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学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征解释说明文的定义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2.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与技巧快速浏览和抓住主题细读理解重点信息和细节分析论据和论证逻辑3. 说明文的分析与理解识别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分析论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4.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习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手段掌握说明文的组织和表达方式5. 阅读练习与评价精选说明文阅读材料学生自主阅读和实践讨论和分享阅读心得与感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征和阅读方法。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阅读体验。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说明文案例,深入理解其写作技巧。

4. 阅读练习法: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说明文阅读材料,包括范文和练习文章。

2. 制定教学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3.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阅读练习评价:评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4.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表现、阅读练习和作业完成方面的表现,给予总体评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经典的说明文作品,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特点和价值。

2. 讲解说明文的概念与特征: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帮助学生建立对说明文的初步认识。

3. 教授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快速浏览和抓住主题的方法,教授细读理解重点信息和细节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4. 分析与理解说明文:通过具体的说明文案例,引导学生识别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分析论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2013届九年级中考复习语文说明文阅读教案一、复习目标:1.复习散文的有关知识2.阅读训练,巩固训练。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1.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2.理解并解释文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

3.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整体感知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

三、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答题技巧(一)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二)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三)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说明文。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和模拟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知识和解题思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说明文文章,了解文章内容,自主总结说明文的特点。

3. 课堂讲解:a) 讲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事实性、客观性、逻辑性等。

b) 教授说明文阅读方法,如速读、精读、猜读等。

c)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如引言、、结尾等,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说明文。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解题思路,总结答题技巧。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中考说明文阅读模拟题,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6. 总结提升: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技巧。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常见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的讲解。

2.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说明文中的概念、定义、特点、作用的解读方法。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说明文例子,引发学生对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说明文文章,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 课堂讲解:a) 讲解常见的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如比较、分类、举例、引用等。

b) 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如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等。

中考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1、把握说明对象特征。

2、辨析说明方法和作用。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中考命题指导1、在选材上,以课外为主,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类说明文和社会科学类说明文。

2、考查内容为:筛选文中的信息,把握说明的内容和说明对象的特征;明确说明的顺序;理清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体会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根据文中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断;把握文章观点和材料的联系。

三、说明文基本知识点难点突破一: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热身训练: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打比方: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宝石。

2.作比较:春天的雨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烈。

3.举例子:晕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

(举例说明)4.列数字:这座塔占地300平方米,高100米。

(数字说明)5.下定义: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就是指温度上低下高的紧贴地面因而能形成对流的一层。

(定义说明)6.分类别: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云分为预示晴朗的云和预示阴雨的云。

(分类说明)7.作诠释: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解释说明)8.引资料:XXX曾经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引用资料)9.摹状貌: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中考链接1:(2015•苏州中考)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研究者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倍的力,足以致命。

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中考语文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复习教案苏教版

中考语文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复习教案苏教版

中考语文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复习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能够准确判断说明文。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对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型的复习,提升学生的答题技巧和得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的特点,如客观性、条理性和准确性等。

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快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的主旨和结构,关注、开头和段落首尾句等。

4.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型及解题策略: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概括题等。

5. 典型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目分析与解答:结合实际中考题目,分析题目要求、答题思路和得分要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说明文文章,掌握文章内容和解题思路。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分析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型及解题策略。

4. 实例分析:结合实际中考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要求、答题思路和得分要点。

5.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中考说明文阅读练习,教师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2. 练习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型,对照答案解析,分析自己的答题情况和不足之处。

3. 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答题技巧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3. 中考说明文阅读测试:定期进行中考说明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得分水平。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目,让学生了解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2. 方法指导:教授学生如何快速捕捉文章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和解题经验。

4. 针对训练: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进行强化训练。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导学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导学案

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根据考点,自己会出阅读题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近几年中考的说明文,使学生牢固掌握解答说明文阅读题的方法。

2、自我归纳,老师引导,学生练习。

3、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练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说明文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1、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

2、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三、课型:专题复习四、课前归纳整理1、你认为说明文有哪些重点内容?请一一列出。

2、根据所给练习题,进行小组讨论,能归纳出说明文的考点有哪些吗?回答这些题目有哪些技巧,你注意到了吗?近三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比较练习:(一)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共8分)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①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②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资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

