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饮食民俗的调查

合集下载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春节民俗调查报告15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春节民俗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1调查时间:寒假假期调查地点:长辈亲戚家调查渠道:长辈亲戚、网络查询、书籍寻找调查结果:长辈亲戚:春节要团圆,除夕夜晚上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正月初一,要早早起来去当地的寺庙烧香拜佛。

春节八天,要到处拜访亲戚。

网络调查: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贴春联、扫尘、倒贴福等等的习俗。

书籍寻找:腊月初八吃腊八蒜、腊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爷、年三十吃团圆饭、大年初一逛庙会、正月十五闹元宵……大人们的忙碌,孩子们的热闹,浓浓的年味儿。

书籍中于把一家几口的人物放进去,从他们的视角看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中的一个城门甚至一个城墙垛都非常有讲究。

——《北京的春节》春节民俗调查报告2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寒假期间,我利用走访的形式,对家乡附近的一些老人进行了咨询调查,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进行了汇总整理,并作出如下调查报告。

关于我们邢台人的春节习俗,据传颂的民谣来形容:“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转一转......” 在我们这里,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烟酒瓜果、干菜蔬菜,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春节是从腊月廿三开始的,这一天被称为“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我们这就有“二十三,祭灶官”说法,而且在这天还要包饺子。

春节饮食文化5篇

春节饮食文化5篇

春节饮食文化5篇第一篇:春节饮食文化(一)春节食俗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举凡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

江南风俗,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

北方人家过年的年饭,是用金银米(黄白米)做的,饭上用枣、栗、龙眼、香枝点缀,插上松柏枝。

北方人过年吃饺子。

饺子中有的饱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饱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只饺子饱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

饺子形似元宝,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

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

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

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

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风。

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

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均为新年糕点的佳品。

(二)除夕食俗除夕,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廿九)的晚上。

意思是这个晚上,“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

旧俗除夕之夜,在敬祭天地祖先后,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称为“合家欢”、“团年饭”。

江南人家吃年夜饭,桌上四冷盆、四热炒,一暧锅,是很典型的。

年夜饭餐桌上必备一碗炒青菜或蹋菜,青翠碧绿,名为“长庚菜”;有的还备上落苏(茄子)菜。

落苏菜以风干茄子和其他蔬果烹成,吃年夜饭时大家动筷第一口先要品尝的就是这个菜。

因吴音“落”与“乐”谱音。

除夕食俗,北方吃饺子。

守岁时包。

子时辞岁时吃,称为“更年交子(饺子)”。

北方人除夕包饺子,讲究皮薄、馅足、捏得紧,包时不许捏破,下锅不许煮烂。

如果不小心把饺子弄破,也只能说“挣了”,忌讳说“烂”字和“破”字。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一、引言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习惯。

为了全面了解春节民俗的传承和变化,本次调查报告对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和地域背景的人群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有效回收了900份。

调查内容包括春节的习俗活动、食品消费、亲友聚会等方面。

三、春节民俗习俗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在春节期间会举行庆祝活动,其中最为常见的活动是贴春联、放鞭炮和赏灯笼。

贴春联被认为是迎接新年的重要习俗,占据了调查人群中的76%。

放鞭炮和赏灯笼的习俗也得到了广泛的延续。

四、春节食品消费春节期间的食品消费一直是人们格外关注的话题。

调查发现,饺子、年糕和鱼类是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食品。

其中,饺子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占据了90%的受访者的食品选择。

同时,团圆饭也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有80%的受访者会举行团圆饭。

五、亲友聚会春节期间,亲友聚会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

调查显示,82%的受访者会与家人和亲友一起庆祝春节。

此外,拜年、送红包和互赠礼物也是春节期间人们之间的常见社交活动。

六、春节民俗传承与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传统的春节民俗活动正在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比如,虽然贴春联的传统仍然延续,但近年来出现了以电子春联和网络表情为代表的新形式。

