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合集下载

胃癌流行病学

胃癌流行病学

胃癌的流行病学状况胃癌 5 年生存期仅20%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胃癌的 5 年相对生存期在 20%左右,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 1.5~2.5 倍。

大约 90%的胃癌属于腺癌,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 1)肠型胃癌,分化较好,在男性、老年患者中更常见。

肠型胃癌在高风险地区中占主导地位,比如东亚、东欧、中南美洲等地区。

( 2)弥漫型胃癌,分化不好,在男性与女性中发病率更接近,在年轻患者中更常见。

弥漫型胃腺癌的地区分布更均匀,与 A 型血及遗传关系密切。

近几十年来肠型胃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带动了胃癌的整体发病率的降低,而弥漫型胃癌发病率却上升了。

50岁~80 岁,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以男性胃癌发病率为例, 45~54 岁发病率为 70/10 万, 55~64 岁阶段为 145.7/10 万, 65~74 岁为264.3/10 万。

发病的高峰年龄在 50岁~80 岁。

全球胃癌发病状况90 万 vs 70 万——全球每年 90 万胃癌新患者,同时有 70 万人死于胃癌2002 年全球每 10 万名男性发生胃癌的的人数为 22 人,女性为 10.4 人;死亡率在男性中为每 10 万人 16.3 人,女性为 7.9 人。

2002 年全世界估计有 90 万胃癌新患者(其中男性为 60 万,女性为 33 万),同时有 70 万人死于胃癌(男性为 45 万人,女性为 25 万人)。

男性中,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前列腺癌,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

在女性中,胃癌的发病率居第五位,排在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和肠癌之后。

按地理分布,有三分之二的胃癌分布在日本、中国、韩国、中南美洲、东欧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欧和印度的发病率较低。

发达国家的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几十年有显著下降了,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年死亡率约为 22/10 万, 90 年代下降至 3.7/10 万以下。

胃癌

胃癌

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gastric carcinoma【流行病学】胃癌发病有明显地域性差别,日本、俄罗斯、智利等国家多发。

我国亦为高发地区,我国青海、甘肃、宁夏、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多发。

在我国胃癌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多发生于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约为2-3:1。

【病因】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习惯:地域性差别显著,我国西北雨东部沿海多发;长期使用熏烤、食盐腌制食品地区多发,与食物中亚硝酸盐、真菌霉素、多环芳烃化合物有关;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与水果也有一定关系;与吸烟有关;Hp感染: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Hp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与不典型增生;直径超过2cm的胃溃疡、胃腺瘤、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恶性贫血胃体有显著萎缩者等;遗传和基因:胃癌的发生与抑癌基因P53、APC、DCC杂合性缺失有关;胃癌组织中癌基因c-met、K-ras有明显扩增和过度表达;胃癌的侵袭性和转移则与CD44基因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病理】⑴大体分型:①早期胃癌: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不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小胃癌:癌灶直径在10mm以下;微小胃癌:癌灶直径在5mm以下;一点癌:癌灶更小尽在胃镜粘膜活检时诊断为癌,但切除后的胃标本虽经全粘膜取材未见癌组织;分为三型:Ⅰ型隆起型;Ⅱ型浅表型:Ⅱa浅表隆起型,Ⅱb浅表平坦型,Ⅱc浅表凹陷型;Ⅲ型凹陷型;②进展期胃癌:癌组织超出粘膜下层侵入胃壁肌层为中期胃癌,病变达浆膜下层或是超出浆膜向外浸润至邻近脏器或有转移为晚期胃癌,中晚期胃癌统称进展期胃癌。

