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的是是非非

合集下载

吃完二甲双胍不良反应

吃完二甲双胍不良反应

吃完二甲双胍不良反应二甲双胍片是西药的一种,一般用来治疗糖尿病,在服用二甲双胍片之前患者先了解一些东西,那么吃完二甲双胍不良反应你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吃完二甲双胍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吃完二甲双胍不良反应1、本品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及头痛。

部分患者因腹泻停药。

其他少见者为大便异常、便秘、腹痛、腹胀、低血糖、肌痛、头昏、头晕、指甲异常、皮疹、出汗增加、味觉异常、胸部不适、寒战、流感症状、潮热、心悸、体重减轻等。

二甲双胍可减少维生素B12吸收,但极少引起贫血。

2、接受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乳酸酸中毒发生率甚低,通常发生在明显肾功能障碍患者。

3、可引起糖尿病昏,急性发热。

有胃肠道反应。

少见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在餐时或餐后服用会减少。

本品治疗时出现不耐受的最初迹象时不必停药,会自行消失。

在过量时,可能蓄积会出现乳酸性酸中毒。

长期使用本品可降低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二甲双胍片的作用1、二甲双胍片为降血糖药。

2、二甲双胍片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高血糖,HbAlc可下降1%~2%,本品降血糖的机制可能是: 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

3、二甲双胍片可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

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贮存,降低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

4、二甲双胍片可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如脑、血细胞、肾髓质、肠道、皮肤等。

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降低肝糖输出。

5、二甲双胍片与胰岛素作用不同,无促进脂肪合成作用、对正常人无明显降血糖作用,对Ⅱ型糖尿病单独应用时一般不引起低血糖。

作用持久。

服用二甲双胍的注意事项1、计划怀孕或在怀孕期间的慎重。

2、准备外科手术或应用造影剂的检查之前的人慎用。

3、肾功能有损害者慎用,如血肌酐水平升高。

4、在用药期间,出现发热、腹泻或呕吐导致脱水。

5、有严重的心脏、肺脏疾病者慎用。

6、如过敏反应、尿频等,均可在停药后缓解或恢复正常,对盐酸二甲双胍过敏者不能使用本品。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二甲双胍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如厌食、恶心、腹痛、腹泻等,但如果在餐中和餐后服用,症状会减轻,一般不必停药。

如果用药指征把握不当或者大剂量服用有可能诱发乳酸酸中毒(尽管发生率很低),另外,长期使用本品还可能降低人体对维生素B12 的吸收。

总的来讲,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国内外诸多临床试验荟萃分析证实:没有证据表明二甲双胍可以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不少患者担心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对肾脏有影响,事实上,该药对肾脏没有直接损害作用,只是已有肾脏损害的患者服用后会导致药物蓄积。

另外,二甲双胍只降低高血糖,对血糖正常者没有降糖作用,单药治疗不会引起低血糖。

二甲双胍无致癌、致突变作用,是目前惟一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可用于儿童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的临床用途1、二甲双胍是超重和(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它不会使体重增加,甚至有一定的减肥作用;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磺脲类药物疗效不满意时,加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取得较好的降糖效果。

2、二甲双胍可与其他各类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初发2 型糖尿病的疗效比单一用药好,也可用于治疗继发性失效的2 型糖尿病患者。

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合用,既可减少1 型或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又可避免患者体重增加。

血糖波动大的1 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将二甲双胍和胰岛素联用。

3、治疗代谢综合征。

二甲双胍具有降糖、降脂、减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压等多重功效,因此可以用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4、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5、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二甲双胍可以防止或延缓糖耐量低减向糖尿病发展,可用于糖耐量低减患者的早期干预。

6、治疗儿童2 型糖尿病。

毒理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无致癌、致突变作用,对生育能力无影响,是目前惟一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可用于儿童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的用法用法用量:二甲双胍降糖效果肯定,效果与剂量有关,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
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尽管它被认为是相对安全和耐受的药物,但它仍然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

首先,二甲双胍可能引起胃肠道问题。

这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胃部不适。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在治疗初期出现,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或感觉并不饥饿的症状。

其次,二甲双胍还可能引起乳酸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导致死亡。

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时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头晕和腹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能引起维生素B12缺乏。

长期使用该药物可能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导致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如麻木和感觉异常)等。

还有报道称,二甲双胍可能增加患者患胸部感染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

因此,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喉咙痛、发热等。

最后,个别患者可能会对二甲双胍产生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瘙痒、荨麻疹、肿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发生过敏反应,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尽管二甲双胍具有一些副作用,但它是一种有效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可以帮助控制2型糖尿病。

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副作用,并及时咨询医生。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牢记这三要三不要,否则等于白吃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牢记这三要三不要,否则等于白吃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牢记这三要两不要,否则等于白吃
提到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绝对是绕不过去的存在。

作为一种经典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在临床的应用已经有60年的历史,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位2型糖尿病的一线首选和全程使用药物。

