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病患者康复原则

合集下载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概述: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中医学科,主要研究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骨伤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本文将介绍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以及中医在骨伤科学领域的独特优势。

理论基础: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气血理论、经络理论、五脏六腑理论和阴阳平衡理论等。

1. 气血理论:在中医骨伤科学中,气血被视为维持骨伤康复的关键因素。

气的运行畅通与否,影响着骨骼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功能。

血液的循环状态,决定了损伤部位的修复速度和质量。

2. 经络理论:中医骨伤科学将重点放在经络的研究上。

经络相当于人体的一种能量通道,通过推拿、针灸等手段,可以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从而促进受伤部位的康复。

3. 五脏六腑理论:中医认为五脏六腑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器官系统,而这些器官的功能状态与骨伤密切相关。

通过调理五脏功能,可以促进骨伤的康复。

4. 阴阳平衡理论:中医骨伤科学注重阴阳平衡的调节。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它们两者的失衡直接影响着骨伤的康复。

通过采用中药治疗等手段,可以调节阴阳的平衡状态。

治疗原则: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祛病扶正、活血化瘀、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和调理全身状况等。

1. 祛病扶正:中医骨伤科学强调治疗的根本原则是“祛病扶正”,即既要消除病理因素,又要调节机体内环境,提高患者抵抗力。

2. 活血化瘀:中医骨伤科学注重活血化瘀,通过活血化瘀,可以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

3. 通经络:经络的通畅对于骨伤康复至关重要。

中医骨伤科学借助推拿、针灸等手段,通过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促进受伤部位的康复。

4. 促进新陈代谢:中医骨伤科学注重促进新陈代谢,通过饮食调理、中药治疗等方式,促进受伤部位的新陈代谢,加快康复进程。

5. 调理全身状况:在治疗骨伤的过程中,中医骨伤科学也注重调理患者的全身状况。

良好的心理状态、营养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对骨伤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骨关节疾病的治疗原则

骨关节疾病的治疗原则

骨关节疾病的治疗原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骨关节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的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骨折、骨肿瘤等。

这些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影响生活质量。

掌握治疗原则对于骨关节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骨关节疾病的治疗原则。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并达到抑制疾病进展的目的。

但是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按医生的建议用药,不可滥用或擅自调整药量。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骨关节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按摩、理疗、热敷、冷敷等。

这些物理疗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缓解关节疼痛,提高关节功能。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物理疗法进行治疗。

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骨关节疾病,如严重骨折、骨肿瘤等,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修复受损关节,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手术风险较大,患者在做决定时要慎重考虑,遵从医生的建议。

4.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骨关节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关节的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来说,康复训练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人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

5. 生活调理生活调理在骨关节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也非常重要。

患者要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要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过度劳累、暴饮暴食等,这些不良习惯会加重疾病的发展。

骨关节疾病治疗的原则是综合治疗,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和生活调理等多种手段,全面进行综合治疗,达到控制疾病进展,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与医生的沟通,积极配合治疗,坚持治疗到底,相信只要坚持,一定能够克服疾病,重拾健康。

膝骨关节炎的社区康复治疗

膝骨关节炎的社区康复治疗

膝骨关节炎的社区康复治疗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患者往往会感受到膝盖疼痛、僵硬、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但通过社区康复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减轻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膝骨关节炎社区康复治疗的具体内容。

1、科学运动膝骨关节炎患者需要进行适量的运动来维持关节的活动,并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

科学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缓解疼痛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康复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

2、理疗康复治疗中的理疗是通过物理手段促进身体恢复,减少疼痛症状的治疗方法。

理疗主要包括电疗、热疗、冷疗等,能够有效地减轻炎症和肿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恢复关节的功能。

在社区康复治疗中,康复师会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理疗方法。

3、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一种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情景进行的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来说,功能训练包括爬楼梯、走路、弯腰、抬腿等动作的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肌肉的力量,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4、心理支持膝骨关节炎患者常常会因为疼痛和活动受限而产生不良情绪,影响身体的康复。

社区康复治疗中,康复师会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建立积极的态度,促进身体康复。

总之,膝骨关节炎的社区康复治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关节的功能,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需要积极配合康复师的指导和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骨折后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后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后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后康复治疗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骨折部位:在骨折治疗初期,需要通过适当的固定或石膏包扎来保护骨折部位,避免再次受伤。

