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实录与反思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_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图像变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图像变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结合作图过程理解振幅和相位变化的规律(启发诱导).本节采用作图、观察、归纳、启发探究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首先按照有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由行及数、数形结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形成规律,是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汇总获得对正弦函数图像变换全面的体验和理解.把函数)4sin()3sin(ππ-=+=x y x y 及在一个周期上的图像分别向左、右连续。

.4,2ππ,就可得出它们在R 上的图像(图略).归纳小结从知识、方法以及课程间的联系三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并进行反思。

教师归纳。

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反思和发表本堂课的体验和收获。

布置作业 P49 A 1. (2) 2.(1) P50 2.(1) 选作:A2(2) 作业分选选作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作与必做两部分, 通过两部分作业使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上节对于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研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函数的一些研究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对于函数图象的变换,学生在学习必修一函数时,接触过函数图象的平移,有“左加右减”,“上加下减”这样一些粗略的关于图象平移的认识,本节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应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高一16班学生整体知识基础很扎实,并且这些同学逐步适应高中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喜欢小组探究学习,喜欢独立思考,探究未知内容,学习欲望迫切。

但对于本节内容学生要理解并掌握参数A ,φ对函数图象的影响,还要研究这两个参数对函数图象的综合影响,且方法不唯一,知识密度较大,理解掌握起来难度较大,总体效果还不错。

效果分析本节课结束感觉取得效果还不错,总的有以下几点:1、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积极思考并主动回答问题;2、 教学过程中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各小组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3、 通过图像变换,培养了学生的类比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4、 检测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5、通过课堂小结,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与别人分享学习数学的体会,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建立自信心。

“函数y=Asin(ωx+φ)图像”教学实践与分析

“函数y=Asin(ωx+φ)图像”教学实践与分析
的影 响. 综 上 , 节课 的教学难点是 : 本
在研究过程中要做到 : 重视基 本作图方法 —— ① 五 点描 图 法 的 重 要 作 用 . 是 研 究 的 工 具 , 是 矫 正 这 也
错误 的有 力手段 ; 注重 数形 结 合思想 方法 的应 用 , ②
要 将 函 数 解 析 式 的 变 化 与 函 数 图像 的 变 换 对 应 起 来 ,
生: 用 1 .

生 容 易 错 . 致 这 个错 误 的 原 因 是 图 像 变 换 所 反 映 导
图像 产生 的 影 响. 能针 对 具 体 问题 进 行 正 确 的 图 像 变 (
换 )


这种方法能画出函数 =s fx 孚 ) i + n2 的图像吗? 请
你 先 说说 画 图 的思 路 , 向 出该 函 数 在 一 个 周期 内 的 再
图像 .

2 通 过 研 究 本 节 内 容 渗 透 利 用 换 元 进 行 化 归 的 .
思 想 方 法 . 能 将 函数 1=A i ( X+ ) 图像 问题 通 ( s  ̄ 的 n O 过 换 元 转 化 为 函数 ’:. it 图像 问题 , 将 这 一 思 4 n的 s 并
设计 意 图 : 习 画三 角 函 数 图 像 的 基 本 方 法 — — 复 五点 法 . 是 研 究 本 节 课 内 容 必 备 的 基 础 . 过 谈 画 这 通
高中
课 教 研 堂 学 究
中 数学呻学 i 小学 版{ W
函 / i +) 图 ” 学 践 分 数) n 的 像 教 实 与 析 (
山西 省 忻 州 一 中( 3 O 0 郝 玉 怀 94O ) 山西 省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院

高中数学_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函数sin()(0,0)y A x A ωϕω=+>>的图象(一)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A 版数学第一册第5章第6节的内容,前一节“正弦函数的性质和图象”主要讲述了正弦函数图象的画法(五点法)、性质及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实例,了解)sin(φω+=x A y 的实际意义,会用五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揭示参数φω,,A 变化时对函数)sin(φω+=x A y 图象的形状,位置的影响,讨论函数)sin(φω+=x A y 的图象与正弦函数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对函数图象规律性的探索,让学生体会到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通过对参数的分类讨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图象变换与函数解析式变换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目标:1. 分别通过对三角函数图像的各种变换的探究和动态演示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图像各种变换的实质和内在规律。

2. 通过对函数sin()(0,0)y A x A ωϕω=+>>图象的探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函数图像各种变换的内在联系。

3.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函数sin()(0,0)y A x A ωϕω=+>>的图像的画法和图像与函数y=sinx 图像的关系,以及对各种变换内在联系的揭示。

教学难点:各种变换内在联系的揭示。

四、教法学法采取各个击破,归纳整合为主线,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导,教师总结点评为辅助,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那么怎么画函数12sin()34y x π=-的图象? (二)、尝试探究探究(一):对 sin()y x ϕϕ=+对的图象的影响问题1:sin()3y x π=+函数周期是多少?你有什么办法画出该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学生:用“五点法”作出函数 问题2:比较函数 sin()3y x π=+与sin y x = 的图象的形状和位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函数sin()3y x π=+的图象,可以看作是把曲线sin y x =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 那么函数sin()3y x π=-的图象?学生:函数sin()3y x π=-的图象,可以看作是把曲线sin y x =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问题3:一般地,对任意的 (0)ϕϕ≠,函数 sin()y x ϕ=+ 的图象是由函数 sin y x =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而得到的? 归纳:函数sin()y x ϕ=+的图象,可以看作是把曲线sin y x =上所有的点向左(0ϕ>时)或向右0ϕ<(时)平移ϕ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上述变换称为平移变换探究(二):(0)sin y x ωωω>=对的图象的影响问题1:函数sin 2y x =周期是多少?如何用“五点法”画出该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问题2:比较函数 sin 2y x =与sin y x = 的图象的形状和位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函数 sin 2y x =的图象,可以看作是把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的. 那么函数1sin()2y x =的图象?学生:函数 1sin()2y x =的图象,可以看作是把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的.问题3:一般地,对任意的 (0)ωω>,函数 sin y x ω=的图象是由函数sin y x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而得到的?归纳:函数sin (0)y x ωω=>的图像可由函数y =sinx 的图像沿x 轴伸长(w<1)或缩短(w>1)到原来的ω1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的,称为周期变换。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实录与反思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实录与反思
21 0 1年第 l 2期
中学数学研究

