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急症处理原则

合集下载

基层医生应该熟练掌握的临床急救常规

基层医生应该熟练掌握的临床急救常规

基层医生应该熟练掌握的临床急救常规一、如发现患者异常(一)立即停药,保留静脉通道,使病员平卧,进行就地抢救,并立即报告医生。

(二)观察生命体征,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可根据情况遵医嘱给药。

(三)遵医嘱给予在塞米松10毫克肌注、静注。

(四)如属药物过敏,立即该皮下注射或深部肌注0.1%盐酸肾上腺素0.5~1.0毫升,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至脱离危险期。

(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做气管切开。

(六)根据医嘱立即给氢化可的松200毫克或地塞米松,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阿拉明等。

(七)如属输液反应,应按照输液反应的防治来护理,如发热反应,应减慢速度,通知医生。

(八)循环负荷过重应注意速度不宜过快,有症状使病员端坐两腿下垂,加压给氧,使氧经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

(九)如发现静脉炎,使患者肢端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热湿敷。

(十)如发现空气栓塞,应置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给予氧气吸入。

(十一)密切观察病员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它临床变化并做好记录。

二、过敏性休克的前驱症状全身症状口腔内感觉异常、不安、无力、虚脱感,头痛、恶寒、冷汗、突然失语循环系统症状脉快、心悸神经系统症状肢瑞及口唇发麻、痉挛、眩晕、耳鸣呼吸系统症状喉部发紧、喷嚏、反射性咳嗽发作、胸部压迫感、哮喘输液反应:(一)发热反应、症状:发冷、寒战和发热、严重者初起即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0C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防治: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二)(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量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泡沫血性痰、肺部出现湿罗音。

防治:(1)输液过程中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2)如发现症状须立即使病员端坐,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3)加压给氧,使氧气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4)按医嘱给镇静剂和扩血管药及毛地黄等强化剂;(5)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三)静脉炎症状: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急诊处置原则与急救程序

急诊处置原则与急救程序

快速评估
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应迅速评估患 者的病情,确定优先救治的对象。
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02
03
清理呼吸道异物
对于有呼吸道异物阻塞的 患者,应及时清除呼吸道 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 畅。
调整姿势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 以采取适当的姿势,如侧 卧位,以利于呼吸。
提供氧气
对于严重缺氧的患者,应 及时提供氧气,保证患者 呼吸正常。
急性心肌梗死
总结词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导致的严重心脏病,需要立即进行急救,以降低心肌损 伤和死亡风险。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急救人员应迅 速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溶栓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 复心肌供血。
严重创伤
总结词
严重创伤是指身体受到严重损伤,可能导致失血、休克甚至死亡。需要立即止血、稳定伤情并转运至医疗机构。
联系医疗机构
提前联系医疗机构,告知患者病 情和预计到达时间,以便医疗机
构做好进一步治疗的准备。
途中监护
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
施。
03
常见急症的急救处理
心搏骤停
总结词
心搏骤停是一种紧急状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以恢复心脏的正常 功能。
详细描述
心搏骤停发生时,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大脑和其他器官无法得到足够 的血液供应。急救人员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 使用除颤器进行电除颤,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急救药物与设备
常用急救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如 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血管活性药

基层医生如何处理急危重症

基层医生如何处理急危重症

基层医生如何处理急危重症大多数在基层工作的临床医生,面对突发而来的急危重症患者往往会感到恐惧和束手无策。

掌握识别危重症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认识危重症的早期征象,重视对患者的问诊和对既往史的了解,才能心中有数,遇事不乱。

在接诊患者中,无论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病情是“轻或重”,都不是临床意义上绝对的轻或重,同时轻与重之间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每一种疾病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同一种疾病可以有不同的症状,同一种症状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疾病中,因此,要把住急危重症大门,对于症状的认识是识别危重症的第一步,在对慢病患者的管理中,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史,掌握出现危重症状况的早期信号和重点观察项目,是早期识别危重症和及时处置的重要方法。

许多严重的危重症状或体征,例如:心跳呼吸骤停、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大咯血、呕血、抽搐、昏迷、气道异物、多发伤、复合伤、有明确中毒史的急性中毒,这些表现很容易引起医生的重视,重点是掌握好处理原则和及时的救治,安全转运使患者得到进一步诊治。

但基层医务人员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往往遇到所谓未知的突发情况,例如患者曾以咳嗽来就诊,以常见病的方式对待,给与感冒药后回家,第三天患者喘憋严重再次就诊,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漏诊的原因是医生忽略了患者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咳嗽多出现于夜间,不能入睡,如果考虑到咳嗽有可能是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早期给予重视和处理,就可以避免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下面从症状学的角度介绍基层常见的几种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置。