2. 控制疼痛和肿胀:骨折后常伴随疼痛和肿胀,采取冷敷、局部按摩、止痛药物等措施控制疼痛和肿胀症状。

3. 逐渐恢复功能:骨折后康复治疗应逐渐恢复患者的功能,包括关节活动度、肌力、平衡和协调等。

通过康复训练,恢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4. 正确进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骨折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电疗、理疗和运动疗法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5. 积极治疗并预防并发症:骨折后康复治疗要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如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

6.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骨折后康复治疗时应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遵守治疗计划等,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7. 心理支持和教育:骨折后康复治疗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
持和教育,帮助其正面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和困难,并提供正确的用药、病后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

(完整版)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完整版)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基本原则在疾病早期规范开展康复诊疗,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早期康复诊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患者安全原则。

保证患者安全是开展早期康复诊疗的核心要求。

康复诊疗活动应当由康复医师和具备执业资质的康复治疗师实施。

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了解治疗效果,避免引起病情加重、不良反应及出现新损伤等情况。

二、循序渐进原则。

康复治疗的方法、强度、时间、频度等剂量参数应当从小到大,合理递增。

三、个体化诊疗原则。

应当全面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及专科治疗情况、功能障碍范围及程度等,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诊疗方案。

四、多学科合作原则。

康复专业人员与其他临床专科医务人员应当充分沟通,建立团队工作模式,综合专科优势,共同制订实施康复诊疗方案,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四肢骨折早期康复诊疗原则一、首次诊疗时间骨科临床处置完成后24小时内。

二、康复评定内容(一)患者一般情况。

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二)康复专科评定。

评定骨折部位的疼痛、肿胀情况,肢体神经功能和循环功能,在不影响骨折稳定性的前提下评定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等。

根据病情评定患者的转移、站立、步行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三、康复治疗根据评定结果并结合病情,视情开展以下康复治疗。

(一)体位摆放与处理。

(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关节粘连、肌肉萎缩、肌腱萎缩和骨化性肌炎等。

(三)骨折局部治疗。

消肿、止痛、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根据骨折部位及固定方法,实施骨折部位的等长收缩运动和相邻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

(四)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开展转移、负重及步行训练,必要时进行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

四、注意事项(一)根据骨折固定方式,制定患肢负重时间进度表。

(二)康复治疗不应引起患者明显疼痛,运动量应当循序渐进。

(三)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或并发症时,应当调整或暂停康复治疗:生命体征不稳定、发热、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折固定不稳定、伴发不宜康复治疗的疾病以及患者不配合等。

骨关节炎该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骨关节炎该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骨关节炎该如何进行康复锻炼?骨关节炎是一种多病因诱发的,以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病变和继发骨质增生,进而产生关节疼痛等症状的骨关节疾病。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之一,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是主要症状,好发于颈椎、腰椎、膝和髋等负重关节及远端指间关节。

骨关节炎不易治愈,应在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做科学的康复锻炼,改变生活习惯,控制肥胖,减少剧烈运动,以物理治疗、针灸、推拿等辅助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

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既可改善关节稳定性,又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失用性萎缩。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骨关节炎该如何进行康复锻炼吧。

骨关节炎的康复锻炼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一、增加户外运动应鼓励骨关节炎患者主动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有很多种,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能否耐受及舒适度进行选择,良好的依从性是骨关节炎患者长期运动训练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应先接受有指导的有氧运动项目,再进行加重运动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

有氧运动可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因此,有氧运动作为改善髋和膝骨关节患者症状的首选康复治疗方案。

1、慢走锻炼:每天坚持慢走锻炼,可以有效的缓解关节疼痛感,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效果,避免关节硬化,每天坚持慢走半小时左右可达到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2、骑自行车锻炼:骑自行车运动可以锻炼骨关节,对骨关节炎和关节肿胀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骑车时身体大部分的重量都压在坐垫上,膝关节受力相对较少,同时骑车可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得以增强。

骑自行车时不可速度过快,车上避免载重物,每天坚持骑行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可以有效缓解骨关节炎的疼痛,避免关节僵硬等症状。

