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舞台》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8 我的舞台》 公开课教案_2

《我的舞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4 个生字。
2、能力目标
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3、情感目标
理解无论音乐。
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无论音乐,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究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
2、简介作者
吴霜,吴祖光。
新凤霞之女,著名歌唱家。
剧作家。
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 6 年学习西乐。
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
《女人漂亮》。
《父女惊魂》。
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
《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3、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1、阅读课文,注意字词。
不解之缘兴味盎然窃窃私语无言以对
2、找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
抻溺蹿
3、教师带有感情的范读课文。
四、总结中心。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包括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词语搭配。
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感悟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题,并通过课文重新树立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
2.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导入在课堂开始时,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预习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内容。
比如:“当你站在舞台上,你会做出怎样的表演?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表演方式?”2. 学习课文1.课前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感。
2.阅读课文《我的舞台》,老师适时停顿,让学生思考、揣摩。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教师进行适当解释和引导,确保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正确。
3. 深入探讨1.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用意和表达方式。
2.组织学生讨论:舞台在课文中象征着什么?你认为作者想通过舞台传达什么信息?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拓展延伸1.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视频素材,拓展学生对舞台艺术的认识。
2.让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的“舞台”在哪里?每个人的舞台又是什么样的呢?3.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自己在“舞台”上的表现方式,鼓励他们展示个性和才华。
5. 总结反思在课堂结束前,让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总结,并对自己的表现和理解进行反思。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资源1.《我的舞台》课文及相关教辅材料2.课文朗读音频、视频素材3.课堂互动工具五、课后作业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8 我的舞台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的资料。
2.多媒体材料。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导入新课
《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究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
2.课件出示预习内容:
(1)从文中分别找出能总领全文的一句话及总结全文的一句话。
总领全文:
总结全文:
(2)课文主要内容是
二、合作交流
1.交流预习收获。
(1)什么时段?舞台在哪里?做什么?
①还没有出生时——把娘胎当舞台——在肚子里“登台唱戏”、“大闹天宫”。
②会走路时——把床当舞台——模仿母亲“演戏”。
③随母演出时——每场必到——学形记词。
(2)哪些描写体现了“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三、品读体验
(一)舞台如炉火
1.娘胎“大闹天宫”。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能体会到母亲的敬业精神。
2.床上惊魂。
①手舞足蹈,憨态可掬。②从小喜欢表演。③赶猫下台,惊魂一刻。
3.幕布内学戏。
①每场必到。路途远,演出晚,都不怕,体现了一个孩子对戏剧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
②选择在幕布内看戏。
小吴霜在侧台只顾(学母亲演戏的身段,记母亲演戏的戏文,揣摩戏曲中的板眼……)忘记了(侧台人多声杂,又热又闷,双腿都站麻了,大汗淋漓……)这就叫做“兴味盎然”。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有过“兴味盎然”的体验吗?
4.院子学艺。
①黑脸师傅让人过目不忘,因为什么?
②严格训练:抓住一系列动作朗读体现学艺之艰辛。
六年级上语文第28课《我的舞台》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六年级上语文第28课《我的舞台》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舞台的热爱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舞台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1.3体会作者对舞台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2.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实际情景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本课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舞台知识。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2学生圈出生字词,查阅字典,理解词义。
3.课堂讨论3.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作者对舞台的热爱之情。
4.课堂小结4.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2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
2.深入学习2.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分析课文中的细节。
2.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实际情景的运用。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作者对舞台的热爱之情,以及这种情感对学生的启示。
3.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课堂小结4.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作业设计1.家庭作业:1.1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1.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舞台的短文。
2.课后实践:2.1观察生活中的舞台,尝试用课文中的生字词描述。
