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生命力

合集下载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园林)-试卷3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园林)-试卷3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园林)-试卷3(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盆景中多用松柏、黄杨,表现出雄伟气势的是( )盆景。

[2014年江苏真题](分数:2.00)A.广州B.苏州C.四川D.扬州√解析:解析:扬州盆景始于唐代,盛于明清,为我国树桩盆景的五大流派之一。

扬派盆景技艺精湛,气势恢宏,尤以栽种观叶类的松、柏、榆、黄杨别树一帜。

3.我国古代园林中,被称为“不系舟”的建筑是( )。

[2013年江苏真题](分数:2.00)A.榭B.轩C.舫√D.廊解析:解析:“舫”的形象与舟相类似,筑于水滨,为园林中最富情趣的建筑物之一。

石头所做的舟不用缆绳栓系,因此石舫通常被称为“不系舟”。

在园林里面建石舫不仅仅是为了体现水是活的,更是为营造一种“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境界。

4.在中国古典园林构景中,将两侧用建筑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好的景点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是( )。

[2012年重庆真题](分数:2.00)A.框景B.抑景C.夹景√D.借景解析:解析: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其方法是将两侧用建筑、树木、花卉等屏障起来,这种构景手法能强化设计者的构思意境,并突出主体景点的地位,增加园景的深远感,从而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情趣。

5.瘦西湖风景区内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三面临湖,四面皆门,运用了我国古代传统造园艺术中的“框景”手法,成为古代园林建筑中的经典之作的是( )。

[2011年江苏真题](分数:2.00)A.五亭桥B.钓鱼台√C.白塔D.桃花坞解析:解析:钓鱼台是瘦西湖中一处著名的景点,此处三面临水,四面皆门,仅一道长堤与小金山相连,人立于此,透过四面的月洞门,五亭桥、凫庄、小金山、白塔尽收眼底。

从颐和园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从颐和园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颐和园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

因此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是自然美与古典美高度的统一。

中国的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的建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的园林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

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它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下面我们就透过颐和园来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1、效法自然的布局颐和园中布置的许多风景点,处处景色都不相同。

这些风影点,用楼、台、亭、阁、斋、堂、轩、馆以及曲槛回廊等建筑物和假山花木等分别不同的地位组合而成,类似自然的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

2、诗情画意的构思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

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缩小。

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

所谓画境就是艺术美。

我国自唐宋以来,诗情画意就是园林设计思想的主流,明清时代尤甚。

园林将封闭和空间相结合,使山、池、房屋、假山的设置排布,有开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各景区的联系和风景的层次,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印象。

意境即理想美它是指园林主人通过园林所表达出的某种意思或理想。

这种意境往往以构景、命名、楹联、题额和花木等来表达。

3、园中有园的手法“园中有园”,是颐和园设计布置园里风景时继承传统、利用自然地形的很好例子。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代表着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峰。

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园林艺术闻名于世,被誉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对中国园林建筑和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古典园林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促进古典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1.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古典园林作为传统的园林建筑,面临着被拆除和改造的风险。

许多古典园林所处的地段在城市开发中被视为宝贵的土地资源,面临商业开发和房地产开发的压力,导致园林被破坏或者改变原貌。

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很多古典园林所处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湖泊变得污浊,植被凋零,鱼虾绝迹,使得古典园林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3.管理和维护不善古典园林的管理和维护一直是一个难题,很多古典园林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植被凋零,建筑老化,甚至荒废。

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有效的保护机制,使得古典园林的生存状况愈发严峻。

1.推动古典园林保护立法面对古典园林面临的生存压力,政府应当立法推动古典园林的保护。

通过立法,规定古典园林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加强对古典园林的保护力度,确保古典园林的完整性和原始性。

2.加强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古典园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应当加强对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和教育。

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和讲座,向公众普及古典园林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增强对古典园林的文化认同和社会价值。

加强古典园林的管理和维护是保护古典园林的关键。

政府应当加大对古典园林管理的投入,完善管理团队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古典园林的维护和保护。

引入专业机构和团队,提高古典园林的管理水平,促进古典园林的健康发展。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依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

最初的形式为囿。

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曾建“灵囿”。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

