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分析共30页

合集下载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
如北京。
又如国家对西部已投资了大约1万亿元的资金,然而这 些资金的大部分通过购买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又回到了东 部。
前苏联:为了应对“冷战”,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国防 工业、航空航天业等尖端行业。这时的国防工业、航 空航天业等尖端行业,就表现为一的“奇异点”,并 形成“黑洞”效应,吸噬其他产业领域创造产值的能 量。国家重大政策措施,三次产业的结构与国家财力、 人力、物力的分布,以及社会关系的构成和社会各个 群体的利益分配,都受制于应对“冷战”的需要。由 于一个明确的经济增长指向,不遗余力地朝这个指向 发展,这个指向的发展越迅猛,为了满足这个无底的 “黑洞”,原本是支撑这一发展的基础产业不仅没有 同时被带动起来,反而因高端产业的发展而削弱,导 致高端产业与低端产业的比值和结构出现严重失调, 这就是经济增长中的“黑洞”效应,形成经济增长中 能够吞噬增长成效的深渊。
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且 (GI+G2)/G值大于0.25。其特点是:省域内有两个 经济地位突出、经济规模相当的大城市共同组成该省域 的经济核心,而其他地级市的经济规模则明显偏小。福 建、广东、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和浙江六省区属于这 种类型。 半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 (GI+G2)/G值小于0.20。其特点是:省域内虽然有 两个地位突出、规模相当的大城市,但是其核心性不强。 广西、河北和河南三省区属于这种类型。 多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G3 /G1值大于0.50,以/GI值大于0.40,且 (GI+G2+G3+G4)/G值大于0.25。其特点是:省 域内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经济地位突出、经济规模相当的 大城市共同组成该省域的经济核心。江苏和山东两省属 于这种类型。

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

20 第 8 06年 期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的板块之间的交通 、通信 、动力供 给等多路径的联系通道得 以形成 。一方面 ,多路径的 联系通道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极核区、增长极及其 联接它们 的轴的极 化和扩散 作用得 到加强 ;另一方 面 ,多路径 的联系 通道也 使 区域之 间 的空 间距离缩 短 ,相互联系加强形成 区域经济的次级轴。次级轴又 对其附近的乡村产生极化作用 ,从而 比附近乡村经济
的增长极 。其一方面受区域经济的极核区极化 ;另一 方面又向 自己周 围极化。随着经济 的发展 ,这些增长
极与经济 的极核区联系更加紧密 ,使连接 它们的各种
基础设施 得 以建设 。由于这些线 状基 础设施 得到 改 善,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也向线状基础设施经过地带 集 中,形成经济的发展轴 。具有极核区、增长极及其 联接它们的轴的经济空 间结构是点轴式 区域经济空间 结构模式 。点轴式经济空间结构模式是 区域经济 中较 为普遍 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 ( )网络式空间结构模式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三