函数 Y=A i() )的 图象 教 学 实 录 与反 思 n o s x+
江苏省徐州市第 一中学 (2 0 0 马 芹 2 10 )
1 基本情况
1 1 授 课对 象 .
合 的影 响 , 理解 怎样 由 Y=s x图象到 Y=A i( i n s n + )的图象变 化过程 . 教 学难 点 : 对 Y =Ai(c )的图象 的影 ( 0 s ( n , + 响规律 的概 括.
生 : 给 出很 多猜 想 ) (
纳、 比、 类 联想 等数 学思 想方 法.
教学 目标 :
( ) 握 、 A的变化 对 函数 图象 的形状 及位 1掌 、 置 的影 响 , 确 找 出 由 Y = s x的 图 像 得 到 Y = 正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师: 实际上 , 弹簧 振子 所作 运动是 简谐 运动 中的 种, 而所 有 简谐运 动 中 , 移 与 时 间 t 位 的关 系式
单位时间内往复振动的次数/=

= 称为振动
二 7r
的频率 ; t 称为相位 , O C+ t=0时的相位 称为初

中学 数 学 研 究
21 第 l 0 1年 2期
相.
除此 之 外 , 理和 工 程技 术 中的许 多实 际 问题 物
2i , s xY=÷s n i 并由 n 学生总结出A ∞ 对函数图 、、
教学 重点 : 考察 参数 、 A对 函数 图 象 变化 综 、
都可以写成 s=A i( + s )的形式 , n 其中, A是物
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 称为振动的振幅; 往复

《函数y=Asin(ωx φ)的图象(1)》教学实录

《函数y=Asin(ωx φ)的图象(1)》教学实录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1)》教学实录【课例导读】高境界的数学教学应基于思维发展,包括重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凸现核心知识的价值,数学规律的形成和思维逐步深入的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以及数学理性精神的体验等方面。

而优质的数学思维又集中表现在如何有效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而我们的数学活动可以以问题为研究的起点,以问题为研究的主线,并以问题的解决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

具体到这节课上,王荣鑫老师采用了“问题引领,自主建构”的教学方式,合理优化了问题的情境,有效凸显了问题的作用,并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体验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升了数学的思维品质,这种带有研究意味的教学方法与思路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启发。

【执教者简介】王荣鑫,江苏省邗江中学数学教师,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曾获江苏省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二等奖、扬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扬州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扬州市骨干教师展示一等奖等荣誉,有多篇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课例呈现】一、呈现背景、创设情境(课前投影展示欢乐世界摩天轮动态画面)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摩天轮上的每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周而复始地运动,从中我们可以抽象出如下数学模型。

(PPT动画演示点P绕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如何将单位圆上的任意一点P 的位置表示出来?生:通常是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来表示点P位置。

师:我们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圆O的半径为A,P0为圆O上的一点,以射线OP0为终边的角为φ,P 点从P0出发沿圆O逆时针运动,P点每秒转过的弧度为ω,求x秒后,P点的纵坐标y。

(学生经过计算,得到结果)生:y=Asin(ωx+φ)。

二、启发引导、提出问题师:函数y=Asin(ωx+φ)刻画了P点的运动规律,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个新函数的图象。

你觉得这个函数与学过的哪个函数有联系呢?生:y=sinx。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两个函数有联系呢?生:这两个函数都是刻画周期运动的函数,另外,我觉得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很像,都有正弦符号,我猜他们之间应该有联系吧。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一)》的设计思路与反思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一)》的设计思路与反思

《函数y =Asin(ωx +φ)的图象(一)》的设计思路与反思———成都七中 刘在廷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2010年秋季,四川省正式实施新课程改革。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这一节课该怎么上,也困扰了自己很久。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结合高2014级10班的学生基本情况:整个班级在平行班中的整体基础较为薄弱,但学生普遍爱动、好动。

所以本节课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探索与发现,这也正是新课标的理念。

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五点作图法提到前面学习,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探究ϕ,ω,A 对函数)sin(ϕω+=x A y 的影响。

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交流电引入,由交流电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图,引出正弦型函数。

再结合学生对旧知识的一些延伸,即:x y sin =的变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函数)sin(ϕω+=x A y 的图象。

在教学过程中,先学后教,以教导学。

用预习单的形式督促学生先学。

所以在研究ϕ对图象的影响时,结合到学生的预习,师生共同探索。

并在教学中,不断通过“思考”的形式,将问题“深入化”、“重点化”。

而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新等过程,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本节课力图打破常规,体现以学生为本,全方位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实现课程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在研究ω,A 对函数)sin(ϕω+=x A y 的影响时,采用学生主导,教师辅导的形式。

将学生亲自动手画的图采用实物投影直接展示。

老师同时向学生提供了观察函数图象的素材-几何画板,通过演示,加深学生对ϕ,ω,A 对图象影响的理解。

在探索由x y sin =得到)sin(ϕω+=x A y 的过程中,通过课堂师生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反馈,对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做出了启发性的指导。

高中数学_1.5 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1.5 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函数y=sin x+()ωϕA 的图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A ,ω,ϕ对图象形状的影响;(难点)2.理解并掌握函数y=sin x+()ωϕA 图像的平移与伸缩变换;(重点)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动态直观展示,了解、感受图象平移与伸缩变换的过程;2.探究A ,ω,ϕ对图象形状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数学与物理等其他学科的关系;2.学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中获取新知。

二、教学重点:考察参数A 、ω、ϕ对函数图象的影响,理解由y=sinx 的图象到y=sin x+()ωϕA 的图象变换过程。

这个内容是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进行综合和应用问题接轨的一个重要模型。

学生学习了函数y=sin x+()ωϕA 的图象,为后面高中物理研究的一系列知识提供了数学模型。

所以,该内容在教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连接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的一个桥梁。

三、教学难点:对y=sin x+()ωϕA 的图象的影响规律的发现与概括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为相对来说, A 、ϕ对图象的影响较直观,ω的变化引起图象伸缩变化,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图象变化,不会观察,造成认知的难点,在教学中,抓住“ϕ对图象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观察图象,经历研究方法,理解图象变化的实质,是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

学情分析:本节课在高一第二学段,对于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了解,并且逐步适应高中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喜欢小组探究学习,喜欢独立思考,探究未知内容,学习欲望迫切。

关于函数图象的变换,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接触过函数图象的平移,有“左加右减”,“上加下减”这样一些粗略的关于图象平移的认识,但对于本节内容学生要理解并掌握三个参数对函数图象的影响,还要研究三个参数对函数图象的综合影响,且方法不唯一,知识密度较大,理解掌握起来难度较大。

教学内容分析:《1.5.1 函数()y Asin x ωϕ=+的图象》是人教A 版必修四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

