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4 Linux文件系统 vi编辑器和C语言程序开发
2020-Linux文版-实验3-Vi编辑器的使用及C编程-学生实验报告模板-P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名称:实验3 Vi编辑器的使用及C编程学生姓名:孙文浩班级计算机 141 学号学院(系):信息数理学院指导教师:庄丽华实验时间: 2016 年 9 月 30 日实验成绩:实验3 Vi编辑器的使用及C编程一、实验要求(1)掌握Vi的三种运行模式及切换方法;(2)掌握使用Vi的各种操作命令进行文本文件的编辑;(3)用Vi编写Linux下C程序,掌握gcc编译。
二、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1、vi编辑器的使用【操作要求1】首先用合法用户名登陆系统,不保存直接退出。
【操作步骤】(1)在系统提示符下,输入vi,按回车键,进入vi的界面。
(2)输入:q!不保存直接退出。
【操作要求2】新建文件f1并编辑一段文字进行保存。
【操作步骤】(1)在系统提示符下输入vi f1,按回车键。
(2)看到vi的界面,输入i,左下角会出现“插入”。
(3)输入一段文字。
10 Basic Linux Networking and Monitoring Commands You Should KnowI have listed down 10 basic Linux networking and monitoring commands which eachLinux user should know. These Linux basic networking and monitoring commands like hostname, ping, ifconfig, iwconfig, netstat, nslookup, traceroute, finger, telnet, ethtool are used for viewing the IP address of the Linux server, managing Linux server network adapter configuration, making network connections among Linux servers over telnet andethernet, Linux server information etc. Lets have a look on the following Linux networking and monitoring commands.(4)按Esc键,进入命令模式。
linux实验报告vi编辑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学习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及加工处理文本二、实验内容1.进入和退出vi2.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3.在新建的文本文件上移动光标位置4。
对文件执行删除、复原、修改、替换等操作三、主要的实验步骤(1)vim简介系统管理员的重要工作就是修改与设定某些重要软件的配置文件,因此至少得要学会一种以上的命令界面文本编辑器。
在所有的Linux distributions 上都会有的一套文字编辑器就是vi,而且很多软件默认的也是使用vi 为他们编辑接口。
vim 是高级版本的vi ,vim 不但可以用不同颜色显示文字内容,还能够进行诸如shell script,C program 等程序的编辑功能。
(2)vi的使用基本上vi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一般模式”、“编辑模式”和“命令模式”。
这三种模式的作用分别是:一般模式:以vi 打开一个文档就直接进入一般模式(这是默认的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你可以使用“上下左右”键来移动光标,可以使用“删除字符”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文档内容,也可以使用“复制、粘贴"来处理文件数据。
●编辑模式:在一般模式中可以进行删除、复制、粘贴等操作,但是却无法编辑文件内容!要按下“i,I,o,O,a,A,r, R”等任何一个字母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
通常在Linux 中,按下这些按键时,在屏幕的左下方会出现“INSERT或REPLACE”字样,此时才可以进行编辑.而如果要回到一般模式时,则必须要按下“Esc"这个按键即可退出编辑模式.●命令模式:在一般模式当中,输入: / ?三个中的任何一个按钮,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
在这个模式当中,可以提供查找数据的操作.读取、保存、大量替换字符、离开vi 、显示行号等的操作是在此模式中完成的!(3)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进入vi2、建立一个文件,如file.c 进入插入模式,输入一个C语言程序的各行内容,故意制造几处错误,最后,将文件存盘,回到shell状态下3、运行gcc —o file file。
Linux操作系统Vi文本编辑器试验报告
Vi 文本编辑器1.实验目的文本编辑器的原理和操作。
1.了解vi文本编辑器的相关命令。
了解vi 2.2.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1.操作系统inuxL.3.实验步骤1.什么是vi文本编辑器?Vi是一个全屏幕文本编辑器优点:具有文本编辑所需的所有功能.1适用于各种版本的Unix/Linux2.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终端.3使用灵活快捷.4缺点:界面不太好看1.按键命令太多2.2. 如何调用vi在系统提示符后输入vi和想要编辑(或建立)的文件名(如:vi[path]filename),便可进入vi。