3、游泳:游泳是一种常见的有氧运动,游泳可以使全身得到锻炼,游泳时身体漂浮在水中,关节不承受体重,所受负荷最小,游泳的动作(如蛙泳)又能保证关节的活动并锻炼肌肉力量,每周进行一到两次游泳锻炼对骨关节炎的辅助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骨科疾病是指影响骨骼、关节和相应肌肉、韧带等结构的疾病。

这类疾病包括骨折、脱位、关节炎、韧带撕裂等各种病症。

针对不同的骨科疾病,医生们遵循一定的诊断与治疗原则,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疗效和康复效果。

一、诊断原则1. 详细了解病史:医生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的起始和变化过程等。

这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2. 进行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受伤部位的肿胀、红肿、变形等症状,以及进行相关的功能测试,比如关节活动度等。

3.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进行一定的辅助检查,如X线检查、CT扫描、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多关于骨骼结构和损伤情况的详细信息。

4. 制定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医生会制定准确的诊断,并描述病情的严重程度、受损范围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二、治疗原则根据骨科疾病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治疗原则可以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些基本原则适用于大部分骨科疾病的治疗过程。

1.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骨科疾病,比如关节炎或骨质疏松症,医生可能会使用药物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或促进骨骼的修复。

常见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

2. 物理治疗:在康复过程中,物理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物理治疗师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疗法、理疗、按摩等,旨在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骨折、脱位或韧带断裂等复杂的疾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通过内固定、骨植骨或关节置换等方法进行,以恢复骨骼结构的正常功能。

4. 休息与康复: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患者在康复期间给予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此外,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骼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5. 预防和保健:对于一些骨科疾病,如骨折和关节炎,预防措施和保健非常重要。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和避免身体超负荷都有助于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骨关节科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骨关节科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一、请按时、遵医嘱用药,定时复查,不适随诊。

二、饮食调养:饮食调养是康复治疗的基础,以补肝肾,强筋壮骨为主。

宜进饮食:富含高钙、高蛋白、营养丰富、五谷杂粮及时令新鲜蔬菜、水果等,注意多饮温开水。

限制饮食:不宜食用辛辣厚腻、精细食物〔易使大便秘结〕以及动物油、油炸食品〔胆固醇和血压增高〕等。

三、功能锻炼:锻炼要循序渐进,忌暴力。

1. 除做伤肢的锻炼外,配合全身及健康肢体的锻炼。

2. 多做双踝关节的背伸趾屈〔勾脚〕、股四头肌收缩〔绷腿〕以及直腿抬高锻炼。

3. 保持患肢中立位放置,暂禁下床〔下床活动时间根据医嘱〕。

、情志及调养:保持心情愉快,勿急躁,按时作息,节制房事。

五、仍存在的问题/诊断和应采取的措施: 1.肿痛:抬高患肢,适量锻炼,按时服药; 2.有再次损伤的可能:防暴力,防跌倒。

六、危险因素:吸烟、饮酒、过度劳累,脾气急躁、饮食和营养不合理等,均可影响骨折的愈合康复,一定要注意防止。

七、注意事项:伤口拆线后1-2周内,不要沐浴泡洗伤口;拆线后以免伤口收到衣服的摩擦和刺激,请注意保护;伤口局部瘙痒忌抓挠,勤修剪指甲,注意手卫生。

八、特殊指导:定时复查,不适随诊。

一般以管床医生开具的出院证上的时间复诊,复诊时请提前联系您的管床医生〔可提前联系3490902〕,并将有关的诊疗资料带齐,如:出院证等;外地病人最好在当地做好X片、CT或MRI带来,以缩短在洛阳的就医时间;如果病情出现明显的变化,刀口如出现红肿热痛、有分泌物或患肢如出现麻木、活动受限等,应及时复查。

关节置换出院指导一、继续加强功能锻炼:锻炼要循序渐进,忌暴力。

〔1〕加强股四头肌收缩〔绷腿〕/踝关节的背伸趾屈〔勾脚〕以及直腿抬高锻炼,增强膝关节力量。

〔2〕加强膝关节屈伸锻炼,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

〔3〕加强下地行走锻炼,增强活动能力和耐力。

出院后患者应该扶助行器或请他人帮助,一直到膝关节平衡性和协调性较好时,方可单独行走。

骨关节感染的治疗原则

骨关节感染的治疗原则

骨关节感染的治疗原则骨关节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它可以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疼痛和严重的健康问题。