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

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

佛教的传人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

私家园林逐渐增加。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求。

另外,唐宋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

现在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

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

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园林建筑,顺应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生命力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生命力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生命力作者:刘晓洁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3期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对世界造园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及其生命力。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天人合一”理念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生命拓展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眼界的开阔,人类对自然和美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因而对美好生存环境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园林作为一种创造人类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其任务就是向人们提供亲临自然之境、享受自然之趣的良好氛围。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对世界造园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1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是最值得我们认真领会的。

中国园林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与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相吻合。

人类与自然长期共存,其生命活动本能地与自然相互联通。

这正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科学和大量实践证明:一旦失去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人就会自律性丧失,生物钟失调,新陈代谢不平衡。

然而随着地球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快速膨胀,人类许多生态资源、环境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土地资源、风景资源为工业化的负作用所破坏和浪费,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威胁。

这些都促使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观念日益被社会广泛接受和宣传,在生态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建设大园林的观念也成为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和倡导的方向。

在设计时就必须分析你所做的方案实施后是否真正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否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不能仅仅从园林的形式上来审视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要从更理性、科学、客观的观点去审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具体来说:比如园林中的乔、灌、草的植物配比是否合理,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真正能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基本生态功能;园林的道路广场设置是否比例得当,能否兼顾景观与功能使用等等。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古典园林为追求意境感受,因其效仿自然的特殊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不同的时期,古典园林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欢迎阅读! ...中国古典园林为追求意境感受,因其效仿自然的特殊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不同的时期,古典园林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欢迎阅读!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1. 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得全部类型,造园主流史皇家园林(2)园林功能有早先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游憩观赏为主(3)大自然再人们心中尚保持一种浓重的神秘性2. 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这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3. 园林全盛时期——隋、唐(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2)四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旬代又有所升华,着意于克化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细致处理(3)寺观园林的普及(4)公共园林意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5)风景史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一代有所提高,进入一个新的境界(6)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险乎渗透的迹象 4. 原理成熟期(一)——宋(1)再三大园林类型中私家造园最为突出(2)皇家园林较多受到文人园林影响,出现了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3)叠石、置石均显其高潮技艺,利税已经能够缩移模拟大自然界全部水体形象与山石、土石山、土山的经营相配合而构成园林的地貌骨架(4)唐代园林创作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传统,道南宋实大体上已经完成其向写意的转化(5)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为主题的两宋园林其缩显示的蓬勃进去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达到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登峰造极的境地5. 成熟时期(二)——元、明、清初a) 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导致私家园林达到艺术成就高峰b) 明末清初,再经济文化发达,民间造园活动频繁的江南地区,涌现初大批优秀造员家。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古典园林涵盖了古典建筑艺术、花木种植、叠山理水及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与艺术美高度统一。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欢迎阅读!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

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

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

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

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

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

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

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

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

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

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

概括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

概括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

概括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长期以来与汉文化一脉相承,其发展折射了中国古典传统美学与艺术欣赏的发展。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欢迎阅读!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概述之:(一)先秦及秦汉时期。

此时期或可称为“白然时期”,是从“固”到“苑”的发展时期,约相当于距今三四千年的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殷商西周时代。

根据史料记载,从殷周到秦汉时期这种“囿”的存在和发展,大体具有三个特点:1.:片地宽广。

一般方圆都在几十里、上百里左右,如春秋楚庄王“筑层台……延壤百里,’;2.工程浩大。

囿的周围有界垣,囿内有台屋构筑。

3.人工设施增加。

山于狩猎地距离统治中心地较远,不免要在“囿”内建寝殿屋宇。

这种最早期的“囿”到汉代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山林的原始状态的存在,而是日趋专门化了。

帝王们在这里建“宫”设“馆”,除了为游猎所需要,增添了寝宫殿宇生活设施,还配置了观赏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色,初步具有了“园林”性质,从汉代起它的名称也从古代的“囿”改称“苑”或“苑圈”了。

著名的汉武帝的“上林苑”中,有“建章宫”,有“太液池”,周围数百里,盖起宫殿数十个,设置了“射熊馆”、“鹿观”、“虎圈观”等各种动物的圈观,并种植了各地送来的异树花木,如“核桃,,“紫纹桃”等等。