高中数学教学课例《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课例《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创设问题情境,建立函数的图像的关系。 2、引导学生思考研究问题的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 图像上点的坐标和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的关系,获得 对的图象的影响的具体认识。 4、引导学生获得关于对图像的影响。 5、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概括认识对图像的影响。 6、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独立研 究对函数的图像的影响,进一步熟悉研究方法。 7、巩固已有的经验,认识参数对的图象的影响。 8、用五点法作出的图像并从图像变换角度认识函 数与函数的关系。 9、进一步认识经过变换得到的方法,并体会有简 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的划归思想。 10、建立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了解,,与简谐运动 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11、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并概括出研究函数
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生活生产实际中常见的函数类
型,函数图象,本节内容从一个物理问题引入,根据从
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通过参数赋值,从具体函数的讨论
开始,把从函数 y=sinx 的图像到函数的图像的变化过
教材分析 程,分解为先分别观察参数,,对图像的影响,然后整
合为对的整体考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借助计
的图像的思想方法。
4、对函数的图像的影响?
做出的图像并观查分析三者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归纳由到的变化规律(周期变换) 5、同学做出的函数图像,并观察小组讨论出规律。
归纳出的变化规律。(振幅变化)
7、类似的,你能谈论一下由如何变换得到学生讨
论得出结论。
除了教科书给出的经过图像变换,从函数的图像得
到的图像外,你还能得出别的方法吗?
学生学习了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已经具有了 数学知识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本班学生思 维活跃,学习积极性较高,初步形成了对数学问题进行 学生学习能 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根据课程标准关于本科课的教 力分析 学要求,以贯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为宗旨,以 教材的特点和所教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设定如下教学 目标。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实录与反思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实录与反思

≏ 向左平移
个单位 .
1 1 个单位得到 的 , 因此是向左平移 2 2
图 1 图 2
生 4: 任取 æ =2 图象上的点 , 有 =2 +1上相应的点 ᶄ( 2 , æ)
( 1, æ)及 æ

æ = , 2= 2
æ -1 则 . 2

-2=ຫໍສະໝຸດ 1 1 , 即向左平移 个单位 . 2 2 = ( +1 2)
生 5: 令 () 则2 +1= 2 , 2 = 1 , 而 ( + ) 是由 ( +1 ) 2 2
2 教学过程
2. 1 问题引入 问题 1 如 何 由 æ = ( )的 图 象 得 到 æ = ( + )的图象? 当 >0时 , 向左平移 生众 : 个单位 ; 当 <
( )向 左 平 移
1 1 个单位得到的 , 故应该是向左平移 个单位 . 2 2 师: 我们现在进 行 推 广 . 怎样由æ = 的图 象得到æ = +1 的图象?
2 函数æ = ( 定. 2 )
2. 2 师生互动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三角函数图象及 今天我们从简单的三角函数图象出发 , 研究 性质 , 三角函数图象之间 的 变 换 关 系 与 规 律 , 从而掌握 形如函数 æ =≏ ( s i n ω +φ)的图象和性质 . 问题 6 怎样由 æ =s i n 2 的图象变换得到 i n2 + æ =s
( =? ω )
1 个单位 . < 0 时向右平移 β β 师: 为什么? 令 () 生 7: = 也可以写成 , 则 +1=
(+ )


, 则 ( +π 6) π ) i n( . =s ω + ) 6
( =? ω )
+1= ( ) +1. 2 问题 4 如何由 æ = ( 的图象平移得到 2 ) 2 ) 的图象?除上面三种方法 外 , 还有 2 -1 æ=( 什么方法? 生 8: 除 上面三 种 方 法 外 ,还 可 以 通过 对 称 轴 方 程 确

让学生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函数y=Asin(ωx+Ψ)的图像”教学实录与反思

让学生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函数y=Asin(ωx+Ψ)的图像”教学实录与反思

