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册)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2024-2024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含计划)

2024-2024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含计划)

单元二 加减法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2.1 两位数加一位数
1 1. 进位加法
2 2. 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时,个位相加 满十,向十位进一。
个位相加不满十,直接相加, 十位不变。
4.3 认识容量单位
容量单位的概念
容量单位是指用来衡量物体容纳多少液体 的单位。
常用容量单位
常用的容量单位有毫升(ml)和升(L) ,升大于毫升。
学习容量单位的方法
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游戏等方式学习容量 单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容量的物体 。
单元五 时间
时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记录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帮助我们 规划和管理时间。
3 3. 算式练习
4 4. 实际应用
通过各种形式的算式练习,帮 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一位 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 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2.2 两位数减一位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
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例如 32 - 5 。
利用计数器进行计算
通过计数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计算 过程,培养数感。
激发兴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 习惯。
教学内容安排
本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含多个课时。
单元一 数到100
1
认识100以内的数,数线上的数,比较大小。
单元二 加减法 2
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应用题。
单元三 图形 3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024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四篇)

2024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四篇)

2024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从上学期的总体情况来看,七8班比七7班成绩稍微好点,但是两个班学生两极分化已经较严重,这学期学习内容比较难,两极分化将会更严重。

七8班成绩中上的学生较多平均分相对七7班会略高。

在学习态度上,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希望通过接下来的努力能改善他们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

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

习题设计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常规落实本学期要做好教学常规的切实落实。

备课要精,既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

做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对疑难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

落实好教学十字方针,备课精,上课实,堂堂清,日月清。

四、教研工作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

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

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

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

2024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24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24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册数学教材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算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重点培养学生对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颜色区分等。

2. 加法运算:加法概念、加法的性质、加法表、加法算式的解法等。

3. 减法运算:减法概念、减法的性质、减法表、减法算式的解法等。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 加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加法的理解和掌握加法的技巧。

2. 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减法的理解和掌握减法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激发兴趣法:通过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和学习热情。

2. 启发引导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学习动力。

五、教学过程安排:一、了解和认识数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游戏、图画等形式,了解数的基本概念。

2. 学习数的读法和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游戏、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数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

二、加法运算1. 学习加法的概念和性质,通过教材中的游戏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学习加法表,通过口算、填空等形式,培养学生对加法表的记忆和掌握。

3. 掌握加法算式的解法,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三、减法运算1. 学习减法的概念和性质,通过教材中的游戏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2. 学习减法表,通过口算、填空等形式,培养学生对减法表的记忆和掌握。

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3篇

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3篇

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方案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方案精选3篇〔一〕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方案本教材是二年级下册的最后一本数学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自然数的认识、运算、应用,小数的认识和计算以及长度、质量等根本单位的认识和运用等。

我们的教学目的主要如下:1. 通过对自然数的认识和运用,进步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对数学应用的过程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小数的认识和计算,进步学生的数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和逻辑思维才能。

3. 通过长度、质量等根本单位的认识和运用,让学生可以正确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才能。

本教材主要分为两个局部,一是自然数的应用,另一个是小数的认识和计算。

其中,自然数的应用局部包括大量实际例题和生活中的应用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化地掌握自然数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小数的局部那么是延续了上一册教材,但是难度更大,需要学生对小数概念的掌握和计算方法的纯熟程度有更高的要求。

教学重点主要是小数的认识和计算局部,这一局部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的知识点,因此需要我们将教学内容细化,详细讲解小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教学也要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动手才能。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计算局部,这一局部的难点是厘米和毫米、千克和克等不同单位之间的计算转化。

要做好此局部的教学工作,就需要我们在反复讲解的根底上,安排充分的练习量,进步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举例、练习、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尝试采用多角度的方式,进步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应该以老师讲解和演示为主,同时要配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采用实物展示、画图示意、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灵敏性和实用性,进步学生的兴趣。