Borrmann分型:Ⅰ型:结节型;Ⅱ型:溃疡限局型;Ⅲ型:溃疡浸润型;Ⅳ型:弥漫浸润型。

若全胃受累胃腔缩窄、胃壁僵硬如革囊状,称皮革胃,几乎都是低分化腺癌或印戒细胞癌引起,恶性度极高。

2024胃癌流行病学

2024胃癌流行病学
是否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以及患者对治疗的耐受 性也会影响预后。接受根治性手术、放化疗等规 范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而未能接受有效治 疗或对治疗不耐受的患者则预后较差。
组织类型
不同组织类型的胃癌预后也有所差异。例如,腺 癌是胃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其预后相对较好;而 印戒细胞癌等恶性程度较高的类型则预后较差。
诊断流程
患者就诊后,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 的检查方法,如血清学检测、胃镜检 查等。发现可疑病灶后,取活检进行 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误诊与漏诊问题探讨
01
误诊原因
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与胃炎、胃溃疡等慢性疾病混淆,导致误诊。
此外,部分医生经验不足或检查方法不当也可能导致误诊。
02 03
漏诊问题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因忽视症状或恐惧胃镜检查而 错过早期诊断时机。同时,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条件有限,也可能导 致漏诊现象的发生。
VS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胃癌流行病学研究方面,更加注重 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分析,以及队列研 究和临床试验等高质量证据的获取。同时 ,在新型筛查技术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方面 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新型筛查技术及应用前景
血清学筛查技术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辅助胃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这种技术具有操作 简便、无创等优点,但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待提高。
提高早期筛查率和诊断水平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筛查能力
01
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培训,提高其胃癌筛查和诊
断水平。
推广新型筛查技术
02
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型胃癌筛查技术,如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
胃镜检查等。
建立完善的筛查体系
03

消化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消化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消化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

本文将介绍消化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胃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胃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胃溃疡、胃癌等。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胃溃疡和胃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人员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与饮食结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例如,长期进食高盐、高脂肪食物会增加胃溃疡和胃癌的风险;同时,经常暴露于烟草和酒精也会增加患上这些疾病的可能性。

此外,人们发现与Helicobacter pylori(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的风险也是导致这些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肝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肝疾病是消化系统另一个重要的疾病类别,包括肝脏炎症、肝硬化、肝癌等。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HCV(丙型肝炎病毒)和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两个主要类型。

此外,酗酒、药物滥用以及遗传因素等都与肝脏疾病的发生相关。

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调查,可以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和高危人群,从而制定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三、胰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胰腺疾病包括胰腺炎、胰腺癌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研究发现,与过量饮酒、胆石症、吸烟、高血压、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胰腺炎和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也与遗传因素有关。

通过对大规模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发现患病人群的特点和风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四、结肠直肠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结肠直肠疾病包括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癌等。

这些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都与其发病率密切相关。

例如,高纤维饮食有助于减少结肠癌的风险,而高脂肪饮食和缺乏运动则增加了患上结肠疾病的可能性。

癌症传染性的流行病学观察与分析

癌症传染性的流行病学观察与分析

癌症传染性的流行病学观察与分析近年来,癌症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致命的疾病之一。

然而,人们对于癌症是否具有传染性的争论一直存在。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对癌症传染性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癌症是一类由异常细胞的无限增殖和扩散引起的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约有1400万新的癌症病例诊断出现,其中大约800万人死于癌症。

癌症的高发率和致命性引发了人们对其传染性的关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癌症的传染性与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所不同。

传染病通常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途径传播,而癌症的传播更多地与遗传、环境因素以及个体行为有关。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某些类型的癌症确实存在传染性。

一种被广泛研究的具有传染性的癌症是宫颈癌。

该疾病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该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

研究发现,大约70%以上的宫颈癌与HPV感染相关。

此外,HPV还与其他类型的癌症,如阴道癌、阴茎癌和肛门癌等有关。

这一发现表明,宫颈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另一个具有传染性的癌症是胃癌。

胃癌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通过口腔-粪-口腔传播途径感染人体的细菌。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此外,胃癌的发病率在家庭成员中也存在一定的聚集现象,这可能与共同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有关。

除了宫颈癌和胃癌,乳腺癌也被认为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家族中的聚集现象被广泛观察到,这提示了遗传因素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与乳腺癌患者密切接触的人也可能面临较高的乳腺癌风险。

然而,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乳腺癌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尽管存在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癌症,但大多数癌症仍然被认为是由遗传突变、环境因素和个体行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例如,吸烟是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阳光暴露是皮肤癌的主要诱因之一。

此外,一些遗传突变也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因此,癌症的传染性并非是其主要特征。

2000—2019年中国胃癌流行病学趋势分析(全文)

2000—2019年中国胃癌流行病学趋势分析(全文)

2000—2019年中国胃癌流行病学趋势分析(全文)摘要目的分析2000—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

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收集2000—2019年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及评价研究院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中中国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年龄标化发病率、年龄标化死亡率。