2.2与同学分享自己喜爱的舞台,交流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理解了作者对舞台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8我的舞台 教案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与第1自然段遥相呼应,说明舞台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1.读记“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窃窃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新凤霞和吴霜的资料,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一提问题,了解课文1.作者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的句子。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2.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这一点?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二体会“我”从小便和舞台有不解之缘1.我还没有出生时,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1)从哪里看出“我”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2)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我”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
……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
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1)交流体会。
学生甲:“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还有小花猫。
学生乙: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我”活泼可爱、喜欢演戏、热爱艺术。
(2)指导朗读。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1)交流体会。
学生甲:“兴味盎然”表明“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
虽然难受,却还看得兴味盎然,说明“我”对评剧的钟爱。
学生乙:“我”从小就随母亲到处演出,受到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著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里。
(2)你知道文中的“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的母亲是谁吗?引入资料介绍新凤霞,同时推荐新凤霞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28《我的舞台》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借助多媒体展示各类舞台表演图片,如戏曲、舞蹈、话剧等,让学生初步感受舞台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舞台表演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观看过的舞台表演,以及这些表演给他们留下的印象。
-教师提问:“谁能来说说,你曾经观看过哪些舞台表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家长协助孩子一起观看一场戏剧表演,可以是线上视频或现场观看。观看后,与孩子进行交流,引导他们从剧情、角色、舞台布置等方面进行思考,并完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观后感。观后感中要体现出对戏剧表演的感悟,以及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
3.以“我的舞台”为主题,创作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语和修辞手法,描述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情感。在作文中注意结构合理,语句通顺,表达清晰。
4.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强,但部分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困难,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5.学生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逐渐显现出需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对未来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我的舞台》的主题和内涵,把握舞台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4.小组合作,选择一篇课文中的片段,进行角色分配,排练一段戏剧表演。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要求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表演中,展现团队合作精神。
5.教师将提供一份关于舞台艺术的知识清单,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查阅,了解舞台艺术的相关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在下节课上与同学们分享所学到的有趣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28《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28《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我的舞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1.“舞台”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作者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3.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
(结尾句)[设计意图: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一下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抓住重点问题学习。
]二、交流、讨论学生找出以下句子,随机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1)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2)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
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
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
谁能读出有趣?指导朗读。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趣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
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里,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我的舞台》 |人教新课标

读,圈一圈重点词。
3.写批注,个别交
流。
四、
再读
课文,整体回顾。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我”的舞台
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1.学生默读课文,整
体感知文章的主要
内容,交流理解。
(我
在舞台上慢慢长大,
舞台如一炉火,炼就
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
的吸引力。
)
2.把自己了解的关
于吴霜及其经历的
资料向老师和其他
同学进行介绍。
反复朗
读,抓
住关键
语句,
突破
重、难
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抄句子。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
业。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作业反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8我的舞台》优质课教学设计_0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能够梳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了解艺术家吴霜的艺术人生,感受德艺双馨的高尚人格,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练就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新凤霞、吴霜以及关于评剧艺术方面的资料的相关资料。
设计说明《我的舞台》,作者以乐观的人生态度,轻松的笔调描写了小时候在不同“舞台”上的成长经历。
这是文本的一大特点。