不过此时尚处于中国园林发展初期,对于苑囿的布局布置,并无一定规划,仍较多地带有古“囿”的持猎趣味。

建筑和山水的安排,也并不融洽有序,奇树异花的种植,只是猎奇罗列,虽然它有了某些园林的性质,开启了日后造园的新生面。

总的说,仍是处于自然发展的时期。

(二)唐宋时期。

它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

由汉代开端的中国园林发展进程,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的过渡,至唐代出现了一个兴盛的局面。

由于疆域的扩大、经济的发达、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和别的文化发展一样,园林发展中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意了游乐和赏景的作用,如在殿宇建筑外,已注意到迭石造山,凿池引泉。

《中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赏析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赏析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赏析教学设计课时:一课时课型:欣赏·评述一、教材分析:《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第一部分中国美术鉴赏的第三课。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内容之一,本课内容设置主要是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中国古代建筑物,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了解古代建筑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和立场。

本课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第二部分是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以苏州园林为例);这堂课设计的课题侧重了解华夏艺匠建筑艺术中的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赏析。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故宫的布局以及建筑对封建皇权思想的具体表现,认识古代园林设二、学生分析: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的积累。

欣赏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欣赏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高中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却力不从心,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三、教学目的:①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②了解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精髓四、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精神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先听一段乐曲,听听是哪里的曲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词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晖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从声腔和伴奏上多用丝竹管弦乐器为主,声腔华美婉转悠长。

一唱三叹,情感细腻,结构严整,曲词优美,风雅含蓄;昆曲的许多剧目也都是歌颂纯美浪漫,经典奇幻的古代爱情故事。

花开得如此美艳,却只有破旧的墙来欣赏,也就是美丽的春光无人欣赏,白白浪费了。

杜丽娘借此自比,美丽的青春容颜没人爱恋,空有美貌都白费了。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

从颐和园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从颐和园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从颐和园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摘要:中国的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的园林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

园林的内涵恰是一座宝库,挖掘它,你将领略到另一番风采。

颐和园即是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由它可看出我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关键词:颐和园古典园林特点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

因此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是自然美与古典美高度的统一。

中国的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的建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的园林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

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它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下面我们就透过颐和园来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1、效法自然的布局颐和园中布置的许多风景点,处处景色都不相同。

这些风影点,用楼、台、亭、阁、斋、堂、轩、馆以及曲槛回廊等建筑物和假山花木等分别不同的地位组合而成,类似自然的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

2、诗情画意的构思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

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缩小。

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

所谓画境就是艺术美。

我国自唐宋以来,诗情画意就是园林设计思想的主流,明清时代尤甚。

园林将封闭和空间相结合,使山、池、房屋、假山的设置排布,有开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各景区的联系和风景的层次,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印象。

中 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与设计理念

中 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与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与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艺术特色和精湛的设计理念,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生活和美的深刻理解。

中国古典园林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将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优雅、富有诗意的氛围。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首先体现在其对自然的模仿和提炼上。

园林设计师们善于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将山川、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微缩于园林之中。

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精心的营造,使园林中的山水仿佛是自然天成,而非人工雕琢。

比如,假山的堆砌模仿了真实山峰的形态和纹理,溪流的设计则展现了河流的蜿蜒曲折。

这种对自然的模仿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和提炼,使之更具美感和韵味。

在植物配置方面,中国古典园林也有着独特的艺术手法。

园林中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包括花卉、树木、竹子等。

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竹子代表着正直和谦逊,荷花寓意着纯洁和高雅。

植物的搭配也十分讲究,注重色彩、形态和季节的变化。

春天有桃花、杏花绽放,夏天有荷花盛开,秋天有枫叶飘落,冬天有梅花傲雪,使得园林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景。

建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亭、台、楼、阁、轩、榭等。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的布局和造型往往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相互映衬。

比如,亭一般建在山水之间,供人休憩观赏;楼阁则高耸于园林之中,可俯瞰全园景色。

建筑的装饰也十分精美,门窗上的雕花、屋檐下的彩画,都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魅力。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也充满了艺术特色。