观察指标:(1)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和死亡情况。

(2)2019年中国胃癌年龄标化发病和死亡情况。

(3)2000—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率变化趋势。

(4)2000—2019年中国胃癌死亡率变化趋势。

计数资料以绝对数、百分率和比值表示。

以GBD估计的世界标准人口结构对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标化,采用Joinpoint软件构建对数线性模型进行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结果(1)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和死亡情况: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人数612 821例,粗发病率为43.1/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30.6/10万。

发病人群中男性451 332例,女性161 489例,粗发病率分别为62.3/10万和23.2/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分别为47.4/10万和15.8/10万。

2019年中国胃癌死亡人数421 539例,粗死亡率为29.6/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为21.7/10万。

死亡人群中男性298 514例,女性123 025例,粗死亡率分别为41.2/10万和17.6/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3.1/10万和12.2/10万。

(2)2019年中国胃癌年龄标化发病和死亡情况: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人群中<40岁20 855例,其中男性14 005例,发病占比为3.1%(14 005/451 332),女性6 850例,发病占比为4.2%(6 850/161 489);40~49岁45 903例,其中男性34 659例,发病占比为7.7%(34 659/451 332),女性11 244例,发病占比为7.0%(11 244/161 489);50~59岁111 975例,其中男性87 156例,发病占比为19.3%(87 156/451 332),女性24 819例,发病占比为15.4%(24 819/161 489);60~69岁180 434例,其中男性137 939例,发病占比为30.6%(137 939/451 332),女性42 495例,发病占比为26.3%(42 495/161 489);70~79岁172 541例,其中男性126 345例,发病占比为28.0%(126 345/451 332),女性46 196例,发病占比为28.6%(46 196/161 489);>80岁81 113例,其中男性51 228例,发病占比为11.4%(51 228/451 332),女性29 885例,发病占比为18.5%(29 885/161 489)。

胃癌的流行病学

胃癌的流行病学
,
产 生亚 硝基氮复 合 物
。 ,
,
这一
之间 无 差异
此外
,
共 同 通道的 直径 为 2 士

1
mm
,
物 质是 常 见 的 突 变 原 和致癌原 遗传学
:
1 m m 的结石所 阻 塞
有 些 作者认 为 胆 石 早
在 恶 性贫血的家族 中
mm
有 人 声称 <
胃微 环 境 中厌 氧菌繁殖
、 ,
很多 上 述 细 菌内
,
胆结石在大便 筛选 中不 易 发 现

,
而 造成 有 害的
含有 对 正 常食物中 亚硝基化分 子 起作 用 的 还 原 酶
用 于食物 药 物 或胆 盐

乳头 梗 阻 不 易被 <
但是

,
胆囊结石的 大 小与有 无 胆 总 管结石
Ra s n
o n
急性胆管胰腺 炎 全 身支持 胆道造影 手术
。 ,
预 后 征象 和 肝功 能

一 2 28~ 2 34 胃癌在威胁 世 界健康问题 上
,
占居 重 要位 置



初期治疗为静脉输液
鼻 胃引流
,

广谱抗 生 素和
多国家 对 胃癌进行 了多 学科 的研究
下 几方面作 了简要的 回 顾 流 行病学 肿瘤
1

也 称 为 浸 润 型 或 低 分 化 型 在 低 发人
弥 散 型 胃癌 的 癌 前病 变很 难 与正 常枯
,
上病 人 的 血 清转 氨 酶 升 高 例结石持续梗 阻 胆 管 恶化征象
。 ,
5

胃癌的流行病学调查

胃癌的流行病学调查

胃癌的流行病学调查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了解胃癌的流行情况,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胃癌流行病学调查为主题,通过介绍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等方面,全面剖析该疾病的现状与相关因素。

一、调查目的胃癌的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深入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可以收集胃癌患者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遗传背景、环境因素等,从而找出相关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二、调查方法1.研究对象的选择本次胃癌流行病学调查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地理区域,并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确保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调查内容的设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体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等)、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体育锻炼、吸烟酗酒情况等)、遗传因素(家族史)、环境暴露史等。

通过设置合理的调查问卷,让被调查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3.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采用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以及相关医学档案的收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数据分析与统计通过合理的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出相应的结果。

三、调查结果通过对大量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胃癌患病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所选地理区域内,胃癌患病率较高,呈现上升趋势。

2.年龄分布胃癌患者中,40岁至60岁的人群占比较高,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3.遗传因素调查显示,有家族胃癌病史的患者患病风险明显增加。

