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片树叶1教案资料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最后一片树叶》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最后一片树叶》](https://img.taocdn.com/s3/m/d1f4229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2.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最后一片树叶》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学会用简单语言叙述故事内容。
3.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孩子学会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故事书《最后一片树叶》2.课件《最后一片树叶》(包括故事图片和重点句子)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第一步:导入新课1.问候孩子,引起孩子注意;2.播放《最后一片树叶》的故事图片,让孩子自由观察几分钟,询问孩子他们观察到了什么内容,以此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最后一片树叶》。
第二步:故事讲解1.把故事书打开,讲解故事的背景和大体情节,默认孩子听不懂,仅引导孩子跟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进行人物刻画;2.朗读故事正文,表现情感,让孩子体会主人公的情感,注意语音语调、声音变化和情感的把握。
第三步:情感表达1.让孩子先自由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2.分小组讨论,发挥想象,每个小组交流出一个故事情节,强化孩子逻辑思维、表达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第四步:朗读故事1.孩子四五人小组,开始朗读《最后一片树叶》,每位孩子轮流读几句,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感。
2.教师和孩子一起唱儿歌《小星星》,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
第五步:结束课程1.小组讨论结束后,邀请孩子们一起包场,合唱校园歌曲《我们是幼儿园的好孩子》,培养孩子爱校、爱生活、爱集体的情感。
2.评价宣传,让孩子自己评价本节课程并互相表扬。
教学方案说明教师指定故事,通过数位技术通过课件和网站等方式呈现故事图片,同时辅以故事书朗读和收音。
孩子通过自由思考、小组讨论,加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并通过音乐合唱等课堂活动,增强了美感理解和艺术氛围。
《最后一片树叶》教学设计5篇
![《最后一片树叶》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4d725383d049649a665837.png)
《最后一片树叶》教学设计5篇《最后一片树叶》以一片树叶和一只鸟儿对话的形式,写出了树上最后一片树叶由不快乐到快乐的情绪变化,运用拟人手法巧妙地向小读者渗透了关于落叶的自然常识。
以下是WTT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最后一片树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了解“叹息、发愁、出神、罢了”等词语的意思。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阅读自然常识类文章的兴趣。
5、续编故事,发展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叹息、发愁、出神、罢了”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培养阅读自然常识类文章的兴趣。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秋风紧了,树枝上只剩下最后一片树叶,一只小鸟飞过来,吱吱喳喳和它说起了悄悄话,你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吗?赶紧打开书,去看一看吧!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同学们试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它。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边读边识字,教师关注识字较差的学生。
2、小组内检查生字,谁认对了,就奖励他“识字星”。
3、检查读文情况,互相评议。
二、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1、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可以体问题。
(不快乐——快乐)树叶开始为何不快乐?后来为什么快乐起来了?你从哪看出来的?2、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读文交流,再仔细读读,你读懂了什么?A:理解开始是为什么不快乐? B:体会小鸟说的话,明白为什么树叶有快乐起来了。
3、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师生解疑。
4、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叹息发愁——怀疑,听的出神——快乐的跳舞抓住情感的变化,读出相应的语气.四、续编故事。
1、树叶宝宝藏在树妈妈的怀抱,终于躲过了寒冷的冬天,第二年春天,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发挥你的想象,编一编,讲给你的同学听听,注意语句要通顺。
(课后写在小本本上。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评价。
3、在“续编故事小展台”,展示自己的故事,师生共同评议。
同学们编的故事真有意思,老师也想起了两句话,想送给大家作为奖励,“树高千尺,叶落归根。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最后一片树叶》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最后一片树叶》](https://img.taocdn.com/s3/m/84f3f76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d.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最后一片树叶》教学目标1.听懂并理解故事《最后一片树叶》的内容。
2.学习使用形容词来描述树叶的颜色、形状和运动。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材料1.故事书《最后一片树叶》。
2.彩色粘纸、颜料、画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故事1.老师可以通过幼儿园大班孩子已经学习过的故事来导入新故事,比如《小鹿斑比》、《奇奇怪怪两个》等。
2.向孩子介绍新故事的标题:《最后一片树叶》。
步骤二:讲解故事1.讲解故事内容:一片小树叶在秋天的盛宴中不断地与风嬉戏,在所有的树叶落尽的时候,它却不愿意离开树枝。
2.带领孩子回答问题:为什么小树叶不愿意离开树枝?步骤三:描述树叶1.找几张树叶的图片,引导孩子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点。