园林常常采用曲折迂回的路径,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

通过巧妙的遮挡和引导,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惊喜。

园林中的空间划分也十分灵活,有开阔的广场,也有狭窄的小巷;有幽静的庭院,也有热闹的水榭。

中国古代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中国古代园林外文名:ancientChinesegarden别称:中国古典园林地区:中国特色:师法、融于、顺应、表现自然类型:皇家、私家、北方、江南等。

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支奇葩,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古典园林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其中,江南园林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

一、园林简介中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美、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起源与发展1、囿—中国园林的起始时期2、苑—中国园林的进一步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有了进一步的风景组合,有土山等,已经开始营构自然山水园林。

在园林中造亭筑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已经基本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3、园—中国园林的转变、成熟与精深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

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

私家园林逐渐增加。

自然山水园林形成。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

唐宋写意山水园林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都有了一定的程式。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筑上,都达到了高峰。

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三)、古代园林特色1、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

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山与水以及假山中的各种景象要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中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世界历史上较主要的园林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国古典园林,一类是西欧的古典主义园林。

它们的形式不同,风格迥异,然而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诗情画意”,各自寓有自己的“意境”。

西欧的古典主义园林,是以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造园艺术思潮为基础,于十七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形成的。

这种园林在形式上有强烈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规则的建筑图案,修剪整齐的树草花圃,人造的水池喷泉,笔直的道路,宽阔的广场和娇柔的石雕像……以比拟神圣的君主集权和森严的等级制度。

这些艺术形式的出现,除了有长期的、民族的、传统的历史渊源外,也是当时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在造园艺术上的反映。

这种古典主义的园林,曾得到当时社会的推崇,其中更多的是诗人、画家们的赞许和歌颂,也就赋有了在当时社会上风行的“诗情画意”和特有的“意境”。

因此,“诗情画意”“意境”,应该是每一种形象艺术所共有的内容,只有揭示“诗情画意”和“意境”所特有的内容,才能真正地揭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园林的特点。

那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什么呢?一般说,我国的古典园林是一种“创作自然,借景寓情”的艺术。

它们决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被动地顺应自然,而是记录了自然的美好的“形”,表现出自然的气势的“神”,寄寓着园主的“情”,浑然一体,宛如天开。

对于大自然的爱好,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的共同之点。

所不同的,在于人类能够改造自然,创作自然,欣赏并享受自然的美。

这也是我国古代造园艺术所经历的漫长不息的道路。

“创作自然,借景寓情”也概括了创作这种园林形式时所遵循的章法。

笔者曾经将它归纳为“五要”和“五避”。

即:在地域有限的空间里,要能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

人工斧凿的山石水池,要做到“宛自天开”“巧夺天工”;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各类建筑物的设置,要同周围景色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夸奇斗胜,或画蛇添足。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赏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造园技艺而闻名于世。

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贵族社会的产物,旨在营造出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环境,给人以舒适、宁静和美丽的感受。

下面将从设计理念、建筑布局和园林元素三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进行赏析。

设计理念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营造一种“山水之境、人文之境”的意境。

设计师通过布置山石、挖掘水池、种植花草等手法,创造出一种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意境。

古代园林设计师追求“一步一景”的效果,即每走一步都能看到一个独特的景致。

这种设计理念强调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使人在园林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画卷之中。

建筑布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注重空间的分割和组合。

古典园林常采用回廊、假山、亭台、廊桥等建筑元素,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设计,使得整个园林空间显得丰富多样,且错落有致。

园林中的建筑物通常采用木质结构,以突出自然的质感和优雅的风韵。

建筑物的屋顶常常是悬山顶、歇山顶或攒尖顶等传统的中国建筑形式,与园林中的山石、植物相互呼应,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园林元素方面,中国古典园林以水、石、植物为主要元素,通过它们的组合和运用,营造出各具特色的景观。

水是古典园林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常常以湖泊、池塘、溪流等形式出现。

水在园林中既是观赏对象,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它与建筑物、山石相互映衬,形成了水天一色、水景与山景相映成趣的美景。