也因此,被冠以降糖“神药”的称号。

虽然降糖作用明显,价格低廉,使用过程中仍需牢记这三要三不要,否则等于白吃。

一、要用对剂量
使用二甲双胍降糖,应当从小剂量开始服用,然后逐渐加量。

二甲双胍起效的最小推荐剂量为0.5g/d,最佳有效剂量为2g/d,成人可用的最大剂量为2.55g/d。

二、要用对时机
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用药时机各不相同。

二甲双胍普通片剂,胃肠道副作用较多,最好在餐时或餐后服用。

而肠溶片外层包裹一层肠衣,耐酸不耐碱,需要在饭前半小时服用。

缓释剂型最好餐时服用。

三、要定期监测维生素B12水平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12的吸收能力下降,导致体内维生素B12的缺乏,进而诱发贫血、神经损伤等。

因此,服用二甲双胍超过4年的糖尿病患者,应当定期监测维生素B12的水平。

四、不要擅自服用
二甲双胍虽然具有众多优势,但也并非人人可用。

对于年龄小于10的儿童,由于缺乏充分证据支持,因此,不建议使用。

二甲双胍属于妊娠B级降糖药物,但我国CFDA并未批准二甲双胍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五、不要饮酒
这主要是由于酒精一方面会干扰血糖的控制,另一方面,酒精的存在增加了肝脏的负担,抑制了糖异生反应和肝糖原的分解,从而导致低血糖,此外,还会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常用药不良反应(2024)

糖尿病患者常用药不良反应(2024)

糖尿病患者常用药不良反应(2024)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抗击糖尿病的道路上,药物治疗是关键武器。

但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为您详细盘点常用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双胍类药物:疗效与风险双胍类,尤其是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

它们通过降低肝脏的葡萄糖生产和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来发挥作用。

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其次是低血糖;乳酸中毒也是二甲双胍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其中头晕、嗜睡、呼吸困难是主要临床症状表现。

在用药过程中,避免一次性大量用药可预防发生乳酸中毒。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由二甲双胍引起的维生素B12缺乏的发生率达7.0%~22.5%,而且还可使患者出现巨幼红细胞贫血。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同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更加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在不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下,适量增加使用剂量,或者增加使用次数其降低和稳定血糖的效果更佳,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二甲双胍推荐起效最小剂量为500毫克/天,最佳功效剂量为2000毫克/天,而成年患者的最大推荐剂量为2550毫克/天。

胰岛素治疗:管理低血糖风险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最常见、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未按时进餐、肝肾功能不全、升血糖反应有缺陷、胰岛素剂量使用过大。

低血糖反应早期可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跳加快、头昏、心慌、饥饿感等;晚期可以出现头痛、头晕、精神错乱;严重者还可引起昏迷、休克。

胰岛素注射一段时间,注射部位可出现瘙痒、红肿、红斑和灼烧感,严重者可出现全身荨麻疹。

如果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医护人员要做到积极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且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长期使用胰岛素,并且在同一个部位反复注射的患者,可出现脂肪萎缩。

此外,少数患者可出现面部及四肢水肿。

需告知患者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腹部、臀大肌、上臂三角肌可以轮流注射,并且采用室温的胰岛素注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皮下脂肪萎缩。

三分钟看懂二甲双胍

三分钟看懂二甲双胍

三分钟看懂二甲双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二型糖尿病在我国临床过程中的发病率出现了升高,其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就目前而言,该病尚无治愈方法,因此,多数患者往往需要通过长期服药方式进行血糖指标的控制。

在此过程中,作为常见降糖药物之一,二甲双胍在二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从而受到了广大医疗人员的密切关注与肯定。

在本文中,笔者针对二甲双胍这一药物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宣传与普及,旨在帮助广大患者更好地实现对于该药物的充分了解。

一、什么是二甲双胍作为临床过程中治疗二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实现对于血糖指标的合理管控,其对于患者病情的合理管控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从治疗工作的角度分析,该药物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空腹与餐后两小时血糖的充分管控,且其具有保护心血管和改善胰岛素抵抗问题的效果,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至关重要[1]。

二、二甲双胍的常见剂型(一)普通片作为常见剂型,二甲双胍普通片在进入人体胃部后可迅速溶解并经由消化道吸收,从而达到控制患者血糖的效果。

在临床过程中,该药物每天需要服用多次。

总的来看,由于该药物会对胃部造成刺激,因此,此类药物通常不建议空腹服用,应随餐或在餐后服用,以期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达到保护患者胃部组织的目的。

(二)肠溶片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二甲双胍缓释片的释放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因此,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每日用药量。

通常情况下,每日服用一次药物即可满足患者血糖控制的相关需求。

由于该药物同样会对患者胃部造成刺激,因此,通常建议其在餐中或产后服用,在服药期间,建议患者整片吞服,切不可嚼碎、碾碎或掰开服用,以免影响药物效果。

(三)缓释片医疗人员表示,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外表面包裹一层特殊的薄膜,其使得药物只可在碱性环境中溶解。

基于此,在服药时间问题上,二甲双胍缓释片需要在饭前服用,以免食物对患者胃液酸碱度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药物在胃部的提前溶解。

