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乘顿教与和谐社会
五教
释义
⒈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修订本)(第一册),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年7月修订第一版,P136.
五教:
一、五种伦理道德,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书·舜典》:“敬敷五教在宽。”《左传·桓六 年》:“故务在其三时,修其五教。”
二、书名。《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儒家类》有《五教》五卷,三国蜀谯周撰。《旧唐书·经籍志》作 《谯子五教》。《北史·苏威传》:“平陈之后,牧人者……无长幼悉使诵五教。”今佚。
五教
孟子所说的五种教育
01 释义
目录
02 判教用语
五教是孟子所说的五种教育。《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 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朱熹注:“时雨,及时之雨也。草木之生,播种封 植,人力已至而未能自化,所少者,雨露之滋耳。及此时而雨之,则其化速矣。教人之妙,亦犹是也,若孔子之 于颜、曾是已。财与材同。此各因其所长而教之者也。成德,如孔子之于冉、闵。达财,如孔子之于由、赐。就 所问而答之,若孔、孟之于樊迟、万章也。
判教用语
唐、波颇蜜多罗三藏 所立
唐、贤首大师所立
唐、圭峰宗密所立 齐、护身寺自轨所立
齐、刘所立
南北朝时期
日本融通念佛宗之 判教
称为波颇五教。即︰ ⑴四谛教︰说苦集灭道之四谛法,使声闻悟真空涅盘之理,如《阿含经》。 ⑵无相教︰说诸法皆空之法,使二乘空诸有之相、悟大乘法空之理,如《般若经》。 ⑶观行教︰说诸观心行法,使明修因契果之理,如《华严经》。 ⑷安乐教︰说常乐我净四德及常住寂灭之理,使众生得大安乐,如《涅盘经》。 ⑸守护教︰说守护正法之事,使众生护持而不失,如《大集经》。
天台四教仪
四教颂七贤七位藏初机。
通教位中一二齐。
别信并圆五品位。
见思初伏在凡居。
果位须陀预圣流。
与通三四地齐俦。
并连别住圆初信。
八十八使正方休。
圆别信住二之七。
藏通极果皆同级。
同除四住证偏真。
内外尘沙分断伏。
八之十信二惑空。
假成俗备理方通。
齐前别住后三位。
并连行向位相同。
别地全齐圆住平。
无明分断证真因。
等妙一觉初二行。
进闻三位不知名。
四教仪缘起宋修僧史僧统赞宁通惠录云。
唐末吴越钱忠懿王治国之暇。
究心内典。
因阅永嘉集有同除四住此处为齐。
若伏无明三藏则劣之句。
不晓问于雪居韶国师。
乃云天台国清寺有寂法师善弘教法。
必解此语。
王召法师至诘焉。
法师曰。
此天台智者大师妙玄中文。
时遭安史兵残。
近则会昌焚毁中国教藏残阙殆尽。
今惟海东高丽阐教方盛。
全书在彼。
王闻之慨然。
即为遣国书贽弊使高丽求取一家章疏。
高丽国君乃敕僧曰谛观者报聘以天台教部还归于我观既至就禀学寂公于螺溪。
终焉大教至是重昌矣。
观能探索大本录出四教仪之文成二卷。
其上卷明一家判教立义。
下卷明南北诸师宗途异计。
后至孤山圆法师校勘刊板但行今上卷之文者盖由辞句简要义旨易明。
学者诚资之可了其一化大纲岂曰小补之哉。
下卷则破斥南北古师文义浩漫故得以缓之。
如此文末指云自从此下略明诸家判教仪式。
抑可见后卷之大略也。
王为寂师建伽蓝螺溪之上。
曰定慧院进号净光大师。
追谥九祖并东还教藏悉付于师。
教门中兴实基于此。
而韶公适与智者同姓乃又毗赞宗乘且居邻佛陇人咸疑其为智者后身云。
四明草庵法师道因教苑遗事云。
昔智者禅师创放生池于海涯。
其放之也必为授归戒说大法。
然后纵之海中。
智者灭后。
至唐末中国天台之道浸息。
而海东高丽新罗诸国盛弘此教扶宗继忠法师云。
智者缘在此方。
而教敷于海东者。
此必放生池中诸鱼闻教禀戒报生者尔然闻此说者。
颇讥以为诞殊。
不知教理有凭也。
流水十千天子即脱鱼报。
岂外此乎。
明万历九年冬沙门智觉于净业堂校梓刻天台四教仪引客岁拙园成名其堂曰净业属卧痾余日因从三四净侣。
掩关结夏其中。
三时礼课求生西方。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科
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宗教和谐3篇【精选】
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宗教和谐3篇【精选】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站在这里,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在这庄严的国旗下与大家相聚,谈论一个我们国家日益重要的议题——宗教和谐。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将结合我个人的观点,为大家呈现三篇精选的演讲,以探讨宗教和谐的重要性。
演讲稿1:传统宗教与现代社会和谐共生宗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精神文明瑰宝,我们中国人的宗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我们传统的宗教,如、和等,既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社会,宗教与经济、科技和政治等方面相互交织,互为影响。
我们要通过合理引导和管理,使传统宗教与现代社会实现和谐共生。
我们应该尊重宗教的自由,同时也要防范宗教的滋生。
只有通过合理的正面引导,才能够实现传统宗教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生,让宗教继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演讲稿2:构建宗教和谐的法治环境宗教和谐的实现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的支持。
法律是社会进步的保障,也是宗教和谐的基石。
我们要加强对宗教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明确宗教组织的合法地位,规范宗教活动的进行,保护宗教的自由。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宗教领域的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守法从事宗教活动。
只有通过法治的手段,才能实现宗教和谐的长远发展。
演讲稿3:促进跨宗教交流与对话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积极促进跨宗教的交流合作,加强不同宗教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对话,推动宗教和谐的发展。
为了实现宗教和谐,我们应该倡导宗教之间的平等互重、和平共处。
通过开展宗教界的交流会议、座谈会等活动,推动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只有通过跨宗教的交流与对话,才能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促进宗教和谐的实现。
亲爱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宗教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坚持法治思维,构建宗教和谐的法治环境;积极推动跨宗教的交流与对话,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论澄观对华严宗思想的发展(董平)
