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可以说是封建社会里边的一个完人。从当时一直到后来,从来没有人对诸葛亮有贬辞的。从陈寿写的《三国志·诸葛亮传》后的《评》以及他《进〈诸葛亮集〉》的表,都对诸葛亮非常的推崇。在《评》上说诸葛亮的治蜀是“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他“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总之,说他“诚信公道,赏罚严明”。正是这样,首先他得到人民的爱戴。《评》上边说他“用法严峻”,但是人民是畏而爱之。他如此的权重,但是后主对他不疑。他的地位相当于汉献帝时的曹操跟曹魏中后期的司马懿,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中,但是后主一直信任他,对他是不疑的。在政治上历来对他非常推崇。陈寿《评》里说他“管、萧之亚匹矣”,是跟管仲、萧何差不多的人物。后来唐代杜甫的诗,说他“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都是对他极端地推崇。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陈寿的《评》里边有这么一句话,说他“盖应便将略,非其所长欤?”用一个疑问词,“非其所长欤?”在他的上书的表中也说他善长的是治国,但并没有贬低他的军事才能。上《进〈诸葛亮集〉》的表中,陈寿说他的军事才能,“长于治戎,短于应变”,他是擅长于治军,可是“短于应变”,即“出奇制胜”,是其所短。他“长于治戎”,这是裴注引《袁子》的话,袁准是晋朝人,说诸葛亮用兵的特点,一个是“安静”,第二就是“坚重”,他不崇尚出奇制胜。但陈寿是不是真的贬低他的军事才能呢?并非如此。他说诸葛亮“长于治戎”;他在传末还说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司马懿赞赏的,当然是他的军事才能,说他是“天下奇才”。陈寿在诸葛亮死后还专门在传中写上这一句,在他的上书的表里边也说:“长于治戎,短于应变”,在下面又说,“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当时碰到的是司马懿,就意思是说只有司马懿才能抵抗他,所以说实际上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绝对没有贬低。只是说他从事政治跟军事二者之间,他尤其是政治更善长。在军事上来说,他在治军这方面见长,而不是出奇制胜。这个说法,我看还是正确的。
诸葛亮时,魏延曾建议出兵子午后,诸葛亮没有听他的话。这一点,后人是有点议论的:魏延这个计划还是对的,诸葛亮是坐失良机了。但是诸葛亮自己曾经讲过,“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他一生谨慎,他的治兵也就是“安静”、“坚重”,不轻易冒险,正如兵法上所谓“先为不可胜
,然后能够取胜”。他固然对魏作战
没有取得“尺土”,但是除失去街亭外,他也没有遭到很大的挫败,也没有人能打败他;而且诸葛亮的治军之才,据历史记载,他的兵士跟居民相杂,就是说当时不仅蜀汉人民对他十分爱戴以外,就是在敌境,在“外国”的土地上,也得到百姓的支持。长安是曹魏的重镇,不会轻易就会攻取的。在这个时候孤军深入,屯兵于坚城之下,能够希望得胜吗?即使他真是能够取得了长安,H诸葛亮多次撤兵,都是因为运粮的困难而退兵,假若取得长安又如何守法?他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实际上是自负的。
诸葛亮自比管、乐。管仲跟乐毅从来没有人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从来是管、晏,管仲跟晏婴,就是陈寿的评也说诸葛亮是“管、萧之流亚也”。这重点是政治方面,管仲跟萧何。乐毅跟管仲两个人是绝对不同的人物:管仲是政治家,他相齐桓公,清朝末年的俞曲园对此有一种解释,他说是针对汉室而言的。假如说汉室存在他,就当管仲来帮助割据的齐桓公那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来关崇王室,保持汉朝;假如说,汉朝灭亡了,他就当乐毅,帮助一个当时的州牧。管仲是一个政治家,乐毅是一个军事方面的人才。并不是出奇制胜的这种才能,而是治军严整,非常稳重的。在当时蜀国是一个弱国的形势之下,要幸险侥幸,实在是个危险的事。所以从这一点来讲,陈寿的评价是正确的:长于治戎,并不在于应变。
