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00年疟疾疫情分析
疟疾防治工作总结6篇
疟疾防治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疟疾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挑战。
为了有效控制疟疾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年度我地区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疟疾防治工作。
现将本年度疟疾防治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二、工作内容1. 组织管理与协调本年度,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疟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疟疾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制定了详细的防治工作计划,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同时,加强了与上级部门和其他地区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了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
2. 宣传教育我们积极开展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疟疾的传播途径、症状、防治方法等知识。
同时,组织开展了多场疟疾防治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提高了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3. 病例监测与报告我们加强了疟疾的监测与报告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网络,对疑似疟疾病例进行及时采样和检测。
同时,对确诊病例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其流行病学史和接触史,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4. 药物治疗与培训我们积极采购和储备抗疟药物,确保药品供应充足。
同时,加强了对医疗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其疟疾诊断和治疗水平。
对确诊病例进行了规范治疗,有效降低了病亡率。
5. 灭蚊防蚊工作我们认识到媒介控制是预防疟疾传播的关键环节,因此积极开展灭蚊防蚊工作。
加强了对蚊虫孳生地的清理和整治,采取了化学防制和物理防制相结合的方法,降低了蚊虫密度,有效预防了疟疾的传播。
三、工作成效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本年度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疟疾病例数量明显下降,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2. 监测与报告网络更加完善,疫情报告更加及时准确。
3. 群众对疟疾的认知度和自我防护意识显著提高。
4. 灭蚊防蚊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蚊虫密度大幅降低。
5. 医疗人员的疟疾诊疗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重大传染性疫情历史一览
重大传染性疫情历史一览1. 2002年非典疫情(SARS)2002年末,中国广东省出现了一种感染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的疫情。
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引发了一场重大的传染病危机。
SARS疫情导致了超过8000人感染,约有800人死亡。
2.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豚流感)2009年,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一种甲型H1N1流感疫情,也被称为豚流感。
该病毒最早在墨西哥和美国被发现,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了几个月,导致了许多人感染和死亡。
3.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2014年,非洲几个国家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埃博拉病毒疫情,主要集中在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等地。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出血热症状,并具有高度传染性。
这次疫情导致了上千人感染和死亡,对当地国家的医疗系统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
4. 2020年疫情(COVID-19)2020年底,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一种感染引起的疫情,被命名为COVID-19。
这种病毒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传染性疫情。
COVID-19疫情造成了全球数百万人感染和数十万人死亡,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5. 其他重大疫情除了以上几个重大传染性疫情外,还发生了许多其他疫情,如:- 1957年和1968年的亚洲流感疫情- 2003年中国禽流感疫情- 2015年巴西寨卡病毒疫情- 2019年刚果埃博拉疫情等这些疫情都对人类的生命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并促使国际社会采取措施来应对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对一些重大传染性疫情的简要介绍,具体数据及其他详细信息可在相关可靠来源中查证。
疟疾消除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
疟疾消除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答案参考答案附后1.哪一年中国实现了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11分)A.2015年B.2012年C.2017年D.2018年得分:112.疟疾输入再传播是指疟疾传播被阻断的县连续()年每年出现()例及以上本地感染且是相同虫种感染的疟疾病例。
()A.3,3B.3,5C.2,2D.2,33.新中国成立前全国每年至少有多少疟疾病人?()A.2400万B.1000万C.3000万D.5000万4.以下有关疟疾消除表述正确的是。
()(13分)A.疟疾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永久性降为零B.建立了有效运行的防止再传播监测响应体系C.不再需要采取任何防控措施D.至少连续3年无本土原发感染疟疾病例E.阻断了所有人体疟原虫的本地传播得分:135.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的工作原则包括?()(13分)A.部门合作B.群防群控C.快速精准D.联防联控E.政府主导得分:136.下列哪些属于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的技术手段?()(13分)A.及时调查和处置输入性疫情B.出现再次传播疫情再上报处理C.发现和规范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D.加强出入境人员疟疾防治宣传教育得分:137.恶性疟原虫对人体生命危害最大。
()A.正确B.错误答了8.诺氏疟原虫是一种猴疟,不能感染人。
