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社会保障是指国家或社会组织为保障公民或特定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社会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它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通过提供经济、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和概念,下面解释几个常见的社会保障学名词:1. 社会保险:指由企业和职工等参保主体共同缴纳的强制性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社会保险通过向参保人提供一定的保险金或福利待遇,确保他们在面临风险时得到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
2. 社会救助:指为贫困人口或突发困难的群体提供经济帮助和社会援助的公共服务。
社会救助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和特殊救助等形式的资助,帮助困难群体度过难关,减少社会的不平等和不稳定。
3. 公共医疗保健:指国家为公民提供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公共医疗保健涉及到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医药价格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旨在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提升全民的健康水平。
4. 养老保险:是指为退休人员提供经济和社会保障的一种制度。
养老保险可以通过个人支付和政府补贴的方式筹集资金,为退休人员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确保他们在老年时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尊严的生活。
5. 失业保险:是一种为失业人员提供失业救济金的制度。
失业保险是一种社会风险的补偿和分担机制,旨在减轻个人由于失业而引发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重新就业或恢复生活能力。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提供经济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轻个人和家庭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风险,提高公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社会保障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1]
30
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原则
• 保护与激励统一 • 社会保障水平与生产力水平和各
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采取渐进方
式 • 一般地说,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
速度须有“三个低于”:低于经 济增长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 长速度;低于工资增长速度。
社会保障学[1]
31
六、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四个组成部分互相衔接、互相补充,构成一 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安全网络。
社会保障学[1]
8
(二)社会保障项目的构成
•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 失去劳动岗位的人提供的收入保险计划,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发展重点。
• 社会保险项目主要有:养老保险、残废保 险、死亡及遗属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 险、工伤保险、疾病和生育保险等。
一、社会保障的特征和理念基础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和外延
• 社会保障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 立的保护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安全项目的 总和。
• 它是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依 据保护与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对公民在 年老、疾病、遭遇灾害而面临生活困难 的情况下,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 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和社会 服务,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 度。
收支对应的专项基金管 政府作为财政支出
理
的一个项目管理
二者都是由国家和社会对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 成员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工具
社会保障学[1]
13
三、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一)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相同点 • 都是一种风险防范与风险转移机制; • 在保障对象和性质上是一致的; • 从功能上看,两者都是社会风险化解
社会保障学第四章 世界主要类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三种模式的特点
(一)社会保险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最早起源于德
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第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西欧等国家将 俾斯麦创建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 最终发展成为“以义务和权利对等”为条 件的、以单位和个人投保为主的社会保险 型的社会保险制度。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三种模式的特点
三、强制储蓄模式 强制储蓄模式是一种个人缴纳保险费的社 会保险制度。这种模式强调雇员的个人缴 费和个人账户的积累,退休者的社会保障 权益来自本人在工作期间的积累,且所积 累的资金通过投资基金进行运作。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三种模式的特点
(一)强制储蓄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新加坡在经济薄弱、没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三种模式的特点
(二)社会保险型模式的主要特点 1同标准的社会 保险制度。 2、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 担,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 3、强调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4、社会保险缴费中只记录个人缴费情况,社会 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间调剂使用,充分体现互助 互济、共担风险原则。 5、社会保险基金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
金记住,其基本内容是:强制性地规定雇 主和雇员将收入的一部分上缴给中央公积 金局,通过建立中央公积金来为每一个雇 员提供全面的社会福利保障。 1、养老保障功能 2、医疗保障功能 3、购买住房功能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研究内容
对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如何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分配后的资源如何组织运行?