当时的形势就是这样,当时刘备去访问他,“谘臣以当世之事”,就是问他当时的形势,当时的形势摆在那里的,曹操已经占领了北方,是不可与争的,兵多势重;孙吴据有江东,已历三世,也是不可与争的,只可为援而不可为敌。就是说,供给刘备可以回旋的余地只有荆州和益州,此外没有地方,当时的形势是摆在那里的,就是这样一个形势的,并不是诸葛亮由于他的什么能耐做到的情形,而事实上也只能如此,刘备能够占据的地方只有荆、益两州,此外,还有什么地方呢?诸葛亮作这样一个对策,后来是这样的发展,当时的形势本来就是如此。但是,把《隆中对》作为诸葛亮的文章,这其实是不对的,这是陈寿的文章,是刘备问诸葛亮,诸葛亮回答,怎么说是他写的文章呢?而且,这里边《隆中对》,当时刘备去访问他,不晓得谁跟他去的,是否当时也有人作了记录呢?这是我很可疑的,也许是后来史臣,而当时蜀国是没有史臣的,据说是如此。
三、有关孟获问题
孟获后来在蜀汉充当了御史中丞,当了朝丞。看来孟获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是
有文化的,所以他当御史中丞,是文官。
四、对诸葛亮评价极
高的原因
在明朝以后,跟《三国演义》有关,在此以前,诸葛亮就是符众生的。从三国时期开始人们都是对他赞赏的,他能抗御曹魏这样的大国,他的治蜀得到人民的爱戴,“劳而不怨”。从宋代以后,不仅从宋代以后,从东晋以后,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正统的问题。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他就是把蜀汉作为正统。既然把蜀汉作为正统,那当然诸葛亮功劳就非常之大,他是维护了汉朝,一直到后来,司马光作《资治通鉴》还是以蜀汉为正统。
五、诸葛亮的经济措施
经济方面措施不多。当时诸葛亮有一句话,就是“民贫国虚,唯仰锦耳。”可见得巴蜀还是比较穷的,他靠锦官城在那里织锦外销,锦远销到曹魏,远销到吴国,这是他的财政方面一个很大的收益。提倡手工业,另外他也兴修水利,此外措施没有。
六、有关诸葛亮“北伐”问题
有人说(北伐)是以攻为守,他要守巴蜀,先进攻汉中,以攻为守。有人这样将,这样讲其实我看也不见得正确。因为诸葛亮出兵之前,曹魏并没有进攻蜀汉的意图,曹魏当时主要是对付吴,而不是对蜀,他的重兵当时都在淮南。他要对付孙吴。所以当秭归战后,刘备病死,这时曹丕没有乘机攻蜀,相反地去准备进攻吴国。他们始终把吴国作为大敌。所以当诸葛亮大军南征时,曹魏没有乘这个时候去进攻。等到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三郡响应,这时候曹魏大为震动,料想不到小小的蜀汉竟敢出兵,他自己并没有取蜀之意。说他以攻为守,应该先有曹魏取蜀之心,如是他揉取主动。但是曹魏并没有攻蜀的意图。他要逐步进攻,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他绝不轻举妄动,他还是步步为营,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就这样。
诸葛亮应该说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伟大的政治家。在他二十七、八岁时,刘备三顾茅庐去找他。然后,他就作了非常有名的《隆中对》。《隆中对》把当时中国国内的形势作了很细致深入的分析,指出了北方怎么样,南方怎么样,然后西方怎么样。跟刘备建议取荆州,取巴蜀,然后三分天下,跟曹操、孙吴抗争,这是很不简单的。当时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知识分子,对全国的局势作出这样细致深入的分析,而且最后历史的发展可以说基本上按照诸葛亮所预见的情况发展下去,形成所谓三国鼎立的局面,从这点上讲,我觉得诸葛亮一个年青的知识分子、一个年青的政治家能做到这样英明的预见,最后形成三国这种政治局面是很了不起的。
这是从政治上讲。
另外一方面,他到四川、云南执行民族政策。“七擒孟获”事是裴松之《
