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秋游》教案(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秋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秋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秋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秋游》的主题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认识平面图、路线图的绘制以及简单的方向判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平面图和路线图的基本知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方向判断、平面图和路线图的绘制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和路线图的基本知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和路线图的基本知识。

2.难点:方向判断以及平面图和路线图的绘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秋游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发现平面图和路线图的规律。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秋游图片、平面图和路线图示例、学习单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学习单、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秋游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你们能看出秋游的地点在哪里吗?如果让你带领同学们去秋游,你会怎么规划路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平面图和路线图示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这两幅图分别表示什么?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平面图和路线图的规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秋游》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秋游》教案

教学⽬标: 1、正确、流利地读课⽂。

2、能按照顺序进⾏看图说话练习。

3、能⽤⼀定的记字⽅法记住9个⽣字的字形,写好”追”,”喊”两个字。

4、通过对课⽂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看图按顺序说⼀段话。

教学准备: 挂图、字卡、课前寻找秋天 教学过程: ⼀、谈话导⼊,⽣活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篇新课⽂《秋游》,请⼩朋友跟⽼师⼀起板书课题。

2、“秋”指什么季节?“秋游”是什么意思?(秋天到郊外游玩)齐读课题。

` 3、在我们的⾝边,秋天已经悄悄来临了。

这两天,⼤家都睁⼤了双眼去寻找秋天,来说说你们的收获吧。

可以是⼀句话,也可以是⼀⾸诗或⼉歌。

(全班交流) 4、⼤家的收获还真不少。

这节课,⽼师要邀请⼤家⼀起去郊外游玩,希望⼤家能玩得开⼼,收获更多。

⼆、范读课⽂,指导看图。

1、请⼤家把书翻到第1课《秋游》,捧好书,准备出发。

(师范读) 2、同学们跟着⽼师去郊外游玩,你看到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请⼤家⾛进这幅《秋游》图。

(1)我们从上往下看,秋天的天空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 ……的天空……⼏朵⽩云有的像……有的像……⼩鸟……)板书:天空。

(2)秋天的农⽥⾥,长了哪些庄稼?它们有是什么样⼦?(稻⼦⾦黄,⾼梁⽕红,棉花雪⽩雪⽩。

) 板书:⽥野 (3)你们在草地上玩了什么呢? 出⽰:我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板书:游玩) 3、⼤家说得真不错,现在你能按“天空——⽥野——游玩“的顺序向⼤家介绍⼀下你秋游的经历吗?(指名⼀⽣说) 三、初读课⽂。

1、秋游的经历真令⼈开⼼,《秋游》这⼀篇课⽂更是⽣动地记录了同学们的游玩经历过程,现在请⼤家⾃由轻声地朗读课⽂。

要求:①读准字⾳②读通句⼦(读3遍) 2、这些⽣字词你能读准了吗?⾃⼰先练⼀练。

出⽰:追逐郊外⽩兔绵⽺ ⽼师喊着⾼梁凉了 棉花稻⼦⼀望⽆边 逮蚂蚱打滚⼉亮嗓⼦ (1)⾃由练读。

《秋游》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秋游》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面图形的识别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细节举例:
-熟悉并区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
-能够运用所学图形知识观察和分析秋游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图形。
-掌握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情境,如计算树叶面积等。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将抽象的几何图形与具体的实际情境相结合,进行问题解决。
-方法举例与解释:
-难点突破:通过使用秋游照片、教具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图形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
-应用难点:
-学生难以将生活中的不规则图形简化为标准的平面图形。教师需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主要特征,忽略次要细节,如将不规则的树叶形状近似看作圆形或椭圆形进行面积估算。
二、核心素养目标
《秋游》教案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通过观察秋游中出现的各种平面图形,学生能够识别、描述并分析其特征;空间想象力,学生能将实际生活中的图形抽象为数学中的平面图形,并在脑中形成相应的空间结构;问题解决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解决秋游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面积计算、空间规划等;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探索图形应用时提出新思路,培养其创新思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感知,强化其学科核心素养。
此外,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也意识到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在讲解重点时,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阐述,并通过实例来强化理解。在突破难点时,我采用了分组合作和实验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平面图形是……(详细解释概念)。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设计图案、规划空间等。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秋游-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秋游-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秋游-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秋游活动,培养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口诀的应用2.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口诀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秋游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析问题。