如何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和增值?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外延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 “社会保障”源于英文“Social Security”一词,又译为“社会安全”。
发展历史:
01
最初萌芽
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 贫法》
选择性
普遍性
选择性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外延
在我国,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保障制度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并明确指出:“建立多层次的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 储蓄积累保障。”
归纳起来,社会保障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方面,社会保险是社会 保障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外延
比较项目 保障对象
权利义务关系
表1-1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比较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劳动者(国民)
无法维持生活的人
全体社会成员
部分义务对应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 法》。由于它简明、概要、表 达准确,被国际劳工组织接受,
一直沿用至今。
03
制度出现
1938年,新西兰通过一项法案, 把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的所有 单项法规合并在一起,称为社
会保障制度。
04
现代概念的出现
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 《费城宣言》正式使用“社会 保障”概念,逐渐形成现代意
(6)互济性。互济性体现在社会保障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上。社会 救助和社会福利的资金,来自劳动者为社会剩余劳动所提供的资金,体 现了劳动者对非劳动者无偿援助,其互济性十分明显。
社会保障学总结
社会保障学总结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的学科,是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
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障的内容、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政策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的意义、目标、原则及主要形式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社会保障的意义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对个体的保障和关怀,是社会对个体权益和福祉的保护,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保障个体的基本生活需求: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功能是保障个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即解决个体生存所必需的食品、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需求。
2. 维护社会平等和公正:社会保障可以弥补个体之间的差距,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平等和公正,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3. 缓解个体风险和压力:个体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面临各种风险,如失业、生病、意外事故等,社会保障可以帮助个体减轻这些风险带来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4. 促进劳动力流动和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提供对劳动力的保障,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灵活就业,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
二、社会保障的目标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社会保障的首要目标是解决个体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所有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水平。
2. 保障个体的风险防范:社会保障的目标之一是提供对个体在生命各个阶段面临的各种风险的保障,如失业、养老、医疗、意外伤害等。
3. 提高社会公平和平等:社会保障的目标之一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平等,减少贫富差距,确保个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4. 促进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流动:社会保障的目标之一是提供对劳动力的保障,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创业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社会保障的原则社会保障的运行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全民参与原则:社会保障是全社会的事业,所有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社会保障,享受社会保障的权益。
社 会保障学教学大纲
社会保障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社会保障学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3、课程学时:X学时4、课程学分:X学分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它是公共管理、社会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系统掌握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保障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保障领域的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社会保障概述1、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内涵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社会保障的功能与作用2、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保障产生的原因与条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3、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二)社会保险1、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概念与类型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与运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2、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的概念与特点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与运行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实践3、失业保险失业保险的概念与功能失业保险制度的构成与运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4、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的概念与原则工伤保险制度的内容与实施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5、生育保险生育保险的概念与意义生育保险制度的规定与待遇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展望1、社会救助的概念与类型社会救助的定义与特征社会救助的主要类型社会救助的功能与作用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与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行与管理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问题3、特困人员供养制度特困人员供养制度的对象与内容特困人员供养制度的实施与监督我国特困人员供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4、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制度的概念与特点受灾人员救助制度的内容与实施我国受灾人员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1、社会福利的概念与类型社会福利的定义与内涵社会福利的主要类型社会福利的功能与作用2、老年人福利老年人福利的