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至33亿。

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③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在人均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提高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难点: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准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说明文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说明文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初步感知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包括: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如:平实、准确、简明等。

四、互动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读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

五、实践训练1.教师给出一篇说明文,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包括:筛选信息、概括要点、分析说明方法等。

2.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在阅读说明文时的不足之处。

一、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旨在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的特征、原理、功能等。

2.说明文的特点:客观性、准确性、条理性、通俗性。

二、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理解说明对象:明确说明文所介绍的事物或现象,把握其本质特征。

2.分析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文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总分总顺序等。

3.筛选关键信息:勾画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定义、特征、原理、功能等。

4.概括文章内容:根据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1.语言特点:平实、准确、简明。

说明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使读者容易理解。

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

中考语文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复习教案苏教版

中考语文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复习教案苏教版

中考语文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复习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及其特点,能够准确判断一篇文章是否为说明文。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能够快速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3. 熟练运用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3. 说明文题型的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4. 近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解析5. 针对性练习与讲解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及其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阅读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以及阅读方法与技巧,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解析:分析近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讲解解题思路与策略,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 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进行阅读,并及时给予解答与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五、教学资源:1. 近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集2. 说明文阅读方法与技巧PPT3. 针对性练习题及答案解析4. 教学课件与教案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真题为例,讲解解题思路与策略。

3.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4. 运用渐进式教学法,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及其特点。

2. 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主旨、论据等。

3. 分析近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讲解解题思路与策略。

4. 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进行阅读。

八、课后作业:1. 复习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及阅读方法与技巧。

中考语文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复习教案苏教版

中考语文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复习教案苏教版

课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复习过程]一.导入谈话: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等。

根据说明的对象和内容,说明文一般有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科技性说明文等类别。

近年来中考选用的说明文,事物性说明文逐渐减少,事理性说明文有增加的趋势,科技性说明文日益增多。

选用的说明文的内容更指向于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

开放性试题已占一席之地,并有扩大的趋势。

二.导学:巩固拓展延伸说明文的考点一般是:1.文章说明的对象和内容。

这里要求对说明文进行整体把握,并要对说明的对象和说明的内容进行区别。

说明对象是文章说明的事物或事理,而说明内容往往是这个事物的具体特征或事理的具体内容,做题时要注意区分清楚。

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近年来考查的重心逐渐由对说明方法本身的辨析转移到以对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理解为主。

3.说明的顺序。

说明的顺序主要有三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具体的如:由先到后、由上到下、由大到小、由里到外、由主到次等。

4.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5.说明文的语言。

准确、简洁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一般来说,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明的语言平实地加以说明。

而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需要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

三.导练:点拨诱导深入(2009·泰州) “难缠"的超级细菌①超级细菌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耐药性细菌。

比如臭名昭著的MRSA,大多数的抗生素都奈何它不得。

仅在英国,每年就有10万人在接受治疗时被感染。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 说明文阅读 苏教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 说明文阅读 苏教版

(苏教版)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考点解说】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的文章。

《课标》7—9年级阅读部分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根据说明文的特点和《课标》的要求,考生应重视以下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题型分析】2009年全国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呈现出综合化、拓展化、应用化的趋势:更加重视对学生理解、分析、概括、筛选、表述、迁移、创新等能力的考查;选择题增多,出现了与口语交际、探究、专题学习等结合的题型,题型的呈现形态有----或用简答的形式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表达,或用文中的知识对附加的图表进行解析,或结合实际对文章关注的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推想、解决方法等等。

【解题策略】解题的策略,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二个任务:一、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

二、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

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

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

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专项练习】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奇特的“电子生物”( l )某一天,你发现窗户玻璃上静静地停着一只飞峨,看上去就像被你家的灯光吸引来的“不速之客”。

如果这样想,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实际上它是一个“昆虫间谋”,正在那里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4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4

说明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 整体把握,筛选说明文中的科学信息,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 把握说明顺序和说明文的结构;3.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品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复习方法:明确考点;讲析典型题例,总结解题方法;练习、检查;反馈、提高。

复习课时:4课时第四课时复习目标:品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教学过程:一、考点梳理:准确科学是说明文语言最突出的特点,在阅读考试中,有关准确性的考点就是:能正确指出文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词语的作用,如“可能”、“一般”、“大约”等词。