如果只输入vi,而不带有文件名,也可以进入vi。
然后先创建文件的内容,时,只需在退出命令后输入文件名即可。
vi在退出进入vi之后,首先进入的就是编辑模式,进入编辑模式后vi等待编辑命令输入而不是文本输入,也就是说,这时输入的字母都将作为编辑命令来解释。
.进入编辑模式后光标停在屏幕的第一行首位上(用_表示),其余各行的行首均有一个“~”符号,表示该行为空行。
最后一行是状态行,显示出当前正在编辑的文件名及其状态。
如果是[New File],则表示该文件是一个新建的文件。
如果输入vi带有文件名后,文件已在系统中存在的话,则在屏幕上显示出该文件的内容,并且光标停在第一行的首位,在状态行显示出该文件的文件名,行数和字符数。
在编辑模式下输入插入命令i、附加命令a、打开命令o、修改命令c、取代命令r或替换命令s都可以进入插入模式。
在插入模式下,用户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vi当作文件内容保存起来,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在文本输入过程中,若想回到命令模式,按ESC键即可。
在编辑模式下,用户按“:”键即可进入命令模式,此时vi会在显示窗口的最后一行(通常也是屏幕的最后一行)显示一个“:”作为命令模式的提示符,等待用户输入命令。
多数文件管理命令都是在此模式下执行的。
末行命令执行完成后,vi自动回到编辑模式。
如图3.1所示。
若在命令模式下输入命令过程中改变了主意,可用退格键(backspace)将输入的命令全回到编辑模式。
linux实验报告vi编辑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学习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及加工处理文本二、实验内容1.进入和退出vi2.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3.在新建的文本文件上移动光标位置4。
对文件执行删除、复原、修改、替换等操作三、主要的实验步骤(1)vim简介系统管理员的重要工作就是修改与设定某些重要软件的配置文件,因此至少得要学会一种以上的命令界面文本编辑器。
在所有的Linux distributions 上都会有的一套文字编辑器就是vi,而且很多软件默认的也是使用vi 为他们编辑接口。
vim 是高级版本的vi ,vim 不但可以用不同颜色显示文字内容,还能够进行诸如shell script,C program 等程序的编辑功能。
(2)vi的使用基本上vi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一般模式”、“编辑模式”和“命令模式”。
这三种模式的作用分别是:一般模式:以vi 打开一个文档就直接进入一般模式(这是默认的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你可以使用“上下左右”键来移动光标,可以使用“删除字符”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文档内容,也可以使用“复制、粘贴"来处理文件数据。
●编辑模式:在一般模式中可以进行删除、复制、粘贴等操作,但是却无法编辑文件内容!要按下“i,I,o,O,a,A,r, R”等任何一个字母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
通常在Linux 中,按下这些按键时,在屏幕的左下方会出现“INSERT或REPLACE”字样,此时才可以进行编辑.而如果要回到一般模式时,则必须要按下“Esc"这个按键即可退出编辑模式.●命令模式:在一般模式当中,输入: / ?三个中的任何一个按钮,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
在这个模式当中,可以提供查找数据的操作.读取、保存、大量替换字符、离开vi 、显示行号等的操作是在此模式中完成的!(3)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进入vi2、建立一个文件,如file.c 进入插入模式,输入一个C语言程序的各行内容,故意制造几处错误,最后,将文件存盘,回到shell状态下3、运行gcc —o file file。
1实验一Linux下的C语言编程环境
1.实验一:Linux下的C语言编程环境(上)
(1)编辑器vi的使用
(2)编译器gcc的使用
2.实验二:Linux下的C语言编程环境(下)
(1 )make 和Makefile 的应用
(2)gdb的使用
3.实验三:Linux下的文件编程
(1)文件基本I/O操作
(2)文件高级操作
4.实验四:基于流的标准I/O操作
(1)读和写流
(2)流文件的龙位
5.实验五:进程操作
(1)进程创建
(2)exec 函数
6.实验六:进程间通信(上)
进程间使用信号和管道进行通信
7.实验七:进程间通信(下)
进程间使用消息队列、信号量、共享内存进行通信(实验中可用消息队列作为这3种的代表)
8.实验八:线程操作
线程的创建与同步
9.实验九:网络编程
数据流套接字的编程。
Linux实习三 VI编辑器
实习三VI编辑器及shell命令一.实习目的1.学习vi的配置2.学习vi的常用编辑命令3.了解shell的功能及相关配置文件,及Bash常用命令二.实习内容1.练习对vi的简单配置,通过命令及配置文件set fenc=utf-8 "设定默认解码set nocp "或者set nocompatible 用于关闭VI的兼容模式set number "显示行号set ai "或着set autoindent vim使用自动对齐,也就是把当前行的对齐格式应用到下一行set si "或者set smartindent 依据上面的对齐格式,智能的选择对齐方式set tabstop=4 "设置tab键为4个空格set sw=4 "或者set shiftwidth 设置当行之间交错时使用4个空格set ruler "设置在编辑过程中,于右下角显示光标位置的状态行set incsearch "设置增量搜索,这样的查询比较smartset showmatch "高亮显示匹配的括号set matchtime=5 "匹配括号高亮时间(单位为1/10 s)set ignorecase "在搜索时忽略大小写syntax on "高亮语法2.自己复制一个文本文件练习vi的编辑命令在文本文件中可以通过输入Vi的插入命令(i)、附加命令(a)、打开命令(o)、替换命令(s)、修改命令(c)或取代命令(r)从命令方式进入到输入方式。
