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2
南州六月荔枝丹作业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荔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主要介绍了荔枝的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一段引用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的例子起到怎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说“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这里的不足之处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荔枝的外壳主要由什么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章引用“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些诗句,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作者在说明荔枝果实形状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和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相比,在对荔枝膜的描述中,引用明代徐勃的《咏荔枝膜》诗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作者的介绍,什么才是真正的果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我们所品尝的果肉实际上是什么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作者是如何介绍荔枝的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
中职语文《兰州六月荔枝丹》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文献:“葡萄,汉书作 蒲桃 ,可以入黼[fǔ] ,饮人则陶然 而醉,故有是名。其圆者名草龙珠,长者名马乳葡萄,白者名 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汉书》言张骞使西域还,始得此 种。而《神农本草经》已有葡萄,则汉前陇西旧有,但未入关 耳。”(《本草纲目》)。
故事:据民间传说,唐太宗 李世民征战路过沙城,食当地葡 萄后绝口称赞,问叫何名。老百姓回答说无名。李世民沉思间望 见 旗龙,即随之命名“龙眼”。(“龙眼”葡萄的故事)
四、说出下列语句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1.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 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运用了 比喻 说明和 引用 说明。将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 林,比喻为“飞焰欲横天 ”,“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使 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更加 生动 。引用两句古诗,既增强了文章的 文学色彩,又丰富了文章 内容。
1.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
。 “通常”二字限定了 范围 ,如果去掉,就排除了 例外 情
况。
2.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
• •• ••
。 加“现在知道的”就比较客观,因为“13种”仅是从目前发
现的文献来判断,将来也许还会有新的发现,那样就不止13,有白、青、红、褐、紫 、黑 等不同果色。果熟期8-10月,中国栽培葡萄已有 2 000 多 年历史,相传为汉代人 张骞 引入。
萄品种很多,全世界有 60 多种,其中我国约有 25 种,如 “龙眼”、“无核白”、“牛奶”、“黑鸡心”等。
古诗:金谷风露凉, 绿珠醉初醒。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唐•唐彦谦)
醴lào( 酪) cí( 祠)堂
二、结合课文,解释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几个词语所包含 的意思。然后说说用诗可作题目的好处是什么。
《南州六月荔枝丹》阅读答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阅读答案《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粗糙c CD红缯z aig乳酪1 CDB.背负b吕树冠g j c n萌蘖ni eC. 龟裂gu i宋徽宗hui贮藏zh uD.谚语y c n紫绡qi c d果梗g n g2. 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无误的一组是A. 醴酪纵然粗糙呕气B.希奇薄膜烘干嘲讽C. 花序进贡移植吹嘘D.气侯渣滓绚丽褐色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紫绡兼程B. 醴酪日啖C. 密移造化出深山绛囊D. 山顶千门次第开浑圆4.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B. 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C. 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D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5. 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 正如白居易所说:“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B. 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C. 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 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6.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B.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实现的。
C.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植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
D.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
7. 对本文文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南州,泛指粤闽一带;六月,是农历六月,这句话概括了荔枝的产地和成熟时间。
B. 丹,是深红色,在此处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正在成为红色,即指荔枝逐渐成熟。
苏教版语文高二《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
《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选修延伸【课后练习】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株是全绛红的,____,都是一抹浅浅的绛。
____,由五个叶片排成一个心形。
那像是____,构成尖端的那瓣较大,由另外四瓣托住。
①不论是叶子,是纤细的卷须,是主茎,是支茎②不论是主茎,是支茎,是叶子,是纤细的卷须③每个支茎上滋生着一个叶簇④一个叶簇在每个支茎上滋生着⑤五瓣叶片构成一个心⑥每个心都有五瓣A.②③⑥ B.①④⑤C.②③⑤ D.①④⑥2.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受到称赞不应趾高气扬,受到批评也不能俯首贴耳。
B.“网上追逃”使那些潜逃犯在劫难逃,纷纷落入法网。
C.面对二十年辉煌,回顾千年往事,二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就是,过去耽误的时间实在太多了!D.他凭着一张假证件,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展,厅的大门。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天长日久,人们对报刊杂志上的错别字也就习以为常了。
B.下午放学后,几个班的干部正在教室里研究文艺会演的事呢。