1、心跳呼吸骤停的识别与处理心跳呼吸骤停常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呼吸衰竭、气道异物、高血钾或低血钾、中毒等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可伴有抽搐,颈、股动脉等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断续或呈叹息样、点头样呼吸,可伴有窒息紫绀表现,也有患者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过敏性呼吸心跳骤停。

当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可以判断为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急症处理原则及危重症抢救

急症处理原则及危重症抢救

心肺复苏—BLS(基本生命支持)
识别
判断:
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同时快速检查呼吸,如果 没有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者应 怀疑发生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会与正 常呼吸混淆。而且即使是受过培训的施救者单独检查脉搏也 常不可靠,而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假如成年患者无反应、 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施救者应立即CPR,不再推荐“看, 听,感觉”呼吸的识别办法。
绿色通道,边治疗边运输。 将患者的病情、救治情况及拟送达医院等相关信息报
告指挥调度中心,建立抢救绿色通道。
灾害、事故发生时向上级报告的 相关程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 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 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 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速)应当立即除颤。 (2)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3)开放静脉通道。 (4)根据条件酌情应用复苏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
常见危重症病人的转运指征和途 中观察、抢救的基本技能
2.高血压危象。 (1)保持呼吸道通畅,通气与吸氧。 (2)开放静脉通道。 (3)给予降压药物治疗。 (4)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脑水肿、心衰等)。 (5)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心电、血压、呼吸、血氧
主要表现
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 微循环出现障碍 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 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 血压:收缩压<90mmHg和(或)
脉压差<30mmHg
诊断
①有发生休克的病因 ②意识异常 ③脉搏快超过100次/min,细或不能触及 ④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时间大于2
秒),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绀,尿量小于30ml/h或无尿 ⑤收缩压小于10.64kPa(80mmHg) ⑥脉压小于2.66kPa(20mmHg) ⑦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30%以上 凡符合①,以及②、③、④中的二项,和⑤、⑥、⑦中的一项

急诊抢救工作制度

急诊抢救工作制度

急诊抢救工作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站遇到急诊抢救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就地组织抢救。

如遇专科性较强、较复杂的病例,诊治上有困难时,应在抢救同时积极协助家属转院。

2、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心肺复苏及院外徒手急救技术。

3、重大抢救需立即通知中心领导,并请上级医师会诊。

4、抢救结束后要做好急救记录,需转诊者应书写病历摘要,执行双向转诊制度。

5、备有抢救药品及基本的抢救设施,并备好出诊箱及抢救药品。

6、夜班医生急诊出诊,必须携带出诊箱、心电图机及血糖仪。

急救工作程序
1、遇到危急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应立即开展抢救治疗工作,严禁发生对患者漠不关心或推委扯皮的现象。

2、立即将患者安置在床上,并及时通知上级医师或站长。

3、护士根据病情及医嘱,尽快打开患者静脉通道(一般输入生理盐水),加入药物并调节滴速、氧气吸入等。

医生根据病情做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化验等。

同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必要时让家属在病历上签字。

4、医生做好病程记录及抢救记录;护士做好治疗记录;转院者做好转诊记录。

务必注意保存各种病历资料。

5、如患者转院,可联系120东郊急救站(电话、);外伤或大出血患者应立即转望京医院。

6、如经抢救无效患者死亡,应及时向站长报告。

中医急症的治疗原则有哪些需要遵循

中医急症的治疗原则有哪些需要遵循

中医急症的治疗原则有哪些需要遵循中医急症,顾名思义,是指突然发作、病情危急的病症。

在面对中医急症时,遵循一定的治疗原则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也体现了中医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首先,“急则治标”是中医急症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

当急症出现时,症状往往较为突出和紧急,如高热、剧痛、大量出血等。

此时,应首先针对这些紧急的症状进行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和危险。

例如,对于高热惊厥的患者,首要任务是迅速退热、止痉,以防止脑部损伤;对于大量咯血的患者,先止血是关键,避免失血过多危及生命。

这种原则就如同救火时先扑灭火焰,防止火势蔓延。

其次,“辨证论治”始终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原则,在急症治疗中也不例外。

中医认为,即使是急症,也有其内在的病因、病机。

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出病症的性质和所属的证型,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比如,同样是中暑导致的昏迷,有的患者可能是暑热炽盛,有的则可能是暑湿内阻。