而且,一些地区的鞭炮禁放政策也影响了放鞭炮的习俗。

然而,尽管有变化,春节的传统仍然保持着核心的价值和意义。

七、对春节民俗的建议根据调查结果,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春节民俗,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春节习俗的宣传和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其中;2. 适应时代发展,保留传统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春节民俗活动创新;3. 加强对春节民俗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确保其传承与发展。

八、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春节的民俗习俗在传承和变化之间不断演进。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精选5篇)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精选5篇)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精选5篇)民俗文化调查报告篇1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茂名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时间:1月14日到1月27日地点:茂名市信宜调查对象:亲朋、邻里调查方式:查阅相关书籍、走访、请教调查范围:关于信宜地区各种风俗文化以及春节期间的禁忌,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信宜,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

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

下面是关于信宜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

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我们这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

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

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

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

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

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信宜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

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春节风俗调查报告春节风俗调查报告(通用1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春节风俗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风俗调查报告1调查时间:20xx年2月16日调查地点:xx调查人:xx调查问题:春节习俗中的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压岁钱。

被调查者:家长、老前辈、有关资料调查结果:1、贴对联春联是从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

《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的。

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

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

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2、吃年夜饭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汇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

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吃,也可以在长辈家吃。

对于年夜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很讲究的,在我们当地,年夜饭至少要炒六个菜,然后再煮上一大盆大锅饭,焖一盆大米,在午夜12点还要吃饺子,第二天就不用再吃太多饭了,都忙着到处去拜年。

3、拜年及收压岁钱正月初一拜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日子,因为我们可以受到许多压岁钱。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专门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小孩的妖怪,有一对夫妇用红纸包了几个铜钱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妖怪来了以后,这个小孩身上冒出红光,妖怪吓得赶紧跑了,其他人也学者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妖怪果然不敢来了。

所以,现在长辈们会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以祈求孩子们来年平平安安。

4、调查体会:春节是我国的传统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下传统节日文化,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春节风俗调查报告2一、春节的来历: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另一名称为“年”。

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目,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直到正月十五,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关于传统小吃的调查报告范文(必备5篇)

关于传统小吃的调查报告范文(必备5篇)

关于传统小吃的调查报告范文(必备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传统小吃的调查报告范文(必备5篇) 关于传统小吃的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一、调查目的:春节期间感受传统文化,了解民风民俗。

春节传统民俗调查报告通用10篇

春节传统民俗调查报告通用10篇

春节传统民俗调查报告通用10篇春节传统习俗有哪些篇一春节习俗春节习俗:祭灶神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二十四,扫尘日”。

迎新首先要除旧。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

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春节习俗:倒贴福字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

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春节习俗:贴春联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

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了解春节习俗调查报告(通用5篇)

了解春节习俗调查报告(通用5篇)

了解春节习俗调查报告(通用5篇)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篇一一、办年货1. 调查地点:家里2. 调查内容:特色年货灌香肠了!妈妈先准备了薄如蝉翼的小肠皮,再把猪肉切碎。

接着就是靠真本事的时候了:妈妈在碎猪肉里掺上盐、味精、料酒和各种调味品,再搅拌着。

然后用灌香肠的专用工具,在小的那头套上小肠皮,大的那头往里面加上猪肉。

这个工艺的要求就更高了:要求用力均匀,用料均匀,这样子做起来的香肠才好看。

香肠做好了!看着这红白相间的精美的香肠,我谗得直流口水!二、送年礼1.调查地点:小姑家2.调查内容:小屋面貌一大早,妈妈就拉着我起床,说是要去小姑家拜年。

我兴高采烈地,恨不得立即就坐飞机去小姑家。

妈妈把饼干和牛奶等礼品放在车踏板上。

不一会儿,就到了小姑家。

我乐呵呵地想:小姑看见我和妈妈来她家,肯定会吓一跳吧!“叮咚——叮咚——”一阵门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小姑打开大门,定睛一瞧:是我和妈妈,果然顿时怔住了,30秒过后,才反应过来。

