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心理学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
心理学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介绍如下:
一、亲密地带的范围是指0到20厘米以内,一般是包括爱人和挚友,多出现拥抱触摸的行为。
二、熟悉地带是指20到50厘米以内,如果不是很了解的人进入这个范围,会让他感到受到骚扰和威胁,极不自在。
三、私人地带指50到150厘米以内,这是一般朋友的安全距离。
刚认识的两人站得太近,会感觉别扭或受到威胁;站得太远,又感觉双方太冷漠,有拒绝的意味,不利于关系的深入。
四、社交地带指150到400厘米以内,是指两个陌生人因各取所需的信息沟通。
比如客人跟店员之间的谈话。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类和适用范围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类和适用范围:
1、公共距离:公共距离指大于360厘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
2、社交距离:社交距离大约在120-360厘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
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3、私人距离:私人距离一般在45-120厘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
4、亲密距离:亲密距离在45厘米以内,属于私下情境。
多用于情侣,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
两位成年男子一般不采用此距离,但两位女性知己间往往喜欢以这种距离交往。
亲密距离属于很敏感的领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采用这种距离。
人际沟通的距离概念
人际沟通的距离概念是指人们在交流时身体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可以反映出人们之间的亲密程度、信任程度、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际沟通距离概念:
1.亲密距离:这是最亲近的距离,通常是在亲密关系中使用,如情
侣、夫妻、父母和孩子之间。
这个距离通常在0-18 英寸之间。
2.个人距离:这是在朋友、家人和同事之间使用的距离,通常在1.5-4
英尺之间。
这个距离可以让人们进行私下的交流,但仍然保持一定的距离。
3.社交距离:这是在正式场合中使用的距离,如商务会议、公共演
讲等。
这个距离通常在4-12 英尺之间,让人们可以进行正式的交流,但不会过于亲近。
4.公共距离:这是在公共场合中使用的距离,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
在超市里等。
这个距离通常在12 英尺以上,让人们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身体接触。
现代社交礼仪的距离意识
现代社交礼仪的距离意识这里有一篇关于“现代社交礼仪的距离意识”的文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由于人们交流的性质不同,个体空间的有限范围也不同。
一般来说,关系越密切,个人空间的范围就越小。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博士认为,根据人们交流的不同程度,个人空间可以分为四种距离。
一是亲密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距离。
在0 ~ 15厘米之间,它们可以相互接触皮肤并有密切的接触。
这是爱抚、亲吻、拥抱和保护的必要距离。
爱情经常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
如果你使用不自然的方法或强行进入他人的亲密距离,这可以被视为对他人的侵犯。
在15 ~ 45厘米,这是身体不接触,但可以用手相互接触的距离,如手挽着手,手牵着手,跪着说话等。
主要用于兄弟姐妹、密友之间,是个人身体可以控制的势力范围。
影响圈在人的眼前最大,也就是说,一个人总是对自己面前的影响圈保持强烈的意识,其次是对自己的两面和背后的关心。
根据这一原则,飞机、长途汽车和剧院都坐在前排,尽可能避开对面的座位,这样每个人都有一个平均的力圈。
第二是个人距离这个距离不是直接的物理接触。
它长45-75厘米,适合熟悉它的人握手和交谈。
或者激怒其他人也在这个距离。
在75到120厘米之间,这是双方手腕之间的距离,可以触摸对方的手指,也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影响范围。
第三,社会距离这种距离已经超越了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
120 ~ 210厘米之间,一般是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几乎所有复杂的事情都是在这个距离内进行的。
例如,机关领导干部把任务分配给秘书或下属;接待因公来访的客人;或者更深入的个人谈话大多使用这个距离。
在210到360厘米之间,表现出更正式的关系。
它是会议、谈判或商务中使用的距离。
主任接待外宾或内部客人。
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由于他的地位需要和他的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四,公共距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直接对话也很困难。
在360 ~ 750厘米之间,这是产生影响意识圈的最大距离。
人的正常通行距离
人的正常通行距离