对于暑热炽盛者,应以清热泻火为主;而暑湿内阻者,则要清热化湿。

只有准确辨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治疗效果。

再者,“扶正祛邪”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则。

在急症中,邪气往往来势汹汹,如外感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或是内生的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

但同时,患者的正气也在与邪气抗争。

治疗时,既要祛除邪气,又要注意保护和扶助正气。

比如,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来祛邪,但也要注意顾护患者的脾胃之气,避免过度攻伐损伤正气。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正气充足,才能更好地抵御邪气,促进康复。

另外,“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是中医急症治疗的原则之一。

中医认为,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地理环境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都会影响病情和治疗。

例如,夏季炎热,用药宜轻清;冬季寒冷,用药可稍重。

南方多湿,治疗时要注意祛湿;北方多燥,润燥之法不可少。

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也不同。

老年人多虚,用药宜平和;小儿脏腑娇嫩,用药剂量要小。

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应急预案

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应急预案

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应急预案一、前言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地区不可或缺的医疗机构,承担着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为了提高医院应对急诊急救情况的能力,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应急预案的内容。

二、应急预案概述1. 目的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乡镇卫生院在发生急诊急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和处置,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乡镇卫生院的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后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3. 应急组织设立一支专门的应急组织,负责协调和指挥急诊急救工作,包括医务处、护理部、药剂科、实验室等相关部门。

三、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1. 急诊响应- 建立有效的内部通讯系统,确保及时传递和接收急诊信息。

- 设置专门的急救电话热线,为患者提供24小时急救咨询和指导。

- 确保急诊科医生和护士24小时待命,能够随时响应急救需求。

2. 人员调度与培训- 明确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队伍的职责分工和人员组成。

- 定期组织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急救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 制定人员调度机制,确保人手充足,做到及时且有序地应对急诊情况。

3. 设备与药品储备- 定期检查和维护所有急救设备和器械,确保其正常运行。

- 根据需求制定合理的药品储备计划,确保常用药品的充足供应。

- 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避免使用过期或损坏的药品。

4. 安全防护和环境消毒- 制定详细的安全防护流程,在急救过程中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 加强卫生院内的环境消毒工作,保持清洁、卫生的医疗环境。

- 定期对卫生院的设施和装备进行维护和消毒。

5. 协调与合作- 建立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协作机制,确保在急诊情况下可以得到及时的支援和转诊服务。

- 与当地公安、消防、交通等相关部门进行紧密合作,协调应对特殊突发事件。

四、应急预案的执行1. 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包括模拟急诊情况,训练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急症 救治 原则

急症 救治 原则

急症救治原则一、引言急症,作为医学领域的一种常见情况,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危重性的特点。

急症救治原则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医疗人员遵循的一系列救治规范和准则,旨在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医疗救治。

本文将详细阐述急症救治原则的内容,并通过实际案例加以分析,以期提高人们对急症救治原则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二、急症救治原则的主要内容1. 快速反应与初步评估急症救治的首要原则是快速反应。

医疗人员在接到急症通知后,应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意识、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以及疼痛程度和受伤部位等。

通过初步评估,医疗人员可以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救治提供依据。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急症救治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

医疗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不受阻塞,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操作,以维持患者的正常呼吸。

同时,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氧气支持,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

3. 循环支持与维护生命体征循环支持是急症救治的核心环节。

医疗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输液、输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以维持患者的正常血压和心率。

此外,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4. 疼痛控制与止血处理在急症救治过程中,疼痛和出血是常见的症状。

医疗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出血情况,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和止血措施。

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止血或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以防止失血过多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

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急症救治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器官功能衰竭等。

医疗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同时,在救治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以降低感染风险。

6. 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急症患者往往处于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中,医疗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紧张情绪。

同时,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给予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医急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中医急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中医急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有哪些中医急症,是指突然发病、病情危急的一类病症。

在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对于急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中医急症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急则治标”。

当急症出现,危及生命或影响疾病的根本治疗时,应先解决紧急的症状。

比如,大量出血时,首要任务是止血,以防止因失血过多导致生命危险。

再如,高热惊厥时,首先要降温止痉,缓解惊厥症状。

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医在处理急症时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辨证论治”也是中医急症治疗的重要原则。

中医认为,同一种急症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可能有不同的病因病机。

因此,需要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脉象、舌象等,准确判断其证型,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同样是中风急症,有的患者是由于肝阳上亢导致,治疗应以平肝潜阳为主;而有的患者是由于气虚血瘀引起,治疗则应以益气活血为主。

