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6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6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培养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法,讲解法和图片展示法等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和现实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学习,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分析历史的能力逐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逐步提升,本课内容较枯燥,我从导入新课就开始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学生学习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我国第五套人民币100元钞票,切入学生生活实际,引入已退出市场的第四套人民币,上面的印刷图案体现出我国的不同的民族,考考大家能辨认出多少个民族名称?这实际上反映出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多民族)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请欣赏我们56个民族大家庭一幅图片,多么和谐,多么温暖!那么我们56个民族的大家庭怎样才做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1课民族团结一探究竟。

二.授课与活动:活动一:品味民族风情开展民族知识的小竞赛,看看同学们对民族知识的了解有多少?抢答的方式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迅速抢答。

点评和过渡:学生们表现非常积极,懂得的民族知识还真不少,为你们点赞!从刚才的知识抢答活动中,我们感受到我国民族交往的历史是悠久的,而且从中也感觉到了少数民族拥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一切都为我们中华民族增添了靓丽的色彩,那么,我国这些不同特色的民族到底是怎样做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呢?我们党实行了什么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教案_1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教案_1

义务教育八年级部遍历史下册12课民族大团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的基本情况。

2、知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

3、了解党和国家实行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政策。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识读、表述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

2、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重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及意义。

教学方法[教法]讲述法、示例法、比较法[学法] 合作交流法教学手段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你认识图片中的民族是哪些民族吗? (2)想一想,历代中央政权是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二、新课探究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阅读教材看图片,小组合作探究(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一项什么基本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什么?(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的地位是什么?(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怎样确立下来的?根据什么法律依据?教师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是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5)回答我国目前在全国建立了几个民族自治区?( 6)想一想,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它的重要意义。

教师总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共同繁荣发展(1)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各民族发展如何?(2)面对这样的情况,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什么样措施?< 1> 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学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程标准】●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了解某某、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某某省有某某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某某市有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宜都市有潘家湾土家族自治乡,它们的设置与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2.属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A.某某 B.某某 C.某某 D.某某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强调说:英国人不该对某某的回归耿耿于怀,她称赞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

”这一“天才的创造”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说“某某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

”这些评论说明了A.“求同存异”的历史影响B.“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5.“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某某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提出了“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了关于某某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某某国某某特别行政区成立了D.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某某国某某特别行政区基本法》6.“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

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

”诗中的“喜事”是指A.某某回归B.澳门回归C.某某、澳门回归D.某某和大陆联系加强7.“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我国成功实现这一情景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际地位提高B.综合国力增强C.军事力量强大D.“一国两制”的构想8.据统计,197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

这组数据A.反映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B.说明两岸已遏制住“台独”势力C.表明两岸尚未通航、通邮D.体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已实现9.某某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2.设计具体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活动: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民族的角色,模拟民族团结互助的场景,增进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体会。
(2)历史游戏:设计关于民族团结的历史知识问答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实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反思,我制定了一些改进措施,并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首先,我会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团结的历程。其次,我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观点,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最后,我会增加一些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培养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意义。
我相信,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我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台独势力。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6.培养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国家历史,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为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板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概念
-实施地区
-自治机关
-自治权
民族团结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
-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
-政府措施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国家统一、繁荣昌盛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祖国统一的意义
-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民族复兴、长治久安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方法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这一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对此形成了较为完整、清晰的认识,知道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了很多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选择,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

同时,经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中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历史知识,训练学生识图的能力,并激励学生即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训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合作、交流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孔繁森先进的事迹,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重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2.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解决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层层深入,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学生在改错环节中通过纠正错误结论,自发的感悟和体验自治政策的基础、前提与核心,从而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

八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主备人:宋春霞审核:初二历史组课型: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了解并明确一国两制的提出,以及成功实践的例子。

3.思考台湾实现统一的必然因素和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一国两制2.台湾统一问题三、教学准备复习学案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流程第一步.学生自主复习要求学生以教材为基础,按照复习学案的第一步明确单元基础知识,识记基础及重点知识.主题一:民族团结1.民族区域自治:(1)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____、的格局。

(2)提出: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3)实行: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4)意义:对、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各民族共同发展:(1)20世纪60年代初期,地区完成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2)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主题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一国两制”的构想:(1)提出: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