2.引导孩子用形容词来描述树叶的颜色、形状和运动,如黄色、红色、光滑、曲线等。
步骤四:制作树叶1.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状的粘纸,用剪刀剪出树叶的形状。
2.引导孩子用画笔画上树叶的纹理和一些细节。
3.让孩子自由地发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一片树叶。
步骤五:回顾故事1.通过故事中小树叶的故事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展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2.让孩子用描绘出的树叶来重新讲述故事。
教学效果评价1.通过观察孩子描绘的树叶和回答问题,评价孩子理解故事的程度。
2.通过孩子自由发挥绘制树叶的过程,评价孩子的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程度。
总结通过教学活动《最后一片树叶》,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不仅学习了如何听懂一篇故事,还掌握了如何用形容词来描述所看到的事物,同时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最后一片树叶》含反思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最后一片树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a228ec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a.png)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一片树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故事》中的《一片树叶》。
该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希望和勇气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背景的介绍、故事情节的展开、角色的心理活动、故事结局的寓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背景,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理变化。
2. 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激发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毅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生命、希望和勇气的寓意。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故事课件、树叶道具。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幼儿观察窗外的树叶,引导他们思考树叶的变化。
2. 讲解故事:播放课件,讲述《一片树叶》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心理变化。
3. 例题讲解:讨论故事中出现的生命、希望和勇气,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寓意。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创作环节:指导幼儿制作树叶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一片树叶》2. 故事关键词:生命、希望、勇气3. 故事情节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画出故事中的一个场景。
2. 答案示例:故事复述:今天我们学了一个关于生命、希望和勇气的故事,名字叫《一片树叶》。
树叶在故事中象征着生命,一片树叶的落下让小兔子感到绝望,但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新的希望,勇敢地面对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幼儿理解了生命、希望和勇气的意义,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表达机会。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树叶,观察树叶的变化,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90dc4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4.png)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最后一片叶子》教案《最后一片叶子》教案1 【设计意图】《枫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是通过秋天里枫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与杜鹃之间对话的描绘,展现了枫叶从怕凋落的忧愁到对捉迷藏游戏的期待、从怕腐烂的伤感到飘落时的释然的心理变化过程,蕴藏着植物的轮回与生长,折射出生命延续的哲理。
作品突出了文字和意境的优美,合适大班幼儿进展文学作品欣赏。
【活动目的】1、在看看、说说、听听、学学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尝试有感情地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初步感受生命轮回的自然规律,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故事课件配乐故事。
【活动过程】〔一〕观察故事封面,理解故事题目,回忆秋天落叶的情景。
枫树上怎么会只有一片树叶的?你看到过树叶飘落下来的情景吗?〔鼓励幼儿用好听的词语描绘树叶飘落的情景〕〔二〕讨论并听讲故事第一段,感受小树叶忧伤的心情。
1、观察图片讨论:枫叶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2、讲故事第一段,讨论:你听到了什么?小树叶为什么会感到忧愁?〔三〕听讲故事第二段,感受枫树叶子在杜鹃的关心和开导下,心情的变化和对生命的新的感悟。
1、假如你是杜鹃,你有方法让小树叶快乐起来吗?2、听讲故事第二段,讨论:听了这段故事之后,你觉得小树叶的忧愁减少了吗?你从哪些话里听出来的?枫树叶子的伙伴终究去哪了?3、跟着录音故事,学学杜鹃与枫树叶子的对话。
〔四〕倾听故事结尾,感受故事所表达的意境美讨论: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刚刚这段故事里哪些句子最美?〔五〕完好听讲故事,感受故事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初步感知生命轮回的自然规律。
附故事:《枫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秋风越吹越紧,枫树上只剩下最后一片叶子了。
一只杜鹃飞来,停在枫树枝头。
这时,这片枫树叶子轻轻地叹了口气,被杜鹃听见了。
杜鹃问枫树叶子:“你有什么忧愁吗?请告诉我,我是一只快乐的杜鹃。
”枫树叶子说:“唉,你快乐,我可不快乐,我快要凋落了,我是枫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
最后一片树叶
![最后一片树叶](https://img.taocdn.com/s3/m/e2d54b4ba417866fb94a8e33.png)
《最后一片树叶》详案一、激情导入——听听小树叶的歌。