4.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合理(高盐、高盐腌制食品)、吸烟、酗酒以及缺乏体育锻炼等均与胃癌发病率的增加密切相关。

5.环境因素与胃癌发病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化学品暴露等。

四、讨论与展望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胃癌的发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改善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增加体育锻炼等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

胃癌的流行病学

胃癌的流行病学

胃癌的流行病学胃癌的地区分布胃癌在世界不同国家,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存在着很大差别。

1.发病率据1982年“世界五大洲癌发病率”第4卷的资料。

摘出世界各国胃癌发病率,见表1。

是1975年前后世界各地癌症登记的结果。

以日本最高,男性超过70/10万,女性超过30/10万。

男性发病率超过30/10万的地区在欧洲、亚洲东北部、拉丁美洲;发病率在15~30/10万的地区有北美、西欧、大西洋;而西亚、非洲、中南美洲西部和澳洲在15/10万以下。

女性发病率地理分布与男性大致相同。

中国发病率据上海报道,男性为55.7/10万,女性为21.0/10万。

2.死亡率胃癌死亡率较高的国家,主经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等地区。

日本、新加坡和中国,为亚洲死亡率较高的国家。

拉丁美洲以哥斯达黎加、智利的死亡率最高。

欧洲以前苏联、匈牙利、波兰、冰岛、罗马利亚、保加利亚等国死亡率较高。

以上国家男性调整死亡率都在20/10万以上。

胃癌死亡率较低的国家,男性胃癌调整死亡率在9/10万以下的有美国、加拿大、古巴、澳大利亚、丹麦等国。

据我国1973~1975年恶性肿瘤死亡调查,我国胃癌分布广泛,各地区死亡率差异明显,且有地理相对集中趋势。

高死亡率地区在西北,如青海、宁夏、甘肃,较高死亡率在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上海、福建、浙江等,低死亡率地区在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及广西等省区。

以省份统计死亡率最高的青海,调整死亡率为52.63/10万(男性)和27.80/10万(女性),最低的广西,为7.02/10万(男性)和3.41/10万(女性),两地相差7.5倍和8.2倍(见表3)。

以县份统计,全国计有73个高死亡率县,分布在14个省区,计甘肃10个,青海、宁夏、安徽各7个,山西9个,江苏12个,福建6个,陕西、河南、浙江各1个,福建长乐3县为120.47/10万,高居首位。

低死亡率县份有98个,分布在9个省区,计云南25个,广东19个,广西14个,湖南、四川各10个,贵州8个,江西5个,山东4个,湖北2个,江西崇义县仅为0.22/10万,全国最低。

胃癌

胃癌

胃癌
九、气钡造影
胃癌
4、内镜检查
胃癌
六、临床表现 总体来看,胃癌的临床表现出现的比较晚,而且都 不典型。早期胃癌多无症状。进展期胃癌最早出现的症 状是上腹痛,常伴有纳差,厌食,体重减轻。发生转移 时可出现转移病灶的临床表现,例如肝转移出现黄疸。 幽门梗阻出现恶心、呕吐,等等。 有一些胃癌可以出现伴癌综合症,包括反复出现的 浅表性血栓静脉炎及过度色素沉着,黑棘皮病,膜性肾 病、累及感觉和运动通路的神经肌肉病变等。
肿瘤学
胃癌
一、定义 胃癌是起源于胃粘膜上皮和腺上皮的恶 性肿瘤。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 胃恶性肿瘤的95%以上。
胃癌
二、流行病学 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2/3的胃癌分布在 日本、中国、韩国、中南美洲和中东的部分 地区,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发病率 较低。
胃癌
二、流行病学 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存在地域差异,北方地 区(甘肃、宁夏、青海、东北)高发,湖南、 广西、云南等地发病率较低。
1994年
胃癌
三、病因 (三)遗传因素
胃癌
三、病因 (三)遗传因素
胃癌
三、病因 (三)癌前状态 与恶性肿瘤相关的良性疾病称之为癌前疾 病。而把与恶性肿瘤相关的病理学变化称之 为癌前病变。
胃癌
癌前疾病:
1、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息肉 炎性息肉约占80%,直径多在2cm以 下,癌变率低;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 3、胃溃疡 癌变多从溃疡边缘发生,多因溃疡 的炎症、糜烂、再生及异常增生所致。 4、残胃炎 癌变常在毕式II式胃切除术术后1015年发生。
胃癌
根据腺体的分泌功能:
1、管状腺癌 癌细胞构成大小不等的腺管或腺腔,分化良好。 2、粘液腺癌 癌细胞产生的粘液在间质大量聚集。 3、髓样癌 癌细胞大多不形成明显的官腔,呈条索状或团块状, 分化较差。 4、弥散型癌 癌细胞呈弥散分布,不含有粘液也不聚集成团, 无腺样结构,分化极差。来自管状腺癌粘液腺癌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一、本文概述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胃癌流行病学现状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率、死亡率、流行趋势、地域分布、影响因素等,以期为胃癌的防控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介绍中国胃癌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分析其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胃癌的流行趋势,包括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之间的差异。