()A.正确B.错误9.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由于肝期休眠体的存在而需要抗复发根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湖北省重点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现况与风险分析
58 种
荡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ꎮ 据防治初期调查ꎬ湖北省
血 吸 虫 病 患 者 110 多 万 人ꎬ 查 出 有 螺 面 积
292 978 58 hm2 (4 394 459 亩) ꎬ疫情主要分布在全
省长江沿 线 和 江 汉 平 原 湖 区 以 及 少 数 山 丘 地 区ꎮ
important parasitic diseases in Hubei Province
ZHU HongꎬLIU JianbingꎬLIU Si
Hubei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ꎬWuhan 430079ꎬChina
年ꎬ2 年疟疾发病人数达 800 万人ꎻ第 2 次在 1968—
1973 年ꎬ平均年发病人数达 300 万人以上
[6]
ꎮ 经过
多年努力ꎬ全省加强疟防措施的落实ꎬ使疟疾发病
率大幅下降ꎮ 自 2010 年起ꎬ 全省启动消除疟疾工
的省份之一ꎬ新中国成立后ꎬ基本摸清了丝虫病在
县( 市) 流行丝虫病ꎬ其中 47 个县( 市) 流行马来丝
3 000多人ꎮ 截至 2008 年底ꎬ全省有血吸虫病流行
的( 县、市、区) 为 63 个、乡镇 521 个、行政村5 431
个ꎬ实有钉螺面积77 400 57 hm2[2] ꎮ 经过近 70 年
的努力ꎬ坚持落实国家血防工作策略与措施ꎬ全省
血防工作取得了巨大防治成就 [3 ̄4] ꎮ 截至 2018 年
due to the decline in work supporting measures. There will be potential risks of local outbreaks if an epidemic is not
中国疟疾发病人数、死亡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防控措施分析
中国疟疾发病人数、死亡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防控措施分析一、定义及临床表现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
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
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二、传播途径三、发病人数、死亡数、发病率及死亡率2016-2019年中国疟疾发病数逐年减少,2018年中国疟疾发病数为2518例,较2017年减少了179例;2019年中国疟疾发病数为2487例,较2018年减少了31例。
2014-2017年中国疟疾死亡人数逐年减少,2018年中国疟疾死亡人数为6人,与2017年持平,2019年较2018年有所增加,2019年中国疟疾死亡人数为19人,较2018年增加了13人。
2016-2019年中国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2018年中国疟疾发病率为0.1798/10万,较2017年减少了0.0157/10万;2019年中国疟疾发病率为0.1797/10万,较2018年减少了0.0001/10万。
2015-2017年中国疟疾死亡率逐年下降,2018年中国疟疾死亡率为0.0004/10万,与2017年持平,2019年较2018年有所增长,2019年中国疟疾死亡率为0.0014/10万,较2018年增长了0.001/10万。
四、防控措施疟疾是一种虫媒性传染病,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减少发病率,控制疫情的关键。
当前,大部分的疟疾早已经得到控制或消灭,尤其是部分从未发生过疟疾的地区,医生很少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再加上继续教育和常规教育的缺乏,导致医师不了解、不重视疟疾,常常容易导致错诊和漏诊。
近年来,疟疾病人的症状已经不再典型,部分患者甚至不出现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寒战等症状,仅仅伴有严重的贫血,此时医生可能误诊为恶性的血液病进行治疗。
新发传染病及防控策略Ⅱ
崇阳县疾控中心
二0一四年十一月
内容
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发现的传染病概 述; 二、介绍新发传染病的几种类型和分析新 发传染病发生及传播的社会因素; 三、人类应对新发传染病的防控策略 。
传染病再度肆虐人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除少数年份外,大都有一 种或一种以上的新传染病被发现,新发传染病 至今达40余种。 新发传染病是指近30年来由新发现的新种或新 型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 新发传染病的种类之多,引起世人瞩目。 其病原微生物种类复杂,有朊毒体、病毒、细 菌、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及寄生虫等。
新发传染病的几种类型
1.某些传染病原来可能不存在,是人类新 出现的传染病,即是出现对人类致病的 新的病原体,并引致新的疾病,如艾滋 病等。 2.对有些病原微生物原有所认识,而发生 变异后出现新的型别,因此出现新的症 状或加重症状或病原诊断变化,如:传 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O139群霍乱 等。
3.可能在人间早已存在,但并未被人们所 认识,近来才被发现和鉴定的传染病, 如军团病、莱姆病、丙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等。 4.一些疾病早已在人间存在,并被人们所 认识,但未被认为是传染病,近来因发 现这些疾病的病原体被确认为传染病, 如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毛状T细胞白血 病、消化性溃疡病等。
SARS
2003年,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 32个国家和地区。7月13日美国报告最后一例 疑似病例后,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 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10.87% 。
中国内地波及了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国香港1755 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 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 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全球90%的病 例在中国(大陆与香港)。
某市2008年至2011年疟疾的流行特征分析
a a s . eut 2 0 — 1 J g nc y 6 o ni ( t a a te n i n e f a r 0 sste a n a i i n e a . / 0 0 t ig n l i R sl 0 8 0 l i me t u t s cy r ) h c e c m l i i 2 5c e, r n u ln d c s 1 1 0 ,a n ys s 2 ,n i, c e i, e i d o aan a h me l a c e w 0 7 0 k
pl m o im acp r m lo e t g p stv aeice sd y a y y a,n 2 t n i 08ic e sd b .5tme ;hemaai ae nt o a ae s a du f li au bo d tsi o iiert n ra e e rb e r i 01 ha n20 n ra e y 31 i s t lrac ssi lc lc s n 1 he
21 0 2年 9月 第 1 0卷 第 2 7期
・
论
著 ・ 2 1
某市2 0 年_ 2 1年疟疾 的流行特征 分析 0 8  ̄ 0 - 1 .