概念与内容老年人福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我国老年人福利事业的现状与问题3、残疾人福利残疾人福利的概念与特点残疾人福利制度的构成与实施我国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发展与挑战4、儿童福利儿童福利的概念与范畴儿童福利制度的规定与落实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展望1、社会优抚的概念与特点社会优抚的定义与内涵社会优抚的对象与内容社会优抚的意义与作用2、军人抚恤优待制度军人抚恤优待制度的概念与类型军人抚恤优待制度的标准与实施我国军人抚恤优待制度的改革与完善3、退役安置制度退役安置制度的概念与内容退役安置制度的方式与政策我国退役安置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六)社会保障基金1、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与分类社会保障基金的定义与特点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与构成社会保障基金的分类与用途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原则与方式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体制与模式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与监督3、社会保障基金的预算与决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概念与编制社会保障基金决算的概念与执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与决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七)社会保障管理1、社会保障管理的概念与内容社会保障管理的定义与特点社会保障管理的体制与机制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与方法2、社会保障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目标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与技术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3、社会保障管理的监督与评估社会保障监督的概念与类型社会保障评估的指标与方法我国社会保障监督与评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八)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概念与体系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体系构成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功能与作用2、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内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现状与问题3、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与监督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监督体系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堂讲授讲解社会保障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社会保障学教学大纲
社会保障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社会保障学是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的全面了解和分析能力。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理解和应对社会保障挑战。
二、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功能与重要性;2.掌握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3.了解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与原则;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综合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1.社会保障的概念和功能1.1 社会保障的定义和内涵1.2 社会保障的目标和功能1.3 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及现代社会保障的挑战2.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2.1 社会保障的起源和发展2.2 国际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2.3 国内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改革3.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3.1 社会保障的公平与效率原则3.2 社会保障的接纳与适应原则3.3 社会保障的风险分散与资源调配原则4.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4.1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评估4.2 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和发展趋势4.3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相关理论知识;2.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社会保障理论解决实际问题;3.小组讨论与报告: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形成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4.文献阅读与写作: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进行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撰写。
五、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课堂积极参与程度、提问能力和思维深度;2.作业与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与交流能力;3.个人报告或小论文:评估学生对社会保障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社会保障学导论》温小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现代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李庆津,清华大学出版社3.《社会保障政策与制度》张继社,人民出版社以上为社会保障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综合思考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社会保障学概论整理版
社会保障学概论整理版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提供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
它主要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通过提供经济援助、社会服务和心理支持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和可持续发展。
公平是指社会保障制度要根据人们的需要和贡献来分配资源,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公正是指社会保障制度要以公正的方式来分配资源,避免不合理的差别待遇和歧视性的政策。
公开是指社会保障制度要公开透明,让人民了解自己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和义务。
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保障制度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长期稳定地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社会保障的实施需要依赖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
政府在社会保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负责制定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和法规。
企业作为雇主也有责任为员工提供合理的社会保障。
个人也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来参与社会保障,确保自己的权益。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国家的经济状况、社会文化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会有所不同,但都应该以人民的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
总之,社会保障学是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原理、目标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保障的内容、形式和实施。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为了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福祉的需要。