2. 探究新知(1)复习乘法口诀学生齐背乘法口诀,教师检查掌握情况。

(2)秋游中的数学问题a.秋游活动中,同学们分组进行游戏,每组有5人,共有8组,一共有多少人?b.秋游活动中,同学们分组进行游戏,每组有8人,共有40人,一共有几组?c.秋游活动中,同学们分组进行游戏,每组有6人,共有48人,一共有几组?d.秋游活动中,同学们分组进行游戏,每组有7人,一共有56人,一共有几组?组?(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并讲解。

3. 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的应用。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口诀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家长签字。

六、板书设计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秋游-北师大版乘法口诀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秋游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秋游数学问题。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涉及到乘法口诀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秋游数学问题的设计意图秋游数学问题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秋游活动为背景,结合乘法口诀的应用,设计的一系列实际问题。

《秋游》(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秋游》(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除法·第5课时秋游·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时用四舍或五入法试商,有了这个基础,这节课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了,教师只要适时加以点拨和引导就好。

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调商过程,掌握调商方法。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试商过程中的“调商”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请同学们在竖式计算前,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说说除数可以看成哪个整十数。

(指名回答)1.一起来计算吧!商是()位数商是()位数商是()位数除数22≈()除数69≈()除数38≈()176÷22= 483÷69= 494÷38=学生先在练习本上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师:秋天来啦,我们要去秋游咯!你们想去什么地方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现在问题来了:全校的师生那么多人,我们坐什么车去秋游比较合适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学习的内容和秋游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借助复习旧知引入本节课新知。

过渡自然,学生易于接受,易于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案】1.1;20;8;1;70;7;2;40;13(竖式略)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调商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P72的情境图)师:看完图片,说一说有哪些数学信息?生1:三年级有192人。

生2:一辆大客车可以坐46人。

生3:一辆小客车可以坐24人。

……师:非常棒,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出示问题一: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师:求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关键信息是什么?生:三年级的人数和小客车可以载的人数。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6.3《秋游》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6.3《秋游》

《秋游》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情境,体验“试商”的过程。

2、能正确的计算三位数除两位数,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过程。

过程与方法1、经历“调商”过程,体验比较、归纳的方法。

2、经历知识的探索和应用过程,体验合作探究、应用反馈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的计算三位数除两位数,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过程。

2、学会“试商”。

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个性修改一、创设情景:某学校要秋游啦,同学们纷纷在做准备,四(1)班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识别自己班上的学生。

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二、建立模型。

1、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2) 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讨论估计试商。

272÷34= 先估估大概需要几辆车(3)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发现什么技巧。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什么时候商会小?)3、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4、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小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5、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6、教师小结:(1)、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试商过程中,如果商和除数的积比被除数大,说明商大了,要改小;如果余数和除数一样大或余数大于除数,说明商小了,要改大。

(2)、五入的情况下商可能小了,四舍的情况下商可能大了。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理解改商。

2、完成“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秋游》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秋游》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秋游》教案优秀教学设计第六单元除法 3.秋游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在本教学设计中,结合教材情境引入新课,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中,把探讨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中。

2.观察、演示,突破难点。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猜测、尝试、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意识到:初商有时候并不一定会合适。

并通过观察、计算等活动理解“调商”的过程,掌握调商的方法,体会“商大”变小,“商小”变大的道理,总结出灵活试商的技巧。

3.培养能力,注重人人发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注意倡导学生发挥集体力量,通过合作学习,使大家都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设计不仅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而且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获取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72页情境图)实验小学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增加同学们的成长体验,特地在星期日组织了秋游活动。

图上是师生秋游前等待出发的场面,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租用:每辆大客车限乘客46人,每辆小客车限乘客24人;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共有192人,四年级学生共有184人,五年级学生共有230人)2.激趣导入。

如何安排出游的车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师生们在秋游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秋游)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下面的探究新知埋下伏笔。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引导提问。

结合所获取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合理即可)2.引导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秋游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教材通过秋游的门票价格和购票数量,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过练习。

