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合集下载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1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实像都是倒立的,倒立是指像与物上下、 左右都相反;虚像都是正立的,正立是上下、左右一致。 1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物像的变化及练习 观察凸透镜成像.swf
四、课堂小结: 图表法
像的特点:倒立、缩小、实像; 物距 >像距 像的特点:倒立、放大、实像; 物距< 像距 像的特点: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
3.成实像时,像、物的上下、左右__颠_倒___; 成虚像时,像、物的上下、左右__一__致__。
(五)评估与交流
不同组之间同学的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交流 比较,你还可以发现什么问题或规律? 问题:
1.实验中发现,物距相同时,不同组可能像距不同,可能的原因 是?
可能凸透镜的焦距不同;可能有的组成的不是最清晰的像
(五)评估与交流
问题:
9.实验中看虚像时,看像的方法是: 取下光屏,眼睛在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观察。 10.LED灯或F型光源代替蜡烛的好处:
(1)光源稳定;(2)环保;(3)易于比较像与物的左右关系。
11.光屏上找不到清晰的像的情况: (1)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2)物距等于焦距 ; (3)物距小于焦距
二、实验预备知识:
认知概念
实像: 虚像: 物距Leabharlann u 像距:v 焦距:f 2倍焦距:2f
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像,既能呈现在光 屏上,又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小孔成像.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的, 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观察。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物距、像距、焦距、2倍焦距概念
北师大版物理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活动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初中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活动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初中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活动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初中
物理
一、活动目的:
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

二、活动准备:
凸透镜、光源、屏幕、物体(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三、活动过程:
1.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介绍凸透镜的基本构造和成像原理,即光线在凸透镜上的折射规律。

2. 凸透镜成像实验
(1)准备一只凸透镜、一盏小灯泡、屏幕和小物体。

(2)将凸透镜竖直放在桌子上,将小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左侧。

(3)点亮小灯泡,让光线穿过凸透镜,进行投影。

(4)观察屏幕上的物体影像,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5)使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并记录成像结果。

3. 讨论分析
(1)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何种因素会影响成像结果。

(2)通过实验,对比观察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成像结果,分析成像规律。

(3)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操作时需注意光源、凸透镜和物品的位置及角度等。

(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如避免灯泡过热或触电等情况。

五、活动总结:
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深入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规律,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具体该怎么做呢?以下是WTT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

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

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二、教法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

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共15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2节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共15张PPT)
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问题与猜测: 物体到凸透镜之间的距
离以及凸透镜的焦距是怎样 影响像的正倒、大小、虚实 的呢?
二.设计实验:
点燃的蜡烛 光具座
凸透镜
光屏
物距u 像距v
物距: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4.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现 将透镜中部遮住不让光通过,那么屏上的
像〔C 〕
A.缺少中部
B.变小
C.性质不变,像变暗
D.变大
课堂小结
• 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 研究物理的方法
• 其它收获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 光屏上?
三心等高
三.实验步骤:
• 1.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使其在同一高 度。〔三心等高〕
• 2.从远到近逐渐改变物距,调节像距,观察像的正倒 、大小、虚实。测量出每一种情况下物距和像距。
• 3.在成实像和成虚像两种情况下,轻轻吹蜡烛的火焰 ,使它向左侧或右侧偏斜,观察火焰的像是向左还是向 右偏斜。注意像与物的左右关系。
2.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点燃的蜡烛在此 透镜中成像与蜡烛在凸透镜的同侧,由此可以判
断A蜡.烛大距于离10凸c透m镜的距离应在〔 B〕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3.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 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 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 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 的像。这个C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4.在成实像时,用纸遮住凸透镜的一半,观察像的性 质和明暗变化。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课件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课件
的大小和像距变化情况是( A )
A.像变小,像距变小 B.像变小,像距变大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像距:v
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U>2f ),成 倒立的、缩小的、
实 像。
像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f<v<2f )
物体与 实 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2f>u>f
·· ·
· ··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 2f>u>f )
成 倒立的、 放大的、 实 像
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 实像大于物体 (像大)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 像距大于物距 (像距大)
同侧
正立.放大
2、凹透镜成像规律 同侧、正立、缩小、虚像。
像的性质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思考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 像