抓住这一语言现象,通过速读、填表、写批注等有效的课堂练习,引领学生去发现,欣赏,学习课文的语言,并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展现学习过程。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通过阅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能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他们对艺术已经有初步的认识,但是感悟还不够深切透彻。
所以,我采用紧扣题眼,感悟舞台,层层展开,将文章的思路,我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主动、愉快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伯牙、贝多芬、达·芬奇都是著名的艺术大师,伯牙鼓琴,课文中用了一个词:善哉;贝多芬弹奏钢琴,课文中用“纯熟”来评价;达·芬奇作画,文中用“神奇”来赞扬他技艺的高超。
他们的高超技艺并非与生俱来,要达到如此高超的技艺,绝非一日之功。
那么,在艺术的道路上,他们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当代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霜写的一篇回忆录《我的舞台》,读了她的成长故事,也许,我们会收获到一份深刻的人生感悟。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①这篇课文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我的舞台人教新课标1

28 《我的舞台》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不解之缘、为所欲为、窃窃私语、无言以对、身段、风度”等词语,丰富词汇,积累语言。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重难点:透过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及超人的勇气和毅力,感悟成功来自于勤学苦练的成长之道。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运用速读的方式,梳理文章内容1.带着问题读课文。
(1)直接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生:我的舞台。
(2)质疑课题,聚焦问题:“我”指谁?“我”的舞台在哪里?“我”在舞台上怎样“表演”?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用自己学过的方法学习课文。
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生:这个舞台在那里?生:这是个怎样的舞台?生:舞台是怎么样的?生:舞台上发生了什么事?生:这个舞台的主角是谁?生:“我”是个怎样的人?师:归纳一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以归纳出这样几个问题:我的舞台在哪里?我在舞台上怎么表演?我又是谁?接下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我的舞台在哪里?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圈出与之相关的内容,开始。
学生快速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圈出重点词。
(3)学生交流。
师:我看很多同学坐端正了,谁先来交流一下。
生:我第一个舞台是还没有出生时,在娘胎里登台演出了。
师:圈出重点词,哪里?生:我在娘胎里。
师:还可以简略一些。
生:娘胎。
师:第二个。
生:小床上。
生:第三个是小剧场。
生:院子里。
生:我家。
师:同学们,非常快地找到了我的舞台。
作者按成长的过程,分别写到了娘胎、小床、剧场、院子、我家。
2.再次速读,学做摘录。
(1)“我”在舞台上怎样“表演”呢?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认真找一找,读一读。
通过快速阅读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我的舞台在哪里?接下来看第二个问题:我在舞台上怎样表演?请同学们继续找重点词,我们以娘胎为例,可以找哪些重点词?生:登台唱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8、我的舞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8、我的舞台·教案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舞台”是什幺?学生自由发言。
2.作者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3.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
(结尾句)
[设计意图: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一下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抓住重点问题学习。
]
(二)交流、讨论
学生找出以下句子,随机交流。
六年级 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28我的舞台|人教课标版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的舞台》是我国著名的编剧、导演、作家吴祖光先生与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女儿──吴霜女士(即文中的“霜霜”)发表在《收获》杂志1991年第3期上的一篇回忆录。
文章以“我”的口吻,娓娓叙述了“我”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成长的故事,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课文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通过“在娘胎,我就‘登台唱戏’”;“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六岁时,“拜师学艺”以及几年后,在大师前面认真演戏等一个个有趣而充满童稚的小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时,作者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本课语言风趣而又充满童稚,描写细致而又生动,要体现的是艰辛,而笔下却处处流露着乐观。
如,“我”在娘胎里就“登台唱戏”,肚子里暗无天日,又无观众,没情绪,不过瘾,便“大闹天宫”;“我”躲在厚厚的幕布里看演出,被憋得满头是汗却兴味盎然等等,妙趣横生,读来意犹未尽。
学情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练就的勇气和毅力,同时也感受我国戏剧艺术的魅力。
《我的舞台》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叙述了我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应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毅力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时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课文语言风趣而又充满童趣,描写细致而又生动,虽然要体现的是艰辛,而笔下却出处流露着乐观。
教学目标:一、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二、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三、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舞台》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舞台》教案(一)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评剧导入,直奔主题。
1、导入:课件播放播放评剧选段《花为媒》(课件1),导入课题。
2、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她就是评剧,是我国戏曲的一种,它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等地。
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名曲选段《花为媒》。
3、有一位小女孩从娘胎里就被评剧深深吸引。
她就是新凤霞的女儿,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我的舞台》的作者吴霜。
4、板书课题、释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齐读课题,师问:课文中吴霜的舞台分别在哪些地方呢?你能快速读课文找一找,画出来吗?
学生快速读课文,用笔画出吴霜的舞台。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娘胎床上侧台院子客厅
3、这么多的舞台都能看到吴霜的身影,说明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三、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1、舞台究竟对我有着怎样神奇的吸引力呢?让我们从吴霜的各个舞台中去感受吧!
2、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问题在你们小组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学习的风采吧。
出示问题:(课件2)
a、你们最喜欢吴霜的哪个舞台?
