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厂 印刷厂 质量体系文件-QP-0023-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检操作规程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检操作规程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检操作规程在印刷行业中,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制定并遵守一套完善的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印刷行业印刷品质检操作规程,旨在帮助从业人员进行正确、高效的质量检验工作。

一、前言印刷品质检是印刷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出厂的各个环节,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遵循统一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检验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二、检验前准备在进行印刷品质检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检验前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准备相关检验工具和设备,如印刷色卡、质量检验仪器等。

2. 对检验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可靠。

3. 查阅产品的规格要求和检验标准,了解所需检验的各个方面。

三、原材料检验1. 检查纸张的质量和规格,包括纸张的光泽度、厚度、张力等指标。

2. 检测油墨的颜色、粘度、干燥性等性能。

3. 检验版材的平整度、厚度、完整性等指标。

四、印刷过程监控1. 监测印刷机的运行状态,包括机器的稳定性、速度控制准确性等方面。

2. 检查印刷版的图文是否清晰、准确,避免出现印刷偏移、脱墨等问题。

3. 检验印刷品的层压情况,确保印刷品的粘合牢固。

五、成品检验1. 检查印刷品的颜色、文字、图案等是否符合要求。

2. 检验出厂产品的包装以及装运过程中是否出现损坏。

3. 进行抽样检验,以确定产品整体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六、记录和整理每一次质检都需要进行记录和整理,以备将来参考和追溯。

记录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检验日期、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

2. 检验项目及结果。

3. 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

4. 检验人员的签名和资质信息。

七、改进和反馈在质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机会是关键。

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整理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同时,质检人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问题,以便制定进一步的改进和措施。

结语印刷行业印刷品质检操作规程为印刷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帮助他们在质检工作中保持高标准、高效率。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检安全操作规程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检安全操作规程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检安全操作规程本规程旨在确保印刷行业的印刷品质检工作能够安全、高效进行。

所有从事印刷品质检工作的员工都应遵守本规程的要求。

一、前期准备工作1. 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整洁,消除一切可能引起事故的隐患。

2. 使用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等。

3. 对印刷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配备必要的测试仪器和工具,确保检测准确。

二、印刷品质检操作规程1. 根据工作要求,对印刷品进行初步检查,包括检查纸张质量、印刷图案的清晰度和色彩准确度等。

2. 使用适当的仪器,对印刷品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尺寸和位置的准确性。

3. 对印刷品的油墨进行测试,包括干燥速度、附着力和抗腐蚀性等指标。

4. 使用适当的检测仪器,测试印刷品的耐久性和抗水性等特性。

5. 对印刷品的拉力和抗撕裂性进行测试,确保印刷品的强度和耐用性。

6. 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抽样检验,并妥善保存样品。

7. 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并进行及时整理和归档。

三、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2. 每位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设备操作手册,并熟悉各种安全警告和紧急停机装置。

3. 对于印刷设备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 在操作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设备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机并进行检修。

5. 操作人员应定期维护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6. 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做好相应的保养和更换。

7. 严禁携带任何可能导致操作不安全的物品,如饰品、手机等。

8. 在进行印刷品质检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9. 对于发现的操作不安全或设备故障,应及时向主管报告并进行处理。

经过以上规程的执行,可以提高印刷行业印刷品质检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所有从事该工作的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程,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流程与质量保证方法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流程与质量保证方法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流程与质量保证方法在印刷行业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最终效果和客户的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流程和质量保证方法,以帮助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

一、质量控制流程1. 设定质量标准:在开始印刷作业之前,需要明确制定质量标准,包括颜色准确性、印刷均匀度、图文清晰度等方面的要求。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印刷过程提供指导,并确保印刷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2. 原材料检验:在印刷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印刷品的成品率和质量。

因此,在使用原材料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常见的原材料包括纸张、油墨、胶水等。

3. 印刷设备校准:印刷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印刷作业之前,需要对印刷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印刷品质量的稳定性。

常见的校准工作包括调整颜色准确性、设定印刷速度和压力等。

4. 每道工序的质量把控:印刷过程中包括多个工序,如拼版、印刷、模切等。

在每个工序中,都需要严格把控质量,确保每个环节的印刷品都符合质量标准。

可通过抽检、设备监控、工艺流程的规范化等方式进行质量把控。

5. 检验和修正:印刷完成后,需要对印刷品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如发现任何质量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目测、感觉和工具检测等。