论澄观对华严宗思想的发展(董平)论澄观对华严宗思想的发展[杭州]浙江学刊,1995年第1期【作者简介】董平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华严宗成立于盛唐,为最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之一。
该宗推杜顺(557-640)为初祖,智俨(602-668)为二祖,而其实际创建人则是三祖法藏(643-712)。
法藏尝被武则天誉为贤首(本为菩萨名),故该宗亦称贤首宗;其说以法界缘起为根本思想,遂又称法界宗;其以《华严经》为立论之主要经典,故通常以“华严”名其宗派。
华严宗的创立,有其多方面的历史原因。
就经典本身而言,东晋佛陀跋多罗(359-429)‘最早译出《华严经》六十卷(称《六十华严》),但似乎在当时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整个南北朝时期对其研习亦并不广泛。
唐代佛学繁荣,译事大兴,实叉难陀(652-710)重新译出《华严经》八十卷(称《新译华业》或《八十华严》),后贞元中般若又译乌荼国王所进之《华严经》四十卷(称《四十华严》)。
《华严经》新译本的出现无疑推动了经典本身的研究,此其一。
其次,南北朝以来在北方流行的地论学(《地论》指《十地经论》,为世亲所著的《华严经》中之《十地品》的释论),至陈、隋时代愈趋兴旺,而此同时,南方则有三论学的兴起(三论指《中论》、《十二门论》、《百论》)。
地论宗与三论宗皆重视《华严经》,如三论宗之创始人嘉祥(浙江绍兴之著名寺庙名)大师吉藏(549-623)平生尝宣讲《华严》数十遍,并著《华严经游意》,为《华严经》之重要注疏之一。
故地论、三论等宗之重视《华严经》,客观上促进了华严思想的传播,从而使华严宗的建立具备了某种先行条件。
再次,天台、三论、法相等宗派的相继建立,不仅各具特色,且均具有相当的理论规模,佛学研究之整体繁荣、诸宗所达到的理论深度及其普遍影响,实际上亦促成《华严》学人须在理论上成就其自身的特色。
故天台等中国佛教诸宗派的先行建立,虽在理论上各有宗主,却实为华严宗之真正建立所必不可缺的先导。
最后,该宗的建立又与现实政治之原因密切相关。
冥报记-唐-唐临
冥报记 (唐 冥报记卷上
夫含气有生。无不有识。有识而有行。随行善恶而受其报。如农夫之播植。随所植而收之。此盖物之常理。固无所可疑也。上智达其本源。知而无见。下愚闇其踪迹。迷而不返。皆绝言也。中品之人。未能自达。随缘动见。逐见生疑。疑见多端。各怀异执释典论其分别。凡有六十二见。邪倒于是乎生者也。临在中人之后。幸而寤其万一。比见众人不信因果者说见虽多。同谓善恶无报。无报之说。略有三种。一者自然。故无因果。唯当任欲待事而已。二者灭尽。言死而身灭。识无所住。身识都尽。谁受苦乐。以无受故。知无因果。三者无报。言见今人有修道德。贫贱则早死。或行凶恶。富贵灵长。以是事故。知无因果。临窃谓。儒书。论善恶之报甚多。近者报于当时。中者报于于累年之外。远者。报于子孙之后。当时报者。若楚子吞蛭。痼疾皆愈。宋公不祷。妖星多退。黍齿凶逆。旋踵伏诛。赵高惑乱。俄而灭族之类。是也。累年报者。如魏颗嫁妾。终以济师。孙叔埋蛇。竟享多福。汉幽鸩如意。苍茍成灾。齐杀彭生。立豕而崇之类是也。子孙报者。若弗父恭于三命。广宣尼之道。邓训岁活千人。遗和熹之庆。陈平阴计。自知无后。栾黡黍侈。盈被其殃之类。是也。若乃虞舜以孝行登位。周文以仁贤受命。桀纣以残忍亡国。幽厉以淫纵祸终。三代功德。下祚长久。秦皇骄暴。及子而灭。若斯之比。触类寔繁。虽复大小有殊。亦皆善恶之验。但事法王道。理关天命。常谈之际。非所宜言。今之所录。盖直取其微细验。冀以发起同类。贻告子孙。徵于人鬼之间。若斯而已也。释氏说教。无非因果。因即是作果。即是报。无一法而非因。无一因而不报。然其说报亦有三种。一者现报。于此身中。作善恶业。即于此身而受报者。皆名现报。二者生报。谓此身作业。不即受之。随业善恶。生于诸道。皆名生报。三者后报。谓过去身作善恶业。能得果报。应多身受。是以现在作业。未便受报。或次后后生受。或五生十生。方始受之。是皆名后报。于此三报。摄一切法。无所不尽。是今诸见复然大寤。然今俗士尚有惑之。多习因而忘果。疑耳而信目。是以闻说后报。则若存若亡。见有效验。则惊嗟信服。昔晋高士谢敷。宋尚书令傅高。太子中书舍人报演。齐司徒事中郎陆果。或一时令望。或当代名家。并录观世音应验记。及齐竟陵王萧子良作宣验记。王琰作冥祥记。皆所以徵明善恶。劝戒将来。实使闻者深心感寤。临既慕其风旨。亦思以劝人。辄录所闻。集为此记。仍具陈所受。及闻见由缘。言不饰文。事专扬确。庶后人见者。能留意焉。
《华严五教章》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华严五教章》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华严五教章》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全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或《华严一乘教分记》,简称《华严教分记》、《五教分记》、《教分记》、《五教章》、《教义章》。
浅论宗教和顺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浅论宗教和顺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越来越关注。
而宗教和顺文化作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宗教和顺文化如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联系起来?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宗教与和谐社会宗教作为影响社会生活的因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宗教信仰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安慰,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稳定和秩序。
与此同时,宗教也有着一定的文化价值。
宗教文化传承了民族文化的基础,是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宗教信仰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宗教信仰具有道德规范化的功能。
宗教教义中有着许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对于社会的道德规范化和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宗教信仰可以促进社会团结与和谐。
宗教信仰的共同体传统、仪式、习俗、礼仪等等在形成一个共同体意识的同时也可以使社会的方方面面更加和谐稳定。
以上就是宗教对于和谐社会的贡献。
二、顺文化与和谐社会和宗教一样,顺文化也是对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要意义的因素之一。
顺文化是指当前我国社会传统价值观念中对"顺"的肯定和推崇,在行为规范、道德观念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
顺文化重视个人的和社会的空间和谐,强调顺应天理、人伦之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顺文化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首先,顺文化能够形成相互关联和协调的价值观,促进文化的和谐与完整。
其次,顺文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尊重,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和谐空间。