倒立/正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大于2倍焦距 倒 立 缩 小 实 像
倒 立 在2倍焦距和焦距 之间
放大
实像
小于焦距 正 立 放 大 虚 像
应用
照相机
幻灯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在凸透镜成像中,物体移动时,实 像和虚像的转折点在哪里?放大和 缩小实像的转换点在哪里?
当所成的像是实像时 物、像异侧
当所成的像是虚像时 物、像同侧
课堂练习:
1.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使在光屏上出现
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楚的像,则该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A.6cm B.8cm C12cm D.18cm 2.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离凸透镜1.5f处移到3f处的过程中,像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提升学生对证据的分析和论证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二、知识准备(1)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

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立的_____像;通过投影仪成、立的像;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立的像。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由光线会聚而成,虚像由实际光线的会聚而成;实像是的(选填“倒立”或“正立”);实像用光屏承接,虚像(选填“能”或“不能”)。

三、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带刻度尺的光具座。

(2)提出问题照相机和投影仪都成倒立的实像,所不同的是:物体距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实像;物体距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实像。

当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物体必须距离放大镜比较近。

可见,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离凸透镜的有关系。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对应关系呢?(3)猜想与假设结合《生活中的透镜》跟小组同学讨论,提出合理的猜想。

①可能与的距离有关。

生活中的支持事例: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不同,是因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不同。

②可能与有关。

生活中的支持事例:同一物体通过照相机成像,当照相机的焦距改变时(调焦),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会改变。

(4)设计实验①物距和像距:物距u是指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v是指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②如图所示,我们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

以焦距为参照距离,对物距和像距进行研究。

(5)实验提示①实验时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的中央位置不动,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本节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的第三节,本章是光学部份的重点章,全章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通过(tōngguò)探索了解光的折射规律,并能从众多与光有关的现象(xiànxiàng)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现象(第一节),第二单元是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实像和虚像,也能成缩小的虚像(第二节),第三单元是通过实验探索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经历并体味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第三节),第四单元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第四、五节)。

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教材以探索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u)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索、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本节教材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道实像和虚像的概念.(2)知道物距与像距的意义.(3)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学生能在探索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dào li),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péiyǎng)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索创造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xué sheng)团结协作的精神。

八年级学生(xué sheng)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在知识方面,懂得少许浅显的物理道理,知道一些较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律;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索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情感方面,他们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和方法(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学习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乐于参加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二、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器材准备: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各有什么特点?生:(学生思考、回答)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用放大镜先看书本上的文字,然后再用放大镜看远处的同学和老师。

你发现了什么吗?请描述一下看到的现象。

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如: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缩小的,近处的物体是放大的、正立的等。

(二)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师: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从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凸透镜,但观察到的现象却有很大不同:有时是正立的,有时是倒立的、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的了解思考一下,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提炼学生问题中的知识点,确定本课的探究课题: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2、猜想假设师:通过我们已经了解的关于凸透镜的知识和你的日常生活经验,你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讨论。

(说明:一定要给学生留一定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并且让学生充分讨论。

2021年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汇编: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2021年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汇编: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2021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汇编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一、单选题1.(2021·北京·清华附中八年级期末)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但他又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 )A.指尖的像B.变暗的完整的蜡烛像C.指尖的影子D.缺损的蜡烛像2.(2021·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是缩小的3.(2021·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图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列现象可以真实呈现的是( )A.B.C.D.4.(2021·北京·北大附中新馨学校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B.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C.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D.该次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原理相同5.(2021·北京·清华附中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小东制作的昆虫观察盒,在盒盖上端安装凸透镜便于观察盒内小昆虫放大的像,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他应该选择( )A.焦距为5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二、多选题6.(2021·北京·清华附中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游船在水上行驶时,坐在船上的游客相对于船是静止的B.烛焰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烛焰靠近透镜,烛焰的像一定远离透镜C.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D.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7.(2021··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壁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相关推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篇1【三维目标】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