对于在文本中光标的移动可以简单的通过上下左右键来进行。
或者通过:$ 将光标移至行尾;W 将光标移至下一个词的开头;E 将光标移至词尾;M 将光标移至中间行的开头等。
对于文本文件的修改,可以通过:x 删除光标所在的字符;X 删除光标前面的那个字符;dd 删除光标所在的行;D 从光标位置开始删除到行尾;u 复原命令,取消刚才的插入或删除命令;. 重复命令。
实验三 Linux环境下的C程序设计
实验三Linux环境下的C程序设计实验目的:使学生熟悉Linux开发环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内容1. 掌握linux环境下GNU c语言相关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 掌握g;obc的作用3. 掌握Linux环境下c语言编程的一般方法。
实验步骤:1. 熟悉GNU 工具项目管理工具进入教材第五章对应的代码目录$ cd /linux_code/code/5/scropt运行scripy5-1.sh 脚本实现项目管理查看scripy5-1.sh的内容$ cat script5-1.sh反复运行该脚本,观察结果$ bash script5-1.sh$ bash script5-1.sh$ bash script5-1.sh运用GNU make工具进行项目管理观察makefile文件script5-2_makefile清楚目标代码$ make -f script5-2_makefile clean反复执行make -f script5-2_makefile,比较与shell脚本管理的区别$ make -f script5-2_makefile clean$ make -f script5-2_makefile clean$ make -f script5-2_makefile clean修改其总的一个文件,例如,app.c$ vi app.c 修改后重新保存继续运行$ make -f script5-2_makefile clean观察区别注意:如果直接键入$ make则相当于$ mmake -f makefile默认为makefile 或Makefile文件2. 掌握g;obc的作用汇编汇编代码exam5-7.s$ as exam5-7.s -o exam5-7.o链接目标代码exam5-7.o$ ld exam5-7.o -o exam5-7运行$ ./exam5-7比较查看exam5-8.c$ cat exam5-8.c编译与连接exam5-8.c$ gcc -o exam5-8 exam5-8.c运行$ ./exam5-83. 文件与目录的编程进入教材第六章对应的代码目录$ cd /linux_code/code/6/script$ make若有警告不予理会分别分析与运行相应代码。
linux实验报告二-vi编辑器的使用
linux实验报告二-vi编辑器的使用
实验名称:vi编辑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掌握vi编辑器的基本用法,以及文件的保存和退出。
实验环境:ubuntu 16.04
实验内容:
1.进入vi编辑器
打开终端,输入vi命令进入vi编辑器。
例如:vi text.txt (text.txt是要编辑的文件名,如果文件不存在,会自动创建
一个新文件并打开)。
2.编辑文本
vi编辑器默认进入命令行模式,只能执行命令,不能编辑文本。
需要进入编辑模式才能输入文本。
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下i或a键即可进入插入模式。
其中i表
示插入光标左边,a表示插入光标右边。
在插入模式下,可以输入文本,也可以使用退格键、删除键、方向键等。
3.保存并退出
完成文本编辑后,需要保存并退出。
首先按下ESC键回到命令行模式,然后输入:wq保存并退出。
如果只是想退出而不保存,可以输入:q!强制退出。
实验心得:
vi编辑器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文本编辑器,虽然刚开始使用时有些不习惯,但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操作,会慢慢地掌握其基本用法。
同时在使用vi编辑器时,一定要特别小心,避免误操作,否则会对文件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实验三_LINUX_下C语言使用、编译及调试实验
实验三:LINUX 下C语言使用、编译与调试实验一、目的:1、练习并掌握Linux提供的vi编辑器来编译C程序2、学会利用gcc、gdb编译、调试C程序3、学会使用make工具二、内容1、编写C语言程序,用gcc编译并观察编译后的结果,运行生成的可执行文件。
2、利用gdb调试程序。
3、学习编写makefile,并进行编译。
三、操作1、文件编辑器vi进入vi,直接执行vi编辑程序。
例:# vi test.c显示器出现vi的编辑窗口,同时vi会将文件复制一份至缓冲区(buffer)。
vi先对缓冲区的文件进行编辑,保留在磁盘中的文件则不变。
编辑完成后,使用者可决定是否要取代原来旧有的文件。