二、常见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3、某一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三、以例探法例1.(2016中考.贵州)未来,木星会取代太阳吗?①在太阳系中,木星是行星中的“巨无霸”。

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达到了地球的1320倍和318倍。

不过,除此以外,木星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能发光,有自己的能源。

②也许你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稀罕事,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行星的定义: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

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

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在人们的通常认识中,行星的确不能发光,只能依靠反射太阳的光线。

但科学家研究发现,木星正在把巨大的能量不断地向周围的宇宙空间释放,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两倍从太阳那里所获得的能量,说明木星有一半的能量来自它的内部。

③分别于1972年和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与11号飞船探测的结果显示,液态氢构成了整个木星。

它同太阳一样,没有坚硬的外壳,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

前苏联科学家齐巴罗夫和苏齐科夫认为,木星的核心温度已达到30000℃之高,热核反应还在其内部继续进行。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说明文复习》复习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说明文复习》复习学案(无答案)

《说明文专题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

2.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和答题规范。

【学习过程】:一、设问自学(知识回顾)(一)回顾说明文的基础知识。

1.根据说明对象及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 ____;根据说明语言的风格,说明文可以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常见的说明顺序:____________ __________;3.常见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说明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 _ __。

(二)温故而知新,回顾课本中曾经学过的几篇典型的说明文,做如下几道选择题:A《人民英雄永垂不朽》B《巍巍中山陵》 C《凡尔塞宫》D《松鼠》E《松树金龟子》F《国宝—大熊猫》G《沙漠里的奇怪现象》H《宇宙里有些什么》 I《花儿为什么这样红》J《从甲骨文到电子图书》1.属于事物说明文的有()2.属于事理说明文的有()3.主要采用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有()4.主要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有()5.主要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有()6.说明语言比较生动的有()二、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合作梳理)课内的学习是为了向课外拓展运用。

在江苏省历年的中考中,说明文的考查往往与议论文轮番进行。

2014年考查说明文的地区有南通、无锡、盐城、淮安、徐州5市,2015年则是无锡、扬州、苏州、泰州、宿迁5市。

下面是摘选的部分城市的说明文中考题,大家自主阅读,合作归纳:中考说明文一般考什么?1. 2014年徐州题《黑匣子在,希望就在》(1)黑匣子作为空难中的关键“证人”,它能够提供哪些关键的证据?(2)本文⑧—⑩段介绍了黑匣子的哪几个特点?(3)分析“目前的飞行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可用数据”一句语言特点。

2.2014年淮安题《舞蹈的建筑》(1)阅读文章,概括“舞蹈的建筑”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如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等。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说明文的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3. 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速度和准确度。

4. 通过对说明文的阅读复习,帮助学生提高中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及特点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3. 说明文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4. 说明文重点知识点梳理5. 说明文阅读练习及解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阅读方法、题型和解题策略。

2. 难点:对说明文深层次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如快速寻找主题、理解要点等。

3. 分析:分析说明文常见题型,如概括主旨、理解词句、推理判断等,并给出解题策略。

4. 练习:布置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5. 讲解: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讲解重点知识点,解答学生疑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知识点掌握程度: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说明文的结构和特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阅读说明文的心得体会。

3. 练习巩固:定期布置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4.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阅读方法和题型解题策略。

2. 示范法:以示例文章为例,展示阅读说明文的过程和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阅读练习,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中考语文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复习教案苏教版

中考语文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复习教案苏教版

中考语文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复习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对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型的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型及解题策略。

4. 经典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目解析。

5. 针对性的练习题和答案解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型的解题策略。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快速准确地解答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经典中考题目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解题能力。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讲解说明文阅读方法和技巧:概括性介绍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如抓住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等;讲解说明文阅读的技巧,如快速查找信息、准确理解数据等。

3. 分析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型:介绍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型的种类和特点,如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等。

4. 经典题目解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目进行解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解答。

6. 答案解析:对学生的练习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7. 总结课程: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技巧的运用。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篇说明文阅读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江苏省2022届中考语文说明文复习复习学案 (3)

江苏省2022届中考语文说明文复习复习学案 (3)

第一课时:说明文中考复习专题——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语言复习目标:1.熟悉有关中考说明文考点。