人的正常通行距离因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通行距离一般在1-2米之间。
在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人们之间的通行距离通常为
1.5-3米,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特定场景下,如拥挤的场所或紧急情况下,人们可能会缩短通行距离。
然而,这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建议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智能通行管理系统和无接触通行技术在保障人员健康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刷脸等无接触方式实现通行,可以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办证距离方面,参照点与拟申请零售点之间的实际可通行最短距离,通常考虑为1-2米,以确保安全和效率。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下文为大家整理了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希望可以帮到您哦!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1、亲密距离0~0.5米为亲密距离。
这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至爱亲朋之间的交往距离。
亲密距离又可分为近位和远位两种。
近位亲密距离在0~15米之间。
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距离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尽情地表现爱抚、安慰、保护等多种亲密情感。
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彼此肌肤相触,能直接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
恋人之间极希望处于这样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快慰。
远位亲密距离大约在15~50厘米之间。
这是一个可以肩并肩、手挽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说悄悄话。
在公众场合,只有至爱亲朋才能进入亲密距离这一空间。
在大庭广众面前,除了客观上十分拥挤的场合以外,一般异性之间是绝不应进入这一空间的,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即使因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一空间,也应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对方,更不能将目光死盯在对方的身上。
2、社交距离0.5~1.5米为社交距离。
在这一距离,双方都把手伸直,还可能相互触及。
由于这一距离有较大开放性,亲密朋友、熟人可随意进入这一区域。
3、礼仪距离1.5~3米为礼仪距离,人们在这一距离时可以打招呼,如“刘总,好久不见”。
这是商业活动、国事活动等正式社交场合所采用的距离。
采用这一距离主要在于体现交往的正式性和庄重性。
在一些领导人、企业老板的办公室里,其办公桌的宽度在2米以上,设计这一宽度目的之一就在于领导者与下属谈话时可显示出距离与威严。
4、公共距离3米之外为公共距离,处于这一距离的双方只需要点头致意即可,如果大声喊话,是有失礼仪的。
握手礼仪握手礼是在一切交际场合最常使用、适应范围最广泛的见面致意礼节。
它表示致意、亲近、友好、寒暄、道别、祝贺、感谢、慰问等多种含义,从握手中,往往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情绪和意向,还可以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和感情。
心理学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
心理学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指人们在交往和互动中所保持的一种心理和空间上的距离。
它是一种无形的界限,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与他人的关系和沟通的程度。
不同的文化和个人有不同的安全距离需求,但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安全距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他通过观察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和反应,总结出了四种常见的安全距离区域:公共区、社交区、个人区和亲密区。
公共区是指人们在大型聚会或公共场所中保持的距离,一般为3米以上。
在这个区域内,人们主要是为了避免与陌生人发生接触,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社交区是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所保持的距离,一般为 1.2-3米。
在这个区域内,人们可以进行一般性的交流和互动,例如聊天、打招呼等。
在这个距离上,人们可以保持一定的身体接触,但仍然保持相对的距离。
个人区是指人们在与朋友、家人等亲近的人交往时所保持的距离,一般为0.5-1.2米。
在这个区域内,人们可以进行更为亲密的交流,例如握手、拥抱等。
在这个距离上,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情感,但仍然保持一定的距离。
亲密区是指人们与伴侣、亲人等非常亲密的人交往时所保持的距离,一般为0-0.5米。
在这个区域内,人们可以进行更为亲密的身体接触,例如接吻、拥抱等。