治疗骨关节感染的原则包括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感染源、有效清除病原体、预防并发症和恢复关节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关节感染的治疗原则。

首先,早期诊断是治疗骨关节感染的关键。

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红肿、发热和关节功能障碍。

医生可能会采用放射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来确诊。

此外,医生可能会进行关节积液检查和关节液培养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

接下来,治疗应针对感染源进行。

治疗骨关节感染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和抗生素治疗。

手术可以包括引流手术、肌肉、骨和关节组织的清创手术和关节置换手术。

引流手术是将积脓或脓液从感染部位排出,清创手术则是清除感染的组织。

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关节置换手术可能是最佳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是控制感染的另一重要手段,医生应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进行药物选择。

清除病原体是治疗骨关节感染的关键步骤。

彻底清除感染源可以减少感染的复发风险。

通常,医生会在手术中清除受感染的组织和关节液,并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根据培养结果,医生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用药,同时避免对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

预防并发症是骨关节感染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

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

因此,医生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康复和物理治疗,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关节功能。

此外,患者也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合理运动和维持适当的体重。

总结起来,骨关节感染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感染源、有效清除病原体、预防并发症和恢复关节功能。

早期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的不适。

治疗应针对感染源进行,包括手术和抗生素治疗。

清除病原体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复发风险。

骨科术后康复指南

骨科术后康复指南
(5)对骨折愈合的影响:阴极产生低氧、偏碱和 高钙环境可以促进骨再生和修复的作用。
(6)对静脉血栓的影响:研究发现较强的电流刺 激可以对静脉血栓有明显的促进溶解作用。
(7)对血管及血液循环的作用:引起局部血管扩 张,皮肤发红,尤其阴极下,可以改善局部供氧、 改善组织营养和代谢,加速病理产物排除,利于炎 症消散和功能的改善。
蓝光可降低神经兴奋性,具有镇静作用,可治疗皮 肤急性渗出性疾病,防止伤口感染
(三)磁疗法
1.镇痛作用:磁场可提高痛觉阈值 2.镇静作用:有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缓
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等作用
3.消炎作用:改变组织理化反应、改善血液循环以 及刺激免疫功能
4.消肿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的吸收 5.降压作用:磁场通过穴位,调整自主神经功能,
“5”字原则:在疼痛能够承受的程度下尽可能用 力持续对抗阻力5s,然后休息5s,连续反复进行5 次,5次为1组,每天5组。
3.第三阶段:以肩部的等长性运动为主,训练时肢 体被固定或者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患肢用力并保持 肌肉力量,每次持续5s。
注意:
以上运动不涉及肩关节外展运动,因为如果能进 行前屈及外旋运动的话,则练习外展运动也就没有 障碍了。因为如果在外旋运动未能充分完成情况下 行外展训练,可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之间发生撞击, 诱发疼痛,加重肩袖损伤。
四、关节运动的凹凸法则
关节并非是铰链关节,而是球面与凹面的组合 凹面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 凸面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腕关节等 凹面关节法则:关节面移动与骨的运动方向一致 凸面关节法则:关节面移动与骨的运动方向相反
如果忽略关节滑行而单纯推压纵轴,就会变成一种 缺乏关节滑移的铰链式动作,从而对关节造成压力, 造成疲劳,还会引发额外疼痛,影响康复训练。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基本原则在疾病早期规范开展康复诊疗,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早期康复诊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患者安全原则。

保证患者安全是开展早期康复诊疗的核心要求。

康复诊疗活动应当由康复医师和具备执业资质的康复治疗师实施。

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了解治疗效果,避免引起病情加重、不良反应及出现新损伤等情况。

二、循序渐进原则。

康复治疗的方法、强度、时间、频度等剂量参数应当从小到大,合理递增。

三、个体化诊疗原则。

应当全面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及专科治疗情况、功能障碍范围及程度等,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诊疗方案。

四、多学科合作原则。

康复专业人员与其他临床专科医务人员应当充分沟通,建立团队工作模式,综合专科优势,共同制订实施康复诊疗方案,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四肢骨折早期康复诊疗原则一、首次诊疗时间骨科临床处置完成后24小时内。

二、康复评定内容(一)患者一般情况。

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二)康复专科评定。

评定骨折部位的疼痛、肿胀情况,肢体神经功能和循环功能,在不影响骨折稳定性的前提下评定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等。