社会保障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需要考虑国家的经济状况、社会文化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可以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社会保障学概述
社会保障学概述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研究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保障公民在社会经济困境中的权益和基本生活需要的学科。
它涉及到社会保障的历史和发展、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改革等方面的知识。
社会保障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工人面临着严重的劳动条件恶化和贫困问题,而社会政策开始涌现出来,并逐渐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
社会保障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
社会保险是指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对特定的社会风险给予公民一定程度的经济保障,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社会救助是指通过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帮助那些因为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人重新融入社会,重建他们的生活,如社会救济、住房救助等。
社会福利是指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服务,改善人们的社会生活,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如社会保障金、社会关怀服务等。
社会保障学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同。
在发达国家,由于其经济水平较高、社会福利制度较完善,社会保障学也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社会福利制度相对薄弱,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和发展相对较为滞后。
社会保障学在国际间的比较研究也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和改进自己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学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其次,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确保社会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落实。
此外,如何解决社会保障制度不公平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总之,社会保障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改革,对于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保障学 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答: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是国家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进而达到特定政治目标的制度安排,是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
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福利性答:福利性作为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指的是相对于社会成员个人而言,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要小于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收入。
换言之,凡所得大于所费即具有了福利性。
如果社会成员用同样多的钱购买同样多的服务,它运用的便只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原则;如果社会成员用大量的钱购买了小量的服务,这种交易便构成了对购买者的价值剥削;如果社会成员用低于服务的价格购买到了这种服务,便含有了福利性的因素在内。
因此,社会保障的福利性特征,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交易成本低于所获得的保障待遇。
3.刚性发展答:刚性发展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需求不断增长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保障走向制度化之后的客观结果,是指社会保障的项目不断增加,覆盖范围扩大,保障水平是逐步提高的。
社会保障制度在刚性增长的总体趋势下,还呈现出阶梯式持续发展规律,即社会保障的项目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成员社会性保障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会在发展中不断膨胀。
4.普遍性原则答: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原则是1942年贝弗里奇起草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政策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要求国家在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其对象、范围不能局限于贫困阶层,而应当使全体国民均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福利。
普遍性原则符合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公平、公正的追求,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从而被许多工业化国家所认可,并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等在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普遍遵循的一项原则。
1.慈善事业答: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上的一种民办社会救助事业,它以社会成员的善爱之心为道德基础,以社会各界的自愿捐献为经济基础,以民间公益事业团体为组织基础,以大众参与为发展基础,在实践中,慈善机构根据捐献者的意愿,对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进行物质帮助,从而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组成部分。
绪论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二、社会保障学的研究方法
典型的具体方法包括:
3.比较分析的方法
2.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方法
4.系统分析的方法
三、社会保障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保障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社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1.社会保障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社会障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社会公平的视角出发,将社会保障看成是社会学的一个领域,强调社会保障行为是社会控制,其
内容和任务是解决各种特定的社会问题,以达到社会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为社会保障诸问题的研究提 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 (2)社会保障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它着重研究市场经济的运动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而社会保障学侧重研究市场经济的稳定机制。在 研究满足劳动者的物质需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上,两门学科存在着相互联系和交叉的关系。
其次是社会保障政策理论。其内容包括社会救助政策、社会 保险政策、社会福利政策,以及其他社会保障子系统与各具 体项目的政策研究。
最后是社会保障管理理论。这一层次探究的是社会保障法制理论、社 会保障管理体制理论和社会保障监控理论,等等,而政府介入的程度 和调控手段以及具体的运行机制,构成这一层次理论的核心所在。
2.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01
02
03
社会保障学整理资料
社会保障学整理资料社会保障学整理资料社会保障学是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给予社会成员更好的社会保障,以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