1、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小树叶。
大家喜欢它吗?(生交流)2、小树叶也很喜欢大家,它要给大家唱一首好听的歌,想不想听? (生:想)3、导语:那老师给你们提个小小的要求,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播放歌曲《小树叶》秋风起来啦啊,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呀飘呀飘到哪里?心里可害怕?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好像在勇敢的说话,春天春天我会回来。
打扮树妈妈!3、导语:好听吗?(生:好听)那就让我们伴着这动听的歌声一起去看看秋天的小树叶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最后一片树叶》。
二、回顾检查——树叶宝宝考考你1、导语:谁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一件关于小树叶的什么事?2、复习生字词导语:上节课,我们已经读熟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也认识了好多生字朋友。
今天,树叶宝宝要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你们看,他们来了:(剩下叹息发愁应该肥料罢休广场一场捉迷藏)3、小树叶,飘起来;小火车,开起来。
三、品读课文——走进小树叶的心1、整体感知导语:看来,大家的生词掌握的不错了,那就让我们跟着小树叶再次走进课文,请大家打开书91页,轻声读文,读完这篇课文,说说你此时此刻的感受。
(生交流)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导语:是啊,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树叶快要落光了,你们是从课文的哪里看出来了的。
(生交流第一自然段)(1)交流“紧”:你听到了什么?(秋风不停的呼呼的吹)你感觉到什么?(脸上凉凉的)你看到了什么?(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2)交流“只”:小树叶很孤单,很冷,也很害怕。
不想离开妈妈的怀抱.(3)指导朗读。
3、重点指导朗读小树叶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1)导语:秋风紧了,树上只剩下了最后一片树叶,听(播放鸟叫的音乐),一只小鸟飞来了,和小树叶说起了悄悄话,它们在说什么呢?请大家读一读它们的对话。
(生交流)(2)是啊,树上只剩下最后一片小树叶了,它的心情开始为什么一点也不快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谁来读一下。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最后一片树叶》含反思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最后一片树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d87631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e.png)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一片树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一片树叶》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二课时,内容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生命和自然规律的温馨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梗概、新词汇学习、情感教育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幼儿对生命、自然和友谊的尊重。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词汇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生命观和友谊观。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新词汇描述故事情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挂图、树叶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树叶的变化,引导幼儿关注季节交替,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2. 故事梗概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挂图和道具,生动讲述故事《一片树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3. 新词汇学习(3分钟)教师讲解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如“珍惜”、“友谊”等,引导幼儿学会用词汇描述故事情景。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答,如:“故事中,小松鼠为什么要把一片树叶送给小兔子?”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组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让幼儿用新词汇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情感。
6. 情感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友谊和生命,培养幼儿对生命、自然和友谊的尊重。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一片树叶》2. 新词汇:珍惜、友谊、生命、自然规律3. 口语表达练习:用新词汇描述故事情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用新词汇描述故事中的一个场景,并分享给你的家人。
答案示例:故事中,小松鼠用一片树叶编织了一顶帽子,送给小兔子,表达了他们深厚的友谊。
2.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故事中的一个场景,并附上简短的描述。
答案示例:我画的是小松鼠和小兔子一起在树林里玩耍的场景,他们快乐地跳跃着,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最后一片叶子》说课稿(共5篇)
![《最后一片叶子》说课稿(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babf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e.png)
《最后一片叶子》说课稿(共5篇)第一篇:《最后一片叶子》说课稿说课吧《最后一片叶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欧·亨利的作品小说被称为“美国社会的幽默百科全书”,作品中以写人性美的作品最为突出,尤其感人至深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
正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达到了善,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至高点。
《最后一片叶子》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
