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考试试卷4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考试
试卷
创作人:百里严守创作日期:202B.03.31
审核人:北堂本一创作单位:雅礼明智德学校
一、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AB、CD、EF相交于O,则∠1+∠2+∠3=()
A.90°B.120°C.180°D.140°
2.16的平方根是()
A.±4B.±2C.4D.﹣4
3.在下列点中,与点A(﹣2,﹣4)的连线平行于y轴的是()
A.(2,﹣4)B.(4,﹣2)C.(﹣2,4)D.(﹣4,2)
4.在二元一次方程x+3y=1的解中,当x=2时,对应的y的值是()
A.B.﹣C.1D.4
5.下列不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A.由a>b得ac>bc B.由a>b得﹣2a>﹣2b
C.由a>b得﹣a<﹣b D.由a>b得a﹣2<b﹣2
6.为了考察某市初中3500名毕业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本试卷,每本30份,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
A.3500B.20C.30D.600
7.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1=∠2时,一定有a∥b
B.当a∥b时,一定有∠1=∠2
C.当a∥b时,一定有∠1+∠2=90°
D.当∠1+∠2=180°时,一定有a∥b
8.将某图形的各顶点的横坐标减去3,纵坐标保持不变,可将该图形()A.横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B.横向向左平移3个单位
C.纵向向上平移3个单位D.纵向向下平移3个单位
9.如果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正数,那a的取值范围是()A.﹣4<a<5B.a>5C.a<﹣4D.无解
10.为推进课改,王老师把班级里60名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只能是5人或6人,则有几种分组方案()
A.4B.3C.2D.1
二、细心填一填,试试自己的身手!(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18分)
11.若x2﹣25=0,则x=.
12.如图,将周长为6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13.若买2支圆珠笔、1本日记本需4元;买1支圆珠笔、2本日记本需5元,则买4支圆珠笔、4本日记本需元.
1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5.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满足,则a、b平行.
16.某校在一次期末考试中,随机抽取七年级3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其中3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达108分以上.据此估计该校七年级360名学生中期末考试数学成绩达108分以上的学生约有名.
三、用心做一做,显显自己的能力!(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72分)
17.(8分)(1)解方程组
(2)解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8.(8分)已知3既是(x﹣1)的算术平方根,又是(x﹣2y+1)的立方根,求x2﹣y2的平方根.19.(8分)如图,在∠AOB的内部有一点P,已知∠AOB=60°.
(1)过点P画直线PC∥OA,PD∥OB;
(2)求出∠CPD的度数.
20.(8分)“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梦,也是每一个中生的梦,各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无疑是“中国梦”教育这一宏大乐章里的响亮音符,学校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对全校学生用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价,现从中抽取若干个学生进行调查,绘制出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共抽取了多少个学生进行调查?
(2)将图甲中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3)求出图乙中B等级所占圆心角的度数.
21.(10分)如图已知,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若∠EFG=55°,求∠1和∠2的度数.
22.(10分)求不等式(2x﹣1)(x+3)>0的解集.
解:根据“同号两数相乘,积为正”可得:①或②.
解①得x>;解②得x<﹣3.
∴不等式的解集为x>或x<﹣3.
请你仿照上述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求不等式(2x﹣3)(x+1)<0的解集.
(2)求不等式≥0的解集.
23.(10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3,c)三点,若a,b,c满足关系式:|a﹣2|+(b﹣3)2+=0.
(1)求a,b,c的值.
(2)求四边形AOBC的面积.
(3)是否存在点P(x,﹣ x),使△AOP的面积为四边形AOBC的面积的两倍?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10分)陈老师为学校购买了运动会的奖品后,回学校向后勤处王老师交账说:“我买了两种书共105本,单价分别为8元和12元,买书前我领了1500元,现在还余418元”王老师算了一下,说:“你肯定搞错了”.
(1)王老师为什么说他搞错了?试用方程的知识给予解释;
(2)陈老师连忙拿出购物发票,发现的确弄错了,因为他还买了一个笔记本,但笔记本的单价已经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应为小于5的整数,笔记本的单价可能为多少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AB、CD、EF相交于O,则∠1+∠2+∠3=()
A.90°B.120°C.180°D.140°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4=∠3,再根据平角的定义解答.
