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灵魂
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文档资料
教学设计模式介绍
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 陈朝阳
1
yhlpccy@
课堂教学中:“核心概念”是一 堂课的“灵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 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直至教 学效果的评价等等,都应围绕“核心概 念”;核心概念是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 的主要“固着点”,是同化其他数学知 识的出发点,由其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 是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依据。
7
教学设计与案例有什么不同?
写在教之前 预期的
教学设计
完整性 学生的学 写在教之后
案 例
生成的 片段性 教师的反思
8
教学设计与说课有什么不同?
什么叫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 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 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 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 为什么要这样教。
3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 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 教学设计是一种运用系统方法,分析
教学问题,并 将结果表现为一种教学系统。
4
教学设计与备课、教案有什么不同?
教学设计与案例有什么不同? 教学设计与说课有什么不同?
5
教学设计与教案有什么不同? 教学设计 教 案
14
由如下栏目组成: (1)内容和内容解析; (2)目标和目标解析; (3)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4)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5)教学过程设计; (6)目标检测设计。
15
教学设计
考虑到数学的学科特点,为了更加体现数学核心概念教学设计 的本质,同时也为了以教学设计为载体,使我们关注的教师专业 化成长能得到研究,确定教学设计中的如下重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案例分析
二、导入的类型
(一)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设计 1、演绎导入(旧知导入) 2、归纳导入 3、类比导入 4、整体导入
(二)生活实例导入
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 值,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产生求知冲动的最 好材料。
因此选取生动的实例来引入,可以使学 生看到处处可以提炼数学,处处可以发现数 学,处处需要数学观点与方法,从而重视数 学学习,从中找到价值与乐趣。
• 对教材研读水平的不同导致不同水平的 教学设计。
• 对学生研读水平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水 平的教学设计。
3.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
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 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 教学目标也称行为目标,运用这个术语 是为了强调教育结果的可观察性和可测 量性。
• “学生学完这些数学后能够做什么?”
1.教材分析(整体把握教材,专业地读 )
1)熟悉和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教材的 编写意图、目的要求。
2)通览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明确各章、节在 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3)了解例题和习题的编排、功能,钻研例题、习题 的解法。
4)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发生和发展过程,与 其他知识或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生产实际和日常生 活的联系。
再次,从关注学生方面来看,以往的备课往往是“目中无人”。而 教学设计则“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学设 计既关注“意料之中”的事情,即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生的各种 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过程;创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和环境,
一位优秀教师曾经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做出了形象的 描述:你希望你的学生去哪里(教学目标),你的学生 现在在哪里(教学起点),怎么到达(教学过程),是 否到达了(目标达成评价)。
数学整体观下的数学单元-课时教学设计
遵循内容结构展现过程联系——数学学科整体观下的单元-课时教学设计一、总体说明“单元-课时教学设计”是在数学学科整体观及大概念视角下、单元整体设计基础上的课时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体现数学的整体性、连贯性、联系性,防止碎片化教学,以切实落实“四基”、“四能”,为数学核心素养于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一般而言,从抽象数学研究对象到表示研究对象,再对它进行分类等,可以成为一个单元;对性质的研究也可以成为一个单元;等等。
在进行课时教学设计之前,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对本单元内容及其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本单元要着重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等做出全面分析,并将《课程标准》规定的本单元内容按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从概念、原理等的学习到练习再到目标检测等)分解到课时,同时将相应的“内容要求”(即单元目标)分解为课时目标。
这样可以有效地化解课时教学设计可能出现的知识点碎片化现象,从而使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主题、单元教学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一个重点,所以要给予充分关注,应重视单元教学设计基础上的课时教学设计。
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应以《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整体要求为依据,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解析,还要注意对课标给定的单元教学目标进行解析。
二、框架结构单元-课时教学设计的栏目分为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两部分的栏目内容及其格式要求如下:第n单元(k课时)教学设计(一)单元内容及其解析(二)单元目标及其解析(三)教学问题诊断(四)教学支持条件(五)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第1课时~第k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2.课时教学目标3.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4.教学过程设计5.课堂教学小结6.目标检测设计7.课后作业设计单元-课时教学设计的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三、设计要求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是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阶段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的发展。
因此,单元整体设计追求是数学的整体性、逻辑的连贯性、思想的一致性、方法的普适性和思维的系统性。
初中数学《数学》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数学》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学》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2. 理解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数学研究兴趣和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学的定义和分类。