二、质量保证方法1. 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印刷品的质量,印刷企业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员工熟悉和掌握印刷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提升印刷品的质量保证水平。

2. 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定期对印刷设备和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输出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及时更换损坏的配件和设备,以避免对印刷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 过程控制:通过建立严格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对印刷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

例如,定期检查和记录印刷设备的参数和质量指标,以及及时调整和优化工艺流程,以确保印刷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控制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控制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控制标准印刷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产品制造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本文将从印刷品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原材料选择、工艺流程控制、设备维护以及质量检验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印刷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印刷质量控制标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明确规定印刷品的品质要求,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可靠性。

在制定印刷质量控制标准时,可以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自身经验,并根据具体印刷品的特点和客户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

标准应包括对版面规范、颜色准确度、图文精度、纸张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测试和检验方法。

二、原材料选择原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质量。

首先,纸张是印刷过程中最基本的原材料之一,选择合适的纸张对于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不同纸张的品质、光泽度、含水率等参数都会影响印刷品的效果。

此外,油墨、版材、千层板等原材料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进行合理搭配。

三、工艺流程控制印刷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制版、印刷、后道等多个环节,在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准把控,保证印刷品质量的稳定性。

设计环节要求版面规范、图文精度高,制版环节要求版面工艺准确、版面质量好,印刷环节要求颜色准确、印刷均匀,后道环节要求折页、裁切、烫金等工艺符合标准。

四、设备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对于保证印刷品质量至关重要。

印刷设备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特别是对于关键设备,如印刷机、烘干机等,要进行严格的巡检和保养,以减少机器故障带来的质量问题。

五、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印刷品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卡,通过对印刷品进行抽样检测,可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质量检验可以包括外观检验、日光灯检验、色差检测等,通过合理的检验流程,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六、持续改进印刷品质量控制的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变化,企业需要不断地对印刷质量进行改进。

不干胶标签印刷检验管制程序

不干胶标签印刷检验管制程序

不干胶标签印刷检验管制程序1.0目的1.1规范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过程,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0适用范围2.1 适合本公司的全过程品质控制。

3.0名词解释3.1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品质管控)。

3.2IPQC: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质量控制。

3.3免检:对物料不做检验,直接转到下工序。

3.4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品质管控。

3.5QA: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

3.6紧急放行:刚纳入的物料,因生产特急需要(二小时内将要停线),已来不及给IQC检验,为确保不停线而造成损失,所作出的特别处理措施。

3.7PMC:Production Material Control (生产物料控制)3.8VCAR:Vendor 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 (供货商质量改善要求书)4.0职责4.1 采购:负责跟催供应商的物料。

4.2 仓管:负责原材料的入库,通知IQC检验,成品入库及出货。

4.3 品管:负责进料、制程、成品、包装检查的实施、判定、标识、记录及异常处理。

4.4 生产:负责各制造过程的生产、判定、标识、记录及异常的处理。

5.0工作程序5.1检验的策划5.1.1为确保各制程和最终产品的质量能达到组织的质量目标和满足顾客的要求,在产品实现的各阶段(见以下)进行监视和测量。

5.1.1.1 供应商生产过程(含外发加工过程)。

5.1.1.2 本厂各加工过程。

5.1.1.3 包装出货过程。

5.1.2品管依据各过程产品的性能特性,策划其监视和测量要求,应编写检验规范,对每项重要检验项目的方式和方法作出规定,其内容包括检验方法、检验工具、判定标准、抽样方法、不合格评定统计方法、记录方式等。

5.2进料检验品管检验人员按照《IQC进料检验流程图》(附件1)实施相关作业。

5.2.1来料验收送检供应商送料至本公司时, 仓管依据《订购单》,确认《来料暂收单》与所送物料的品名、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订购单》的要求, 确认不符合的,按《仓库管制程序》处理, 确认符合要求时,仓管于《来料暂收单》上签名,依据品管提供的《免检物料清单》(附件2), 将免检物料直接入库,需IQC检验的物料放置于“待验区”, 同时将《来料暂收单》及《送检入库单》交给IQC。

测量仪器校验管理程序

测量仪器校验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校正与管理程序1.目的确保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

2.范围用于控制检测产品合格与否以及用于过程监控的测定仪器、量具和试验设备。

3.权责3.1品管部统筹仪器校正工作并保持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安排校正、保存记录。