二甲双胍的功效与副作用

二甲双胍的功效与副作用

二甲双胍的功效与副作用二甲双胍,又称为metformin,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首席药剂国际规范中列出的基本药物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它具有许多功效和副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二甲双胍的功效1. 控制血糖水平: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通过抑制肝葡萄糖生成和提高组织的葡萄糖摄取,从而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况。

它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来发挥作用。

2. 促进体重减轻:一些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体重。

它能够降低进食引起的高胰岛素水平,并通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来减轻体重。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降低胃肠道的吸收葡萄糖和提高能量消耗,从而进一步促进体重减轻。

3. 改善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通过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改善胰岛素抵抗。

这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因为胰岛素抵抗是导致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

4. 降低胆固醇: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通常有较高的胆固醇水平。

5. 预防心血管疾病:由于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胆固醇水平,并对心脏和血管有保护作用,因此被认为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和中风。

此外,它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风险。

6. 抗肿瘤作用:一些研究还发现,二甲双胍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阻断血管生成等机制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二、二甲双胍的副作用1. 消化系统不适:最常见的二甲双胍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开始治疗时出现,但随着治疗的进行,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2. 乳酸酸中毒: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是乳酸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它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症状包括呼吸急促、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医。

二甲双胍片 原理

二甲双胍片 原理

二甲双胍片原理
二甲双胍片是一种口服药物,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它的主要成分是二甲双胍,属于一种叫做双胍类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片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多重途径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首先,它能够减少肝脏对糖类物质的产生,从而降低了血液中糖的浓度。

其次,二甲双胍可以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的利用与代谢。

这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胰岛素更加有效地将糖从血液中转运到细胞内。

此外,二甲双胍还能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进一步降低了血液中糖的浓度。

它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机制,比如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和减少肥胖相关因子的分泌等。

总的来说,二甲双胍片通过减少肝脏糖的产生、提高细胞对糖的利用和减少肠道对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达到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二甲双胍并不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因此只适用于对胰岛素敏感的糖尿病患者。

此外,在使用二甲双胍片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并遵循正确的用药指导。

八大类口服降糖药优缺点比较之欧阳历创编

八大类口服降糖药优缺点比较之欧阳历创编

八大类口服降糖药优缺点但是常吃的药有哪些好和不好的地方,相信就不是每个糖友都清楚的事情了。

我们就来聊聊八大类口服降糖药的优劣之处吧!一、磺脲类临床常用的有糖适平、达美康、瑞易宁、亚莫利等。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便宜,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对心血管没有不良影响,没有癌症风险。

缺点容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个别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等。

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继发性失效。

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用短效磺脲类药物,糖适平更适合。

二、格列奈类主要有诺和龙、唐力,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可与其他多种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

优点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

餐时即服,方便灵活,患者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适用。

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用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价格较高,需多次服药,使用不当会引起低血糖。

三、二甲双胍类优点二甲双胍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有效降低血糖,此外,还可降低体重、血压及血脂,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与降糖灵比较不易引起乳酸酸中毒,价格便宜,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可达20%;心衰缺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忌用,以免发生乳酸酸中毒。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拜唐苹、卡博平和倍欣,降低餐后血糖,非常适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中国患者,可与饮食、运动及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优点降糖效果肯定,肝肾等全身不良反应少,不增加体重或能减轻体重,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具有糖耐量减低治疗适应证的降糖药。

缺点主要为部分患者初用时有胃肠道不良反应(排气增多、胀气),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也应慎用。

注意与其他降糖药联用可引起低血糖,且一旦发生,应使用葡萄糖治疗,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无效。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二甲双胍和复方玄驹的副作用)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二甲双胍和复方玄驹的副作用)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二甲双胍被广泛用作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口服药物。

但在应用中应注意其不良反应。

以下是常见罕见的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更常见。

胃肠道反应是二甲双胍的主要不良反应。

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

一些患者在使用后嘴里有金属味。

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发生消化性溃疡和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炎症。

为了减少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副作用,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并逐渐增加到可耐受的剂量。

建议餐后或餐中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

胃肠道的大部分不良反应是可以耐受的。

如果引起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

皮肤损伤和过敏反应二甲双胍可引起皮肤瘙痒、皮疹、多形红斑、水泡等。

也有剥脱性皮炎、脱发和其他全身性皮肤病变的报告,但很少。

症状较轻时,停药后可自行痊愈。

如果出现皮肤病变,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严重的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

乳酸性酸中毒与苯乙双胍相比,二甲双胍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极小,但与其他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因素联合使用时应注意。

非甾体抗炎药和利尿剂的联合应用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

低血糖二甲双胍单独使用通常不会引起低血糖,但如果在使用二甲双胍时有剧烈运动、大量饮酒或空腹饮酒、食物摄入不足,则可能发生低血糖。

与其他抗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联合使用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血液系统异常个别患者长期应用二甲双胍可能会降低维生素B12的吸收,并可能对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但很少见,必要时可查血象。

肝损伤二甲双胍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但很少见。

排除其他原因后,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引起的肝酶升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因此认为二甲双胍引起肝功能损害的证据仍然不足。