1) vi的工作模式(1)输入模式输入以下命令即可进入vi输入模式:a 在光标之后加入资料A 在该行之末加入资料i 在光标之前加入资料I 在该行之首加入资料o 新增一行于该行之下O 新增一行于该行之上(2)命令模式在输入模式下,按ESC可切换到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下,可选用下列指令离开vi::q! 离开vi,并放弃刚在缓冲区内编辑的内容:wq 将缓冲区内的资料写入磁盘中,并离开viZZ 同wq:x 同wq:w 将缓冲区内的资料写入磁盘中,但并不离开vi:q 离开vi,若文件被修改过,则要被要求确认是否放弃修改的内容,此指令可与:w配合使用(3)命令模式下光标的移动h 左移一个字符j 下移一个字符k 上移一个字符l 右移一个字符0(零)移至该行的行首$ 移至该行的行尾^ 移至该行的第一个字符处H 移至窗口的第一行M 移至窗口中间那一行L 移至窗口的最后一行G 移至该文件的最后一行W, w 下一个单词(W 忽略符号)B, b 上一个单词(B 忽略符号)(4) 命令模式下的编辑命令dd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yy 复制当前光标所在行p 将复制的内容粘贴在光标所在的位置后P 将复制的内容粘贴在光标所在的位置前x 删除当前光标字符X 删除当前光标之前字符u 撤消·重做2、GNU C编译器1) 使用gcc通常后跟一些选项和文件名来使用gcc编译器。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2-Vi编辑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熟悉掌握Linux基本命令,熟悉VI编辑器的使用方法,练习Linux环境下的用户、分组管理,熟悉掌握Shell脚本编程。
二、实验内容1.在 root 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 test 的目录,并进入该目录;[root@localhost ~]# mkdir test[root@localhost ~]# cd test2.将某个文件拷贝到test目录下;[root@localhost ~]# cp hello.java test/copytest.txt[root@localhost ~]# cd test[root@localhost test]# lscopytest.txt3.使用 vi 打开某个文件;[root@localhost test]# vi copytest.txt4.设定一下行号;:set number5.移动到第一行,向下搜寻text字符串,请问在第几行?gg/test6.复制 51 到 60 行的内容,并粘帖到最后一行之后;51gg10yyGp7.删除 11 到 30 行之间的 20 行;11gg20dd8.将文件另存成一个文件;:w /root/testmodify.txt9.移动到第 29 行,并且删除 15 个字符;29gg15x10.当前文件有多少行?G:.=11.编程练习用vi编写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程序,可以接受键盘输入的两个数和一个运算符号,并在控制台输出结果。
#! /bin/bashecho "please enter a number:"read aecho "please enter the next number:" read becho "please enter the operation rules:" read recho "result="if [ "$r"x = "+"x ]thenlet result=$a+$becho $resultelif [ "$r"x = "-"x ]thenlet result=$a-$becho $resultelif [ "$r"x = "*"x ]thenlet result=$a*$becho $resultelif [ "$r"x = "/"x ]thenlet result=$a/$becho $resultfi。
实验三_LINUX的C语言编程
实验三_LINUX的C语言编程第一篇:实验三_LINUX的C语言编程实验三 LINUX的C语言编程要求:1、请查阅资料,掌握vi编辑器的基本使用,包括两种不同模式的区别,如何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以及常用的编辑命令等;2、使用vi编写一个c程序,要求该程序通过命令行接收用户的输入,其输入参数为FreeBSD系统中的任意文本文件,接收输入后,c 程序读取该文件内容,并打印在屏幕上。
编辑好后,存为.c文件(如a.c),使用gcc编译该文件,运行结果文件。
3、详细记录学习的内容和实验的整个过程,包括用到的vi命令,c程序源代码,gcc命令,以及执行结果文件的命令等;4、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给出详细步骤;一:vi编辑器的使用vi 的两种命令模式;Command(命令)模式,用于输入命令;Insert(插入)模式,用于插入文本;Visual(可视)模式,用于视化的的高亮并选定正文;Command 模式是vi或vim的默认模式,如果我们处于其它命令模式时,要通过ESC键切换过来。
当我们按ESC键后,接着再输入:号时,vi会在屏幕的最下方等待我们输入命令;文件的保存和退出 :w 保存;:w filename 另存为filename; :wq!保存退出;:wq!filename 注:以filename为文件名保存后退出;:q!不保存退出;:x 应该是保存并退出,功能和:wq!相同光标移动j 向下移动一行; k 向上移动一行; h 向左移动一个字符; l 向右移动一个字符;插入模式(文本的插入)i 在光标之前插入; a 在光标之后插入;I 在光标所在行的行首插入; A 在光标所在行的行末插入;o 在光标所在的行的上面插入一行;O 在光标所在的行的下面插入一行;s 删除光标后的一个字符,然后进入插入模式; S 删除光标所在的行,然后进入插入模式;文本内容的删除操作 x 一个字符;#x 删除几个字符,#表示数字,比如3x; dw 删除一个单词;#dw 删除几个单词,#用数字表示,比如3dw表示删除三个单词;dd 删除一行;#dd 删除多个行,#代表数字,比如3dd 表示删除光标行及光标的下两行;恢复修改及恢复删除操作; u 撤消修改或删除操作;查找/SEARCH 注:正向查找,按n键把光标移动到下一个符合条件的地方; ?SEARCH 注:反向查找,按shift+n 键,把光标移动到下一个符合条件的替换:s /SEARCH/REPLACE/g 注:把当前光标所处的行中的SEARCH 单词,替换成REPLACE,并把所有SEARCH高亮显示;:%s /SEARCH/REPLACE 注:把文档中所有SEARCH替换成REPLACE;:#,# s /SEARCH/REPLACE/g 注:#号表示数字,表示从多少行到多少行,把SEARCH替换成REPLACE;二:编写程序和编译程序先在home文件夹下建立test文件夹,用于自己的程序开发。
实验三linux环境C语言开发工具.