最后,顺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方面,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作用。
三、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宗教和顺文化的共同推进宗教和顺文化在社会和谐建设中可谓“针锋相对”,相互促进。
宗教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能够指导顺文化的发展,使其成为文化和谐建设的良性循环。
而顺文化也可以借鉴宗教人文思想及其价值观,发挥自己传统文化的优势,推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
五教十宗
五教十宗五教一、小乘教,也叫作愚法二乘教,是对不堪受大乘教的二乘根机所说的教法,《四阿含》等经,《僧祇》、《四分》、《十诵》等律及《发智》、《六足》、《婆沙》、《俱舍》、《杂心》、《正理》、《显宗》、《成实》等论所说属之。
愚法是就所对机说,迷执自法,昧于大乘法空的妙理,所以叫作愚法。
小乘是就教法说,此教随机施设缘故,只说人空,不明法空,纵然少说法空,也不甚明显,只依六识三毒建立染污清净的根本,未达广大的境界,区别菩萨乘,叫作小乘。
澄观的《华严经疏》当中说小乘教就是天台的藏教,所摄法门和它无异。
二、大乘始教,是为从小乘始入大乘的根未熟者所说的教法。
此教是大乘的初门,所以对后面的终教叫它作大乘始教。
于中又有空始教、相始教二种。
空始教指《般若》等经,《中》、《百》、《十二门》等论所说,多明破相遣执的空义。
此教但为除有所得的迷执而显示一切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所以叫作空始教。
相始教指《解深密》等经,《瑜伽》、《唯识》等论所说。
言众生的根性法尔有五种不同,定性二乘不能转为菩萨乃至成佛。
又明人法二空,说真如凝然常恒不变,不随缘转变诸法。
又说依他百法,广谈法相、少及法性,所说法性,也在法相名数之列,又只在生灭的事法上说阿赖耶缘起,所以叫作相始教。
贤首对空相两种始教意无轻重,但清凉澄观以为空胜相劣,而由空入终教。
三、终教,意思是大乘终极的教门,也叫作实教。
此教说二乘和一切有情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所以称为终教。
这指《楞伽》、《密严》、《如来藏》、《胜鬘》等经,《起信》、《宝性》、《法界无差别》等论所说。
此教以无性有情定性二乘悉当成佛故,说一切众生皆成正觉。
又说真如随缘生起诸法,万象即是真如,理事不隔,性相融通。
此教又多谈法性,少及法相,所说法相,也会归法性。
所说八识,通如来藏,随缘成立,具生灭不生灭二义。
所以对前始教,叫它作大乘始教。
此上始终二教都是依诸经教言说,渐次修行成佛的,所以又都称为渐教。
四、顿教,意思是顿修顿悟的教门,离言离相顿显顿成,一念不生即名为佛,所以叫它作顿。
南怀瑾老师讲“四种法界”
南怀瑾⽼师讲“四种法界”【南怀瑾⽼师书法】-------------------------正⽂:“法界”⼆字很难解释。
归纳⼈类的⽂化,中国⼈过去讲“天下”的观念是指整个世界;现在已经晓得这个观念也不算⼤。
宇宙的观念⽐世界⼤,宇宙有时间、空间,虽然⽆边⽆际,总还有个范围。
佛教《华严经》的境界,超越⼀切有形相的物质世界,及⽆形相的理念世界。
这个境界⽆量⽆边,《华严经》给它⼀个名称叫“法界”。
法界--包括了宇宙、天地、世界等观念在内。
最近有些年轻⼈把“法界”观念当作“本体”,以西⽅哲学本体论来解释法界,并不完全对,也可以说不⼤彻底,因为法界⼀词⾮常⾮常抽象,但这个抽象也包括了具体。
《华严经》法界的概念,简单说来包括了四种涵义:事法界、理法界、事理⽆碍法界、事事⽆碍法界。
⼀般⽂字排列习惯先排理法界;照先后秩序,应该先有事法界,因为事代表物理世界、有形相、⽆形相,乃⾄⼈等⼀切事实。
理法界包括观念、概念、思想范围。
有其事必有其理;有其理必有其事。
其事⽆疑就是把理事融会贯通,没有障碍。
以“事⽆碍、理⽆碍、事理⽆碍、事事⽆碍”这四句解释《华严经》法界的观念,是扩⼤范围来解释。
但是这么⼀解释,反⽽画蛇添⾜,因为既有所界,就变得有范围。
实际上,法界⽆量⽆边,⾮常空洞;空洞不是假的,包括极为⼴⼤。
然⽽在思想表达上,⼜不得不以这四句来解释法界。
但是,如果连打坐、静坐、⼊定都做不到,那也免谈学佛了。
静是最起码的条件,如果你静不下来。
认为佛法不⼀定在打坐和静上,⽽在动上,那⼜何必学佛!不如学猴⼦,再不然学电动机械猴,电钮⼀按就不停地跳动。
其实,⼤家都动的很厉害。
学佛要把这两⽅⾯搞清楚。
《宗境录略讲》--------------------------法界是《华严经》常⽤的名词,有四种法界:(⼀)理法界,道理、学问也是⼀种法界。
(⼆)事法界,事实、科技、功夫属于事法界。
(四)事事⽆碍法界,所谓事事⽆碍法界,必须六通具⾜,超越了物理世界,超越了感觉、知觉的现状。
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第一部分:介绍1.1 什么是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是近年来在我国佛教界兴起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推动佛教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主办的全国佛教寺院创建和谐、法治、文明、和谐、清净的示范寺观教堂建设,为佛教发展提供更好的宗教服务场所和条件。
活动旨在树立全国佛教界爱国、拥护党的领导的严肃认真思想意识,进一步规范佛教管理,探索佛教俗务的新途径,引导佛教界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观念。
1.2 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的意义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是依托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的举办,是我国佛教界重大的一项宗教活动和盛会,意义重大。
此次评选活动旨在为全国佛教界树立新的模范,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帮助佛教界更好地发展壮大。
评选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激励全国各地的佛教寺院积极参与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更可以展现和传播我国佛教界的良好形象,也可以为全国佛教提供一些真正实用、可操作的先进经验,从而促进我国佛教界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第二部分:先进集体2.1 评选标准评选的先进集体应当是在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中,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爱国、拥护党的正确思想意识,关心国家、民族、佛教界大事,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发挥佛教界在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良好形象,并经过党和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或认可。
评选先进集体应当在佛教界学习弘扬先进典范,完成创建和谐寺观教堂任务,促进佛教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对佛教界的正确管理和领导,有重要意义。
