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
5.3凸透镜成像规律2
学以致用:
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时,在凸透镜的 另一侧距透镜中心10cm的地方出现一个小亮点, 那么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距透镜中心15cm 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就 可以得到( D )
A 倒立、放大的虚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放大的实像
学以致用:
(1区) (2区) (3区)
光 屏 位 置 1 光 屏 位 置 2F 光 屏 位 置 4
F
F f 2f
F
光 屏 位 置 3
随堂训练
例 1: (05年天津)如图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 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 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 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A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体放在焦距为16cm的凸透镜主光轴上, 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 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D )
A
10cmB20源自mC30cmD
40cm
13
例4: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 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 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A.20cm B.15cm C.10cm D.5cm 倒立 、_______ 放大 、的_______ 实 分析:成的是______ 像
凸 透镜,一架 例6: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 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 80 头的距离大于_____cm 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_____ 实 像(选填:实或虚)。 用照相机拍照时,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C ) A. 小于焦距 B. 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C. 大于2倍焦距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A A、缩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正立实像 C、缩小的正立实像 D、缩小的倒立虚像
5.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第2课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05】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投影仪
D 监控摄像头
6.物体AB放在凸透镜前距光心处,请在图中用作图法画出AB的像 A′B′。要求表示出像的大致位置及像的性质。
第2课时
课堂导入
凸透镜成像的顾虑是什么样的?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 实 验
成 像 规 律
二、凸透镜成像作图 ① u>2f
照相机
② u=2f
测焦距
③ f<u<2f
投影仪
④ u=f
不成像
④ u<f
放大镜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正向,反向应用 正向应用 ①给出物距u和焦距f,判断成像特点及像距v
②给出物距v和焦距f,判断成像特点及物距u
练一练1:
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在
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位置,使镜后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此时
即为焦距;
(2)调节蜡烛和光屏,呈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蜡烛到光心的距离为
3.实验前,应把烛焰中心、光心、光屏中心调
;依据
是:
。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 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相同 B 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 C 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可改变其焦距 D 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目的使像呈在光屏中心。
(否则找不到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3凸透镜成像规律汇总
u>2f时,得到缩小实像; f<u<2f时,得到放大实像。
5.分析与论证
(2)像的大小: 思考:难道实像只有放大和缩小两种情况? 动画演示:
当u=v=2f 时成等大的实像。 二倍焦距点分大小。(没有缩小的虚像。 )
5.分析与论证
(3)像的正倒: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
(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_____, 像的大小不断______;当物距小于_____时,无论怎样 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B
A
CF D
2f
F 光屏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下成倒立的像?
u>f 时成实像,是倒立的; u<f 时成虚像,是正立的。 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5.分析与论证
物距连续变化时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 动画演示
当物距“很远”时,像距近似等于焦距。 重要应用:远物成像粗测焦距。
“傻瓜相机”成像原理。
一、成实像时:
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2)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物距(u) 像距(v) 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步骤
(1)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 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目的:使在光屏中心成像
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活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
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教法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
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5-3凸透镜成像规律
方案二:
①把透镜放在桌子中央,把蜡烛、光屏放在其两侧,刻度尺放在桌子上,如课本图3.3—2所示.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3.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的兴趣.
4.通过照相机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照相机的使用,使学生会用照相机拍自然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光屏上得不到.
[师]同学们把规律都总结出来,总结得非常好,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
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板书)
什么叫实像?什么叫虚像?
同学们能不能从我们实验中得出呢?
光屏上得到的是实像,得不到的是虚像.
投影仪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师]我们知道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我们从上节课知道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我们今天又知道,被拍照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远远大于焦距才能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照相机中的调焦环、光圈、快门,它们有什么用处?
下面看挂图和实物,还有你们的资料说出它们的作用.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解读一、基本概念1、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2、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3、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二、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像物应用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异侧照相机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异侧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异侧投影仪u=f 平行光不成像u<f |v|>u 正立、放大的虚像同侧放大镜1、一焦分虚实:u=f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u>f成实像;u=f不成像;u<f成虚像。
2、二焦分大小:u=2f是成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u>2f成缩小的实像;u=2f成等大的实像;f<u<2f成放大的实像。
3、实像皆倒立,虚像皆正立。
四、凸透镜成像公式:典例·解读类型一透镜焦距判断例1、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 cm B.15 cm C.10 cm D.5 cm【答案】D【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而实际物距为20 cm,由此推断焦距小于10 cm,故正确选项为D。
题型二透镜成像规律例2、对同一种色光,下列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根据u=2f时,v=2f。
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像与物关于透镜刚好对称。
故应选C。
题型三透镜的前后调节问题例3、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甲图中的蝴蝶的像小于乙图,即从甲图到乙图,像变大,则应缩小物距,将相机靠近蝴蝶。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当烛焰位于 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此时人眼观察到 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C )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 作 : 湖 北 省 老 河 口 市 洪 山 嘴 中 学 詹 振 亚
5、一凸透镜焦距为20厘米,要得到放大的实像,物 体应位于凸透镜前( C ) A.小于20厘米处 C. 20厘米与40厘米之间 B.大于40厘米处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倒正 u>2f u>2f
f < u< 2 f f < u< 2 f
大小
虚实
u<f u<f
探究目标2 u=2f u=f成像情况如 何呢?