1.2可以写出指定数量的数字、可以进展数字读写练习;教学考核通过平时行为、课堂表现、作业和小测验等方式进展考核,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主,包括学习态度、学业成绩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教案(含教Hale Waihona Puke 计划)课题: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四册
教材分析(含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一)数与代数部分。知识与技能方面:·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数的认识。·笔算加法、加法的估算与验算,连加;笔算减法,减法的估算与验算;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估算。·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不超过100)及相应的减法;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及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方面:·与有余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材简析。
(一)教学内容方面1、合理地确定认数的教学内容。 本册只要求学生在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千以内的数,以后再学习万以内的数,减低了学生认数学习的难度,便于他们将学习数与其他表示的现实的意义联系起来,形成数感。2、加强估算。本册把估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把估算和口算、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时把估算安排在笔算之后教学,用笔算的原理支持估算;例:教材在P14~P15页之后的P19页就安排了“哪个数接近600?”。有时把估算安排在笔算教学之前,用估算为探索笔算方法导向。例:P39页。有些计算(实际问题)只要求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或在什么范围之内,有些计算则要求先估算再笔算。能使学生体会到,估算不仅仅是技能技巧,更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本册把东北、东南、西南、西南等方位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并把生活中常用的路线图引入教材。这些内容不仅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而且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好素材。4、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出发安排教学内容的。首先在初步了解乘除、除法的含义,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安排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学生运用平均分的知识,能很容易地获得对余数的认识,也能很自然地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等等。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科辅导教案044课题:有余数的除法页码: 1-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圆片11个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提问:你能看图列出两道除法算式吗?根据图说说,这两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二、新课。

1.摆一摆。

请小朋友拿出10个圆片,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摆一摆。

(1)10个圆片,每组2个,可放几组?(2)10个圆片,每组5个,可放几组?(3)10个圆片,每组3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4)10个圆片,每组4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根据学生操作后汇报的结果,填出下表:2.思考:请你观察一下,以上分圆片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把一些物体平均时,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

这个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中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板书: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3.10个圆每组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怎样列式计算?10个圆每组分5个,可以分给几人?怎样列式计算?10个圆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几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除法?(平均分)分给几人?有没有分完?还剩几个?这1个还能再分一组吗?为什么?这剩下的1个能不能不写了?在算式中怎么表示呢?师板书:10÷2=5(组)10÷5=2(组)10÷3=3(组)……1(个)10÷4=2(组)……2(个)商的单位是什么?余数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单位不一样?教师小结:像这样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读呢?(点名读,板书:10除以3等于3余1,)如果把10个圆片分给6个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生独立列式并写出读作,师板演,生互相核对,再点名说各部分名称)三.练习1.想想做做1下面我们来独立分一分!听口令!①拿8个圆片!(师也拿出8个圆片,××最快!最轻!)继续!每4个一份,开始分!(××最快!)②还是8个圆片,每3个一份,开始!(××最快!)都分好了?!③第2题,谁来读一读?这样,我们还是用圆片代替分一分,并且填写,开始!2.想想做做23.想想做做3 (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读)4.游戏:7个圆片!3个一堆!开始!有没有余数?8个圆片!9个、10个、11个,怎么老是要不没有余数,有余数不是1就是2呀?怎么没有余3啊?肯定是圆片太少了,你们再加几个分分看!教后记:课题:有余数的除法页码: 3-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2个盘子图片、7个梨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

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册数学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第1 、2页教学目标:1.经历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把平均分后有余数的现象为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教学光盘。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第3、4页。

教学目标:1、探索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试商的方法,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3、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教学光盘、折叠卡片。

教学设计:练习一(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第5—6页练习一第1~6题。

二、教学目标:1、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巩固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3、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巩固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并能熟练试商。

教学难点:1、能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课件、卡片------练习一第2课时教学内容第6~7页教学目标1、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意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我们去植树教学内容第8~9页。

教学目标1.观察教材提出的情境,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册下册课程说明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册下册课程说明书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班级:教师:学校:时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一、课程名称:小学数学二、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三、教材名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课时:57课时五、任课教师:六、课程目标总目标细化后的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的笔算方法。

2、认识常见的简单平面图形,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数学思考方面1、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探索组成方法。

2、探索100以内加减的口算和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4、在应用加减法解决求被减数等简单实际问题的时候,初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意义。

5、在探索和交流简单的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中,培养初步的合情推理的能力。

问题解决方面1、初步学会从事事务的数量、物体的形状、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等角度,发现提出问题。

2、用学过的数和计算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学会与同学交流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情感态度1、在人数等活动中,主动进行观察、比较和交流,对事务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的计算方法以及数的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活动中,增强学号和苏雪的自信心。

3、初步体会数学的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特点和价值。

七、课程内容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解答“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难点: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2、能解答求总数和求另一个加数的加、减应用题。

课时数:10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二年级第四册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第四册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第四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掌握简单的分数和小数的知识,能够进行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运用图表和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描述数学问题和解答过程。

