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仁人志士的探索历程可列表归纳
近代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之路的历程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爱国行为不仅表现在反侵略、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上,而且还表现在对中国出路的艰辛探索上。
五四运动爆发前,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不同的社会力量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这是一次反对政府腐朽统治与地主阶级压迫的正义战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内容:颁布了表达建立太平天国理想社会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原因:从主观上看: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近现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启示
近现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启示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致使中国人民除了继续遭受残酷的本国封建压迫以外,还遭受了外国帝国主义势力残暴的民族压迫。
为了挽救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实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农民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中国的农民阶级展开了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中典型的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
1851年-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对腐朽的封建王朝发起了猛烈冲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
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此外,它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口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为后来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但它们最终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都失败了。
因为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失败。
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表明:在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中,因为缺乏先进的阶级力量和准确的理论指导,农民阶级无法承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反动统治的使命,中国出路的探索需要代表新生产力的先进阶级力量和政党的领导。
地主阶级洋务派l9世纪后半期,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发动“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启示二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即使地主阶级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本质上却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虽然有些微的成效,但是从本质和实际进程来看,洋务运动不可能承担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不可能真正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资产阶级维新派甲午战争失败后,在新的民族危机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展开了百曰维新。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近代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之路的历程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爱国行为不仅表现在反侵略、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上,而且还表现在对中国出路的艰辛探索上。
五四运动爆发前,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不同的社会力量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这是一次反对政府腐朽统治与地主阶级压迫的正义战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内容:颁布了表达建立太平天国理想社会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原因:从主观上看: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近代各阶层探索救国之路的历程
近代各阶层探索救国之路的历程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爱国行为不仅表现在反侵略、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上,而且还表现在对中国出路的艰辛探索上。
五四运动爆发前,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不同的社会力量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 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这是一次反对政府腐朽统治与地主阶级压迫的正义战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内容:颁布了表达建立太平天国理想社会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原因:从主观上看: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中国近代前期的救国和探索
中国近代前期救国道路的探索(1840--1919)导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虽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把中国一步一步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探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出路,各阶级、阶层的仁人志士,都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一、地主阶级的探索(一)新思想的萌发1.背景:鸦片战争战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3.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二)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2.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3.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4.评价: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说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但是,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i文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三)对地主阶级的探索认识:无论是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还是洋务派,其思想不可能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不敢触动封建制度,从而不可能找到使中国富强的道路。
二、农民阶级的探索(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①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理想社会。
②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3、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由洪仁玕提出,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2
与农工具有天然的联系, 小农的分散性,提不 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出一个科学的理论, 缺乏统一的领导 坚持武装斗争 深受双重压迫
加强了党的自身建设, 保持了先进性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 资产阶级三派:没有建立坚 集团自身腐败的滋长, 强的政党;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 国民党:组织松懈、人心涣 团的团结 散、官场腐败、军队厌战
什么是国家出路?
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
返回
时代背景-----中国
鸦片战争及其后续的战争是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 两大主要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贯穿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的始终。主要矛盾的变化也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历史任务发 生的重大变化,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返回 返回
中国的仁人志士及他们的探索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 争 农民阶 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维新派/改良派 维新变法 资产阶 级 革命派 激进派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及大地主阶级
忽视群众力量,没能充分发 动群众的积极性 既反对帝国主义又依赖于帝 国主义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被历史提了出来,无数的仁人志 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正是为此进行了不屈不饶的顽强斗 争!!