分析与论证
像的性质 物距(u) 像距( v)
制 作 : 湖 北 省 老 河 口 市 洪 山 嘴 中 学 詹 振 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倒正 大小 u> 2 f u= 2 f f < u< 2 f u= f u< f
虚实
物像与透 镜的位置
应用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分析与论证:
问题思考: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 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2:像的大小:凸透镜成实像时,在什么条件 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 3: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 像,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 作 : 湖 北 省 老 河 口 市 洪 山 嘴 中 学 詹 振 亚
照相机是根据当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 理制成的。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2.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核心素养目标】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结论。
2.科学思维: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科学探究:(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全过程和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难点:设计凸透镜成像实验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蜡烛、凸透镜、光具座、火柴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小明和同学到岳阳楼秋游。
他用照相机先拍摄岳阳楼全景照片,再想以岳阳楼为背景给小颖拍半身像,小明应怎样指挥或操作?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人离镜头较远,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景物离镜头较近,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微小物体离镜头更近,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离放大镜更近。
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物距)有关系。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出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凸透镜的焦距ƒ有关,所以研究物距u 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的距离。
比如,我们可以注意观察物距等于焦距、大于或小于1倍焦距、2倍焦距·····时,物体成像情况。
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探究前先弄清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百科名片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编辑本段]【规律简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
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
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
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
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凹透镜的区别一.结构不同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人教版)
知识要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用一支蜡烛作为发光物体,一块白色的硬纸板作为屏,研究烛焰的
成像情况(图5.3-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 楚的实像。视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几厘米,放好后重复以上操作。 继续向凸透镜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的位置,你总能在屏上得到蜡烛
f=0.4m-0.3m=0.1m。
课堂讲授
例 2: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 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楚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视察光屏上的像,光屏ຫໍສະໝຸດ 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课堂讲授
例4:【解析】审根据图示管煎不能确定焦距大小,故A错误;B中能在光屏上 成像,并且物距大于像距,只有u>2f,2f>v>f,成倒立缩小实像,故B正确;C 中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产生改变,则蜡烛变短时,像应该向上移动, 故C错误;D中凸透镜成像与有无光屏无关,所以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仍能成 像,故D错误。
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3.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
立的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物体成实像的条件:物距u>f。 (2)物体成虚像的条件:物距u<f。
课堂讲授
知识点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焦距、物距、像距 (1)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一 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字母“F”表示。 (2)焦距:光心O到焦点F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 表示,一般同一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3)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u表示。 (4)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实验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解析版)
实验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是常见凸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详见下表(1)。
表(1)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照相机(图a)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图d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图b)u=f不成像射出的是平行光线0﹤u﹤f正立、放大的虚像v﹥f放大镜(图c)a.u﹥2fb. f﹤u﹤2fc.0﹤u﹤fd.u=2f凸透镜成像光路图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应用:测焦距。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知识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物距变化成像规律变化、像的虚实。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等。
【实验步骤】1、按图组装器材。
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水平线上。
2、将蜡烛放在远处(此时u>2f),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立还是倒立,并测量物距和像距;数据记录实验表格。
3、将蜡烛往凸透镜方向移动,使2f>u>f,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立还是倒立,并测量物距和像距;数据记录实验表格。
4、将蜡烛继续往凸透镜方向移动,使u=f,移动光屏,看能否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规律总结
规律1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应用:测焦距。
规律3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记忆口诀
(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3)一倍焦距分虚实,“由虚像变实像”
刚好一倍不成像。
二倍焦距分大小,“物像由大变小”。
刚好两倍一样大。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实像倒立在异侧,虚像正立在同侧。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备课教案+练习新版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2。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3.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锻炼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3.注意培养学生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联系.教学用具: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知识: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照相机能使景物在相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投影仪能把小的胶片上的画面放大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等。