连忙叫我们两个人进门,还边走边“责怪”:来我家怎么也不通知一声?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我和妈妈只能在后面偷笑。

进了屋,妈妈叫我把“年礼”拿出来,送给表弟。

弟弟傻笑着,开心地把我拉回房间吃饼干去了。

妈妈也和姑姑互报祝福。

整个小屋里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我们被幸福包围着。

再来看看这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不豪华但令人心情愉悦;桌子上换上了新的桌布,冰箱里买了好多蔬菜水果??一切都意味着:新的一年来临,我们要焕发新的活力!三、美化居室1.调查地点:我家2.调查内容:卫生工作新的一年又向我们招手了,除了买年礼、办年货,是不是应该做一做卫生来迎接新年呢?光说不做假把式,我们一家三口立刻“武装”起来了:妈妈穿着围裙,拿着【威猛先生】——她的工作是打扫厨房和卫生间;爸爸左手拿拖把,右手拿扫帚——他负责客厅及阳台;我则手提水桶,准备抹布。

因为我的管辖区是两间卧室。

“滴答——滴答——”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三个人脸上沾满了汗珠,但各自的“包干区域”也差不多可以收工了。

“春节的习俗”调查报告范文(3篇)

“春节的习俗”调查报告范文(3篇)

“春节的习俗”调查报告范文(3篇)“春节的习俗”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春节的习俗”调查报告范文篇1调查说明:研究目的: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调查结果: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

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

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

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年二十四谢灶: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二十八洗邋遢: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年三十晚上送年: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

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

春节传统习俗调查报告(20篇)

春节传统习俗调查报告(20篇)

春节传统习俗调查报告(20篇)篇1:春节传统习俗调查报告一、关于“春节习俗”调查报告的原因:寒假期间,我随家人过了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在过春节时,发现了一些风俗习惯,在中国人的过年习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过年的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我带着疑问走访了村里的知名老人。

二、调查报告的内容: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春节,代表了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意味着新春的到来,是美好的象征。

周而复始的过着春节,可为什么要过春节呢?相传,古时候有个吃人的怪物叫“年”。

“年”每隔365天就会出来吃人。

有一个聪明的小孩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们在门前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并放鞭炮。

“年”被吓跑回湖里。

从此,人们每年都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

“年”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

所以人们第二天都会穿上新衣服,走家串巷去拜年,见到了人都会说“过年好”。

这个习俗也就被传了下来。

直到今天,人们仍会说“过年好”。

春节,人们都会在一起吃团圆饭,无论多远,也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

腊月二十九,人们就开始忙着贴对联、“福”字、挂门钱。

把“福”倒过来贴,有“福到了”的意思。

大年三十,女人们就忙着包饺子,男人们就去“上坟”。

“上坟”意味着想让死去的亲人也感受到新年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晚辈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孝敬。

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习俗。

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去“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里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块、花生、枣、栗子等包进馅里。

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春节,长辈会给晚辈们一些压岁钱,意味着给晚辈们添岁,也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爱与期望;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还得串亲戚。

人们会从大年初二走亲戚,串朋友,有的一直串到初九或初十。

人们交流过去一年的得与失,为新的一年绘新谱。

三、调查报告的总结春节的习俗来源已久,在中华民族流传了上下几千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望“春节习俗”在中国大地上发扬光大。