在这个距离上,人们可以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呼吸,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安全距离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地沟通。
如果我们违反了他人的安全距离,可能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或受到侵犯,导致交流的失败。
因此,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安全距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交场合中,安全距离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东方文化中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保持距离,而西方文化中更加注重直接的身体接触和亲密的交流。
因此,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我们需要注意对方的安全距离需求,并尊重和适应他们的习惯和观念。
在特殊的情况下,如疫情期间或疾病传播时,安全距离更是至关重要。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每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6英寸~18英寸之间(15厘米~44厘米)
15厘米以内,是最亲密区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息。
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
44厘米以内,在异性,只限于恋人、夫妻等之间,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
人们熟悉的办公室性骚扰就发生在这一人际空间。
(2)个人距离:1.5英尺~4英尺之间(46厘米~122厘米)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3)社交距离:4英尺~12英尺(1.2米~3.7米)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公事上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4)公众距离:12英尺~25英尺(3.7米~7.6米。
人与人相处的安全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无论是朋友、家人还是工作伙伴,都需要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这个距离被称为人际交往距离,是一个相对固定且合理的空间范围。
不同的人际关系可能需要的距离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安全距离的范围在50-500厘米之间。
对于具体的安全距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个人空间:每个人的个人空间需要不同,一般来说,亲密的朋友或恋人可能会离得比较近。
然而,即使是这些亲近的人,也不能过于亲密,要尊重彼此的个人空间。
2. 社交距离:通常用于维持一般的社交关系。
在这个距离内,人们可能互相握手或点头致意。
这个距离的范围大约在1到3米之间。
3. 公众距离:在公共场合,如公共交通工具或公共场所,人们保持的距离可能会更远。
这个距离的范围大约在3到5米之间。
当我们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这个空间范围内,双方都能感到舒适和安全。
然而,有时我们的感受可能并不一致。
虽然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个相对的概念,但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情绪状态、舒适偏好以及共享的情感纽带等。
然而一般来说,理解人与人相处的安全距离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它可以避免许多由于误解或冲突导致的尴尬局面。
同时,理解和尊重每个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也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来处理个人事务或休息。
忽视这一点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冲突。
此外,保持适当的距离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过近的距离可能会使我们过于关注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他人的感受,而过远的距离则可能会使他人感到被忽视或被排除在外。
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一种人际关系策略,有助于建立健康、互惠的关系。
无论是在家庭、友谊、工作还是其他社交场合,我们都应该尊重彼此的空间和感受,并努力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以促进良好的沟通与理解。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建立更深入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学)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学)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与空间距离有极大相关。