2. 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和技能。
3. 数学运算和变量的应用。
4. 集合、函数和关系的概念。
5. 图形的性质和变换。
6.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道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 理论讲解:系统地讲解数学概念和知识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3. 练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巩固所学知识点。
4.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数学应用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提高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6. 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程度评价:通过平时作业、课堂答问、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解决问题能力评价:通过课堂探究和拓展应用环节,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研究兴趣和参与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表现和态度,评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4. 研究效果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或测试,评价学生的整体研究效果和综合能力。
以上是初中数学《数学》优质教案、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构架,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施该教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个性化的设计。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课标的灵魂,课堂是师生的交往及互动的舞台,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自主发展的场所。
1亿有多大属于“实践与综合”领域的内容。
教学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认真组织学生的小组探究性活动,提示研究的方法,通过讨论和交流,丰盛学生对一亿有多大的直观感受。
学生头脑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随着数学概念原理的掌握而逐渐发展。
本节课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学情及教材分析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详尽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详尽的量来直观感受。
因此“在大数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教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这个综合应用活动,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猜想1亿有多大。
2、探究活动范例。
3、讨论交流。
三、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过程,借助详尽事物,使学生在详尽情境中体验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渗透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学会用生活周围的数据,形象的描述大数,培养主动、自觉地运用和理解数的意识。
4、培养学生掌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感知亿的大小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五、教学准备纸、实物投影、计算器、尺六、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100000000(板书)这个数是多少?怎样读?师:我们已经知道,1亿是由10个千万组成,由100个百万组成,仅知道这些还不够,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究1亿有多大(揭示课题:1亿有多大)。
数学新课标下:教、学、评一致性贯穿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数学新课标下:教、学、评一致性贯穿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推进教学研究和改进教学实践的新视角,其核心在于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旨归,以学习目标为核心,实现教、学、评的一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阐述为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理念指导。
教、学、评一致性始于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单元整体设计中综合分析课程、教材、学生等要素,确定合理清晰的学习目标;并以学习目标为归宿,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将目标转变为合理的、与学生学习经验相对接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序列化的学习体验,从而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单元整体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教育部于2022年4月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数学新课标”)。
数学新课标,就其内容而言,最核心的变化在于课程改革进程中目标的变化。
自2001年以来,数学课程的目标由双基转变为四基、四能,再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逐渐将以知识为主的目标设定转变为以人为主的目标设定,数学教育其核心目的在于让学生实现从掌握知识到增加智慧,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的重要转变。
可以说,数学新课标是对以往所颁布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的继承与创新,密切联系着我国实际国情,反映了我国着力提高育人质量的教育诉求。
数学新课标中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活动、课程评价的设计与规划秉持着一脉相承的原则,强调素养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这必然要求教、学、评要有高度的一致性。
为此,本文通过解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教、学、评一致性,明确在教学设计环节与教学实践环节保障与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新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01释疑:如何理解数学新课标中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一致的目标。
有效探究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勾股定理应用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处 , 一 端 粘 在 G处 , 少要 多少 长 的彩 带 ? 另 至
、
精 心 设 计 问 题 。 富数 学 内涵 丰
经过这一改编 , 不仅使问题与学生 的生活更接
课堂 上能否激发 学生 的探 究兴趣是 有效探 究 近 , 更便 于学 生展 开操作与思考 。 而且直观性更 强. 中“ 意学 、 愿 主动学 ” 的前提. 精心创设探 究情境 , 并 同时 , 从问题 ( ) 1 到问题 ( )使探 究从 浅表层 次 向 3,
以学 生 现 有 的 认 知结 构 和思 维 水 平 为 基 从中提炼 出有价值 的问题 , 学生就有 厂 继续探究下 纵 深发 展 . 去 的 欲望 . 此 , 课 堂 教 学 巾 , 帅 小幢 急 于把 方 在 敦 法 和 原 理 告 诉 学 生 , 应 精 心 设 计 问 题 . 学 生 思 而 让
中 , 果教 师 对 科 学 探 究 的过 及本 质 的理 解 不 铡 如 位 , 考 虑 学 生 现 有 的 知识 水 平 , 会 使 课 堂探 究 不 就 少 要 多少 长 的彩 带 ?