这个领域涉及到政府、企业和个人间利益关系的平衡,因此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整理资料关于社会保障学中的重要概念、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以及目前在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情况。
一、重要概念1.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以社会化的方式提供的对公民和单位合法权利的保障服务。
它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2.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从社会保障目的出发,制定的、经济安排和法律手段构成的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体系。
3. 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指以工资、职业、个人储蓄等方式集中财力,实现个人或家庭的风险随机分散,减轻社会风险负担的制度。
4. 社会救济制度社会救济制度是指国家以社会道德和人道主义基础为依据,以资助与帮助贫困家庭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生活为目的,建立的一种务实性社会保障制度。
5. 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是指以改善个人或家庭社会福利水平为目的,从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经济安排和法律手段构成的社会福利体系。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
在过去和现在的社会发展历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态与性质不断发生着变化,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实现分配公正等目的并未改变。
在古代社会,社会保障制度主要体现在家庭、部落、宗教组织等小范围社会组织的帮助下。
到了中世纪,欧洲贵族和城市居民相继建立自己的救济机构,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始形态。
到了19世纪,社会保障制度开始成为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一部分。
1911年,德国推出了第一个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此后,社会保障制度在欧美得到了广泛推行。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笔记曾贱吉一.社会保障的概念我们认为,社会保障的定义应为: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二.社会保障的特点(一)强制性(二)社会性(三)福利性(四)互济性(五)保障性(六)公平性三.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的颁布就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阶段的标志。
(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应以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疾病保险法》为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三)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条件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2、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 形成阶段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疾病保险法》2. 发展阶段1935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3. 成熟和完善阶段社会保障制度进入成熟和完善阶段的标志是“普遍福利”政策的广泛实施和“福利国家”的纷纷出现。
4. 改革和调整阶段第六章一.社会福利的概念社会福利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现金补贴和提供服务等方式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并且使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制度。
二.社会福利的特点1.社会福利的覆盖对象具有普遍性2.社会福利的内容具有广泛性3.社会福利的提供方式具有服务性4.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具有社会性5. 社会福利的实施过程具有多层次性6. 社会福利的外延丰富。
三.公共福利1. 公共教育福利2. 住房福利3. 福利彩票四职业福利1.定义职业福利又称为机构福利,员工福利,是以单位或社会团体为责任主体,专门面向内部员工的一种福利待遇,它是单位为满足本行业或本单位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员工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工资收入以外的津贴,设施和服务的社会福利项目。
2.特点(1)职业福利强调业缘性(2)职业福利具有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3)职业福利具有功利性三.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存在问题改革)1. 中国传统福利模式存在的问题(1)制度结构的板块状,与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基本原则相背离。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这一定义必备要素:依法建立、突出以人为本、属于社会化行为。
社会保障层次: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
社会保障的功能:稳定功能,被称为“精巧的社会稳定器”或“减震器”;调节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领域;三个层次:1、调节公平与效率2、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3、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发展功能;互助功能;其他功能社会保障的特征:公平性特征,三个方面:保障范围、保障待遇、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社会化特征;福利性特征;法制规范性特征;多样性特征;刚性发展特征。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其他原则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政治因素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家—单位保障制主要特色:国家负责、单位包办、板块分割、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缺乏效率早期对理想社会进行设计并对社会保障理论有影响的人物: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莫尔的《乌托邦》、意大利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法国摩莱里的《自然法典》近代:法国圣西门的《论实业制度》、傅立叶的《新的工业世界与协作的世界》中国社会保障的历史来源:大同社会论、社会互助论、仓储后备论、社会救济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激励与个人》把人的需要按照发生顺序由低到高呈梯状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的基本理论范畴:公平与效率,公平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永恒价值理想,并不是一个纯经济学的概念,而是一个设计个人价值判断在内的社会与伦理学问题,它不仅仅存在于社会收入的分配中,而且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效率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帕累托效率或帕洛托最优”,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公平与效率应该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但一个国家不能相互协调的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两者就可能互为代价,公平与效率并不存在谁优先的问题,但在一定发展时期却可能因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而有所侧重。
社会保障学课件(共30张PPT)
比较项目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保障对象
劳动者(国民)
无法维持生活 的人
全体社会成员
权利义务关系
部分义务对应全部 权利
受益者单方面 权利
受益者付出劳动代价
保障水平
劳动者及家庭成员 的基本生活
水平最低
部分福利项目达到高 水平
管理与实施方式 统一、强制性
官民结合
官民结合
资金来源
保险费(税)
国家财政预算 拨款
❖ 社会学家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 学的一个领域,强调社会保障行为是社会控制,其内容和任务是解决各种特定的社会 问题,以达到社会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