让学生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函数y=Asin(ωx+Ψ)的图像”教学实录与反思杨洪格【期刊名称】《上海中学数学》【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4页(P37-39,42)【作者】杨洪格【作者单位】210044 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正文语种】中文本节教学内容是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主要研究参数φ,ω,A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产生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固定其中两个参数,研究另一个参数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要做到:1.重视基本作图方法——五点描图法的重要作用.这是研究的工具,也是矫正错误的有力手段;2.注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要将函数解析式的变化与函数图像的变换对应起来,形与数相互印证,深化理解;3.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意识和能力,研究多个参数对图像变换的影响时要通过固定其中两个参数,达到对另一个参数研究的目的.综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在研究参数φ,ω,A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产生的影响的过程中,采用了固定其中两个参数,研究另一个参数的方法.安排了以下步骤.1.作图观察:五点作图法画出函数图像,观察比较,发现关系;2.理性思考:为什么这两个函数的图像之间有这样的关系?3.得到具体结论;4.结论一般化.在这个过程中,既使用了合情推理,又用到了逻辑推理,构成了一个数学发现过程,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过程.函数y=sinωx的图像与正弦曲线间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除了要按照上述步骤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外,还可以和y=Asinx的图像与正弦曲线的关系进行类比.从y=sinx到y=2sinx,实质上是用代换y,而从y=sinx到y=sin2x,实质上是用2x代换x,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得到正确的结论.本节课要用几何画板演示图像变换,同时要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成果.(一)观察试验,发现问题师: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正弦函数的图像(PPT展示),生活中类似的图像还有很多.下面来看一个物理试验(动画展示“单摆”试验).学生专注地看着随着单摆的左右摆动所留下的痕迹.师:现在把这个图像放到坐标系中,同学们应该不陌生吧?生:与正弦函数图像相似.师:它的解析式是y=Asin(ωx+φ).(板书课题)生(小声地):解析式与正弦函数也相似.(立即引来不少学生疑惑的目光)生:当A=1,ω=1,φ=0时,解析式就是y=sinx.其他学生:哦……师:太棒了!生:那它们的图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二)任务驱动,操作探究师:我们先用几何画板来探究.教师用几何画板给学生演示,当A=1,ω=1,φ=0时,解析式一样,图像也是完全重合的,再分别变化A,ω,φ的取值,让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情况.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可由正弦函数y=sinx的图像变化得到,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师:在刚才的探究中你有什么发现?生:A,ω,φ的取值变化使得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在变化.具体说就是A使图像上下伸缩,ω使图像变得紧凑或宽松,φ使图像左右移动.师:说得太好了!还有吗?生:将正弦函数y=sinx的图像经过适当变换可以得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 师:很好!能具体说明吗?例如,怎样变换得到)的图像?设计意图:此问题,教师预设一般学生是答不出的.目的是检测学生经过思考能不能说出一种研究方法.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一直给学生灌输这样一种思想.与预设一样,学生顿时安静下来,处于一种想说又不知如何去说的状态.大概一分钟后,有学生向笔者投来渴望回答的眼神,笔者顺势提问此学生.生:怎样变化我现在还不是很清楚(很多学生都笑了),但我认为可以分步来研究这个问题,先由正弦函数y=sinx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像,再变到)的图像,最后变到)的图像,后两步不知道怎么变.学生能把必修1中学过的平移变换迁移过来,这很不错,笔者满意地朝他点头.受其启发,也有不少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本质一样,都是一步一步地变换,只是变换的顺序不同.针对具体问题,学生的思路已经比较清晰,类比推广到一般情形也就顺理成章了.师:将y=sinx的图像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得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问题一出,不少学生脱口而出:“分步研究.”笔者随便提问了一个学生,该生就将刚才的方法改动一下重复了一遍.生:固定其中两个参数让一个参数发生变化.在笔者稍加引导及要求下,有学生答出.此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知其法而不知其果,急于想研究.师:三个参数A,ω,φ,先研究哪一个呢?生:φ.大多数学生选择从φ开始.通过前面的探究与提问,学生已经慢慢回忆起简单的平移变换了,从熟悉的地方下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课本上也是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平移变换开始,按照φ,A,ω的顺序来研究的.师:如何研究呢?生:固定A=ω=1,将y=sinx的图像向左平移φ个单位就可以得到函数y=sin(x+φ)的图像.对于具体的φ值,学生处理起来相对简单,但是对于抽象的φ值,还是易忽略φ的符号.师:看来同学们对之前学过的平移变换掌握得还可以.此时,教师用一种怀疑的语调和夸张的表情暗示学生.生:好像有点问题,若φ为负数,比如,就应该是向右平移个单位.此时学生恍然觉悟,频频点头.这时再找几个学生重新表述,师生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得到一般性结论.师:下面我们应该……还没等教师说完,学生已经抢答了.生:研究A,研究ω.学生说法不一,与刚才的基本一致形成鲜明对比.笔者预设先研究A,再研究ω,先易后难,按照教材所给研究过程进行.实际教学中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索性一起研究,按学生自己的选择分成两组,最后找代表汇报研究结果.笔者在巡视学生的研究活动时,发现学生追求简洁美的意向还是很明显的,研究A 的,一般都固定ω=1,φ=0,先研究具体的A值;研究ω的,基本上都是令A=1,φ=0(有些学生可能受前面的影响取),从具体的ω值着手.选择研究A的学生很快作出了相应函数的图像,并直接得到了一般的结论.相比而言,研究ω的学生速度慢了不少,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五点作图列表出了问题,导致图像画错;还有学生作出了函数图像,但得不到一般性的结论.笔者首先对列错表画错图的学生进行指导,借助几何画板让他们辨别正误,并引导他们订正错误画出正确的图像. 师:现在请同学们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没有自告奋勇的?研究A的学生举手比较积极,笔者随即提问了一名学生.生:令ω=1,φ=0,将y=sinx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 倍,就可得到函数y=Asinx的图像(如图1所示).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生纷纷摇头)那好!我们用几何画板检验是不是这样.师生一起验证后,得到一般结论,并对研究A的学生进行了表扬.师:A的影响搞清楚了,那ω?研究ω的学生没有人愿意举手,部分学生低下头躲避笔者的目光,生怕笔者提问.看到此种情形,笔者随即改变了问题.师:请你说一下你是怎样研究ω对y=sinωx图像影响的?(一下子紧张的气氛缓解了很多.)生:我取ω=2,在同一坐标系作出y=sinx和y=sin2x一个周期内的图像,想找出它们图像之间的关系.师:还找到了什么结论吗?学生摇头,笔者又提问了几个学生,基本上都是这样,没有找到一般性结论.师:看来大家在这个地方遇到了问题,遇到问题不可怕,大家勇于探究的精神值得肯定.现在我们全班一起来研究.笔者用几何画板作出了刚才某位学生说的y=sinx和y=sin2x一个周期内的图像,然后动态演示将y=sinx的图像变到y=sin2x的图像的过程(如图2).生:y=sinx图像上点(π,0)经过变化之后就得到y=sin2x图像上点).在动态过程中,这两个点之间的关系最容易发现.师:说得好!它们有何关系?生: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一半.师:其他点呢?(鼓励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去猜想)生:最高点,最低点也是(学生借助列表不难发现).其他的点应该也是.师:现在大家提出了猜想,如何验证它的正确性?有些学生拿起笔来演算,有些学生盯着几何画板动态变化过程,都在积极思考.很快有学生举手.生:从y=sinx图像上取一点(x0,y0),将它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一半,得到点,y0),代入y=sin2x成立,因此猜想正确.师:说得太好了,掌声鼓励一下.