二、教学内容1.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2.分数和小数的认识、加减乘除运算。

3.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4.图表和统计方法的应用。

5.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5.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

四、教学安排1.教学时间:二年级第四学期。

2.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安排,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内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讲解和实践。

3.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顺序,合理安排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进度,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4.教学评价:定期进行课堂评价、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教学资源1.教材:二年级第四册数学教材。

2.教具:直尺、三角板、圆规、计数器等。

3.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软件等。

4.生活情境: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六、教学注意事项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

2.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全教案第四册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全教案第四册教案.docx

登险峰教学内容:第四册第一单元第2页。

教学目标:1.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

2.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一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3.复习正方形、长方形。

4.迷宫。

教学过程:一. 引入。

师: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们帮助小胖、小丁、小巧和小亚他们去登数学高峰, 好吗?出示课题:登险峰二. 探究。

1.复习表内乘法题。

(第一道山门)师:小胖他们四人来到山脚下第一道山门前,山门紧闭,只有正确解答上面的算式,山门才会打开。

山门上是些什么题?(独立完成,汇报。

)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8X8 =5X5 =4X4 =6X6 =7X7 =9X9 =2.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道山门)(1)师:做一做第二扇门上的除法题。

算一算,想一想它们的商和余数会有什么规律?(独立完成,汇报。

)28 4- 3=9余13X9+1=2838 4- 4=9余24X9+2=3848 4- 5=9余35X9+3=48(1)58 4- 6=9余4=⑵6X9+4=5868 4- 7=9余57X9+5=68观察发现: 78 4- 8=9余68X9+6=78(1)娜薮遂板瑚m敝7除数逐次增加1,商相商,x翎逐次赢1。

(2)从(1)通过逆运算得到(2),等式右边逐次增加10就等于等式左边逐次增加1个9与1个1。

(3)可以运用(2)的形式来检验(1)的答案。

3.复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第三道山门)5X8+15= 814-9+46= 7X8-11=10X5+5= 37+18-0= 244-8+52=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4.复习几个几加减几个几。

(第四道山门)出示:4X9+2X9=师:等于几?有些小朋友怎么算得那么快,有什么窍门吗?生:4个9加2个9就是6个9,六九五十四。

师:说得真好。

如果把中间的“ + ”改成“-”呢?生:等于18。

4个9减2个9等于2个9。

师:完成第四扇门上的题。

3 X 9+4X9= 7 X 7-2X7=4 X 8+6X8=9 X 6-3X6= 13X5-3X5=5.走迷宫。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城东中心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城东中心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稿)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时第 1 课时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的想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和余数的含义;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一、情境导入师:小红在学校组织的歌咏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奖品是10支铅笔。

她想把奖品和自己的小伙伴分享,同学们,我们来帮她一起想一想,怎么分才合理,好吗?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正好分完的分法提问:如果让你来分10支铅笔,你打算怎样分?(学生同桌讨论,指名回答)教师肯定学生回答,并投影出示表格整理答案每人分几支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支1 10 ——2 5 ——5 2 ——3 ?(3)?(1)4 ?(2)?(2)小结:我们发现,像刚才小朋友们回答的几种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而且分完没有剩余。

(2)有剩余的分法提问:如果小红每人分3支笔,那么最多能分给几个人了?会不会有剩余呢?[表格出示“3”和“?”]追问:那如果每人分4支呢?请同学们动手拿小棒分一分,告诉老师结果是什么?指名回答: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2个人,还剩2支。

追问: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还能不能继续分下去呢?[不够分](3)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像前面几种正好分完的情况,你们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写算式,并指名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指出:像最后两种分完还有剩余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算式:10支铅笔,每人分3支,怎么列除法算式呢?[10÷3=]说明:结果可以分给3个人,所以商还是写3,但是还剩余1支铅笔,我们就在上的后面加上一个省略号,表示剩余,再在省略号后面写上1,表示余1支。

教师板书:10÷3=3(人)……1(支)指导学生读算式,并指名几人读一读,再集体读一读。

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教学计划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教学计划教学工作计划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教学计划,范文(完)范文教学计划二年级苏教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想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二、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教学内容方面: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汉字,会写388个生字。

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准确书写,训练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齐。

3、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爱好。

学习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运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爱好,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学习习惯方面: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爱好,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二年级第四册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第四册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第四册数学教学计划2、完善结构体系。

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一),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三、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除法和混合运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1、力求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必要的练习,使学困生能保底,学优生能吃得饱,从而进一步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注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下册教案第四册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下册教案第四册