C.目前,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D. 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4、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个字。
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构造很简单:由一根长约80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做琴弓是一样的。
二胡声音低沉圆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的情感。
二胡产生的历史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间普及率比较高的乐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两百多年前,富兰克林曾说:“将来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加,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几乎后悔出生过早,以致不能知道将要发生的新事物。
中职语文《兰州六月荔枝丹》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六兰州六月荔枝丹练习与思考一、给下列注音填上正确的汉字。
红zēng()紫xiāo()醴lào()ké()面zhù()藏chǒng()幸焦hé()cí()堂记zǎi()萌niè()参考答案:缯绡酪壳贮宠核祠载蘖二、结合课文,解释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几个词语所包含的意思。
然后说说用诗可作题目的好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六月:指荔枝的成熟期。
此处六月是阳历六月,按公历算是七月。
荔枝丹:指荔枝的颜色。
用诗句作题目的好处是言简意赅而且形象。
三、说明事物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
说说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参考答案:“通常”二字限定了范围,如果去掉,就排除了例外情况。
2.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
参考答案:加“现在知道的”就比较客观,因为“13种”仅是从目前发现的文献来判断,将来也许还会有新的发现,那样就不止13种了。
3.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参考答案:用推测的语气,实际上是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但能不能发生还不一定,这就让人无懈可击。
4.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
参考答案:“盛产”使圈定的范围较小,是说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生产,而不是任何一个地区都能大力发展荔枝生产。
四、说出下列语句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1.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参考答案:比喻说明和引用说明。
将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比喻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更加生动。
引用两句古诗,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丰富了文章内容。
2.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
参考答案:举例说明。
举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两种荔枝品种为例,增强了说服力。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①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
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
假如是现在,老师纵然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
②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
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
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
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
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
③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荔枝的成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
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
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④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
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
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⑤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
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
⑥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
南州六月荔枝丹(答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后练习】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株是全绛红的,____,都是一抹浅浅的绛。
____,由五个叶片排成一个心形。
那像是____,构成尖端的那瓣较大,由另外四瓣托住。
①不论是叶子,是纤细的卷须,是主茎,是支茎②不论是主茎,是支茎,是叶子,是纤细的卷须③每个支茎上滋生着一个叶簇④一个叶簇在每个支茎上滋生着⑤五瓣叶片构成一个心⑥每个心都有五瓣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2.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受到称赞不应趾高气扬,受到批评也不能俯首贴耳....。
B.“网上追逃”使那些潜逃犯在劫难逃....,纷纷落入法网。
C.面对二十年辉煌,回顾千年往事,二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就是,过去耽误的时间实在太多了!D.他凭着一张假证件,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展,厅的大门。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天长日久,人们对报刊杂志上的错别字也就习以为常了。
B.下午放学后,几个班的干部正在教室里研究文艺会演的事呢。
C.目前,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D. 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术。
答案:1、答案;本题第一空的后语境强调"都是一抹浅浅的绛",前面的叙述顺序应该由大到小,由主茎到支茎到叶子到卷须,而①既不是由大到小,也不是由小到大,选②,排除B、D,剩下A、C。
最后一空的后语境是"构成尖端的那瓣较大",它前面句子的落脚点应落"花瓣"上,应为⑥,排除C,选A。
2D(A项“俯首贴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应改为“垂头丧气”。
B项“在劫难逃”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C项“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多用于对别人的感激。
)3 D(A(‘报刊杂志”应为“报纸杂志”或“报刊”;B“几个班的干部”有歧义;C“过于”与“溺”语意重复。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6.《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参(含“练习与思考”)