❖ 政治学家认为社会保障属于政治学范畴,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的社会政策,其直接目的是为社会稳定这一特定目标服务。
;
❖ 凡未按照规定交纳保险费者,则对其津贴标准相应予以降低。病、伤、残和产妇还可以 享受一定程度的免费或低费医疗待遇,死者遗属可以领取遗属年金和死者丧葬费。
❖ 社会救济是同社会保险相结合的,是社会保险的补充。那些遭受自然灾害和其他不 幸事故以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城乡贫困户;那些没有固定职业或就业不充分,无 力缴纳保险费而无权领取社会保险津贴的人;那些虽然可以领取社会津贴,但津贴 数额不足于维持最低生活需求者;那些领取社会保险津贴的期限已满仍无其他收入 来源的人,可以申请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社会救济的标 准低于社会保险津贴。社会救济机构一般要对社会救济申请人进行生活状况调查, 在证明申请人符合条件后方可批准给予救济。
社会保障学第三章 社会保障理论基石
第二节 经济学与社会保障
经济学领域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是日益增强 的。 社会保障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特定社会 目标与政治目标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被视为一种经济活动。
一、经济学对社会保障的理论贡献
体现在: 1、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是一种社会价值选择, 经济学的选择理论是其理论基础。 2、经济学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提供技术 支持。如收入分配理论、边际效用理论等 3、经济学视角为社会保障理论研究提供有 价值的思维方式,保证社会保障从空想主 义进化到理性发展。
第三章 社会保障理论基石
主要内容:
概述 经济学与社会保障 社会学与社会保障 政治学与社会保障
第一节 概述
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实践深受一定 的理论流派与价值偏好的影响。
一、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理论历史源流
1、宗教(佛教、基督教) 道德基础 方法示范 制度补充 2、空想社会论 古希腊 柏拉图 理想国 英国 莫尔 乌托邦 意大利 康帕内拉 太阳城 法国 摩莱里 自然法典(18世纪) 19世纪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二战”以后,“机制模式”在各国的迅速发展, 则与凯恩斯经济学的影响密切相关。正是在凯恩 斯理论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其追随者发现了社会 保障具有促进经济稳定和经济均衡的效应。在凯 恩斯经济学的影响下,社会保障逐渐由一种救残 助缺的措施演变成了一种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 在其理论的引导下,“机制模式”逐渐完备,并 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保障模 式。
一方面,政治需要社会保障作为实现目标 的工具和手段;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的 推动,并对政治产生相当的影响。
警惕社会保障的泛政治化现象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简介社会保障学是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学科。
社会保障是一种由国家提供的、以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与健康为目标的安全保障体系。
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社会保障学旨在研究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健康而建立的制度。
它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服务制度。
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通过社会保险基金筹集资金,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一系列保险服务。
参保人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以获得相应的保险保障。
社会保险制度是一种必须通过个人缴费和国家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的。
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是为那些无法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或未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的社会成员提供帮助和保障的制度。
它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等多种救助措施。
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目的是保障社会中最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主要是指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提供的对社会成员的福利援助,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的福利。
社会福利制度旨在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
社会服务制度社会服务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组织提供给社会成员的各种服务,包括社区服务、养老院服务、医疗服务等。
社会服务制度旨在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是国家在社会保障领域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社会保障政策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确保社会成员都能够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的财政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因素。
社会保障政策主要包括:•社会保险政策:为保障参保人员提供更全面的保险保障,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社会救助政策:为无法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或未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的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救助措施,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
820社会保障学
820社会保障学
820社会保障学致力于培养专业的社会保障人才,为社会保障与
体系的发展做出贡献。
820社会保障学系的课程设置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人
口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务课程。
学生通过
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制定与实施方法、社会保障服务的提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820社会保障学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需要完成研究计划和实习,以提高自己在社会保障领域的专业素养。
毕业后,学生可以在机关、非营利组织、社会福利机构、保险公
司等单位从事社会保障制定、社会保障项目管理、社会保险服务等工作,或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社会保障学研究生学位。
820社会保障学系在保障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社会保障学绪论课件
。
保障政策法制化
为了规范社会保障制 度的运行和管理,各 国政府将加强社会保 障政策的法制化建设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 律法规,确保社会保 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
03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成
烈士褒扬制度
表彰和纪念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 献的烈士。
04
社会保障的功能与作用
社会保障的功能
经济保障功能
社会保障通过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 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经济安全保障,减 轻贫困和财务压力。
资源配置功能
社会保障旨在管理和分散风险,为个 人和家庭提供应对突发事件、疾病、 失业等风水平的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也 会相应提高。
05
社会保障改革与完善
社会保障改革的原因与目标
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社会保 障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需求,同时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需 要进行改革。
目标