三国志》注里边的,而陈寿《三国志》中并没有把这事记录下来。但是既然有这种传说,就说明有这种可能,也反映当时诸葛亮对待南中少数民族情况是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政策,可以说是以心服人,不是以力服人,是以德服人。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跟少数民族搞好团结,长期和平共处下去,最后达到融合。他在四川立足,云南成为他很重要的后方,直到今天云南少数民族还对他非常崇拜,非常敬爱,这不是偶然的。虽然“七擒孟获”是个故事,正史里没有记载这件事情,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个传说,反映一定的事实,特别是从千百年来西南少数民族对诸葛亮崇拜的情况,可以想象到他在民族政策方面的伟大见解跟实践结果的情况。
另外从军事方面来讲,陈寿说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好像他不大能够打仗。蜀汉在战争方面不是太成功,当然有种种的原因,不能完全归罪于诸葛亮一个人,恐怕跟它的地理情况,跟他手下的人才等等各方面都有关系。但是有一点应该看到,就是他几次出祁山北伐,实际上我看是一种以攻为守的办法,他这样攻并不是真正一定想要打到长安,打到洛阳,但是出兵这种姿态,这种举动,就使得北方对他另眼看待,对他不放轻举妄动,这样就保住了西南四川云南一带地方,所以把诸葛亮北伐看作一种战略,利用这个办法来维护住这个政权的立足点,维护他的地位,这样看也许更适合些。
诸葛亮给人的形象,现在一般都是从小说,戏剧方面传达过来的。我觉得是不是还有一点应该考虑,就是诸葛亮是一个讲究法治的人。本传上讲他“循名责实”就是法家的态度,他“严刑峻法”,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非常严格,老百姓都很怕他,但是同时也很敬爱他,我觉得这是诸葛亮的一个方面。是不是还有另一个方面应该考虑,就是他曾经讲过两句很有名的话,“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什么叫“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呢?我体会这是道家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一种思想,一种“淡泊” 、“宁静”的想法。所以诸葛亮这个人应该说他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在安邦治国方面,是采取“严刑峻法”的办法。另外,他在为人方面有道家的一面。他的治家、人生观我觉得恐怕应该同时注意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的特怔。可惜诸葛亮的著作今天留下来的不多,有些是假的,不可靠的。我想,如果他要作诗,写文章的话,恐怕很可能会更多的流露一些道家的思想,而
不是商鞅,韩非的那种想法。所以今后研究诸葛亮,我觉得还可以从这方面多下些功夫,研究研究他的心态,研究研究他的思想深处是
不是有几种因素混合在一起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讲严刑峻法的人。当然现在我们老百姓心目中的诸葛亮就是羽扇纶中的那种形象,这当然是从小说、戏剧里边来的,这说明小说戏剧对于宣传历史人物,对于进行历史教育还是很有用的。
诸葛亮是历史上一个很值得尊敬的人。古往今来的政治家,诸葛亮几乎可以说称得上是完人。他跟着刘备,后来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刘禅,刘禅是那么一个庸人,但是诸葛亮辅佐了他,大权都在诸葛亮手里。这个人没有野心,没有说是把刘禅弄下去,自己来作皇帝,没有这种心。刘禅什么事都交给诸葛亮,从没有怀疑过诸葛亮会不会夺他的权,夺他的皇位,没有过。也从来没有一个人在他中间来挑拨,没有一个人对刘禅说:“诸葛亮权限大了,对你不利。”或对诸葛亮说:“刘禅那么不中用,应该夺他的天下,自己作皇帝”。除了刘备托孤时说过这句话外,没有人说过这句话。君臣相信,群臣彼此之间相信,这点在历史上是很突出的,不容易,群臣之间古往今来的很少人做到这一点,皇帝如果不行的时候,权臣权力大的时候,总是发展到篡位夺权。皇帝如果要是有点力量的时候,相权力大时,总是一定要把他拿掉,好的把他弄掉,坏的就杀。周公在中国历史上这么伟大的人物,当时还有人造他的谣言,亲兄弟之间也有人造他的谣言。