3.2 使用单位3.2.1正确使用防止因调整不当使校准失效。

3.2.2保持本部门所用仪器完好及不超出校正周期。

3.2.3如有丢失、损坏、失准应及时报告品管部。

4.定义4.1厂外校验:凡本公司无法校验的量测仪器或量校所需的标准条件,经由国家认可的校验单位、仪器设备的原供应商或经本公司评估合格的供应商,可提供检验报告书,并可追溯国家或国际标准。

4.2厂内校验:利用可追溯国家或国际标准的品管部的仪器,校验其它单位的仪器量具。

4.3免校:量测仪器的使用不直接影响生产品质者,或提供为参考使用时。

5.作业内容5.1仪器采购:各使用单位依需求规格知会品管部,由品管部填写《请购单》呈总经理核准后,交采购人员进行采购。

5.2验收:品管部依据订购机型,对仪器设备进行验收,合格则依规定实施管理;若不符合则退回采购处理。

5.3入帐管理:新购品验收合格后,由品管部编写厂内统一编号并记录制造商,型号机身编号使用单位建立《测量仪器管理清单》并调校合格后,再交给使用单位。

5.4 由品管部对全厂同于检测产品合格与否的仪器,及用于监控过程参数的测量设备表列于《测量仪器管理清单》上。

5.5对于作为内校基准的仪器, 应送至国家认可的计量机构进行校正, 如上述机构无法校正,则由原制造厂商校正, 必要时, 则由企业自校,并在校正指引中说明校正方法和依据。

5.6 校正应尽量追溯至国家认可的基准, 如无法追溯/不存在上述基准则在校正指引中说明校正的依据。

5.7应在《测量仪器管理清单》中列出仪器的名称、编号、校正类型(内校/外校)、校正结果、本次校正日期和下次校正日期。

5.8对于内校的仪器, 应在校正指引中指明校正的基准、校正的环境条件、校正周期、校正项目、校正点和允许误差。

胶印厂 印刷厂 质量体系文件-QP-0003-IQC检验工作指引

胶印厂 印刷厂 质量体系文件-QP-0003-IQC检验工作指引

5.检验项目:
检验 项目
规格要求
缺点描述
1. 包装方式在运输过程中保证不致于损坏物料 2. 防潮性良好;
让物料裸露于外面,未加任何保护 措施
未打围膜或作相应的防潮措施;
包装
3. 外包装料号必须与实物相符(参照样品);
4.物料必须摆放整齐,每个栈板的摆高度不得超 过 1.5M; 5.打包带不可直接捆在物料上,必须有硬板隔 开.
结构
裁切 切口平整光滑,无毛边、破裂现象
3.外表纸比内表纸长>3mm; 4.内表纸破≧10mm;
5.外表纸破≦5mm;
6.裁切锯齿状。
性能
脱色
耐破 度 耐折
以 5 公斤的力对搓 10 次不脱色
油墨会随纸皮一起被撕掉或油墨及纸皮 都不脱;
耐破度测试值符合要求(见表一,如图纸 另有要求的以图纸要求为准)
外观
印刷
1、图案文字印刷清晰墨色均匀,整体图 案位置与规定位置一致
1 .印刷模糊,正常光线视距 300~400mm 清晰可辨
2. 印刷模糊,正常光线视距 300~400mm 模糊不清
3.套色移位大于 0.2mm;
4. 印刷断线
5. 丝印断线不超过字体线粗的
2/4
判定
CR MA MI
√ √ √

√ √
缺点描述


√ √ 判定
CR MAJ MIN
a. 深色色斑 S≧0.5mm2
1. 正面、顶盖面及 LOGO 铭牌,灯体上 b.深色色斑 0.3mm2≦S≦0.5 mm2
不可有杂色、色斑;
连续性 3 点;
墨蚀
c. 淡色色斑 S≧1.0mm2。 a. 深色色斑 S≧0.7mm2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保证管理制度在印刷行业,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并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并执行一套科学有效的印刷品质量保证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印刷行业的印刷品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印刷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应明确印刷企业对质量的追求和承诺,同时将客户满意置于首要位置。

质量目标应具体、可测量和可追踪,为实现质量方针提供明确的指引。

二、质量管理责任2.1 领导责任:印刷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制定并传达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督促落实。

领导还应提供必要的资源,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2.2 人员责任:所有员工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履行各自的责任。

三、质量管理体系印刷企业应建立和维护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质量控制的全面实施。

该质量管理体系应能够覆盖从订单接收到产品交付的全过程,并包括以下内容:3.1 订单管理:制定明确的订单要求,包括印刷品规格、质量要求、交付时间等,并确保与客户充分沟通和确认。

