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绿化条例(新)
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18年)

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18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0.06•【字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8]第4号•【施行日期】2018.10.06•【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11年12月2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1〕第23号公布根据2014年1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4〕第2号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6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6〕第1号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2月3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7〕第6号第三次修正根据2018年10月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8〕第4号第四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规划区内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园林绿化实行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专业绿化和社会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统称城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园林绿化相关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费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园林城市进行评定及复查管理。
鼓励开展星级公园和园林式单位、小区、街道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行立体绿化和复层绿化,提高园林绿化建设质量。
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

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
根据有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规划区内园林绿化的规划。
建设。
保护和监督管理。
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园林绿化实行生态优先。
以人为本,统一规划。
因地制宜,政府主导。
群众参与,专业绿化和社会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
县人民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园林绿化相关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费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
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园林城市进行评定及复查管理。
鼓励开展星级公园和园林式单位。
小区。
街道等创建活动。
积极推行立体绿化和复层绿化。
提高园林绿化建设质量。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履行城市园林绿化的义务。
爱护园林绿化成果。
对破坏城市园林绿化和园林绿化设施的行为有权劝阻。
投诉和举报。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
捐资。
认养等形式。
参与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养护。
捐资。
认养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享受绿地。
树木一定期限的冠名权。
城市人民政府对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
奖励。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设区的市。
县级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经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应当经设区的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批准。
调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石家庄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

石家庄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正文:---------------------------------------------------------------------------------------------------------------------------------------------------- 石家庄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1994年11月2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整洁、优美、文明的现代化城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和县城(县级市)规划区、建制镇规划区内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市、县(市)、区、镇人民政府应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逐年加大城市园林绿化投资比例。
第四条鼓励和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第五条城市中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树木花草和园林绿化设施的责任,有权对损害城市园林绿化的行为劝阻、制止和举报。
第六条本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各县(市)、区、镇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的职责,负责辖区内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园林绿化监察人员负责辖区内的园林绿化行政执法工作。
第七条对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城市人民政府或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城市园林绿化专业规划和分期实施计划。
第九条市区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以公园为重点,以城市道路、开放性游园和林带加骨架,以居民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为基础,形成观赏娱乐、日常休憩、市容美化、隔离防护四大体系;到二000年达到人均公共绿地六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百分之三十,绿地率百分之二十五;二0一0年达到人均公共绿地七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百分之三十五,绿地率百分之三十。
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

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管理水平、文明程度、市民素质的直观反映。
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该如何实施?下文是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欢迎阅读!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制镇的城区,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业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推行环境卫生作业用工制度的改革。
环境卫生作业企业应当与环境卫生作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依法办理社会保险,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环境卫生作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以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意识,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风尚。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享受整洁、优美、文明、和谐城市环境的权利,有维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爱护环境卫生设施的义务,尊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专业作业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其履行职责。
对损害、破坏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有权劝阻、制止和举报。
对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河北省绿化条例(新)

河北省绿化条例(2017年5月26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美化人居环境,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美丽河北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与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绿化,是指因地制宜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恢复和增加植被,保护林草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三条绿化工作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城乡统筹,政府组织、全民参与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绿化事业,加强绿化养护和管理,提高绿化科技水平,促进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绿化委员会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绿化工作,承担宣传发动、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比、表彰奖励等工作。
各级绿化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本级绿化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乡绿化工作。
交通运输、水利、国土资源、农业等绿化相关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绿化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的绿化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绿化工作的领导,将绿化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绿化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绿色村庄、园林式单位、绿化模范单位等创建活动,推动绿化事业发展。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等单位,应当加强绿化宣传教育,普及绿化法律和科学知识,传播绿化文化,提高全社会绿化意识。
对在绿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七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部队、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按照规定组织本单位、本区域的人员参加绿化活动,履行植树义务,并做好本单位、本区域的绿化工作。
河北省绿化条例(2017年发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乡绿化工作。
交通运输、水利、国土资源、农业等绿化相关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绿化的相关工 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的绿化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绿化工作的领导,将绿化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组织编制绿化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 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绿色村庄、园林式单位、绿化 模范单位等创建活动,推动绿化事业发展。
新建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建设防护绿地。
第二十条采伐林木应当申请采伐许可证,按照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 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其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采伐林木,由 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 的天然林保护和防护林体系建设,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以及沿海防护 林。
燕山和太行山区、坝上区域、沿海区域、京津周边应当加强植树造林绿化,突出森林的生 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河渠、堤坝等廊道绿 化,合理配置树种林种,乔灌花立体搭配,提高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第八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劝阻、投诉和举报妨碍绿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二章造林绿化
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