【解答】解:如图,∠4=∠3,
∵∠2+∠1+∠4=180°,
∴∠1+∠2+∠3=18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平角的定义,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16的平方根是()
A.±4B.±2C.4D.﹣4
【分析】依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4)2=16,
∴16的平方根是±4.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在下列点中,与点A(﹣2,﹣4)的连线平行于y轴的是()
A.(2,﹣4)B.(4,﹣2)C.(﹣2,4)D.(﹣4,2)
【分析】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根据这一性质进行选择.
【解答】解:∵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
已知点A(﹣2,﹣4)横坐标为﹣2,
所以结合各选项所求点为(﹣2,4).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点: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
4.在二元一次方程x+3y=1的解中,当x=2时,对应的y的值是()
A.B.﹣C.1D.4
【分析】把x=2代入程x+3y=1求出y即可.
【解答】解:把x=2代入程x+3y=1得:2+3y=1,
y=﹣.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5.下列不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A.由a>b得ac>bc B.由a>b得﹣2a>﹣2b
C.由a>b得﹣a<﹣b D.由a>b得a﹣2<b﹣2
【分析】A:因为c的正负不确定,所以由a>b得ac>bc不正确,据此判断即可.
B: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据此判断即可.
C: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据此判断即可.
D: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a>b,
∴①c>0时,ac>bc;②c=0时,ac=bc;③c<0时,ac<bc,
∴选项A不正确;
∵a>b,
∴﹣2a<﹣2b,
∴选项B不正确;
∵a>b,
∴﹣a<﹣b,
∴选项C正确;
∵a>b,
∴a﹣2>b﹣2,
∴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6.为了考察某市初中3500名毕业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本试卷,每本30份,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
A.3500B.20C.30D.600
【分析】根据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可得答案.
【解答】解:为了考察某市初中3500名毕业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本试卷,每本30份,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30×20=60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
7.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1=∠2时,一定有a∥b
B.当a∥b时,一定有∠1=∠2
C.当a∥b时,一定有∠1+∠2=90°
D.当∠1+∠2=180°时,一定有a∥b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解答】解:A、若∠1=∠2不符合a∥b的条件,故本选项错误;
B、若a∥b,则∠1+∠2=180°,∠1不一定等于∠2,故本选项错误;
C、若a∥b,则∠1+∠2=180°,故本选项错误;
D、如图,由于∠1=∠3,当∠3+∠2=180°时,a∥b,所以当∠1+∠2=180°时,一定有a∥b,
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将某图形的各顶点的横坐标减去3,纵坐标保持不变,可将该图形()A.横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B.横向向左平移3个单位
C.纵向向上平移3个单位D.纵向向下平移3个单位
【分析】利用平移的规律进行判断.
【解答】解:将某图形的各顶点的横坐标减去2,纵坐标保持不变,可将该图形横向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
9.如果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正数,那a的取值范围是()A.﹣4<a<5B.a>5C.a<﹣4D.无解
【分析】将a看做已知数求出方程组的解表示出x与y,根据x与y都为正数,取出a的范围即可.
【解答】解:解方程组,得:,
∵方程组的解为正数,
∴,
解得:﹣4<a<5,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10.为推进课改,王老师把班级里60名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只能是5人或6人,则有几种分组方案()
A.4B.3C.2D.1
【分析】根据题意设5人一组的有x个,6人一组的有y个,利用把班级里60名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而得出等式求出即可.
【解答】解:设5人一组的有x个,6人一组的有y个,根据题意可得:
5x+6y=60,y=,
当x=0,y=6符合题意,
当x=1,则y=(不合题意);
当x=2,则y=;(不合题意);
当x=3,则y=(不合题意);
当x=4,则y=(不合题意);
当x=5,则y=(不合题意);
当x=6,则y=5
当x=7,则y=(不合题意);
当x=8,则y=(不合题意);
当x=9,则y=(不合题意);
当x=10,则y=(不合题意);
当x=11,则y=(不合题意);
当x=12,则y=0
故有3种分组方案.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
二、细心填一填,试试自己的身手!(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18分)
11.若x2﹣25=0,则x=±5.
【分析】直接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x2﹣25=0,
∴x2=25,
解得:x=±5.
故答案为:±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
12.如图,将周长为6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8.
【分析】由平移可得AD=CF=1,DF=AC,即可求四边形ABFD的周长.