2.2 先进集体的代表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的代表有北京白云观、西安大兴善寺和南京灵谷寺等佛教寺院。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展现出了佛教寺院在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中的先进事迹和典范作用。
第三部分:先进个人3.1 评选标准评选的先进个人应当是在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工作,带动他人一起努力,为佛教界的和谐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积极倡导爱国、拥护党的正确思想意识。
华严五教止观
第四语观双绝门
夫语观双绝者。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者是也。即于上来空有两门。离诸言论心行之境。唯有真如及真如智。何以故。圆融相夺离诸相故。随所动念即皆如故。竟无能所为彼此故。独夺显示染不物故。经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等。又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宜。又经云。法离一切观行。又经云。若解真实者无菩提。问若云空有圆融语观双绝者。即离观行。云何证入耶。答非是默而不言。但以语即如故。不异于法。是以无言。观行亦尔。反上可知。故经云。有三十二菩萨。各说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名入不二法门。次至维摩。默答寂无言说。名真入不二法门。文殊叹曰。善哉善哉。默然无言。是真入不二法门。解云。维摩虽默无言。即是说法。何以故。以诸菩萨皆得解故。何者。言说观行即是法也。问空有无二遂令大士无言。性相镕融致使观心无措者。信如其说。今修学者未审。以何方便而证契耶。答即于此空有法上。消息取之。何者。以空摄于有。有而非有。有见斯尽。以有摄于空。空而非空。空执都亡。空有即入全体交彻。一相无二两见不生。交彻无碍碍而不碍两相俱存。互夺圆融而不废两非双泯。故契圆珠而自在诸见勿拘。证性海而无骂。萧然物外超情离念。迥出拟议顿塞百非。语观双绝。故使妄心冰释诸见云披。唯证相应。岂关言说。是以维摩默答欲表理出言端。天女盛谈欲彰性非言外。性非言外。言即无言。理出言端。不说即说。不说即说故。绝情虑之思议。言即无言故。殄解心之图度。以斯融夺。岂笔说能申。唯证相应。当自知耳。故经云。如人饮冷水唯自知也。此意在言外。勿执言思理。理不出言。莫捐而求理。谛解研窍。复自显然。委细莹磨。故应明耳。但须勤加用力专志勿移。行住坐卧中无令暂废。久作不已。白皂自分深可信矣。故经云。如人渴须水。穿凿于高原。施功不已。渐见湿土。知水必近。又经云。譬如人钻火未热而止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又论云。如人梦渡河水。因勇猛力而得觉也。若也用功间断。才作还休。求悟终自难期。望解虚盈岁月。何者。无始习业垢重难穿。虽有觉心。随见随灭。若不克勤恳切。无以成于行心。随日妄以为怀。徒自疲于筋力。夫是行者存意思之。
宗教和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宗教和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引言:
在中国,宗教事务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促进宗教
的和谐发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宗教和
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的目标以及相应的策略。
目标:
1. 保障宗教自由:长效机制应确保宗教自由,充分保障公民的
宗教权利,防止任何形式的宗教歧视和迫害。
2. 增进宗教间的对话与合作:长效机制应鼓励不同宗教团体之
间的对话与合作,以互相理解和尊重为基础,推动宗教间的和谐发展。
3. 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长效机制应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制定更加明确和有力的规定,以确保宗教活动的合法、有序进行。
策略:
1. 支持宗教社团的管理和培训:建立培育宗教领袖和宗教社团
管理人才的培训机制,提高宗教管理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2. 加强政府和宗教团体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加
强政府与宗教团体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宗教和谐发展。
3. 推动宗教教育的普及:促进宗教教育的普及和规范化,加强
宗教知识的传承和教育,培养公民正确的宗教观念。
4. 强化舆论宣传工作:通过加强舆论宣传,普及宗教知识和正
面价值观,消除对宗教的误解和偏见,促进社会对宗教的理解和支持。
5. 建立宗教争议解决机制:建立宗教争议解决机制,提供公正、公平的解决平台,避免争议升级和矛盾激化。
总结:
建立宗教和谐的长效机制对于确保宗教事务管理有序、和谐发
展至关重要。
宗教自由、增进宗教间的对话与合作、促进法律法规
的完善等策略,可以更好地实现宗教和谐的目标。
参考文献:- XXX
- XXX。
促进宗教和睦和顺发言稿
促进宗教和睦和顺发言稿
《促进宗教和睦和顺》
各位敬爱的宗教贤者和信徒们,
在这个多元宗教的世界里,宗教和睦与顺势不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更是我们生活的必然选择。
宗教不应成为人们之间的隔阂,而应成为促进和谐、团结与友爱的力量。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努力,以实际行动来促进宗教和睦和顺,营造一个和平共处的社会环境。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
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还是其他信仰,我们都应该尊重并包容对方的宗教信仰。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不同宗教的美好,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信仰而轻视、排斥其他信仰。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宗教间的对话和交流。
只有通过沟通和交流,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的信仰,消除误解和偏见,并找到共识和共同点。
通过宗教对话,我们可以建立起友谊和信任,共同推动宗教和平。
最后,我们应该共同致力于宗教和平与发展。
宗教不应成为破坏社会和谐的工具,而应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力量。
只有当不同宗教共同致力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时,才能实现真正的宗教和睦和谐。
宗教和睦与顺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让我们携手并肩,
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宗教和谐、和睦的社会环境。
我们期待着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宗教成为社会和平与进步的动力!
