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基础_第一章 第六节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_2013年版

合集下载

2013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点:第1章

2013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点:第1章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第一节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物质资料生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其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但不包括劳动对象(因其是生产力作用的对象);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2.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类型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3.两对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社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①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②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③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并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第二节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社会经济制度是不同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所有者根据自身的利益要求及实现增进自身利益的经济目标,对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关系等方面的基本规定。

2013年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

2013年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社会经济制度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是否掌握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及是否具有运用上述基本理论分析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以及社会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类型。

(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人类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原因和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四)市场与市场体系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市场体系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五)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六)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必要性,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二、商品经济的基市原理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货币形成的过程、职能、特征及其流通规律,是否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以及是否具有运用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分析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基本作用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商品的基本属性,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二)货币的产生和职能货币产生的过程,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货币流通的基本规律。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三、资市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必然趋势,是否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基本经济特征,以及是否具有运用上述基本理论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客观必然性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过程。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讲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讲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讲义【原创版3篇】目录(篇1)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正文(篇1)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依据一定的经济原则和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和引导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最显著特点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除了公有制经济外,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还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如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

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主要分配方式,但同时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按资分配、按需分配等。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我国自 1949 年建国以来,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目录(篇2)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正文(篇2)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依据一定的经济原则和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和引导的一种制度。

2024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精选.pdf

2024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精选.pdf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点精选考点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1.市场配置方式:是指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它可以使企业和市场发生直接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竞争中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场经济。

2.计划配置方式:是指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及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计划经济。

(二)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1.经济体制的概念: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经济制度决定了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注意】实行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实行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经济体制。

3.一国选择经济体制应遵循的原则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经济制度的性质规定着经济体制模式的社会经济本质,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制约着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及调控方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各种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注意】不论一国选择哪种方式,都离不开本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目标。

考点二: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必须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2.必须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为我国实现社会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创造有利条件。

3.必须有利于带动国内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4.必须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5.必须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1.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D)。

A.消费B.交换C.分配D.生产2.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B)。

A.社会文明水平B.社会经济制度C.市场发达程度D.科技发展水平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是(C)。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B.对社会財富的巨大浪费C.生产的相对过剩D.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制性的暂时调节作用4.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A)。

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B.社会分工C.生产资料私有制D.市场经济5.随着经济的发展,(D)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

A.消费品市场B.生产资料市场C.劳动力市场D.资本市场6.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是(A)。

A.市场配置方式和计划配置方式B.市场配置方式和指令配置方式C.市场配置方式和指导配置方式D.指令配置方式和指导配置方式7.在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D)。

A.生产场所B.地下矿藏C.交通道路D.生产工具8.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C)的变化开始的。

A.生产关系B.经济基础C.生产力D.上层建筑9.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商品经济的直接目的是(D)。

A.配置资源B.扩大生产C.获得利润D.商品交换10.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通常称为(D)。

A.社会制度B.生产模式C.经济框架D.经济体制1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A)。

A.生产工具的变革B.分配方式的优化C.文化素质的提高D.生存环境的改变12.人类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B)。

A.生产B.消费C.交换D.分配13.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基本经济形态中,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是(D)。

A.市场经济B.计划经济C.商品经济D.自然经济14.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称为(D)。

A.经济状态B.经济制度C.经济模式D.经济体制15.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C)。

201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201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试内容:熟悉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私有制范围内不断进行调整,出现了资本占有社会化的趋势。

3.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形式趋于完善。

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良的措施,使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相对缓和。

(二)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考试内容:熟悉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了解其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占有的私人性质,它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更高程度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总趋势考试内容:熟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1.首先,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着坚实的物质基础。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营和管理方式。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显示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但是,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的历史过程。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4.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长期的。

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也决定其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尽管目前资本主义还呈现出发展的态势,但就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而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总趋势。

2012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师考试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初级经济师之<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初级经济师之<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1.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人类物质资料生产具备三个要素:A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

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B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物的要素是指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占有重要地位。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生产起决定作用。