“扶正祛邪”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原则。

在急症治疗中,既要祛除病邪,又要扶助正气。

例如,在治疗外感热病时,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祛除病邪的同时,也要注意顾护人体的正气,避免过度使用寒凉药物损伤阳气。

中医急症的治疗方法丰富多样。

中药治疗是中医急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高热,可以使用白虎汤清热泻火;对于中风昏迷,可以使用安宫牛黄丸开窍醒神;对于急性腹泻,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散祛湿止泻。

在使用中药治疗急症时,常常会采用汤剂,因为汤剂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

针灸疗法在中医急症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以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开窍醒脑;对于急性疼痛,如急性腰扭伤,可以针刺腰痛点、委中等穴位以疏通经络、止痛。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急症的目的。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急症治疗的方法之一。

对于中暑晕厥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摩太阳穴、风池穴等缓解症状;对于急性落枕,可以通过推拿手法放松颈部肌肉,纠正小关节紊乱。

拔罐疗法对于一些急症也有较好的疗效。

突发意外怎么办?了解急诊科的急症处置原则

突发意外怎么办?了解急诊科的急症处置原则

突发意外怎么办?了解急诊科的急症处置原则突发意外或是突发疾病是世上每个人都可能会面临到的风险,无论是在平时生活、工作中还是旅途中,都有可能随时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

而当突发意外后,就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急诊科的急诊处置。

那么大家对急诊科的急诊处置原则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本文则将会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急诊科的急诊处置原则,以便为大家提供必要的参考。

急诊科对患者救治的基本原则首先,大家应当知道急诊科主要承担的职责是应急救治,其中包括有危急重症的抢救、各种急性疾病的诊疗和处理、常见急性创伤的处理等等。

对此,那些突发严重意外的患者是急诊科最主要的收治对象,在对其进行救治中应当遵循相应的基本救治原则。

1.行动迅速首先,急诊科护士在面对危急情况的患者时,必须要采取迅速的行动,在患者救治中的每分每秒都至关重要,急诊科护士必须迅速、果断地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

1.全面评估其次,急诊科护士还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针对急性病情,护士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身体进行评估,找出患者的主要问题和病情变化,以便可以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以患者为中心此外,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急诊科护士必须要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护士应当站在患者的角度,尊重和保护患者的权益,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行动也应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

1.团队协作同时,团队协作也是急诊科护士必须高度重视的基本原则,急诊科医疗团队之间必须做到紧密配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来进行救治。

也只有这样,护士才可以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减少患者痛苦。

1.科学治疗在对患者施救的过程中,护士还应当切实依据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来进行治疗,有效避免盲目性的、过度性的治疗措施,以此来帮助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迅速稳定,维持患者的生命质量。

急诊护士常见的急诊护理操作和护理规程1. 评估和观察:在接触患者之前,进行全面的初步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主诉和症状。

急诊处置原则与急救程序

急诊处置原则与急救程序
调整止血带和固定物的松紧度,防止皮肤压伤和缺血坏死
5.要将伤病人妥善固定在担架上,防止头部扭动和过度颠 簸
担架转运伤员途中护理
特点:
优点:影响小,适用面广,舒适平稳 缺点:速度慢、条件差
护理要求:
对患者要求:体位:头部在后,下肢在前 输液通畅、止血、翻身
对搬运要求:步调一致、平稳,防寒、防暑
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方法
8岁以下小儿,用单手施行胸外心脏按压,100次/ 分,胸骨下压2.5-3.5cm。
婴幼儿用2个手指按压胸骨,另一只手托持孩子的 背部,与之对抗,100-120次/分,胸骨下压 1.5-2.5 cm。
二.止血术
外伤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动脉/静脉出血 外出血是现场急救的重点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止血法
事故现场急救
避免惊慌失措 控制慌乱局面,清点伤员,行必要的分组标记 伤情评估 急救措施的实施 联系医院,分送病员(转运)
现场检伤分类: 1)检伤分类目的:了解伤
员数量、伤情严重程度,决定 现场救治和转送缓急,有效使 用卫生资源。
2)检伤分类人员:应由有 经验急诊专业的专家进行检伤 分类。
烧伤及烫伤
烧伤和烫伤由火焰、沸水、热油、电流、辐线、 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物质引起。最常见的 是火焰烧伤、热水、热油烫伤。 烧伤和烫伤首先损务皮肤,轻者皮肤肿胀,起水 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 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烧伤引起的剧 烈疼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能导致休克,晚期出现 感染、败血症、危及生命。
指压耳后动脉:耳后动脉 大出血(耳后乳突下凹陷 处)
指压枕动脉:一侧头后枕 骨附近大出血(用四指压 耳后和枕骨粗隆间的凹 陷)
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有 肱动脉 尺桡动脉 指(趾)动脉 股动脉 胫前后动脉