11
vi编辑器的三种模式切换
• 六种进入方式
– – – – – – i I a A o O 在光标左侧输入正文 在光标所在行的行首输入正文 在光标右侧输入正文 在光标所在行的末尾输入正文 在光标所在行的下面增加新行,并在新行的行首输入正文 在光标所在行的上面增加新行,并在新行的行首输入正文
12
vi编辑器的三种模式
实验三 linux环境C语言开发工具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VI(VIM)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嵌入式C语言的编译方法; 3、 掌握程序的调试和执行方法。
1
实验三 linux环境C语言开发工具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电子版教材,学习VI的使用方法;
2、用Vi编写一简单C语言程序;
3、编程C语言程序;
19
GCC编译器介绍
文件后缀
.c .a .C;cc;.cxx
说明
C语言源程序 由目标文件构成的档案库文件 C++源程序
.h
.i .ii .m .o .s .S
源程序包含的头文件
经过预处理的C程序 经过预处理的C++程序 Objective-C源程序 编译后的目标文件 汇编语言源程序 经过预编译的汇编程序
4、调试和运行C语言程序;
5、书写实验报告。
2
三、实验原理
vi 是 Linux 系统中的全屏幕文本编辑器,是最常用的 文本编辑工具软件之一。 vi 是字符界面下最常用的编辑工 具,其功能强大,占用资源少,但不支持鼠标操作。现在 出现了图形界面下的 vi ,称为 VIM ,启动菜单选项为“开 始→应用程序→实用工具→ VIM 编辑器”,支持鼠标操作, 有类似其他软件的菜单和快捷按钮。字符界面下 vi 的操作 规则可以用在图形界面下的 VIM 中,本书主要介绍字符界 面的vi。
实验三-Linux----vi编辑器
用5dd删除后的截图如下:
用x删除后的截图如下:
X删除光标前的字符
用命令u恢复删除的内容后的截图如下:
用c命令修改后的截图如下:
用C命令修改后的截图如下:
新文本修改到光标末尾处
用cc命令修改后的截图如下:
用r命令截图后如下:
用R命令截图后如下:
用s命令截图后如下:
用S命令后截图如下:
实验三--------vi编辑器
1.进入VI编辑器
在VI编辑器中输入C程序截图如下:
运行gcc file.c–o myfle.c文件,改正其中的错误的截图如下:
重新编译file.c文件成功后的截图如下:
用./myfile运行file.c的截图如下:
运行man date >file10后的截图如下:
VI编辑器的使用与Linux操作系统下C语言的使用
VI编辑器的使用与Linux操作系统下C语言的使用一、实验题目Linux操作系统下C语言的使用二、实验课时2课时。
三、实验目的:熟悉Linux操作系统下c语言的使用。
四、实验内容学习Linux环境下gcc的使用;观察进程运行情况和CPU工作情况;五、实验步骤:1、屏幕编辑程序Vi的使用vi是Unix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文件编辑器。
启动vi的方法很简单:直接输入“vi”或直接输入“vi 文件名”命令。
启动vi时,处于命令状态,不能够输入字符,只能输入命令:a:“新增文本”(即Append)命令,执行后将进入输入模式,在当前光标之后新增文本。
I:“插入文本”(即Insert)命令,执行后将进入输入模式,在当前光标位置处新增文本。
d+d:“删除一行”命令。
x:“删除当前字符”命令。
P:“粘贴”命令,将复制的内容粘贴在目前光标所在的位置,若复制内容为整行文字,则会粘贴在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行。
:q:“退出vi”命令,不过如果在执行这个命令之前修改过内容,则无法退出。
:q!:“不存盘退出”命令,即是放弃所有的修改,强行退出。
:w:“存盘”命令。
:wq:“存盘退出”命令。
当我们使用“a”或“I”命令进行输入模式后,如果要回到命令模式,只需按一下ESC键即可。
2、Linux环境下的gcc的使用格式:gcc [选项][要编译的源程序文件名]当不用任何选项编译一个程序时,gcc将会生成(假定编译成功)一个名为a.out的可执行文件。
例如:下面的命令将在当前目录下产生一个叫a.out的文件:gcc mytest.c可以用-o编译选项为将产生的可执行文件指定一个文件名来代替 a.out,例如,将一个叫mytest.c的C程序编译为名叫mytest的可执行文件:gcc –o mytest mytest.c注意,当使用-o选项时,-o后面必须跟一个文件名。
例如:显示“hello,test world”的程序test.c如下:#include <stdio.h>int main{ printf(“hello,test world\n”);}在命令行上输入以下命令,编译和运行该程序并观察输出。
linux实验报告vi编辑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学习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及加工处理文本二、实验内容1.进入和退出vi2.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3.在新建的文本文件上移动光标位置4。
对文件执行删除、复原、修改、替换等操作三、主要的实验步骤(1)vim简介系统管理员的重要工作就是修改与设定某些重要软件的配置文件,因此至少得要学会一种以上的命令界面文本编辑器。
在所有的Linux distributions 上都会有的一套文字编辑器就是vi,而且很多软件默认的也是使用vi 为他们编辑接口。
vim 是高级版本的vi ,vim 不但可以用不同颜色显示文字内容,还能够进行诸如shell script,C program 等程序的编辑功能。
(2)vi的使用基本上vi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一般模式”、“编辑模式”和“命令模式”。