其他据报道,尿频、头晕、头痛、背痛、急性胰腺炎、碱中毒、低镁血症、血管炎、神经精神异常等。

在应用二甲双胍后非常罕见。

总体而言,二甲双胍是有效、安全、经济的。

必须明确,任何药物除了有治疗作用外,都有毒副作用,二甲双胍也不例外,比很多药物更安全。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的是是非非内分泌张真人2015-02-06 14:19:27糖尿病药物阅读(72054)评论(29)分享到受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国人都偏好“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天然中草药”,而特别排斥通过“化学合成”的所谓“西药”。

二甲双胍在中国同样也遭遇到类似情形,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我常对病人这样解释:“二甲双胍虽是化药,但它的发现也来源于天然植物,并且通过科学加工,提高了疗效、去除了毒性。

”这并非信口开河,早在中世纪,就有“民间偏方”在欧洲大陆流传:一种名叫“山羊豆”的牧草,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多尿症状。

但直到上世纪初,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才知道该植物中含有丰富的“胍”类化合物,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胍”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很大毒性。

为了抗击在当时尚无药可治的绝症----“糖尿病”,科学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胍”的改造工作,合成了一系列胍类衍生物,“二甲双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在历史舞台,那一年,是1929年。

了解医学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此几年前的1922年,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胰岛素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并以“起死人、肉白骨”般的神奇疗效挽救了一大批糖尿病患者。

当时,几乎所有医生都沉浸在对胰岛素的欣喜和狂热中,他们甚至信心满满地认为:糖尿病从此完全解决,“天下事,大定矣。

”面对这位光芒耀眼的、唯一的王:胰岛素,生不逢时的二甲双胍只好偃旗息鼓,默默等在昏暗的小角落,这一等,就是三十多年。

在这几十年间,胰岛素的缺点逐渐暴露在世人面前。

首先,使用不方便,胰岛素进入胃内即被分解,无法口服,只能通过注射器皮下针刺给药,而且由于作用时间短,没隔多久就又要重复注射。

在当时无菌观念尚未广泛普及的条件下,不少糖尿病患者甚至是死于注射造成的严重感染。

虽然随着规范注射、超细针头等理念和技术上的进步,以及中长效胰岛素制剂的丰富与完善,这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诱发低血糖、增加体重等问题至今还依然存在。

二甲双胍值得关注

二甲双胍值得关注

二甲双胍值得关注作者:暂无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2年第10期文/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王建华双胍类药物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于临床,是口服降糖药家族的元老之一,包括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两种。

苯乙双胍因其乳酸酸中毒发生率较高,在欧美国家已停止使用,在我国也已趋于淘汰。

历经半个世纪的洗礼,二甲双胍不仅没有被临床淘汰,相反,却像窖藏的老酒历久弥醇,备受青睐。

小知识双胍类药物除了降糖以外,还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肥、调脂、降压等多重效应,已被国际权威糖尿病组织列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超重、肥胖患者)的首选用药。

该药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其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

继2005年9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颁布的《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后,2006年ADA/EASD联合发表的专家共识对应用二甲双胍的态度更加积极,新的专家共识建议:将二甲双胍列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步治疗中,即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这也就意味着,除非患者存在禁忌症,否则一旦确诊均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

二甲双胍有哪些益处?1.只降高血糖,不致低血糖:确切地说,二甲双胍应为“抗高血糖药”,它对正常人无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患者服后可使增高的血糖降低,但极少引起低血糖。

这与磺脲类降糖药是不同的,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宜选用。

2.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二甲双胍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主要作用于胰岛外组织,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肠壁对葡萄糖的吸收,利于降低餐后血糖。

还可抑制肝糖原的产生和输出,有利于控制空腹血糖。

3.控制体重:与磺脲类降糖药相比,二甲双胍非但不会增加体重,还可使体重减轻。

有报道,服用二甲双胍治疗3~6个月,体重减轻最明显可达1%~3%。

4.调脂、降压:大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脂代谢紊乱,二甲双胍能有效地降低血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神药”二甲双胍使用全攻略

“神药”二甲双胍使用全攻略

“神药” 二甲双胍使用全攻略二甲双胍之所以被称为“神药”,主要是其在医学治疗方面性价比突出: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降糖药(口服),二甲双胍的市场价格低廉,且疗效稳定可靠,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风险较低。

此外,二甲双胍的研究历史已经超出50年,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发展也达20年之久,实践经验丰富。

二甲双胍对超重或普通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起到不错的效果,若非患者一身存在禁忌症或者耐受能力较差,都可采取二甲双胍进行针对性治疗,由此可见,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二甲双胍具有以下几种典型的药理作用:二甲双胍可以控制患者自身糖的异生,从而减少肝脏部位葡萄糖的输出;还可抑制肠壁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血液中的含糖量;而二甲双胍反而可以增加身体肌肉、脂肪等对葡萄糖的有效吸收,继而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可以增加患者肌肉、脂肪等部位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糖分过剩。

二甲双胍还可增加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可有效改善患者外周的胰岛素现状2.特殊患者如何科学使用二甲双胍2.1二甲双胍的优势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应用普遍的临床药物,其对患者心血管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且药物本身的作用非常可靠,不容易引发观者的低血糖。