接着师生又一起通过几何画板任意选点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正如波利亚所指出的:“抽象的道理很重要,但要用一切办法使它们能看得见、摸得着.”师:谁能告诉老师,如何将y=sinx的图像变化得到x的图像?生: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师生还是借助几何画板从直观上感知了结论的正确性,并引导学生概括了ω对y=sinωx图像的影响.至此,本节课的三个主要任务:(1)研究φ对函数y=sin(x+φ)图像的影响;(2)研究A对函数y=Asinx图像的影响;(3)研究ω对函数y=sinωx图像的影响,全部研究完毕.本节课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扫除探究路途上的困难,展示不同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通过思考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加强对正确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学生自主探究,互相纠错,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但是由于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在作函数y=sinωx的图像时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并使课堂有些前松后紧,节奏感不强,应该在课前预习板块提示学生重温函数y=Asin(ωx+φ)作图的过程,这样可能在本节探究时能比较熟练.同时,对课堂一些问题处理不太得当,把握不好,有些学生的问题没有巧妙地处理,有些遗憾.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探讨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和正弦曲线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总的研究课题.笔者按照教材预设研究的顺序,先分析y=sin(x+φ),再变为y=Asinx,最后转换成y=sinωx,分步研究.研究完学生最熟悉的平移变换后,再往下探究时,学生意见出现了分歧,有选择研究A的,也有选择研究ω的,为了不打击学生研究的积极性,索性两个一起分组探究,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进行分组,而不是提前分好组.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必设条框把学生手脚捆绑起来,让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一套去进行.从问题的提出到结论的猜想、从解题思路的探索到问题的彻底解决、从数学结论的证明到结论的推广,都要有学生思维的实质性参与,这样的探究才是真正的探究.传统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继承为目的,往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注入式多、探究式少,大部分学生对教师讲过、平时做过的题型能应付,一旦碰到新问题就无从下手.针对学生的实际,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推理、知识迁移、概括归纳、探索研究、发现创新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教学实践表明:能经常提出问题的学生学习较好,而且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但不是学生提出的每个数学问题都具有探究价值,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正是新课程努力追求的.【相关文献】[1] 郝玉怀,薛红霞.“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教学实践与分析[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1,1-2.[2] 单墫.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必修4[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实录与反思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实录与反思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实录与反思史小玉【摘要】1基本情况1.1授课对象学生来自四星级重点高中普通班,基础较好,思维较活跃,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合作学习的基础.1.2教材分析所用教材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苏教版).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是第1章"三角函数"中第3节的内容,它是在学习了“五点法”作图和三角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函数应用的基础,也是研究两个一般函数图象之间的伸缩变换和平移变换的基础,这也正是本章的难点之一.【期刊名称】《中学数学月刊》【年(卷),期】2012(000)007【总页数】3页(P12-14)【关键词】三角函数;函数图象;教学实录;反思;合作学习;教材分析;实验教科书;重点高中【作者】史小玉【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214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3.641 基本情况1.1 授课对象学生来自四星级重点高中普通班,基础较好,思维较活跃,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合作学习的基础.1.2 教材分析所用教材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苏教版).函数y =Asin(ωx+φ)的图象是第1章“三角函数”中第3节的内容,它是在学习了“五点法”作图和三角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函数应用的基础,也是研究两个一般函数图象之间的伸缩变换和平移变换的基础,这也正是本章的难点之一.教学目标(1)会说出函数y=Asin(ωx+φ)的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初相.(2)能由正弦曲线通过平移变换以及伸缩变换得到y=sin(x+φ),y=sinωx 的图象,并能说出参数ω,φ对函数图象的变化的影响.(3)能用类比的方法得出y=f(x)的图象与y=f(x+φ)图象和y=f(ωx)的图象的关系.(4)通过探索发现函数y=sin(x+φ),y=sinωx的图象与y=sin x的图象之间联系的过程,学生至少能说出解决问题的两种思想方法(如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数形结合等).(5)反思探索发现函数y=sin(x+φ),y=sinωx的图象与y=sin x的图象之间联系的过程,学生能说出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如观察、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教学重点 y=sin x的图象与y=sin(x+φ),y=sinωx的图象之间的联系,及其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其联系的过程.教学难点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y=sin x的图象与y=sin(x+φ),y=sinωx 的图象之间的联系,怎样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这两个图象变换的规律.2 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1)函数y=Asin(ωx+φ)(A>0,ω>0)的周期是多少?2)作出函数y=Asin(ωx+φ)图象的方法是什么?(2)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物理和工程技术中经常会遇到形如y=Asin(ωx+φ)的函数,为了更好的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不仅要会用“五点法”作出函数y=Asin(ωx+φ)(x∈R)的简图,而且还要研究它的图象与y=sin x图象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出示课题: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2.2 推进新课基本概念函数y=Asin(ωx+φ)(A>0,ω>0)中,称A为振幅,T=为周期,f==为频率,ωx+φ为相位,当x=0时的相位φ为初相.合作探究1 分别在同一坐标系中用“五点法”作出下列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简图,并探究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1)y=sin x与y =sin(x+1);2)y=sin x与y=sin(x-1).师:“五点法”是指哪五个点?在作y=sin(x+1)和y=sin(x-1)的图象时这五个点应该怎样取?全班完成并请两位学生板演.生1:y=sin(x+1)的图象是由y=sin x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的.生2:y=sin(x-1)的图象是由y=sin x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的. 师:从同学们作出的图象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两个结论是正确的,能从本质上说明为什么吗?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思维受阻.师:图象是点的集合,所以考察两个图象间的关系就是要考察两个图象上对应点之间的关系.有学生恍然大悟,举手回答.