治腐 朽 落 后 的 满 清 统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虎门销烟
时代背景---西方
1、英国 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祥地。继17世纪40年代最早爆发资产阶 级革命之后,18世纪又率先实现“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 主义工业园。 2、法国 法国当时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18世纪八、九十 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资产阶级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它一 扫法国先前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工业生产也得以比较迅速地发 展。 3、德国 德国从19世纪30年代起资本主义工业也有较快地发展。 4、美国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在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前夕,即 1775-1783年取得反对英国殖民主义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从它建国到进入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鸦片战争爆发之时),仅短短的五、六 十年的时间,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是迅猛可观的。 5、俄国 俄国是一个长期在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国家,直到19世纪前半期 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沙俄虽然在经济上比较落后,但它疯狂破坏欧洲的革 命运动,而且是最早侵略中国的国家之一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志士仁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敢问路在何方?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农民政权的局限性
1、政权的封建化和领导集团的腐败,缺乏正确、
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和政治纲领。
因为《天朝田亩制度》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土地
分配方案,根本实行不了。没有使农民真正得到土
地,反而建立了一个新的封建专制政权。
《资政新篇》由于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
矛盾,加重了危机;
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
发展。
革命概况:
主要领导人: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
赵声、章炳麟、陶成章等。
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革命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光进社、
文学社,同盟会(后成立)等。
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
“科学”
蔡元培---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的方针
李大钊---在中国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鲁迅---批判封建礼教最猛烈的代表 胡适---最早在中国提倡白话文
(5)内容及功绩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内 容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
功 绩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人们的思 想得到空前解放。
② 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
制度的初步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③ 也是近代中国一场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广
泛地传播民主思想;
④ 同时在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方面有重要效用。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
方案是行不通的。
论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1)
论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自1840年以来,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清王朝内部的日益腐败,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样救亡图存”的问题。
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
当时中国仍是封建主义为主的国家,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维持着巨大的农业帝国。
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贫困与不自由的生活。
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强取豪夺,最终都会转化成对农民更残酷的剥削和沉重的负担。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中国农民发起了上百次的反抗斗争。
其中,最为成功,影响最深远的,就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的平等思想,建立拜上帝教,组织太平军,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京城外的破围战,最强盛时占据了中国大半国土。
在定都天京后,发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其中《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但具有空想性质,未能真正实现。
《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在政治文化经济上效仿西方国家,可惜也未能付诸实施。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却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政治统治和精神控制,也对打击外国侵略势力起到一定作用。
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无法正确统治国家和实施构想。
加上宗教引导的虚无性,不科学性,农民阶级起义救国道路失败。
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封建统治阶级中激进派(洋务派)(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也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探索。
他们从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出发,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强化清王朝,来达到抵御列强侵略,维护统治的目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就是洋务运动。
洋务派先兴办军用工业,组建海陆新型军队;同时兴办民用企业,创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但是从甲午战争,辛丑战争的失败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
这是因为该运动具有封建局限性,管理方式腐朽,官吏营私舞弊。
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的探索
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的探索广东柯建华【专题考点概括】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志士仁人身处内忧外患和千年以来未有之变局的动荡中,他们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思想,提出了各种思想。
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民族资产阶级分子热烈呼吁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以俄为师”接受马克思主义,再到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走自己的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且慢慢成熟壮大,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此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比较重要的思想解放潮流,从被动到主动,从现象到本质,由“照搬”到结合国情,从而使中国一步步地走向了近代化,为未来的阶级探索革命的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由于旧势力和反动势力的阻挠,中国社会发生过短暂的封建复辟,革命实践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但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用他们的鲜血捍卫了自己的信念和革命的成果,最后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建立了新中国,摆脱了100多年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迎来了中华民族的新生。
他们的精神和功勋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专题考点分析】纵观近五年来的文综历史试题,其特点是前三年特别注重思想文化和教育方面,近两年出现一个新趋势,即重视政治史,在形式上采用小专题的形式命题,进行知识重组,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比较深刻。
如考查儒家思想与西方学说的融合以及近代教育改革,要求说明其内容、目标、背景及指导思想;综合考查“向西方学习”演变的线索、内容及特点,要求说明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先进中国人如何融合西方思想文明。
此外如林则徐的历史活动和思想、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众思想的变化、政治民主化的曲折发展历程等,既有细小知识点的考查,又有学科综合的考查。
因此,对于广大同学来说,踏踏实实地搞好历史学科内的专题复习,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是复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并要注意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制度的演化,尤其需要注意辛亥革命前后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注意中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及其不能实现的历史原因。