建立更加完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 系,提高保障水平,满足人民的基本 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学科意义
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稳 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社会保障学的研究还有助于提高政府和社会对社会 保障的重视程度,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社会保障学的研究方法
要点一
研究方法
社会保障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规范研究、比 较研究和历史研究等。这些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实证研究 注重数据和事实的收集和分析,规范研究则关注价值判断 和政策制定,比较研究可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保制度 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研究则通过对社保制度的历史演变进 行研究,为现实问题提供借鉴。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是研究个人和家庭在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中获取保障
和扶助的学科。
它涵盖了社会政策、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政策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社会护理、社会福利等学科。
它的研究主旨是分析构
建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公平和共同发展,提高全民福祉。
社会保障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实施社会保障政策,如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以及社会福利政策、社区服务、低保政策等。
社会保障
学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有:政策研究、经济学研究、法律研究、行政管理
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等。
主要探讨的问题有:如何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减
轻社会负担、促进社会和谐、提高生活水平,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社会保
障政策等。
社会保障学的发展对社会治理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实施政府社会保
障政策提供理论指导,而且为提高社会公平和国民福祉,改善社会治理结
构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一、填空题1.“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 年美国“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
(P3)2.1952 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P4)3.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国家)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要由(国家)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
(旧教材P5~6)4.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
(P6)5.社会保障的特点是(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
(P8~9)6.社会保障的功能有(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
(P10~11)7.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按:应是“责任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个人)。
(P13)8.从共性上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P18)9.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P31)10.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社会保障制度理论)三大部分构成。
(P21)1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萌芽阶段)、(慈善阶段)、(济贫阶段)三个阶段。
(P33)1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是以160 多年前社会保障开始形成(制度)为起点的。
(P36)13.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 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济贫法》)。
(P37)14.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 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P40)15.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 年2 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P43)二、名词解释(每题5 分1、社会保障-----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2.就业关联制度——属于“收入维持”方案的一种。
它规定:享受年金或其他定期补助的权利,一般取决于工作或独立劳动时间(即工龄)的长短;家属津贴和工作保障则取决于是否存在雇佣关系。
政府是所有保障待遇的最后保证人。
(P12)3.普遍保障制度——属于“收入维持”方案的一种。
又称按“人头”补助制度,即对公民或居民,不论其收入、工作或财产如何,均按统一的标准提供现金补助。
补助资金通常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的拨款,补助金一般普遍适用于已在这个国家居住达到规定年限的申请人。
(P12)4.储蓄保险金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制度,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它要求企业和职工定期交纳规定的保险金,共同出资建立特别基金,款项记入每个雇员的账户,专款专用。
当雇员发生规定的偶然事故时,按照规定将各账户下的储蓄保险金连同利息一次发还给受益人。
但在有些情况下,受益人也可自行选择分期领取本金或遗属恤金。
(P12~13)5.社会保障体系——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
(P16)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目前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P20) A、社会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
B、社会救助——自然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乡村“五保”制度等 C、社会福利——全民保健、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教育福利、住房福利。
D、军人保障——军人社会保障、军人抚恤、退伍军人安置、军人福利、军属优待。
E、其他制度——公务员医疗补助、住房公积金等或者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
2..简述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的主要内容(P21~22)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原则,不同筹资模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规模的确定和结构优化,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原则、方式及程序,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不同的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行特点及相互间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理论和方法等。
3.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主要内容(P22)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构成要素及构成内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社会保障的制度的历史、现状和目标模式,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和比较等。
四、论述题(每题 10 分10×2=20 分) 1.论述福利经济学、福利国家论和福利制度的基本观点(按:“福利制度”应为“福利国家制度”)(P23~24)福利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福利也越大;收入越平均,福利也越多。
在国民收入分配方面,同等数量的收入或货币,对于穷人的“边际效用”要比富人的大。
因此主张实行均等化政策。