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对于如何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列式计算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秋游门票价格和购票数量的关系,能够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秋游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习法: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秋游门票图片,计算器,黑板。

2.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秋游门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门票的价格和购票数量,并提出问题:“如果要买5张门票,需要多少钱?”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并板书算式,讲解算式的计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不同数量的门票,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板书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该单元主要是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秋游这一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够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秋游这一情境,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够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6的乘法口诀。

2.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秋游的相关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以及与秋游相关的问题情境。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秋游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秋游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提出与秋游相关的问题,如:“你们知道秋游需要多少人吗?”“如果每组有6人,我们需要多少组才能满足人数要求?”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

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些信息与我们的数学知识有什么联系?”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如:“如果每组有6人,我们需要多少组才能满足人数要求?”等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与秋游相关的问题,应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章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秋游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材通过秋游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和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运算速度慢,对运算过程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秋游的相关图片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秋游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如果要计算出这张图片中所有游客的人数,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秋游的问题,如:“如果一张门票可以供5个人使用,我们需要购买多少张门票才能让所有的游客都能进入景区?”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章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对分数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理解不透彻,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难点:理解和运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课件:秋游的相关图片、例题和练习题。

2.学具:分数卡片、整数卡片、计算器等。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展示秋游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景物,如树木、湖泊、小路等。

2.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景物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呈现(10分钟)1.出示例题:小明捡了15个栗子,每个栗子分给4个人,每个人分到几个栗子?2.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人分到的栗子数量。

3.提问:如果小明捡了20个栗子,每个栗子还是分给4个人,每个人分到几个栗子?操练(10分钟)1.出示练习题:完成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巩固(10分钟)1.出示实际问题:小华有5个苹果,他想把这5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2.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数量。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三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三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三篇四上P72内容及P73练一练第1、2、3题。

教学目标:1、结合“秋游”中的现实问题,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调商过程,掌握调商方法,能准确地实行笔算。

2、通过有条理地交流调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数感。

3、在笔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以及耐心细致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调商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实行调商。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结合127÷41或907÷49,和同伴说说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1、出示:127÷41=907÷49=让学生口答这两题的试商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然后教师强调试商的方法。

2、揭示课题并板书二、合作探究1、收集信息见课本P72的“秋游”情境图每辆小客车限乘人,每辆大客车限乘人。

三年级有名学生,四年级有名学生,五年级有名学生。

2、问题一: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1)独立完成、尝试探究用竖式计算,你会算吗?应该如何试商?(2)小组交流、同伴互助①你是怎么计算的?②当第一次试商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或有什么困惑?你是怎样解决的?把24“四舍”看作试商,那么商是,写在位;不过24×9=216>192行吗?,这说明;该怎么办?。

③讨论质疑:“商为什么大了?”④你认为哪一步很关键,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⑤归纳:把除数“四舍”时,商可能偏,故要调。

3、问题二:四年级学生都坐大客车,需几辆车?(1)独立完成、尝试探究用竖式计算,你会算吗?应该如何试商?(2)小组交流、同伴互助①你是怎么计算的?②当第一次试商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或有什么困惑?你是怎样解决的?把46“五入”看作试商,那么商是,写在位;不过余数是,行吗?,这说明;该怎么办?。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秋游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秋游
A.都坐小客车;
B.都坐大客车;
C.既有小客车,又有大客车。
(二)解决问题(1)
1.,需要几辆?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72÷34=?(辆)
2.估算。
先让学生独立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然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估算方法:
A.把“34”看作“30”,估计9辆左右;
板书设计:
秋游
(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
272÷34=8(辆)184÷46=4(辆)
4、总结: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在做除数不是整十数应该怎么算法的。(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1、把除数看成是整十的数;
2、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规律由学生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3.引入。
师:老师拍了一些照片回来,大家想欣赏吗?(出示风景幻灯片)这地方美吗?这么美的地方你会怎么做?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去秋游。(板书课题:秋游)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景,讨论乘车方案。
出示情景图。
教师:根据这幅图,你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教师:你认为应该怎样来安排乘车?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人事安排乘车的方案有以下三种:
B.把“46”看作“50”可能需要3辆车。
3.探索竖式计算方法。
(1)自主探索算法。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2)讨论交流算法。
然学生口述试商过程,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
识:把“46”看作“50”来试商,但在具体计算时会发现商3是不合适的。因为用3×56得138,被除数184减去138得46,余数46与除数46相等,说明商小了,因此要改商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秋游”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秋游”教案