亲密程度越近,其距离越近。
亲密程度越疏远,其距离越远。
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也随之逐渐降低。
人在无意中已在内心里设定了与对方的心理距离,一旦不太亲密的人过于接近自己,就会下意识地采取后退等被动的防御姿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际关系空间。
1.亲密空间这是恋人、亲人、好朋友等的空间。
其距离一般在0.5米以内,甚至零距离。
在这个距离能够感觉到对方的呼吸,很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容易肢体接触,亲近、拥抱。
2.友好空间这是同事、一般朋友、熟悉的合作伙伴等的空间,其距离一般在0.5米-1.5米。
这个距离能清楚地看到对方的表情,甚至能接触到对方的身体,但感觉不到对方的呼吸。
3、普通社会空间这是处理公务或普通社交时所需的空间,其距离一般为1.5米-2.0米。
在这个空间需要用较大的声音进行交谈,4、严肃社会空间距离2.0以上。
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商务谈判、执行公务、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等场合。
根据空间距离,我们就可以判断人与人之间亲密程度。
空间距离,是我们在与人沟通时需要参考的重要信息。
在一些特殊场合,人际距离被环境改变,这时候,我们的心态也需要有相应的调整。
了,拥挤的公共汽车、地铁和电梯上,由于拥挤,人们被迫处于亲密距离。
在这个时候,人们应该注意礼仪,首先在在心理上维护自己的空间距离。
在西方,在电梯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里碰到拥挤的局面时,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则:不能轻易同任何人说话,即使是你认识的人;大家眼神最好互相回避,避免同他人眼神的接触;面部不能有任何表情;人越拥挤,你的身体越不能随意动弹;在电梯里,应该看着头上的楼层号码等。
如果一个人缺乏通心力,或者背后有心理情结,常常在人际空间方面表现出问题,界限不清。
通心可以改变亲疏状态,缩短人际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一、近距离(0-45厘米)
近距离是0-45厘米的两个人之间的社交礼仪距离,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相互之间的真正亲昵。
一般情况下,妥善地应用近距离是一种礼貌,可以表达自己友好的态度,但也可能让另一方感到不舒服,需要注意对方的感受,以及要恰当的使用社交礼仪。
中等距离是45-120厘米的两个人之间的社交礼仪距离,它能体现出友好但不失距离感的态度,比较安全,更容易保持舒适。
一般而言,初次接触,一般会针对陌生人采用这种距离,以印象较好的方式改变场景。
远距离是120-180厘米的两个人之间的社交礼仪距离,它能帮助保持社交交流适度的距离,不会令彼此觉得压力强。
一般情况下,远距离是安全的;但可能发生的是,当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时,你会觉得这种距离很宽广,有些遥远。
远距离是180-250厘米的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它给人一种刻意保持距离的感觉,让彼此有意识的放置,而不是因为不尊重对方而产生的。
一般而言,面对让你让对方不安的情况时,保持这种距离是友好的,而不影响双方关系。
人际交往安全距离
人际交往安全距离
个体之间在进行交往时通常保持的距离。
这种距离受到个体之间由于相容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情感距离的影响。
人类学家霍尔认为“人际距离”可区分为4种:一、亲密距离(0-46厘米),通常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情人或恋人之间,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
二、个人距离(0.46-1.2米),一般是用于朋友之间,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三、社会距离(1.2-3.6米),用于具有公开关系而不是私人关系的个体之间,如上下级关系、顾客与售货员之问、医生与病人之间等。
四、公众距离(3.6-7.5米),用于进行正式交往的个体之间或陌生人之间,这些都有社会的标准或习俗。
这时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社交距离应该保持在多少米
社交距离应该保持在多少米
社交距离应该保持在1-3.5米。
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不同个性等而不同。
据XX博士研究,有四种距离表示不同情况:
1、亲密接触:交谈双方关系密切,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2、私人距离: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礼貌距离:用于处理非个人事务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4、一般距离: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看演出等。
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社交距离属于人际交往距离的一种,而且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
关于人际交往的距离分类
关于人际交往的距离分类
1、密切距离,接近型(0.15米):
为了爱抚、格斗、安慰、保护而保持的距离。
2、密切距离,较近型(0.15~0.45米):