生3:从图中五个对应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出结论.如y=sin x图象上五个点A(0,0),B,1),C(π,0),D(,-1),E(2π,0),y=sin(x+1)图象上对应的五个点分别为A′(-1,0),B′(-1,1),C′(π-1,0),D′(-1,-1),E′(2π-1,0).A′与A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小一个单位,B′与B纵坐标相同,横坐标小一个单位,C′与C,D′与D,E′与E,都具有相同的关系,所以y=sin(x+1)的图象是由y=sin x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的.生4:同学3讲得不全面,因为图象上有无数个点.应这样来说明:设P(t,y0)是y=sin x图象上任意一点,即x=t时,y=y0=sin t.在y=sin(x+1)中,当x+1=t,即x=t-1时,y=y0=sin t.即y=sin(x+1)图象上横坐标为t-1的点的纵坐标与y=sin x图象上横坐标为t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所以y=sin(x+1)的图象是由y=sin x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的.师:讲得很好,请同学们用相同的方法说明一下为什么y=sin(x-1)的图象是由y=sin x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的.生5:y=sin(x-1)的图象上横坐标为t+1的点的纵坐标与y=sin x图象上横坐标为t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所以y=sin(x-1)的图象是由y=sin x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的.师:说得好,下面我们用多媒体来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首先让学生观察如何由y =sin x的图象变换到y=sin(x+1)图象,其次观察变化过程中分别在这两个函数图象的相应点P与Q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为定值1,且纵坐标相同).师:一般地,如何由y=sin x的图象得到y=sin(x+φ)的图象?(结论1)生:将y=sin 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φ>0)或向右(φ<0)平移|φ|个单位就得到y=sin(x+φ)的图象.问题延伸:(1)y=sin x与y=sin(x+φ)的周期、振幅和初相是否相同?它们的图象形状和位置是否相同?生:只改变图象的位置,不改变图象的形状,所以周期、振幅相同,初相不同. (2)根据y=sin x与y=sin(x+φ)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对任意一个函数f (x),你能得出如何由y=f(x)的图象得到y=f(x+a)的图象吗?生:将y=f(x)的图象向左(a>0)或向右(a<0)平移|a|个单位就得到了y=f(x+a)的图象.合作探究2 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分别作出下列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简图,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y=sin x 与y =sin 2x;2)y=sin x与y=sinx.类比合作探究1的讨论方法学生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生:y=sin 2x图象上横坐标为t的点的纵坐标与y=sin x图象上横坐标为t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所以y=sin 2x图象是由y=sin x图象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生:y=sinx图象上横坐标为2t的点的纵坐标与y=sin x图象上横坐标为t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所以y=sinx图象是由y=sin x图象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师: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同样用多媒体来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师:一般地,如何由y=sin x的图象得到y=sinωx的图象(ω>0,ω≠1)(结论2)生:将y=sin x图象上每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就得到了y=sinωx的图象.问题延伸:(1)y=sin x与y=sinωx(ω>0,ω≠1)的周期、振幅和初相是否相同?它们的图象形状和位置是否相同?生:形状和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函数的周期不同、振幅和初相相同.(2)根据y=sin x与y=sinωx(ω>0,ω≠1)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对任意一个函数f(x),你能得出如何由y=f(x)的图象得到y=f(ωx)(ω>0,ω≠1)的图象吗?生:将y=f(x)的图象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就得到了y=f(ωx)的图象.2.3 目标检测(1)将y=sin x的图象向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得到y=sin(x+)的图象. (2)将y=sin x的图象作怎么样的变换,能得到y=sin 3x的图象?(3)将y=sin x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4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函数为______.(4)将y=sin(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函数是______.(5)y=sin 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y=sin(2x+)的图象?2.4 课堂小结师:请同学们谈谈本堂课的收获(略).2.5 布置作业(略)3 回顾与反思3.1 教学设计的立意(1)利用问题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是否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即学生有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习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着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让学生获得最多的收获来进行的.因此选择了问题教学法以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索发现的过程,亲身感受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数形结合等)和常见的思维过程(如观察、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2)从本质上理解图象变换的规律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怎样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平移变换和伸缩变换的规律.先通过作图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觉,再通过观察比较,采用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并进一步用多媒体验证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图象是点的集合,考察两个图象之间的关系只要考察这两个图象上对应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即可,这样就从本质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给出了研究一般函数y=f(x)与y=f(x+a),y=f(x)与y=f(ωx)(ω>0)图象之间关系的方法.3.2 教学反思(1)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发现规律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出现“越位”的现象,将课堂变成了一言堂.本节课中教师讲的很少,自始至终都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在作图,在思考,在讨论,在提出问题,在总结规律.课堂检测表明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无数事实证明最后深入记忆深处的知识都是通过自主学习而非被动学习得来的. (2)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节课很容易上成“影片”欣赏,用电脑在同一坐标系中直接作出y=sin(x+1)和y=sin x的图象以及y=sin(x-1)和y=sin x的图象,再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然后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看似效果不错,但学生对结论只是机械记忆,不清楚问题的本质,导致涉及到图象变换的问题时到底是向左移还是向右移,是拉伸还是压缩总是错误百出.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探究发现的过程.(3)不拘一格的课堂小结本节课没有采用传统的由教师进行的课堂小结,而是留了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同学们发言踊跃,各抒己见,下课铃声响了仍觉意犹未尽.。