第三章 保护与管理
第二十七条 政府投资或者政府投资占主导地位的城市绿地,由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负责养护管理;单位附属绿地及其管界内的防护绿地,由单位负责养护管理;生产绿地由其经营单位负责养护管理。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区的附属绿地,由业主负责养护管理或者由其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按约定实施养护管理。建设工程范围内保留的树木,在建设期间由建设单位负责养护管理。
第二十三条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备案,并在施工现场公示项目相关信息。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自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之日起6个月内,工程建设项目不能开工建设的,应当按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求对建设用地进行简易绿化。
第二十五条 新建机关、事业单位和文化、体育、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商业、金融、居住区、地下停车场等工程建设项目,其建筑适宜采取屋顶绿化的,应当实施屋顶绿化。
第十七条 单位和居住区园林绿化应当合理布局,选用适宜的植物种类,综合考虑居住环境与采光、通风和安全等要求。
单位和居住区现有园林绿化用地低于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标准,尚有余地可以进行园林绿化的,应当自接到园林绿化主管部门通知之日起1年内完成园林绿化。
第十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合理确定生产绿地。生产绿地的用地面积应当不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百分之二。
第三十一条 公园内新建大型游乐设施,应当进行论证。其中必须对公园景观、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对安全技术条件进行评估。
在公园内举办大型活动,应当经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并不得损坏公园景观和园林设施。活动结束后,活动主办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清理现场,恢复原貌。不及时清理现场恢复原貌的,由公园管理单位清理现场恢复原貌,由此产生的费用由活动主办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

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1〕第23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1〕第23号《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12月28日省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代省长张庆伟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规划区内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园林绿化实行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专业绿化和社会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统称城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园林绿化相关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费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园林城市进行评定及复查管理。
鼓励开展星级公园和园林式单位、小区、街道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行立体绿化和复层绿化,提高园林绿化建设质量。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履行城市园林绿化的义务,爱护园林绿化成果,对破坏城市园林绿化和园林绿化设施的行为有权劝阻、投诉和举报。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认养等形式,参与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养护。
捐资、认养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享受绿地、树木一定期限的冠名权。
城市人民政府对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23修正)

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23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1.20•【字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3〕第1号•【施行日期】2023.01.20•【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11年12月3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1〕第23号公布根据2014年1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4〕第2号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6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6〕第1号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2月3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7〕第6号第三次修正根据2018年10月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8〕第4号第四次修正根据2022年1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2〕第1号第五次修正根据2023年1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3〕第1号第六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规划区内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园林绿化实行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专业绿化和社会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统称城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园林绿化相关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费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园林城市进行评定及复查管理。
河北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河北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城市绿化建设倍受各国政府的关注。
下文是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欢迎阅读!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城市绿化事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优美、清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城市绿化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绿化工作。
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工作,按其规定执行。
第四条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实施城市绿化法律、法规;(二)参与编制城市绿化规划,负责制订年度绿化计划;(三)指导、督促和检查城市绿化工作;(四)负责对城市绿化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和申报工作;(五)依法查处违反城市绿化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绿化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及其科学研究,多渠道筹措资金,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标准和绿化艺术水平。
第六条城市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实行绿化责任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单位和个人种植花草树木,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八条城市绿化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绿化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九条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绿化指标,科学地安排城市绿化用地面积。
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17年修正)

【法规标题】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17年修正)【发布部门】河北省人民政府【发文字号】【适用区域】河北省【发布时间】2017-12-31【生效时间】2017-12-31【关键词】环境,环保管理,市政市容及其它【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取代了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16年修订)【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备注:国家尚未公布2017年修订后的正式版本,此版本是一点通团队依据河北省人民政府于2017年12月31日发布的《河北省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2017年发布)》编辑而成,仅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规划区内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园林绿化实行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专业绿化和社会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统称城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园林绿化相关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费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园林城市进行评定及复查管理。
鼓励开展星级公园和园林式单位、小区、街道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行立体绿化和复层绿化,提高园林绿化建设质量。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履行城市园林绿化的义务,爱护园林绿化成果,对破坏城市园林绿化和园林绿化设施的行为有权劝阻、投诉和举报。
立法统筹城乡绿化——《河北省绿化条例》诞生记