对于肥胖患者,二甲双胍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体重增加或者使体重保持平稳的作用。

2.2一些特殊人群的使用指南首先,对于心衰患者而言,二甲双胍虽然本身不会导致心衰,但是其会对心衰患者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此类患者,若检查发现患者的肾功能正常,则可以通过二甲双胍正常治疗充血性心衰。

再者,对于老年患者(年龄在65周岁以上的),采用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血液内糖分含量,且降糖的同时可以有效规避出现低血糖风险。

使用二甲双胍的老年患者,需定期检查自身肾功能,在3/5个月检查一次肾功能,确保用药条件稳定。

若检查发现患者自身eGFR在45-59ml/min·1.73m2水平内,需要适当减少二甲双胍的用药量然后,针对青少年群体患有糖尿病的,二甲双胍主要用于10周岁以上的少年、青年群体治疗,且最高的药物剂量需控制在2000mg/d范围内,对于10周岁以下的人群,不建议采用二甲双胍针对治疗。

带你认识糖尿病常用药--“二甲双胍”

带你认识糖尿病常用药--“二甲双胍”

带你认识糖尿病常用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在国内外多个治疗指南中被列为一线降糖药物。

该药物有降糖作用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价格较低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

早在中世纪,欧洲传统医学便发现紫丁香(山羊豆)可以缓解患者尿多的症状并可减少尿糖。

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从这一植物中分离得到了胍类化合物,希望能以此类化合物作为武器让人类从糖尿病中“解放”出来。

随后,科学家陆续合成一系列具有降糖功效的胍类衍生物,尤其是以二甲双胍为代表的双胍类化合物,降糖效果更优。

然而,胰岛素在当时的风靡让双胍类化合物“生不逢时”。

在双胍类化合物还未推向市场之前,胰岛素便已问世,并以其确切的作用、快速的疗效使很多糖尿病患者获益,迅速成为明星药品。

直到21世纪,胰岛素一直站在糖尿病药物治疗舞台的中央,相关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相比之下,二甲双胍却是命运多舛,被发明之后沉寂了近30年。

直至20世纪中叶,其作用机制被逐步了解,并开始应用于临床。

但很快又被发现可能导致危险的不良反应——乳酸性酸中毒。

二甲双胍再度遇冷。

近些年,对胰岛素非注射给药方面的研发并不顺利,二甲双胍作为口服药,在糖尿病治疗领域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其安全性被反复证实,并被认为是能使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

其降糖机制主要有三点:一是能促进周围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二是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异生作用,减少肝糖原输出;三是能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

多个世界权威机构、组织指出,二甲双胍具有确切的降糖作用,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除非存在特殊禁忌,否则药物治疗均应从使用二甲双胍开始,且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中也应包括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俨然成了降糖领域的“明星”。

那么二甲双胍是否可以用来减肥呢?事实上,该药的减肥效果视不同人群而定。

临床上,肥胖人群可分为糖尿病肥胖人群和正常无糖尿病肥胖人群。

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研究小组(DPP)针对2型糖尿病人群进行的大样本、长期研究显示,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不仅能降低血糖,还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二甲双胍影响性功能吗

二甲双胍影响性功能吗

二甲双胍影响性功能吗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

它通过抑制肝脏糖原的合成和胰岛素的抵抗,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二甲双胍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药物。

然而,一些研究指出,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对男性的性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项发表在《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上的研究显示,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中,有约7.2%的人出现性功能障碍的症状,包括阳痿、性欲减退等。

这些研究结果暗示二甲双胍可能与男性性功能障碍有一定的关联。

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

首先,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肝脏糖原的合成,减少肝脏产生的血糖。

研究表明,血糖水平过低会对性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降低睾酮水平和升高雌激素水平,从而导致性欲减退或阳痿等问题。

另外,二甲双胍还可以通过增加乳酸的产生,导致乳酸堆积,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性功能。

其次,二甲双胍可能会影响体重。

一些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后体重会有所下降。

而体重的变化与性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过重或肥胖是男性阳痿和性欲减退的风险因素之一,而减重则可以改善性功能。

因此,如果二甲双胍能够导致体重下降,那么也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影响性功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一些其他研究并未观察到二甲双胍与男性性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

并且,已经有一些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性功能问题。

因此,目前对于二甲双胍对性功能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总的来说,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对男性的性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性欲减退和阳痿等问题。

这一影响可能与二甲双胍对血糖水平和体重的调节有关。

然而,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确定。

因此,在服用二甲双胍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中,如果出现性功能障碍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建议和治疗方案。

多囊为什么吃二甲双胍 有副作用吗?要注意什么?

多囊为什么吃二甲双胍 有副作用吗?要注意什么?