伸手可触的距离,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伴之间的距离;也是在拥挤的电车中人与人之间不即不离的距离。
3、个体距离,接近型(0.45~0.75米):
能够拥抱或抓住对方的距离。
对于对方的表情一目了然。
夫妻处于这种位置是自然的。
4、个体距离,稍近型(0.75~1.20米):
这是双方同时伸手才能触及到的距离,这是对人有所要求时应有的一种距离。
5、社会距离,接近型(1.20~2.10米):
这是超越身体能接触的界限,是办事时同事之间所处的一种距离。
保持这种距离,使人具有一种高雅、庄严的气质。
6、社会距离,远离型(2.10~3.60米):
这是为便于工作保持的距离,工作时既可以不受他人影响,又不给别人增添麻烦。
7、公众距离,接近型(3.60~7.50米):
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离,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许多问题或思想待解决与交流。
8、公众距离,远离型(7.50米以上):
这是讲演时采用的一种距离,彼此互不相扰。
如能将以上8种距离铭记在心,就能准确、顺利地判断出你与对方所处的关系与密切程度。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关于礼仪的相关知识,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相关内容,欢迎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1、亲密距离0~0.5米为亲密距离。
这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至爱亲朋之间的交往距离。
亲密距离又可分为近位和远位两种。
近位亲密距离在0~15米之间。
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距离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尽情地表现爱抚、安慰、保护等多种亲密情感。
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彼此肌肤相触,能直接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
恋人之间极希望处于这样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快慰。
远位亲密距离大约在15~50厘米之间。
这是一个可以肩并肩、手挽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说悄悄话。
在公众场合,只有至爱亲朋才能进入亲密距离这一空间。
在大庭广众面前,除了客观上十分拥挤的场合以外,一般异性之间是绝不应进入这一空间的,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即使因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一空间,也应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对方,更不能将目光死盯在对方的身上。
2、社交距离0.5~1.5米为社交距离。
在这一距离,双方都把手伸直,还可能相互触及。
由于这一距离有较大开放性,亲密朋友、熟人可随意进入这一区域。
3、礼仪距离1.5~3米为礼仪距离,人们在这一距离时可以打招呼,如“刘总,好久不见”。
这是商业活动、国事活动等正式社交场合所采用的距离。
采用这一距离主要在于体现交往的正式性和庄重性。
在一些领导人、企业老板的办公室里,其办公桌的宽度在2米以上,设计这一宽度目的之一就在于领导者与下属谈话时可显示出距离与威严。
4、公共距离3米之外为公共距离,处于这一距离的双方只需要点头致意即可,如果大声喊话,是有失礼仪的。
拓展知识:握手礼仪握手礼是在一切交际场合最常使用、适应范围最广泛的见面致意礼节。
它表示致意、亲近、友好、寒暄、道别、祝贺、感谢、慰问等多种含义,从握手中,往往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情绪和意向,还可以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和感情。
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距离”
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距离”
俗话说,人就像冬天的刺猬,太近了刺人,远了又觉得孤独和寒冷。
这是对距离最好的诠释了,人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既需要距离,又试图超越距离。
但人在超越时空距离的同时,却又小心地保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有研究说,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就要保持一定的尺寸,亲人、恋人的身体距离在15-45厘米之间,熟人、朋友一般在45厘米至1米之间,社交距离的范围比较灵活,近可1米左右,远可3米以上。
至于公共距离,一般都在3米以外。
如果侵犯了边界,就会引起人的不安和敌意。
人际交往中,应该维持一种不远不近、不长不短、恰到好处的“黄金距离”。
这种“黃金距离”以多长为宜?要因人而异。
和喜欢的人交谈要靠得近,熟人要比生人靠得近,*格外向的要比内向的人靠得近,女人之间比男人之间靠得近。
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个*化的发展,人对“距离”的要求,人对空间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强烈。
现代人都喜欢有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受他人侵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实例)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150定律:罗宾·丹巴是一名人类学家,他研究了各种不同形态的原始社会,并发现在那些村落中的人。