3.2 设备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保养,减少设备故障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3.3 原材料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选择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并对进货原材料进行检验和管理。

3.4 印刷过程控制:确保印刷过程中各项参数的控制,例如,颜色精度、印刷速度等,并定期进行印刷过程的监测和评估。

3.5 检验和测试:制定适当的检验和测试方法,对印刷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尺寸、印刷精度、抗刮性等指标。

3.6 不良品处理:建立不良品处理制度,对发现的不良品及时报告和处理,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不良品再次发生。

四、持续改进印刷企业应不断改进其质量管理制度,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持续改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4.1 定期检查和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检查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胶印厂 印刷厂 质量体系文件-QP-0013-采购控制程序 (2)

胶印厂 印刷厂 质量体系文件-QP-0013-采购控制程序 (2)
D)补充新的供方依据本程序4.2执行,取消合格供方由原审批部门审批;
4.4原材料采购。
4.4.1采购物控部根据工程部有效技术信息、资料或样品等,在核实库存状况后确定对物料采购的需求量,编制《采购单》并交本部门主管及总经理审批方可生效。
4.4.2《采购单》填写内容应包括:原材料品名、规格、数量、供方名称、交付日期等;物控部采购将生效的《采购单》(必要时连同需采购实物样品)通过传真、快递等形式传递至供方,由物控部采购存档并负责对《采购单》向供方进行解释和沟通,并进行交期确认。
4.7.4.12符合Formaldehyde—甲醛测试指令要求。
4.7.4.13符合CHCC-儿童高度关注物指令要求。
4.7.4.14符合美国CONEG包装材料法规要求
4.7.4.15符合产品出口国家之法规要求
4.8质量记录的管理。
质量记录的管理依据《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0参考程序文件
5.1《供应商审核评估运作指引》
a)采购物控部每年依据《供应商管理控制指引》、《供应商评估审核表》对供方业绩综合评估重新审核一次;
C)若一年平均批次合格率低于95%或连续有三次退货或连续三次交货不准时,则需召集供应商负责人到厂开会总结问题,要求供应商提供改善纠正预防措施;采购部、生产部、品质部负责对供应商承若改善方案及结果进行跟踪跟进,如供应商承若改善未能履行合格,则需对该供应商资格参照《供应商管理控制指引》、《合格供应商评定管理指引》、《供应商资格取消管理指引》、《供应商资格取消申请表》等指引文件对供应商重新进行审核、评估,或取消合作资格;
4.2.4采购部、品质部、工程部将参照《供应商管理控制指引》、《合格供应商评定管理指引》指引文件对供应商审核完毕的《供应商调查表》呈总经理批准,对被批准之为合格供方,物控部负责登记到《合格供应商清单》内。

印刷品质量控制管理手册

印刷品质量控制管理手册

印刷品质量控制管理手册目录1. 介绍2. 印刷质量控制流程2.1 设计和预处理阶段2.2 印刷前检查2.3 印刷过程控制2.4 印刷品质量检查2.5 印刷后加工和质检3. 印刷质量控制工具和指标3.1 质量控制工具3.2 印刷质量指标4. 印刷质量问题分析和改进5. 结论1. 介绍印刷品质量控制管理手册旨在确保印刷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一致的质量标准。

本手册将介绍印刷质量控制的流程、工具和指标,并探讨如何分析和改进印刷质量问题。

2. 印刷质量控制流程2.1 设计和预处理阶段在设计和预处理阶段,印刷目标和要求应该明确规定,并与设计师和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包括确定所需的颜色、纸张材质、印刷工艺等。

预处理阶段的任务包括图像处理、颜色校正和文件格式转换。

2.2 印刷前检查在印刷前,应对版面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文字和图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印刷前还需要进行颜色样张的制作和审核,以确保输出效果与预期一致。

2.3 印刷过程控制印刷过程中的控制包括印刷条件的设定和监控。

如平衡墨水和水的比例、调整印刷速度和压力、控制温湿度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印刷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2.4 印刷品质量检查印刷完成后,需要对印刷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