说他想称王夺位。当然周公是不是称王那是另一个问题,可能武王之后就是周公做王。历代丞相权位大了,与皇帝总有矛盾。没有一家没有矛盾的,从古一直到清朝,没有没有问题的,真正没有问题的只一家——诸葛亮,这一点不容易。我们说“法古今完人”,中国历史上如果有完人,诸葛亮是比较完人。不贪污,不腐败,种了几亩田,临死时给刘禅上奏表还说,家只有几亩田,几株树,另外财产一点也没有,这容易呀?这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容易。在中国历史上作官不贪污的很少,作得像诸葛亮这样的官,不是家财万贯,良田千倾,就是奴婢成群。而诸葛亮一生清廉。
诸葛亮在蜀汉内部没有多大矛盾,在他活着的时候,大家总是兢兢业业的来为社稷、为国家工作,很少个人之间矛盾。历代内耗内消总是很大的问题,诸葛亮时内耗内消这一点很少,大家把精力用作为国。大家都是在工作中表现能力来取得自己的地位,没有勾心斗角来取得自己的地位,这一点不容易。公正、廉明,赏罚分明,不避亲,
能够使被他惩罚、撤职的人,在他死后大家怀念他,就这一点来说,也就不容易。
《隆中对》三分天下,诸葛亮提出东边和孙权联合、南边安抚少数民族,占据荆州、益州,
北伐对抗曹操。汉末时看到这个形势的,诸葛亮是一个,鲁肃是一个,还有袁绍手下的沮授也看到这个形势,当时情况来说,汉皇朝分裂后,大体国内形势,可分为三大块,或者说三块半,北方是一块,四川是一块,扬州是一块,荆州是夹在扬与益两州之间。这个地区形势不稳,孙权也是必争,益州也应该说需要这块地方。荆州本来独立的,地方也是可以的。东晋南朝时占据荆州的多能和扬州对抗。梁武帝取天下就是从荆州襄阳起家的。荆州离孙权太近,刘备力量太弱,所以希望取得益州,取得益州、力量就雄厚多了,刘备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刘备也是很有才能的,他这个人是“好默而慢”很有气魄,很有雄才,就是什么事想做时慢一步,比曹操慢一步。这慢一步有时候身家性命、成败都在这慢上面了。慢一步就不得了。但是刘备有一个长处“百折不挠”,打不倒,打倒,再起。最后跑到襄阳投奔刘表,后来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时,对刘备是转折。刘备听了《隆中对》后,顿开茅塞。以前是糊里糊涂地斗,连根据地也站立不住。他当然是基础不如人,连袁绍也不如,袁绍知道占河北作根据地。曹操不说话,但曹操心里很有数,刘备也是不说话,但心里没有数,没有占根据地的思想,所以两次占据徐州,陶谦让徐州一次,后来消灭了吕布,又被曹操打跑了,曹操不允许他占住脚了。放着袁绍他不管,先到南面来消灭刘备。刘备很厉害,这是不成问题的,但得了诸葛亮就更行了。
我认为诸葛亮以后走的政治路线,是按《隆中对》来做的,取了荆州,再取益州,将来如果北伐,那边出江中取长安,这边取襄阳北上,取豫州。两路夹击。这个能不能成功,当然历史很难推测,但他具备了一个条件。如果这时北方曹魏出现混乱,内部有腐败,或者内乱,几个头相争,内部给他创造机会,蜀汉有这些条件是可以统一的。但关羽失了荆州以后,就没有了,之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尽人事,我估计很少成功的可能。取关中有没有条件,只有第一次有条件,就是魏延建议给我五千人,我出武功,你从那边,我们在长安会师,把关中拿下来,历史当然不能重演一下,魏延那一招,不失为一招,因为魏家没有准备,刘备死后,西蜀几年没有消息了,没有力量了,豁然间出来了,如果走魏延那条路,有可能成功。只有这一次可能,以
后就再没有可能了。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是取陇右,然后再进关中。但不占有关中,就不能占有陇右。只要—退回汉中,就跟陇右的联系截断了。诸葛亮后来就是尽人事。
回复 收起回复 4楼2006-06-06 02:28举报 |
我也说一句
GAODENGMOFASHI
