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的关键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爱情的关键词
教科院2012级应用心理学国防班梁敏响 2012010325
【摘要】爱情是一件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事物。
一直以来,爱情是诗人和作家的永恒话题,也是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更是与我们当代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热点。
很多人都认为爱情是一个成功的婚姻所必备的,是我们大学生活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很多人缺少对足够的认识,停留在影视小说的幻想中,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感问题,或沉迷其中或失恋消褪意志,本文着重分析与爱情有关的几个关键词,让大学生全面理性对待爱情。
【关键词】爱情喜欢爱情三角理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爱情误区爱情与性
一、爱情与喜欢
爱情是人类异性间的一种崇高情感,具有排他性和专一性,只存在于彼此相爱的男女之间。
两性间的爱情,不仅由人的自然属性即生物属性所决定,还由人的社会属性——人们在社会中的活动、地位、需要、社会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等所决定。
因此,爱情在爱的形式、内容、求爱等形式方面,具有一定的时代、民族、阶级和国家的一些具体特点。
心理学家爱情与喜爱的关系与区别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确认,喜欢与爱情是两种既密切关联但又各不相同的情感。
喜欢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一是人际吸引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二是喜欢的主体对所喜欢的对象有积极地评价和尊重。
与喜欢不同,爱情有如下三个重要因素:(1)依恋。
卷入爱情的恋人对伴侣有着高度的的依恋感,尤其在孤独时,会特意去寻求伴侣的陪同和宽慰,而别人不能有同样的慰藉作用。
(2)关怀与奉献。
恋人之间会彼此高度关注对方,愿意为对方不计回报地付出,同时感到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的责任,并且对对方的不足表现出高度宽容。
(3)亲密。
被爱情所裹挟的恋人,对对方有着高度的信赖,并且也有特殊的身体接触的需要。
虽然这种身
体接触最终会卷入性的意味,但在恋爱开初,这种身体接触需要却是泛化的高度依恋需要的反应。
通常情况下,一个成熟的青年人有着较为明确的喜欢与爱情概念,可以很好地区别自己对别人的喜欢与爱情情感。
二、爱情三角理论
关于爱情比较综合性的理论是斯腾伯格(Sternberg)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在进行大量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他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 并将这三种成分形象地比喻为爱情三角形的顶点。
亲密成分(Intimacy) 指在爱情中能促进亲近、连属、结合等体验的情感。
换句话说, 它能引起温暖体验。
激情成分(Passion) 或称“情欲成分” , 指内驱力, 这些内驱力能引起浪漫恋爱、体态吸引、性完美,以及爱情关系中的其他有关现象。
或者说, 该成分就是在爱情关系中能引起激情体验的各种动机性唤醒以及其他形式的唤醒源。
决定/承诺成分(Decisio n/commitment) 有两层含义:(1)在短期方面, 指一个人做出了爱另一个人的决定;(2)在长期方面, 指那些能维持爱情关系的投注、义务感或责任心。
在这三种成分当中,亲密时爱情的情感成分,激情是爱情的动机成分,而承诺则是爱情的认知成分。
由于亲密、激情和承诺这三种成分在爱情中所占比例会不断变动,斯滕伯格指出八种不同爱情关系:(1)无爱:三种成分都没有,随
机的人际交互;(2)喜欢:只包括亲密。
如友情;(3)迷恋只包括激情。
这种爱情属于一种单相思、一见钟情式或理想化的爱情;(4)空爱:
只包括承诺。
如中国古代的指腹为婚;(5)浪漫之爱:由亲密和激情组合而成。
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爱情,富有激情而浓烈;(6)友情之爱:由亲密和承诺组合而成。
爱情中较缺少激情、和爱人之间的感情较平淡,细水流长的绵长而不断,如长期的婚姻关系;(7)荒唐之爱:由激情和承诺组合而成。
这种爱情从相识到堕入爱河快速而短暂,因缺乏亲密要素来维持,当激情过后,常会造成这段感情迅速消退;(8)完满之爱:是亲密、激情与承诺三者的结合,是真爱的本质,是很难达到的完美爱情。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心理学家对爱情展开研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心理学家德瑞斯考尔等人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一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莎翁这一悲剧中所描写的。
正是这种试图破坏两个人的爱情关系,却反而使两个人爱得更深的现象。
德瑞斯考尔等人1972年研究了91对已婚夫妇和相恋已打8个月以上的49对恋人。
在研究中,考察了被研究夫妇与恋人的彼此相爱程度与他们父母干涉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父母干涉程度与恋人们的情感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父母干涉程度越高,情人之间相爱也越深。
研究后的6至10个月期间,德瑞斯考尔等人对
这些研究对象又作了调查,试图了解他们父母的干涉是否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相爱的水平。
结果证明父母干涉越大,恋人们爱的也越深。
四、爱情误区
爱情,大多数人想到的往往是纯洁、甜蜜、炙热、幸福的体验等等。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爱情观不正确,恐怕就难以享受到爱情的甜蜜,相反只会感受到爱情的苦涩,觉得其令人痛苦。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成熟期,恋爱欲望强烈,渴望与异性交朋友,可以说,在大学校园里,谈恋爱已成风气,是一个十分普遍的事情。