演绎推理让数学课堂充满理性与智慧--“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教学实录与反思

演绎推理让数学课堂充满理性与智慧--“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教学实录与反思

演绎推理让数学课堂充满理性与智慧--“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教学实录与反思曾荣【期刊名称】《中学数学月刊》【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5-7,24)【作者】曾荣【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226001【正文语种】中文本节课为借班上课,学生来自江苏省四星级重点高中,数学基础扎实、思维能力强,有较强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从已有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初三学习过二次函数图象的变换,高一学习过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象的变换,并且在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时已经将结论一般化,上升到一般的y=f(x)与y=f(x+a)的图象的关系.从以往的研究方法看,基本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合情推理”式的发现方式,即通过“作图观察—归纳猜想—一般化”的方式进行.所用教材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课题是第1章“三角函数”的第3节“1.3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1.3.3函数y = Asin(ωx+φ)的图象”.教材在呈现这一教学内容时,强调了以图识性、数形结合的思想,按“作图观察—理性思考—得出具体结论—一般化”的方式进行编写.如按教材呈现的方式进行教学,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以往的学习经验是一致的,学生获取知识是容易的,教师组织教学也是轻松的.但从思维角度来说,这种低层次的借鉴与模仿,对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全面的、科学的数学发现方法的获取却是意义不大的.能否依托所教内容,尝试以演绎推理的方式组织教学,让所教的这些重点中学的学生,在思维品质的提升、科学素养的养成方面有新的收获,这成了本节课设计的一个新的思考.教学目标 (1)理解三个参数A,ω,φ对函数y = Asin(ωx + φ)(A > 0,ω > 0)的性质及图象的影响;(2)能由正弦函数曲线通过平移、伸缩变换得到y=Asin(ωx + φ)的图象,会运用整体代换的思想,用“五点法”画出函数y = Asin(ωx + φ)的简图;(3)通过对函数y = Asin(ωx + φ)图象的探究,渗透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分解问题的策略以及由形到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三角函数与一般函数的比较,进一步认识三角函数的本质特征.教学重点函数y=As in(ωx + φ)的图象以及参数A,ω,φ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教学难点函数y=Asin(ωx + φ)的图象与正弦曲线的关系.师:前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我们知道,“sin,cos,tan”实际上只是一种符号而已,如果用f来替代,它们都是f(x)的形式.你能否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谈谈三角函数与一般函数f(x)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三角函数与二次函数,指、对数函数等特殊函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有哪些共性?又有哪些独有的特征?生1:三角函数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自变量x表示一个角.生2:三角函数与二次函数,指、对数函数等特殊函数一样,都研究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生3:三角函数还要研究周期性、对称性.生4:在研究时都要重视数形结合.师: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1.3.3函数y = Asin(ωx + φ)的图象”(板书课题).在研究函数y= sin x图象的基础上再研究y = Asin(ωx+φ)的图象,你有过相似的研究经历吗?生1:初中在y=x2的图象的基础上研究y=a(x-h)2+k,和它差不多.(众生赞同)生2:高中在y=ax的图象的基础上研究y=ax+h的图象,还有在y=logax的图象的基础上研究y=loga(x+b)的图象也是这样.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事实上,我们不仅研究了这些特殊函数的图象的变换,还总结出了一般规律,即y=f(x)的图象与y=f(x+a)的图象的关系.你们能说说具体的关系吗?生众:当a>0时,将y=f(x)的图象向左平移a个单位,即得y=f(x+a)的图象.当a<0时,将y=f(x)的图象向右平移|a|个单位,即得y=f(x+a)的图象.师: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研究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你觉得如何研究比较合适,能否确定一个研究计划?我们不妨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小组交流)生1:我觉得和二次函数一样,三个参数分开研究.即先分别研究y=x2与y=(x-h)2,y=ax2,y=x2+k的关系,再汇总.师:分而治之,各个突破,再归纳整合(展示图1),很好.那怎样分而治之呢?生1:画出几个图象出来,再找规律.(下面有同学补充:归纳猜想)师:大家同意他的设想吗?生众:同意.(教师没做评价,有意停顿片刻)生2:我觉得研究y=sin x与y=sin(x+φ)图象的关系时,不需要作图观察,可以直接得出结论.(教师未急着追问,有意停顿,让其他学生思考)生2:根据y = f(x)的图象与y=f(x+a)的图象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函数y= sin(x+φ)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y=sin x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当φ>0)或向右(当φ<0)平行移动|φ|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师:这个同学给我们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即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研究问题时,除了常规的以图识性外,还要善于依性作图.那么,我们能不能借鉴这一想法,先研究性质的变化,再进一步研究y = Asin x(A>0且A≠ 1),y = sin ωx(ω>0且ω≠1)的图象与y = sin x的图象的关系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探究.(学生按平时的分组方法,每组自选一个内容进行研究)师:下面我们就尝试根据性质的变化来研究图象的变化,以y=2sin x为例.当解析式由y=sin x 变成y = 2sin x时,什么性质发生了改变?生1:值域发生了改变,值域由[-1, 1]变成了[-2, 2].师:那你觉得图象应该相应地发生怎样的改变?生1:图象纵向拉长了.师: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吗?生1:纵坐标变为原来的两倍.师:函数y=sin x变成图象又怎么改变?生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师:那我们通过几何画板来作出以上函数的图象,看看是否与我们的理解一致(图2).师:结合以上理解,我们能得出怎样的一般性结论?生:函数y = Asin x(A>0且A≠1)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y=sin 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变)而得到的.师:函数y=sin x变成y=sin 2x,什么性质发生了改变?生1:周期发生了改变,周期由2π变成了π.师(追问):那你觉得图象应该相应地发生怎样的改变?生1:图象横向压缩了.师:请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生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师:函数y = sin x变成图象怎么改变?生2: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师:那我们同样通过几何画板来验证一下(图3).师:结合以上理解,我们能得出怎样的一般性结论?生1:函数y = sin ωx(ω> 0且ω≠1)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y=sin 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的.师:由函数y = sin(x+φ)的图象变换到函数y=sin(ωx+φ)(ω>0)图象,应该怎么变?生众: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师:那么由函数y=sin ωx的图象变换到函数y=sin(ωx+φ)(ω>0),又该怎么变?生众:当φ> 0时,向左平移φ个单位,当φ< 0时,向右平移|φ|个单位.师:我们作出与y =sin 2x的图象(图4),看看是不是这样变换的?生众:怎么是而不是?生中是作用于2x,而不是作用于x.应将函数变形为这样可以看出是向右平移了个单位长度.(众生恍然大悟)师:研究函数y=f(x)图象的变换,本质上是研究图象上任意一点P(x, y)的变化.而y是随着x的变换而变化的,所以关键是看x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因此,我们有以下结论:函数y=sin(ωx+φ)(ω> 0,φ≠0)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y= sinω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当φ> 0时)或向右(当φ<0时)平移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例已知函数(1)你能设计出几种画出函数简图的方法?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根据函数的简图,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链接在物理简谐振动中,如单摆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与时间x的关系、交流电的电流y与时间x的关系等都是形如y = Asin(ωx+φ)的函数(其中A,ω,φ都是常数,且A>0,ω>0).函数y=Asin(ωx+φ)(A> 0,ω>0)表示一个振动量时,A就表示这个量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通常称为振动的振幅;往复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这个振动的周期;单位时间内往复振动的次数称为振动的频率;ωx+φ 称为相位;x=0时的相位φ称为初相.(过程略)设计本节课时,考虑到学习必修1时已经研究了函数y=f(x+a)与y=f(x)的图象之间的关系,故对于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在回归其函数本质认识的基础上,以演绎推理的方式直接得出.对于周期变换和振幅变换,先让学生从解析式的变化上去认识函数性质的变化,然后依性作图,接着再通过几何画板作图让学生有直观的感知,最后给出一般结论.整节课采用“理性思考—得出具体结论—作图验证—一般化”的方式呈现,改变了传统的“作图观察—归纳猜想—一般化”的教学方式.(1)以学定教是基本原则坚持根据学情确定教学起点和教学方法,这是每个教师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具有较强思维能力、自主探究意识的省四星级重点高中的学生.他们原有的研究方法掌握熟练,并渴求获取新的研究方法.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不妨打破常规,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提升数学素养.但是,如若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不够时,我们则采用传统的研究方式更为适用.例如,在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象变换时,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处于初高中衔接阶段的高一新生,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强,此时沿用初三研究二次函数的研究方式则比较合适.(2)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并重是有效方式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是两种基本的逻辑推理形式,是进行数学发现、数学建构的常用推理方式.合情推理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和猜想.但合情推理不是进行数学发现的唯一方式,演绎推理同样在数学发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时,应坚持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并重[1].例如,先作出函数y=sin x与y=sin(x+1),y=sin(x-1)的图象后,再归纳出y=sin x与y=sin(x+φ)图象的关系,是一种容易接受的方式.但从思维层面上看,也只是一种低层次的思维方式.先理性思考性质的变化,再研究图象相应的变化,这种演绎式的、回归到函数本质属性的研究方式对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有价值的学习经历.。