多囊为什么吃二甲双胍有副作用吗?要注意什么?许多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就诊后,发现医生给自己开了一种药品名为二甲双胍的药,那么多囊为什么吃二甲双胍呢?这种药有副作用吗?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一、二甲双胍是什么药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为目前临床使用最为普遍的口服降血糖药物之一,可用于治疗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部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具有以下药物作用:1.二甲双胍可抑制肠道对葡萄糖、氨基酸、脂肪等的吸收,抑制食欲,使餐后血糖降低和延迟。

2.增加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力,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葡萄糖的无氧酵解。

3.抑制肝脏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

4.增加靶细胞中的胰岛素受体数,提高对胰岛素的亲和力和敏感性,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1型糖尿病单用本品无效,与胰岛素合用有效。

5.增强外周组织糖的无氧酵解。

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和氧化。

增加脂肪组织的葡萄糖代谢。

6.抑制人动脉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延缓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二、多囊为什么吃二甲双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因此导致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以便维持正常糖耐量,这样很容易并发肥胖、糖尿病等。

而肥胖、糖尿病又会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情。

对于有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紊乱、肥胖的患者,这时就需要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可以改善代谢、降体重、恢复排卵,有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三、多囊吃二甲双胍要注意什么1.遵医嘱服药二甲双胍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服药治疗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服用,不可自行决断剂量及疗程。

2.边服药,边检测多囊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期间,最好边服药,边监测,以调节激素水平到健康指数范围内。

3.服药期间加强锻炼多囊卵巢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还应当积极锻炼,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降低心血管并发症。

病外,坚持锻炼的间接益处就是降低雄激素水平和作用,改善内分泌,有益于多囊卵巢患者的健康。

深度解读降糖药——二甲双胍

深度解读降糖药——二甲双胍

深度解读降糖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用于降血糖的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二甲双胍药物在使用的时候也容易引发一些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基于此,文章就二甲双胍使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问题进行探究。

1.二甲双胍药物的应用历史二甲双胍被定位于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且拥有广阔的发展历史。

二甲双胍在1972年的时候被真正意义上被作为降血糖药物使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历史验证,这类药物开始被人们认可。

伴随对二甲双胍研究的深入,科学家逐渐发现,二甲双胍除了能够治疗糖尿病,而且还能够辅助治疗其他疾病,比如能够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使排卵和妊娠的概率提高3-4倍。

另外,有文献验证二甲双胍还能够降低非吸烟人士的肺癌发生率,并在预防白内障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2.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二甲双胍包含多种作用机制,具体包含延缓葡萄糖从胃肠道中的摄取,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实现对外周葡萄糖的利用。

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十分准确,且和磺脲类降糖类药比无低血糖反应,对肥胖和不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都会产生的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十分准确,且降糖机制和磺脲类不同,在不需要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情况下就能够达到降糖的目的。

3.二甲双胍的临床适应症第一,适合应用在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非胰岛素依赖类型糖尿病病人,特别是对肥胖患者的降糖操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对饮食治疗方法无效,特别是肥胖非胰岛素依赖类型的病人,可以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进行降糖操作。

第三,对于肥胖或者非肥胖的NIDDM病人,特别是超重病人也可以使用二甲双胍。

另外,二甲双胍在和胰岛素综合应用的情况下还能有效改善高血糖的情况。

4.二甲双胍的不适应症二甲双胍在临床上应用的时候固然是能够降低血糖,但是在药物使用不合理,或者和人体发生不良反应的时候会出现昏厥和发热的情况。

因此,在使用二甲双胍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研究这类药物的临床不适应症。

第一,二甲双胍不适合应用到消瘦类型的二型糖尿病患者。

一线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你真的会用吗?4大认识误区要牢记

一线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你真的会用吗?4大认识误区要牢记

一线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你真的会用吗?4大认识误区要牢记提起来二甲双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作为一种经典的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不仅疗效确切,而且经济、安全。

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

说到这里,二甲双胍确实值得拥有。

然而,即使是这样,二甲双胍这个不老神药仍存在一些使用误区。

今天咱们一一盘点。

误区1:二甲双胍可以当做减肥药使用
虽然相关研究表明,伴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但也不能直接当做减肥药物使用。

这主要是由于二甲双胍对于单纯性肥胖患者并没有确切的减肥作用。

误区二:二甲双胍伤肝伤肾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二甲双胍既不伤肝也不伤肾。

但对于本身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会降低机体对乳酸的清除能力,进而导致乳酸酸中毒。

因此,建议服用二甲双胍前及用药过程中监测肝肾功,当出现转氨酶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上限3倍以上或者严重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应当避免或者停用二甲双胍。

误区三:二甲双胍不引起低血糖
通常情况下,二甲双胍单独使用时,并不会引起低血糖。

但如果与其他的口服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同时使用时,就有可能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误区四:出现蛋白尿,就不能使用二甲双胍
需要明确的是,根据2019年版《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出现蛋白尿并不是二甲双胍的绝对禁忌症。

临床上是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来决定能否继续使用二甲双胍。

对于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1.73m2时,是禁止使用该药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甲双胍的是是非非受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国人都偏好“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天然中草药”,而特别排斥通过“化学合成”的所谓“西药”。

二甲双胍在中国同样也遭遇到类似情形,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我常对病人这样解释:“二甲双胍虽是化药,但它的发现也来源于天然植物,并且通过科学加工,提高了疗效、去除了毒性。