福利国家论的基本观点:1.收入均等化,通过对不同收入阶层的赋税差别来实现再分配;2.社会福利化,即通过国家提出一整套津贴补助、社会保险和公共救济制度,以期实现“现代自由民主”的国家,即高福利型国家;3.充分就业化,4.国有化和计划化、工程社会化,5.混合经济论。
福利国家制度是社会学家威廉•贝弗里奇在英国政府委托下提出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报告的实践。
1945 年,英国工党执政,以部分工业国有化、实现充分就业和社会福利为纲领,并先后实行了社会保险、工业伤亡、家庭补助、社会保健四种社会福利法案。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书(广东电大 2004 年 10 月编印)2.试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P42~5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 2 大时期,7 个阶段。
1.创建时期(1)初创时期(1949—1956)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 1951 年 2 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实行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一是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二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实行的社会保险。
而且社会保险的对象只是城镇劳动者,没有覆盖全体公民。
(2)初步调整时期(1957—1966)调整重点(目标):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统一起来(3)停滞时期(1966—1976“文革”时期)①社会保障的统筹工作停止 2.改革时期(1)第一阶段(1986~1993)改革的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贫困地区的乡村贫困问题改革的重点内容:国家责任得到适当控制和调整,改变单位办社会保障事务的做法社会保障社会化开始替代社会保障单位化。
(2)第二阶段(1993~1997)以 1993.11.14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以其中对社会保障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与原则规范为主要标志。
以养老保险改革和医疗保险改革为重点1996 以来:国务院作出了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并部署实施,各地各部门按“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与企业改革和再就业工程接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运用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路子。
②社会保险沦为企业保险③影响了社会保险保险资金的积累(4)恢复时期(1976—1986)1997 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 年 7 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从局部地区的试点和探索走向全国统一的制度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3)第三阶段(1998 年以来)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有三:(P42~43)①在保留民政部的同时,新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对统一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1998.3)②社会保障全面走向社会化,成为改革旧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建设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明确目标。
③超越了片面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单纯为经济服务的观念,开始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安排来建设。
2006 年10 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到 2020 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P49~51)按:此题答案与采用旧教材所作答案有较大不同。
作业二一、填空题(每空 1 分,1×29=29 分)1.(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和中心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旧 P37)(P55)2.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社会保障分配)。
(P53)3.社会保障分配贯穿于社会保障的全过程,其规划实施的第一步是组织(社会保障收入),其最终举措是组织(社会保障支出)。
(P53)4.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收支平衡)的原则,这种原则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横向平衡);另一种是(纵向平衡)。
(P55) 5.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方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三种。
(P55~56)6.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基本形式有(现金补助)、(实物补助)。
(P59)7.从原则上讲,社会保险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P62)8.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流动性原则)。
(P67~68)9.战后半个世纪以来,(福利国家制度)一直是英国政府奉行的基本国策,它作为“社会安全阀”在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P84)10.瑞典推行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福利待遇。
(P95)11.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内容,并辅以(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特征。
(P104)12.美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多达(300)多种,有(七)大类。
(P112)13.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保障的(普遍化)和制度的(多元化)。
(P123)14.近年来,我国城镇职工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所进行的“统帐结合”的改革,正是借鉴了新加坡实行(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成功经验。
二、名词解释(每题 6 分6×3=18 分) 1.社会保障基金——指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起来的、法定的、专款专用的经费。
(P55)2.社会保障分配——指政府或社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安排征缴和使用社会保障基金,以完成社会保障制度所设定的目标的各项活动。
(P53)3.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是社会保险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机构,用社会保险基金购买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特定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期获得适当预期收益的投资行为。
(P67)三、简答题(每题 8 分8×3=24 分)(P53~55)1.简述社会保障有关的再分配关系(1)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再分配关系(2)劳动者之间的再分配关系(3)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再分配关系(4)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再分配关系(5)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再分配关系2.简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主要渠道(1)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预算拨款(2)企业(用人单位)按制度规定的交费(3)个人的交费(4)社会保障基金的结存和增值(5)国内外各界的社会保障捐赠3.简述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P69)(1)银行存款(2)信托存款(3)不动产投资(4)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投资(5)直接贷款或委托贷款四、论述题(29 分)答题要点:1.试比较英国、德国、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16 分)答: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福利国家型的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