谢谢大家!。
《坛经》禅法解读
《坛经》禅法解读相关推荐《坛经》禅法解读 中国佛教撰述中唯⼀被奉为经典的《坛经》,主要内容是禅宗六祖惠能⼤师于韶州⼤梵寺讲堂某次传法授戒的记录。
今存四种版本,学界⼀般认为皆经过后⼈的删添修改,虽然敦煌本出世最早,但传承不明,错字满篇,亦⾮原本。
从考据学和内容的双重⾓度看,笔者赞同净慧法师的意见,认为经北宋云门宗⼤禅师契嵩所校定的“曹溪古本”,⽂、义最为可取。
元代“德异本”被认为据此本刊印,⼀年后根据三种版本(包括德异本)改编的“宗宝本”,题名《六祖⼤师法宝坛经》,⽂字最繁,成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流⾏本。
《坛经》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所阐述的禅法——南宗禅的修习和教学⽅法,这种⽅法作为⼀种明⼼见性的技术,⾄今仍然具有实⽤性,对当今禅的修习和传扬,乃⾄⼼理学、⼼理治疗,能提供切实的启⽰。
从禅法的⾓度看,四种《坛经》版本的思想基本⼀致,可以说既反映出了惠能⼤师禅法的本⾯,⼜是经历代禅师印可修订的集体作品。
本⽂拟根据内容最丰富、最为流⾏的德宝本,对惠能⼤师的禅法作⼀现代解读,⼒图勾提出⼀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禅法体系。
南宗禅的基本⽅法是应机“随⽅解缚”,强调“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不建⽴刻板的修证阶次,与藏密极重“道次第”颇为不同。
但从《坛经》中,我们发现,对⼀般参禅者尤其是今天的参禅者来说,其实还是可以理出⼀个修学道次第的。
本⽂仿藏密之法,将《坛经》的修习道次第分为前⾏与正⾏两⼤步,第三步为禅的教学法。
前⾏——依⽌善知识、传⾹、 忏悔、发⼼、皈依、得正见,在⽣活中修⾏ 前⾏或加⾏,是正式修⾏的准备、前提,这是各种佛法修习道都须先具备的。
惠能⼤师所开创的南禅,其实也有前⾏、加⾏,不过因当时来参学者⼤多皆已学习经教、持戒修⾏乃⾄参禅多年,具备了前⾏加⾏,所以未像藏密那样制定⼀个千⼈⼀律的前⾏、加⾏法。
《坛经》所讲须备的前⾏、加⾏,有依⽌善知识、传五分法⾝⾹、⾏⽆相忏悔、发四弘誓愿、受⽆相三归戒、得正见、在⽣活中修⾏等内容,主要是在《忏悔第六》所说。
佛教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佛教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作者:张都印陈颖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27期[摘要]:中国文化是以儒释道三教合流作为最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其中的佛教因为启迪心智、弘扬人间关怀,一直以来都意义非凡。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之一,它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
佛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智慧结晶,它千百年来对人们的思想精神和社会生活起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仍需要发挥佛教的积极作用,顺应当前社会人生的现实需要,努力发掘和弘扬佛教教义、佛教道德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使佛教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佛教文化和谐社会基本教义一、佛教的产生及其基本教义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界一般尊称为释迦牟尼或佛陀。
悉达多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属于释迦族人。
得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
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在华贵的王宫中过着令人羡慕的安乐生活。
但是他有一颗伟大而慈悲的心,由于感受人生的各种痛苦和烦恼,29岁离家,探索人生解脱之道,并形成了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观念,就是四谛,八正道,缘起论和三法印。
这也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也称四圣谛。
“谛”是实在和真理的意思。
四谛即苦、集、灭、道。
苦谛,是讲世间存在的种种苦的现象。
集谛,是讲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或根据。
灭谛,是讲苦的断灭,即断灭一切产生苦的原因,达到佛教最后理想的无苦境界。
道谛,是讲要实现佛教的最高理想所应遵循的途径和方法。
要实现“道谛”,就必须遵循“八正道”。
八正道,也称八圣道、八支正道。
主要是解释要实现佛教最高理想的“道谛”,必须遵循的八种途径:①正见,即正确的见解;②正思维:即正确的思维;③正语:即正确的语言;④正业:即正确的行为;⑤正命:即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⑥正精进:即正确的努力修练消灭一切烦恼,达到无忧寂静;⑦正念:即正确的思想,明记四谛等佛教真理;⑧正定:即正确的修习禅定。
宗教和睦和顺发言稿
宗教和睦和顺发言稿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今天的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的主题是“宗教和谐与安宁”,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份演讲稿,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众所周知,宗教是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组织形式之一,它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不同的宗教信仰存在差异,但其核心价值观念都是追求善良、正义和和平。
作为一名参与者,我们应该努力维护宗教的和谐与安宁。