李 少 华 王 红 裴速 建
( 1荆 门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湖北 荆 门 4 80 ;2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湖北 武汉 4 0 7 ) 400 3 0 9
一起输入性恶性疟疾疫情处置报告
病例 回国时间
2 1-22 00 00年消除疟疾实施方案》 《 、 湖北省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 ( 于做好 利 比亚撤 回人员输人性 关 疾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等规范性文件 ,描述 分析此起疫情处置过程 ,并对疫情处置过程进行分
析。
篓 首 诊 蒿 诊 确 本 日 日 病 期 期
疾 ( 病例 3 。在培训 时,市中心医院检验科人员 ) 提出,该院 3月 2 2日曾收治 了 l 例发热病例 ,也 是该 乡镇 居 民 ,血 检疑似 疟疾 。获 知此 消息后 ,鄂
州市 疾控 中心 流调 人 员 迅 速对 该 病 例 进行 了追 踪 ,
病例由于昏迷 已于 3月 2 3日凌晨转至湖北省人 民 医院,经与省疾控中心联系并 由省疾控中心检验人 员采 取 血 样 检 验 ,确 诊 为 脑 型疟 疾 ( 例 4 。4 病 ) 例病例发病及就诊情况见表 l 。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 0 3 2 1 07— 9 1( 02)0 3—04 0 0 1— 2
自2 1 0 0年底 至今 ,中东 和北 非 地 区 多 国政 局 动荡 ,造 成大 批人 员外 撤 ,3月 中旬 以来 ,鄂 州 市 从 上述 地 区 撤 回 劳务 输 出人 员 50多 人 。3月 1 0 7 日,鄂州 市从 撤 回人员 中发现 首例 输人 性恶 性疟疾 病 例 ,至 4月 2 日共 发现 4例 输 人性 恶 性 疟 疾 病 3 例 。本 文 旨在 通过 对这 起输 入 性恶 性疟 疾疫 情处 置 过 程进 行 分 析 ,找 出疫 情 处 置 过 程 中 的 经 验 和不
友 出现头痛症状。我们迅速与该病例取得联系并采 集 血样 镜检 ,结果 为恶 性疟 疾 ( 例 2 。 病 ) 3月 2 3日,鄂 州 市 组 织 各 级 医疗 机 构 检 验 人
一例输入性疟疾的调查报告论文
一例输入性疟疾的调查报告【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498-01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我县援外工作不断增加,引起援外工作人员不断在境外感染疟疾。
孝昌县是嗜人按蚊流行区,2005-2008年疟疾发病率在1/1万以下,以间日疟为主,属非恶性疟流行区1。
2011年10月20日10时50分,孝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了一例输入性间日疟,当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就对该起疫情进行了调查处理。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卿某,男,46岁,四川省广安县岳池县中和乡卿家堂村1组人。
患者于2010年1月去缅甸打工, 2010年7月回国,后于2011年1月到我省孝感市孝南城区变电站打工,同年7月至湖北黄石市从事高压线相关工作。
2011年9月下旬至孝昌县陡山乡电站架高压线, 9月26日出现全身酸痛、乏力、寒战发热,隔天发一热一次(体温高达40℃,先冷再热后出汗)症状,当日到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以“急性扁桃体炎”收住院,入院时体温40℃,血压100/70mm/hg, 血常规白细胞10.06×10/l,中性粒细胞6.5×10,红细胞3.74×10/l,并伴有乏力,皮肤黄染,咽喉肿痛等症状,经县人民医院输液治疗7天,未见明显好转(期间一直用抗炎药治疗)。
2011年10月20日患者再次来孝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此时患者精神萎靡,全身酸软无力,皮肤黄染,查血镜检疟原虫阳性,采血rdt阳性,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诊断为间日疟.并给予氯/伯喹8天规范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到县人民医院输液补充能量。
2 流行病学调查患者2010年1-7月一直在缅甸务工,期间从未离开过该国,同批去缅甸务工人员约500-600人,期间有20多人曾感染疟疾,其中有2人死于恶性疟。
2011年1月来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变电站从事高压线架线工作半年,同年7月后回四川老家,9月又至孝昌县陡山变电站务工,于9月20日出现发热等症状。
疟疾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疟疾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摘要] 目的了解青神县疟疾流行与蚊媒密度变化情况,为制定新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全国疟疾监测方案,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媒介按蚊密度调查和分类鉴定等。
结果2005-2010年全县疟疾发病率分别为14.71/10万、9.12/10万、3.04/10万、1.01/10万、0.50/10万、1.01/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6年共报告疟疾病例58例,其中本地病例3例(5.17%),输入性病例55例(94.83%),2006年后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媒介按蚊密度较低,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
结论今后应加大监测工作力度,重点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输入性疟疾的防控。
青神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历史上疟疾流行严重,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防治,到2006年后无本地病例报告。
但近年由于人口流动日渐频繁,传染源的输入和部分防治人员疟防意识的削弱,对巩固疟疾防治成果构成了威胁。
2005年青神确定为国家级疟疾监测县,选定南城镇为疟疾监测点,2008年调整为瑞峰镇。
现将2005-2010年青神县疟疾监测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 监测内容及方法按照《全国疟疾监测方案(试行)》开展病情、媒介等监测工作。
1.1.1 病情监测1.1.1.1发热病人血检对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者,以及回归(外来)人员中的发热病人进行疟原虫血检。
全年开展血检,5~10月传播季节为血检重点时期。