这三种模式的作用分别是:一般模式:以vi 打开一个文档就直接进入一般模式(这是默认的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你可以使用“上下左右”键来移动光标,可以使用“删除字符”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文档内容,也可以使用“复制、粘贴"来处理文件数据。
●编辑模式:在一般模式中可以进行删除、复制、粘贴等操作,但是却无法编辑文件内容!要按下“i,I,o,O,a,A,r, R”等任何一个字母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
通常在Linux 中,按下这些按键时,在屏幕的左下方会出现“INSERT或REPLACE”字样,此时才可以进行编辑.而如果要回到一般模式时,则必须要按下“Esc"这个按键即可退出编辑模式.●命令模式:在一般模式当中,输入: / ?三个中的任何一个按钮,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
在这个模式当中,可以提供查找数据的操作.读取、保存、大量替换字符、离开vi 、显示行号等的操作是在此模式中完成的!(3)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进入vi2、建立一个文件,如file.c 进入插入模式,输入一个C语言程序的各行内容,故意制造几处错误,最后,将文件存盘,回到shell状态下3、运行gcc —o file file。
实验3-4 Linux文件系统 vi编辑器和C语言程序开发
实验三Linux文件系统1、实验目的(1)熟悉和理解文件系统的概念和文件系统的类型。
(2)掌握文件系统的挂载方法。
(3)学会Linux中数据备份的方法。
(4)了解Linux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管理机制。
2、实验要求(1)掌握桌面环境下挂载和卸载移动存储介质的方法。
(2)掌握Shell命令挂载和卸载移动存储介质的方法。
(3)掌握mkfs、df等磁盘管理命令。
3、实验内容挂载文件系统,监视文件系统状态,维护文件系统,外部设备的使用,硬盘的使用,数据备份和文件的压缩,在GNOME下管理磁盘。
4、实验步骤第一步:挂载文件系统(1)手工挂载文件系统用mount命令挂载文件系统。
命令格式:mount [-fnrvw] [-t type] device dir其中,-t type:指定文件系统类型;device:待安装文件系统的块设备名;dir:安装点(目录);-r:将文件系统挂载为只读模式;-w:将文件系统挂载为读写模式。
操作:在软驱中插入一张磁盘,然后将软驱挂载为msdos文件类型。
挂载软磁盘的命令:mount -t msdos /dev/fd0 /mnt/floppy挂载完成后,用ls命令查看软磁盘中包括的文件。
用mount命令还可以显示所有已安装的文件系统。
命令格式:mount [-hV](2)手工卸载文件系统用umount命令卸载文件系统。
命令格式:umount [-hV]umount [-a] [-n] [-v] [-t types]其中,-a:表示要卸载/etc/fstab中的所有文件系统;-t types: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
操作:卸载软盘的msdos文件系统。
命令:umount -t msdos /dev/fd0卸载完成后,从软盘驱动器中取出软盘。
操作:优盘的安装与卸载。
在计算机的USB接口中插入优盘,然后用以下方法安装与卸载“优盘”。
对Linux系统而言,USB接口的移动硬盘是当作SCSI设备对待的。
实验三vi编辑器及GCC编译器的使用
实验三vi编辑器及GCC编译器的使用实验三vi编辑器及GCC编译器的使用【实验目的】一、掌握文本编辑器vi的使用方法二、了解GNU gcc编译器三、掌握使用GCC编译C语言程序的方法【实验内容】一、vi的三种工作模式:1、命令模式:执行相关文本编辑命令2、输入模式:输入文本3、末行模式:实现查找、替换、保存、多文件操作等等功能二、进入vi,直接在Shell提示符下键入vi [文件名称],如果该文件在当前目录不存在,则vi创建之。
三、退出vi1、在命令模式下输入“:wq”,保存文件并退出vi2、若不需要保存文件,输入“:q”3、若文件已修改,但不保存,输入“:q!”强制退出vi4、其它一些不常用的方法在此省略。
四、命令模式下的常用编辑命令1、启动vi后,进入的是vi的命令模式2、按i键,进入输入模式,可以进行文本的编辑,在输入模式下,按esc 键,可切换回命令模式i:光标位置不变,可在光标左侧插入正文a:光标位置向后退一格,可在光标左侧插入正文o:在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增添新行O:在光标所在行的上一行增添新行I:光标跳到当前行的开头A:光标跳到当前行的末尾3、光标的移动k、j、h、l分别等同于上、下、左、右箭头键Ctrl+b,向上翻一页Ctrl+f,向下翻一页nH,将光标移到屏幕的第n行nL,将光标移到屏幕的倒数第n行4、删除文本nX,删除光标所指向的后n个字符D,删除光标右侧的所有字符(包括光标所指向的字符)db,删除光标左侧的全部字符ndd,删除当前行和当前行以后的n行内容5、粘贴和复制p,将缓冲区的内容粘贴到当前字符的右侧P,将缓冲区的内容粘贴到当前字符的左侧yy,复制当前行到内存缓冲区nyy,复制n行内容到内存缓冲区6、搜索字符串/str1,正向搜索字符串str1n,继续搜索str2,反向搜索字符串str27、撤销和重复u,撤销前一条命令的执行结果.,重复最后一条命令五、末行模式下的命令:n,将光标移动到第n行:nw file,将第n行写入file文件:n,mw file,将第n行至第m行写入file文件:w,将编辑的内容写入原始文件:wq,将编辑的内容写入原始文件并退出编辑程序:w file,将编辑的内容写入file文件,保持原有文件的内容不变:f file,将当前文件重命名为file :e file,编辑新文件file代替原有内容:f,打印当前文件的状态,如文件的行数,光标所在的行号等:!