根据病情评定患者的转移、站立、步行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三、康复治疗根据评定结果并结合病情,视情开展以下康复治疗。

(一)体位摆放与处理。

(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关节粘连、肌肉萎缩、肌腱萎缩和骨化性肌炎等。

(三)骨折局部治疗。

消肿、止痛、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根据骨折部位及固定方法,实施骨折部位的等长收缩运动和相邻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

(四)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开展转移、负重及步行训练,必要时进行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

四、注意事项(一)根据骨折固定方式,制定患肢负重时间进度表。

(二)康复治疗不应引起患者明显疼痛,运动量应当循序渐进。

(三)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或并发症时,应当调整或暂停康复治疗:生命体征不稳定、发热、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折固定不稳定、伴发不宜康复治疗的疾病以及患者不配合等。

骨科疾病的康复

骨科疾病的康复
❖等长收缩肌纤维的长度不变,张力发 生改变 ;
等张收缩肌纤维的张力不变,长度发 生改变 。
❖ 开放链运动:指肢体近端固定而远端关节活 动的运动。开链的运动特点是各关节链有其 特定的运动范围,远端的运动范围大于近端, 速度也快于近端。在强化肌力的训练中,肌 肉爆发力的训练应选择开链运动训练。
❖ 闭合链运动:指肢体远端固定而近端关节活 动的运动。此时所能做的肢体运动只能是多 关节协调活动。如蹲站时必须同时活动髋、 膝、踝关节,不可能作单一关节的活动;两 上肢撑地作俯卧撑运动时,也只能同时活动 腕、肘、和肩关节,而不可能单独活动单一 关节。骑车训练也是典型的例子。
❖神经疾病后康复治疗中,一般选择 闭链运动,强调多关节的协同。但 是如果有单一肌肉需要特别强调进 行独立的训练,则选择开链运动。
❖ 2、社区常用训练技术
(1)、渐进抗阻训练
①超量恢复:人体在运动后 的恢复过程中,体内被消 耗的能量物质(ATP、蛋白 质、糖和无机盐等)不仅能 恢复到运动前的原有水平, 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可出现 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称 为超量恢复。
3.体检;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岗 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三角肌前、 后缘均可有明显压痛。肩关节以外展、外旋、 后伸受限最明显,少数人内收、内旋亦受限, 但前屈受限较少。
4.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到肩 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 征。
❖ (二)康复治疗:理疗,非甾体药物应 用,局部封闭,推拿按摩,徒手体操, 器械训练,关节松动术
(3)管腔内容物增多、体积增大腕管内腱鞘囊 肿、神经鞘膜瘤、脂肪瘤、外伤后血肿机化, 以及滑囊炎、屈指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 过高等,都将过多占据管腔内容积,而使腕 管内各种结构互相挤压、摩擦,这时较为敏 感的表现出功能障碍的即是正中神经。

骨科康复

骨科康复

2.关节松动术:关节松动技术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可动范围内完
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属被动运动范畴,其操作速 度比推拿速度慢,在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 治疗手段,主要治疗因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用于减轻疼痛,松解粘连,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3.助力主动关节ROM 训练 -- 滑轮和绳索装置、健肢辅助 4.主动关节 ROM 训练 5. 持续牵引关节活动度训练---CPM
人重返社会”
康复以提高局部与整体功能水平为主线,以整体 的人为对象,不仅包括生理机能的康复, 也包含心理及社会能力的康复。
2、康复医学特点
1、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
学共同组成全面医学,又被称为第四医学。 2、治疗目的也不是治愈患者,而是想法设法恢复残疾者的
功能障碍。
3、治疗方法也不是药物和手术,而是以运动疗法为代表的 各种功能恢复训练方法。 4、台湾、香港叫复健医学或复康医学。
骨科康复新理念
• 1、不仅要对恢复后期或后遗症期的患者进行康复, 而且也要从临床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 2、不仅要掌握康复治疗本专业的技术, 也要熟悉
相关疾患(如相关的骨科损伤和疾患) 的临床处理
原则, 以便配合进行康复。
• 3、要与骨科和其他相关临床科的医师紧密联系,
组成“跨科团队”, 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治疗。