”这并非信口开河,早在中世纪,就有“民间偏方”在欧洲大陆流传:一种名叫“山羊豆”的牧草,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多尿症状。

但直到上世纪初,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才知道该植物中含有丰富的“胍”类化合物,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胍”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很大毒性。

为了抗击在当时尚无药可治的绝症----“糖尿病”,科学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胍”的改造工作,合成了一系列胍类衍生物,“二甲双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在历史舞台,那一年,是1929年。

了解医学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此几年前的1922年,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胰岛素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并以“起死人、肉白骨”般的神奇疗效挽救了一大批糖尿病患者。

当时,几乎所有医生都沉浸在对胰岛素的欣喜和狂热中,他们甚至信心满满地认为:糖尿病从此完全解决,“天下事,大定矣。

”面对这位光芒耀眼的、唯一的王:胰岛素,生不逢时的二甲双胍只好偃旗息鼓,默默等在昏暗的小角落,这一等,就是三十多年。

在这几十年间,胰岛素的缺点逐渐暴露在世人面前。

首先,使用不方便,胰岛素进入胃内即被分解,无法口服,只能通过注射器皮下针刺给药,而且由于作用时间短,没隔多久就又要重复注射。

在当时无菌观念尚未广泛普及的条件下,不少糖尿病患者甚至是死于注射造成的严重感染。

虽然随着规范注射、超细针头等理念和技术上的进步,以及中长效胰岛素制剂的丰富与完善,这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诱发低血糖、增加体重等问题至今还依然存在。

人们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抗糖尿病药物,于是又掀起了药物开发的热潮。

在这样的氛围下,双胍家族顺理成章地从幕后走到台前。

上世纪中叶,苯乙双胍、丁双胍、二甲双胍等陆续在美、德、法等国上市,并也曾有过一时风光。

可正当双胍家族崭露头角之时,悲剧也同时发生。

医生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发现苯乙双胍可能会诱发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乳酸性酸中毒”。

对于任何药物,有效性永远逊位于安全性。

很快,苯乙双胍就被完全踢出了市场。

好在二甲双胍虽与苯乙双胍同处一个屋檐下,可化学结构略有不同,不曾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

但可以想象的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本是同根生”的二甲双胍难以不深受牵连,甚至也苦苦挣扎在退市的边缘。

是金子总会发光。

随着循证医学时代的到来,从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大型临床试验研究通过凿凿事实,验证了二甲双胍卓越的控糖疗效和良好的药物安全性,甚至被认为是唯一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威望也与日俱增,成为全球抗击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近些年来,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等专业机构所制定的糖尿病治疗指南中,均这样指出:对于2型糖尿病,除非存在特殊禁忌,均应从开始就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且联合治疗方案中也应包括二甲双胍。

有些指南甚至已不把二甲双胍与其它药物并列在一起作为一线选择,而是把它当做超越一切同侪的首选用药。

从当初的生不逢时、出师不利,到如今黄袍加身、逆袭成功。

二甲双胍正以王者姿态,傲然立于糖尿病治疗领域。

而且,这个王冠也不是由哪一位医生给加冕的,而是对近几十年全球糖尿病治疗经验的总结。

当然,我也相信,会有那么一天,二甲双胍同样会被某个现有、或新研制的药物逐下王位。

到那时,我们也不应感到意外,因为,医学就是这样不断向前发展的。

关于二甲双胍,有很多常见的观点或有错误,以下分别进行澄清与说明。

1.“只有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才适合二甲双胍”错误。

国内外各大主要指南均建议:二甲双胍适用范围广阔,无论患者超重与否。

2.“二甲双胍还能减肥”错误。

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的确表现出一定的减重效果,但它并不是减肥药,对于单纯肥胖者,没有确切的减重作用。

3.“应用二甲双胍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正确。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被证明能预防糖尿病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药物。

有研究证实,通过二甲双胍干预治疗,10年内糖尿病的发生率下降了18%,但另一个生活方式干预组下降了34%,如果二者结合起来会怎么样?想想看,你懂的!4.“二甲双胍只适用于2型糖尿病”错误。

对于1型糖尿病,联用二甲双胍后能够降低10%的胰岛素用量,从而减少了使用胰岛素所带来的体重过度增加。

5.“二甲双胍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肝脏糖异生”正确。

当然,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远不止这个。

其实说白了,医生并不完全清楚二甲双胍确切的作用机理。

2014年5月的《Nature》杂志刚刚发表了一篇探讨其机制的文章,找到了肝脏线粒体磷酸甘油脱氢酶这个抑制作用靶点。

还有太多的空白,等待大家去探索。

6.“二甲双胍常引起胃肠道反应”正确。

胃肠道反应是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胃胀、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绝大多数发生于用药的前10周,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多数患者会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

“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这是减少治疗初期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7.“二甲双胍存在肝毒性”错误。

二甲双胍不经过肝脏代谢,不竞争肝脏P450酶,不存在肝毒性。

只是由于目前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的资料较少,一般建议血清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时避免使用、转氨酶轻度偏高患者使用时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再次强调,这样做的原因只是担心肝脏本身的疾病影响正常乳酸清除能力,而不是因为二甲双胍有什么“肝毒性”。