关于春节风俗的社会实践调查内容

关于春节风俗的社会实践调查内容

关于春节风俗的社会实践调查内容
一、春节前夕的准备工作
1.大扫除
2.购置年货
3.贴春联、剪窗花
4.制作年糕等节日食品
二、春节期间的主要习俗活动
1.祭拜祖先、敬神
2.拜年、拿红包
3.放鞭炮、舞龙舞狮
4.逛庙会、赏花灯
三、饮食习俗
1.团圆饭
2.年夜饭
3.馅儿饺子
4.糖果、水果等应节食品
四、服饰习俗
1.穿新衣服
2.头戴红色物品(如发箍)
五、民间游艺
1.拳脚、踩高跷
2.舞狮、舞龙
3.赛龙舟
六、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
1.年龄、性别、地区、职业等
2.是否参与过上述节日活动
3.对节日习俗的继承及发展看法
通过上述调查内容,可以了解当前社会对春节传统风俗的实践和认知情况,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参考。

春节饮食文化的调查报告

春节饮食文化的调查报告

春节饮食文化的调查报告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饮食文化更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更传递着深厚的情感和寓意。

为了深入了解春节饮食文化的现状和特点,我进行了一次相关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春节期间人们的饮食习俗、食材选择、烹饪方式以及饮食文化所蕴含的意义,从而揭示春节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涵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人群,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网络平台发放问卷,并对部分受访者进行面对面或电话访谈,以获取更详细、深入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春节饮食的传统习俗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饮食中最重要的一餐,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会精心准备。

在菜品选择上,鱼、鸡、猪肉等是常见的主菜,寓意着“年年有余”“吉祥如意”“诸事顺利”。

饺子:饺子在北方地区的春节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家庭会在除夕夜包饺子,并且会在饺子中包入硬币、红枣等,象征着好运和福气。

年糕:南方地区的不少家庭会在春节期间制作和食用年糕,寓意着“年年高升”。

2、食材选择的特点丰富多样:春节期间,人们的食材选择非常丰富,除了常见的肉类、蔬菜、水果,还有各种特色的食材,如腊肉、腊肠、海鲜等。

注重品质:多数受访者表示会在春节期间购买品质较好的食材,以确保饮食的美味和健康。

地方特色鲜明:不同地区的人们会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食材,如四川地区的麻辣调料、广东地区的煲汤食材等。

3、烹饪方式蒸煮炖为主:为了保留食材的营养和原汁原味,蒸煮炖是春节期间常见的烹饪方式。

油炸食品:尽管油炸食品不太健康,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家庭会制作油炸丸子、炸鱼等,以增加节日的氛围。

4、饮食文化的意义家庭团聚:春节饮食是家庭成员团聚的重要时刻,大家一起准备食物、共享美食,增进了亲情。

传承文化:通过春节饮食习俗的传承,让下一代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精选)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精选)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精选)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一、引言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人团聚、欢庆佳节的美好时刻。

在这个期间,许多传统的习俗和仪式被人们传承和发扬,这些习俗不仅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为了深入了解春节习俗的传承和发展,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内容1. 腊月廿三日祭祖祈福在腊月廿三日,许多家庭都会祭祖祈福,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这一天,人们会准备供品、香烛、纸钱等物品,向祖先表示敬意,祈求平安、健康和幸福。

同时,也会向亲朋好友送去祝福,表达美好的祝愿。

2. 扫尘迎新春节前,人们会进行大扫除,清除家中污垢和旧物,寓意辞旧迎新、除旧布新,迎接新一年的好运和幸福。

扫尘的内容包括擦玻璃、洗床单被套、洗浴用品、扫地拖地等。

3. 贴春联、福字、门神春联、福字和门神是春节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春联和福字是用来装饰门楣的,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福;门神则是为了驱邪避鬼,保护家宅平安。

这些物品的贴法也有一定的讲究,需要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

4. 守岁除夕之夜,人们会熬夜守岁,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守岁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家人团聚、欢声笑语的时刻。

在这一天,人们会燃放烟花爆竹、吃年夜饭、看春晚等,共同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幸福。

5. 吃年夜饭、饺子、年糕等年夜饭是除夕夜的重头戏,也是家人团聚的象征。

在年夜饭上,人们会准备鸡、鱼、肉、蔬菜等美食,寓意年年有余、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