高水平时降低进展速度 ---- 达较高水平 尤其接近极限时降低负荷增加程 度

特异性原则 ---- 针对特定肌肉(群)训练
肌力训练 等张收缩:肌肉的 等长收缩:肌肉在收 收缩只是长度的 缩 缩短而张力保持 时长度不变,又称为 不变,它可使物 静力收缩。 体产生位移,因 等长收缩可以使某些 而可以做功。如 关 用手拿着一个物 节保持一定的位置, 体,做匀速直线 为 运动,力量没有 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 变化,但是肌肉 条 长度有变化。 件,但不能克服阻力做

骨科康复基本理念

骨科康复基本理念
细胞与组织工程
研究和发展细胞与组织工程相关的康复技术,为 骨折、关节疾病等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康复机器人的应用
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康复机器人,为患者提供更加 高效、精准的康复治疗。
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全面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心理状态 等,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实施治疗是根据制定的计划,采 用物理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 疗等多种手段,对患者进行综合 治疗。
康复流程包括评估、制定计划、 实施治疗和随访四个阶段。
制定计划是根据评估结果,针对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计划,包括治疗目标、治疗措 施和预期效果等。
随访是康复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 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恢复期康复
在脊髓损伤恢复期内,康复计划将更加全面,包括物理治疗、职业 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长期康复
长期康复的目标是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预 防并发症和减少社会负担。
脊髓损伤的康复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01
评估脊髓损伤康复效果通常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
分、神经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和心理健康评估等指标。
02
骨科康复理念
骨科康复的目标
减轻疼痛
通过康复治疗,减轻患者因骨骼 、关节、肌肉等损伤引起响的肢体功能,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
通过康复训练和指导,预防长期卧 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骨科康复的原则
01
02
03
04
全面评估
对患者的功能状态、疼痛程度 、疾病类型等进行全面评估,

骨科康复基本理念

骨科康复基本理念

Functional physiotherapie, 功能性物理疗法
“Functional Restoration“ with Medical Training Therapy (使用医学训练治疗的”功能性恢复“)
”Work Conditioning“ ”工作环境调整“ “Work Hardening“ ”工作能力强化“
感觉运动系统的问题
感受器:感知能力下降
中枢处理:控制紊乱如腹横肌的激活延迟
效应器:局部稳定肌的失活和萎缩,整体 运动肌过度活动
损伤对机体的影响
韧带损伤
反复损伤
不稳定
本体感觉缺陷
功能性不稳定
神经肌肉控制作用减少
由于机械性不稳定和神经肌肉控制作用减少,功能性不稳定的进展
多环节运动与薄弱环节
绝大部分的人体运动属于多环节协同的运动,薄弱环节是制约系统工 作绩的效瓶颈性因素
指令
传出途径
(从中枢神经系统出)
• 例如疼痛、寒冷、超 负荷、压力,以及来自 其它机械感受器的等信 息。
肌肉, 皮肤 关节
• 例如肌肉的收缩和松驰, 肌肉间和神经肌肉的协调。
运动的复杂性
肌肉功能的实现有赖于神经系统控制与肌肉供能代谢支持的共同作用
肌肉本题感受器
基底神 经节
小脑
大脑皮层运动控制区 丘脑 脑干 脊髓
The Pelvic floor
神经肌肉基本活动方式
Concentric 向心收缩
Eccentric 离心收缩
Isometric 等长收缩
静态收缩
动态收缩
向心收缩 离心收缩 等速收缩 超等长收缩
Muscle stability
Stability demand

康复训练原则范文

康复训练原则范文

康复训练原则范文1.个体化原则:每个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都应该是个体化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这包括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职业和日常活动需求等因素,以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方案。

2.渐进性原则:康复训练应该根据患者的能力水平逐步增加强度和难度。

通过逐渐增加训练量和难度,患者可以逐步适应训练,并提高身体功能和活动能力。

3.多维度原则:康复训练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

这包括身体功能恢复训练、心理康复和社交康复等多方面的训练,以全面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4.持续性原则:康复训练需要持续进行,不能停止或中断。

通过持续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提高身体功能和活动能力,以达到最佳康复效果。

5.功能性原则:康复训练应该注重提高患者的功能性能力,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完成各种活动。