采集耳垂或手指血涂制厚薄血膜,吉氏染色后镜检。
1.1.1.2小学生间接荧光抗体检测(IFA)每年10月底,采用IFA检测方法,对监测县的小学生进行1次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1.1.3 个案调查在发现任何疟疾病例的10d内进行个案调查并及时上报。
1.1.2媒介监测每年6~10月,采用夜间19~22时室外人诱捕蚊加清晨5~7时50顶蚊帐内搜捕的方法进行媒介按蚊密度调查,对捕获的所有按蚊进行分类鉴定,每月上、下半月各监测1次。
不明原因事件病因调查方法
致病毒物的种类
2001年7月,河南省郾城县一个乡的5个自然村15名儿 童出现以多发脏器损伤为特征的疾病,死亡7人; 到10月,发病人数增加到25人,死亡15人; …… 微生物因素?化学因素? …… 1997年河北沧州某个体塑料产品制造企业的10余名工 人在数日内先后出现恶心、腹泻、腹痛、头痛、胸闷、 四肢无力等症状。 后经现场调查发现工厂所用的原材料中有硬脂酸钡, 结合生产过程及工人生活习惯考虑患者为可溶性钡中毒。 1996年在另一塑料厂出现过类是患者,2人死亡,当 时诊断为氰化物中毒。
3.建立病例定义
要素
患病者的特征; 地点/位置的信息; 具体时间 临床和/或实验室信息
宽松的“定义”
(1)确诊病例(confirmed case) (2)可能病例(probable case) (3)疑似病例(possible/Suspect case)
4.核实并计算病例数量/病例搜索
现场调查的目的
在较短的时间,某一单位和地区突然出现许多 症状类似病例的情况,称之为暴发。 暴发多见于传染病,故也可称为暴发疫情。但 也有因非传染病(如中毒)引起的的疾病暴发 情况。 有时,某一单位和地区疾病发生虽然没有呈现 出明显的暴发状态,但其发生数量远高于既往 水平,此现象称之为流行。
现场调查目的
家族(庭)或个人之间的矛盾; 情感纠葛; 同行生意上的竞争; 个人发展的竞争; 其他:
1. 2.
对社会的仇恨; 邪教;
需要考虑的几点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或中毒事件的发生过程
( 1 )同一环境中多人同时或在一段时间内相继 发生类似的综合征,而且不能以常见传染病或地 方病解释。 ( 2 )接触有毒作业的职业史,或患者不了解所 接触到物质的毒性。 (3)有接受偏方或非正规医生治疗史。 (4)有特殊嗜好,如吸毒、吸有机溶剂等。 ( 5 )患者的精神状态、社会交往等,考虑有无 自杀、被谋杀的可能。
中国消除疟疾的历程、意义、主要经验及消除后策略与展望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人 群卫生素养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公众对疟疾防控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 健康教育,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睡前关纱窗、使用蚊香及蚊帐、野外露 营时使用驱蚊液等,以减少蚊虫叮咬。
3、加速科技创新,提高防控技 术研发能力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防控技术的研发能力。例如,研发更为高效、 安全的抗疟药物;推广新型防蚊剂和驱蚊用品;研发针对疟疾病毒的快速检测试 剂盒等。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疟疾防控的效果和降低防控成本。
3、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将把消除疟疾的经验和成果融入到国家可持续发 展战略中,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特别是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健康事业发展。
参考内容
中国疟疾从控制走向消除:消除 阶段的目标策略和措施
引言
疟疾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寄生虫病,曾经在中国广泛流行。然而,通过多年 的防控努力,中国在疟疾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中国政府将疟疾防 控战略从控制转向消除,旨在进一步降低疟疾发病率,最终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本次演示将探讨中国在疟疾消除阶段的目标策略和措施。
目标策略
1、确定控制/消除目标及时间节 点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疟疾消除目标,即到2030年消除疟疾。在此目标 下,各地政府需制定具体的消除目标及时间节点,以便逐步降低疟疾发病率,直 至实现消除目标。
2、建立监测系统及评估机制
在消除阶段,建立高效的监测系统和评估机制至关重要。通过对疟疾疫情的 密切监测,及时掌握发病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此外,定期对防控效 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结语
中国在疟疾控制阶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消除疟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在消除阶段,需要明确目标策略,并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建立监测系统及评估机 制、制定针对性策略及方案等。此外,还需针对病原体和媒介传播进行监测、研 究及防控,并加速科技创新,提高防控技术研发能力。通过以上措施,相信中国 能够在2030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为全球疟疾防控做出贡献。
全国疟疾疫情特征分析及消除工作进展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全国疟疾疫情特 征分析
03 三、消除工作进展
04 四、结论
05 五、建议与展望
06 参考内容
一、引言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健康安全。我国自20 世纪年代以来,疟疾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为了有效控制疟疾疫情,我国政府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次演示将分析全国疟疾疫情的特征,并探 讨消除工作的进展情况。
五、建议与展望
1、持续加强政策执行力度:确保《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各项政策得 到有效落实,为消除疟疾提供坚实的保障。
2、提高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疟疾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防止 疫情扩散。同时,建立预警系统,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抗疟行动,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 应对全球疟疾挑战。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消除疟疾进程。