使用凸透镜产生这么多的现象,所成的像有哪些特点?成像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讲授新课探究点凸透镜成像及其规律新器材:光具座、光具座附件、蜡烛、火柴、凸透镜说明:摆放顺序可以从左到右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也可从右到左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
使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固定凸透镜,移动蜡烛和光屏进行观察实验。
固定蜡烛,移动凸透镜、光屏进行观察实验。
问题:根据设计方案需要记录哪些物理量及像的哪些特点?启发学生明确要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虚、实)……强调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a.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b.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的距离尽量远的位置,点燃蜡烛c.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为止d.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e.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烛焰的像f.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探究一:在光屏上找到物体完整清晰的实像。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F
F
F
F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 时
2F F
f 2f
F
2F
f 2f
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f<v<2f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物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f<u<2f时
2F F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与两照倍焦相距机之的外特点相同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随堂练习
1.请用作图法找出蜡烛火焰A点的像A′ 。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变,两条折射光线交点即是A的像A′。
fffFra bibliotekf新知探究 知识点2 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 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 片上,形成倒立、_缩__小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 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_减__小__(选填“增大”或“减 小摄”像)机镜镜头头与相感当光于晶凸片透间镜的,距其离成,像才特能点拍与摄照到相清机晰相的同画, 面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 当无人机上升时,相当于物距变大,像距减小,像变 小,所以需减小镜头倒感光镜片距离
随堂练习
3.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下列能 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 C )
放大A镜能使我们看B清邮票的细微C 之处,是利用凸D透镜 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所以选C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四种方法
凸透镜成像是光学中部分的重点知识, 凸透镜成像是光学中部分的重点知识,也是 我们学习过程中感觉难度大的部分, 我们学习过程中感觉难度大的部分,熟练地 理解和记忆成像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理解和记忆成像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凸透镜成 像规律知识容易混淆, 像规律知识容易混淆,有的学生作题时总是 对教材或笔记才能完成.为了加强记忆, 对教材或笔记才能完成.为了加强记忆,我 们可以采取多种手段灵活理解凸透镜成像规 律
记忆口决: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虚像同正大, 虚像同正大,物近像变大
【典例剖析】 典例剖析】
例1: :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现象时,保持凸透镜的 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的a,b,c,d, e各点,并且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方法一: 两条特殊光线及光路的可逆性) 方法一:光路法(两条特殊光线及光路的可逆性)
1、u〉2f 〉 2、F〈u〈2f 、 〈 〈 3、U〈f 、 〈 4、U=2f 、 = 5、 U=f 、 =
u〉2f 〉Βιβλιοθήκη 〈u〈2f 〈 〈U〈f 〈
(4) )
B
. A
.
O
F
.F
b
.a
物体在2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象 物体在 倍焦距处,成倒立、 倍焦距处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 第 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将实验数 、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 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第1组 焦距/㎝ 物距/㎝ 像距/㎝ 14 20 47 14 30 26 14 40 22 14 60 18 16 20 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挑 返 结
针对训练
1.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 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器 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 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 小 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 大 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 小
1 13
预 实 1 5 论 口 练 拓 挑 返 结
应
设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 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0 A cm B、15 cm C、10 cm D、5 cm
课 预 实 1 5 论 口 练 拓 挑 返
1
14
结
1
7
F
F
f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2016/11/16
1
8
F
F
f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2016/11/16
1
9
F
F
f u=f 不成像
2016/11/16
1
10
F
F
f u<f 倒立放大虚像
2016/11/16
1
11
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物距 ( u)
u>2f
倒立或 正立
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三 探究凸透镜成规律(2)
1
1
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
2
规律小结
2016/11/16
1
3
镜头(凸 透镜)
应
设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 的、缩小的实像。
( )
镜 头 凸 透 镜
课 预 实 1 5 论 口 练 拓
屏幕 像 投影 仪
1
投影片 ( 物)
投影片上的图案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 个放大的、倒立的 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 透镜,能成放大的、 正立的虚像。
像的性质 放大或 缩小 实像或 像距( 虚像
应用
v)
照相机 投影仪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u=2f
f<u<2f u= f u< f
倒立
倒立
等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v=2f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正立
1
放大
虚像
12
放大镜
应
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设 课
1、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 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 亮点,寻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 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 是( D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
2. 根据如图所示可判断出蝴蝶标本到放大镜的 距离( D ) A.大于两倍焦距 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C.等于两倍焦距
D.小于焦距
1 6
作图分析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 特殊光线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