石是古典园林中的另一重要元素,常常以奇石、假山的形式出现。

石的选材和摆放都需要精心设计,以突出其独特的形态和纹理,与园林中的其他元素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自然而又神秘的氛围。

植物则是古典园林中的点缀,常常以花草树木的形式出现,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色彩。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美的建筑布局和丰富的园林元素而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给人们带来了身心愉悦和美的享受。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从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手法上,探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运用古典园林艺术,来适应现代建筑的需要。

本文着重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在现代城市景观及建筑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古典园林空间设计建筑运用正文: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结晶,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发展,已形成风格各异的多个流派,技艺精深,内涵丰厚。

其追求自然山水景色的意趣,园景构图模仿自然,布局灵活多变。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园林构筑物与山水要素、动、植物要素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根据文人雅客对院子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构筑了独具一格的东方造园艺术。

古代园林设计手法的运用,在当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一、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园林艺术是一种视觉的空间艺术,园林设计首先必须有空间。

在自然界,空间是无限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人们只能从物质空间中感受到它的存在,而园林空间正是在既定的空间上进行经营、分割,进而深化空间,拓展空间,从而在有限的园林宅间中创造出无限的精神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辅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中国园林艺术对空间的经营方式是和中国传统的独特空间意识分不开的。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因地制宜”、“法无定式”,主要通过山水、建筑物和动、植物,运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多种手法来组织空间,从而形成应对不同需求的空间形式。

另外,在空间与空间的结合部,例如,边界空间的构成、内外空间的流动、层次空间的景深和序列空间的组织等方面,也表现出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空间曲径通幽,曲折变化。

古典园林在选址上总把自然的山、水、古树以及周围环境上的成景、借景条件作为首要的因素加以考虑,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整理,结合建筑、叠石、花木构成园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精致的艺术设计和独特的景观布局成为了中国园林建筑的代表。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古典园林面临着诸多挑战,其生存现状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存现状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很多园林建筑都有着数百甚至数千年的历史。

随着城市的膨胀和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古典园林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挑战。

最主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土地压力: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房屋和商业设施,使得原有的古典园林面临拆除或改造的风险。

特别是一些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古典园林,由于地段优越而备受开发商的追捧,因此面临更大的挑战。

2. 精神文化消失导致的维护困难:一些古典园林由于藏匿在城市角落或者农村乡野,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维护,因此面临着缺乏专业管理和资金支持的问题。

3. 旅游商业化带来的问题:为了吸引游客和提高经济效益,一些古典园林过度商业化,导致了过度开发和破坏,使得原有的古典园林风貌大打折扣。

中国古典园林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使得人们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为了促进中国古典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保护意识的提升:政府应该加大对古典园林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古典园林的建筑和园林植物资源,禁止私自建设扰乱原貌的建筑物。

2. 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对古典园林的传统文化教育,营造社会对古典园林的尊重和关注,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3. 合理开发利用:在保护古典园林的基础上,允许一定程度的旅游开发和商业化运营,可以为古典园林的维护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4. 强化管理与维护:加大对古典园林的管理力度,增加专业园林管理人才,开展规范化的园林维护,保障古典园林的长久保存。

结语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现在正面临着重大的生存挑战。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通过对古典园林造园思想、造园要素、造园手法的归纳和分析,挖掘到古典园林艺术中的生态意蕴,充分展示了古典园林的艺术魅力。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介绍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以颐和园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集中了中国世世代代名家的智慧,是通过多少年的艺术实践和经验积累而逐步完善的。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载体, 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人文观和美学思想。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巧妙的融入园林中。

并且透过有限的自然景观来展示无限的生命底蕴,具有”自然与含蓄”、”借景与意境”和”造型与空间”的三大艺术特点。

同时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特点。

颐和园在北京的西北郊,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占地约 290 公顷。

颐和园气势宏伟,巧夺天工。

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

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朝三大戏楼之一。

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

山下是一条长700 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 8000 多幅,号称“世界第一廊”。

长廊之前是昆明湖。

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

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具有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的特点。