大约都在 150 名左右,人们把他的研究理论称之为" 150 人定律"。
现在我们许多人都远离村庄生活,但是却没有脱离这个概念:罗宾让一些居住在大都市的人们列出一张与其交往的所有人的名单,结果他们名单上的人数大约都在150名。
出现使得人们对于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威力有了新的认识。
但为什么偏偏是“六度分离”而不是“七度、八度”或者“千百度”呢?这可能要从人际关系网络的小世界性质的另外一个特征“150定律”来寻找解释。
《纽约客》杂志的专栏作家马可姆·格兰德威尔在他的著作《引爆流行》中考证了一个名为“郝特兄弟会”的欧洲农民组织,这个组织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定:一个聚居点的人员规模超过150个人时,就要将该聚居点变成两个,这两个点再进行“……150-分离-150……”的循环。
格兰德威尔说:“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在古往今来,许多团体建制都无意识地采用了这条规律。
例如:在14世纪以后瑞典陆军编有旅,每旅辖3个营,每营辖4个连,每连编150人。
我国建国后人民公社的建制人数也为150人。
人们不免要问为什么偏偏是150人这个数字呢?人类学家特蕾茜·H·约菲研究发现人类所能处理的社会信息与人类的大脑的视觉和社会认知能力的发达程度有关。
由罗宾·邓巴领导的研究小组1993年报道了动物种群的规模与其大脑新皮层相对于整个大脑比例相关,在现代人,这个规模大概是147人左右。
进而,邓巴在2002年通过西方人比较熟悉圣诞卡片交换行为的调查发现这个人数在153左右。
类似的大量研究都表明“150定律”的科学性。
只要稍微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如果每个人的日常密切联系的人际网络是150人左右的话,通过6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就可能有的人数是150*150*150*150*150*150=11,390,625,000,000è1.1*1013。
这个数字远超过人类历史上所有各代的人数之和。
罗宾的定律告诉我们,平衡的人事关系才会带给你幸福的生活。
这也有助于我们考虑该如何对待他人。
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依据人们的工作种类或者赚钱的多少来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是很简单的事情。
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一村之长,这个工作并不容易,需要赢得尊重。
150定律还告诉每一人身后,大致有150名亲朋好友。
如果您赢得了一个人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1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个人,也就意味着得罪了150 个人。
2.人际关系维护当遇到困难时应不应该请求朋友的帮助?观点一:I need your help 观点二:I don’t want bother others.从人际关系维护这个角度来说,我支持第一种观点。
(p142)朋友讲求承担义务+人情+以和为贵(称呼)1.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步骤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亲属、朋友、同学、师生、雇佣、战友、同事、领导与被领导、假设现在你与陌生人正在交谈,那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步骤是怎样的呢?自我表露:(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开始于一些浅显信息的交流—”随意聊天”—再渐渐地转向更有意义的表露。
初次见面时自我表露通常涉及明显的互惠性。
互相认同:当关系稳定后,明显的互惠性就减少了。
持久的人际关系更多地依赖于情面:人们希望他们的自我表露能够得到明显的理解、关爱、支持和尊重。
不完全渗透:即使最亲近的关系,我们也可能保留一些只属于自己的东西,亲密的自我表露和有选择的秘密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
第一印象很重要 2. 告别独行侠生活(故善战者,求之于势双赢,) 3懂得欣赏别人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沟通是一门学问: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将心比心;用温暖、尊重、了解的方式去沟通;要有与人沟通的意愿,以一颗开放的心灵去倾听;要立即做出价值判断,而最好以对方的立场和观点去设想。
中西方人际关系对比表在对人际关系的探讨中不应该涉及到“政治”和“宗教”这两个因素。
因为宗教是非理性的,无法用理智来面对,而在政治上个人往往有不同的立场。
简言之,这两个方面是人际关系最大的障碍。
1.崇尚对象的差异西方人的“神本位”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西方人的“神本位”观念,即在西方人看来,上帝是高高在上的,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子民。
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人解释一切问题都离不开神。
中国人的“人本位”与之相对应,中国人则崇尚的是“人本位”。
不难发现,伏羲氏一开始就把人的观念树立为“人是宇宙之间最了不起的,而并非是神”。
中国人实际上是没有宗教的,所有宗教都是外来的,中国人崇拜的只有自己的祖先。