2.了解有关说明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常见考查题型。

3.掌握相关的答题方法与技巧,力求规范答题。

考点认知:说明文的中心任务是侧重使读者“有所知”(区别于记叙文“有所感”和议论文“有所思”),据此可以考查考生对说明文的内核——即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认知。

常见题型:1、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整体把握。

2、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3、对文章语言能力的考查。

方法点拨:◆扣文题,明确说明对象。

标题通常就是“文眼”,说明文的标题往往起着直接点明说明对象、揭示说明中心的作用,也有的说明文标题比较形象,采用比喻的手法交代说明对象或中心。

因此,阅读说明文,文章标题不可小视,从标题入手,首先解决说明“什么”的问题。

◆览全文,把握对象特征。

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如果说说明对象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的话,那么抓说明对象特征则是搞清楚“怎么样”的问题,对象特征的把握,窥一斑未必能见全豹,考生有时易犯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体的错误,所以抓说明对象必须着眼于全文,可以直接提取中心句,也可以整合概括。

◆明作用,掌握说明语言。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限制词语的表达效果上,大体的重点是能够说出限制性词语的作用;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则主要表现在比喻等修辞的运用上,答题的重点是能够分析出修辞的作用。

【真题再现】【2021·陕西】游戏的功用①人生真正的活动是从游戏开始的。

有学者认为,个体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在重复人类的演化过程。

游戏是生物遗传的结果,是一种复演祖先进化的过程。

②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愉悦。

这种愉悦情绪,能激发和调动他们大脑神经的高度活动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孩子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演,是学习未来生活技能的必要途径,使他们今后生活、工作的必修课。

游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探索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苏科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苏科版

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出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一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成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人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是有区别的.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如“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空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空气”的外延要小于“无色透明的气体”的外延,因而它们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无色透明的气体是空气”.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四)理清说明的顺序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以下几种.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一是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二是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五)分析说明文的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几乎”对“到处都有”作了限制,意思是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典型题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①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TIGR).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TIGR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②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周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的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TIGR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③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可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④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说是人类本身.1.题目中的“造”字可用一个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 .2.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是,说明顺序是,第②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3.第③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4.从文章内容来看,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答案:1.克隆2.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或美国科学家创造生命).逻辑顺序、列数字3.人和其他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4.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有用的基因就可创造出活生生的生命作者认为利用基因创造生命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前景.解析: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当前生物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克隆人的研究.从试题设置看,第1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看同学们平时积累词语的程度和能力,提醒我们:关注科技最新动态,搜集更多的新词汇.第2题考查说明内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说明内容从题目中就能看出.说明顺序可从本文的内容来分析,文章介绍科技研究最前沿的克隆人技术的研制背景、过程和前景,应属逻辑顺序.说明方法比较明显.第3题考查对关键词句的理解.答这道题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懂得关于生命起源的传说和研究历史.第4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江苏省句容市中考语文 复习指导系列 说明文阅读教案

江苏省句容市中考语文 复习指导系列 说明文阅读教案

《中考复习指导系列——说明文阅读》教学目标:1、复习说明文相关知识点。

2、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策略,并灵活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策略,并灵活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二.考点再现1.认识并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2.辨别与判定说明的顺序。

3.分析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

4.品析说明文的语言。

5.整体理解说明的内容,正确筛选和提炼文中信息。

6.阅读图形,辨识表格,解说表格或设计表格。

7.从结构上分析文中语段,句子的作用。

8.联系生活,谈自己的感悟发现。

三.考题回放(投影出示)1、信息提取类:2、说明方法作用类:3、语言分析类:4、选择题类:四.应对策略:1、信息提取类:应对策略:筛定范围,找关键句,提炼整合。

(设问句、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尤其是文段的段首句)完成学案阅读一的第1题并评讲2、说明方法作用类:(1)常见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诠释……特别提醒:说明方法用三个字表达,表述要规范,不要写错别字。

不要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混淆。

(2)特别提醒:语言标志: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列数字:数词(与年代区别)作比较:也、相对于、较……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下定义:是、叫…… (判断句)打比方: 像、如、仿佛……列图表:表格、插图……补充易混方法下定义 VS 作诠释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Χ)(3)应对策略举例子:具体真切说明列数字:科学准确说明分类别:条理清晰说明打比方:形象生动说明 + 说明事物特征作比较:突出强调说明下定义:科学简明说明列图表:直观形象说明回答模式:运用了(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具体真切地/ 条理清晰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完成学案阅读一的第2题并评讲3、语言分析类: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和生动两种风格。