此外,饺子和年糕也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它们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6. 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人们互相祝福、交流感情的时刻。

在拜年过程中,人们会互相道贺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表达美好的祝愿。

同时,也会向长辈和亲朋好友致以问候,表达关心和尊重。

三、调查结果通过对春节习俗的调查,我们发现这些习俗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14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篇1到了春节,购买年货可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其实,这买年货和春节的习俗是息息相关的。

不信?我们来做个小调查吧!一、年年有余篇在过年期间,许许多多的人都买了鱼,就连我们家也买了这个小家伙。

为什么要买鱼呢?这是因为:在除夕年饭中,鱼除了象征年年有余的吉祥意义外,还有隐秘的镇邪意义。

早在汉代画师所绘门上的扣环,多有鱼餙作镇邪物。

唐代的屋门、柜门、箱门等,都盛行鱼形拉手,以示镇邪的功能。

这影响了后世除夕年饭的“鱼俗”。

在我调查的人中,就有80%的人都买了鱼呢!二、团团圆圆篇民间有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所以到了过年的时候,总有不少人去超市购买汤圆粉、白糖、红糖……在我调查的人中,就有70%的人买了汤圆粉。

三、甘蔗篇在大年三十那天上街,总会看见许许多多的人扛着甘蔗,有的还扛着两根,这是为什么呢?俗话说,过年吃甘蔗,一年甜到头。

在春节,有在家门口放甘蔗的风俗,昆明人俗称“抵门杠”。

人们一般在年三十将两根甘蔗对称地放在大门口,到除夕跨年的那一刻,再把甘蔗颠个筋斗,表示“翻梢”,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

两根甘蔗则代表好事成双,象征步步高升,甘蔗越吃到后面越甜则寓意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越过越甜蜜。

在我调查的人中,许许多多的人都买了甘蔗,就连我也买了长长的一根呢!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春节时我们买的年货和春节的习俗都是离不开的,大家都希望新的一年能够红红火火、岁岁平安……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也能如此——学习步步高升,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篇2除夕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春节民俗调查报告春节民俗调查报告十篇春节民俗调查报告篇1调查目的:了解本地节日传统及风土人情,弘扬祖国传统文化。

春节风俗谈调查报告

春节风俗谈调查报告

春节风俗谈调查报告春节风俗谈调查报告(精选5篇)春节风俗谈调查报告(精选5篇)1一、考察内容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二、考察原因在中国,几乎每年过春节都要吃饺子,这已经成了几百年的历史。

我想通过观察、考察亲人的过节方式,体验传统节日的意义。

三、参考资料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

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

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

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

"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

"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

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引言: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习俗作为春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通过对春节习俗进行调查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问卷发放的方式,共发放10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74份;现场访谈主要针对有代表性的春节习俗进行深入访谈,共进行了15次访谈。

调查结果:1.舞龙舞狮:在问卷调查中,接近90%的受访者表示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舞龙舞狮的表演。

舞龙舞狮代表了中国人民对幸福和繁荣的向往,也是一种驱邪辟邪的民俗活动。

在访谈中,有许多受访者表示参与舞龙舞狮是一种增加社区凝聚力的好方式。

2.贴春联: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每年春节都会贴春联,绝大多数春联都是自己手写或者亲手制作的。

贴春联是中国传统的新年习俗之一,寓意着祈福和美好的期望。

在访谈中,有许多受访者表示贴春联是一种传承文化的方式,也是一种给家庭增添喜庆气氛的习俗活动。

3.走亲访友:接近90%的受访者表示春节期间会走亲访友。

走亲访友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中国人民认为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所以通过走亲访友来表达亲情和友情。

在访谈中,有些受访者表示自己是外地人,春节是回家的时光,可以和家人亲朋共度美好时光。

4.吃年夜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说每年春节会来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年夜饭是春节期间的重要饮食活动,也是表达对新一年美好生活期望的一种方式。