空 间结构 对经 济发展 的 作用
( )经济结构的不 同决定 了区域聚集利用 的资 一 源类别 的不同。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反映 ,对 区域土地区位 的选择不 同,则决定 了资源的聚集状况 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和空 间分布。 ( )区域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与高度化 。空间 二 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取决于经济结构的发展和变化。在 工业化时期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是与专业化分工所 强调 的生产力布局的协 同性和系统性相适应的 ,关联 企业在空间上整体耦 合不仅 可 以提 高资源 的利用 效 率 ,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的聚集效益。在知识 经济时代 ,伴随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的不仅仅是 较高形态产业替换较低形态 的产业 ,同样也是不 同产 业在区域空间转移和置换的过程 ,是为了适应 区域产 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客观规律 ,将 聚集效益最高的区域 中心地带让位给最具发展前景的 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 ( )区域空间结 构是社会经济活动空 间集 中的 三 结果 。资源聚集与配置 的空间表现 ,是决定区域经济 进一步发展 的基础 。当区域空 间结 构处于 较佳状态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参见P310图) • 1、前工业化阶段 • ①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商品生产不活 跃,各地方基本上自给自足,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小,经济 联系少,彼此孤立 • ②城镇的产生和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多数城 镇规模小,城镇等级系统不完整
• 2、工业化初期阶段 • ①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在 某些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或交通方便的地方,成 为物资集散交换的中心,加工业和制造业得到发 展,出现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成为核心 即——城市。相对于这个中心来说,其他地区就 是它的边缘。 • ②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不同,差异 扩大。这种关系一旦形成,核心区域就可依靠它 的支配地位,不断吸引边缘区域的劳动力,资金 和资源,从而具有更好的发展优势,产生回流 (极化)效应
第四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 • •
1.增长极理论 2.核心-边缘理论 3.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4.圈层结构理论
• 经济空间结构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经济要素 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 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 经济空间结构受经济发展制约,必须与经济发展 的要求相适应。 • 经济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相比,明显具有滞后性。 空间结构的调整和改善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因 此,对一个区域来说,要规划好适合的产业结构, 同时也要规划好各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 合,使经济布局同当地的条件相适应,使地区与 地区之间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 2.概念 • 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 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 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 • (1)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 • (2)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 增长中心。 • 从60年代起,人们对增长极的研究也沿两条主线: • ①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和②空间增长中心 (集聚空间/城镇)

陈斐 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文献综述)-PPT精选文档

陈斐 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文献综述)-PPT精选文档
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研究简评
陈斐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心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提纲
• • • • • 1、问题的缘由 2、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研究理论的回顾 3、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研究的进展 4、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实证研究简评 5、研究展望
1、问题的缘由
• 现实的基本认识: • 第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性。根据地理学第 二定律,80%以上的事物都与空间有关, 与空间无关的事物是绝对抽象的事物。这 是一个基本公理。 • 第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现代经济中 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 对发展中国家尤为 重要,这是国家实现区域振兴、繁荣的必 兴之路。
2、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研究理论 的回顾
• 第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 问题:在横截面数据环境中,表示空间自相关的最通用方法是 指定一个空间随机过程,根据随机过程的渐进性为空间序列导 出各估计量和统计检验值。在实践分析中使用的空间回归模型 大多数是基于单一的空间权重矩阵。在标准线性回归模型中, 可以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合并空间相关,在空间线性回归 模型通用形式的基础上构建出两种特定的模型:空间滞后模型 和空间误差模型。
1、问题的缘由
• 学术研究的需求: • 第一,本身研究的局限性。研究主要从微观、中宏观 的尺度而展开。微观尺度的研究多集中于产业空间集 聚及其机制的研究,中宏观尺度的研究关注国家、区 域层面的经济增长空间集聚及其某一区域单元尺度的 经济增长空间结构的调整。从整体研究情况来看,一 直以来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微 观尺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及研究框架,特 别是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为产业空间集聚提供了更为 严谨的解释;而对中观宏观层面上的经济空间集聚现 象,特别是关于经济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空间不均 匀性之间关系的研究涉及较少。

8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汇总

8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汇总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意义
• 能够促成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的有机结合,通过专业 化与协作,形成内部联系紧密的经济系统,增强经 济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产出能力和效益。 • 通过完善生产体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保护自然环境。 • 各经济和社会组织共同利用统一的基础设施,可以 节约社会公共投资,获得外部经济效益。 • 有利于以它为中心,开展大规模的区域开发活动。
• 前苏联曾是世界上开展经济区划理论研究和实践 工作最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将全 苏划分为21个经济区。 • 根据前苏联学者的观点,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 工中形成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著名经济地理学家 巴朗斯基曾指出,经济区“是具有全苏规模专门 化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 我国学术界关于经济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 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 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 • 经济区“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在一国国民经济 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其内部有共同经济生活和长期 经济联系且在全国或地区担负专门化生产任务的地区 生产综合体”; • 经济区“是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 济单元,是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 系”;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类型
• 按经济结构特征:原料型;加工型;综合型。 • 按形成的主要因素:矿物-原料型;燃料-动力型;
农业原料型;劳动力资源型;消费品型。
• 按经济开发水平:在新开发区建设并由新企业联合
形成的;在已开发地区把改建、扩建、新建企业结
合在一起形成的。
• 按在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具有主要供出口的产 品生产部门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具有全国意义的部 门,产品供全国各地消费,且部分出口的经济地域 综合体;具有区际意义的部门,产品供许多地区消 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具有地区意义的部门,产品 供区内各小区消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城市经济学之城市空间结构(PPT 60页)