(五)“秋游”教学设计:课题:“秋游”(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8到70页。

教学目标:1、掌握调商方法,并能熟练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2、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调商”过程,提高运算能力。

3、在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调商方法,并能熟练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教学难点:对调商方法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用竖式计算:(1)160÷32=(2)125÷28=你能说说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竖式除法吗?2、引入(出示情境图)(1)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新授:问题一: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1、引导列式:272÷34=(辆)2、估算:(1)把34看成30,同时把272看成270,商为9,估计9辆左右。

(2)因34×10=340,估计比10辆少。

师:究竟是多少辆?303、竖式计算:34272设问:(1)应该把34看作多少试商?为什么?(2)商是多少?写在哪里?为什么?(3)34×9=306>272行吗?这说明了什么?(4)既然商9大了,该怎么办?4、尝试:你会算吗?241925、质疑:“商为什么大了?”学生讨论。

6、归纳:把除数“四舍”时,商可能偏大,故要调小。

问题二:四年级学生都坐大客车,需几辆车?与问题一类同,但可引导学生回答解决(略)……7、归纳调商方法。

把除数“四舍”时,商可能偏大,故要调小;把除数“五入”时,商可能偏小,故要调大。

三、巩固练习1、课本68页第1题。

2、课本68页第2题3、课本69页第2题4、看谁最聪明:计算25225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略)。

四年级数学上册 秋游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 秋游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秋游教案北师大版目:数学年级:四年级(上册)课题:秋游(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

难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教具、学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60()<30631()<22052()<8546()<1203、引入。

师:老师拍了一些照片回来,大家想欣赏吗?(出示风景幻灯片)这地方美吗?这么美的地方你会怎么做?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去秋游。

(板书课题:秋游)二、探索新知(一)创设情景,讨论乘车方案。

出示情景图。

教师:根据这幅图,你可以得到那些信息?教师:你认为应该怎样来安排乘车?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人事安排乘车的方案有以下三种:A、都坐小客车;B、都坐大客车;C、既有小客车,又有大客车。

(二)解决问题(1)1、引出问题(1)。

教师提示: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7234= ?(辆)2、估算。

先让学生独立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然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估算方法:A、把“34”看作“30”,估计9辆左右;B、3410=340。

应该比10辆少。

3、探索竖式计算方法。

(1)自主探索算法。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2)讨论交流算法。

让学生口述试商过程,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把“34”看作“30”来试商,但在具体的计算时,会发现“934的积”比被除数大。

积大了,说明商太大了,这是因为把除书看小了,所以商要该小,因此商应该为8。

(三)解决问题(2)1、引出问题(2)教师提出:四年级学生坐大客车,需要几辆?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8446= ?(辆)2、估算。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三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三篇

【导语】《秋游》是北师⼤版⼩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主要⽬的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改商”的过程,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内容: 四上P72内容及P73练⼀练第1、2、3题。

教学⽬标: 1、结合“秋游”中的现实问题,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位数的除法的调商过程,掌握调商⽅法,能正确地进⾏笔算。

2、通过有条理地交流调商的过程,发展学⽣的估计意识和数感。

3、在笔算的过程中,培养学⽣⾯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以及耐⼼细致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四舍五⼊”法试商、调商⽅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四舍五⼊”法试商的⽅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调商。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旧知铺垫 结合127÷41或907÷49,和同伴说说试商的⽅法和计算的过程。

1、出⽰:127÷41= 907÷49=让学⽣⼝答这两题的试商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然后教师强调试商的⽅法。

2、揭⽰课题并板书 ⼆、合作探究 1、收集信息 见课本P72的“秋游”情境图 每辆⼩客车限乘⼈,每辆⼤客车限乘⼈。

三年级有名学⽣,四年级有名学⽣,五年级有名学⽣。

2、问题⼀:三年级学⽣都坐⼩客车,需要⼏辆车? (1)独⽴完成、尝试探究 ⽤竖式计算,你会算吗?应该如何试商? (2)⼩组交流、同伴互助 ①你是怎么计算的? ②当第⼀次试商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或有什么困惑?你是怎样解决的? 把24“四舍”看作试商,那么商是,写在位;可是24×9=216>192⾏吗?,这说明;该怎么办?。