康复训练应该尽可能地模拟日常生活活动,以提高患者的实际运用能力。

6.可行性原则:康复训练计划应该是可行的,即患者能够按照计划完成训练。

训练计划应该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避免设定过高或过低的训练目标。

7.安全性原则:康复训练应该注重患者的安全。

训练环境应该安全可靠,训练方法和器械应该符合医学要求,以避免患者再次受伤或导致其他并发症。

8.综合性原则:康复训练应该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方法和技术。

这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康复手段,以满足患者的不同康复需求。

9.参与性原则:康复训练应该强调患者的参与和主动性。

患者应该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主动配合康复师的指导,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10.评估与调整原则:康复训练应该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通过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效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效果。

综合以上几个原则,康复训练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个体特征和康复需求,制定出一套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帮助他们恢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关节病患者的康复
骨关节病是运动员和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

以关节面软骨的损伤,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为主要体征。

并引起周围软组织的炎性反应。

患者多存在关节的疼痛、肿胀和不同程度上的功能受限,严重的将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对于骨关节病的治疗,一般首选非手术治疗,但软骨损伤较重的,则应尽快采取手术,以避免损伤的进一步加重。

骨关节病的治疗,应包括手术、药物、物理治疗、手法按摩、康复功能练习、以及日常生活的合理安排等方面。

并非单一的治疗即可取得好的效果,而应进行综合治疗,方可达到尽可能好的疗效,改善功能,防止软骨损伤的进一步加重。

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1.合理安排运动量。

避免过度活动和一点不动。

建议适量运动,以不引起关节的肿痛为度。

避免长时间的行走和站立。

可将一口气走完会引起关节不适的路程分为3-4段走,中间休息数分钟,以达到既不减少活动量,又对关节无害的目的。

同理,其他活动及工作的安排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2.生活环境改善。

患者所在的生活环境应较常人更方便、舒适。

例如减少楼梯、使用抽水马桶、住所周围购物、交通方便等。

3.从事更适合的工种。

应从事走动少、不需长时间站立、关节屈伸活动少、关节负荷小的工作。

以减少刺激,防止加重病变。

4.适当控制及降低体重。

尤其对于中老年女性,降低体重可明显减轻关节负担,改善症状。

5.选择适当的运动进行体育锻炼。

登山或长时间、较剧烈的活动会对关节软骨造成进一步损伤,故不适合骨关节病患者进行。

可选择运动不剧烈、关节负担小的,如游泳、太极拳等运动作为日常锻炼的方式。

康复功能练习(以膝关节为例)
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尤其是大腿前侧面的股四头肌)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

骨关节病患者的股四头肌多明显萎缩,这就导致了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使髌股关节及股骨胫骨关节不合槽运动和过度摩擦及撞击,进一步加重骨关节病的发展。

加强肌力可恢复关节的稳定性,从而改善症状,避免关节软骨的损伤加重。

是骨关节病患者必须进行的练习,否则无法保证手术、药物及理疗的效果,难以达到减轻肿痛症状,改善功能的目的。

*肌力练习的原则:
1.集中练习充分休息。

即将练习集中进行至肌肉有酸胀酸痛等疲劳感为止,充分休息至疲劳感完全消失再进行下一组练习。

练一会歇一会不仅达不到增强肌力的目的,还会过度的刺激关节加重症状。

2.循序渐进。

所有的练习都应循序渐进,从少至多、从易到难从静止姿势的静力练习到运动中的动力练习、从简单动作到复杂动作。

练习强度难度的提高都应根据现有功能水平及组织情况决定,过多过度过早进行练习,不但不利于功
能的提高,甚至会加重组织的损伤。

因此功能练习应在医生的评估指导下科学进行。

3.长期坚持。

肌力的增长是需要一段时间坚持练习的。

一般来说肌肉体积的增长至少需要8-10周,自我感觉力量的增长2-3周即可有效。

且练习停止后,肌肉回因失去运动刺激而消退回原有水平。

因此肌力练习应长期坚持方可有效,并通过长期的练习巩固效果。

4.质量重于数量。

进行各种功能练习时,完成动作的质量较数量更为重要。

练习中的不同动作是针对练习不同肌肉和不同功能,根据生物力学原理设计的,如果不能以正确标准的动作姿势进行,将降低效果,事倍功半,甚至造成新的损伤。

因此在练习初期,掌握标准的动作比盲目地增加次数或负荷更有意义。

5.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体质不同,骨关节病的程度不同,损伤部位不同,基础体能不同。