于3 5 %” “ 城市新 建街道两侧 不得修建 候变 化的 战略选 择 ,是推 进生 态文 明建
实 体围墙 ” “ 农村应 建环村 林和绿 色林
设 、实现 经济 社会 可持续 发展 的重要 基 础性 工作 ,制 定一部 与之相 适应 的地 方 法规 ,既是实现 绿化 事业发 展从政 策推
的现象 ;城 乡绿化 规划 、绿 化设 计 、绿 集和参 阅 国家 、有 关省 ( 市 )绿 化方 面
环境质量 , 营造 良 好 人居环境意义重大 ,
其制定 非常必 要 ,同 时也提 出了一 些修 改意见 。会后 ,河北省人大法制委 员会 、
化 标准 不统 一;在绿 化政 策落 实 、绿化
的法律 法规资 料 以及 中央 、省有 关绿化
认真学习、 资 金扶持 、绿化 项 目实施上 重城 市轻农 和 生态 建设 方面的政 策文件 ,
村。三 是绿化 任 务重 ,绿 化投 入不 足 。 四是绿 化法 律法 规相对 滞后 。由于对 城
深入 研究 ,明确 立法思 路 、框 架结构 和 条款内容 , 并赴省 内外开展了立法调研 ,
方式落实新理念 ,推 动绿 化事业发展 。 京津 冀协 同发展 上 升为 目家战 略 ,
统筹城 乡绿化 亟需立法来 “ 护航”
: 绿 化是生态 建没 的核心 容
2 0 1 7 . 7下 1 公 民与法治
事 业发 展上 ,存在城 乡分 割 、各 自为政 参 加 的起草 工作小 组 。起 草小组 广泛收 程 ,全面提 升城 乡绿化 美化 水平和 生态
第 二 ‘ 九次会 议表决通 过了 《 河 北省绿 要 。
化条例 》,并将于 2 0 1 7 年 9月 l F { 实施 。 条 例规 范了全 省城 乡绿 化活 动 ,不
《河北省绿化条例》9月1日起施行等10则

《河北省绿化条例》9月1日起施行等10则作者:暂无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 2017年第9期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河北省绿化条例》9月1日起施行。
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条例提高了居住区附属绿地指标,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5%,旧城改造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其中用于建设集中绿地的面积不得低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10%。
针对农村绿化相对薄弱、绿化水平较低的问题,条例明确了农村绿化的实施主体和重点区域,强化了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绿化责任,对村庄街道、庭院、隙地植树绿化和村庄周围、乡村道路、沟渠等区域建设环村林和绿色林网进行规范,确定了在山区和丘陵区的不得低于35%,在平原区、坝上和沿海地区的不得低于20%的农村村庄绿化覆盖率。
(摘自河北新闻网)为什么秋季会秋高气爽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北半球为9至11月,南半球为3至5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
气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学标准是:炎热过后,5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摄氏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摄氏度时秋季结束。
秋季也叫高秋,即秋高气爽的意思。
“秋高气爽” 出自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 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秋高气爽的原因:第一,由于白天碧空万里,夜晚的天空又无云层遮盖,地面上的热量可以自由散放。
加上入秋后,日短夜长,白天吸收的太阳热量,就不够弥补夜晚散放的热量,于是地面的温度就逐渐降低下来,但降低得还不多,因此是始凉未寒,气温宜人。
第二,入秋后人们出汗较少,即使出点儿汗,由于空气中缺少水分,干而凉的空气使人身上的汗液很快蒸发掉,身上的衣服有凉爽感,因此给人们以“气爽” 的感觉。
(本刊辑)眨动眼睛开关家用电器中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型传感器,可附在眼镜上探测眨眼动作,从而在“眨眼” 之间开关家用电器。
被安放在眼镜腿上的装置,近距离接触眼角附近的皮肤。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决定(2002)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决定(2002)【发文字号】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6号【发布部门】河北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02.03.30【实施日期】2002.04.30【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6号)《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决定》已经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02年3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4月30日起施行。
2002年3月30日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决定(2002年3月30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对省人民政府提交的关于《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的议案进行了审议,决定对《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将第十五条第二款关于“城市的公园、风景林地的绿化工程设计方案,经城市人民政府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其他方面的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报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定,修改为:“城市的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报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将第十五条第三款关于“城市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属于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大型旅游、体育及文化娱乐场所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必须报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定,修改为:“城市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第四十六条中《行政复议条例》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本决定自2002年4月30日起施行。
《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12.15•【字号】冀政[2001]65号•【施行日期】2001.1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意见(冀政[2001]65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精神,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城市绿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到2002年,全省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建成区绿地率25%,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平方米;到2005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建成区绿地率30%,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平方米;到201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建成区绿地率35%,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平方米,初步建成“环、楔、廊、园、带、场”布局合理,乔、灌、花、草、藤有机配置,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城区与郊区有机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绿化体系。
二、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城市绿化建设(一)加快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02年底前所有设区城市和县级市要编制完成绿地系统规划;2003年底前所有县城要编制完成绿地系统规划。
已经编制完成、但尚不符合城市绿化建设要求的,要进行重新审视和修订,于2002年底前完成。
设区城市和县级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必须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必须报设区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批准后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监督,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严格实行城市“绿线”管制制度。
城市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生态绿地和城市主干道绿地的“绿线”范围在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划定,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法强制实施。
《河北省绿化条例》9月1日起施行