首先,我想谈谈宗教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包容。
宗教信仰是每个人内心的选择,在这个世界上,各种宗教共存。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信仰。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信仰,不违背他人的宗教自由。
尊重他人的信仰是一种基本的人权,也是维护宗教和谐的关键。
除了尊重外,宗教和谐还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
宗教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但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这些差异。
我们应该乐于接触并了解其他宗教的信仰,通过交流与对话,消除我们对其他宗教的误解,更好地理解彼此。
只有通过沟通与了解,我们才能够找到共同点,化解分歧,建立和睦与互信的关系。
此外,建立宗教和谐与安宁还需要我们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作为宗教信徒,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行动来践行宗教信仰。
无论是帮助弱势群体、救助灾区的人们还是关注环境保护,这些都是宗教和谐的具体体现。
通过实际行动,我们能够传播宗教的爱与正能量,激发更多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
同时,政府也应该为宗教和谐提供良好的环境。
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宗教政策,保障宗教信徒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可以自由地进行宗教活动。
政府应该倡导宗教间的对话与合作,为不同宗教信仰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加强各宗教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宗教和谐与安宁的实现。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宗教和谐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每个人都是宗教和谐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我们要保持宗教信仰的纯洁,不被其他不良因素所侵蚀。
我们要用和平、宽容、友爱的态度去对待他人的宗教信仰,用理性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待宗教问题。
骖騑——精选推荐
中⽂名拼 ⾳出 处释 义中⽂名拼 ⾳出 处⽰ 例⽬录词语编辑词语解释编辑骖騑[cān fēi]骖騑古代驾车的马若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服之分。
中间驾辕的马叫服,两旁的马叫骖。
⼀说服左边的马叫“骖”,服右边的马叫“騑”。
骖服和骖騑,⼜泛指拉车的马或车马。
出处: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唐·王勃《滕王阁序》并且新⼈教版本中fei 字已改为简体,由简体的马字旁和右边的⾮组成。
简体:骖 ,“騑”的简体字“ ”,已加⼊Unicode EXT E 标准。
[yī shèng ]⼀乘⼀乘,词语,意为:物之四数;表数量,⽤于马、车、轿⼦等;⽅六⾥为⼀乘之地;佛教语,谓引导教化⼀切众⽣成佛的唯⼀⽅法或途径。
《法华经》⾸倡此说。
乘,指车乘,⽐喻能载⼈到达涅槃境界。
《法华经·⽅便品》:“⼗⽅佛⼟之中,唯有⼀乘法,⽆⼆亦⽆三,除佛⽅便说。
” 唐 ⽞奘 《谢敕赉经序启》:“搜扬三藏,尽龙宫之所储;研究⼀乘,穷 鷲岭 之遗旨。
” 唐 ⽩居易 《爱咏诗》:“辞章讽咏成千⾸,⼼⾏归依向⼀乘。
”我国佛教宗派如 华严宗 等对此还有⼀些说法。
参见“ ⼀乘显性教 ”。
【拼⾳】:yī shèng ㄕㄥˋ(1).古时⼀车四马谓乘,故凡物之四数皆名⼀乘。
【出处】:《管⼦·乘马》:“⼀乘者,四马也。
”古代称兵车,四马⼀车为⼀乘:~舆。
千~之国。
【⽰例】:《仪礼·既⼣礼》:“翭⽮⼀乘,⾻镞短卫。
” 郑⽞注:“四⽮⽈乘。
”(2).表数量。
⽤于马、车、轿⼦等。
【出处】:《左传·昭公⼆⼗年》:“使 祝鼃 寘⼽於车薪以当门,使⼀乘从 公孟 以出。
”《汉书·马援传》:“赐 援 兵车⼀乘,朝见位次九卿。
”《新唐书·陆长源传》:“吾祖罢 魏州 ,有车⼀乘,⽽图书半之,吾愧不及先⼈。
”【⽰例】:《⼉⼥英雄传》第⼗三回:“河台早把⾃⼰新得的⼀乘⼋⼈⼤轿并⾃⼰新作全副执事送来。
第六章 唯识宗 判教-推荐下载
第六章唯识宗基本教义第五节判教第五节 判教判教问题在隋唐佛教宗派中有特殊的意义,唯识宗也不例外。
玄奘在印度曾经作《会宗论》,其内容可能与判教有关,可惜未曾流传下来,现存的文献中没有玄奘的相关说法。
作为创宗的大师之一,窥基的判教思想自然属于唯识宗教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窥基有许多著作涉及到判教问题,其中以《法苑义林章》、《法华玄赞》和《说无垢称经疏》论述较为详细。
《法苑义林章·总辨诸教》以瑜伽行派教义为根据,对印度和中土主要判教说作了综合评述。
《法华玄赞》、《说无垢称经疏》则在论说《法华经》和《维摩经》经义时,提及判教说。
下文依据《法苑义林章》、《法华玄赞》,《说无垢称经疏》的相关论述,吸收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①],对窥基的判教思想做些分析叙述。
一、三时教在论述摄论学派的时候已经叙述了真谛已经引入了印度瑜伽行派的“三*轮”(三时)判教说。
作为对印度瑜伽行派学说较为忠实的引入者,玄奘、窥基所创立的法相唯识宗自然是以此为判教说的核心理念的。
窥基在《法苑义林章》卷一“时利差别门”在评述前人的“一时教”、“顿渐二教”、“五时”等判教主张后,举出“三时”说法,为依时序分判佛法的正义。
“三时”观念出自《解深密经》。
玄奘译《解深密经》卷二的原文如下: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轮。
……而于彼时所转*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世尊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轮。