城市经济学之城市空间结构(PPT 60页)

3、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 勒创立的,他在1933年出版的《德国南 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克里 斯泰勒采取类似于杜能的“孤立国”方 法,首先假定研究的区域或国家是平原, 人口均匀分布,对外部不发生联系,利 润的原则起着完全的支配作用。
在这些假设前提下,克里斯泰勒运用六 边形模型对城镇分布的“安排原则”, 即决定城镇数量、规模和分布的原则进 行了抽象的理论概括。
如把城市视为一个大圆他认为同一利用方式的土地通常呈扇瓣状从圆心中心商业区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放射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运输线路的附加易达性最为敏感所以其用地逐步形成一个从市中心向外放射出去的扇形区而且不是一个平滑的扇形它可左右隆起
• 城市经济学
第四章 城市空间结构
本章将介绍城市空间结构的有关概念、 基础理论、典型模式和影响城市空间结 构的主要因素,并重点讨论我国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综合了几乎所有社会经 济因素,概括了各个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 及分布规律。城市空间结构显示出的继承 性、综合性、动态性、内聚性、扩展性等 特征说明了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复杂 性和多元性。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因素要 属政府行为、土地价格、社会结构及人文 类型等因素。
一、政府行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第二节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是在农业区位论、工 业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 展起来。
1、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是研究农业空间经济活动的 组织和优化的区位理论。即研究不同的 农业活动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的最佳选 择。
农业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所首 创,他在1826年出版的名著《孤立国同 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提出 了因地制宜根据地域差异合理安排农业 生产,优化土地组合的思想。系统地建 立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成为农业区 位理论,甚至区位理论的鼻祖。

第8章第1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第8章第1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3.空间结构中的“点”的性质、规模、功能多种多样,它 们在空间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相互作用之中。
4.区域的社会经济中心都具有扩散功能,产品流、资金流、 人流、技术流、信息流、政策流等各种“流”由中心点 (区)向周围流动。
5.渐进式扩散实质是点–轴渐进式扩散。
2.试述上述理论在区域规划应用中的一般步骤。
➢ 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 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 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 城镇,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 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
➢ 然后,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第八章 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演变
[教学目的]:
❖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组成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产业区位指向、集 聚与扩散机制、空间近邻效应
❖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材料:按照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中心城市将构筑“一带、三轴、六区”
的城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一带”即构筑沿江文化旅游功能发展带; “三轴”即构筑都市服务拓展轴、新兴产业拓展轴和国家级产业发展轴; “六区”即六大功能区,赣州古城文化振兴区、蓉江新城现代服务业聚集 区、北部高端产业聚集区、南康产业聚集区、赣县产业聚集区、上犹生态 休闲旅游区。未来,赣州中心城市将建设成为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赣粤 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国家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结构

工业化中期:高加工业阶段
工业化后期:技术密集阶段 后工业化社会
4 决定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国家的需求结构:需求比例.消费结构.投资结构 资源供给结构:劳动力与资本.生产技术.自然资源


国际经济关系:进出口.贸易
历史.政治.文化和传统的影响
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关系


人口结构可通过劳动力供给增加、优化产业集群环境带动产 业结构调整,或通过增加决策难度和风险强度制约产业结构 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对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空间结构等 产生深刻影响。 要实现二者的协调互动,一方面优化人口干预引导机制,促 进人口结构持续优化,从新生人口和流动人口两个角度优化 性别结构;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优化人口就业结构。另一方 面优化产业扶持升级机制,促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施创 新驱动战略,引领产业升级发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高 就业吸纳能力;扶持老幼服务产业,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附一Βιβλιοθήκη 联合国十大产业分类