( ) 图 1 若 礼 盒 是长 方 3如 ,
图2
效率低 下 , 失去了课堂教学应有 的活 力. 么 , 那 数学 体 , 3 c 宽 5 c 高 4 c 彩带 一 端 粘 在 A 长 0m、 0m、 0m, 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 探究 呢?
一 = i芝 i i 鍪 …
学教 学 中设 置一 些 具有 挑 战 的问 题情 境 , 发学 生 激
课 堂 教 学 是 一 种 在 教 师指 导 下 的 问题 解 决 、 知
4
进行思考 , 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 串引导学生进行 识构建 、 能力 培养 的过程 , 堂教学 的有序 推进也 课 自主探索 , 因此 , 我又将问题拓展延伸.
灵魂跳跃教学设计
灵魂跳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灵魂跳跃一、教学目标1. 了解灵魂跳跃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掌握正确的灵魂跳跃动作要领。
3. 提升身体灵敏度和协调性。
4. 促进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灵魂跳跃的定义和应用背景,引发学生对灵魂跳跃的兴趣。
2. 理论学习(20分钟)教师通过PPT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灵魂跳跃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身体腾空高度、脚的落地方式、手臂的协调等关键要素。
并结合示范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灵魂跳跃有更深入的理解。
3. 示范与练习(30分钟)教师进行灵魂跳跃的实际示范,并解释每个动作的要领。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每组分为两人,一人进行跳跃,另一人负责观察和指导。
每人跳跃一次后,角色互换,以此互相观察和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动作。
4. 小组合作练习(30分钟)将学生重新分组,每组4-5人。
要求学生在组内进行技巧的交流和合作,尝试进行一些较难的灵魂跳跃动作。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5. 个人表演与总结(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个人的灵魂跳跃表演,每位学生都要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自由动作或组合动作进行表演。
每个表演后,其他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进步和改进的方向。
重点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鼓励学生互相成长。
三、教学资源1. PPT或多媒体设备2. 示范视频或图片3. 灵魂跳跃器材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包括动作的流畅性、高度等。
2. 监听学生的互相交流和指导,评估合作能力。
3. 综合学生的个人表演和改进情况,评估学生的进步程度。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教师的直接观察、学生间的互相评估和教师的综合评估。
五、教学扩展1. 灵魂跳跃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灵魂跳跃比赛,增加竞技性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2. 创新动作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新的灵魂跳跃动作,并展示给全班或全校。
数学课教学设计理念有哪些
数学课教学设计理念有哪些
在教学设计中,数学课的教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好的教学理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那么,数学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有哪些呢?
首先,数学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次,数学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解决问题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另外,数学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合作学习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合作性质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最后,数学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是一门需要创新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性质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
总之,数学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让“细节”润泽数学课堂的精彩
让“细节”润泽数学课堂的精彩作者:石春秀来源:《东方文化周刊·理论(上半月)》2014年第01期摘要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教学细节成就完美课堂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课堂设计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所在;二、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三、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下走进自觉和高效。
关键词教学细节;数学课堂;课堂设计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1-“细”,微末之处;“节”,关键之处。
细节虽然微小但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课堂是师生互动交互的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我们牢牢记住一句话:细节处见成败,细节决定精彩!关注细节,是一个教师对教育的理解的内化,关注细节,让所有的课堂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达到一定的境界。
数学课堂是学生思维提升、培养学生理性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挖掘细节处的教育价值。
关注细节,可以更好的将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为教育教学服务;关注细节,可以更好的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关注细节,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提出了更精致的要求。
关注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神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味与追求。
使学生受到求真、崇善、尚美的生命体验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有责任上出高效的数学课。
让我们为了自己的责任,精心打造细节,潜心发现细节,静下心来读书,沉下心来思考,安下心来实践,带着学生的思维驰骋远方,塑造完美而精致的课堂。
教学细节成就完美课堂,教育细节是有情感的,是一言一语,句句是理,句句是情,句句是心,句句如珍珠掷地有声。
是师生之间真诚的交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生疏感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为高效的数学课提供了保障。
教师要做一个细心的发现者和引领者,应及时捕捉课堂的增长点,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走进数学学习,开心收获。
教案:算法是程序的灵魂
关于算法的示例,书本上举了一个烧水的泡茶的例子,我在这里补充一个小品当中的例子,把大象塞进冰箱分为了几步?分别就三部,分别是:打开冰箱,把大象塞进去,关闭冰箱就可以了,同时我们来认识以下计算机中的算法:
计算机中的算法可分为如下两大类:
(1)、数值运算算法:求解数值。
(2)、非数值运算算法:事务管理领域。
教学后记
使学生掌握用N-S流程图表示算法
用计算机语言表示算法
教学重点
什么是算法
算法和程序的区别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算法?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以PPT讲授为主,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框架概述、框架的优势、当前主流框架、传统JDBC的劣势、MyBatis概述)