简言之,中国人认为“人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因此,中国人所建立起来的一套思想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在神的管教之外的。
2.责任担当的区别西方人的“个人主义”基于“神本位”的影响,西方人必然会形成“个人主义”的观念,即以个人作为单位,对上帝承担责任。
因此,西方人说话或者表态时经常讲“这是我个人的意见”,表示对其后果由个人来负责。
中国人的“家庭本位”中国人则是“家庭本位”的观念,即一个人在社会上代表的是其整个的家庭,而并非仅仅是他自己。
例如,中国的小孩很少被问及名字,而通常会被问及是谁家的小孩以判断其家庭背景。
中国人做错了事情是对不起父母和祖宗,往往整个家庭都会被指指点点。
3.人际关系中不同主体所处地位的不同西方人的“生而平等”由于“神本位”以及“个人主义”的影响,西方人的人际关系是平等的,因为大家同为上帝的子民,因此每个人都是“生而平等”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方人能够接受“儿子直呼父亲的名字”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人的“合理的不平等”中国人不相信西方这一套说法,而是认为“人没有生以前是平等的,人死了以后也是平等的,但只要活着就有不平等”,不仅如此,中国人还反对过分的不公平,由此形成了“合理的不平等”的观念。
实际上,中国人强调的是一种“伦理”的观念,这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是处于相当不平等的状态,例如父亲或上司的地位永远是不能被颠覆的。
基于这样的原因,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对上与对下是不同的,例如对同一件事情面对上司和下属时所存在的言论区别。
从这个角度进一步来看,西方人有人际关系,而中国人是没有人际关系的,我们所讲求的是人际关系与伦理结合之后所形成的“人伦关系”。
4.为人处世标准的迥异西方人的“单一标准”因为遵循“神本位”的思想,所以西方人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只讲求权利与义务。
这种权利与义务关系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家庭中“父辈养育子女到18岁,18岁之后就靠自己”,在企业中则“完全依据业绩和表现来判定员工的用或不用”等。
由此可见,西方人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遵循的是单一的标准,即完全按照权利与义务的要求来行事。
中国人的“双重标准”中国人讲求的是“彼此的对待”,即依照别人对自己的方式来考虑对别人的态度,完全与权利义务无关。
也就是说中国人对己以及对人往往采用的是双重标准,例如大部分企业家对外宣讲的都是西方的理论和做法,而实际上面对自己的企业时却仍然按照中国人自己的套路在进行。
5.社会环境约束力的状况西方的“有形且刚性化”在西方社会中,社会环境的约束力表现为其非常详细的法律规定,这些规定条款不仅逻辑严密、内容清楚,而且执行起来非常严格,完全没有人情可言。
因为西方社会的一切都遵循法律规定来进行,形成了一种看得见的、刚性的约束力。
中国的“无形且弹性化”而在中国人的社会环境中却恰恰相反,目前来看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即便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地完善和健全,但还是富有相当的弹性,因为这样才能够得以顺利地执行。
因此,中国人养成了喜欢讲理由的习惯,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中华民族不是法律性的民族,中国人有的只是所谓的“典范”。
也就是说,中国人是道德性的,凡是有形的东西迟早都会变成形式化的东西。
中国人依靠的是无形的东西进行彼此的约束。
这一点在企业的经营中尤其明显:尽管制度规定很清楚,但是往往却不敢执行,也执行不了。
这是因为一旦完全按照要求来执行,结果通常是落得个离心离德、众叛亲离的下场。
6.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的动因西方人处于“好奇”在西方世界,整部的人类学旨在证明“人没有什么稀奇,人就是动物”的观点,因此,西方人对人与对动物一样,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只是好奇。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西方人惯有的礼貌成为一种虚假的表象,其间并不含有任何的情感因素,同时,西方人就自然而然地在人与人之间保持相当的距离,在不同年代的人之间产生所谓的“代沟”。
中国人源于“关怀”与之不同的是,中国人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出于“关怀”而不是“好奇”。
很多时候,中国人虽然没有礼貌,但是对待别人都是出于真正的关心。
基于这一点就不难发现,中国人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性的,只是这种亲密关系或者信任的建立需要经过一个逐步了解的过程。
7.利害关系的程度西方人的“单纯”西方人在不同国别之间、不同公司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所谓的“利害关系”,没有什么道义可言,但相对而言是比较单纯的。
中国人的“复杂”中国人讲求的不是简单的利害关系,而是更多的在考虑其间由于背景而产生的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势利”。
与西方人的利害关系相比,中国人的“势利”观念要复杂得多。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从整体上来说,西方的人际关系相对的单纯,易于掌握;而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则相当的复杂,一不小心就容易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