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1课《 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1课《 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画龙点睛,恰如其分地分析了我中、西路军取得胜利的原 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本质, 增强了消息的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5、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有什么作用?
(1)议论:画龙点睛,恰如其分地分析了我中、西路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本质,深化了文章的 主题。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 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读准字音
阻遏( è ) 荻港( dí ) 歼灭( jiān )
芜湖( wú ) 溃退( kuì ) 瑰宝( guī )
3、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 渡江作战兵力:多
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从一千余华里
这一部分简述渡江
战役胜利成功。的战线上,冲破敌阵,
战线:长
语言简明扼要,横概渡长江。西起九江
括性强,及时、准
确的对事件进行(了不含),东至江阴,
报道,给读者以完
整鲜明的印象,均又是人民解放军的渡 领起了下文。 江区域。
合作探究
我班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写一则消息,来报道校园里最近发生的事情。(200字左 右) 2、查阅有关“解放战争”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珍惜现在的 美好时光。
自主学习
1、找出本文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及结语。 2、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 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 3、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习题精选(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习题精选(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习题精选选择题。

1. 下列解词有误的一项是()A.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B.业已:已经。

C. 溃退:散乱,败退。

D. 督战:帮助作战。

2. 为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动词正确的一项是()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及()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 消灭击败夺回占据控制B. 歼灭击败占据控制切断C. 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D. 消灭击溃控制占据控制3. 添加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20日夜起____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____芜湖线_____渡至繁昌_____铜陵_____青阳_____荻港_____鲁港地区____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_____A.,、,、、、、,。

B.,、。

、、、、,。

C.。

、,、、、、,。

D.,,,,,,,,。

4.与短语“擦破了”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拒绝和平控制要塞纷纷溃退渡过南岸B.清楚得很踢一脚说下去爽快极了C.英勇善战冲破敌阵热起来在九江D.横渡长江广大官兵锐不可当。

甚为微弱5.对“不含”两字在文中意义理解有误的两项是()A.标明解放军渡江的地域界限,以防产生歧义。

B.文意是解放军西起九江地区,但不包含九江城。

用“不含”一词简洁明了。

C.使人清楚九江城防守坚固不可逾越,故不包含在内。

D.既说“西起九江”,又说“不含”属于行文矛盾,应删掉“不含”。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的标题除了有主标外,还必须有引标和副标。

B.新闻既然要求报道客观事实,那么语言中就不应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C.“西起九江(不含)”。

如果去掉“不含”两字,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

D.“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中“不料”指汤恩伯那一天到达芜湖是人们没有料到的。

参考答案:1. D2. C3. A4.B5.CD6.C(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二、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的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是()A 锐不可当(dǎng阻挡、抵挡)B 馈退(kuì馈败)C 歼灭(jiān消灭)三、填空。

消息,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等几部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是从至。

主体是从至。

四、阅读。

(一)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二)分析下列句中加黑词在句中的含义和作用。

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百万:不含:均是:2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封锁长江。

较为:然:一切:五、选做题。

我们的老顾问余凤英离休了。

她老早就说过,离休的时候要送给我们一件注着特别感情的礼物。

那天她来了,抱着一盆自己亲手栽培的马兰花,把它放在办公室的窗台上,深情地说:“马兰花,一看到它我就不由想起了延安。

”余老太太是个“老延安”,特别喜欢马兰花。

她家的小院里从不种玫瑰,也不种丁香,更不种什么柱顶红之类,却栽种着一簇簇的马兰花。

春天,马兰花蓬蓬勃勃地生长,十分惹人喜爱。

特别是那修长苍劲的叶子,托着盛开的蓝而带有紫纹的花瓣,活似一张张乳燕的小嘴。

花虽不艳,却散发着沁人的清香。

这时候,余老太太的心就像盛开的马兰花,温柔的笑总是挂在饱经风霜的脸上。

你若带孩子到她家作客,她准会拿出好多用马兰花编成的小动物,诸如花蝴蝶、青蛙、鸽子等等。

孩子乐得直跳。

大家都说,余老太太与马兰花有着特别的感情,并把这感情与她不肯随便扔掉半块纸头的老习惯联系在一起。

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课件
消息二则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说课稿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 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消息二则的其中一则《人 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 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 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 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 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消息二则》中的其中一则。这篇消息是1949年4月 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 义。
2. 出示表格,学生自主阅读主体部分并完成填空。 军队渡江区域渡江时间兵力敌军抵抗程度 (主体参与,精讲多练,及时反馈。这样学生只要仔细阅读,就能成 功完成任务。接着,顺水推舟,划分主体部分层次,理请文章脉络。 )
板块三、复习巩固,深入探究 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 地感知﹑领会﹑内化﹑积淀。根据文体特征,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 假如你是记者,你接到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 播音中。学生分组准备后对照地图模拟播音员进行朗读比赛。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出示视频:《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段,了解时代背景。 接着自由朗读课文。(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内容,集中注意方向,唤醒求知期望,调拨动力 机制,顺势进入学习情境。 )