文章还将关注胃癌的地域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地区胃癌发病率的差异及其可能原因。

在影响因素方面,本文将重点讨论胃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保护因素则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营养素的均衡摄入等。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可以为胃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将对未来胃癌流行病学研究的方向和挑战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中国胃癌防控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全面了解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现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的本质,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胃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中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流行病学挑战。

近年来,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其仍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饮食习惯不良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更是高居不下。

与此同时,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这无疑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患者的死亡率。

在流行病学特征方面,中国胃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例如,沿海地区由于海鲜、腌制食品等饮食习惯的影响,胃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西部地区则由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因素,胃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

中国癌症防治研究现状
在癌症防治研究方面,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政府加大了对癌症防治的投 入,加强了癌症防治专业机构的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癌症防治体系。同时, 我国在癌症防治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对一些常见癌症的筛查和早期诊 断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新型抗癌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研究等。
然而,我国癌症防治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缺乏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在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另一方面,癌症防 治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不足,制约了癌症防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国际经验与启示
世界各国在癌症防治方面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启示。美国在预防医学体系 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机制,通过实施戒烟、健康饮食、加强锻炼等健康 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欧洲通过加强癌症筛查、提高公 众的健康意识等
措施提高了癌症防治效果。此外,全球防治癌症的倡议也在积极推进中,为 各国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目前,儿童哮喘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和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方面,长期吸入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哮喘的基础。此外,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等 也可用于治疗哮喘。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的普及对控制哮喘有重 要作用。
健康教育包括教导儿童及家长正确使用吸入器、合理使用药物、掌握哮喘急 性发作的急救方法等。
2、病因与病理生理
在中国,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此 外,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等炎症性疾病也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心力衰竭 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
3、地域与种族差异
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特点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族之间存在差异。在中国,东 部地区的患病率高于西部地区,城市地区的患病率高于农村地区。此外,心力衰 竭在汉族、藏族等不同种族之间的分布也存在差异。

胃癌高发区全年龄段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胃癌高发区全年龄段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胃癌高发区全年龄段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是导致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胃癌高发区全年龄段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胃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胃癌高发区由于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胃癌的高发状况。

在这些地区,人们长期以来的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增加了胃癌的患病风险。

幽门螺杆菌是胃黏膜上的一种常见细菌,被认为是导致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胃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对象为胃癌高发区的全年龄段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

通过选择多个研究点,收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和流行病学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在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普遍较高,从儿童到老年人都存在着幽门螺杆菌感染。

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家庭成员传播,密切接触是感染的主要途径。

而在成年人和老年人中,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等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联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粘膜的慢性炎症,长期存在的炎症状态增加了胃癌的发生风险。

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持续时间和感染强度也与胃癌风险密切相关。

因此,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制定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加强对胃癌高发区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筛查以及早期干预,降低感染率和发生率。

此外,改善饮食结构,减少高盐、高脂肪、高糖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总之,胃癌高发区全年龄段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为胃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加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保护人们的健康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感染普遍存在于各个年龄群体中,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饮食习惯等途径传播。