2、能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

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实验探究的快乐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学生对凸透镜的认识,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对物体通过凸透镜怎样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会成什么样的像,还不够了解。

所以,本节教材主要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这个探究实验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实验。

目的是:一让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2、难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用具】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小玩具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教师:请同学们用小玩具按照课本P61图3-47所示的方法做一个实验,移动放大镜或白纸板的位置,会在白纸上看到怎样的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像的特征。

教师:对你所观察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凸透镜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我们知道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物距 等于 2 倍 焦距时,成倒立、 等大的 实 像.
当物距 小于 2 倍大于一倍 焦距时, 成倒立、放大的 实 像.
当物距 小于 1 倍 焦距时,成正立、 放大的 虚 像.
实验结论
物体到 凸透镜 的距离 像距
u>2f 2f>v>f
成像的性质
应用
正倒立 倒立
大小变化 虚实 情况
缩小
实 照相机
2f>u>f v>2f
以上探究过程与方法中,科学合理的是:
(填标号).
(五)实验相关想法
用发光二极管“F”字样作光源,用表面网格状图 案的光屏,成像更清楚,方便比较像物的大小。
利用水透镜方便改变透镜的焦距的大小
A.光斑是烛焰所成的实像 B.光斑是烛焰所成的虚像 C.光斑是烛焰发出的光折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2)为了观察物距等于5cm时烛焰的成像特点 ,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安徽)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 该实验的装置图.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出所使用的凸透镜的 焦距f.请你认真思考以下的实验方法和过程,然后回答问题: a.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 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 ,经过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b.除a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 、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 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c.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或从较近的位 置逐渐远离),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 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烛焰位 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 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d.与c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做 法相同.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道物距、像距的概念,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3.提升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提问学生:他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凸透镜。

)教师引导:都是凸透镜,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像不同?凸透镜成像有怎样的规律?引出课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环节二:新课教学多媒体展示: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头的距离特征,提出问题: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情况有何不同?(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镜头较近,成放大的实像。

)教师讲解: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与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和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想与假设:学生大胆猜想,有的认为可能与物距有关,有的认为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展示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白色硬纸板、光具座),介绍光具座的作用:可以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和高度,并且可测量物距和像距。

提出问题:根据这些实验器材,如何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记录表格?提示学生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和透镜的焦距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的变化时,重点关注物距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时的成像情况。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由组长反馈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在多媒体上出示实验记录表和具体实验步骤:①每组选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记录其焦距,再组装实验器材,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②将烛焰向凸透镜由远及近移动,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完整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虚实的变化规律,多测几组,并记录。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结论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结论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结论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结论1通过本节课教学我感到有以下几点收获:1、引入新课的实验是后面学生猜想以及学生实验的依据;同时也在有目的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位置;2、通过问题串的讨论,使学生明确在实验中需测量什么、观察什么,并使学生成功的获得实验数据;3、分工与合作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4、通过黑板画图,将学生收集到的证据在凸透镜主光轴的图上描点,使学生通过统计规律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感到尚有以下几点不足,需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1、语言不够精炼,尤其在普通班,生源偏差,问题问的复杂,造成部分学生学习有困难;2、学生实验时间偏短,造成部分数据有偏差,表现在清晰的像位置没找准;3、交流不够充分,在合作方面的收效有待提高。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结论2本节课是“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一课时,重点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究出成像规律,掌握研究方法。

为了降低学生活动的难度,帮助他们建立科学而有效的研究过程,我以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情景,提出问题,层层深入,引发他们的观察、探究与思考。

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总体效果不错。

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的情景设置:从学生简单易操作的活动出发,设置问题情景。

从学生“通过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和屏幕上的图片”的活动,引入课题,学生觉得亲切、熟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2.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设计的问题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环环相扣,就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研究过程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如何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对新问题的探究情境中;“如何观察虚像?”既复习了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也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扫清了障碍。

“实验中,你要观察什么现象,记录什么数据?”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中应记录的数据。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篇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中考的一个考点。