从内部来说,没有问题。如果有些人以对外来安定对内,诸葛亮不存在这个问题。经济上看不出有多少措施。曹操在北方屯田,解决当时军粮问题,人民的安定问题。北方需要,黄河流域战争多少年,破坏很大,不屯田没有基础,所以曹操提出屯田。孙权在江东也屯田,但是他开发山越,主要靠山越的军事力量,他的兵一半以上是山越兵。二十来万军队,有记载的有十三、四万人是山越人。他靠山越人为兵,他要那个土地。汉末四川破坏不大。四川地区很广大,劳动力不算多,土地兼并不如中原那么严重。所以,没有什么力量使他干什么。手工业、矿冶业他还是注意的。这些手工产品矿产北方很需要的。他在取南中后确立南方安定就行,南边的财富支援四川的经济就行。诸葛亮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少,兵力薄弱,年年就用这几个兵, 年年都打仗,使西蜀经济难说破坏,但经济上是衰了。自古以来,统治是靠农业,靠小农,小农富足,家里富,身体好,就能打仗,能打仗,国家就强就富。出去可以掠夺财富,掠夺人作奴隶。但长期地打仗,农民就不行了。长期打仗伤亡,土地荒芜,慢慢小农就衰了。诸葛亮内部阶级矛盾不大,所以经济上没有什么需要他作些更多的措施,缺点就是人少,四川才九十多万人口。
诸葛亮是军政家,他很会治军,管理军队,打仗么,战术还可以,战略就太保守了,“诸葛亮一生惟谨慎”,太小心谨慎了。陈寿写《诸葛亮传》写得又公平,又好,对诸葛亮推崇备至,没有法再推崇他了。就说了他一个缺点,就是战略差一点。作为史学家陈寿说的是老实话,没有像人说的为他父亲报仇,贬低诸葛亮。没有。把诸葛亮推崇得那么高,一点仇恨也没有,就是从心里五体投地的佩服这个人,才能写这么好的传。说他战略不行,是事实,陈寿没有贬低诸葛亮的心情。诸葛亮打仗是差一点,在刘备活着对,诸葛亮的地位,《三国演义》上是很重要的、《三国志》上来看,从历史来看诸葛亮的地位并没有什么太重要。打仗时,刘备带了法正,法正也是蜀汉的才子。后来刘备夺荆州时,打了败仗回去,诸葛亮还叹息, 如果法孝直在,不至于打败仗,就是打败了,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
当时对南方来说,也没有驻在那里的必要。南方的少数
民族,不统一,历史上看云南近代少数民族是一个个独立的少数民族,各个占一块地方安居乐业,历史上看很少你吞并我,我吞并你,一天到晚打,而是相安无事。不能说一点矛盾也没有,大体上相安无事。也有过几次统一,如南诏,但很少。不相干扰
过日子,所以诸葛亮到那里,你服就就行了。他们也出租税、出人,不能不出,也需要出,但大体上是安定的。诸葛亮说不派兵,不派官,不来扰乱。诸葛亮也了解,出毛病时人民要反抗,就不得不用兵就要去镇压,就要去人,去人越多,毛病越多,事越严重。与其那样不如你们服了就行了,这一点很高明的。我在四川住过,四川人头上不是留块白布,传说是为诸葛亮服孝。云南诸葛亮传说也多,人一说起诸葛亮都怀念。这是了不起。可能先有传说,然后附会,反过来对地方又有影响。传说、附会总得有一根,总有一个好的根,才能使附加东西慢慢扩大了。秦桧头上附会不了好东西。中国历史上不是说人民希望有个好皇帝吗?有了好皇帝,社会能安定,国家能太平、人民有好的日子过。诸葛亮是丞相实际上处在蜀汉皇帝的位置。诸葛亮历史上受人(特别在民间)受到那么好的尊敬,就是典型好的崇拜。民众的统治者,好丞相或好皇帝,集中在他身上。人民希望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一个代表人物。
在《三国演义》以前,诸葛亮也没有什么坏的评价,《三国演义》使得诸葛亮声望更普及化了。诸葛亮 是历史上好的化身。《三国演义》写得还是不错的。
诸葛亮弟兄跟着叔父诸葛玄去依靠刘表,就住在襄阳隆中,南阳是住不上的,南阳从汉献帝永平年间, 就不是刘表的范围,原来是张济、张绣,后来是曹操。诸葛亮不会住在那里,从地区看不可能住在那里。
回复 收起回复 5楼2006-06-06 02:28举报 |
我也说一句
GAODENGMOFASHI
武汉大学历史系唐长孺教授谈诸葛亮:
评价:
(1)政治能力:
在《评》上说诸葛亮的治蜀是“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他“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总之,说他“诚信公道,赏罚严明”。正是这样,首先他得到人民的爱戴。《评》上边说他“用法严峻”,但是人民是畏而爱之。他如此的权重,但是后主对他不疑。他的地位相当于汉献帝时的曹操跟曹魏中后期的司马懿,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中,但是后主一直信任他,对他是不疑的。在政治上历来对他非常推崇。陈寿《评》里说他“管、萧之亚匹矣”,是跟管仲、萧何差不多的人物。后来唐代杜甫的诗,说他“伯仲之
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都是对他极端地推崇。