中医急症处理原则与方法

中医急症处理原则与方法
患者李某,男,45岁,高热一周,体温持续在 39°C以上,伴有咳嗽、咽痛等症状。中医诊断为 “温病”,采用银翘散加减进行治疗,同时配合 针刺大椎、曲池等穴位,治疗一周后患者痊愈。
详细描述
分析:中医治疗高热急症需根据患者体质、病情 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针对病因采用清热解毒 、养阴生津等中药汤剂,配合针灸、推拿等综合 疗法,以达到快速降温、缓解症状的目的。
分析:胸痹心痛急症需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中医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通阳泄浊、活血化 瘀等中药汤剂,配合针灸等综合疗法,以缓解症状、改善心肌供血。
急性泄泻处理案例
• 总结词:急性泄泻处理需遵循祛湿止泻、调理脾胃的原则 ,通过中药汤剂、针灸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
急性泄泻处理案例
01
详细描述
02
患者刘某,男,32岁,突发腹泻,大便呈水样,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中医 诊断为“泄泻”,采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针刺天枢、中 脘等穴位,治疗两天后患者痊愈。
中医急症处理原则与方法
CATALOGUE
目 录
• 中医急症处理原则 • 中医急症处理方法 • 中医急症处理案例分析 • 中医急症预防与保健 • 中医急症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应用
01
CATALOGUE
中医急症处理原则
急则治标
总结词
在急症情况下,优先解决主要症状和 体征,以缓解病人的紧急状况。
详细描述
当病情紧急且危重时,应首先针对最 突出、最严重的症状进行治疗,如高 热、抽搐、出血等,以迅速稳定病情 ,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缓则治本
总结词
在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针对病因和体质进行治疗,以根 治疾病。
详细描述
对于慢性疾病或病情较轻的急症,应注重调理病人的整体状 况,如改善饮食、调整作息、加强锻炼等,从根本上改善病 人的健康状况。

乡镇医院急诊救治方案

乡镇医院急诊救治方案

乡镇医院急诊救治方案引言乡镇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处理急诊病例时承担着关键的角色。

如何高效、准确地进行急诊救治是乡镇医院医务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本文档将为乡镇医院提供一套完善的急诊救治方案,以帮助医务人员有效应对不同急诊病例,提供卓越的医疗服务。

急诊救治流程乡镇医院的急诊救治流程应该清晰、规范、高效。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急诊救治流程:1.病人到达急诊科后,由接诊护士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并记录相关信息。

2.根据病情评估结果,将病人分为三个等级:绿色、黄色、红色。

–绿色:轻微急症,可等待时间较长。

–黄色:中等急症,需要及时救治。

–红色:重症急症,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3.将病人送至相应的治疗区域,并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专业的救治。

4.救治过程中,保持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并关注病情进展。

5.救治结束后,对病人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可以出院或转送到更高层级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急诊救治设备和药品准备乡镇医院的急诊救治设备和药品准备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以便应对各种急诊病例。

以下是一份基本的设备和药品清单:急诊救治设备清单•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仪•呼吸机•吸氧机•输液泵•等人哺乳器•抢救车急诊救治药品清单•心脏相关药物: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呼吸相关药物:氧气、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

•抗感染药物: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等。

•退热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

急诊救治标准操作流程为了提供统一的急诊救治服务质量,标准操作流程(SOP)被广泛采用。

以下是乡镇医院的急诊救治SOP的主要步骤:1.到院接诊–接诊护士对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并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和病情描述。

–快速判定病人的急诊等级(绿色、黄色、红色)。

2.送往治疗区域–护士将病人送至相应的治疗区域,确保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

3.评估病情–由主治医生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急诊抢救制度

急诊抢救制度

急诊抢救制度
一、凡遇重大抢救,立即由站长和有关部门、服务站在接到呼救电话后立即迅速赶到抢救现场。

二、对急诊危重受术者应迅速查清病情,采取抢救措施,对疑难重受术者应请示上级医师诊视,必要时要请站外医生会诊,做好会诊记录。

三、严密观察危重受术者病情变化,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常规,护理级别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出入量,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过程,认真仔细做好交接班工作。

四、急救所需的种类物品及器械,必须由专人管理,急救药械实行“四定”即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检查。