一、通过最新的和同学们学习过的算法引入
近几年内,网络上流传了一个很火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Chat-Gpt的本质内是一个人工智能算法,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工智能框架,叫做transform。除了像这些比较出名的算法,也有像我们之前学习C语言时所学习的鸡兔同笼的算法,以及数据结构当中KMP算法、迪杰斯特拉算法等,这些都叫做算法,而同学们,应该也都听说过算法的地位,算法是程序灵魂。
《算法与数据结构》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授课年级:
授课学期:
教师姓名:
年月
课题名称
第1章算法是程序的灵魂
计划课时
2课时
教学引入
程序的灵魂是算法,只有掌握了算法,才能轻松地驾驭程序.算法是一个程序的编码思路,是程序员解决问题的指路明灯。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算法的5个重要特征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算法
让学生爱上数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在当今社会中,在高科技的影响下,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渐下滑,甚至有些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个相应的解决方案去让学生爱上数学。
在这篇文章中,我要分享一下我所准备的数学四年级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老师们。
第一课:增加教学互动的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元素,提高课堂氛围的活跃度。
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并增强课堂效果。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有很多互动的方式。
例如,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设计各种游戏,或者是在黑板上设置答题竞赛等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课:增加实际应用的内容以前,我们的讲述方式是单调的,并不能够很好地给学生展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然而,这恰恰是让首年级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无用的原因之一。
在现代化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去尽可能地融合真实世界的运用情境元素,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些实际计算,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数学计算方法所能应用的地方。
第三课:多角度来讲解数学问题在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多方位去讲解数学问题,增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们就会对数学产生更多的兴趣和探究欲。
因此,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去引导学生认识数学问题,增强他们的思考量,这样能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更多自己的思考方法。
第四课:表扬学生的优点和成长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长。
总是为学生指出缺点并加以批评,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导致数学学习停滞不前。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学生们的优点和成长,鼓励学生在数学中攀登高峰。
通过肯定学生的成长,以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让学生将自己实现价值的成就感表现出来。
第五课:引导学生自主问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解决之后,他们的成就感会更高,也更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解决问题。
基于核心素养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
实施这一目标,数学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一历史重任,是广大数学工作者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底色。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
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
我真的:一、教学过程必须从唤起学生自发性自学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学会自学数学,使学生培养自学的好习惯。
教师只是协调学生的蜕变和发展而发挥作用。
这一教学思想虽然在上学时已经介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常常因为打听没出口而难于全面落实,自学了核心素养之后不仅从思想上,更从“从学启程”为切入点,具备很强的实际意义。
二、课堂教学要从“片面教授”提升为“全面发展”,应以传播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素养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良好习惯,这些对学生是终身受益的,因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最终落脚点。
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的认同感。
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基础学科,其根本的目的不是训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技巧,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蜕变必须从经验累积下降为科学研究。
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数学学习尤其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这使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要多问多学多积累,并要勤于笔耕,善于思考,将教学研究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学科素养的构成始终扩散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科教学必须必须使教学环境充满著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可以沦为积极主动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为人的素养。
教学设计教案的灵魂所在
教学设计教案的灵魂所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的重要工具。
教案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那么,教学设计教案的灵魂究竟在哪里呢?本文将从明确目标、合理安排、创新思维等方面探讨教学设计教案的重要性以及灵魂所在。
一、明确学习目标与需求教学设计教案的灵魂之一在于明确学习目标与需求。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明确学生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并将其转化为明确的学习目标。
一个好的教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有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安排,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案的灵魂之二在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使学生掌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层次的安排,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设计教案的灵魂之三在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注重灵活性,能够根据教学进程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四、鼓励创新思维与实践教学设计教案的灵魂之四在于鼓励创新思维与实践。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