初中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初中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第1课新闻两则》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锐不可当.()歼.灭()击溃.()绥靖..()()阻遏.()鄂.豫()逃窜.()2.填空(1)新闻又称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地报导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份。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____为主,也能够适当穿插________。

3、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何?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冲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何?③“我已消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何要连用“消灭”、“击溃”两个动词?④“咱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丛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这些词语内涵别离是什么?表现语言特点是什么?4.在下列语段当选择适当的词填空。

(填番号)国民党的(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份)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反对 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以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牢靠 B.牢固 C.巩固 D.顽固)的,(A.弱点B.松懈 C.劣势 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五、请用一句话归纳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今日凌晨4时33分,在通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二、阅读(考试链接)(一)(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电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时刻精准到“时”暗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导语点明新闻人物是,其中“百万”说明了。

八年级语文上1.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1.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同步练习一、基础演练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wúxiǔkuìdí()湖摧枯拉()()退()港2.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A.标题主体结尾B.标题导语主体C.标题时间正文D.标题时间人物3. 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

下面是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谦虚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4.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 ) (2)新闻的记叙要素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

( ) (3)新闻的标题分为引题、正题和副题,三个标题缺一不可。

( )(4)新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 )(5)新闻的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 )(6)新闻的背景,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

( )5. 对下列各句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南阳为古宛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因其地理形势和所处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记叙)B.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

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

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

(描写)C.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记叙)D.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议论)6. 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的学生过于强调自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不讲责任,教育他们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训练(附答案共32套)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训练(附答案共32套)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训练(附答案共32套)1 消息二则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豪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签()定(2)上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 2.填空。

(1)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2)新闻的最主要特点是。

3.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来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专家和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类的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火了,它们不仅将汉字“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

有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在微博话题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

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5、6题。

5.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0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消息写作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写作之课内微写作(部编版)

0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消息写作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写作之课内微写作(部编版)

(八上)1.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至“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从“二十日夜起”到课文最后。

六要素人物:我三十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地点:芜湖、安庆之间原因:国民党反动派遇到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纷纷溃退经过: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结果:到21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二】知识点讲解消息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宏大的气势。

写消息最重要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标题要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导语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提纲挈领,牵引全文。

主体是对新闻事实展开叙述,使其具体而完整。

新闻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新闻的语言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