(2)军事:
陈寿的《评》里边有这么一句话,说他“盖应便将略,非其所长欤?”用一个疑问词,“非其所长欤?”在他的上书的表中也说他善长的是治国,但并没有贬低他的军事才能。上《进〈诸葛亮集〉》的表中,陈寿说他
的军事才能,“长于治戎,短于应变”,他是擅长于治军,可是“短于应变”,即“出奇制胜”,是其所短。他“长于治戎”,这是裴注引《袁子》的话,袁准是晋朝人,说诸葛亮用兵的特点,一个是“安静”,第二就是“坚重”,他不崇尚出奇制胜。但陈寿是不是真的贬低他的军事才能呢?并非如此。他说诸葛亮“长于治戎”;他在传末还说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司马懿赞赏的,当然是他的军事才能,说他是“天下奇才”。陈寿在诸葛亮死后还专门在传中写上这一句,在他的上书的表里边也说:“长于治戎,短于应变”,在下面又说,“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当时碰到的是司马懿,就意思是说只有司马懿才能抵抗他,所以说实际上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绝对没有贬低。只是说他从事政治跟军事二者之间,他尤其是政治更善长。在军事上来说,他在治军这方面见长,而不是出奇制胜。这个说法,我看还是正确的。
总结:
诸葛亮自比管、乐。管仲跟乐毅从来没有人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从来是管、晏,管仲跟晏婴,就是陈寿的评也说诸葛亮是“管、萧之流亚也”。这重点是政治方面,管仲跟萧何。乐毅跟管仲两个人是绝对不同的人物:管仲是政治家,他相齐桓公,清朝末年的俞曲园对此有一种解释,他说是针对汉室而言的。假如说汉室存在他,就当管仲来帮助割据的齐桓公那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来关崇王室,保持汉朝;假如说,汉朝灭亡了,他就当乐毅,帮助一个当时的州牧。管仲是一个政治家,乐毅是一个军事方面的人才。并不是出奇制胜的这种才能,而是治军严整,非常稳重的。在当时蜀国是一个弱国的形势之下,要幸险侥幸,实在是个危险的事。所以从这一点来讲,陈寿的评价是正确的:长于治戎,并不在于应变。
评价军事可比乐毅,政治能平管、萧,陈寿的评价完全正确.
诸葛亮应该说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伟大的政治家。在他二十七、八岁时,刘备三顾茅庐去找他。然后,他就作了非常有名的《隆中对》。《隆中对》把当时中国国内的形势作了很细致深入的分析,指出了北方怎么样,南方怎么样,然后西方怎么样。跟刘
备建议取荆州,取巴蜀,然后三分天下,跟曹操、孙吴抗争,这是很不简单的。当时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知识分子,对全国的局势作出这样细致深入的分析,而且最后历史的发展可以说基本上按照诸葛亮所预见的情况发展下去,形成所谓三国鼎立的局面,从这点上讲,我觉得诸葛亮一个年青的知识分子、一个年青的政治家能做到
这样英明的预见,最后形成三国这种政治局面是很了不起的。
另外一方面,他到四川、云南执行民族政策。“七擒孟获”事是裴松之《三国志》注里边的,而陈寿《三国志》中并没有把这事记录下来。但是既然有这种传说,就说明有这种可能,也反映当时诸葛亮对待南中少数民族情况是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政策,可以说是以心服人,不是以力服人,是以德服人。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跟少数民族搞好团结,长期和平共处下去,最后达到融合。他在四川立足,云南成为他很重要的后方,直到今天云南少数民族还对他非常崇拜,非常敬爱,这不是偶然的。虽然“七擒孟获”是个故事,正史里没有记载这件事情,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个传说,反映一定的事实,特别是从千百年来西南少数民族对诸葛亮崇拜的情况,可以想象到他在民族政策方面的伟大见解跟实践结果的情况。
(2)军事:
蜀汉在战争方面不是太成功,当然有种种的原因,不能完全归罪于诸葛亮一个人,恐怕跟它的地理情况,跟他手下的人才等等各方面都有关系。但是有一点应该看到,就是他几次出祁山北伐,实际上我看是一种以攻为守的办法,他这样攻并不是真正一定想要打到长安,打到洛阳,但是出兵这种姿态,这种举动,就使得北方对他另眼看待,对他不放轻举妄动,这样就保住了西南四川云南一带地方,所以把诸葛亮北伐看作一种战略,利用这个办法来维护住这个政权的立足点,维护他的地位,这样看也许更适合些。
总结:
我觉得是不是还有一点应该考虑,就是诸葛亮是一个讲究法治的人。本传上讲他“循名责实”就是法家的态度,他“严刑峻法”,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非常严格,老百姓都很怕他,但是同时也很敬爱他,我觉得这是诸葛亮的一个方面。是不是还有另一个方面应该考虑,就是他曾经讲过两句很有名的话,“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什么叫“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呢?我体会这是道家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一种思想,一种“淡泊” 、“宁静”的想法。所以诸葛亮这个人应该说他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在安邦治国方面,是采取“严刑峻法”的办法。另外
,他在为人方面有道家的一面。他的治家、人生观我觉得恐怕应该同时注意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的特怔。可惜诸葛亮的著作今天留下来的不多,有些是假的,不可靠的。我想,如果他要作诗,写文章的话,恐怕很可能会更多的流露一些道家的思想,而不是商鞅,韩非的那种想法。所以今后研究诸葛亮,我觉得还可以从这方面多下些功夫,研究研究他的心态,
研究研究他的思想深处是不是有几种因素混合在一起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讲严刑峻法的人。当然现在我们老百姓心目中的诸葛亮就是羽扇纶中的那种形象,这当然是从小说、戏剧里边来的,这说明小说戏剧对于宣传历史人物,对于进行历史教育还是很有用的。
评价影响深远的古代历史名人.
回复 收起回复 7楼2006-06-06 02:29举报 |
我也说一句
GAODENGMOFASHI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何兹全教授谈诸葛亮
(1)政治:
诸葛亮是历史上一个很值得尊敬的人。古往今来的政治家,诸葛亮几乎可以说称得上是完人。他跟着刘备,后来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刘禅,刘禅是那么一个庸人,但是诸葛亮辅佐了他,大权都在诸葛亮手里。这个人没有野心,没有说是把刘禅弄下去,自己来作皇帝,没有这种心。刘禅什么事都交给诸葛亮,从没有怀疑过诸葛亮会不会夺他的权,夺他的皇位,没有过。也从来没有一个人在他中间来挑拨,没有一个人对刘禅说:“诸葛亮权限大了,对你不利。”或对诸葛亮说:“刘禅那么不中用,应该夺他的天下,自己作皇帝”。除了刘备托孤时说过这句话外,没有人说过这句话。君臣相信,群臣彼此之间相信,这点在历史上是很突出的,不容易,群臣之间古往今来的很少人做到这一点,皇帝如果不行的时候,权臣权力大的时候,总是发展到篡位夺权。皇帝如果要是有点力量的时候,相权力大时,总是一定要把他拿掉,好的把他弄掉,坏的就杀。周公在中国历史上这么伟大的人物,当时还有人造他的谣言,亲兄弟之间也有人造他的谣言。说他想称王夺位。当然周公是不是称王那是另一个问题,可能武王之后就是周公做王。历代丞相权位大了,与皇帝总有矛盾。没有一家没有矛盾的,从古一直到清朝,没有没有问题的,真正没有问题的只一家——诸葛亮,这一点不容易。我们说“法古今完人”,中国历史上如果有完人,诸葛亮是比较完人。不贪污,不腐败,种了几亩田,临死时给刘禅上奏表还说,家只有几亩田,几株树,另外财产一点也没有,这容易呀?这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容易。在中国历史上作官不贪污的很少,作
得像诸葛亮这样的官,不是家财万贯,良田千倾,就是奴婢成群。而诸葛亮一生清廉。