不得随意挪用和外借,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

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更新维修,以保证常备不缺。

五、每次抢救完毕经组织抢救人员进行总结讨论,并做好记录以及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提高抢救技能。

急症应急预案

急症应急预案

急症应急预案在医疗领域,急症情况随时可能发生,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有效地应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完善的急症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一、急症应急预案的目标与原则急症应急预案的首要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急症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伤亡。

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1、生命第一原则:在任何情况下,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都是首要任务。

2、快速响应原则:相关人员和设备必须能够迅速到位,不延误救治时机。

3、协同合作原则:医疗团队、后勤保障等各部门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4、科学救治原则:依据医学科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行规范、合理的治疗。

二、常见急症类型及特点1、心脑血管急症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这类急症往往起病急、病情重,需要迅速进行溶栓、介入治疗等。

2、呼吸系统急症如急性呼吸衰竭、重症哮喘等,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3、创伤急症包括严重的外伤、骨折、烧伤等,可能引起大出血、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三、应急响应流程1、发现急症无论是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还是患者或家属主动报告,都要立即引起重视。

2、初步评估快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进行检测,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3、紧急呼叫立即通知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启动应急团队。

4、现场急救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之前,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5、转运患者将患者安全、迅速地转运到相应的科室或重症监护室。

四、医疗团队的职责与分工1、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并指导护士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

2、护士协助医生进行检查、护理患者、执行医嘱,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急救人员在现场进行紧急救治,保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五、应急物资与设备保障1、药品储备常备各类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硝酸甘油等,并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库存数量。

2、医疗器械配备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急救设备,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社区卫生服务急诊、急救原则规定

社区卫生服务急诊、急救原则规定

社区卫生服务急诊、急救原则规定
第一条社区卫生服务站须备有相应抢救设备、药品,并经常处于应急状态。

第二条接诊后的医务人员须认真仔细询问病史,检查患者,作出初步诊断。

第三条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第四条对危重或疑难患者,在抢救的同时要及时与“120”急救中心或上级医院联系,做好转诊准备。

第五条对危重患者经治疗在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允许的情况下,及时转诊。

第六条抢救过程中必须做完整记录,并填写抢救登记:参加人员、时间、用药(药名,剂量及签名)。

急诊抢救制度

急诊抢救制度

急诊抢救制度急诊抢救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的目的是为了在患者出现急性疾病或急性伤害时,能够迅速、高效地进行抢救,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急诊抢救制度需要有明确的流程和标准,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按照规范操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一、急诊抢救制度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急诊抢救制度的目标是在患者出现急性疾病或急性伤害时,能够迅速、高效地进行抢救,降低患者的病情恶化和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2. 原则:急诊抢救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快速反应:及时发现和评估患者的病情,迅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 综合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病史和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抢救方案。

- 团队合作:医务人员之间要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急诊抢救工作。

- 紧急救治:抢救过程中要迅速、果断地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不能拖延时间。

- 信息共享:及时将患者的病情信息、抢救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共享,以便后续的医疗工作。

二、急诊抢救制度的流程和步骤1. 急诊抢救流程:- 患者到达急诊科,由急诊医生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危险程度。

- 急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急诊抢救。

- 急诊医生将患者转至急诊抢救室,通知急诊抢救团队成员。

- 急诊抢救团队成员按照事先制定的抢救方案,迅速展开抢救工作。

- 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抢救结束后,医务人员要对抢救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记录相关信息。

2. 急诊抢救步骤:- 确保患者的安全:将患者转至抢救室,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防止跌倒、固定颈椎等。

- 评估患者的病情:全面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病史和症状,确定抢救的优先级和方向。