【解答】解:∵△ABC的周长为6
∴AB+BC+AC=6
∵△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AD=CF=1,AC=DF
∴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8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熟练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13.若买2支圆珠笔、1本日记本需4元;买1支圆珠笔、2本日记本需5元,则买4支圆珠笔、4本日记本需12元.
【分析】本题中因为买2支圆珠笔、1本日记本需4元;买1支圆珠笔、2本日记本需5元,则买3支圆珠笔、3本日记本共需4+5=9元,即买1支圆珠笔1、1本日记本需9÷3=3元,所以买4支圆珠笔、4本日记本需4×3=12元.
【解答】解:因为买2支圆珠笔、1本日记本需4元;买1支圆珠笔、2本日记本需5元.
所以买3支圆珠笔、3本日记本共需4+5=9元,即买1支圆珠笔1、1本日记本需9÷3=3元,
所以买4支圆珠笔、4本日记本需4×3=12元.
答:买4支圆珠笔、4本日记本需12元.
【点评】此题可说是一道发散性的题目,既可利用方程组解决问题,也可通过适当的推理来解决问题.
1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找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解答】解:,
∵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x<,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
故答案为:﹣1<x<.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关键是能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题目比较典型,难度不大.
15.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满足∠1=∠2或∠2=∠3或∠3+∠4=180°,则a、b平行.
【分析】根据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以及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a∥b.
【解答】解:∵∠1=∠2,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理可得:∠2=∠3或∠3+∠4=180°时,a∥b,
故答案为:∠1=∠2或∠2=∠3或∠3+∠4=18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6.某校在一次期末考试中,随机抽取七年级3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其中3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达108分以上.据此估计该校七年级360名学生中期末考试数学成绩达108分以上的学生约有36名.
【分析】先求出随机抽取的30名学生中成绩达到108分以上的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360,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随机抽取3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有3名学生的成绩达108分以上,
∴七年级360名学生中期末考试数学成绩达108分以上的学生约有360×=36(名);
故答案为:36.
【点评】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用样本估计整体让整体×样本的百分比即可.
三、用心做一做,显显自己的能力!(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72分)
17.(8分)(1)解方程组
(2)解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分析】(1)①+②得出4x=8,求出x,把x=2代入①求出y即可;
(2)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解答】解:(1)
①+②得:4x=8,
解得:x=2,
把x=2代入①得:2+2y=9,
解得:y=3.5,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2)≥,
3(2+x)≥2(2x﹣1),
6+3x≥4x﹣2,
3x﹣4x≥﹣2﹣6,
﹣x≥﹣8,
x≤8,
在数轴上表示为:
.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1)的关键,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2)的关键.
18.(8分)已知3既是(x﹣1)的算术平方根,又是(x﹣2y+1)的立方根,求x2﹣y2的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平方,可得被开方数,根据立方根的立方,可得被开方数,根据平方差公式,可得答案.
【解答】解:3既是(x﹣1)的算术平方根,又是(x﹣2y+1)的立方根,
x﹣1=32=9,x﹣2y+1=33,
x=10,y=﹣8,
x2﹣y2
=(x+y)(x﹣y)
=(10﹣8)×(10+8)
=36.
∴x2﹣y2的平方根为±6
【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先求被开方数,再求平方差.
19.(8分)如图,在∠AOB的内部有一点P,已知∠AOB=60°.
(1)过点P画直线PC∥OA,PD∥OB;
(2)求出∠CPD的度数.
【分析】(1)根据要求画出图形即可;
(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如图所示;
(2)如图,设PC交OB于M,PD交OA于N.
∵PC∥OA,PD∥OB,
∴四边形PMON是平行四边形,
∴∠O=∠CPD=60°,
∴∠CPD′=120°.
∴∠CPD的度数为60°或120°.
【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注意一题多解.
20.(8分)“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梦,也是每一个中生的梦,各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无疑是“中国梦”教育这一宏大乐章里的响亮音符,学校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对全校学生用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价,现从中抽取若干个学生进行调查,绘制出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共抽取了多少个学生进行调查?
(2)将图甲中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3)求出图乙中B等级所占圆心角的度数.
【分析】(1)用C等级的人数除以C等级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抽取的总人数;
(2)先用总数50分别减去A、C、D等级的人数得到B等级的人数,然后画出折线统计图;(3)用360°乘以B等级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B等级所占圆心角的度数.