……而于彼时所转*轮,亦是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轮。
……于今世尊所转*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这经文把佛陀说法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时,佛陀首先在鹿野苑,特别向修小乘法者,讲解四谛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乘顿教与和谐社会摘要:一乘佛学是在实证法界性基础上产生,最为广博精深。
一乘顿教之宗旨为:制止妄念,断绝私利,清净居心,慈悲救世。
本文论述了一乘顿佛的实质,既非世间宗教,又非人类哲学;一乘顿教的境界及修学历程;一乘顿教既深入世法,又超出世法;一乘顿教与传统文化、社会和谐的关系。
阐明了一乘顿教对建构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一乘顿教净化人心因果报应令净赖耶识新世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唯有佛法的真理不生不灭,永远灵明自在。
世界者,乃无量时间与无量空间联贯而成之幻体也,亦谓之世间。
世界现象繁复极矣,科学家局部研究之,哲学家大体观察之,所得者不过枝枝节节之幻影因果律而已,于世界真相未有能明之者;有之,厥惟佛法。
佛法乃探究宇宙人生之终极真理,义理丰富玄奥、广博精深,它关系到每个人生死前途的大事,也关系到每一众生生存活动的空间。
佛法之真理,乃对一切众生供给法力,源源不绝;其效能则随应各自的根机学程,表现出种种利益。
一、佛法是宗教还是哲学?哲学的唯心之心,指的是人类意识;唯物之物,佛教称为尘相。
一般宗教不离意识(包括未能明心见性的佛教徒)。
一乘顿教深入实际,直达法界源底,洞明尘相乃实际之晕影,复悉意识乃了别尘相之工具,皆属枝叶范围。
是故,唯心和唯物二名都不能强加之于深入实际的一乘学者。
必欲明一乘学者唯何?略说曰唯性,详说是六大缘起(性有六种功能)。
释尊在世时,随缘化度、见机说法。
因众生根机千差万别,化度方法亦有八万四千法门。
先说权教,后说实教,实教中的禅密二宗均属一乘顿教。
一乘顿教,寓解于行,以行为主,以解为辅;行进一步,解亦进一步;行愈精,解愈深;有行无解,变为世间宗教;世间宗教之解,类似神话,经不起现代科技的检验,故属无解。
世间宗教都有顽固的我执、法执,以致引起不同宗派的争斗和互相残杀。
佛教和世间宗教的最大区别是:佛教行者必须破除我执、法执,才能开悟和解脱。
所以一乘顿教不属世间宗教。
有解无行,成为人类哲学;哲学不离意识形态,唯凭意识、依文解义。
纵能头头是道、圆融无碍,不过比量,其所发明者不离六尘境界,难契彼岸妙理,并非佛教真面目。
故禅宗五祖云“思量即不中用”,六祖云“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
所以一乘顿教亦非人类哲学。
佛法既与宗教异趣,又不与哲学同科,佛教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与众生的一切种性互为一体。
众生与佛只有迷、悟之分。
佛能发现并活用一切种性,众生则迷不自觉一切种性。
科学重实验,佛法重修证。
修证过程,首须“应如是降伏其心”。
息脑运心(心指赖耶自证分),泯识显智,才能实契“性相不二”妙旨:即同一事物以智证之为性,以识缘之为相。
解行相应,慧定等持,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照见实际,深入性相不二法门,妙用无穷,始能通达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
二、最高之佛法与修学历程最高的佛法能实证性相不二、空乐不二、妙喜无极的境界。
何谓性相不二?以水为喻,流水喻性,波浪示相,因此,离水则无波,波定为水,水与波无二。
何谓空乐不二?其密意为:佛性要旨,慧定等持,有慧无定,庄严不彰;有定无慧,活用不作,内观自心惺惺寂寂,里面原有交融之乐。
定、慧、佛性不可以言说说,不可用意识识,法体为空,以空为喻。
慧定等持,阴阳调和之时,内心自有交融之乐,不待形诸色相。
何谓妙喜无极?“法性川流,加护不息,慧定互应,妙喜无极”。
真如妙体灵明自在,活用不息。
法界众生初始没有经验,万象森罗毕现,因执著法相,灵明佛性被无明覆盖、污染,以致法界性(佛性)退化为阿赖耶识,进一步由阿赖耶识退化为意识。
佛教所云之佛性,又名一切种性。
一切种性包括佛菩萨的种性和一切众生的种性,一切种性敛相归性,如如然融为一体。
所谓缘起,是由一切种性随缘起用,沦为众生相。
但因缘起之先后各有不同,所受污染的程度也不相同,污染少,无明薄,外现为聪明能干,其能以慧力应用于世谛,从而发现世间法的种种条理,乃至多所发明创造。
世间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与佛教至高境界——性相不二、空乐不二、妙喜无极有密切的关系。
众生孜孜以求,勤力开显而创造的成果,实乃法界性之重重晕影,欲直达法界源底者,则须痛下苦功,绵密用力,实践修证。
佛教修学的历程有一定的规律:其要义如下:(一)世间的众生,不论甚么身分,必含有许多不易肃清的积习。
(二)修习一种三昧,恒仗真理的活力支持,渐渐地发展它清净种性。
(三)所修底清净种性与本有的杂染积习,矛盾地互相抵抗或奋斗。
(四)种性力量渐增,到了能够克服积习时,三昧便有成就希望。
(五)三昧将成时,真理飞跃地开显,直至突现一种合理的、清净的、常住的真实妙境乃告一段落。
洞明这些规律,便被称为不可思议的佛法,学习如能与它的特性全部相应,如一切义成;或局部相应,如龙猛、无著,皆名为佛法真实证明者。
然非一参便了,必须在在与“实践”作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对真理极力参究,一方面对积习极力奋斗,自强不息地痛下苦功,才能具体地逐步证明这种融融煦煦的、惺惺寂寂的、非常非断的、不取不舍的、乃至无量无边文字言说比况不尽的实际特性。
三、一乘顿教既深入世法,又超出世法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六祖坛经·般若品》)此岸世俗凡夫,包括西方思想家和学者在内,有生以来,其心念念流变,奔逸放弛,只会向外奔驰,很少回光返照,以致成为我执、法执。
我执无明,凡事都以我为中心才顺意,否则妄念恶行随即滋生,以致妄念恶行的反作用力的业种无量无边,积存于人的阿赖耶识中;业种随缘成熟,无常迅速,恶报临头。
所以人不破除我执和法执、令净赖耶识,无论身处任何环境,内心恶种随缘活跃变现之时,令人随时随地遭遇不测、心烦意乱、痛苦万千,即是世俗痛苦之源。