二、学生情况: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完全能够读懂小说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挖掘更深层的东西,在此过程中塑造人格。
三教学目标:1、通过勾划时间词语,理清全文情节发展。
2、通过勾划圈点法,与课文深入对话,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明白“德乃做人之本”。
3、通过学习本文,发现我们身边的“苏珊”和“贝尔门”,培养自己的品质,尽力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与文本深入对话,感受“人世情怀”。
教学难点:对“贝尔门是一个失败的画家”提出自己的看法。
借难点的突破,让学生理解人的价值最应该体现在品德方面。
五、教学设计:本课以学生的自读、讨论为主,教师进行指导、归纳。
说课吧六、教学过程:(一)情节把握:让学生通过时间词语的勾划,很清晰地理清情节,为下一步讨论人物形象做好准备铺垫工作。
(二)人物形象讨论:学生自读,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感悟。
这一版块是开放式的提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任选一个人物进行分析。
学生很在乎自己的意见被老师重视,所以教师要认真倾听,归纳后一定要板书记录。
(三)难点突破:通过对难点的讨论乃至争论,让学生理解“德乃做人之本”。
所以选择这句话:“贝尔门是一个失败的画家,四十还远没有摸到艺术女神的衣裙”进行集中讨论。
估计学生出现两种观点:①叶子以假乱真,是一幅杰作;②从艺术角度来说,无论怎么逼真也算不上是伟大的艺术品。
(四)课外作业设想及设计:巩固课堂成果,课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所以第一题是周记参考题,从多个角度来写自己的生活。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集合6篇)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集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6a7f1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0.png)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集合6篇)最后一片叶子教案(1)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最后一片叶子》,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人物的情感。
2、体会最后一片叶子给琼西带来的希望,并乐意帮助身边的人给别人带去希望。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简单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ppt、树叶活动过程1、观察人物引题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个故事,我们先来看认识一个人(出示图片1)师:这个女孩叫琼西问:小朋友们琼西怎么了?(很伤心、很难过、想哭)回应:看到她这么难过,你难过吗?我发现你是一个很能体会别人心情的人问:那你认为他为什么会难过、伤心呢?回应:有这个可能,看来你已经动脑经了,你很有自己的想法真厉害师:琼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
2、分段讲述故事A、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出示ppt3-7、音乐)(苏和琼西是一对好姐妹。
一个寒冷的冬天,琼西不幸得了肺炎,她病得很厉害,治好的希望很小。
这一天苏发现琼西的眼睛睁的大大的,望着窗外,倒数着10、9、8、7、.....原来窗外的树叶正被风吹得一片一片往下落,琼西正数着树上剩下的叶子。
琼西对苏说:“我在看树上的叶子,如果树上一直有叶子,我就会慢慢好起来,如果树上一片叶子也不剩了,我就会死掉。
)问:小朋友们琼西到底怎么了?(生病了、快要死了......)她病的怎么样?问:谁听清楚了病床上的琼西在干什么?(数树叶......)她是怎么数的?回应:她倒着数是因为树叶越来越少了。
追问:她为什么要数树叶?(因为树叶一直有叶子.........)提升:你回答得真好,琼西是把树上的叶子当成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师:可是树上的叶子越来越少了,琼西她能活下去吗?B、讲述故事第二部分(苏把琼西的怪想法告诉了他们的朋友贝尔门,他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画家。
)师:听,这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儿?师:在这样的一个夜晚你害怕吗?有一个人比你更害怕,她是谁?问:琼西她在害怕什么?问:那贝尔门爷爷知道后,他会怎么做呢?小结: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琼西的希望叶子有没有掉光呢?C、讲述故事第三部分(第二天早晨一醒来,琼西和苏惊奇的看到窗外的树上还有最后一片叶子,白天过去了,那片孤零零的叶子仍牢牢地挂在树枝上。
大班语言公开课精品教案《最后一片树叶》含反思
![大班语言公开课精品教案《最后一片树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de37a8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01.png)
大班语言公开课精品教案《一片树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故事里人与事》,详细内容为《一片树叶》。
故事讲述在一个秋天,树叶纷纷落下,一只小松鼠为帮助大树留住一片树叶,想尽办法与风婆婆、雨姑娘展开一场智慧和勇气较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角色情感变化。
2. 通过观察、讨论、表达,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珍惜友情,勇敢面对困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小松鼠与风婆婆、雨姑娘互动过程,感受故事所传达友情、勇气等情感。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关爱环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故事课件、树叶道具、小松鼠玩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窗外树叶变化,讨论秋天特点,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
2. 讲解故事:播放故事课件,讲述《一片树叶》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松鼠与风婆婆、雨姑娘互动过程。
3. 例题讲解:以故事中小松鼠与风婆婆、雨姑娘互动为例,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智慧和勇气去帮助他人。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情景,并进行表演。
5. 语言表达:请幼儿用自己话复述故事,引导幼儿注意语言表达连贯性和逻辑性。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一片树叶》2. 主要角色:小松鼠、风婆婆、雨姑娘3. 故事关键词:友情、勇气、智慧、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故事中小松鼠帮助大树留住一片树叶情景,并用自己话描述画面。