- 进行急诊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迅速采取必要的急诊治疗措施,如氧疗、静脉输液、心肺复苏等。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治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患者自愿的原则。从维护病人利益出发,充分尊重病人的选择权。 • 分级管理原则。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 急危重症在上级医院。 • 患者病情与医院专科特色相结合的原则。为提高患者疾病诊治的针对 性和有效性,转诊时要充分考虑医院专科、专病特色。 • 设备通用、技术共享的原则。建立医疗机构之间物理检查直通车,减 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的有效交流,促进卫生资 源合理利用。 • 无缝式连续治疗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畅通的上转、下转 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的医疗照护。
急危重症的现场处理原则 现场抢救
• 三个方面内容: 一、病情评估 二、实施抢救 三、稳定病情 上述三个内容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危重伤病员,常 需要一边评估一边抢救,一边稳定病情,即对已存在的或潜在的威胁 病人生命的各种病情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处理。 下面重点讲述病情评估。
急危重症的现场处理原则 现场抢救
靖宇县人民医院 刘贤明
急症处理原则
• 分级诊疗与转诊 • 急危重症的现场处理原则 • 灾害与事故应对程序
分级诊疗与转诊
• 分级诊疗原则 • 转诊
分级诊疗原则
医院的分级与分等
• 医院的分级分等——三级十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医院) • 城乡医疗卫生网: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诊所 • 意义:作为乡村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对我国现行医院的 分级分等标准的了解,对于在实际工作中为广大患者,尤 其是急危重症患者进一步快速、正确地选择适宜医疗机构 ,无疑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与指导下,一、二、三级医院之间 还应建立与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逐级技术指导关系。
分级诊疗原则
农村分级医疗急救程序
• 村卫生室卫生员职责:负责本村的院前急救,对伤病人员进行基本的处理及基 础生命支持,同时向急救中心汇报,为乡镇抢救提供基础,为后续抢救创造机 会。 优点:服务半径小,反应快 乡镇卫生院职责:负责本乡镇范围内的院前急救任务,对发生在村内的伤病事 件,在村卫生室初步急救时迅速给予支援,实行进一步生命救治。 县医院急救指挥中心:负责接收全县的求救信息,紧急出现场急救;同时根据 其位置、病情就近指挥、调度其本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紧急出诊。 三级急救医疗网建立的目的: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降低医疗成本 。
急危重症的现场处理原则
首先了解院前急救:
1.院前急救的定义 院前急救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 、灾难事故等病人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 病人发病现场对医疗急救的呼救、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 运至医院的过程。 2.院前急救的主要目的 挽救病人的生命和减少伤残。
急危重症的现场处理原则
一、以现场处理时间先后顺序为标准 第一类:需要立即抢救的伤病员,如心跳、呼吸停止或休克 的病员; 第二类:需要及时处理的伤病员,如外伤出血、骨折等伤病 员; 第三类:可以等待现场处理的伤病员,如一般外伤、不危及 生命、痛苦不大的伤病员; 第四类:已经死亡的伤病员和不需要急救处理的伤病员;
灾害与事故应对程序
急危重症的现场处理原则 现场抢救
病情评估——急救程序(徒手心肺复苏术) 1、判断神智(10s内):轻拍肩部,高喊:“喂!你怎么啦?”;对无 反应者——掐压人中、合谷穴(5s);一旦确定昏迷,立即呼叫其他 医务人员协助抢救。 2、判断有无大动脉搏动(5s):胸外心脏按压 3、畅通呼吸道:仰头举颌法、仰头抬颈法、创伤举颌法(托颌法) 4、判断呼吸(5s): 人工呼吸 5、检查处理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
伤员分类方式
二、以病情轻重程度为标准 第一类:重伤员,如心跳、呼吸停止或休克的伤病员。 需要立即进行现场抢救,病情稳定后立即转送医院继续救治 第二类:中度伤病员,如外伤出血、骨折等伤病员。 只要有时间即应给予及时处理,有机会立即转送医院继续救治 第三类:轻伤病员,如一般外伤、不危及生命、痛苦不大的伤病员 等待处理后,再决定转送与否。 第四类:已经死亡的伤病员。
病情评估 一、简单询问病史(可以由清醒的伤病员或旁人叙述) 1、主诉:抓住疾病的主要表现和发生的时间; 2、既往史 3、从伤病者身上寻找病史资料(如药品、门诊手册、病历资料等) 二、迅速进行检查,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发现阳性体征 首先要检查生命体征和威胁生命的因素,只有在威胁生命的因素解 除,生命体征平稳后,才可进行系统检查和处理。 即:先救命,后治病!
转诊
双向转诊的条件
• 下转条件: 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人; 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人; 3.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 4.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人; 5.老年护理病人; 6.心理障碍等精神疾病恢复期病人; 7.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人;