六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文分析《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我国著名老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
文章准确、翔实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绍,并对我国荔枝生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充分体现了科学的严谨。
它不仅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手法,尤其是引用手法的突出运用,使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充盈着文学艺术之美,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得到了感情的陶冶和艺术的享受。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第10自然段),分三个层次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
这一部分采用了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
第一层(第1自然段),以小学学习《荔枝图序》时向老师质疑为引子,引出“荔枝”这个话题。
这样开头既亲切活泼,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的诗句,既使读者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了初步印象,又为后文阐释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了依据,还为下文分项介绍荔枝提供了总纲。
第二层(第2-第5自然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外壳、颜色、果形、大小)。
第2自然段作者先承接上文,对白居易“壳如红缯”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然后用果树学的术语加以科学说明。
第3自然段说明“成熟的荔枝”的颜色。
为了使读者对荔枝的颜色有更深切的认识,作者引用了“绛囊”、“红星”、“珊期珠”这些比喻,引用了古人描写荔枝的诗句,不仅把荔枝的颜色写得鲜明、生动,而且初步揭示了对荔枝颜色的疑问。
第4自然段说明荔枝的果形,先总体介绍各种形状,然后由蒂部到顶端及两侧具体介绍,井然有序。
第5自然段介绍荔枝的大小,作者用了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真实可信。
第三层(第6-第10自然段),主要写荔枝的果实(膜、肉、核、花)。
第6自然段作者先对白居易“膜如紫绡"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白居易“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应该是“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第7自然段又对白居易“瓤肉莹白如冰雪”的说法再次提出异议,认为“瓤肉”实际不是肉,而是“膜”发育而成的“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层膜”,同时,还附带介绍了干荔枝的颜色,这样就从另一个侧面回答了文章开头的疑问:第9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对荔枝核(种子)的形状、色泽、种类作了具体说明;第10自然段介绍荔枝的花,荔枝的花从内容上说不属荔枝的果实,但花与果实分不开,有花才有果,所以在此一起介绍。
《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题 含答案
六南州六月荔枝丹一、基础知识应用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B.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供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
C.因地治宜,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D.我国福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
2.对下列句子使用说明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10多克到20多克。
(列数字)B.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
(引用)C.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
(打比方)D.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
(举例子)3.对下列句子中“引用”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
(引用是为辨别正误,澄清事实,也增强了文学性。
)B.明代徐燉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形象说明其既轻又薄的特点。
)C.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讽刺唐明皇宠幸杨贵妃,揭露宫廷生活奢侈腐化。
也增强了文学性。
)D.苏轼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
”(说出了人们嗜食荔枝,意在表明发展荔枝生产的必要,增强说明文的文学性。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发展荔枝的生产。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③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了。
A.大力逐步退化B.大举逐步脱化C.大力逐渐脱化D.大举逐渐退化二、阅读与表达能力训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5-11题。
(一)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
23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
假如是现在,老师纵然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
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
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决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
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
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
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
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
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
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诗词阅读题)《南州六月荔枝丹》阅读答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阅读答案诗词阅读题《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粗糙cāo 红缯zēng 乳酪lào B.背负bèi 树冠ɡuān 萌蘖nièC.龟裂guī 宋徽宗hui 贮藏zhù D.谚语yàn 紫绡qiāo 果梗ɡěnɡ2.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无误的一组是()A.醴酪纵然粗糙呕气B.希奇薄膜烘干嘲讽C.花序进贡移植吹嘘D.气侯渣滓绚丽褐色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紫绡(生丝织的绸子)兼程(既走水路,又走陆路)B.醴酪(甜酒)日啖(品尝)C.密移造化出深山(自然、天然)绛囊(深红色)D.山顶千门次第开(第二次)浑圆(全、满)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B.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C.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5.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正如白居易所说:“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B.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6.“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B.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实现的。