这包括色差测量、检查印刷位置和对齐、检查清晰度和细节等。

同时,还应进行尺寸和外观检查,以确保印刷品符合要求。

2.5 印刷后加工和质检印刷后加工阶段包括切割、装订和折叠等工序。

在每个环节都需要对加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最终印刷品的完整性和外观。

3. 印刷质量控制工具和指标3.1 质量控制工具常用的印刷质量控制工具包括色差计、显微镜和印刷压力计等。

这些工具有助于进行色彩、清晰度和印刷效果的检测与分析。

3.2 印刷质量指标印刷质量指标包括色差、线网清晰度、细节还原度和纸张尺寸等。

这些指标能够客观地评估和描述印刷品的质量水平。

4. 印刷质量问题分析和改进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颜色偏差、印刷模糊或纸张破损等。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安全操作规程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安全操作规程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印刷品质量检验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本文旨在制定印刷行业的印刷品质量检验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印刷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生产环境的建立。

二、质量检验准则1. 根据客户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合理的质量检验准则,并明确记录在质量检验记录表中。

2. 质量检验准则应包括但不限于印刷品尺寸、颜色准确度、印刷质量、印刷排版等项目。

三、质量检验操作流程1. 准备检验工具:准备好各项质量检验所需的测量工具、色彩标准卡、检验表格等。

2. 接收印刷品:接收印刷品后,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印刷品完整无损。

3. 标准检验:根据质量检验准则,逐项对印刷品进行检验,包括尺寸、颜色准确度、印刷质量等。

4. 记录结果:在相应的记录表格中记录每项检验结果,包括合格和不合格的情况,并标注不合格项目的具体原因。

5. 处理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的印刷品,及时进行整改、返工或报废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

四、安全操作规程1. 环境安全:保持印刷车间的通风良好,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2. 机械操作:熟悉各类印刷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3. 材料存放:合理安排印刷材料的存放位置,保持通道畅通,以防止材料意外掉落或堆积过高造成安全隐患。

4. 防火措施:严格遵守防火安全规定,禁止在印刷车间吸烟和使用明火,保证消防设施的完好并定期进行检查。

5. 命名规则:印刷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操作,严禁擅自改变印刷顺序或调整印刷参数。

6. 废料处置:及时清理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保持印刷车间的整洁,防止废料积累引发安全问题。

五、质量检验管理1. 建立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明确质量检验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定期对质量检验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

2. 建立质量检验记录档案,详细记录每次质量检验的结果和处理情况,并留存相关样品和检测数据,以备核查。

六、总结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印刷品质量的稳定和印刷生产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胶印厂 印刷厂 质量体系文件-QP-0031-工作环境温湿度管理控制程序

胶印厂 印刷厂 质量体系文件-QP-0031-工作环境温湿度管理控制程序
5.3.2.1 仓库、生产车间的出口增加防风帘,增加保暖。
5.3.2.2 对于坐着不动的员工提供防护保暖设施:护腿、手套等。
5.3.2.3 调整工作节奏,每工作一小时休息十分钟,让员工充分活动身体。
5.3.3 当工作环境温度高于安全温度标准时(车间温度高于30摄氏度时):
5.3.3.1 对生产车间房顶采取喷水、风扇等等措施进行降温,仓库和办公室开启空调和风扇等降温设备。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工作环境(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的温湿度控制。
3.定义

4. 职责
4.1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提供必要的温湿度仪器资源和设施。
4.2部门部长负责具体措施的实施。
4.3人事部门负责相应防护物品的购置。
4.4其它部门协助相关工作。
4.5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温湿度的记录、及温湿度仪器的维护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本生产区域生产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5.4当湿度超出范围与有异常时,需立即采取转移所有产品,移放到恒温房进行控制温湿度,防止产品受潮、发霉,品质病变。
5.5各部门根据部门人数申报所需防护措施用品的数量,及时采购Leabharlann 关防护措施用品。6.相关记录
6.1 温/湿度记录表
4.6 当有温湿度出现异常时,首先要告诉相关负责人员,及时给予跟进处理。
5. 程序
5.1 由各部门负责每天检查工作环境的室内温度,并记录到《温/湿度记录表》中。
5.2 工作环境安全温/湿度标准:
5.2.1生产车间:温度16-30℃湿度 61-86%
5.2.2仓库:温度4-29℃湿度39-84%
5.2.3 办公室:温度4-31℃湿度 61-88%
管理程序文件
标题:工作环境温湿度管理控制程序(第A板)

检测设备校验计量和操作规范流程

检测设备校验计量和操作规范流程

检测设备计量和校验的操作程序1、目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展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操作规程。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3、职责3.1技术质量科:负责公司所有仪器校准工作,包括送外校准、检查及对不合格器具的处理与保存校验的相关记录。