胃癌NCCN

胃癌NCCN

分期
N0 N1 IB II IIIA N2 II IIIA IIIB N3 IIIA
T1 T2 T3
IA IB II
T4
H1, P1,CY1,M1
IIIA
IIIB
IV
腹膜转移(P) P0 无腹膜转移 P1 有腹膜转移
*本分期源自 Japanese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Japanese Classification of Gastric Carcinoma - 2nd English Edition. Gastric Cancer (1998) 1: 10–24 †肿瘤可以穿透固有肌层达胃结肠韧带或肝胃韧带或大小网膜,但没有穿透这些结构的脏层腹膜。在这种情 况下,原发肿瘤的分期为T2。如果穿透覆盖胃韧带或网膜的脏层腹膜,则应当被分为T3期。 ‡肿瘤侵犯大、小网膜、食管和十二指肠不作为T4,经胃壁内扩展至十二指肠或食管的肿瘤分期取决于包括 胃在内的这些部位的最大浸润深度。 §M1的种类应注明:LYM: 淋巴结;PLE: 胸膜;MAR: 骨髓;OSS: 骨;BRA:脑;MEN: 脑膜;SKI: 皮肤; OTH: 其它
*经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AJCC) 允许后使用。 本分期源自Springer-Verlag New York 2002年出版的《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6版。 (更多信息请登 录www. )。对本材料的任何引用都应将AJCC做为原出 处。因此,未经代表AJCC的Springer-Verlag New York书面授权,任何人 不得对本材料进行再利用或进一步发行。 †肿瘤可以穿透固有肌层达胃结肠韧带或肝胃韧带或大小网膜,但没有 穿透这些结构的脏层腹膜。在这种情况下,原发肿瘤的分期为T2。如果 穿透覆盖胃韧带或网膜的脏层腹膜,则应当被分为T3期。 ‡胃的邻近结构包括脾、横结肠、肝脏、膈肌、胰腺、腹壁、肾上腺、 肾脏、小肠以及后腹膜。经胃壁内扩展至十二指肠或食管的肿瘤分期取 决于包括胃在内的这些部位的最大浸润深度。

胃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胃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胃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吴俊麒(综述)燕速(审校)(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青海西宁810001)[摘要]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地理位置分布上以高纬度地区为最高,而在人群分布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我国男性胃癌死亡率中,最高的三个民族依次是回族、哈萨克族和朝鲜族。

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生活习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慢性胃病史。

而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遗传易感性、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凋亡基因和代谢酶基因。

针对以上讨论的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不仅对控制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对全球胃癌的防控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胃癌;流行病学;进展Research status and progress of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Wu Junqi (review) Yan speed (Revision)(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hai University Qinghai Xining 810001) [Abstract]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in the worl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n high latitude area is the highest, while significant ethnic differences also exist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the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in men in China, followed by three ethnic groups is the highest Hui, Kazak, korean. The high risk factors of gastric cancer includes two asp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external factors mainly include environmental factors, dietary habits, living habits,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chronic gastric diseases. The internal factors including genetic predisposition, oncogene,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poptosis genes and metabolic enzyme gene. According to the risk factors of gastric cancer discussed above and tak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not only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control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will also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lobal gastric cancer.[Keywords]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 progress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近二十年来,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韩国和日本)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明显高于欧美等国家,而且,胃癌的发病率在世界癌症发病率中居第四位,死亡率居第二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2]。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在中国,胃癌也是一种高发的疾病,其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与世界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以期提高人们对胃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具有以下特征:1、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差异:在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

城市地区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关。

而农村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可能与农村地区的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等有关。

2、年龄段的差异: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年龄段差异。

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尤其是50-60岁的人群,这与该年龄段的人群暴露于各种致癌因素的时间较长有关。

3、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胃癌发病率也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发病率较高,可能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而西部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可能与西部地区的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等有关。

胃癌的致病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结构、吸烟和饮酒等。

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的致癌因素之一,大约有60%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此外,饮食结构不合理、吸烟和饮酒等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针对胃癌的筛查和诊断,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内镜检查、生化指标检测、影像检查等。

其中,内镜检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筛查方法之一,可以发现早期胃癌并进行组织活检。

生化指标检测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等生化指标来辅助诊断胃癌。

影像检查如钡餐造影、CT等也可以帮助诊断胃癌。

胃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手术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早期胃癌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获得较好的生存率。

化疗和放疗则主要用于辅助手术治疗,帮助控制肿瘤的扩散和缓解症状。

要降低胃癌的发病率,需要从多方面加强预防措施。

首先,加强幽门螺杆菌的防治,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降低感染风险。

其次,优化饮食结构,减少高盐、熏制、油炸等不健康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胃癌的流行病学

胃癌的流行病学

胃癌的流行病学状况胃癌 5 年生存期仅20%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胃癌的 5 年相对生存期在 20%左右,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 1.5~2.5 倍。