C.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植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
D.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
7.对本文文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州,泛指粤闽一带;六月,是农历六月,这句话概括了荔枝的产地和成熟时间。
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 及答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练习测试一、选出加黑字注音正确的一组。
A.醴酪(lào) 贮藏(zhù) 紫绡(xiāo) 萌蘖(miè)B.红缯(céng) 祠堂(cí) 莹白(yíng) 宠幸(chǒng)C.龟裂(guī) 渣滓(zǐ) 耀眼(yào) 绚丽(xuàn)D.壳面(ké) 记载(zǎi) 绛囊(xiáng) 混和(hùn) 答()二、为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1.粤音()组词()奥音()组词()2.褐音()组词()竭音()组词()3.囊音()组词()襄音()组词()4.御音()组词()三、从每组词中选出一个与其它词结构不同的词。
1. A.滑润 B.粗糙 C.疏密 D.布局()2. A.红缯 B.浆液 C.选择 D.渣滓()3. A.植树 B.烘干 C.提高 D.说明()4. A.夏至 B.洁白 C.性急 D.心细()四、选出对加黑字解释正确的一组。
A.紫绡(生丝织的绸子)红缯(古代丝织品的统称)兼程(既走水路又走陆路)萌蘖(生芽,发芽)B.醴酪(甜酒)日啖三百颗(品尝)一骑红尘(跑得飞快的马)阙下(宫门前两边供了望的楼)C.密移造化出闽山(自然,天然)果树志(文字记录)绛囊(深红色)蒂部(瓜、果与茎、枝相连的把儿)D.飞焰欲横天(横布于天边)宠幸(幸运)山顶千门次第开(第二次)浑圆(全,满)五、判断下列句子中红字部分属于哪种短语类型,把相应的字母填入括号。
A.名词短语B.动词短语C.形容词短语D.主谓短语E.介宾短语F.固定短语1.南州六月荔枝丹()2.有的纯甜()3.《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4.明代徐有一首《咏荔枝膜》诗()6.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7.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8.荔枝壳却是粗糙的()9.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10.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六、选出各组中解释词义错误的一项。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篇一: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
《南州六月荔枝丹》随堂练习
姓名
一、基础题
1. 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
A.醴酪(lào) 贮藏(zhù) 紫绡(xiāo) 萌蘖(mia)
B.红缯(c?ng) 祠堂(cí) 莹白(yíng) 宠幸(chǒng)
C.龟裂(guī) 渣滓(zǐ) 耀眼(yào) 绚丽(xuàn)
D.壳面(k?) 记载(zǎi) 绛囊(xiáng) 混和(hùn)
2. 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A.醴酪纵然粗糙呕气 B.希奇薄膜烘干嘲讽
C.花序进贡移植吹嘘 D.气侯渣滓绚丽褐色
3. 选出对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组()
A.紫绡(生丝织的绸子)红缯(古代丝织品的统称)
兼程(既走水路又走陆路)萌蘖(生芽,发芽)
B.醴酪(甜酒)一骑红尘(跑得飞快的马)
日啖三百颗(品尝)阙下(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
C.密移造化出闽山(自然,天然)果树志(文字记录)绛囊(深红色)蒂部(瓜、果与茎、枝相连的把儿)
D.飞焰欲横天(横布于天边)宠幸(幸运)。
南州六月荔枝丹 练习题及答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题及答案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红缯.(zēnɡ)贮.藏(zhù)树冠.(ɡuàn)萌蘖.(niè)B. 紫绡.(xiāo)地壳.(ké)阙.下(què)醴.酪(lǐ)C. 龟.裂(ɡuī)褐.色(hè)绚.丽(xuàn)果梗.(ɡěnɡ)D. 瓤.肉(ránɡ)渣滓.(zǐ)粗糙.(cāo)绛.囊(jiànɡ)2. 辨形组词。
(1)孽蘖孳(2)辩辨瓣(3)瓤瓢囊(4)贮伫储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
B. 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
C.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
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作证..。
D.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4.“南州六月荔枝丹”一句诗,其作者是()。
A. 白居易B. 徐渤C. 文征明D. 陈辉5.“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不是可以实现的。
B.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实现的。
C.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
D.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
6. 下列句子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南州六月荔枝丹,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六月指的是阴历。
B. 本文与普通的说明文不同,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趣味,属于文学小品。
C.“通常”、“大多数”、“有的”、“少数”等限制语的运用,增强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D. 本文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引用诗文、故事和史料方面。
7. 下列选项中对句子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1专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基础练习2
《南州六月荔枝丹》基础练习一、双基再现1、下列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粗糙cāo 红缯zēng 乳酪 lào B.背负bèi 树冠ɡuān 萌蘖 nièC.龟裂guī宋徽宗hui 贮藏 zhù D.谚语yàn 紫绡 qiāo 果梗ɡěnɡ2、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无误的一组是()A.醴酪纵然粗糙呕气 B.希奇薄膜烘干嘲讽C.花序进贡移植吹嘘 D.气侯渣滓绚丽褐色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B.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C.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4、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正如白居易所说:“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B.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5、“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B.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实现的。
C.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植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
D.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