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矛盾统一体。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3.社会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不同,分三类:①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生的规律②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在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价值规律③只在一个社会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规律等。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讲义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讲义
(2)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例题6: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 )。
A.先有市场,后有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答案:B
解析:参考上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例题7: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它是( )。
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
(1)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3) 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例题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生产力 B.物质资料生产C.生产资料所有制 D.劳动过程
答案:C
解析:从生产关系的定义里就可以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形式,从而决定着生产关系。
例题4:构成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基本环节有( )。
A.生产 B.占有 C.分配 D.交换 E.消费
A.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C.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D.相对于产品经济而言的
E.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
答案:BCE
解析:A、C、D三项中,应选C。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是商品经济。
一、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

初级经济师之<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初级经济师之<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1.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 {人类物质资料生产具备三个要素:A 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

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B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C 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2.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其中生产工具占有重要地位。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如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 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矛盾统一体。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3. 社会经济规律 :按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不同,分三类:①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生的规律②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如在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价值规律③只在一个社会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规律等。

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人类历史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封建、资本、社会。

初级经济基础p

初级经济基础p

第二十九章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1章名由旧版的“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基础知识”改为新版的“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2旧版头两节“民事纠纷及其解决途径”和“民事诉讼法基本知识”合并成新版的第一节“民事诉讼法基础知识”;3新版第2节“行政诉讼法基础知识”是从旧版行政法基础知识那一章挪过来的;4第3节“仲裁法基础知识”没有变化..注:表中蓝色字体表示2013年新版教材相比2011-2012年旧版教材重大修改的内容..综上所述;第4部分“统计”和第5部分“会计”是新增的;这些地方要重点注意..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考试大纲的知识点1、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2、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3、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4、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类型知识点讲解1.物质资料生产的概念劳动者谁来生产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如何生产加工于劳动对象生产什么;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例1-1:2012-30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A改变生存环境B从事政治活动C生产物质资料D提高劳动技能2.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2劳动资料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生产工具在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生产场所、道路、运河3劳动对象物质资料:两类:未经人加工的自然物原始森林的树木、地下矿藏——煤、矿石、经过人劳动加工的物质资料棉花、钢铁例1-2:2012-72;旧版课后习题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自然条件D劳动对象E生产关系例1-3:旧版课后习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D..A.原料劳动对象B.辅助材料劳动对象C.燃料劳动对象D.机器设备例1-4:2010.1在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D..A.生产场所劳动资料;但不是最重要B.地下矿藏劳动对象C.交通道路劳动资料;但不是最重要D.生产工具3.生产力及其两大要素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力的两大要素:人劳动者和物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例1-5:2011.1;2012书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A.生产工具的变革B.分配方式的优化C.文化素质的提高D.生存环境的改变4.生产关系和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人和人的关系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生产关系包括的内容:1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2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3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形式..例1-6:旧版课后习题构成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环节有ACDEA.生产B.占有C.分配D.交换E.消费例1-7:2007;2009;2012书后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C..A.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B.交换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C.生产D.分配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例1-8:2011.2人类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A.生产B.消费C.交换D.分配例1-9:旧版课后习题生产关系的基础是C..A.生产力B.物质资料生产C.生产资料所有制D.劳动过程5.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进行划分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例1-10:2007年人类历史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存在于AE..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6.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1生产方式济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自然经济社会包括原始、奴隶和封建社会3只在一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在经济规律体系中;基本经济规律起主导作用;其他规律对基本经济规律起制约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考试大纲的知识点1.人类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原因2.人类社会经济制度所经历的主要阶段知识点讲解1.社会经济制度的概念及其演变的原因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规定着这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例1-14:2012-69;2009年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A科技进步水平B社会文明状况C社会经济制度D市场发育程度。

初级经济基础第一章

初级经济基础第一章

初级经济基础第一章2022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第一章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例题1·单选题】(2022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A.市场范围的扩大B.商品交换的繁荣C.劳动者技能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变革【例题2·单选题】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流通【例题4·单选题】(2007年)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消费B.交换C.生产D.分配【例题5·单选题】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例题9·单选题】(2022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的变化开始。

A.经济基本B.上层建筑C.生产力D.生产关系(三)社会经济规律考试内容:熟悉社会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类型。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并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每周一单元:初级经济基础第一章

每周一单元:初级经济基础第一章

第⼀部分经济学基础概述:经济学基础这⼀部分是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科⽬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经济专业考⽣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对于更好地理解国家关于经济建设的⽅针、政策具有根本性的作⽤。

本部分的知识在历年的考试试卷中均占有较⼤⽐例,且处于整个试卷的第⼀部分,所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好本部分的知识,特别是概念性的内容,对于顺利通过考试具有重要意义。