园中的古典建筑 ,不仅将整个园林在空间上分割成 3 个景区 ,而且发挥了主体建筑的统驭作用,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并存的建筑之美 ;园中的山和水 ,各自独立成景 ,又相互依托 ,形成了天然的山水园。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本主题将分九个方面:园林小讲、园林记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名胜园林、陵墓园林、坛庙园林和书院园林;向各位逐步介绍有关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第一部分:园林小讲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园林,或称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

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

在中国古代各建筑类型中它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

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它深深的履痕,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

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

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

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

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

汉起称苑。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

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很高水平,而且规模很大。

隋唐时期园林的发展趋势以及特点

隋唐时期园林的发展趋势以及特点

隋唐时期园林的发展趋势以及特点古典园林是指中国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是中国汉族建筑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体现,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隋唐时期园林的发展趋势以及特点有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隋唐时期园林的发展趋势以及特点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类型和风格基本定型并曰趋成熟的时期。

隋朝虽然短暂,但在洛阳大力营建了宫殿苑囿。

隋炀帝所修的西苑,是继西汉上林苑后最豪华壮丽的皇家园林。

西苑大体上沿袭汉以来的"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将宫苑建筑融于山水之中。

唐朝国力强盛,皇家造园活动频繁。

唐朝皇家园林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因功能不同可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三种类别。

大内御苑有大明宫、洛阳宫等,行宫御苑有西苑、上阳宫等,离宫御苑有著名的华清宫、九成宫等。

唐朝文人雅士喜以风雅高洁自居,所建园林将诗情画意融于自然山水中,讲求园林趣味。

这些园林充分利用自然景物,以简单朴素的建筑点缀其间,富有自然之趣。

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所建的淀花溪草堂是今杜甫草堂的前身。

这座园林位于浣花溪旁,随地势而建,园内枝繁叶茂,与溪水一起构成了优美的园林风光。

诗人白居易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在庐山旁修建了一座庐山草堂,建筑和陈设十分简朴。

唐代士大夫还喜欢在宅旁修建园地或在近郊置别业。

造园者根据生活需求,并通过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因地制宜,叠山理水,表现主人的品味。

唐代佛教、道教兴盛,寺观数量众多,建筑规模宏大,其除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外,还担任着社交和公共活动场所的功能。

许多寺观以环境优美和花木栽培闻名于世,有的寺观内还建置山池水景。

唐代寺观遍布城内和郊野,风景名胜之地几乎都建有寺观,著名的如五台山、普陀山等。

这些寺观与自然的山水环境相融合,成为景点的“风景建筑”,起到点缀和美化自然山水的作用。

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及时代特征(一)现代园林发展趋势现代世界园林发展的趋势是与生态捉护运动相结合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生命力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对世界造园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及其生命力。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天人合一”理念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生命拓展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眼界的开阔,人类对自然和美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因而对美好生存环境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园林作为一种创造人类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其任务就是向人们提供亲临自然之境、享受自然之趣的良好氛围。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对世界造园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1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是最值得我们认真领会的。

中国园林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与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相吻合。

人类与自然长期共存,其生命活动本能地与自然相互联通。

这正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科学和大量实践证明:一旦失去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人就会自律性丧失,生物钟失调,新陈代谢不平衡。

然而随着地球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快速膨胀,人类许多生态资源、环境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土地资源、风景资源为工业化的负作用所破
坏和浪费,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威胁。

这些都促使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观念日益被社会广泛接受和宣传,在生态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建设大园林的观念也成为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和
倡导的方向。

在设计时就必须分析你所做的方案实施后是否真正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否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不能仅仅从园林的形式上来审视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要从更理性、科学、客观的观点去审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具体来说:比如园林中的乔、灌、草的植物配比是否合理,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真正能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基本生态功能;园林的道路广场设置是否比例得当,能否兼顾景观与功能使用等等。

2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
师法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

古代造园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摹本,造园者通过对自然的感受,取自然美之精华于园林中,成就了无数美景名园。

因此,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熟悉大自然应是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本源泉。

现在能在比过去优越得多的条件下去感知和认识自然,也能利用声、光、电等更多的科技手段来展现自然之美;大自然景象万千,日月光影,山形水貌,花草树木都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千姿百态地存在着,可以让我们尽情展现。