<命令>,执行相应shell命令六、三种工作模式的切换1、在Linux shell下,键入vi或vi <文件名>进入命令模式2、在命令模式下,键入:进入末行模式3、在命令模式下,键入文本编辑命令如i,a,o等进入文本输入模式4、在文本输入模式下,按esc键进入命令模式5、在末行模式下,按backspace键或del键进入命令模式6、在末行模式下,键入q或wq,退出vi,饭后到Linux shell下GCC编译器的使用一、使用vi或其它文本编辑器,输入C语言程序,并保存为test.c二、在Linux shell下,输入命令gcc –o test test.c三、编译正确后,输入命令./test运行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四、若编译错误,根据提示信息,进入程序查错,再回到第二步,直至程序语法无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Linux文件系统1、实验目的(1)熟悉和理解文件系统的概念和文件系统的类型。
(2)掌握文件系统的挂载方法。
(3)学会Linux中数据备份的方法。
(4)了解Linux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管理机制。
2、实验要求(1)掌握桌面环境下挂载和卸载移动存储介质的方法。
(2)掌握Shell命令挂载和卸载移动存储介质的方法。
(3)掌握mkfs、df等磁盘管理命令。
3、实验内容挂载文件系统,监视文件系统状态,维护文件系统,外部设备的使用,硬盘的使用,数据备份和文件的压缩,在GNOME下管理磁盘。
4、实验步骤第一步:挂载文件系统(1)手工挂载文件系统用mount命令挂载文件系统。
命令格式:mount [-fnrvw] [-t type] device dir其中,-t type:指定文件系统类型;device:待安装文件系统的块设备名;dir:安装点(目录);-r:将文件系统挂载为只读模式;-w:将文件系统挂载为读写模式。
操作:在软驱中插入一张磁盘,然后将软驱挂载为msdos文件类型。
挂载软磁盘的命令:mount -t msdos /dev/fd0 /mnt/floppy挂载完成后,用ls命令查看软磁盘中包括的文件。
用mount命令还可以显示所有已安装的文件系统。
命令格式:mount [-hV](2)手工卸载文件系统用umount命令卸载文件系统。
命令格式:umount [-hV]umount [-a] [-n] [-v] [-t types]其中,-a:表示要卸载/etc/fstab中的所有文件系统;-t types: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
操作:卸载软盘的msdos文件系统。
命令:umount -t msdos /dev/fd0卸载完成后,从软盘驱动器中取出软盘。
操作:优盘的安装与卸载。
在计算机的USB接口中插入优盘,然后用以下方法安装与卸载“优盘”。
对Linux系统而言,USB接口的移动硬盘是当作SCSI设备对待的。
插入移动硬盘之前,应先用fdisk –l 或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①插入U盘之前,输入命令“fdisk -l”查看系统的硬盘分区情况,屏幕显示如下:Disk /dev/sda: 8589 MB, 8589934592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04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sda1 * 1 13 104391 83 Linux/dev/sda2 14 979 7759395 83 Linux/dev/sda3 980 1044 522112+ 82 Linux swap②然后插入U盘,再次输入命令“fdisk -l”,查看系统的硬盘分区情况,显示如下:Disk /dev/sda: 8589 MB, 8589934592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04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sda1 * 1 13 104391 83 Linux/dev/sda2 14 979 7759395 83 Linux/dev/sda3 980 1044 522112+ 82 Linux swapDisk /dev/sdb: 2004 MB, 2004877312 bytes129 heads, 32 sectors/track, 948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4128 * 512 = 2113536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sdb1 * 1 949 1957872 6 FAT16Partition 1 has different physical/logical endings:phys=(956, 128, 32) logical=(948, 75, 32)此时,在硬盘分区中多了一个设备/dev/sdb1,这就是U盘在当前Linux系统下新加入的SCSI硬盘分区信息。
③输入命令“mkdir /mnt/usb”,在/mnt目录下新建一个子目录。
④输入命令“mount –t vfat /dev/sdb1 /mnt/usb”,使用mount命令将优盘挂在/mnt/usb目录下。
⑤输入命令“ls /mnt/usb”,查看U盘所有的文件,但是屏幕显示的中文有乱码。
⑥输入命令“umount /mnt/usb”,卸载U盘。
⑦输入命令“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sdb1 /mnt/usb”,使用中文字符集形式挂载U盘。