6、对本文文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州,泛指粤闽一带;六月,是农历六月,这句话概括了荔枝的产地和成熟时间。
B.丹,是深红色,在此处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正在成为红色,即指荔枝逐渐成熟。
C.用诗做文题,既鲜明又形象,富于诗意,而且与本文广泛征引古代诗文的写法相映衬,突现了文章的文学情趣。
09.《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
09.《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李克刚编写2007年9月7日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相同的一项是BA.给.以补给.供给.给.予自给.自足B.茅厕.厕.身公厕.杂厕.厕.足其间C.自诩.后羿.翌.日翊.赞栩.栩如生D.国粹.憔悴.淬.火粉碎.群英萃.聚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A.辩别玄虚魂灵残羹冷炙B.蹩进羡慕孱头嘉节大典C.古董挖掘磕头礼上往来D.譬如脑髓奖赏冠冕堂皇3.下面文句中破折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CA.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B.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C.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D.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马克思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①长三角经济腾飞给这一带的不少城市带来了机遇,古城苏州焕发出新的生机,而天堂杭州则显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②夜已经很深了,屋外的人声渐渐听不见了,只是听见有汽车驶过的声音。
③最近我们重新调整了分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A.更加偶然进而B.越发偶尔从而C.更加偶尔从而D.越发偶然进而5.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A.假如是现在,老师纵然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
B.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轻轻,就会断送....风云在伤寒上?本来已经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饭,复发了。
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同步练习(2)人教版
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同步练习(2)人教版一、基础部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醴酪..(lǐlào)滑润.(yùn)逼.真(bī)浑.圆(hún)B.眼帘.(lián)贮.藏(chǔ)渣.滓(zhā)兼.程(jiān)C.宠.幸(chǒnɡ)次.第(cì)迁.怒(qiān)萌蘖.(niè)D.嘲.讽(cháo)幅.员(fǔ)不了.了之(liǎo)因地制宜.(yí)2.选出字形使用不当的一项A.正如白居易所说:“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B.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徽宗写诗吹虚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醴酪.(用乳汁制的半凝固状食品)横天..(横布于天边)B.缯.(古代的一种白绢)绡.(古代的一种粗布)C.兼程...(在骊山脚下)..(一天走一天半的路)华清宫D.日啖.(谈论)卢橘..(枇杷)4.本文多处采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其性质大体为四种:a.比喻夸张性引用b.对比议论性引用c.举例考证性引用d.提纲挈领性引用下列①至⑥分别属于:①“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②“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③“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山亦萌蘖。
”④“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⑤“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⑥“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5.填空。
(1)明·陈辉《荔枝》:“___________,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先莹水晶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对口语文学科练习编写:高亚飞
《南州六月荔枝丹》练习2
二、片断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上大而下稍小。
蒂部略凹,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下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
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
旧记载有细长如指形的“龙牙”,有圆小如珠的“珍珠”,这些品种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没有了。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
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
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
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者重达60克,不知哪一本书记载正确。
12.以上的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13.第一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
14.上面两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3-15题。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
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
早在1800多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
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虫猛兽之害”,“颠坑仆谷相枕籍”,“惊尘溅血流千载”。
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发,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不易。
15、这一段主要说明什么内容?
16、文中所列东汉和唐代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17、这段主要采取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6-18题。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
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
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
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2000年以上了。
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
福建荔枝旧无记载,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就最为人所重视。
荔枝也产于广西和云南,却很少有人说起。
18、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哪些证据可以证明“荔枝原产于我国”?
20、本段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