要想根除世俗痛苦之源,必须如法修持,破除我执、法执,令净赖耶识,实证般若波罗密境界;转无常为永恒,即肉身而法身,灵明自在,“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证道歌》)。
《心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上所说,即是彼岸境界。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密不可分,此密意须要联系般若来理解。
何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冯达庵大阿阇黎答:“般若义为慧,谓以此慧力应用于世谛,乃能发明世间法中种种条理,乃至多所发明创造,是为一切文化渊源……然但为意识所依,所发明者不过尘迹中粗浅之道。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人类意识可以记忆和思考问题,可以分析并了别事理,故能不断地学习和工作,乃至创造出人间奇迹。
但唯以意识为主的发明创造,充其量不脱六尘境界;而且是有其利必有其弊,利则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弊则严重污染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水源、空气等等,以致50%以上的生物灭绝,人类的身心健康也遭受到伤害。
同时,科学发明既可以净用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染用以毁灭世界。
“波罗蜜多义为到彼岸。
盖以尘迹边事为此岸;超乎尘迹之外别有妙境,喻如到彼岸也。
妙境唯何?即尘迹所寓之相当法性。
此等法性,不可以言说说,不可以意识识。
见性者,唯觉得一段灵明之致彻照法界源底,与此岸般若只知事物粗迹者迥异,故名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六祖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原指上述密意。
世间凡夫仅能运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六识所能发现者,不出五蕴六尘境界。
但五蕴六尘所寓的种种法性,六识却不能发现;如欲发现,则必须通过修证,泯识显智,始能默契对同一事物“以识缘之为相,以智证之为性”的不二境界。
故六祖云:“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
(《六祖坛经·自序品》)由于除五蕴六尘所寓的种种法性之外,别无法性,故六祖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即不离世人感觉的五蕴六尘境界)。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六祖这两句偈,要与他的另一偈“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联系起来。
对于五蕴六尘境界,智者以识缘之为相,以智证之为性(法界性),故智者能既深入世法之中,却又超出世法之上,故为正见;而世间凡夫仅能运用六识,所见无非是五蕴六尘境界,从而误会六祖“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首偈是世俗化,故属世间邪见。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要契会中道的佛性,要破执才行。
如心中未能完全破执,正的方面用意识形态去理解,邪的方面也用意识形态去理解;一有意识形态,就不是无住;略略有住,就好比有电阻一样;绝无电阻(比如无念),才是超导体(比如性体),才能发现中道的佛性,故云“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按照六祖的说法,邪见和正见是相对法,要破除邪见、正见两端的执著,才能泯识显智,照见中道的灵明佛性。
应如是默契才对。
又如《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等的中道密意亦复如是。
然则实证般若波罗蜜多有何作用?冯达庵大阿阇黎云:“实证般若波罗蜜多者,身心凡有所接受,或有所作为,一切都在灵明之中,恒能不被迷惑;是为般若波罗蜜多之大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四、一乘顿教与传统文化佛教解行相应、通宗通教的大德冯达庵的《心经广义》云:“心为有情作用要具。
下焉者唯知意识为主;中焉者兼知阿赖耶识为主;上焉者方知法界性为主。
”意识和阿赖耶识都已受污染,名为杂染心,污染的程度不同,智愚的程度也不相同。
以上二识和法界性本来互相关联,但法界性不受污染,称为清净心。
“下焉者唯知意识为主”,儒家哲学不离意识形态;“中焉者兼知阿赖耶识为主”,道家修持对阿赖耶识有所发现,但仍模糊不清。
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即是对阿赖耶识的模糊认识。
我国周朝的姜公、汉朝的张良、三国的诸葛亮、明朝的刘伯温都是修道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都是开国功臣。
他们有共同的特点:“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
前两句是他们修持的方法;后两句是他们将修持得来的智力运用于政治、军事之上。
“上焉者方知法界性为主。
”一乘佛学的理论是在实证法界性基础上产生,最为广博精深。
法界性亦名自性、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远灵明自在。
修持的目的就是:清除杂染心的污垢而为清净心,从而实证法界性。
一乘顿教唐密要求行者以清净心、至诚心、精勤心、报恩心为日常生活的准则,才容易接受如来法流的加持护念,才能速收法效、冲破无明。
“令净赖耶识”就是破除粗执、细执、极细执,从而提高灵慧性乃至明心见性、最终成就佛果。
儒道两家是土生土长的,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历史上主客之间曾有矛盾,佛教曾受到排斥。
但佛教的教义广博精深,主要是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容易得到有善根、有智慧人的接纳和拥护。
例如唐宋八大家中就有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三父子六人信奉、修持佛法,是虔诚的佛教徒和护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