗、文化观念差异之分,AB均排除;C表述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
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
7.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
”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A. 否定孔孟权威B. 否定“明天理,去人欲”C. 高扬人的主体地位D. 强调致良知【答案】C【解析】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达到良知,突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带有人性觉醒的意味,为后来追求平等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所利用和发展,故C正确。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以儒学为基础,并未否定孔孟权威,排除A;仍然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儒家伦理纲常规范行为,并未否定“明天理,去人欲”,排除B;致良强调恢复善良本性,并不具有思想启蒙的内核,排除D。
8. 公元前451年之前,雅典男子与他们外国妻子所生的孩子可以获得完全公民权,而伯利克里改革后的法规只承认父母双方都是雅典公民的孩子拥有公民权。
这一变化A. 赋予女性公民参政权利B. 提高雅典女性社会地位C. 扩大了雅典公民的范围和权利D. 实现从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答案】B【解析】材料只是公民权范围的变化,并未赋予女性公民参政权利,故A错误。
伯利克里改革后,父母必须都为雅典人才能拥有公民权,这缩小了公民的范围,权利变化无从反映,故C错误。
必须是雅典男人和雅典女人的孩子才能拥有公民权,否定了雅典男人和外邦女人的孩子的公民权,这提高了雅典女性的社会地位”故B正确。
公民法与万民法是罗马法律的概念,材料表述的是雅典的情况,D错误。
9. 在一个古希腊雅典的储藏所人们发现了200多块刻有“提米斯托克利”名字的陶片。
提米斯托克利是一位著名人物,公元前480年,他领导雅典人战胜波斯。
显然这些陶片是为分发给那些写不好字的人的。
这说明了雅典民主制A. 体现了雅典全民监督的民主状况B. 是比较完善的民主制度C. 保证了社会各阶层平等的参政权D. 大力维护普通公民的权利【答案】D【解析】雅典民主范围狭小,排除AC;材料没有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其他制度和机理,排除B;由材料“这些陶片是为分发给那些写不好字的人的”,可见陶片放逐法大力维护普通公民的权利,排除D。
10. 早期阶段的罗马法规定: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
这表明早期罗马法A. 不尊重当事人意愿B. 注重保护公民利益C. 形式重于实质内容D. 审判程序非常严密【答案】C【解析】“固定的套话”等字眼反映了早期罗马法太过于强调形式,即形式重于内容,B正确;早期罗马法也尊重当事人意愿,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形式重于内容而非注重保护公民利益,C 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过于形式化而非审判程序严密,D排除。
11.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A. 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B. 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C. 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D. 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同一犯罪事实的不同判罚,反映了罗马法能够甄别不同的案件进行判罚,考虑周全。
故答案为A项。
B项关注弱势群体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C项所说内容庞杂繁琐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名师点睛】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
主要内容是以民法为主,调节的是人与人、人与财产之间的关系,保护私有财产的不受侵犯。
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罗马法的影响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也有很大影响。
12. 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
”该思想家A.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 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 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D. 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答案】B【解析】材料中“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强调了善恶与智慧(知识)之间的具有直接紧密联系,这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内涵一致,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B正确;A是普罗泰戈拉的思想,故排除;C是柏拉图的主张,故排除;亚里斯多德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故排除D。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罗马帝国的逐步解体及基督教的胜利,到公元500年,古希腊时期的科学知识在西欧变得极为稀少。
11世纪后,基督徒的东征使阿拉伯文献随手可得。
1125—1200年,西欧形成翻译的浪潮。
意大利的热拉尔先后译出《天文学大成》及70部其它文献,特别是译出亚里士多德讨论科学方法的重要文献《分析后篇》。
13世纪,与拜占庭关系密切的西西里成为希腊语译成拉丁语的中心,其中莫比克完成了亚里士多德及阿基米德几乎全部希腊文原稿的拉丁译本。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翻译家的辛勤劳动,没有亚里士多德包含关于整个宇宙详尽完备科学观点的物理、哲学著作,17世纪的科学革命就几乎不可能发生。
——摘编自【美】爱德华·格兰特《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思想》材料二明朝以八股取士,一般士子,除了永乐皇帝钦定的《性理大全》外,几乎一书不读。
明末,罗马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先后来华,与中国学者如徐光启、李之藻相往来,研究各种学问。
先是明代循元“授时历”,错谬渐多。
中外学者合译西方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完成历法改革之业。
这个时期的各类译书不下百数十种,如《几何原本》、《坤舆万国全图》、《天主实义》等,为欧籍入华之始。
要而言之,中、外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
在这种新环境下,学界空气亦有变换,时人评之:“如历法、算法、火攻、水法之类,皆探两仪之奥,资兵农之用,为世永利。
”——据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欧与中国翻译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与中国翻译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答案】(1)特点:西欧:历经时间长;翻译重科学理论;翻译活动以翻译家个人为主;翻译作品基本上以天文数学等科技著作为主;翻译运动更有系统性;多是民间自发的翻译活动(民间为主);对西欧影响巨大;翻译先前历史辉煌的科技成果。
(答对3点即可)中国:起步较晚;翻译重实用技术;中外学者合译;除科技著作之外,中国还有宗教类、地理类书籍;翻译运动比较散乱;国家主导性更强;中西交流,翻译西方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