b、这个舞台中哪些句子体现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c、读一读、画一画这些句子,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质疑,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把握重点。
学生汇报交流,师小结。
一)娘胎大闹天宫。
(体会幽默风趣的语言)
二)床上惊魂。
1、手舞足蹈,憨态可掬。
(身上围着一条大毛巾,摇摇晃晃走几步,两手上下左右比画着,嘴里还咿咿呀呀的乱唱。
)
2、从小喜欢表演。
(爷爷、奶奶还有小花猫,都是我的观众。
演出中途,哪位观众要离开剧场都会引起我的不满。
)
3、赶猫下台,惊魂一刻。
(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窜上了床。
我为赶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的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来。
)
三) 侧台学戏。
1、每场必到。
路途远,演出晚,都不怕,体现了一个孩子对戏剧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
(板书:热爱)
2、选择在侧台看戏。
小吴霜在侧台只顾_________,(学母亲演戏的身段,记母亲演戏的戏文,揣摩戏曲中的板眼)忘记了
(侧台人多声杂,又热又闷,双腿都站麻了,大汗淋漓)。
这就叫做兴味盎然。
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进行说话练习。
四)院子学艺。
这样对戏曲兴味盎然的小姑娘,来到更大一点的舞台院子学艺又是怎样的精彩呢?
1、师傅是怎样整我的?(严格训练):抓住一系列动作朗读体现学艺的艰辛。
学艺需要什么?板书:勇气与毅力
2、奶奶看了师傅这样整我有什么表现?为什会有这样的举动?体现了什么?
总结:学艺过程中的血与汗、泪与痛,是多么的艰辛呀!让我们不由得想到这样的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不光是学艺,我们的学习也要有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德育渗透)
五)客厅认真演戏。
1、抗议大师窃窃私语。
在我认真演戏时,引来的却是两位大师观众的窃窃私语。
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在课文找到这个词,读读这句话。
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窃窃私语?当小吴霜在客厅这个舞台认真表演的时候,两位大师却在窃窃私语,你觉得他们做的好吗?为什么?
2、我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别人,而且要向吴霜那样老实做人,认真演戏板书:认真(德育渗透)
五、总结全文,感悟中心
刚才,我们从不同的舞台感受了小作者对戏曲的热爱,以及她对艺术追求的勇气、毅力与认真的态度。
这些都体现在课文的第一段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这句话里,那么,与这段话相呼应的又是哪一段话呢?(最后一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想一想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明确作用。
开头一段在文中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最后一段总结了舞台陪伴我成长(板书:成长),既呼应前文,又点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就是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写作时千万不能忽略这开头和结尾的重要作用哟。
3、总结:同学们,这热爱,这勇气,这毅力,这认真,成就了一个怎样的吴霜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成就吧。
(拓展资料,用吴霜的成功励志。
)
(课件3)出示吴霜简介:吴霜,新凤霞之女。
我国当代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
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
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师:是啊!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
老师在这送给大家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就让我们像吴霜这样,凭着满腔热爱的感情;凭着永不言弃的勇气;凭着百炼成钢的毅力;凭着一丝不苟的认真,在我们自己的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舞台》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疑惑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和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扮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同学感悟戏剧扮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和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舞台是什么?同学自由发言。
2、作者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
3、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
(结尾句。
)
(设计意图: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同学一下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抓住重点问题学习。
)
二、交流、讨论
同学找出以下句子,随机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便和舞台结下了疑惑之缘。
⑴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疑惑之缘?
⑵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
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
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
谁能读出有趣?
指导朗读。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趣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
我们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胜利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走,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里,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那么,你知道文中的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的母亲是谁吗?
(设计意图:抓关键句子体会舞台队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让同学自身读书,勾画所得句子品析,锻炼同学自学能力。
)
三、引入资料
介绍新凤霞,同时推荐新凤霞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
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
(设计意图:让同学更多了解评剧和评剧艺术。
)
四、小结
1、我在艺术上的胜利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特别是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母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
但是,我的胜利更离不开我在艺术舞台上练就的勇气和力量。
2、快速浏览课文,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在艺术生涯中磨练自身的勇气和力量?
全班交流。
3、为什么一向心疼自身的奶奶此时却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呢?其中包括着奶奶什么心愿?
4、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从上一个重点问题过渡到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和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
五、拓展训练
1、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说说自身在学习生长之路上得到的锻炼和收获。
3、展示自身课外收集的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艰辛的胜利之路。
(设计意图: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同学一下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抓住重点问题学习。
)
六、总结全文
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胜利,同时,课文还含蓄地论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教学考虑】
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同学课前收集关于评剧艺术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教学时要着眼于通过同学的自主阅读,引导同学感悟戏剧扮演艺术给人的神奇魅力,要让同学通过充沛朗读和画找语句来感知课文,并通过朗读或形象描述把自身的感悟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