《河北省绿化条例》9月1日起施行
佚名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河北)》
【年(卷),期】2017(000)017
【摘要】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河北省绿化条例》9月1日起施行。
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条例提高了居住区附属绿地指标,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5%,旧城改造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其中用于建设集中绿地的面积不得低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10%。
针对农村绿化相对薄弱、绿化水平较低的问题,
【总页数】1页(P52-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2
【相关文献】
1.河北省物价局组织召开《河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施行新闻发布会 [J], 赵小茜;
2.河北省绿色建筑条例1月1日起施行 [J], ;
3.河北省2018年9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条例 [J],
4.河北省邯郸市:村庄建设条例6月起施行 [J], 周洁
5.《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将于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决定(2002)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城市绿化
管理条例》的决定(2002)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6号
【发布部门】河北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02.03.30
【实施日期】2002.04.30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失效依据】河北省绿化条例
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66号)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决定》已经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02年3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4月30日起施行。
2002年3月30日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决定
(
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绿化条例(2017年5月26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美化人居环境,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美丽河北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与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绿化,是指因地制宜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恢复和增加植被,保护林草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三条绿化工作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城乡统筹,政府组织、全民参与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绿化事业,加强绿化养护和管理,提高绿化科技水平,促进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绿化委员会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绿化工作,承担宣传发动、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比、表彰奖励等工作。
各级绿化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本级绿化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乡绿化工作。
交通运输、水利、国土资源、农业等绿化相关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绿化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的绿化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绿化工作的领导,将绿化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绿化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绿色村庄、园林式单位、绿化模范单位等创建活动,推动绿化事业发展。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等单位,应当加强绿化宣传教育,普及绿化法律和科学知识,传播绿化文化,提高全社会绿化意识。
对在绿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七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部队、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按照规定组织本单位、本区域的人员参加绿化活动,履行植树义务,并做好本单位、本区域的绿化工作。
第八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劝阻、投诉和举报妨碍绿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二章造林绿化第九条省人民政府应当确定全省和分区域的森林覆盖率目标,明确实现目标的时限、措施。
本省行政区域内重点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得低于全省森林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造林绿化规划和年度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划定森林生态保护红线,并采取综合措施严格管控。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确定生态公益林规模,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建立多元化森林生态补偿机制。
第十二条植树造林应当遵守造林技术规程,实行科学造林,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年度造林情况组织检查验收,验收结果向社会公开。
除国家特别规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外,成活率不足百分之八十五的,不得计入年度造林完成面积。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的天然林保护和防护林体系建设,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以及沿海防护林。
燕山和太行山区、坝上区域、沿海区域、京津周边应当加强植树造林绿化,突出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河渠、堤坝等廊道绿化,合理配置树种林种,乔灌花立体搭配,提高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森林公园建设,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进行造林绿化。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加强浅山丘陵区和平原区的综合开发,发展特色果品、木本粮油等经济林,促进农民增收。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绿化规划,提高农村绿化水平。
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组织村民参加农村绿化建设,对村庄街道、庭院、隙地进行植树绿化,营造公共绿地休憩林;在村庄周围、乡村道路和沟渠等区域建设环村林和绿色林网。
农村村庄绿化覆盖率,在山区和丘陵区的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五,在平原区、坝上和沿海地区的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
第十八条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需要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占用征用林地手续。
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临时占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并不得在临时占用的林地上修筑永久性建筑物;占用期满后,用地单位应当恢复林业生产条件。
第十九条工矿企业、工业园区应当对厂矿区内、园区内及周边进行绿化,营造绿色生态企业和绿色生态园区。