⑧输入命令“ls /mnt/usb”,此时屏幕正确显示文件的中文信息。
⑨输入命令“umount /mnt/usb”,卸载U盘,最后才能拔出U盘。
(3)自动安装和卸载文件系统除了可以用手工方式挂载文件系统外,还可以通过文件/etc/fstab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etc/fstab文件中包括了所有要挂载的文件系统的列表。
在该文件中,每一行代表一个文件系统(除注释行外)。
每行的构成如下。
∙设备名:指定要安装的存储设备或远程文件系统。
∙安装点:指定文件系统的安装点。
∙文件系统类型:指定要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选项:一组以逗号分开的挂载选项。
∙备份选项:指定是否使用dump命令备份文件系统。
∙检查选项:指定在系统引导时fsck检查文件系统的顺序。
以下是一个/etc/fstab文件的实例:/dev/had3 /ext3 defaults 1 1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dev/had1 /dosc vfat defaults 0 0/dev/had2 /dosd vfat defaults 0 0/dev/had4 swap swap defaults 0 0/dev/fd0 /mnt/floppy msdos noauto,user 0 0/dev/cdrom /mnt/cdrom iso9660 noauto,user 0 0None /proc proc defaults 0 0操作:查看自己计算机Linux系统的/etc/fstab文件构成,若系统中不包括自动挂载软盘和光盘的内容,请增加一行,使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软盘和光盘文件系统。
第二步:监视文件系统状态可以用df命令显示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
使用df的例子: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dev/hda3 2563244 1344202 1086506 55% //dev/hda2 1614272 928 1613344 0% /dosc/dev/hda1 2004192 1509268 494924 75% /dosdNone 127788 0 127788 0% /devshm/dev/fd0 1423 195 1229 14% /mnt/floppy可以用du命令显示文件系统中一个目录及所有子目录所占空间。
一个使用du的例子:du –s /home310984 /home第三步:维护文件系统对文件系统进行维护的方法如下。
(1)在文件/etc/fstab中检查选项参数设置为大于0的正整数,使系统在启动时自动检查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2)用fsck命令检查文件系统。
fsck命令是一个前端命令,根据不同的文件系统类型,将调用不同的检查程序,如fsck.ext2。
第四步:软磁盘的使用为了在Linux中使用一张新的磁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软磁盘插入软驱。
(2)对磁盘进行格式化,命令如下:fdformat /dev/fd0H1440(3)在软磁盘上建立文件系统,命令如下:mkfs /dev/fd0 (创建ext3文件系统)或mkdosfs /dev/fd0 (创建dos文件系统)(4)将软磁盘挂载到主文件系统上,命令如下:mount /dev/fd0 /mnt/floppy(5)进行文件复制等操作。
(6)卸载文件系统,命令如下:umount /mnt/floppy第五步:硬盘的使用(1)创建分区在Linux中,硬盘(IDE设备)对应的设备文件均放在/dev目录下,一般一台计算机可以接多个物理硬盘,各硬盘对应的设备文件如下。
/dev/had:Primary Master硬盘。
/dev/hdb:Primary Slave硬盘。
/dev/hdc:Secondary Master硬盘。
/dev/hdd:Secondary Slave硬盘。
每个物理硬盘还可以分区,每个分区也有对应的设备文件。
例如,若Primary Master 硬盘有4个分区,则各分区的设备文件分别为/dev/hda1、/dev/hda2、/dev/hda3和/dev/hda4。
硬盘使用前,应对其进行分区。
在Linux中常用的分区工具是fdisk。
用fdisk创建分区的命令:fdisk /dev/had或 fdisk /dev/hdc执行该命令后,进入fdisk界面,如图2-1所示。
图中创建了一个hda4的分区。
图2-1 fdisk分区(2)创建文件系统硬盘分区后,可以在新建的分区上创建Linux兼容的文件系统。
创建文件系统后,才可以使用分区上的存储空间。
创建ext3文件系统的命令:mkfs /dev/hda4。
创建dos文件系统的命令:mkdosfs /dev/hda4。
(3)将分区挂载到主文件系统中除主文件系统以外,文件系统必须挂载到主文件系统目录树下才能使用。
挂载文件系统的命令:mount -t vfat /dev/hda4 /mnt。
(4)卸载文件系统的命令:umount /mnt第六步:数据备份和文件的压缩由于硬盘上的数据很容易受到损坏,需要将重要的数据和文件进行备份。
备份文件一般存放在其他介质上,如软磁盘、优盘、光盘等。
最简单的备份方法是文件复制,在Linux 中广泛使用tar命令进行备份。
操作:使用以下命令将/etc为起点的整个目录树进行备份。
(1)用tar命令生成备份档文件:tar -cvf etcbak.tar /etc。
(2)用gzip命令将备份文件进行压缩,生成压缩包文件etcbak.tar.gz:gzip etcbak.a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