答案示例:画面中,小松鼠紧紧抓住一片树叶,大树旁边有风婆婆和雨姑娘,她们被小松鼠勇气和智慧所感动,决定不再为难小松鼠和大树。
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描述语言通顺,能准确表达故事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发现部分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多给予他们表达机会和指导。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3篇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02c00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2.png)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想《最后一片叶子》作为欧·亨利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这位“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创作特色。
文中作者着力挖掘和赞美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展示他们向往人性世界的美好愿望。
学习本文应引导学生在二个方面有所收获:一是感受文中通过任务言行所传达的人性光芒,在思想上进一步激起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二是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在精神上获得审美愉悦与享受。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生字词及有关欧?亨利和《最后一片叶子》的文学常识;2、能够剖析贝尔曼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3、学会爱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运用划线技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博爱情怀。
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继续进行划线技术练习。
2、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学习。
四、重点、难点1、通过人物形象的赏析,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博爱情怀。
2、学会在生活中表达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歌曲《爱的奉献》导入,今天咱们来学习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为我们撰写的关于《爱的奉献》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三)进行学法指导进行划线技术、合作讨论学习的指导(四)自主学习初读:生自由读课文1、要求:运用划线技术,借助工具书和课本下的注释解决生字词和文学常识,并识记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2、教师预设重点知识:(1)生字词莴苣(wōjù)自诩(xù)邋遢(lātà)瘟(wēn)神动弹(dnɡ?tɑn)【横行无忌】行动蛮横,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时兴】一向流行。
【冷嗖嗖】形容很冷。
一般写作“冷飕飕”。
【破败】残破。
【解馋】在食欲上得到满足(多指吃到想吃到的食物)。
【弱不经风】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
一般写作“弱不禁风”。
【亏空】支出超过收入,因而欠人财物。
课文中指人的精力不足。
【巴不住】口头语,迫切盼望。
又作“巴不得”。
【够呛】十分厉害;够受的。
最后一片树叶教案设计
![最后一片树叶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74792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1.png)
最后一片树叶教案设计篇一:最后一片银杏树叶教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四区域语文集体备课共享课案篇二: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最后一片树叶》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最后一片树叶》教案教学目标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出现词语的意思。
2.知道课文鸟儿和树叶对话的含义,培养阅读自然常识类文章的兴趣。
3.续编故事,发展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鸟儿和树叶对话的含义,培养阅读自然常识类文章的兴趣。
教学难点知道课文鸟儿和树叶对话的含义,培养阅读自然常识类文章的兴趣。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课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投入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可是有一天,当你不得已离开她要远行的时候,你的心情会怎样?生答:很伤心、不高兴你听,秋风紧了,树上只剩下了最后一片树叶。
如果你就是那片树叶,你的心情会怎样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最后一片树叶》,和树叶的情感进行交融。
二、新授(一)体会树叶的不快乐1.树叶说:“你很快乐,我可不快乐,我快要死了。
”生:我们要是知道自己快死了也一定会很伤心、害怕。
是啊,一个等待死亡的人怎么会开心呢?再来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
学生个别读后,全班齐读。
师指导学生读出小树叶当时的心情。
)反复读,读出伤感。
2.树叶说:“不是掉在地上烂掉了吗?”师:你从哪个词中体现出他的不快乐?(烂掉)生:它以为自己要烂掉了,也会很伤心,快乐不起来了。
(课件出示句子。
学生多形式练读体会树叶的伤心。
)3.它听到树叶正在叹息,就问:(转自: 千叶帆文摘:最后一片树叶教案设计)“你发什么愁?告诉我,我是一只快乐的鸟儿。
”生:树叶在叹息,就说明它不快乐。
师:树叶为什么叹息?为什么发愁?生:它以为自己快死了,心里难过就会叹息、发愁。
师:(课件出示:叹息、发愁),再看这几个字。
生:它们和表情、心理活动有关,叹是口字旁,“息”和“愁”都是心字底儿。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最后一片树叶》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最后一片树叶》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5930599cc22bcd126ff0c8a.png)
《最后一片树叶》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了解“叹息、发愁、出神、罢了”等词语的意思。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阅读自然常识类文章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课文中鸟儿与树叶的对话的含义,培养学生阅读自然常识类文章的兴趣。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课件出示。