中国近代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的艰苦探索所具有的明显特征
中国近代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的艰苦探索所具有的明显特征1.中国近代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的艰苦探索所具有的明显特征:2.①从探索的阶段看,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夕,主要是向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即: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阶段,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其指导思想;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时期,主要内容是仿效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是其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由宣传西方民主、科学发展到走十月革命道路,前期以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斗争矛头直指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后期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教材所述断限),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具体的国情,探索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路线和政策。
3.②从学习的国家看,先后经历了严复主张“走英国人的路”,康有为梁启超主张“走日本人的路”,孙中山主张“走美国人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主张“走俄国人的路”,毛泽东和邓小平主张“走自己的路”等五大阶段。
4.③从探索御辱强国道路的阶级、阶层和具体实践效果看:a.地主阶级: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在英勇抗击英军侵略的同时,开始了对西方“长技”的探求,促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19世纪中期以后,面对外侮内患,地主阶级中又分化出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但其阶级立场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放弃封建专制之“本”,所以也就不可能促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秀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希望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但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方案,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天京变乱后,洪仁玕总理朝政,提出了《资政新篇》,最早在中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5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认识: 认识: 5人民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人民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史实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战则两伤。 6史实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战则两伤。 国共两党性质不同、所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7国共两党性质不同、所代表阶级利益不同、道路 不同,是导致两党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 不同,是导致两党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 国共两党只有加强合作、两岸交流, 8国共两党只有加强合作、两岸交流,才能消除分 早日实现两岸早日统一、民族振兴。 歧,早日实现两岸早日统一、民族振兴。
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局部抗战开始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全民族抗战开始; 七七事变 全民族抗战开始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统”正式建立; 抗统” 抗统 正式建立; 日军“南京大屠杀” 日军“南京大屠杀” 全民族抗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 全民族抗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科学家抗战 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 抗日胜利及台湾光复: 抗日胜利及台湾光复:
新中国社会主义探索与建设: 新中国社会主义探索与建设: 政治、 政治、经济 外交
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先进模范人物 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 衣食住行变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恢复联合国席位 中美、 中美、中日关系 新时期外交成就
科技
两弹一星 籼型杂交水稻 863计划 863计划 航天科技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重庆谈判 内战爆发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两岸分离 胜利原因
认识: 认识: 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 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中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中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是先进的政党,为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 是先进的政党,为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 中共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3中共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创造性的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创造性的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 4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所取得 的第一次完全彻底胜利。 的第一次完全彻底胜利。
3.简述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艰辛历程,从中有什么.
如何理解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探索国家出路的艰辛历程及其历史意义?历程:①起步阶段(1840〜1895):主要是洋务运动。
②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包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
③ 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近代化有所发展;抗战时期,近代化进程被打断;解放战争时期,近代化被推入绝境。
④近代化发展的新时期(1949年以后)。
历史意义:(1)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2)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
(3)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
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1.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
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2.地主阶级洋务派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圭寸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即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一、阶段特征1、含义:在世界潮流的刺激下,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程。
包含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
经济工业化是核心,政治近代化是保证,思想近代化是前提。
2、时间范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
3、近代化探索的背景: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有被动性4、任务:一是民族、国家独立;二是实现工业化,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5、近代化的特点:由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的变化,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层次性、曲折性、阶段性。
西方近代化是由思想——制度——技术的过程。
原因是西方近代化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中国近代化是在列强侵略下中国人民抗争探索的结果6、启示:①实现中国的近代化,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独立是中国近代化的前提。
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③实行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⑼④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激进的民族主义不能使中国走繁荣富强的道路。
⑤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获得民族独立和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7、对中国近代化的整体认识:(1)近代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任务及其关系任务:政治上争取民族独立;经济上实现近代化、达到国家富强关系:二者是相互关联的,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但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任务(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在经济领域里的重要表现,近代化在政治领域里的政治民主化运动、思想领域里的解放运动又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运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二、近代化进程(一)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地主阶级的探索,中国近代化限于“器物”层面。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洋务运动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近代中国探索史