【解答】解:(1)10÷20%=50,
所以抽取了50个学生进行调查;
(2)B等级的人数=50﹣15﹣10﹣5=20(人),
画折线统计图;
(3)图乙中B等级所占圆心角的度数=360°×=144°.
【点评】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也考查了扇形统计图.
21.(10分)如图已知,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若∠EFG=55°,求∠1和∠2的度数.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3=∠EFG,再根据翻折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求出∠1,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列式计算即可求出∠2.
【解答】解:∵长方形对边AD∥BC,
∴∠3=∠EFG=55°,
由翻折的性质得,∠3=∠MEF,
∴∠1=180°﹣55°×2=70°,
∵AD∥BC,
∴∠2=180°﹣∠1=180°﹣70°=110°.
故答案为:70°;110°.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2.(10分)求不等式(2x﹣1)(x+3)>0的解集.
解:根据“同号两数相乘,积为正”可得:①或②.
解①得x>;解②得x<﹣3.
∴不等式的解集为x>或x<﹣3.
请你仿照上述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求不等式(2x﹣3)(x+1)<0的解集.
(2)求不等式≥0的解集.
【分析】(1)、(2)根据题意得出关于x的不等式组,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解:(1)根据“异号两数相乘,积为负”可得①或②,
解①得不等式组无解;解②得,﹣1<x<;
(2)根据“同号两数相除,积为正”可得①,②,
解①得,x≥3,解②得,x<﹣2,
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或x<﹣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10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3,c)三点,若a,b,c满足关系式:|a﹣2|+(b﹣3)2+=0.
(1)求a,b,c的值.
(2)求四边形AOBC的面积.
(3)是否存在点P(x,﹣ x),使△AOP的面积为四边形AOBC的面积的两倍?若存在,求出
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几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则每一个非负数的值均为0”解出a,b,c的值;(2)由点A、O、B、C的坐标可得四边形AOBC为直角梯形,根据直角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3)设存在点P(x,﹣ x),使△AOP的面积为四边形AOBC的面积的两倍.根据面积列出方程×2×|x|=|x|=2×9,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1)∵|a﹣2|+(b﹣3)2+=0,
∴a﹣2=0,b﹣3=0,c﹣4=0,
∴a=2,b=3,c=4;
(2)∵A(0,2),O(0,0),B(3,0),C(3,4);
∴四边形AOBC为直角梯形,且OA=2,BC=4,OB=3,
∴四边形AOBC的面积=×(OA+BC)×OB=×(2+4)×3=9;
(3)设存在点P(x,﹣ x),使△AOP的面积为四边形AOBC的面积的两倍.
∵△AOP的面积=×2×|x|=|x|,
∴|x|=2×9,
∴x=±18
∴存在点P(18,﹣9)或(﹣18,9),
使△AOP的面积为四边形AOBC的面积的两倍.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非负数的性质,梯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难度适中.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c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24.(10分)陈老师为学校购买了运动会的奖品后,回学校向后勤处王老师交账说:“我买了两种书共105本,单价分别为8元和12元,买书前我领了1500元,现在还余418元”王老师算了一下,说:“你肯定搞错了”.
(1)王老师为什么说他搞错了?试用方程的知识给予解释;
(2)陈老师连忙拿出购物发票,发现的确弄错了,因为他还买了一个笔记本,但笔记本的单价已经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应为小于5的整数,笔记本的单价可能为多少元?
【分析】(1)设王老师购买单价为8元的图书x本,购买单价为12元的图书y本,根据陈老师花了(1500﹣418)元购买了两种书共105本,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可得出
x,y的值,由该值不为正整数可得出陈老师搞错了;
(2)设王老师购买单价为8元的图书m本,则购买单价为12元的图书(105﹣m)本,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取其中的正整数,将其代入1500﹣418+5﹣8m﹣12(105﹣m)中即可求出结论.
【解答】解:(1)设王老师购买单价为8元的图书x本,购买单价为12元的图书y本,
根据题意得:,
解得:,
∵x,y均为正整数,
∴陈老师搞错了.
(2)设王老师购买单价为8元的图书m本,则购买单价为12元的图书(105﹣m)本,
根据题意得:,
解得:<m<.
∵m为正整数,
∴m=44,
∴1500﹣418+5﹣8m﹣12(105﹣m)=3.
答:笔记本的单价为3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创作人:百里严守创作日期:202B.03.31
审核人:北堂本一创作单位:雅礼明智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