【三】名家类文我军解放郑州新华社郑州前线二十二日二十四时急电(毛泽东)我中原人民解放军于今日占领郑州。

守敌向北面逃窜,被我军包围于郑州以北黄河铁桥以南地区,正歼击中。

郑州为平汉、陇海两大铁路的交点,历来为军事重镇。

蒋介石因徐州告急,被迫将驻郑兵团孙元良部三个军(按:国民党军从十月起整编师均改称为军,整编旅均改称师)东调,郑州守兵薄弱,我军一到,拼命奔逃。

现郑州东面之中牟县、北面之黄河桥均被我军切断,逃敌将迅速被歼。

赏析:【四】优秀云仿作校园趣事某某班广播站9月3日电 9月3日,某某班某同学因下课贪食辣条引起不适而紧急去医务室。

不知何时,零食渐渐袭占了校园,同学们都在课下互相交流零食。

小明今天偷偷带了三个大辣片来到班级,因为他和小李越好了大辣片挑战。

因为他们提前约好了要挑战一下看谁吃辣最厉害。

随着周围同学的加油打气,比赛开始了,小明和小李在一声声被辣的丝丝声中,各吃完了第一个大辣片,不分胜负。

班长在旁边说了一句不要再吃了,会吃坏肚子的。

遭到了包括比赛两人的周围的人的无视。

紧接着打开了第二个大辣片,开始撕咬起来(吃辣片)。

初中语文 新闻概括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  新闻概括练习题(含答案)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 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 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 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 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 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 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 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 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能力考查: 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 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它主要考察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 1.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读懂) 2.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能力(筛选) 3.语言的概括与表达能力(表达)
重庆考试情况分析:
考查形式:拟写新闻标题 概括新闻内容
考查年份:2015年B卷,2016年A卷, 2017年A卷
“太空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将逐步把科学 数据向全世界开放,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国家联合参 与到太空探索计划中来。”吴伟仁说。
嫦娥玉兔再度唤醒 开放数据共探太空
重庆考试题型:
二、概括新闻内容
例1(2017·重庆中考A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 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
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 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 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 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 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 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 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 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步练习2(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步练习2(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步练习基础知识一、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溃()退歼()灭芜()湖荻()港诸()县锐不可当()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 殷()切殷()红殷()勤朱殷()A yīnB yān2 当()选妥当()当()面恰当()A dāngB dàng3 要塞()阻塞()堵塞()边塞()A sàiB sèC sāi三、给下列各组字注音并组词:四、解词并解释加黑的字:1锐不可当:2 击溃:3 业已:六、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冲破敌镇江阴要塞B 纷纷溃退锐不可当C 横渡长江毫无斗志D 都很懈气英勇善战六、将恰当字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立()()然A 即B 既2 欢()佳节()来()去A 踱B 度3 拒()()裂A 决B 绝七、选词填空:此处敌军抵抗较为(坚强、顽强、顽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战争、战斗、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击败、击退)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限制、制服)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八、辨别下列词词在文章中的感情色彩: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溃退激战泄气顽强毫无斗志歼灭抵抗微弱冲破占领击溃褒义词语:中性词语:贬义词语:九、语文常识填空:1 新闻也叫,是报纸、广播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它地报道国内外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 一条新闻,通常包含、、、、五个部分。

3 从表达方式上看,新闻一般以为主,也可以适当做些,还可穿插适当的和。

阅读十、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表。

十一、阅读导语部分,回答下列问题:(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 导语的电头所写内容包括;这些内容说明了,。

2 导语点明新闻人物是,其中“百万”说明了,。

将“大军”改为“解放军”行不行?为什么?。

3 导语点明的事件是,“横渡”写出了怎样的气势?4 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习题(含答案)

《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同步练习1.常识填写。

⑴消息的主要结构有三:、和。

⑵消息的主要特点是。

2.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胜利南渡”点明了。

3.这是一篇动态消息,请指出本文所包含的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结果:4.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

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

5.请揣摩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2)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6.请写该消息的导语。

7.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

下面是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谦虚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8、语言运用:在空格处各写一句话,把整个寓言补写完整。

上帝派三位天使前往人间,各自完成一项使命。

他吩咐第一位天使去寻找一个美貌的人,叮咛第二个天使选拔一个能干的人,委派第三个天使觅求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第一位天使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带着一个人回来,完成使命。

第二位天使也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带回一个人,完成使命。

奇怪的是第三位天使去了整整一年,依然没有回音。

上帝把他找回来,厉声训斥:“为什么别人早已完成使命,你却迟迟不归?”那位天使非常委屈,据理申辩:“尊敬的上帝,你想,一个人外貌的美丑,;一个人才干的大小,;而一个人品德的高下,。

”9、能力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三个适于评价“约旦河”“盐海”的成语。

[+初++中语文]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消息 题目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人民 解放军 百万大 军横渡 长江》
1949 西起九
年4月 江(不
20日 含), 渡江
夜至 22日
东至江 阴的长

战役
下午 前线
人民 解放 军百 万大

国民 冲破 党反 敌阵, 动派 横渡 拒签 长江 和平 协定
二、研读课文,体会详略
1.读导语,思考:导语从哪些方面总领文章内容?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湘 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 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 法家。主要作品有《实践论》《矛盾论》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论文, 《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等诗词。
创作背景
1984年秋天起,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 机会,蒋介石政府玩弄“和平”阴谋。1949年4月,国共双 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4款,限蒋介石4月20日前表态。4月 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 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执行毛泽东、朱德共同发布的进军令, 发动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 线一击即溃。4月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了国 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这两则新闻稿均是毛泽东于4月22 日撰写的,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动态。
读写新闻,提升应用
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 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
这种观点正确,因为消 息报道用事实说话,字里 行间带有感情,就不能做 到客观公正,因而不应在 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示范公开课 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示范公开课 教学课件