播放风的声音,伴随声音教师描述:“随着一阵阵的秋风,时间已到秋末时分,大地发生了变化……”同学们听到这秋风你仿佛看到什么景象?课件出示只有一片树叶的树木图片,“瞧,这棵大树上只有一片树叶了,他在想些什么呢?那就让我们走入今天的故事中去吧。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1. 请学生来当小老师,说一说你从什么地方认识的这个生字,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
不认识的可以一会到文本中找到加以解决。
2. 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到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用笔勾画出来,将带有生字的句子反复的读几遍,达到读准确,读通顺的目标。
3. 小组组员之间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 教师检查自学的情况,对好的识字方法一定要及时加以肯定。
(二)指导书写。
1. 让学生挑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2. 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左右结构的字“停、烂、枝、该”都是左窄右宽。
“停”字的秃宝盖要写得宽一些,压在中横线上,但要往上运笔。
“烂”字最后一笔的横药长。
“飘”字的右半部分要注意第一笔撇穿插到左边点的下面,最后一笔横斜钩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上下结构的字:“息”字上大下小,上窄下宽。
“紧”字上小下大,上宽下窄。
半包围结构的字:“应”字要写好第四、五、六笔之间的关系。
3. 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写字的过程,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指导。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三篇)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ceda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4.png)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三篇)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主题和情感。
2.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中的细节,深入理解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
4.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深刻理解友情、奉献和生命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 阅读和理解小说《最后一片叶子》。
2. 分析文中的重要细节,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
3. 讨论并解读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4. 对小说进行批判性阅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友情、奉献和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与友情和奉献有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最后一片叶子》是一部深度描写人性和生命的小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并做好笔记。
3. 分析: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细节,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4. 讨论:全班一起讨论小说的主题和情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 批判性阅读: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批判性阅读,鼓励他们对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6. 思考与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友情、奉献和生命的意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
7. 作业:阅读《最后一片叶子》的结尾部分,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结束故事,这对你的启示是什么?写下你的想法。
四、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检查学生阅读小说的情况,了解他们对小说主题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2. 分析能力:通过分析文中的细节,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讨论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小说主题和情感的看法。
4. 思考深度:评价学生对友情、奉献和生命意义的思考深度和独特性。
第二篇:【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巧妙。
2. 理解“最后一片叶子”的含义,学习贝尔曼先生的崇高精神。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最后一片树叶》含反思(1)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最后一片树叶》含反思(1)](https://img.taocdn.com/s3/m/87abde8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5.png)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一片树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五章《大自然的故事》中的《一片树叶》。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学习新词汇,如“挣扎”、“顽强”等;通过故事讨论,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感受故事中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培养幼儿珍惜生命的情感。