对于整篇文章的语言品析而言,一般先考虑用词的准确性,再看生动性。

江苏省2022届中考语文说明文复习复习学案 (2)

江苏省2022届中考语文说明文复习复习学案 (2)

第二课时:说明文中考复习专题——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复习目标:1.熟悉中考说明文考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了解有关说明文说明常方法及其作用常见考查题型。

3.掌握相关的答题方法与技巧,力求规范答题。

考点认知:说明方法能帮助把事物特征说明清楚。

说明方法常考的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

常见题型:例1:2021年河南中考卷《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文段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

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

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

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题目: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2:2021年江西中考卷《瓷板上的中国书画》文段④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

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

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题目: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

(4分)方法点拨:如何将说明方法的作用讲清楚?关键是找到与这一说明方法有证明与被证明关系的语句,这些语句大多与说明方法在同一段落,而且通常是本段的中心句。

1、答题步骤:首先,指出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次,说明了什么特征,以及所起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
复习内容
说明文阅读
学习目标
1.对文章信息的理解、筛选、概括、归纳弄清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2理清说明的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
3辨析并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理解评析说明文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
说明文的答题技巧,解题方法
复习过程
自主空间
一、考点透视:
1.对文章信息的理解、筛选、概括、归纳弄清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自从2003年12月11日世界上第一本电子护照亮相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宣布将使用电子护照,以实现护照跨国互联互通验证。我国也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推行电子护照技术。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5.为什么说电子护照是为国门加了一把“电子密码锁”?
16.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哪几种?请简要概括。
【试题解析】第15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说明对象——电子护照的特点的了解,仔细阅读第一段,显然第二句话解释了为什么将电子护照比作“电子密码锁”。再结合第二段的第一句,解释了为什么电子护照能拒敌于国门之外,就不难找出答案“因为存储在护照电子芯片中的这些生物特征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生来俱有的,让恐怖分子无法伪造、涂改护照或冒名顶替非法入境”。第16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信息的筛选,只要围绕关键词“识别技术”阅读第二段,就很容易找到三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脸面识别技术。
专家指出,电子护照是一种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为核心的电子证 件,它在现有的纸质护照中内置特制电子芯片,在芯片里不但存储有姓名、生日等基本信息,还存储有诸如指纹、虹膜、脸部图像等个人生物特征数据信息,它可以借助专门设备对护照持有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身份鉴别。电子护照不仅可以将伪造护照的可能降到最 低,防止恐怖分子蒙混过关,而且还可以加快通关速度。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比作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三、考法指津:
(一)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2)给段落标上序号。(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
( 二)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粗读文章1.审题2.理清思路,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精读文章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2.理清说明顺序,找到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依据。对于说明文顺序的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
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5.结合修辞手法谈
3.分析文章采用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它们的作用如下: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二、考例展示:(2008年连云港市)
电子护照
为了确保国土安全,将恐怖分子拒之国门之外,科学家们将先进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用来制作护照等身份证件。这种新型电子护照的问世,让恐怖分子无法伪造、涂改护照或冒名顶替非法入境,为国门加了一把“电子密码锁”。
所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就是指采用每个人独一无二、生来俱有的生物特征来鉴别身份的一种特殊技术。指纹识别是最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的指纹终生不变,它的“随身携带”不仅可确保其采集的便捷性,而且这种“认人不认物”的特征更能确保其鉴别的可靠性;目前无论是计算机联机还是嵌入式指纹处理系统,其速度、精度、识别度都已达到理想水平。与指纹识别相比,虹膜识别则有其独到的一面,它是通过红外线摄像机等非物理接触方式采集数据信息的,不存在指纹易磨损不易提取数据等缺陷,因此虹膜识别的便捷性、可靠性、安全性更好。脸面识别也是一种不错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表明,只要在人脸大约80个主要特征部位中用摄像机拍摄其中14~20个显眼部位,就能得到独一无二的数据信息,它比指纹、虹膜更容易采集,甚至无须征得本人同意便可以远距离获取。
说明事物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标志。只有把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更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事理。
2.理清说明的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
说明的顺序考察: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结构考察:总——分、分——总、总——分——总
3.辨析并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理解评析说明文的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