2、疫情趋势和特点
近年来,全国疟疾疫情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一是高发地区集中于中部和南 部的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防控难度较大;二是易感人群以 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这些人由于生活和工作环境往往更容易暴露于蚊子叮咬的环 境。
导致全国疟疾疫情的原因和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气候、人口等因素。例如, 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适合蚊子滋生,而气候变化也影响了蚊子的繁殖和传播;同 时,人口流动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也加速了疟疾的传播。
二、全国疟疾疫情特征分析
1、地域分布:我国疟疾疫情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特别是云南、广西、贵 州等省份。这些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为疟疾传播提供了有利环境。
2、人群分布:疟疾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这 可能与劳动力的流动和性别差异有关。
列举2个2000年后发生的新发传染病流行案例
列举2个2000年后发生的新发传染病流行案例
[ 案例 1]
2002 年 12月至 2003年的 5月,南方某县中学先后有 147名学生患有急性传染性的肝炎。
经省疾控中心专家进行调查:该中学急性传染性肝炎爆发流行系以水源传染为主的这个传染性肝炎的传播。
该学校的自备水井的水质检测结果显示:该水井被粪便污染,水中大肠杆菌严重超标,而甲型肝炎病毒绝大多数都隐藏在大便当中。
[ 案例 2]
2003 年南方某县中学,因学校生活饮用水水井遭到污染而发生伤寒疫情,一共有 116名学生由于饮用被污染的水(喝生水习惯)先后感染这个伤寒,出现伤寒的症状。
这两个案例都是经水传播的典型的案例。
[ 案例 3]
2004 年 9月,西部地区某中学由于食堂两名厨师、两名服务员都是伤寒杆菌的健康携带者,导致了 6名学生先后感染伤寒,引起伤寒的爆发流行。
这个例子是经食物传播的一个典型案例。
疟疾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评价
枝江市1979-2008年疟疾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评价[摘要]目的:研究枝江市1979-2008年疟疾流行特征,评价其防治效果,为今后进一步巩固灭疟成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改进方案。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结果:30年共观察人年数15069884,发生疟疾1230例,发病率(IR)为0.82/万人年;近三年无感染病例,1990年后IFAT及居民带虫率调查结果阴性;灭疟后期现症病人根治率及休止期根治率为100%。
结论:枝江市疟疾发病具有典型的灭疟后期的流行特征;抗疟措施符合实际,效果明显;现症病人根治、休止期根治及病家防蚊灭蚊是主要关键技术措施;流动人口增加和传染源输入是影响流行潜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间日疟;流行特征;防治;效果;评价[中图分类号]R5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idemic malaria and its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from 1979 to 2008 in Zhijiang City RUAN Shao-yu,HUANG Zhao-yun, XU Ru-xiang,et al. Zhiji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Zhijiang 4432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Researching on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malaria and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its prevention and cure from 1979 to 2008 is to provide theoretic foundation and make the program better for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achievement of eliminating malaria in future.Methods Adopt the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Results A total of 15,069,884 people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thirty years, who 1230 cases of malaria of them occurred, and the incidence of malaria was 0.82 million person per year. Nearly three years without infecti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 (IFAT) and the parasitophorous rate of residents are negative after 1990. The late to eliminate malaria patients telogen cure rate and cure rate of interregna were 100%.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malaria in Zhijiang City has the typical lat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ti-malarial measures ar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Patients、during interregna patients cured radically, and his family taking radical anti-mosquito controls are the key technical measures. The growth of population movement and the importation of infective source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epidemic potential.[Key words] Vivax malaria;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Control;Effect;Evaluation枝江市为非稳定性间日疟流行区,中华按蚊为唯一传疟媒介。