“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教学实录与反思

“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教学实录与反思

“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教学实录与反思王雯【期刊名称】《上海中学数学》【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1 教情分析 1.1 教学对象学生来自徐州一中普通班,层次较好,有一定的基础.引导方向应为主动参与和创造,如此可以更好地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1.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3.3节的内容.在本章“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内容中,教材通过正余弦曲线的形状特点的研究得到了正余弦函数的性质,进一步得出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由此揭示这类函数的图像和正弦函数曲线的关系以及A、ω、φ的物理意义,使学生根据周期函数和最小正周期的意义,以及图像变化过程,进一步了解正余弦函数的性质,从而向学生揭示得到函数y=Asin (ωx+φ)的图像的一种思维过程,即由正弦曲线变换得到.这一思维过程并不表示实际画图方法,但充分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数学思想,所以本节是三角函数一章中的重要内容.三角函数中许多化简、求值题以及研究函数性质的问题都涉及到Asin(ωx+φ)的形式,研究它的图像能使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形成体系,有助于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总页数】3页(P28-30)【作者】王雯【作者单位】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让学生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函数y=Asin(ωx+Ψ)的图像”教学实录与反思[J], 杨洪格2."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实录与反思 [J], 李金蛟3.演绎推理让数学课堂充满理性与智慧--“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教学实录与反思 [J], 曾荣4.数学课的精彩应来自课堂的数学味--“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第2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 [J], 陶睿5.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实录与反思 [J], 史小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 得 到 y—s ( i x+ )Y—s x的图象 , n , if nO 并能说 出参 数 ∞, 对 函数 图象 的变化 的影 响. () 3 能用类 比的方法 得 出 : f x = ( )的图象 与 =
y—f x+ ( )图象 和 y—f( x)的图象 的关 系. o f
s 的 图象与 Y=s ( ) 3 i z的 图象 i n i x+ , =s n , n叫
之 间 的 联 系 , 样 引 导 学 生 从 本 质 上 理 解 这 两 个 怎
1 1 授 课 对 象 .
学 生来 自四星级重 点高 中普通 班 , 础较好 , 基 思 维较 活跃 , 有一定 的 观察 、 分析 能力及 合作学 习
s x 的 图象 与 Y—s 的 图象 之 间联 系 的过 if no iz n 程, 学生 至少 能说 出解决 问题 的两种 思想方 法 ( 如

o f 为频率 , z+ 为 相位 , 叫 当 —O时的相 位 为
初相 .
特殊 到一 般 、 体到抽 象 、 具 数形 结合等 ) . ( ) 思 探索 发 现 函数 y= s ( 5反 i x+ ) Y— n ,
会 用“ 五点法 ” 出函数 Y—As ( x+ ) z ∈ 作 if nO (
R) 的简 图 , 而且 还要 研究 它 的图象与 Y=s z图 i n. 象 之 问的关 系. 这就 是本 节课要 解决 的 问题 . 出示
期 、 率 、 位 、 相. 频 相 初
( ) 由正 弦 曲线通 过 平移 变 换 以及 伸 缩变 2能
的基础 . 1 2 教 材 分 析 .
图象变换 的规 律.
所 用教 材为 《 通 高 中课 程 标 准 实 验教 科 书 普

2 教 学过 程
2 1 导 入 新 课 .
数学 ( 修 4 》 苏教版 ) 函数 y=As ( z+ ) 必 )( . i ∞ n
的图象 是第 1章“ 三角 函数 ”中第 3节 的 内容 , 它
基 础上 展开 的 , 时又 是 进一 步 学 习 三 角 函数 应 同
用 的基 的伸 也
缩 变换 和平 移变 换 的基 础 , 这也 正 是 本 章 的难 点
之一.
教 学 目标 () 1 会说 出函数 y=Asn f i( x+ ) O 的振 幅 、 周
课题 : 函数 3一As ( z+ )的图象 . , i 叫 n
2 2 推 进 新 课 .
基本概 念 函数 y =Asn fT+ ) A> 0 i( o O' ( ,
0— 1
> 0 )中 , A 为 振 幅 , 一 称 T 为周 期 , 一 f一
( ) 过探 索 发 现 函数 y— s ( 4通 i x+ )Y— n ,
21 0 2年第 7期
中学数 学月 刊
・ 1 ・ 3
+ 1 和 —s ( 一 1 ) i c n c )的图象 时这 五个点 应该 怎
样取?
联 系 : 们之 间 的距 离始 终 为定 值 1 且 纵 坐标 相 它 ,
同) .
全班完 成并 请两 位学 生板 演.
生 1y—s ( : i z+ 1 n )的图象是 由 Y i —snz的 图象 向左 平移 一个单 位 而得到 的. 生 2 =sn x一 1 : = i( = )的 图象 是 由 —s i z的 n 图象 向右 平移 一个单 位 而得到 的. 师 : 同学 们 作 出 的图 象 可 以直 观地 看 出这 从 两个 结论 是正 确 的 , 能从本 质 上说 明为什 么 吗? 学 生思考 讨论 , 师巡视 发现 学生思 维受 阻. 教 师: 图象 是点 的集合 , 以考察 两个 图象 问 的 所 关 系就是 要考 察两个 图象上对 应点 之 间的关 系. 有学 生恍 然大 悟 , 手 回答 . 举
是 在学 习 了“ 点 法 ”作 图 和三 角 函数 的性 质 的 五
( ) 习提 问 :)函数 Y—As ( x+ )A 1 复 1 i f no ( > 0∞ > O , )的 周 期 是 多 少 ?2 )作 出 函数 y— As ( x+ )图象 的方 法是 什么 ? i f nO ( ) 现实 生活 中特 别 是物 理 和 工程 技术 中 2 在 经 常会遇 到形如 =As ( x+ i f nO )的 函数 , 了 为 更 好 的运 用三 角 函数 解决 实 际 问 题 , 们 不仅 要 我
— sn x 一 1 . i( )
程, 学生 能说 出解决 一些 具体 问题 的思维 过程 ( 如
观察 、 比较 、 纳 、 合 、 归 综 分析等 ) . 教 学重点 y—s 的 图象 与 — s ( i n i x+ n
师 :五点 法” 指哪 五个点 ?在 作 Y—s ( “ 是 i x n

1 ・ 2
中学 数学 月刊
21 0 2年第 7期
函数 —As ( x  ̄ 图象教学实录与反思 i c +q no )
史 小玉 ( 江苏省 宜兴 第一 中学 240 ) 1 2 6
作 者 简 介 史 小 玉 , 苏 宜兴 人 , 9 2年 7月 毕 江 18
业 于 江 苏 师 范 学 院数 学 系 ( 苏 州 大 学 ) 1 8 现 ,9 2年 8
s z 的 图象 与 Y—sn 的 图象之 间 联 系 的过 i n i
合作探 究 1 分 别 在 同一 坐 标 系 中用 “ 点 五
法”作 出下列 函数 在 一个 周 期 内 的 简 图 , 探 究 并 它们 之 间有 怎样 的关 系.
1 y=s 与 —s ( ) i n i x+ 1 ;) —s 与 n )2 y i n
月到 1 9 9 7年 7月 在 宜 兴 市 张 渚 高 级 中 学 任 教 , 9 7 1 9
年 8月至今 在 江 苏 省 宜 兴 第 一 中 学 任 教 . 0 6年 被 20
评 为 江 苏 省教 授 级 高 级 教 师 , 0 8年 被 评 为 江 苏 省 20 特级教师.

) y— s 的图象 之间 的联系 , 其 引导学 生 , i n∞ 及 探索 发现其 联 系的过程 . 教 学难 点 怎 样 引 导 学 生 自主 探 索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