③讨论质疑:“商为什么⼤了?” ④你认为哪⼀步很关键,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⑤归纳:把除数“四舍”时,商可能偏,故要调。

3、问题⼆:四年级学⽣都坐⼤客车,需⼏辆车? (1)独⽴完成、尝试探究 ⽤竖式计算,你会算吗?应该如何试商? (2)⼩组交流、同伴互助 ①你是怎么计算的? ②当第⼀次试商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或有什么困惑?你是怎样解决的? 把46“五⼊”看作试商,那么商是,写在位;可是余数是,⾏吗?,这说明;该怎么办?。

2017秋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秋游教案 北师大版

2017秋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秋游教案 北师大版

第四步:说一说拓展延 伸的问题。

总结归纳环节 反馈型展示:



潜能生暴露—优生修正帮扶—教师点化提升
三层级能力达标反馈题
自评:
师评
基础题: 1、我会填
提高题:
372 ÷ 44,可以这样想,把 44 看作( ),372
里面有( )个 40,所以用( )试商,计算后
发现( )×( )=( ),商大了,所以改商( )。

预习课本 72 页-73 页的内容
师友小对子:
观察情景图,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交流与分享
【问题探究---除数是两位数的调商方法】 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先
估一估,再用竖式计算。
·自学成果等级认
检测型展示

导师就两人小对子
·帮扶检测:
的交流合作成果,进行
①想一想,算一算。 双基检效性展示。
2、( )里最大能填几?
54×( )<356 25×( )<187 87×
( )<709
42×( )<333 56×( )<474 73×
( )<511
发展题:
玩具厂每组要生产 396 件玩具,每组 12 人,每人
生产多少件?
【培辅课】(附培辅单)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反思课】: 今日心得:
2最新K12资料
今日不足: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3最新K12资料
除法---秋游
【学习主题】我能经历自主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调商过程,掌握调商方法,能正确地进
行笔算并且通过有条理地交流调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数感。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小学数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秋游》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秋游》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秋游》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有关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形纸片。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告诉老师你们想到哪里去秋游?老师这里也有一张去郊游的图片,通过这张图片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出示课件情境图(设计意图: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 , 活跃课堂气氛 , 拉近师生之间去接的距离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同时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伏笔 . )二、导入新知:1、根据学生的发现信息提出问题,板书课题,引出新知( 1)、公交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车限乘客 46 人,小客车限乘客 34 人。

(2)、这个小学三年级师生共 272 人, 四年级师生共 230 人,五年级共有师生 368 人. 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2 、同桌讨论如何安排车辆.4、解决问题(1): 三年级师生共 272 人都坐小客车 , 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 272 ÷34=②让学生猜得数 ,③讨论如何估计试商。

④学生试着独立计算,( 一名学生板演 )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除数与商的积大了, 说明什么 ?该怎么办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 9”大了,改商“ 8”的原因。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3 秋游-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3 秋游-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3 秋游-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秋游中的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解决秋游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秋游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秋游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板书。

3. 操练巩固(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共同核对答案。

(3)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4.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秋游中的实际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秋游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秋游中的实际问题。

3.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交流意识得到提高。

4.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学习习惯得到培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秋游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秋游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秋游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秋游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秋游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秋游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秋游时我们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吗?”(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秋游时我们需要准备食物、水、衣物等物品。

那么,如何计算购买这些物品所需的总金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练习。

3. 情境练习(1)教师创设秋游情境,给出购买物品的价格和数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合作(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秋游情境进行计算。

(2)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计算任务。

(3)各小组汇报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游》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某学校要秋游啦,同学们纷纷在做准备,四(1)班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识别自己班上的学生。

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
二、建立模型
1、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来到了大操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2)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讨论估计试商。

272÷34=先估估大概需要几辆车
(3)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3、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发现什么技巧。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什么时候商会小?)
4、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5、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小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6、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理解改商。

2、完成“试一试”
3、完成“练一练”,可以适当扩充。

四、小结本课
五、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