我国疟疾流行形势、防治体系、相关防治政策以及干预项目
我国疟疾流行形势、防治体系、相关防治政策以及干预项目【摘要】疟疾作为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和传染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疟疾的流行形势、防治体系、防治政策以及相关的干预项目,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疟疾;防治体系;防治政策【中图分类号】r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80—02我国虽然从整体上已经有效的控制了疟疾,但是,在部分的地区,疟疾依然十分泛滥,并且那些抗药性恶性疟疾开始蔓延到周围各省。
1 疟疾发病情况我国疟疾在1950年的时候,发病率在每10万126.41左右,到了2000年,发病率得到了很大的降低,基本上在每10万1.94左右;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的共同作用,疟疾疫情有复苏趋势,在2003年的时候,发病率达到了每10万3.00。
其中,我国疟疾流行最严重的两个省分别是云南和海南,2000年到2001年的一年时间内,海南疫情上升了百分之六十还多,其中有严重的县市甚至还达到了百分之250,全省的百分之五十都受到了疟疾的威胁。
云南省的疫情也上升了百分之二点多,其中,大多都是在边境的一些县市中出现。
经调查发现,中部各省的疫情也有回升的趋势。
河南省有最大的疟疾发病人数。
2 疟疾防治体系我国卫生部在相关的疟疾防治管理规定中,规定了各级政府需要统一领导疟疾防治工作,然后相关部门密切的配合,比如卫生部门、农林部门等等,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各项防治措施严格的落实下去。
卫生部可以组织一些委员会,大力吸收疟疾专家,主动的开展工作来防治疟疾,为我国的疟疾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简单来讲,疟疾防治体系从属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范畴,通常情况下,是将疟疾或者寄生虫病科室组设立在疟疾流行省内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治和监测本辖区内的疟疾问题。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的疟疾防治和科研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基本上各地都有,通常疟疾防治研究所设置在各个省或者直辖市,而各个市县则是设立一些防治单位,还有十分多的防疫组设置在各个乡镇,这样的疟疾防治网已经非常的完善。
疟疾病例的分类有那些
疟疾病例的分类有那些一、病原学分类1、间日疟病例:感染了间日疟原虫的病人。
2、恶性疟病例:感染了恶性疟原虫的病人。
3、三日疟病例:感染了三日疟原虫的病人。
4、卵性疟病例:感染了卵性疟原虫的病人。
5、混合感染病例:只少感染了两种疟原虫的病人。
二、临床分类1、带虫者:血中有疟原虫而无临床症状者。
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史;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即临床症状不典型病例。
3、临床诊断病例:在无实验室诊断条件下,根据临床症状典型或假定性治疗诊断的病例。
(1)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史;症状典型,有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
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
(2)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史;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试治有效。
4、确诊病例:经实验室检查(镜检、快速诊断试纸RDT)阳性的病例为确诊疟疾。
(1)、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史;症状典型,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血检阳性或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
(2)、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史;症状不典型;血检阳性或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
在世界卫生组织疟疾病例监测标准中,根据疟疾患者的临床症状把病例分为无症状疟疾病例(带虫者)、单纯疟疾病例(普通疟疾病例)、重症疟疾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并需住院治疗的病例)和死亡疟疾病例。
三、流行病学分类1、当地原发病例由当地传染源在当地传播而感染的病例。
2、复发病例间日疟或卵形疟患者在适当治疗后,停止发作,症状消失,外周血中已检不出原虫,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肝细胞内迟发性子孢子经过一段休眠后复苏,进行裂体增殖,产生的肝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大量繁殖,达发热阈值后,再次出现疟疾临床发作的病例。
3、输入病例在其它疟区感染的病例,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在传播季节到疟区感染回归后发病的病例。
4、输入继发病例由输入病例在当地传播感染的第1代病例。
5、血传病例通过输血或注射等方式而感染的病例。
6、原因不明病例原因不明、无法区分的孤立病例。
疟疾案例讨论总结范文
一、背景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流动加剧,疟疾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
我国作为疟疾高发国家之一,近年来也面临着严峻的防控形势。
为提高我国疟疾防控能力,降低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组织了一次疟疾案例讨论会。
二、讨论内容1. 案例介绍本次讨论会以一例典型的疟疾病例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病例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