诸葛亮在蜀汉内部没有多大矛盾,在他活着的时候,大家总是兢兢业业的来为社稷、为国家工作,很少个人之间矛盾。历代内耗内消总是很大的问题,诸葛亮时内耗内消这一点很少,大家把精力用作为国。大家都是在工作中表现能力来取得自己的地位,没有勾心斗角来取得自己的地位,这一点不容易。公正、廉明,
赏罚分明,不避亲,能够使被他惩罚、撤职的人,在他死后大家怀念他,就这一点来说,也就不容易。
(2)军事:
诸葛亮是军政家,他很会治军,管理军队,打仗么,战术还可以,战略就太保守了,“诸葛亮一生惟谨慎”,太小心谨慎了。陈寿写《诸葛亮传》写得又公平,又好,对诸葛亮推崇备至,没有法再推崇他了。就说了他一个缺点,就是战略差一点。作为史学家陈寿说的是老实话,没有像人说的为他父亲报仇,贬低诸葛亮。没有。把诸葛亮推崇得那么高,一点仇恨也没有,就是从心里五体投地的佩服这个人,才能写这么好的传。说他战略不行,是事实,陈寿没有贬低诸葛亮的心情。诸葛亮打仗是差一点,在刘备活着对,诸葛亮的地位,《三国演义》上是很重要的、《三国志》上来看,从历史来看诸葛亮的地位并没有什么太重要。打仗时,刘备带了法正,法正也是蜀汉的才子。后来刘备夺荆州时,打了败仗回去,诸葛亮还叹息, 如果法孝直在,不至于打败仗,就是打败了,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
总结:
当时对南方来说,也没有驻在那里的必要。南方的少数民族,不统一,历史上看云南近代少数民族是一个个独立的少数民族,各个占一块地方安居乐业,历史上看很少你吞并我,我吞并你,一天到晚打,而是相安无事。不能说一点矛盾也没有,大体上相安无事。也有过几次统一,如南诏,但很少。不相干扰过日子,所以诸葛亮到那里,你服就就行了。他们也出租税、出人,不能不出,也需要出,但大体上是安定的。诸葛亮说不派兵,不派官,不来扰乱。诸葛亮也了解,出毛病时人民要反抗,就不得不用兵就要去镇压,就要去人,去人越多,毛病越多,事越严重。与其那样不如你们服了就行了,这一点很高明的。我在四川住过,四川人头上不是留块白布,传说是为诸葛亮服孝。云南诸葛亮传说也多,人一说起诸葛亮都怀念。这是了不起。可能先有传说,然后附会,反过来对地方又有影响。传说、附会总得有一根,总有一个好的根,才能使附加东西慢慢扩大了。秦桧头上附
会不了好东西。中国历史上不是说人民希望有个好皇帝吗?有了好皇帝,社会能安定,国家能太平、人民有好的日子过。诸葛亮是丞相实际上处在蜀汉皇帝的位置。诸葛亮历史上受人(特别在民间)受到那么好的尊敬,就是典型好的崇拜。民众的统治者,好丞相或好皇帝,集中在他身上。人民希望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一个代表人物。
评价:诸葛亮是历史上一个很值得尊敬的人,,诸葛亮是军政家.
补:毫无野心,毫无利欲,历上难得.
后来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刘禅,刘禅是那么一个庸人,但是诸葛亮辅佐了他,大权都在诸葛亮手里。这个人没有野心,没有说是把刘禅弄下去,自己来作皇帝,没有这种心。刘禅什么事都交给诸葛亮,从没有怀疑过诸葛亮会不会夺他的权,夺他的皇位,没有过。也从来没有一个人在他中间来挑拨,没有一个人对刘禅说:“诸葛亮权限大了,对你不利。”或对诸葛亮说:“刘禅那么不中用,应该夺他的天下,自己作皇帝”。除了刘备托孤时说过这句话外,没有人说过这句话。君臣相信,群臣彼此之间相信,这点在历史上是很突出的,不容易,群臣之间古往今来的很少人做到这一点,皇帝如果不行的时候,权臣权力大的时候,总是发展到篡位夺权。皇帝如果要是有点力量的时候,相权力大时,总是一定要把他拿掉,好的把他弄掉,坏的就杀。周公在中国历史上这么伟大的人物,当时还有人造他的谣言,亲兄弟之间也有人造他的谣言。说他想称王夺位。当然周公是不是称王那是另一个问题,可能武王之后就是周公做王。历代丞相权位大了,与皇帝总有矛盾。没有一家没有矛盾的,从古一直到清朝,没有没有问题的,真正没有问题的只一家——诸葛亮,这一点不容易。我们说“法古今完人”,中国历史上如果有完人,诸葛亮是比较完人。不贪污,不腐败,种了几亩田,临死时给刘禅上奏表还说,家只有几亩田,几株树,另外财产一点也没有,这容易呀?这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容易。在中国历史上作官不贪污的很少,作得像诸葛亮这样的官,不是家财万贯,良田千倾,就是奴婢成群。而诸葛亮一生清廉。
回复 收起回复 8楼2006-06-06 02:29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