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矿业和采石业 制造业 电力.煤气.供水业 建筑业 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 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 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 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按功能产业分类

主导产业:区域经济中起组织带动、区际分工作用 支柱产业:区域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比重高的产业 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协作配套的产业 基础性产业:为区域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 服务的产业
文化作用于经济
二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分类 区域产业模型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产业结构政策

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内容框架 )中国—
货物贸易关税的减让,分正常类和敏感类。 第早期收获。 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措施),简化和协调关税秩序,但仍保留各自对非成员国的贸 易保护政策。 实施有效的贸易便捷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简化海关程序和制定相互认证安排。 逐步实现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中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东盟新成员国给予特殊和差别待遇及灵活性。 建立中国—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除了货物贸易自由化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还扩大到 金融、旅游、投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知识产权、环境保 护、林业及其产品能源及次区域开发等领域。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上海合作组织和中亚地区经济合作
(1)成立背景 2001年6月14日至15日,“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 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并 在次日,6国元首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在次日,6国元首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六国元首还签署了《 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六国元首还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 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 吉尔吉斯共和国 · 俄罗斯 联邦 ·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乌兹别克斯坦 (2)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的发展 加强相互信任,解决历史 遗留问题 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打击地区恶势力 (3)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前景 从反恐领域扩展到能源领域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东盟自由贸易区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 )中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 的自由贸易区。 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 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2010年 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 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 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 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第10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10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增长极概念非常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 用,鼓励技术革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
• 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对政策 制定者很有吸引力。例如,佩鲁认为现代市场充满 垄断和不完善,无法自行实现对推进型企业的理性 选择和环境管理问题,因此,提出政府应对某些推 进型企业进行补贴和规划。
理论反思:
内涵: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 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
①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
②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增长极便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增长的 意思。
二、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特征: 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 速度快。
城市对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作用受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 律”法则的制约,这样就必然导致区域形成以建
成区为核心的圈层状的空间分布结构。
三、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1、内圈层的特征:
是完全城市化了的地区,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 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
2、中间圈层的特征:
(1)位置上 (2)功能上 (3)社会文化上 (4)空 间景观上
1、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 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 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 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
水平较高的地带。 ▪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供给有保证
的地带。
2、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
▪ 考虑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重点发展的城镇应是地位重要,对发展轴的形成和发展作 用大,吸引范围广的城镇。
五、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
9
(二)推动型产业的作用机制
1、扩散效应
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 散的过程,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 大的作用。
这种效应促使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 区扩散,即通过建立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 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 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变化1%时,对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 的百分数。
人们收入增加,对昂贵商品的需求增加迅速,对基本 商品如面包的需求仅有微小增长。汽车和到国外度假 的收入弹性很高,而马铃薯和公共汽车旅行等商品收 入弹性很低,有时甚至会出现负数值。
8
(一)推动型产业的特征
2、创新能力强 3、产业关联度高 4、生产分布集中 5、产业规模大
7
(一)推动型产业的特征
1、需求收入弹性系数(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高
需求收入弹性被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 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以Em表示需求收入弹性系数,Q代表需求量,ΔQ代表 需求量的变动量,I代表收入,ΔI代表收入的变动量,
则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Em=(ΔQ/Q)/(ΔI/I)
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的 优化,以发展中心带动整个区域。
增长极包含两个明确内涵:
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 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
具有“推动”及“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之意。
6
三、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 作用机制
(一)推动型产业的特征 (二)推动型产业的作用机制
极化。
向心式极化
等级式极化

区域空间分析

区域空间分析

区域空间结构设计区域空间结构设计是区域经济规划的起点,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设计,来源于对区域空间的正确认识。

考虑到区域经济规划必须从认识一个区域开始,所以认清一个区域的空间概念是完全必要的。

5.1 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5.1.1 构成要素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各项经济活动都是构成空间结构的组成部分。