在透镜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尽管我们都通过实验研究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实际练习时仍会因规律遗忘感到做题困难。

现介绍几招记忆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方法一:列表记忆法(f为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成像规律表由表中内容可以看出:1. 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是物体在焦点以外。

当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增大,像也逐渐变大,像和物体一定在凸透镜的异侧,并且像是倒立的。

2. 凸透镜成虚像的特点是: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像和物体一定是在透镜的同侧,并且像是正立、放大的。

3. 从表中看出,有三个“没有”:①没有正立的实像;②没有倒立的虚像;③没有缩小的虚像。

方法二:数轴记忆法说明:1. 焦点F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即物距u等于焦距f)时,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因为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射出,平行光不能相交,所以不能成像。

当物体放在焦点以外时成实像,当物体放在焦点以内时成虚像,即物体成像以焦点F 分为界点,分成虚像和成实像的区域,物体的位置分别在成虚像和实像的区域时,所成的像就对应数轴图上的规律。

2. 2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物体在2倍焦距处成等大的实像,在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实像,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实像。

方法三:口诀记忆法由列表和图像记忆法中可以归纳出下面的简单口诀:1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与物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与物同侧正,物远像近像变小。

方法四:图像法光路图法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涉及到四幅图,如下:光路图法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虽然说可以从本质上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找到成像的原因,但是由于现在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路图不要求掌握,只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因此,同学们只需对此方法简单了解。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实验操作步骤:用图示或流程图展示实验的操作步骤,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
- 实验现象:用简洁的文字描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及与成像性质的联系。
- 实验总结:用简洁的文字总结实验结果,强调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八、教学反思
今天上的这节课,让我有了很多思考。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我发现这种方法学生的兴趣很浓,参与度也很高。在实验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学生们是真正投入到学习中,他们观察、思考、讨论,积极地寻求答案。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教学的魅力,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期待。
2. 在批改学生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作业时,我会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否能够与其他成像方式进行比较,并给出改进建议。
3. 在批改学生的凸透镜成像应用实例分析作业时,我会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实例中的成像原理,是否能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并给出改进建议。
十.课后拓展
- 实验现象的分析:学生可能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弱,难以从中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通过示例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时提供实验操作的指导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从而突破难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成像原理,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本节课的实验操作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具体包括: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让学生明确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2.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五个环节,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人性化的语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希望通过这份教学案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实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树立学生追求真理的决心。通过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2.能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放大镜、照相机等。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凸透镜成像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讲授新知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1引导学生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凸透镜成像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温故知新
1、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特点?
倒立、缩小的
实像 倒立、放大的 实像 正立、放大的 虚像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 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2、观察凸透镜成像
观察:手持凸透镜,
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
思考:
①你看到几种不同的情况? ②说明凸透镜成像特点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探究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 关系呢? 2.实验方案: F 物体 O
f
凸透镜
光屏(1)实验器材:Fra bibliotek点燃的蜡烛
Z.x.x. K
光屏
光具座 凸透镜
(2)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物距 ( u )
2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
四、反馈练习:
1.
35
2.
3.
五、拓展: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在
光具座上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前,然后移动光屏,可他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 请你分析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
B A C F 2f
D
F
光屏
五、拓展:
2.(1)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处,光
像距(v)
注意事项1:
如何确定像距: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所 成的像相对最清晰。(视频1,视频2)
注意事项2: 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调节 蜡烛、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中心 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的焦距f=10cm,凸透镜放在 50cm处 关注的物理量: 物距 像的特点 像距
(3)探究实验记录表
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__处,光屏
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_____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 (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_____, 像的大小不断______;当物距小于_____时,无论怎样 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B A C F 2f D F 光屏
凸透镜焦距f= 10cm
物距与 焦距的 关系
像的性质 物距 u/cm 35 25 正倒 大小 虚实 像距v/cm
像距与 焦距的 关系
15 5
三、应用
1.照相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距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的 原理制成的。
三、应用
2.幻灯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距凸透镜大于焦距小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