3.2仪器使用部门:负责保管和维护本部门使用的仪器、试验设备。

3.3仪器使用者: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损坏或是否符合产品检测要求,一旦发现不良情况必须停顿使用该仪器设备,并通知技术质量科设备员处理4、程序4.1仪器量具的登记4.1.1建立公司仪器量具的登记系统:对所有需要校验及检查的仪器量具,登记注册于计量仪器统计表中予以追溯。

4.1.2这些登记,由技术质量科设备员保存和更新。

4.1.3公司新购仪器或量具时,应先交到技术质量科登记和安排送外校验。

4.1.4所有用来做测量和测试仪器都必须被标识和校准。

仪器上必须标识校验状况和有效期。

4.2仪器送校4.2.1技术质量科设备员需在仪器、量具、试验设备未过有效期前,安排送校事宜,应送往有国家认可资格的计量所进展校验。

4.2.2仪器量具送校合格后,将检定证书并将校验结果填写在"设备台账表格"内,将仪器量具、试验设备贴上合格证送回使用部门。

4.2.3假设送校结果不合格,则贴停用证,并将校验结果报技术质量科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4.2.4假设送校结果合格,但实测值与标准值有偏差时,由设备员根据该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产品的检测要求,决定该仪器是否继续使用,假设能继续使用则连同证书复印件一齐交回使用部门,使用者参照校验结果使用;假设不能继续使用,则贴停用标识,并将校验结果报技术质量科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

胶印厂 印刷厂 质量体系文件-QP-0025-印刷生产操作控制指引

胶印厂 印刷厂 质量体系文件-QP-0025-印刷生产操作控制指引
5.3.4.4压印辊规格及压印位置
5.3.4.5收卷规格及位置
5.3.4.6料轴.5.1按压出口拉辊(牵引拉辊)入口拉辊(制动拉辊)开关。
5.3.5.2按压警铃(蜂鸣器)以示提醒工作伙伴集中精神。
5.3.5.3以第一色逐色降下压印辊。
5.3.5.4薄膜运行确认:收放卷的张力均衡适当。
5.3.6.正常印刷过程中必须对以下内容进行确认:
5.3.6.1原物料规格、生产日期、型号、品名、批号等问题。
5.3.6.2张力变化情况。
5.3.6.3压印辊压力情况。
5.3.6.4油墨作业粘度控制(20-30分钟测一次)。
5.3.6.5刮刀刮版情况。
5.3.6.6冷却水流通情况,压力状况。
5.3.6.7设备运行状况,设备各传动部位润滑是否良好、是否有异常声。
5.1.9.通道不可堵塞。
5.1.10.装版时版辊表面必须用毛毯盖上以防止碰伤。
5.1.11.静电消除装置要定时保养,确保其作用的发挥。
5.1.12.车间内严禁明火。
5.1.13.各润滑部位要注意按时间按型号注油并记录,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5.1.14.机器运转过程中严禁抢料等危险动作。
5.1.15.遇有紧急情况,按压急停开关。
5.3.6.8及时做好各种标识,填写日常所需各种报表。
5.3.6.9料轴切换。
5.3.6.10油墨干燥状况、气候干湿度。
5.3.6.11机长对以上工作进行检查确认。
5.4 停止顺序
5.4.1接废膜、工作线速减速
5.4.2提升压印辊
5.4.3先后打开出口拉辊(牵引拉辊)入口拉辊(制动拉辊)
5.4.4关掉预热
5.2.4.安装打磨刮刀:刮墨刀由刮墨刀片支撑刀片、支撑架构成。刮墨刀对印版的刮墨压力用气缸的加、减压力来实现。一般装配刮刀时,支撑刀片伸长20mm左右,刮墨刀片比支撑刀片多出5-8mm左右。刮刀支撑架要清洗干净,上紧螺帽,并确保刮墨刀片和支撑片里面清洁