教师应该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教学设计教案的灵魂在于明确学习目标与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创新思维与实践。
只有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教师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必知的千以内数学教案设计技巧
教师必知的千以内数学教案设计技巧。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千以内的数学教学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来进行教学。
下面,我们将介绍教师必知的千以内数学教案设计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知道如何布置任务在千以内数学教学中,布置任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情况,制定合理的任务。
比如说,确定每个学生可以达到的目标,让学生的任务变得更加清晰具体。
任务应该明确,简单明了,不要让学生一直猜测或想不清楚任务,否则学生会失去兴趣,并且可能出现偏差。
二、为学生设计个性化教学在千以内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
个性化教学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来进行,让学生觉得教学很有挑战性和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在千以内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讨论、实践等等。
通过讲解,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基础和重要性;通过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通过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点。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四、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在千以内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要确定教学内容的难度,找到合适的教学材料,以及选择合适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
如果教学内容过于困难,那么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而如果内容太过简单,学生也会感到不满足和无聊。
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五、注意课堂纪律在千以内数学教学中,注意课堂纪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关。
教师需要保证课堂秩序,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安心地学习。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了解学生的需求,避免让学生失去兴趣。
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帮助和反馈。
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千以内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挑战性的环境,在学生把难题解决之后进行表扬和赞美,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单元教学设计的灵魂
单元教学设计的灵魂单元教学设计的灵魂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进行系统性设计的总体方案。
其灵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决定了教学活动中师生应该如何行动。
因此,教学设计的灵魂在于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应该是具有可观性、可量化性和可实现性的,要针对课程内容的偏重点、学生基础和教学时间的限制确定。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先明确课程的终极目标,再根据目标的具体分解设定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和每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设计的另一个关键是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循序渐进性、层层递进性、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融合性、注重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等特点。
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水平、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确定教学的教材、教具、课件和辅导材料等教学资源和活动形式。
三、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策略应该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实用性、个性化和适应性。
在制定教学策略的时候,教师需要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选择基本上是针对不同的教材难度、不同的学生兴趣、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不同的教学环境等分析和确定的,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思考进行分析和决策。
四、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策略的具体方式和实施手段,关键包括授课方式、教学途径、活动形式和课堂管理等。
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基础等进行选择和运用。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交互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五、教学评估机制的建立教学评估机制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反馈教学设计的关键。
一到五的认识教学设计理念
一到五的认识教学设计理念
一,认识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认识教学设计理念,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设计理念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所遵循的原则和理念,它能够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设计的灵魂。
教学设计的灵魂在于学生。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学
设计理念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
三,多元化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理念应该是多元化的,它应该包括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
不同的学习需求。
教学设计理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因材施教的教学设计理念。
认识教学设计理念还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
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
因材施教的教学设计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不断创新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理念需要不断创新,关注教学新理念和新方法,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教学设计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不断创新的教学设计理念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教学成长。