(2)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制度。

(3)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香港澳门回归:(1)方针:“一国两制”。

(2)回归:年7月1日,香港回归;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主题三:海峡两岸的交往1.大陆对台政策:2.两岸关系的发展:(1)1987年台湾调整,海峡两岸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2)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3)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第四单元_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_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1) 民族团结一、民族区域自治1、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民族分布特点: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①出台: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实施: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③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2、西部大开发战略: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背景: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2、一国两制:①提出: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
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⑴“ 台独”势力猖獗。⑵美国的干涉。
作业布置
整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单元知识。
教学反思
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⑴“台独”势力猖獗。⑵美国的干涉。
教师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
如何理解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答: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和睦相处,共同繁荣。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1、民族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媒体教具
课时
一课时
教 学过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1、民族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3、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2、少数民族自治地方(1)5个省级自治区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课标
解读

教材
分析
【课标要求】 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台基本方针
教学内容分析: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 ,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的具体实际结 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4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4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民族团结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结合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识读、表述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2)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学习,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设想与方法】本课教学采用自主互助、合作交流的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建构新知识。

其模式为:提出问题—自学探究—合作交流—提炼总结。

三、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师:我有一首歌曲,想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导入,体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团结爱中华的主题。

师:我们国家由多少个民族构成?生:56个。

师:在这个民族的大家庭里。

各民族之间互相团结、和睦相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民族团结”。

二、讲授新课(板书)民族区域自治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同桌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古代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友好交往的史实。

提问学生,回答大屏幕上学习目标提出的问题。

引到学生了解齐齐哈尔民族自治区域:梅里斯达斡尔族自治区此加深学生对此项民族政策的理解。

,进行知识小竞赛,提高学生的历史兴趣,拓展延伸,使学生多了解一些课外的相关民族知识。

(板书)各民族共同繁荣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同桌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上的照片,了解齐齐哈尔市的民族中学,以此来化解难点,理解这项民族政策的含义。

出示图片及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西部大开发的策略及其作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教案_2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教案_2

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材分析《民族大团结》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的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

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之章,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在本单元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同感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学习查找、筛选、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分析地图、文字资料,掌握阅读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人民团结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

【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授课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爱我中华》,展示图片:第四套人民币票样,认识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教师补充: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

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币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纸币和1角硬币在市场上流通。

部编八下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八下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第12课民族大团结。

教材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历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任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政策,对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对于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和意义,以及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程,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历程;掌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历程。

2.教学难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内在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依据,分析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程。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八下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第12课民族大团结。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民族吗?它们之间是如何相处的?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历程。

以具体的案例为例,阐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内在联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民族团结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教案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这一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两方面内容。

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

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必将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

第11课民族团结一、课程标准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

2、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3、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图片和影像资料;2、制作多媒体;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料;分小组介绍民俗文化;2、学唱民歌;2、说说孔繁森的故事五、教学方法教师教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学生学法:学会探究式学习(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五十六个民族的分布)看谁懂得多?交流各自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民歌竟猜:1、2、3议一议、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多少个省级民族自治区?2、小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3、说说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何意义?(二)各民族共同发展看谁懂得多?看教材P54和你自己了解的情况,谈谈今天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新鲜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历史传统
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经济文化
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
政治利益
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
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优越性)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 行,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③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1、西藏:废除封建农奴制度,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我国五大牧区之一。2、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国家商品粮基地。3、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4、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5、港澳问题属于主权外交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第十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
1、意义: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2、2、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 个中国的原则。
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⑴“台独”势力猖獗。⑵美国的干涉。
教师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
如何理解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答: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和睦相处,共同繁荣。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1、民族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课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解读

教材
分析
【课标要求】 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台基本方针
教学内容分析: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 ,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的具体实际结 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4、《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蒙古族歌曲;《阿拉木汗》是维吾尔族的歌曲;《道拉基》是朝鲜族的歌曲;《阿诗玛》是彝族的歌曲;《弦子舞曲》是藏族的歌曲。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提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 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最早成功运用于香港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⑴“ 台独”势力猖獗。⑵美国的干涉。
作业布置
整理本单元知识。
教学反思
2、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优越性)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第十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二、.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 八项主张
过程

方法
通过复习,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能够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
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原因,各民族共同繁荣,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意义、原因,对台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
媒体教具
课时
一课时
教 学过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1、民族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3、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2、少数民族自治地方(1)5个省级自治区
改革开放 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知识

技能
掌握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台基本方针。
巩固已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