大约 90%的胃癌属于腺癌,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 1)肠型胃癌,分化较好,在男性、老年患者中更常见。

肠型胃癌在高风险地区中占主导地位,比如东亚、东欧、中南美洲等地区。

( 2)弥漫型胃癌,分化不好,在男性与女性中发病率更接近,在年轻患者中更常见。

弥漫型胃腺癌的地区分布更均匀,与 A 型血及遗传关系密切。

近几十年来肠型胃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带动了胃癌的整体发病率的降低,而弥漫型胃癌发病率却上升了。

50岁~80 岁,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以男性胃癌发病率为例, 45~54 岁发病率为 70/10 万, 55~64 岁阶段为 145.7/10 万, 65~74 岁为264.3/10 万。

发病的高峰年龄在 50岁~80 岁。

全球胃癌发病状况90 万 vs 70 万——全球每年 90 万胃癌新患者,同时有 70 万人死于胃癌2002 年全球每 10 万名男性发生胃癌的的人数为 22 人,女性为 10.4 人;死亡率在男性中为每 10 万人 16.3 人,女性为 7.9 人。

2002 年全世界估计有 90 万胃癌新患者(其中男性为 60 万,女性为 33 万),同时有 70 万人死于胃癌(男性为 45 万人,女性为 25 万人)。

男性中,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前列腺癌,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

在女性中,胃癌的发病率居第五位,排在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和肠癌之后。

按地理分布,有三分之二的胃癌分布在日本、中国、韩国、中南美洲、东欧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欧和印度的发病率较低。

发达国家的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几十年有显著下降了,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年死亡率约为 22/10 万, 90 年代下降至 3.7/10 万以下。

胃癌流行病学趋势

胃癌流行病学趋势

早期诊断技术及应用前景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基因测序、基因突变检测等 技术,发现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 的基因变异,为早期诊断提供依
据。
影像学检查
采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 手段,对胃癌病灶进行定位和分期 ,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内镜技术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共聚 焦激光显微内镜、荧光内镜等,使 得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
推广内镜检查
鼓励有症状或高危人群接受内镜 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早期
胃癌。
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医生对胃癌诊疗技术的培训 和学习,提高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水平。
三级预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规范化治疗
01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02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
地域分布特点
01
地域性差别
胃癌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某些地区或国家的发 病率较高,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较低。
03
02
高发地区
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比南方地 区明显为高。这些地区的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等可能与 胃癌的高发有关。
低发地区
相对而言,南方地区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胃癌发病率 较低。这可能与这些地区的饮食结构、卫生条件以及医 疗水平有关。
保护因素
一些因素可能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如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抗氧化营养素的补充、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这些保护因素 有助于维持胃黏膜的健康状态,减少胃癌的发生。
03 胃癌发病趋势分析
发病率变化趋势
01
02
03

2021胃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全文)

2021胃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全文)

2021胃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全文)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附属机构国际癌*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的2012年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在全世界范围内,2012年胃癌新发病例数为951 600例,其发病率继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之后,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

胃癌的发病情况在全世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约70%的胃癌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约677000例),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包括东亚(日本、中国、朝鲜等)、中欧、东欧以及南美等。

根据中国国家癌*中心*新统计数据,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为31.28/10万人,位列所有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其中男性为42.93/10万人,女性为19.03/10万人,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

胃癌的死亡率为22.04/10万人,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3位,其中男性为29.67/10万人,女性为14.02/10万人。

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样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西北黄土高原向东至东北辽东半岛,沿海南下胶东半岛至江、浙、闽地区为高发区,而广东、广西等省的发病率很低。

高低发病区的胃癌发病率相差17.1倍,病死率相差21.5倍。

高发病区青海、宁夏、甘肃的胃癌病死率均超过35/10万人,是全国胃癌平均病死率的1.5倍。

另外,我国胃癌的发生具有种族差异性,回族、藏族人群的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人群,可能与两者生活、饮食习惯差异有关。