印刷QP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印刷QP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5.5 周期校准的控制 5.5.1 校准周期根据测量设备不同而定,一般情况为一年,具体按《测量设备的校准规程》
执行。 5.5.2 品管部计量员每年十二月份编制下一年度的“测量设备校准计划”,而后按校准计
划将到期的测量设备收齐,进行内校或委外校准,并做好校准记录和校准标识。 5.5.3 校准不合格而需进行调修的测量设备,调修后需再次进行校准,如不能修复的,则
7 记录 测量设备配置申请;测量设备请购单;测量设备履历卡;测量设备台账;年度测
量设备校准计划;监测结果的评估报告(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测量设备月检 查表;测量设备校准记录;测量设备发放回收记录;测量设备报废申请单。
测量设备控制流程图:
采购需求
采购申请审批N来自Y采购N
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2 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3.3 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4 职责 4.1 品管部:负责对生产全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测量设备的管理与控制。 4.2 各相关部门:负责对测量设备的维护与正确使用。 4.3 物控部:负责对测量设备的采购。
5 作业程序 5.1 测量设备的采购 5.1.1 各部门根据需要提出测量设备配置申请,申请须注明设备的型号、精度、用途等,
5.11 计量监督
程序文件
文件标题
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编写
MONJIE
审核
文件编号
LION/QP/15
为了确保计量、监测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以及账、卡、物三相符,品管部 计量员每月对测量设备进行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巡查结果记录在“测量 设备月检查表”中。
6 支持性文件 6.1 《测量设备的校准规程》 6.2 《各种测量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 6.3 《采购控制程序》

印刷QP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印刷QP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的情况和效果,能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5.2.2 质量记录的审批、标识和发放 a. 经部门负责人或公司领导审批的质量记录样稿,由总经办负责对其进行唯一性标识编
第1页 共4页
文件标题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
编写
MONJIE
审核
文件编号 LION/QP/02
号。 b. 总经办文控员编制公司《质量记录样册》,每一份质量记录均有唯一的编码。 c. 质量记录编号标识后由使用部门进行发放、使用。N
审批 Y
编号
发放
填写使用
贮存
处理
变更、新增
第4页 共4页
5.5 质量记录的管理 5.5.1 收集、整理 a. 在每一项质量活动/过程结束后,该项质量活动/过程的负责人应将该项记录整理后交
相关部门。 b. 质量记录的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求,将质量记录复制后分发至有关部门。 5.5.2 查阅、借阅 a. 已归档的质量记录,借阅时应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 b. 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可查阅其质量记录。 c. 所有记录的原件一律不借给公司以外的单位/人员。 5.5.3 质量记录的标识、贮存和保护 a. 各相关部门,每年 1 月份时对上年的质量记录按类别装订成册,做好名称、部门、
5.7 质量记录的检索 各部门应对本部门的质量记录进行定期的整理、归档,并编制质量记录清单或
台帐,以便于查阅和检索。
5.8 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 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一般为两年,具体见《质量记录目录》。
5.9 质量记录的处理 5.9.1 已超过保管期或无查考价值的质量记录,可进行销毁处理。 5.9.2 需销毁质量记录时,由其管理员填写《文件销毁申请单》,经质量记录主管部门负责
人审批后,文件管理员负责销毁。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规章制度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规章制度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规章制度印刷行业,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产业,一直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但是,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印刷品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保障印刷品的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的质量检验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针对印刷行业的特点,分析现有的质量检验规章制度,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背景介绍印刷行业作为一种传统产业,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

然而,由于行业内的竞争激烈和客户对印刷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印刷行业的质量管理形势依然严峻。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质量检验规章制度,对于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现有质量检验规章制度分析1. 检验标准的制定目前,印刷行业普遍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质量检验的依据。

这些标准包含了印刷品的尺寸、颜色、图文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标准缺乏灵活性,并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

2. 质量检验的方法与流程质量检验一般采用目视检查和仪器检测相结合的方法。

目视检查主要是通过人眼来判断印刷品的质量,而仪器检测则通过各种专业设备来测量印刷品的尺寸、颜色等参数。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着主观性强、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等问题。

三、改进建议针对现有的质量检验规章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制定行业特色标准针对印刷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行业特色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印刷品的颜色精度、图像清晰度、尺寸准确度等方面的要求。

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提高印刷品的质量水平。

2. 引入自动化检测技术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检测设备,可以提高质量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自动识别印刷品中的缺陷和问题,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检测的精度和一致性。