在练习时应根据个体差异性,进行不同种类、不同强度、不同运动量的练习,并根据练习后的不同反应依照上述各项原则及时调整,方能达到良好效果,避免新的损伤发生。

6. 练习的无痛原则。

除关节活动度的练习会存在一定的疼痛外,肌力或其他功能练习应在无痛的前提下进行。

如疼痛,则应减小负荷、组数、或动作中关节屈曲的角度。

*功能练习的过渡调整:
1.不同阶段不同重点。

练习的早期,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故以小负荷的耐力练习为主。

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3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至疲劳为止。

随肌力水平的提高,中期以绝对力量的练习为主。

选用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2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60秒,至疲劳为止。

后期提高最大力量,选用大负荷(完成12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8-12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90秒,至疲劳为止。

2.从静力到动力的过渡。

早期,尤其是术后,应选用关节不动或小范围活动的练习,例如:直抬腿、静蹲等,以避免反复屈伸增加炎性反应。

待炎性反应不明显,且肌力有所提高后,逐步过渡到大范围大负荷的活动,进而恢复日常生活及运动。

3.运动量的控制。

每天的练习结束后,应有肌肉的酸胀疲劳感,休息一夜后可缓解则说明适量。

如疲劳感第二天仍明显,或有关节的疼痛则应减量或调整练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

*肌力的练习方法:
1.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

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大于500次/每日)
2.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见附录1—图2)。

要求同上,大于500次/每日
3.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

10次/ 组,2—3组/日(见附录1—图4)。

4 各方向侧抬腿练习,30次/组,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

(方法见附录1—图5、6。


5. 静态负重伸膝—见附录2 —图3,坐位,膝关节以下空出椅外,于踝关节处加负荷,尽力完全伸直,保持15秒,20次/组,2-4组连续进行。

6. 静蹲—双足分立与肩同宽,足尖与膝关节正向前,上体正直靠于墙面上,
重心落于足跟。

膝关节在垂直方向上不能超过足尖,屈膝角度不能大于90度。

保持次姿势至力竭,休息10秒再反复进行,连续10次/组,2-3组/日。

(方法见附录2 —图1)
7. 俯卧位“勾腿练习”—30次/组,2—4组/日。

(方法见附录1—图18,以沙袋为负荷)
8.立位“勾腿”练习—(见附录1—图17、18、19)。

应静力练习,屈至无痛角度保持10—15秒。

30次/组,4组/日。

9.前后、侧向跨步练习—(见附录1—图21、23,逐渐过渡至附录1—图24、25,并渐增负荷至附录2—图6、7、8、9)30次/组,4组/日。

*关节活动度的练习方法:
为避免长期肿胀、疼痛、炎性反应、骨质增生、活动受限等导致的关节间隙变窄,活动度(屈伸的角度)下降,应在无疼痛、肿胀时每日或隔日进行以下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1. 屈曲的练习方法:
每日一次。

练习过程中或练习后如有明显疼痛,应及时告知医生。

坐位,足不离开床面。

双手抱住踝关节,缓慢、用力向内抱腿至最大限度屈膝,保持10秒后稍放松1-2秒。

如此反复30次/组,1—2组连续练习。

(方法见附录1—图13)
2. 伸屈的练习方法:
伸展练习中肌肉及后关节囊的牵拉感为正常,不可收缩肌肉对抗,应完全放松,否则将影响效果。

练习中采用负荷的重量不宜过大,应使患膝敢于放松,持续至20分钟,有明显牵拉感为宜。

(练习过程中不得中途休息,否则将影响效果)坐位伸膝:
坐位,足垫高,于膝关节以上处加轻小重物。

完全放松肌肉,保持20分钟。

1—2次/日。

见附录1—图14。

其他治疗:
*物理治疗:药物离子导入,超短波,高中频镇痛处方电疗,蜡疗等。

具体的治疗方法、剂量等应听从专科理疗医生安排。

*手法治疗:传统按摩手法治疗可缓解疼痛,促进肿胀的消退,但应
请专科医生进行,不可盲目进行。

*药物治疗:应由医生决定选用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后的术后康复:应根据手术情况不同,按照康复程序,在康复
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