胃癌发病率的地区差异还与遗传、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等因素有关。

Hp是一种生长在胃黏膜表面与黏膜层之间的微需氧菌。

大量研究显示,人群Hp感染率与胃癌死亡率呈正相关。

在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高于胃癌低发区成人感染率(13%~30%),WHO已将其列为Ⅰ类致癌原,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烟与胃癌
日本医师的研究表明:
香烟根数(每天) 从不/已戒
相对风险(95%CI)* 1.0
1-19 20+
1.7(1.1-2.6) 1.8(1.1-3.0)
*根据年龄和酒精射入量经过调整
酗酒与胃癌
•通常情况下,喝酒和胃癌是没有明显关联的。
•例外的:大量饮用红酒和伏特加酒与胃癌发 病率升高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 (预期研究)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 (最新解释)
导致胃癌的确实原因 非洲的不解的疑问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不存在性别差异
饮食与胃癌
预防因素:
确定因素: 蔬菜与水果、冷冻食品 •可能性较大因素:维生素C •可能性较小因素:类胡萝卜素、 葱类、未经加工 的谷物、绿茶
致病因素:
•确定因素:没有 •可能性较大因素:高盐食品 •可能性较小因素:淀粉、烤肉与烤鱼
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与胃癌
许多病情控制的研究结果:
大量摄入可以降低胃癌发病率
一些预期研究结果:
联系并不显著
具抗氧化作用的微量营养素: 假设的要素
维生素等的摄入与胃癌 随机控制的试验
国家 摄入
β-胡萝卜素 +维生素E β-胡萝卜素 维生素E
相对风险
0.84 1.25
1.25
中国 芬兰
用盐腌制的食物与胃癌
研究(年份) 针对人群 相对风险 (95%CI)*
Parsonnet, et al(1991)
Nomura, et al(1991) Forman, et al(1991)
美国卫生维 3.6(1.8-7.3) 护组织签署 者
夏威夷的日 6.0(2.1-17.3) 本人 英国人 2.8(1.0-8.0)
胃癌的描述性特征:
• • • • • 第二大常见癌症 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戏剧性地下降 发生率存在着较大范围的变化 移民中患病风险发生改变 男、女患病比率为:1.5 : 2.0
日本
丹麦
美国白人
年龄上调整过的死亡率变化趋势(每十万人)
部分地区胃癌年发病率的示意图(每十万人计)
(自上而下:日本宫城、日本大阪、哥斯达黎加、中 国上海、哥伦比亚卡利、夏威夷的日本裔、意大利热 那亚、芬兰、英格兰和威尔士、美国黑人、阿尔及利 亚Setif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丹麦、印度Bomba、 美国白人)
许多病情控制的研究表明:
使用精致盐,及盐腌制的食品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
预期实验证Hale Waihona Puke :食用腌制的鱼会增加发病率
高盐的摄入在小鼠身上会引发化学诱导的 胃癌
饮用绿茶与胃癌
地区
Saga(Jpn) 上海
比较(每天)
十杯以上和较 少杯数 喝较浓的茶
相对风险
0.3 0.5
上海 夏威夷*
四杯以上和不 喝的
0.5
阅读材料
• Kono S Hirohata T. Nutition and stomach cancer(营养与 胃癌)cancer causes control(癌症起因的控制) 1996;7:41-55 • World cancer research.(全球癌症研究) Food, 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a global perspective.(全球 视角:食物,营养和癌症的预防)华盛顿 :美国癌症研 究机构 1997
男、女性中特定年龄层胃癌发病率对比 日本大阪,1988-1992
资料来源: Cancer Incidence in Five Continents Vol 7, IARC, 1997
组织学上胃癌的分类
• 肠内类型
男性及年长者中发病率高(可能受环境影响)
• 弥散类型
两性发病率差别不大且在年轻人中发病率较高 肠内类型: 受环境影响?
胃癌的流行病学
Suminori Kono 医学博士,理学博士 预防医学教授 Kyushu (九洲)大学医学院 日本福冈 812-8582,
skono@pheath.medkyushu-u.ac.jp
翻译:俞雯清 校对:张镭 张红
主题
了解其描述性特征
学习其预防以及患病风险 了解解释流行病学观测的途径
胃癌患者的五年相对存活率
日本(1987-89) 美国(1986-91) 丹麦(1983-85) 48% 19% 19%
资料来源:Hanai A Jpn J Cancer Clin 1998;44:4959
胃癌的检查
• 日本全国范围内的检查
• 钡x-射线方法 • 非随机化控制的测试 • 在病情控制的研究中很有用
2杯以上和不喝 1.5 的
*对日本人作的预期调查
硝酸盐、亚硝酸盐和 亚硝基化合物与胃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