2. 疟疾防控现状与会专家针对我国疟疾防控现状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了疟疾流行原因、防控难点以及取得的成绩。
3. 疟疾防控策略针对疟疾防控难点,与会专家提出了以下策略:(1)加强蚊媒控制,降低蚊虫密度;(2)加强疟疾监测,提高病例发现率;(3)完善疟疾诊疗体系,提高治愈率;(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5)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疟疾疫情。
4. 疟疾防控措施与会专家针对具体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诊疗能力;(2)推广快速诊断技术,提高诊断准确率;(3)开展疟疾疫苗研发,为防控提供有力武器;(4)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疟疾疫情。
三、总结1. 案例分析通过本次讨论,我们对疟疾病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疟疾的诊疗要点和防控策略。
2. 防控措施落实针对疟疾防控措施,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以下工作:(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防病意识;(2)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诊疗能力;(3)加强疟疾监测,提高病例发现率;(4)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疟疾疫情。
3.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疟疾防控工作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全球疟疾防控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本次疟疾案例讨论会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了疟疾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讨论会为契机,不断加强疟疾防控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贡献力量。
疟疾
灰色预测模型对流动人口疟疾的分析疟疾是人体重要的寄生虫病,得病后易反复发作,对人体危害较大。
疟疾发病在江苏省已呈低发状态,本地感染病人较少,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劳务输入或输出而引起的流动人口大量增多,流动人口疟疾发病人数在我省逐年上升,给当地疟疾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有些地区已造成疟疾暴发。
为此本文对江苏省2000~2004年流动人口间日疟病人数据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并对今后几年我省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情况作外推预测,为卫生职能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GM(1,1)模型建立与预测方法1.1 建立GM(1,1)模型[1]灰色模型是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将一组离散的、随机的原始数据经m次累加生成后使其成为有规律的生成数据,以弱化原始数列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强化其规律性。
然后对累加生成数据作序列建模,最后,进行m次累减还原成预测值,一般取m=1,作一次累加生成序列建模,即GM(1,1) 模型。
1.2 数据处理设原始数列X(t)=[x(1),x(2),…,x(n)],对其进行一次累加生成数据:Y(t)=∑t i=1x(i),t=1,2,…,n,以弱化原始数列的随机性,强化其规律性。
然后,对累加生成数据Y(t)作均值生成:Z(t)=1 2[Y(t)+Y(t-1)],t=2,3,…,n。
1.3 建立Y(t)的一阶线性微分方程dY(t) dt+aY(t)=u根据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a和u向量,并由矩阵运算得其表达式为:a=1 D(n-1)[-∑n t=1X(t)Z(t)]+[∑n t=1Z(t)][∑n t=1X(t)]u=1 D[-∑n t=1Z(t)][-∑n t=1X(t)Z(t)]+[∑n t=1X(t)][∑n t=1Z2(t)]D=(n-1)[∑n t=1Z2(t)]-[∑n t=1Z(t)]2代入该分离变量型微分方程公式得Y(t)和X(t)的估计值:Y⌒(t)=[X(1)-u a]e-a(t-1)+u aX⌒(t)=Y⌒(t)-Y⌒(t-1),t=2,3…,n1.4 对数列X⌒(t)与X(t)进行拟合效果检验确定GM(1,1)模型的可靠性用后验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来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管 理 措 施 全 省 各 疟 区 重 点 加 强 疫 情 管 理 , 医 科 院 寄 . 省 研 所 要 求 疟 疾 疫 情 上 报 防 疫 科 的 同 时 上 报 寄 研 所 , 要 求 将 每 并 个 病 人 的 姓 名 、 址 等 个 案 发 病 资 料 造 册 上 报 。 人 按 蚊 疟 区 住 嗜
个 疫 报 单 位 , 病 率 在 1 以 下 的 县 市 7 个 ( 9 为 5 个 ) 人 发 ‰ 2 19年 9 8 ,
口数 5 0 1 2 人 , 4 .万 占全 省 总 人 口的 8 . 3 , 中疫 情 零 报 告 的 4 8 其 有 2 个 县 市 ( 9 9 为 1 个 ) 1 的 县 市 l 个 , 口数 8 8 5 , 1 19年 6 ;‰ 1 人 3.万 占 全 省 总 人 口 的 1 . 1 ; ‰ 的 县 市 1 , 口数 6 . 万 , 全 4 1 5 个 人 28 占 省 总 人 口的 1 O 。 0 0 1 月 黄 冈 、 州 等 7 市 通 过 省 卫 生 .6 20年 2 鄂 县 厅 组 织 的 基 本 消 灭 疟疾 考 核 , 部 颁 基 本 消 灭 疟 疾 标 准 。 达 2 3 嗜 人 按 蚊 区 疟 疾 发 病 率 稳 中 有 降 全 省 嗜 人 按 蚊 区共 有 . 1 4 县 市 、 个 农 场 , 口 16 5 2 万 , 全 省 人 口的 2 . 9 , 8- 1 人 4 .3 占 7 6 全
湖 北 省 2 0 年 的 疟 疾 防 治 工 作 在 各 级 党 政 及 卫 生 行 政 部 00
门 的领 导 下 , 取 目标 管 理 , 出 重 点 , 类 指 导 的 综 合 性 防 治 采 突 分
维普资讯
中 国寄 生 虫 病 防 治 杂 志 2 0 0 2年 a a  ̄ b rs
Di CO s n
J n 0 2, Vo.1 No 3 ue2 0 1 5, .