在访谈中,有许多受访者表示年夜饭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家庭成员可以欢聚一堂,共同享受美食。

5.放鞭炮:在问卷调查中,约有70%的受访者表示每年春节都会放鞭炮。

放鞭炮是中国独特的新年习俗,寓意驱逐邪恶和迎接新年的到来。

尽管现代城市的限制导致许多地方禁止放鞭炮,但是在农村和一些地方仍然保持着这一传统。

在访谈中,有些受访者表示放鞭炮是一种庆祝活动,也能带来喜庆和祥和的氛围。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春节习俗调查报告(精选8篇)当想知道某一情况、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我们需要仔细地调查清楚,最后用调查报告将调查成果展示出来。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调查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习俗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篇1我的家乡济南又称泉城是山东省的省会,因泉水满城而得名。

但是这次要介绍的不是济南的闻名遐迩的泉水而是我们过年的习俗。

其实过年这个概念指的不只是大年三十这一天,而是从大年三十之前的“小年”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十五。

我将从年前、年中、年后,来讲述济南的过年习俗。

首先是年前。

年前指的是从小年这一天开始到过年的这一段时间。

过小年我们又叫送灶,据老人们说老年间的讲法是灶王的权力很大,不但管千家万户饭碗的稀稠,还管人间的善恶祸福,如果触怒了他,便要上奏天上玉皇降祸人间。

因此,每逢过年过节,都要用大鱼大肉好酒供奉,烧冥币填实他的腰包。

所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象年三十一样丰盛的酒菜好好吃一顿,我想这就是过小年这个名称的由来吧。

当然了,我们家是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了传统山东人往灶上帖对联的习俗了,只是大家找个理由一起聚聚。

而且这一聚不是白聚的,因为小年之后的第二天(年二十四)就是我们要大扫除的日子了。

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各家各户在送灶以后就开始进行大扫除置备年货了。

大扫除的时间长短要视房子的大小而定的。

爷爷奶奶健在的时候我们一般去他们那里过年,我们总是先给他们屋里屋外打扫干净,忙活完了以后再打扫自己家。

因为这次的扫除一定要彻底,连墙顶什么的都要扫到,所以会持续1-2天的时间。

扫除之后就是置备年货的日子。

我记得小时候并没有什么超市、大卖场的,所以用的年货一般从济南一个四里山的地方买。

用的年货几乎是每家的男人出去买的,由于四里山热闹所以每年我也都跟着,主要是买些家里给小辈的礼物玩具,给长辈送的衣服鞋帽。

对了,还有春联、福字、摆设、鞭炮、新衣服。

用的年货只是年货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当然是过年的重头戏,食物!由于过年的时间长又没有人再卖菜了,所以各家各户都要在年前把所有的食材都买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春节饮食民俗的调查
调查者:隋越高一·十班
一、课题背景
春节在中国人看来是最重要的节日,并且各地过春节都有不同的风俗。

民以食为天,各地过春节时的饮食更是具有极大的特点。

于是利用春节假期回老家的机会,我选择了对春节的饮食民俗进行调查。

二、课题目的:
为了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了解山东栖霞地区的春节饮食风俗,并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走访调查,观察记录、拍摄照片以及上网查阅资料。

四、课题研究过程:
1、制定计划,确定研究时间从小年至元宵节
2、对村中老人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有关春节的饮食民俗与流程
3、根据了解到的饮食民俗在当天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并拍摄照片
4、上网查阅资料并对记录进行整合,制成报告
五、观察与记录:(按日期记录)
2010年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三
这天俗称“过小年”或“辞灶日”
祭灶时吃糕,俗传用糕涂灶王的嘴巴,灶王上天就不说坏话了。