园林设计师应当广游天下美景,多接触真自然大山水,多搜集积累景观素材,进而更好地总结它们美的本质,才能把它们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放到我们的设计作品中。

到那时
必定百花齐放,精品不断。

师法自然的过程就是设计者将自己对自然美的亲身体验加以浓
缩概括、提纯典型化后再用自然元素表达出来分享给大家的过程。

在设计思路上主要有两点:第一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去夸大突出和概括自然美最有生命力的景观,比如说许多喷泉、叠泉水景的设计。

在自然界找不到它们,但却能体会到它们源于自然的神韵。

第二点就是在现代高科技,新材料的支撑下去扩展和延伸观赏者的感知能力,使人类更能感到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3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设计技巧
中国有数千年的造园历史。

从空间布局到叠山理水都有许多杰出作品。

如何相地立基,借景生情;如何小中见大,序列空间,都有许多创作手法可以学习。

3.1因地制宜
中国古典园林的因地制宜,一方面讲的是景观创造要考虑基址现状,另一方面讲的是景点布置要服从整体需要,分主配关系。

3.2庭院理水
中国园林讲究“无水不成园”。

无论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对水这种自然元素备加喜爱。

“一池三山”、“水狭必间其隔”等等都是有关水景的重要理论。

3.2.1水型美
“水随器而成其形”,古代造园家十分注重水型、岸畔的设计,“延而为溪,聚而为池”,利用水面的开合变化,形成不同水体形态的
对比与交融。

3.2.2动静美
中国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

水平如镜的水面,涵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

所谓“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正是古人对园林静水的赞美。

古典园林中的动水,主要是指溪流及泉水、瀑布等,既呈现出水的动态之美,又以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

有的园林利用水源与水面的高差,“引来飞瀑自银河”,形成瀑布景。

还有的利用容器蓄水,放于高处,形成人工瀑布与叠水,通过强化水“喷、涌、注、流、滴”等一系列动态特征,塑造出生动的园林环境。

3.2.3水声美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中国园林理水还擅长利用水体营造声景。

如泉滴潭池,正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使人感受到寂静的存在;流水潺潺使人感到平和舒畅;“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尝吼半空雷”的瀑布轰鸣声,使人感到情绪激昂。

3.2.4映射美
画坛中有“画水不画水”之说,意即画水应靠周围景物的倒影为其增色。

同样,古代造园家擅长运用水的倒影效果将天空云霞、树木、亭台、山石以借景的手法引入其中,使园变得宽广而深远。

3.3借景
“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
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

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

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

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

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

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

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

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

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

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

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3.4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之精巧在于她遵循画理诗情,还常常赋花木以人性,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

许多植物的品格象征:如牡丹的豪放富贵、莲花的吉祥如意、梅花的坚强高洁等等,还有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

所以,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在满足生
态功能的前提下,多赋草木以情趣,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也能让我们的作品更有人情味道。

4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5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生命拓展
5.1街头、绿地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尤其是街头、道路两侧绿地,更是深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以植物造景为主,以园林小品、置石点景等为辅,为城市景观添色。

5.2新的私家院落、庭院
在现代别墅庭院、新住宅小区各楼一层的私家院落中,植以花树景石,缀以园林小品,正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再现。

5.3公共建筑的室内外环境
如图书馆、古籍馆、一系列博物馆、商业建筑以及一些公共建筑乃至高级宾馆室内空间的陈设布置,也颇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同时“因内而符外”(《文心雕龙·体性》),还扩展而至建筑的格调、整体的布局以及室外的环境,它们也都受到中国古典园林的
种种影响。

当然,其中又融进了现代的材料技术和新的造型风格因素,表现出传统文化、时代特色和未来趋向三者的结合。

5.4住宅小区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还表现于房地产开发,这是又一种值得注意的时代新走向。

各房地产开发商不仅在价格、房型上下功夫,而且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对其所开发的楼盘的整体环境、园林景观上下大力气,以更加宜人的环境来吸引购房者。

6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上自由式、风景式园林的历史渊源之一,今天更是享誉世界,其艺术生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并且被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贺建明. 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年第12期.
[2]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3] 金学智. 苏州古典园林的生态学未来学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