但是,一些爱情中的出现的误区或问题,诸如热恋、单恋以及失恋中的问题等,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第一种问题是恋爱中的过度反应。
恋爱是美好的,并且一旦陷入爱河中,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定会有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一些反应是比较正常的,比如等待的急躁、见面的激动等等。
但问题在于存在许多易产生消极后果的过激反应。
比如每当与恋人分开时就如同生离死别、痛苦不堪、茶饭不思、失眠不安、辦转反侧;恋人与其他异性谈笑几句就觉得不舒服,感觉私有财产遭到了侵犯,猜疑、妒忌、坐立不安等等。
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恋爱中经常出现的过激的情感问题。
第二种问题是单相思的苦涩。
在大学校园里,几乎每个男女同学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这是一种正常的爱慕和情懷。
但是,如果这种爱慕上升到日夜思念,就会变成单恋。
其实,单恋有的时候也很美好,把一种爱慕的情愫藏于自己的内心深处,没
有非分之想,仅用来鼓励自己。
但是,如果误解对方意思,误把友情当爱情,陶醉于自己的主观幻想中就不对了。
还有一些人明明知道对方不喜欢自己,还是一味的追求,反复纠缠,甚至以哭啼、乞求、自杀来表“真心”,这些都是变态的单恋。
也还有一些人是暗恋,明明自己深爱对方,却因怯于表达而故意在对方面前表现出一副爱理不理的神情,他们害怕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情,将爱埋于心底。
其实暗恋是常有的,如果你只是默默关注,不影响自己平时的生活,那就是正常的,但如果暗恋已到了影响自己的平日生活和学习,却仍不敢表达自己的感情,就易导致抑郁胸闷,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第三种问题是失恋的苦涩。
在大学校园里,“有情人”虽多,但“终成眷属”者甚少。
失恋是恋爱中常有的事情,而失恋的苦淫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抚平的,但如果你能很好的调适自己,也是可以顺利走出失恋的阴影的。
不过,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在庞大的失恋大军中,有许多人都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因而导致了情感问题。
比如,有些失恋者觉得自己被抛弃了,羞愧难当,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心灰意冷,进而封闭自己的内心,甚者绝望以至轻生;有的人面对分手这个事实,仍抓着旧爱不放,靠回忆过日子,自欺欺人,从失恋又陷入单恋的泥潭;还有的人在分手后开始变得玩世不恭,不再相信爱情,怀疑一切;更有甚者,因被“抛弃”而失去理智,进而愤怒和绝望,产生报复心理,既害人也害己。
这些失恋后的错误行为方式,造成了大学生情感上的许多问题,影响到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爱情与性
究竟存不存在“柏拉图式的爱情”?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情的动力和基础是人的性欲,是延续种属的本能。
爱情是根源于人的肉体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欲念。
“爱情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内容丰富的现象。
爱情的根源在本能,在性欲,这种本能的欲望不仅把男女的肉体,而且把男女的心理引向一种特殊的、亲昵的、深刻的相互结合。
但是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本能,不仅仅是柏拉图式的神奇剧、淫欲和精神的涅槃。
爱情把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连接在一起,它是生物关系和社会关系、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综合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性观念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传统的性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逐渐减弱。
而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 18—24 岁,由于性机能的成熟,大学生的性欲望也逐步增强,呈现出来的特征就是关心异性、渴望异性、希望与异性交往。
在中学时期由于学业的压力、家庭的管束、道德的约束、信息的滞后,很多人选择刻意压抑自己情欲和对恋爱的思欲,进入大学之后,这些约束不复存在,爱情像洪水一样倾泻如注、像猛兽一样倾巢而出。
追求美好的爱情是大学生性意识觉醒的标志。
大学校园开放、民主、自由、宽容的环境增添了异性之间交往的机会,促使大学生的性意识不断觉醒。
在性意识的驱使下,他们表现出对异性的爱慕和追求,不由自主的想靠近异性,积极主动的帮助异性,希望获得异性对自己的好感。
人际交往中的异性效应,使大学生的恋爱原动力进一步被诱发,谈恋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恋爱的进程中,网络文化的传播使得性意识进一步被潜移
默化的扩散,延伸为拥抱、牵手、亲吻、性行为甚至同居。
然而,过早的性行为并不能导致更愉快的人际互动。
许多例子表明,性行为并不是决定那种长期并最终成功的人机互动的重要因素。
同时,过早的性行为对自己以及社会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过早的性行为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不利,一旦打开了性的大门就难以自我控制,容易导致性泛滥,打乱人格发展的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郑国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杨学,茶利强,王玺.大学生恋爱观研究综述.高校管理.
3.康红蕾.当代女大学生理性婚恋观教育探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马云.我国当代大学生网恋问题的探析——论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依托,构建当代大
学生的和谐文明的恋爱观.[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5.凌琦高校情感教育探析[J]1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