读 芜wú湖
准 字
纷纷溃kuì退
音 业已yǐ
荻dí港 铜陵líng 无锡xī
◆多音字

sāi(塞子) sè (闭塞)
sài(要塞 )
kuì(溃退) 溃
huì(溃脓)
学习词语
溃退kuì tuì溃退,指失败,狼狈不堪,没有秩序地撤退。 战斗力微弱。溃:在此意为溃散、溃败。 泄气xiè qì泄劲,放弃。 督战dū zhàn 监督作战 。 要塞yào sài要塞是一个特别加固的、不动的军事设施。 业已yè yǐ已经。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题目解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 长江”作为标题,交代了主要人 物及事件,以简洁概括的语言展 示出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貌。 “百万”“横渡”等词气势宏大, 充满胜利的豪情。
作者档案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
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 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的主要著作编入《毛 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
西起九江(不含), 品味:“不含”说明“九江”不包括在渡江范国内,体现 出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东至江阴,均是 品味:“均是”突出了渡江战役声势之浩大以及战线之长, 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 四小时内即已
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
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 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 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品味:“纷纷溃退”“毫无斗志”与“英勇善战”“锐不 可当”形成鲜明对比,藐视敌人,赞颂我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示范 公开课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示范 公开课教学课件
三层 (汤恩伯认为南京——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初读感知
3 对照地图,复述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
九九江江
安庆
芜湖
江江阴阴
再读探究
1、比较阅读甲、乙两句话,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甲: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 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了三十 万人。 乙: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 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 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内容: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初读感知
2 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相信你一定能概括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
初读感知
一层 (20日夜起——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 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二层 (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 江情况并加以评论。
初读感知
快速默读第一则新闻,理清结构和要素。
新闻的结构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 渡江区域。 主体: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
初读感知
1 请找出本文的导语,说说导语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 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 消息二则—人民解
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统 初中语文 编 版 八年级上
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 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 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 广大人民的支援下,于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 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 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 的统治中心南京。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新版)新人教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第一部分:导入和热身运动师:同学们,如果你的面前同时摆着今天的新闻早报和一本网络畅销小说,你首选看什么?(生纷纷攘攘,各有选择,选择网络畅销小说的同学偏多)师:小说当然似乎比新闻更好看。

但其实,如果你善于读新闻,你会发现其实新闻也很好看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要教大家如何读出新闻的独特的味道出来。

长江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道场,请看大屏幕。

【投影展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不仅是激发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战场。

•想当年,诸葛羽扇纶巾,周郎火烧赤壁。

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一千八百年之后,一场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战役在这千里长江上拉开了雄壮的大幕。

•毛主席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于是,大江之上涛走云飞,百万雄师蓄势待发。

•这是国共之间惊心动魄的大搏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江战役。

•万船齐发,气势如虹,•千里江防,全线崩溃。

•向全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一个国家的黎明即将到来!(请一生动情朗读。

然后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诵读第二部分)师:为了报道这次战争的进程,毛主席写下了这则著名的新闻。

读——(生齐读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师:我们现在开始热身运动。

【投影展示】热身运动•自由地大声诵读课文。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锐不可当要塞荻港•大声诵读自己课前整理的关于新闻的基础知识(生独立完成热身运动任务。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标题,划出长江和三路大军进攻简图,加上导语标志,板书清晰地展示出新闻的结构图:导语一层,主体三层。

单独请一生读易错的几个词语)师:今天的挑战都是高阶挑战哟。

请看挑战一——第二部分:课文研讨三阶挑战【投影展示】挑战一•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被毛主席他老人家安排在了新闻四个层次的最后一个层次。

他们不服气,认为自己的位置完全可以往前移动。

•你以为如何呢?你能说服他们理解毛主席的安排吗?师:请同学们读课文,先独立思考,说说自己的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步试题新人教版一、基础巩固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溃退kuì锐不可当dǎngB.泄气xiè高屋建瓴língC.督战dū业已切断qiēD.要塞sài 全部歼灭jiān考查目的:课文中涉及重点字词的读音识记答案:A解析:“锐不可当”的“当”应为“dāng”。

(原创)2.根据具体语境,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溃退:散乱,败退。

C.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业已:已经。

D.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督战:帮助作战。

考查目的:文章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解析:这里是“监督作战”的意思。

(原创)3.与短语“甚为微弱”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拒绝和平控制要塞B.横渡长江封锁长江C.英勇善战百万大军D.广大官兵纷纷溃退考查目的:短语类型答案:D解析:D项为偏正短语,与示例相同。

A项为动宾短语,B项为动宾短语,C项为并列短语和偏正短语。

(原创)二、课内阅读(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的标题除了有正标题外,有的还有引题和副题。

B.新闻要求报道客观事实,但是,因为立场不同,语言中会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

C.“西起九江(不含)”。

如果去掉“不含”两字,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

D.“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中“不料”指汤恩伯那一天到达芜湖是人们没有料到的。

考查目的:文体知识,课文内容理解答案:D解析:“不料”指东面防线被我军突破。

(原创)2.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是对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雄伟气势及辉煌战果。