8.“二甲双胍存在肾毒性”错误。

二甲双胍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管排泄,清除率是肌酐的3.5倍,本身对肾功能没有影响,临床上,有些医生一见到“蛋白尿”就停用二甲双胍的做法是没有依据的。

建议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来调整剂量:eGFR≥60时无需减量、45-60之间需减量、小于45时需停用。

9.“二甲双胍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错误。

没错,二甲双胍的大哥苯乙双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退市的,但“一人有罪、满门抄斩”的野蛮时代早已过去。

目前没有任何确切证据表明二甲双胍的使用与乳酸性酸中毒有关。

只有在肾功能受损(eGFR<45)和低氧血症的患者中,由于这两种疾病容易发生乳酸的蓄积,此时不建议使用二甲双胍。

10.“二甲双胍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正确。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引起维生素B12水平的下降,建议对于这部分人群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11.“二甲双胍要按量服用”正确。

目前大部分患者的二甲双胍服用剂量是偏低的。

一般而言,最小推荐剂量是500mg/日、最大推荐剂量2550mg/日、最佳有效剂量2000mg/日。

剂量调整原则为“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

12.“儿童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二甲双胍”部分正确。

目前不推荐二甲双胍用于10岁以下儿童,为什么?没用过,不知道;而对于10岁以上的儿童,可以用,有证据,很安全。

13.“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二甲双胍”错误。

二甲双胍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依然是一线首选用药,没有具体年龄限制,它较少的低血糖风险对老年人有独特的益处。

但对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

14.“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不能使用二甲双胍”错误。

二甲双胍在妊娠期用药分级中为B类药物,没有增加胎儿畸形和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在控制孕妇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具有优势。

在GDM前期也可以通过二甲双胍来预防糖尿病。

虽然这些观点早已是全球共识,但中国药监部门至今尚未批准将二甲双胍应用于妊娠期妇女。

当秀才遇到兵,拳头大的说了算,好吧,只好违心地把答案改成:正确。

15.“除了控制血糖,二甲双胍还有许多其它作用”正确。

二甲双胍已被证实的、确切的额外益处包括:心血管保护作用、改善血脂、改善脂肪肝(非酒精性)、肿瘤抑制作用、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等。

再次强调:没有减肥作用。

16.“二甲双胍是最好的糖尿病治疗药物”错误。

虽然用满篇文章把二甲双胍夸到了天上,但关键时刻还是要保持清醒。

对于任何疾病的,我们既要尊重指南,更要遵循个性化原则。

而对于个体患者,从来没有最好的药,只有最合适的药。

只要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使用任何药物都是正确、合理的。

更何况,今天能推翻昨天的观点,谁能说今天的观点就一定是真理呢?二甲双胍:笑到最后的抗糖尿病药tictionary发表于 2012-05-22 12:00750毫克的二甲双胍口服片。

图片来自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可以预防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代谢,逆转前期糖尿病。

但,它当上―一哥‖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从山羊豆说起山羊豆(Galega officinalis)是一种原产于欧洲南部和西南亚的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像其他药用植物一样(如药用大黄 Rheum officinale),―officinalis‖在拉丁语中的含义是―被售卖的药草‖。

在中世纪,这种植物的地上部分被用来治疗鼠疫、蛇咬、瘴气、排尿困难,甚至还被用来饲养牲畜以增加奶制品产量,―Galega‖正是希腊语―gala‖(牛奶)和―aigos‖(山羊)的组合。

在那个时候,人们已经知道用它来治疗多尿——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如今山羊豆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它还有―山羊芸香‖、―法国紫丁香‖、―西班牙三叶草‖等许多名字。

最初是被当做牧草引进,但人们发现它能使牲畜出现肺水肿、低血压、麻痹等症状甚至死亡,在美国的35个州,它在联邦政府A级有害杂草名单中榜上有名。

之所以对牲畜有害,原因是这种植物富含胍类化合物,―胍‖是一种含三个氮原子、碱性极强的小分子化合物,作为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它还存在于人的尿液中。

早在1918年,人们就已经在动物研究中发现它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无奈由于毒性太大,科学家只得另起炉灶,将目光转向它的类似物,比如,山羊豆碱(galegine)——山羊豆中含量颇丰、毒性较小的一种成分。

192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给兔和狗注射较高剂量的山羊豆碱,能使他们出现类似低血糖的症状,随后进行的人体试验验证了这一结论。

一时间,一系列胍类衍生物被源源不断地合成出来——双胍类化合物的降糖潜能比胍类更强,安全性也更好,而十烷双胍(Synthalin)被发现耐受性和疗效更好,开始应用于临床。

生不逢时1929年,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二甲双胍作为双胍家族的小弟弟也来到了人世,但它那点微弱的光芒完全被同时代诞生的巨星——胰岛素——吞没了。

胰岛素是人体内惟一能降低血糖、促进血糖利用的活性物质,糖尿病的病因在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因此使用药物恢复胰岛素水平,促进糖类代谢就成了糖尿病治疗的根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