转诊
双向转诊的(五大)原则
转诊
危重症患者的转诊
5.各种中毒者,经处理后症状好转,但仍需转院以明确毒物的性质者。
其中,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者应送往专科医院行高压氧治疗。 6.被毒蛇、毒虫咬伤者,现场进行伤口处理后,应紧急转送至综合性医 院进一步治疗。 7.对眼、气管、支气管异物,处理困难者需立即转入专科医院治疗。 8.原因不明的晕厥、癫痫、咯血、呕血等经初步治疗,症状缓解或消失 后,仍应转诊,以明确诊断。 9.高热疑为重症感染、烈性传染病者,在给予降温的同时,应积极组织 转院。 10.腹痛原因不明、症状未缓解者,随访过程中,腹痛程度发生变化及病 情有反复者,均应及时转诊。
灾害与事故应对程序
灾害事故的应对程序 三、现场急救 1、伤员的分检 2、协调伤病员的抢救工作 3、协调伤病员的搬运工作 4、伤病员的转送
灾害与事故应对程序
现场急救
一、伤员分检(设立分检处) 1、分类方式:两类 1)以现场处理时间先后顺序为标准 2)以病情轻重程度为标准
灾害与事故应对程序
伤员分类方式
转诊
危重症患者的转诊
• 转诊的前提:现场初步处理 建立有效的呼吸与循环 • 转诊的原则:就近护送的原则 • 转诊的指证: 1.在地震、火灾、车祸等事故中,按伤情分批转运。 2.因溺水、重度电击伤及其他原因引起心搏骤停者,需现场心肺复苏, 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时转诊。 3.因休克、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心脑血管病以及大出血和重度烧、烫 伤者。 4.多发性创伤及骨折者。
灾害与事故应对程序
伤病员分类卡
红色——重伤病员 黄色——中度伤病员 绿色——轻伤病员 黑色——濒临死亡或已死亡的伤病员 在检伤分类的同时,给伤病员挂上相应的病情分类卡,参加急救 的医务人员按分类卡进行相应处理。 卡上内容:伤病员的姓名或编号;初步诊断;是否需要现场紧急 处理等
灾害与事故应对程序
伤病员分类卡(腕带)
• • •
转诊
双向转诊 • 目的: 有效地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实现“小病在社区 、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工合理的医疗 服务格局,同时杜绝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 措施: 1、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2、不同级医疗机构结对子(上级支援下级)
转诊
双向转诊的条件
• 上转条件: 1.临床各科急危重症,基层医院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4.疾病诊治超出医疗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 5.需要到上一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的病例 6.急性传染病病人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人; 7.精神障碍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病例; 8.其他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急危重症的现场处理原则
• 保证安全 • 现场抢救 • 其他工作
急危重症的现场处理原则
Hale Waihona Puke 保证安全→现场安全 伤病人员安全
一、现场安全
面对意外事故时,首先观察现场环境有无危险,同时寻找病人受 伤害的线索,这对判断伤情很有必要。如现场仍有危险,一定要先除 去危及在场人员生命或影响救治的因素,再进行救治,确保伤者和救 援人员的安全。如: 1、现场有易燃易爆物品或气体时,要避免有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 ,如开灯、用手机、吸烟等。 2、当进行有毒气体泄漏事故的急救时,救护车应停在污染区的 上风地带。参加抢救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在抢救中做好自身和病人 的防护。 3、交通事故——切断肇事车辆电源、打开双闪灯和尾灯、100米 外设置警示牌(物)、做好防火防爆工作等
急危重症的现场处理原则
保证安全→
现场安全 伤病人员安全
二、伤病人员安全 1.疑有颈椎损伤——上颈托——搬运时注意损伤脊髓 2.疑有脊柱损伤——严格按脊柱骨折的搬运方法进行搬运 3.四肢骨折——先固定——再搬运 3.伤员被硬物夹住或压住时——撬开硬物——在搬运伤员 4.有异物插入伤员组织内时——带着异物搬运 5.腹腔内脏脱出——用碗等扣好再包扎 6.伤员被埋压——挖掘时注意保证幸存者安全 …… …… ……
3.院前急救的意义 意外创伤或遇到急性疾病随时都有可能,此时急救是 否准确、及时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预后,此时时间就 是生命。 可见,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维护病人生命, 减少医院前期病人的伤残率和死亡率非常重要。 4.院前急救的作用 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明显降低 突发伤病员的病死率。院前急救水平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组 织管理、医疗水平及公共福利的综合能力。
一、突击性:预案——演练——备战 二、综合性:着装整齐、行动听指挥 三、群众性:数量大、缺乏急救专业技能、缺乏有效组织和 统一指挥——乱!!! 四、病员的特殊性:数量大、病种多、救治条件和环境差 五、救援工作难度大!
灾害与事故应对程序
灾害事故的应对程序
一、灾害、事故信息接收 1、灾害、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2、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范围; 3、伤病员的数量和主要疾病种类; 4、到达现场的交通状况; 5、现场区域内的特殊机关和单位(如学校、化工厂等) 二、对现场急救资源需求的评估 1、现场及现场周围有那些医疗资源 2、估计需要带抵现场的急救资源 3、留有余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