・
简报 ・
湖 北 省 2 0 年 疟 疾 疫 情分 析 00
裴 速 建 ,杨 连 第
( 北 省医学科学 院寄生虫病 防治研究 所 , 北 武汉 40 7) 湖 湖 3 0 9
【 图 分 类 号 】 R3 2 3 中 8.1
【 献标 识码】 B 文
【 章 编 号】 1 0 — 6 7 2 0 ) 3插 页 4 O 文 0 16 2 (0 20 一2
采 取 重 点 县 市 , 点 督 导 , 费 、 材 上 实 行 重 点倾 斜 , 、 、 重 经 器 省 市 县三 级实 行专人 督 导检查 , 程 负责各 项 抗疟 措施 的 落实 。 全 制 定 工 作 量 化 指 标 , 发 《 疾 防 治 措 施 执 行 情 况 考 核 标 准 》疟 下 疟 , 防 检 查 按 标 准 综 合 考 核 、 分 评 比 , 将 疟 防 工 作 的 业 绩 同 下 打 并 拨 经 费 挂 钩 , 经 济 手 段 结 合 目标 责 任 制 , 疟 防 工 作 进 行 综 用 对
湖 北 省 位 于 长 江 上 中游 , 积 为 1 . 9 k 砍 内 地 形 复 面 5万 m , 9 杂 , 系 繁 多 , 小 河 流 纵 横 交 错 , 泊 水 库 星 罗 棋 布 , 田面 水 大 湖 水 积 占 全 省 耕 地 面 积 的 5 ~ 6 。 平 均 气 温 1 ~ 1 , 平 O O 年 4 8 年 C 均 降 雨 量 8 O 1 5 0mm ,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 宜 按 蚊 孳 生 和 0 ~ 0 属 适
合管理 。
1 2 抗 疟 措 施 嗜 人 按 蚊 复 媒 区 , 取 消 灭 传 染 源 和 防 制 媒 . 采
介 并 重 的 综 合 防 治 措 施 , 点 加 强 现 症 病 人 的 管 理 及 家 属 预 防 重 服 药 , 据 疟 疾 发 病 情 况 , 地 制 宜 地 开 展 浸 帐 灭 蚊 。 华 按 蚊 根 因 中 疟 区 , 强 疟 疾 监 测 和 流 动 人 口 管 理 , 分 发 挥 镜 检 站 在 疟 防 加 充
年的防治效果进 行综合评价 。
1 防 治 措 施
年 共 报 告 病 例 24 7 , 0 例 占全 省 病 例 的 8 . 4 , 病 率 1 4 ‰ . 8 O 发 .6
较 1 9 年 同期 的 2 9 7 下 降 1 . 5 。 人 按 蚊 区2 0 年 疟 疾 9 9 7例 9 1 嗜 00 发 病 总 体 上 是 稳 中 有 降 , 中 1 个 县 市 1 农 场 发 病 率 下 降 , 其 4 个 4 个县市 上升 。 2 4 中 华按 蚊 区 疟 疾 发 病 率 大 幅 度 下 降 全 省 中华 按 蚊 疟 区 . 共 6 个 县 市 , 据 疫 情 报 告 , 0 0 疟 疾 发 病 3 7 , 全 省 病 5 根 20 年 2例 占 例 的 l . 6 ( 9 年 为 1 . 6 ) 发 病 率 为 0 0 6 0 较 1 9 年 1 9 1 9 9 4 O , . 7% , 9 o 9 的 4 7 下 降 3 . 5 。 总 体 上 看 , 华 按 蚊 区 疟 疾 呈 高 度 散 8例 2 8 从 中 在分布 , 分 县市因输入性 疟疾导致疫情 波动 。 部
疟 疾 传 播 。 0 0 我 省 疟 防 工 作 继 续 执 行 “ 地 制 宜 、 类 指 20 年 因 分 导 、 出 重 点 ” 防 治 原 则 , 取 加 强 传 染 源 管 理 , 点 地 区 控 突 的 采 重 制 媒 介 的 综 合 性 防 治 措 施 , 效 地 控 制 了 疟 疾 发 病 。 对 2 0 有 现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