喝素面汤或杂面汤,有歌谣:“灶王爷爷本姓张,一年一碗烂面汤”。

饭后吃祭灶的“糖瓜”。

祭灶用特制的祭灶糖,饼状,半圆形,中间有豁口。

用黍子糖制成,又甜又
粘,足于粘住灶王的嘴。

祭完灶,全家分吃。

晚上包水饺。

辞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间进行的,祭祀时,摆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然后
烧香叩头,把旧灶祃揭下来烧掉,这就送灶王爷上天了。

烧时要加一些谷草
和杂粮,给灶王爷喂马。

2010年2月13日农历腊月三十
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俗称“大年三十”、“年三十”。

极受人重视,在村中说除日这天就是过年。

除日早晨,做隔年饭和隔年菜。

隔年饭一般用高粱米、黍米或小米,加上红枣做成。

隔年菜一般用干豆角、干扁豆、海带、粉条、猪肉、豆腐等干菜做成大杂烩,栖霞叫大锅烂菜(取“大锅揽财”义)。

我老家栖霞还习惯在这天早晨炸面鱼。

中午做菜一般很多,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家宴,一般要吃到半下午。

除夕之夜,又叫团圆夜。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此外,饺子形似元宝,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煮饺子时故意留下几个不煮,叫“压箅子”,以示年年有余。

发完纸吃饺子,首先要给天、地、祖宗神位端上三碗。

还要吃鱼、吃芋头、地瓜,也取有余之意。

煮南瓜,俗称“金瓜”,象征财富。

在切瓜时,口中还要念“呯呯呯,切金瓜,明年财宝装满家”一类的顺口溜。

饭后还要吃“炒花生果”,谓之“长生果”。

半夜吃年夜饭,一般吃芋头母子,俗称“聚宝盆”,吃鱼、吃饺子。

2010年2月14日农历大年初一
真正意义上的春节,即过年。

早晨吃水饺。

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以驱邪恶求吉利。

篦子上要留
两个饺子不煮,意在有余头。

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剩余。

水饺煮
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

端上饭桌,除每人一碗
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

初一第一顿的饺子里多包有硬币、红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红运当头,有好运气;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得大利;吃到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能长命百岁;吃到硬币,预示能发财。

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他。

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将来会有出息。

饭后锅内要放上饽饽、饺子等压着锅,意在有余头。

吃芋头取“连年有余(芋)”的吉利,也吃地瓜的,边吃边念:“正月初一吃地瓜,打的粮食拄屋笆”。

2010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二
送神日。

吃饺子。

2010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五
据说是财神爷赵公明的生日,商家称为财神生日,称“路头日”。

初五早晨,家家户户都吃饺子,叫“捏五”。

2010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七
中午吃面条,谓之“拴(或称拦)小人”、“拴中人”、“拴老人”。

晚上吃水饺,初七包水饺叫“包小人儿”。

2010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三
这一天是海的生日,我姥爷家在乳山,这天俗称“管海”,蒸供饽饽、供菜等供龙王爷。

晚上吃饺子。

2010年2月28日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也是过年的最后一天。

之后人们便要开始学习和工作。

吃饺子。

吃元宵。

又称“汤圆”、“圆子”,寓意合家团圆,吉祥如意。

捏灯、做灯。

面灯主要是用豆面做,做出来的灯称金灯。

民间传说,正月十五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百病。

所以人们往往端着灯相互照照面孔,还要照一照屋内外的各个角落。

这一夜讲究的就是各处都要亮,要用面灯把全家每一个角落都要照遍,表示一年敞亮,日子红火顺当。

六、课题研究结果:
胶东地区的春节饮食每天都有不同,但是吃饺子却几乎是天天都有的传统。

且过年风俗很多都与人们对神的迷信,和对幸福吉祥生活的向往有关,体现了纯朴的民风。

春节的风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更多的了解关注,将这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

七、研究体会:
通过这一课题实践研究,我了解了胶东地区春节的民风民俗,学会了如何观察研究,也更加关心生活,锻炼了我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加强了我面对社会的自信心,丰富了繁重课业外的课余生活。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我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的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