新建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建设防护绿地。
第二十条采伐林木应当申请采伐许可证,按照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其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采伐林木,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伐林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的林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铁路、公路的护路林的更新采伐,分别由铁路、公路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第三章城市绿化第二十一条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后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第二十二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城市绿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城市绿线,不得任意调整。
因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确需调整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将中心城区绿线范围内已建成的绿地确认为永久性绿地,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
确需占用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手续。
经批准临时占用的,占用期满后,占用单位和个人应当恢复原貌。
第二十四条各类建设项目的绿地率(绿地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应当达到下列标准:(一)新建居住区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五,旧城改造区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其中用于建设集中绿地的面积不得低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二)新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五十米以上的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红线宽度五十米以下四十米以上的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红线宽度四十米以下的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新建铁路、高速公路两侧防护绿地宽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三)新建学校、医院、疗休养院所、公共文化设施等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五;其中,传染病医院应当建设宽度不少于五十米的防护绿地;(四)新建商业中心、交通枢纽、仓储等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新建公园的绿地面积不得低于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五;新建广场的绿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
在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不得减少原有的绿地面积。
第二十五条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的绿化面积因特定条件限制达不到本条例规定标准的,建设单位或者产权单位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及就近等值(含土地价值)原则报批后进行补建。
建设单位或者产权单位自取得土地使用权之日起六个月内,建设工程项目不能开工建设的,应当按照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对建设用地进行临时绿化。
第二十六条建设工程项目应当按照规划安排绿化用地。
建设工程项目附属绿化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竣工验收,有条件的可以先行进行附属绿化工程建设。
确因季节原因不能同时完成的,完成绿化工程的时间不得迟于主体工程竣工后的第一个绿化季节。
第二十七条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建设工程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应当有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查。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设计方案确需改变时,应当经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二十八条城市新建、扩建道路时,应当合理设置绿化分车带,种植行道树,保护原有树木和绿化景观。
城市新建街道两侧不得修建实体围墙。
原有城市街道两侧的实体围墙,应当逐步改造,做到庭院绿化与街道绿化融为一体。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构建绿道系统,拓展绿化空间,逐步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推进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改善,优化人居环境。
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以及广场应当坚持生态、景观、文化协调统一,推行生态化、林荫化,配备健身休闲设施,为公众提供便捷的健身休闲空间。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应当与城市规模匹配,并符合防灾避险要求。
第三十条城市绿地建设应当采取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方式,增强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
城市绿化用水、景观用水应当采用节水技术,优先利用再生水和雨水。
第三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项目,适宜采取屋顶绿化的,应当实施屋顶绿化。
城市围栏、墙体以及高架道路、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设施适宜采取垂直绿化的,应当实施垂直绿化。
城市露天停车场应当建设或者改造为林荫停车场。
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之上进行绿化的,其覆土厚度应当满足乔木正常生长的需要。
第三十二条在城市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的,应当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营业执照,在公共绿地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从事经营活动,并遵守公共绿地和工商行政管理的规定。
占用公共绿地举办大型活动,应当向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不得损坏绿地和绿化设施。
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清理现场。
第三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城市树木。
因下列原因确需砍伐的,应当按照相关权限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有关规定补植树木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一)妨碍交通或者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二)危及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全的;(三)发生检疫性病虫害无保留价值或者发生其他严重病虫害的。
第三十四条严格限制移植树木。
因城市建设、居住安全和设施安全等原因确需移植树木的,应当按照相关权限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保证移植成活率。
第三十五条为保证管线的安全使用需要修剪树木的,应当按照兼顾管线安全使用和树木正常生长的原则进行修剪。
因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致使树木危及管线、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安全使用的,管线管理单位可以先行采取扶正或者砍伐等应急措施,并及时向当地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绿地管理单位报告。
市政、交通、电力、通讯等建设工程项目影响绿化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保护绿地和树木的措施,并在施工前告知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