二年级第四册数学教学进度表总的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一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万以内的数的数进行表达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1、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定方向,能辨别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子;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2、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侧一些物体的长度。

3、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能认识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统计与概率1、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一个单位);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四、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除法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册)教学计划2015-2016-2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册)教学计划2015-2016-2
3.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内容
课时数
起止日期
备注
例题
练习
有余数的除法
练习一
6
2.22-2.29
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
课本第1-2页
4)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根、5根、6根,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同桌分,再将表格填好。出示:
每人分几根
分给几个人
还剩几根
2
5
0
3
3
1
4
5
6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问: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
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个数叫余数。(板书: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思考的价值与魅力。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主动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作出调整。




本册教科书一共编排了9个单元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然后依次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两、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结合计算,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分米和毫米,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方向和简单的路线图,直观认识角(包括直角、锐角、钝角)。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并分别计算。全册教材编排了二次实践活动,《测定方向》是操作型活动,利用指南针在校园内测定各个方向的景与物;《了解你的好朋友》是整册教材还充分注意题材内容的广泛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加强学科间的综合。同时又注意同一单元例题题材的整体性,用实物、对话、表格和图片等多种表达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如加法、减法这两个单元的例题,全部以图书馆为现实背景,用表格呈现数据,以便学生感受和利用这些数量之间的联系来学习新的内容。专题型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研究各种形式的跳。

二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千克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分、秒。

这册教材的一个重点是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本册中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

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

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口算的范围扩大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加、减法。

教学三、四位数的笔算加、减法教学措施: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

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

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

例如:时分秒的认识。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5、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6、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教学数的读、写,利用利用计数器和数位表,总结概括出法则。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册)教学计划
庐江县希望小学严玉荣
一、班级情况分析
大多数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

数学方面冒尖的孩子较少,后进生比较多。

基本上能做到认真听讲,及时上交作业,检查和订正作业的习惯也逐渐养成。

二、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领域
认数方面:千以内数的认识,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有助于数感的培养。

运算方面:有余数的除法、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结合表内乘除法有利于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也为学习笔算除法打好基础。

具备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基础(表内乘除法、三位数的认识)。

已经学会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有解决简单两步实际问题的生活经验。

2、空间与图形领域
确定位置(确定物体的方位、简单的路线图):通过对物体方位和简单路线的判断和表述,发展空间观念。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测量方面:认识分米和毫米。

这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初步形成了长度的观念的基础上安排的。

感受长度量的实际意义并加强测量的实践性。

图形的认识方面:认识角和直角。

这是在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认识角和直角是进一步学习图形特征的基础。

3、统计与概率领域
数据统计方面:简单的统计表、不同分类进行统计。

在学生初步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学习用简单的统计表表达数据。

让学生体会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分类统计数据。

4、实践活动领域
实践活动安排有两种类型:
操作实践型:测定方向问题研究型:你能跳多远
主要考虑结合学习内容相机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与价值。

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学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3、掌握加法的笔算法则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万以内的加法笔算和百以内的加法口算。

4、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厘米、毫米和质量单位克,掌握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转化。

直观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百位和千位,理解三位数的意义,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应用数概念和口算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会对加、减计算进行验算。

(4)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5)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感受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形状。

(6)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已经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继续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能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

能运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线路图。

(7)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初步认识直角,会辨认锐角与钝角。

(8)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
关系。

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测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9)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学会对比较熟悉的事情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收集整理表格,获得有意义的信息。

(10)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表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预测。

2、数学思考方面
(1)运用千以内的数、已经掌握的运算或简单的图表描述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认识一些比较简单的规律,在这些活动中继续发展数感、符号感和抽象思维。

(2)通过观察物体和观察生活环境丰富对图形和现实空间的认识,继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3)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参与收集有意义的信息并适当归类整理等活动,体验活动的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继续发展统计观念。

(4)为解决问题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继续发展推理能力,学习有条理地、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思考。

3、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日常社会货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具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积极地通过各种思维活动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解决问题往往有不同的方法。

(3)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习反思和评价。

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体会合作的益处,增强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从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

初步具有愿意接近数学的态度,学习数学的愿望,学好数学的信息。

经历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体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五、课时安排
共计62课时,各单元课时安排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认数:8课时
分米和毫米:2课时
加法:10课时
认识方向:3课时
减法:9课时
认识角:2课时
乘法:16课时
统计:3课时
期末复习:4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