数学教学设计四基目标
数学教学设计四基目标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概念、原理和技能进行数学问题分析、解决和推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1.提供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提供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数学兴趣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有趣、生动的数学教材和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兴趣。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4.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和应用,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
三、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目标。
数学能力是指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问题时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确立明确的目标和标准,使学生清晰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
2.提供充分的练习和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3.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分析,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的追求目标。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思考新颖、独特的方法和想法的意识。
为了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2.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挑战,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3.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设计的灵魂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教学设计就是问题的设计。
而问题的设计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初始问题”的设计,“初始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能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
【关键词】教学活动问题设计初始问题思维活动
从本质上说,数学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数学思维活动又集中表现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教学设计就是问题的设计。
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
从而把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
一、掩盖了思维环节的问题
教学设计中的问题首先应当是一个“初始问题”,即那些可能导致数学知识(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方法甚至思想,观念)产生的问题。
通常,面对着一个课题,会想到很多问题。
例如,在变量与函数一节中,对于“函数的概念”我们就会提出如下问题:问题1:什么是函数,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2:函数的定义是怎样得到的?让我们看一下以问题2为起点,进行了若干教学法加工后的教案(节选);
第一步:让学生分别指出下面例子中的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
系的表达方式:以每小时60km匀速前进的火车,所行驶过的路程和时间;每张电影票价10元,票房总收入与出售的电影票张数,弹簧原长10cm,伸长长度与所挂重物的关系。
第二步:找出上述各例中二变量关系的共同属性(略)
第三步:抽象出共同属性之间的各种假设(略)让学生用变式对假设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本质属性。
第四步:让学生举例,将上述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概括形成函数概念,并用定义表示。
从表面上看,在这个教案中学生是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积极参与了概念形成的思维活动,但是学生并不知道整个活动的目的,也不知道作出判断(例如“本质”和“非本质”)的依据。
事实上,学生只是教师各项指令机械的执行者,因而不能形成深刻而主动的思维活动。
二、初始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起点
为了充分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应该把促使教学发现活动起动的初始问题选为教学的起点。
例如,在有关函数的概念的教学中,就应该把下述问题当作教学的起点:
问胚3:是什么因素促使我们建立函数概念的?
这样形成的教学设计就在上述教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1.提出初始问题。
出于防洪灌溉的需要,需要知道某水库的实际储水量,你能给出一个简便易行的测量储水量的方法吗?具体的
应该做那些工作?
学生容易知道,直接测量水库储水量是困难的,但是,测量水库在某一点的水深却是容易的。
那么,能不能通过测量水深来间接的测量储水量呢?通过对以上问题(及类似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理解建立函数关系的目的,产生建立函数概念的意识。
2.揭示函数概念的内涵。
当然,并不是两个互不相关的变量都-可以做到用其中的一个来表示另一个的。
这样就有了问题4。
问题4当两个变量具有什么样的联系时,才能实现用一个变量表示另一个变量的目的呢?
这样,在问题4的指引下,寻求函数本质属性的活动就可以展开了(这里的本质是由活动的目的——“用一个变量来表达另一个变量”——决定的),于是学生就可以利用其原有的认知结构来进行建构函数概念的活动,从而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三、初始问题的作用
初始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一个好的切人口,确定了一个好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找到了一个载体,也为数学课找到了一个好的结构,使数学课成为解决初始问题的活动。
请看下面关于合并同类项教学的设计方案:1.提出问题:求多项式4ab+2ab-7ab的值,其中a=3,b=-2.学生在直接代人求值的解法中发现要多次计算ab。
提出问题:能不能使解题过程简捷些?得到思路:把ab看成整体,即先计算ab的值再代人(解略)。
2.揭示同类项概念的内涵
首先提出如下问题:当a=-2时,计算3a-5a+9a-4a+1-的值。
(1)怎样才能得到简捷的解法?(2)为什么能把3a,9a,-4a合并处理呢?为什么不能把a与a合并处理呢?(3)那么什么样的项才能“合并”呢?(4)什么叫做“字母部分完全相同”呢?(5)为什么要求字母部分完全相同呢?
3.课堂练习:把下列式中可以合并的项尽可能地合并起来,并对解题过程进行讨论(哪些项可以合并?判别标准是什么?怎样合并?题目略)。
4.小结:概括并给出同类项的定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5.练习(略)
这是一个特征十分鲜明的教案。
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设计了一个初始问题:“怎样更简捷地求多项式的值?”在这个总的问题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有了鲜明的目的性,从而成为主动的积极的探索性活动。
应该相信,学生的思考与探索一定会为数学课提供丰富的素材,而探索活动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课。
因此,设计好一个初始问题,就从根本上设计好了一节课。
因为学生解决初始问题的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展开的。
可以说,在初始问题确定后,数学课的大框架也就确定了——它是会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的。
所以,从本质上看,课堂教学设计的灵魂就是问题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