考查目的:文段理解,文体常识答案:C解析:交代背景及渲染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都应是主体部分的内容。

在导语部分,只是简要概述渡江作战的情况。

(原创)3.下面句中括号内填写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夺回占据控制B.占据控制切断C.占领控制封锁D.封锁占据控制考查目的:文段理解,词语搭配答案:C解析:此题涉及到文段理解与动宾搭配的两个方面,“广大地区”用“占领”比“封锁”更恰当,“占据”有轻微的贬义色彩,之前并没有“占领”所以不存在“夺回”问题,排除其他三项。

“占领”指“彻底得到”,“控制”指“拥有主动权。

”(原创)4.本文第二句中“西起九江”后为什么要加上“(不含)”?请简要回答。

考查目的:文段理解,语言品味答案:因为九江当时还没有解放,没有发生渡江战役,指明渡江区域不包括九江,使语意明确,符合新闻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的要求。

解析:此题涉及到新闻作品语言准确性问题,用“不含”符合实际情况,为读者提供真实信息。

(原创)5.本文主体部分为什么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请简要回答。

考查目的:文段内容的理解答案:中路军发动进攻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解析:此题涉及到主体部分内容的顺序安排,首先是时间因素,中路军发动进攻的时间最早,所以先介绍中路军的渡江情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同步试题新人教版一、基础巩固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疏懒shū惊骇hài 掳去luōB.惧惮dàn 反诘jié霹雳pīC.震悚sǒng 和蔼ǎi 烦琐suǒD.咒骂zhóu 淡薄bò憎恶wù考查目的:课文中涉及重点字词的读音识记答案:A解析:“掳”应为“lǔ”。

2.画线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鄙薄薄弱厚此薄彼B.妥帖服帖碑帖C.憎恶好恶深恶痛绝D.空前空洞空中楼阁考查目的:多音字的掌握答案:B解析:B项“妥帖”“服帖”的“帖”读“tiē”,“碑帖”的“帖”读“tiè”。

A项的“薄”都读“bò”,C项的“恶”都读“wù”,D项的“空”都读“kōng”。

3.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A.保姆和蔼面如土色B.福橘烦琐豪不相干C.渴慕投掷莫名其妙D.哀悼大抵深不可测考查目的: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答案:B解析:B项中“豪不相干”的“豪”应为“毫”。

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huāng()疤 jié()问孤shuāng()粗zhuō()考查目的:课文中涉及重点字词的字形识记答案:疮疤诘问孤孀粗拙解析:略。

5.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

B.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由可原的了,倒应该让我退让。

C.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D.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考查目的:课文中涉及重点字词的字形识记答案:B解析:“情由可原”中应为“情有可原”。

6.选词填空。

我想我________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________不放炮,________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也、又、更)考查目的:关联词语与句间关系答案:又也更解析:选填关联词语,关键要理清分句间的关系。

7.根据具体语境,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A.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疏懒: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B.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惶急:惊慌急迫。

C.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渴慕:非常思慕。

D.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震悚:恐惧,惊慌失措。

考查目的:文章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答案:D解析:这里是“震惊”的意思。

8.“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A.转换话题B.说话断断续续C.列举省略D.解释说明考查目的:标点符号的作用答案:C解析:表明《山海经》的内容与叔祖提到的一样,有许许多多的奇妙事物。

这里表列举省略。

9.本文对长妈妈的刻画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描写。

(1)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2)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考查目的:人物描写的方法答案:(1)肖像、动作、神态、语言;(2)细节解析:第(1)句综合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第(2)句选取一个细节,传神地表现人物特点。

10.下面没有表现长妈妈的性格特点的一项是()A.她生得黄胖而矮。

B.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C.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D.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考查目的:人物性格特点答案:A解析:A项是人物的外貌特点,不是性格特点。

二、课内阅读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下文简要加以说明。

考查目的:对文段的理解答案:从侧面衬托阿长对“我”精神世界的关注与重视。

因为下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

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解析:对于“叔祖”这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文章却着墨甚多,仿佛“闲笔”,实则“闲笔不闲”,起到了对主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2.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考查目的:文段内容的理解答案:因为长妈妈送给“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我”万分激动和欣喜。

解析:文章为突出自己的意外和惊喜,用词有陌生化的效果。

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考查目的:重点词语的内涵及表达效果答案: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喜爱与感激。

解析:此题涉及到重点词语的理解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考查目的:理解重点词语的内涵,领会文章的主旨答案: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惊,让“我”对她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