3. 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汇报检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对于问题的发现和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可以通过分析检验结果,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印刷工艺和生产流程,提高整体的质量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9为分析本厂各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在测量结果中表现出的变差﹐各量规仪器使用部门必须进行适当量规仪器量测系统分析.
7.10保存记录
7.10.1 品管部及生产工场的校准员必须对校准和验证结果进行存档,更新"内/外部仪器检定一览表".如果是外发校准的,必须拿取校准的証明或报告并存档.
8.0 附录: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流程图如下:
在接收一套新购置的设备时,按需要品管部须查証其是否已经过校准/验,否则必须在使用前交合格的检定机构或用"标准件". 如: 法规,砝码等进行校准.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 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 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 并在必要时予以重新确认.仪器的检定和校准结果,需要追溯到ISO17025的标准要求。
5.0 职责
5.1检查人员所有的使用仪器由品管部负责人负责执行及管理本程序,并作好记录.
5.2各工场用仪器由有关工场负责人负责执行及管理本程序,并作记录.
6.0 培训
6.1调较人员由品管部主任或以上人士或国家有资格计量单位负责培训.
6.3所有调较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才可上岗位.
7.0 程序
7.1设备的首次校准
7.2确定校准周期
品管部必须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当无此类标准时, 应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 确定对每台试验备进行重新校准的周期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 时间间隔的长短根据设备制造商的意见,设备的稳定性及使用情况而定,设定的时段在有需要时可作变更.
7.3标明设备状态
每接收一套新设备,经确认校准后,必须贴上标牌以表明其设备状态,下次重新校准的日期编号及审批, 未依期校准的,应贴上"暂停使用"标签并停止使用.
品管部及生产工场的校准员必须根据预定的校准计划收回应校准的设备,设备使用部门必须对重校予以协助.另外,应注意,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7.7重新校准
7.7.1品管部校准员使用"标准件"根据适用的"仪器调较工作指令"进行校准,校准工作应在符合校准要求的环境内进行.
7.7.2对于本厂不具备校准能力的设备,应当外发进行校准,但需要交与合格或经由授权机构承办.
7.8.1.2.3 如偏离为校准方法或标准错误引起,校准员须立即将此信息知会品管部主管或以人士重新批准使用合格校准方法或标准重新校准.
7.8.1.2.4 如偏离为环境条件偏离引起, 校准员须立即用一合格温湿计与原温湿计引起,校准员须立即用一合格温湿计与原温湿计进行对比以确定此温湿计是否有效, 各检查相关的环境维护设备确保有效, 且在确保受控等情况下再重新校准.
7.8.2 外部校准结果偏离
当收到外部校准机构已校准的仪器时, 发现某一校准结果出现偏离, 须立即通知品管部主任或以上人士作进一步确认, 并安排维修检定至合格后才可提供继续使用.同时,公司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 并对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
7.8.3 如使用校准结果偏离的检测仪器测量的产品已出厂, 需对已出厂的产品批次进行备案, 以备追溯.
7.8校准结果偏离的确认, 对于进行了重新校准的设备,必须更新设备状态标牌.
7.8.1 内部校准结果偏离
7.8.1.1 当校准员发现某一校准结果出现有偏离,须立即通知品管部经理或以上人士作进一步确认, 并分析原因, 包括但不局限于: 仪器设备, 人员, 校准方法, 标准, 环境等.
7.8.1.2 当校准结果出现偏离时,品管部主管或以上人士须对偏离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按不同原因对以往的检测结果作进一步确认, 直至确定无偏离时为止.
7.8.1.2.1 如偏离为仪器设备故障引起,品管部主管或以上人士须立即安排停用此器, 并安排维修检定, 检定合格至才可提供继续使用, 同时,公司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并对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
7.8.1.2.2 如偏离为校准员操作引起,品管部主管或以上人士立即对此校准员进行相关培训, 重新安排其它校准员重新校准.
管理程序文件
标题: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控制程序(第A板)
编制:曹礼荣
日期:2019-03-28
批核:曹礼明
日期:2019-03-28
修改记录
修改标记
处数
1.0 目的
为了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証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控制程序。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之检验测量、试验设备.
7.4建立校准总表
品管部应拟制"内/外部仪器检定一览表",表内详列所有检测仪器的各称,编号,校准周期,使用地点,校准日期,应用状态等.
7.5制定重新校准的计划
品管部及生产工场根据"内/外部仪器检定一览表"内所列的校准周期,上次的校准日期确定设备重新校准的日期,并在人力和物力上作出安排.
7.6收回设备
3.0 定义
3.1周期性即每年计算,而设备送交中国政府计量局认可机构调较.包括但不限于拉力磅、电子卡尺、温湿度仪、电子磅等.
3.2非周期性即内部调较或以最高3个月为限期,品管部及PE部的设备交内部或有关工场进行调较.如但不限于:普通卡尺、直尺、卷尺,普通磅等.
4.0 参考资料
4.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9.0 参考文件: 无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流程图
校准不合格
校准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校准不合格校准合格
校准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