2004-2006年这⼀部分称为经济学,2007年在名称上发⽣了变化,更加突出它的基础性作⽤和重要性。

本部分内容主要都是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也是属于⾼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课程的相关内容。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这⼀部分的⽬的在于运⽤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说明当代世界上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经济运动规律。

04-06年教材主要是讲述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07-08版教材把这⼀部分内容进⾏了浓缩,主要是形成了第⼀部分后四章的内容,第⼀章当中也有涉及,重点是以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为主要背景来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

前四章的内容从经济制度的变⾰和演化、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剩余价值的产⽣与流通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最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

教材内容调整前后相⽐,其中第⼀章的内容有部分新知识点,第⼆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是07年新增内容,传统上⼀般属于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学习难度较⼤。

转⾃学易 第⼀章经济制度的变⾰与演化考试内容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那么物质资料的⽣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所以本章从物质资料⽣产作为开头来论述,在此基础上概要介绍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和演化、⾃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与市场体系、资源配置⽅式与经济体制。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制度变⾰的基本规律;了解⾃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过程;了解资源配置⽅式及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2013年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预习1(6):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2013年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预习1(6):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查看汇总:2013年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汇总六、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u考试大纲的知识点1.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必要性2.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3.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u知识点讲解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1)资源的稀缺性资源配置(选择)最优的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生产要素资源,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闲置浪费,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一切社会生产共同的要求。

(2)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资源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按一定比例配置资源的形式,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有所不同。

它既可以借助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来实现;也可以运用政府的力量,通过人们预先制订计划直接分配来实现。

2.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两种基本方式)(1)市场配置方式:是指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

供求、价格、竞争。

市场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场经济。

(2)计划配置方式:是指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及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

有两种: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直接配置)和指导性计划(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间接配置)。

计划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计划经济。

3.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1)经济体制的概念和基本功能概念: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基本功能: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不同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以满足人们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例1-21:(2010.4)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通常称为(D)。

A.社会制度(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总和)B.生产模式C.经济框架D.经济体制(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2)两种基本经济体制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与此对应,经济体制也有两种基本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3)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A.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提纲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提纲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经济学基础1、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及劳动力的支出;(生产最基本的要素)(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

(未经加工的和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常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4、社会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5、经济规律的三种类型:(1)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2)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在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价值规律(3)只在一个社会阶层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6、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7、社会经济制度演变所经历的主要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制度(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11、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1)简单商品经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处于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和出卖商品的目的是在于满足自己不同的消费需要)(2)发达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发达商品经济阶段,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家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换取对方的商品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而是为了增值资本.)12、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1)市场: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是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综合,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市场。

初级经济基础-第一章

初级经济基础-第一章

2011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第一章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考试内容:了解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它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例题1·多选题】(2008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文化条件B.人的劳动C.生产关系D.劳动资料E.劳动对象【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A.原料B.辅助材料C.燃料D.生产工具(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考试内容:熟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熟悉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注意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及未来********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学习计划】经济基础-第1章

【学习计划】经济基础-第1章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学习计划学习内容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经济制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所有制或产权制度,这一制度既决定了经济决策的主体,也决定了收入分配的方式;2、收入分配制度,这一制度决定了社会生产成果归谁占有和支配;3、资源配置的方式,就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分配资源或生产要素。

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知识点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基本形式及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含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全体社会成员联合起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由国家作为全体人民的代表对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行使所有权。

在现阶段,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2、集体所有制含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在一定的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对所占有的生产资料行使所有权,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以及股份合作制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

农村集体所有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社会主义所有制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富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A:原料
B:辅助材料
C:燃料
D:及其设备
答案:D
2、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的两个方面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D:劳动者和生产资料
答案:B
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力
B:物资资料生产
C:生产资料所有制
D:劳动过程
答案:C
4、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A:先有市场,后有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答案:B
5、人类社会进行物资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A:货币
B:人的劳动
C:劳动管理
D:劳动资料
E:劳动对象
答案:B,D,E
6、构成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基本换件有()
A:生产
B:占有
C:分配
D:交换
E:消费
答案:A,C,D,E
7、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它是()
A:相对自然经济而言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C: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D:相对于产品经济而言的
E: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和调节企业与居民的行为答案:B,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