归纳起来,这些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以几种空间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节点、轴线和域面。

点、线、面是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

——节点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经济活动内聚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极化作用,使经济活动向区域的经济中心集中,这样的中心被称为点或“节点”。

节点是空间结构的最基本构成要素。

它有以下特征:(1)节点有明确的位置。

每一个经济活动的中心,我们都可以找到其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可以在地图上用坐标明确地表示它所在。

(2)节点有大小和形状。

由于相互作用的大小不同和着力点不同,在不同地域形成的节点,可能有大有小,并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例如,平原地带的城市经济中心,可能呈现出同心圆的形状,而山地或丘陵地带的城市经济中心,大多是沿着河流呈带状分布。

(3)节点具有不断聚集的作用。

在一个节点形成之时,由于其极化作用的存在,城市经济中心本身会不断成长,节点的规模也就随之变大。

节点的聚集作用实际上就是增长极的作用。

(4)节点内部存在明确的功能分区。

节点表现为城市经济中心,如果我们将节点放大来看,就表现为一个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存在着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和办工区等等的功能划分,这种节点内部的功能分区,决定于这个节点本身的地位和作用,是节点经济要素聚集的反映。

(5)节点有数量和质量的概念。

在一个区域内,节点的数量是可数的,也可以确定一组指标体系,用来衡量节点的质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等。

在区域经济规划中,节点的数量和质量对区域的发展影响很大。

——轴线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连接节点之间的线状经济景观,称为“轴线”,如交通线、通讯线路、能源和水资源运输线等等,都是经济轴线的组成内容。

经济结构调整(中):区域结构

经济结构调整(中):区域结构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一节 区域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一、区域及区域结构
- 区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范围。它是具有明确 的地理界线的经济活动空间范围,它具有明显的要素禀赋、 经济活动、范围大小等方面的特征。而且,它还具有空间 上的排他性。
- 区域经济是特定地区范围内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 - 研究区域经济结构可以从两条路径进行:一是以单个区域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三节 区域结构变动规律
二、区域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一)区位指向 - 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
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其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 ▪ 其二,原料地指向。 ▪ 其三,燃料动力指向。 ▪ 其四,劳动力指向。 ▪ 其五,市场指向。 ▪ 其六,运输指向。
第二节 区域结构的主要理论 一、区域分工理论
- (一)成本学说 - (二)要素禀赋学说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二节 区域结构的主要理论 二、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 (一)依赖理论 - (二)相互依赖理论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二节 区域结构的主要理论 三、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 -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 -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 -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二节 区域结构的主要理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圈层结构理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圈层结构理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圈层结构理论还是在160多年以前,德国的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在其名著《孤立国》中就已经指出,城市郊区的农业经济活动,农业的布局会呈圈层式分布,将会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向心环状分布。

从中心向外,分别为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轮作农业区、谷草农作区、三圃农作区和畜牧业区。

这种圈层空间结构模式,被誉为“杜能环”。

192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对城市用地功能区的布局研究后指出,城市五大功能区是按同心圆法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有序配置的,并认为这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理想模式。

这种模式的空间结构是,从中心向外,分别是中心商业区、过渡性地区、工人阶级住宅区、中产阶层住宅区、高级或通勤人士住宅区,呈现出有序的圈层状态。

20世纪50年代以后,狄更生和木内信藏对欧洲和日本的城市分别研究,提出了近似的城市地域分异三地带学说,认为大城市圈层是由中心地域、城市的周边地域和市郊外缘的广阔腹地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从市中心向外有序排列。

1979年木内信藏在《都市地理学》书中对三个城市地带作了进一步说明,中心地域是城市活动的核心;周边地域是与市中心有着上班、电话、购物等密切联系的日常生活圈;市郊外缘是城市中心和周边地缘向外延伸的广大地区或远郊区。

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在大量的区域规划实践基础上,深化和发展了经济活动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理论和模式。

一、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

从外表形态来说,它是指有相当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范围。

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

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