近代中国探索史中国各阶级或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和探索,结果如何?1、抗争——压迫愈深,反抗愈烈,中国人民为反抗国内外反动势力,改变屈辱地位,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近代前期的抗争包括: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军民的抵抗、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2、探索——先进的中国人为了谋求国家独立和社会进步,探索各种道路,这是一个长期的极其复杂的艰苦历程。
主要包括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民族资产阶级的激进派的救国活动。
3、结果,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成功了。
二、农民阶级的抗争┏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851——1864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1899——1900年,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三、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及激进民主主义的探索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探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探索——由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3、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探索——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四、地主阶级的探索1、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五、无产阶级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列主义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二、19世纪中国各种力量对列强侵略的反应1.清政府的腐败与对敌决策的失误清末反侵略的战争中,清政府在和与战的决策上往往举棋不定,徘徊于妥协与抵抗之间。
决策的屡屡失误,是导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2.民众的自发斗争外国势力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妥协,激起了中国人民的自发斗争。
重要的斗争主要有1841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3.有识之士的自强运动林则徐在领导禁烟斗争的同时,搜集和研究外国情况,组织人编译出《各国律例》和《四洲志》,成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之路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之路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之路土木1306 13231155 任冰艳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鸦片之后,国人幡然悔悟,这便有了后来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
在这一个世纪的探索之中,大致有着四个时期,同时这也代表着四种思想的探索,也代表着四条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
其一,就是以太平天国运动为核心的农民斗争。
这也代表着中国仍然以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继续发展,延续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其实这也是中国人民在五千年历史的直接影响下的产物。
尽管,在这之中人们已然意识到了一些封建社会的落后,但是人们这是还没彻底意识到这是能把华夏文明给彻底倾覆的灭国之灾,而仍旧把其视为历史改朝换代的过渡时期。
期望以农民起义开创一个既清朝以后的另一个王朝。
但是,显然并不是这么简单。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但根本原因还是封建专制政权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它的性质上是虽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观点,但是在根本上还是一次农民起义,不同的是一个处在新旧社会交替时的农民战争。
结论是没有先进的阶级理论和先进的阶级领导,农民运动无法挽救中国。
其二,就是以效仿西方资本主义为核心的系列活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首先奋起抗争的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他们疾呼“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军事技术,抛弃“天朝上国”的包袱,掀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潮。
后来,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把林、魏的思想付诸实践,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
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鸦片战争给中国开启了新的史代,那就是中国近代史。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经历了很多事物,没有一件事是简单的,都是些艰苦的历程。
而这些历程是深深记在我们历史上的,难以忘却的一段历史。
就因为有了这样一段历史,所以我们开始了不同的国家开展。
在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上我们做了无数的改革,无数的奉献。
用长辈们的鲜血开启了我们这一代的美好日子。
其中我们有以下几点历程是规模浩大的几件大事儿,这些大事儿改变了很多事。
首先就是洋务运动模式。
这个应该从魏源就开始了,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在不改变中国根本体制和文化的情况下,引进西方的技术来图强。
最初方式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引进西方的武器,后来发现只买不造的话代价太大,而且西方武器确实好用,后来就开始自制西式武器,后来发觉自制武器必须发展西式兵工厂、发展重工业,甚至发展铁路轮船等近代工业体系。
最终结果是,甲午战争证明了,体制不改,武器再先进也没有意义。
其次是传统的农民起义模式。
这种探索认为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存的封建王朝已经腐朽没落,腐败严重,所以寄希望于发动传统的农民起义和农民运动,再建立一个新的、更有生命力的王朝来带领中国走出衰败。
不过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等都证明了一点,时代已经不一样了,近代的农民起义必须同时针对两个敌人,既要面对旧的封建王朝,更要面对工业化的西方列强,有时还要面对前两者衍生出来的中国资本主义。
通俗地说,就是三座大山。
传统的农民起义面对这三座大山无能为力,更无法适应新的工业化社会,证明传统的农民起义模式现在行不通了。
第三就是体制内改革,创建一个英国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
在不触动“大清”这个屋顶下进行改良,避免大规模动荡。
从戊戌变法、慈禧的改制,一次比一次深入。
但是,皇族内阁的建立、宗室党的建立,最终证明了,中国的守旧力量太强大,旧思想太顽固,不彻底推翻帝制的改良没有太大意义。
第四是推翻帝制,建立美式的共和体制。
如何认识志士仁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如何认识志士仁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015-01-25 09:58:07)转载▼标签:分类:议论近代史论文大学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中华民族一次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为了追求国家的发展,一批仁人志士先后涌现出来,他们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自觉不自觉走上了探索国家未来命运的道路。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他们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为振兴中华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农民深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和平等的革命性。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农民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自身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生活贫苦。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清政府为了支付列强巨额的战争赔款,弥补财政亏空,对农民横征暴敛,使农民生活地更加疾苦。
在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作为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阶级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在军事方面,1842年至1859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群众斗争此起彼伏。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作为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是农民阶级最具代表性的一次反抗。
在基本思想来源方面,洪秀全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的思想并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利用它来发动和组织群众。
在内涵上,太平天国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先进人士提出的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最终以失败告终。
白崇禧曾这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虽胜败靡常,兴亡飙忽,然民族思想之磅礴,奇材异能之荟萃、革命建设之伟大,新制善政之措施,炳炳麟麟,至今犹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