3. 学习并掌握新词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培养幼儿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习新词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故事课件、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室外的树叶,引导幼儿关注季节的变化。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教师讲解新词汇,如“挣扎”、“顽强”等,并举例说明。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角色朗读故事,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的讨论,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一片树叶》2. 新词汇:挣扎、顽强3. 故事主要情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表现故事中主人公情感的画。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画出主人公在树叶掉落时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一片树叶》让幼儿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我心中的大自然”主题绘画活动,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最后一片树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最后一片树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2620d9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e.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最后一片树叶》含反思一、课程背景本课程适用于幼儿园大班,主要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的变化,学会关心与保护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同时,通过故事的讲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课程目标•唤醒幼儿对自然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培养幼儿观察力和社交能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听取能力。
三、教具准备•故事《最后一片树叶》;•画纸、彩笔和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视频教学设备。
四、课程讲授1. 导入环节a. 歌曲填词为了使幼儿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并对环境的保护产生向往,选取一首《小河流》的儿歌,让幼儿填上空缺的歌词,以此唤起孩子对自然的兴趣和关爱。
b. 视频播放在气氛热烈的情况下,播放一段视频,让幼儿看到自然的美丽景象,在欣赏自然美景中学习环保知识,这将对引起幼儿的关注和兴趣。
2. 正式教学a. 《最后一片树叶》故事情节讲解通过故事情节,让幼儿感知自然界中的变化以及自然界中不同树种的生长情况,幼儿可以通过情节讲解了解到可以从身边的环境改变自己的行为。
同时,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b. 绘画活动根据故事情节,幼儿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分工合作,完成一幅和故事有关的画。
画出自己对自然环境和树木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自然环境的爱和保护。
3. 课程复习a. 表演环节请幼儿们扮演故事中的树,通过“问答式”表演,加深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记忆,通过互动参与,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和理解。
b. 反思环节让幼儿们一起回顾刚才的故事情节,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
通过反思,帮助幼儿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虽然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在许多细节处做得也比较周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教学过程有些单调,缺乏互动性。
虽然在最后的课堂复习环节中,采用了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在故事情节讲解和绘画环节的教学中,还可以寻找更灵活的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最后一片树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最后一片树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255503ee45c3b3567ec8baa.png)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最后一片树叶》带反思大班课程《最后一片树叶》包括对大型班级以语言为主题的教学活动的反思,以使孩子们发展想象力和语言技能。
通过观察图片,他们可以初步了解对生活的希望,感受幸福的生活,大胆制作树叶徽章,体验帮助他人的经历。
为了娱乐,请看一下具有反思性教学计划的幼儿园班级《最后一片树叶》。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对生活的希望的含义,并现在感受幸福的生活。
2.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
3,大胆制作树叶徽章,体验帮助他人。
4,可以简单地重复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图片并积累孩子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笔,纸,自制故事书“最后一片叶子”。
【教学过程】首先,展示故事书“最后的叶子”逐步展示图片,儿童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着重引导儿童感觉树木与女孩之间的微妙关系。
(显示图片一)女孩病房前有一棵茂密的树。
重点是让孩子认识到女孩病了,不能出去玩,每天呆在病房里,很痛苦。
窗前只有那棵大树和她在一起,她是她唯一的朋友。
让孩子们了解女孩的痛苦生活中仍然有一棵树,了解这棵树对女孩的重要性,并为故事做准备。
(显示图片2)秋天来了,那棵大树的叶子正慢慢落下。
主要让孩子们了解女孩的身体越来越差。
当她在夏天看到茂密的树木时,秋风摇曳时,叶子就会掉下来。
当她越来越沮丧时,她似乎会看到自己。
情况越来越糟。
心情越来越低,我对自己没有信心。
(显示图片三)风吹雨打后,叶子掉了。
使用开关的窗户设置悬念,增强故事情节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老师:那个女孩躺在床上,在想什么?她的心情如何?狂风和大雨把树叶吹走了。
重点是让儿童了解叶子在女孩中的重要作用。
它使女孩能够找到生活中的希望和信心。
(显示图片四)感受小女孩的最后一片叶子的含义。
老师:树叶不见了,当女孩看到叶子时,你会怎么想?她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后果?再一次,意识到最后一片叶子的珍贵。
它不是简单的叶子,而是生命的象征。
老师的问题:叶子没了,叶子是什么?(有人被胶水卡住,鸟被插入,神灵被改变等)其次,老师完成了故事“最后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