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经典】2007年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全国1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全国1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3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e 20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裂解,从而病菌抗原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溶氧的氨酸棒状杆菌。
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山东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第Ⅰ卷(必做,共88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题卷上不得分。
2.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a 23 K 39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2.4名受试者分别口吸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B.4代曲线在前30min内身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b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D.e、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4.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功效可能是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5.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A.西北地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C.沂蒙山区的D.黄河三角洲的耕6.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肝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制裁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负责运输到相应部位7.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F”可能是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8.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2007年高考物理全国卷1全解全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物理部分全解全析)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 。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 )A .0.5B .2C .3.2D .414.【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设“宜居”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行星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地球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0。
设人的质量为m ,由已知条件,该人在地球表面的重力mg 0=600N ,在“宜居”行星表面的重力mg =960N ,可以得到g =1.6g 0。
星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星球对他的万有引力,则有:2Mm G mg r =,002M m G mg R=。
解得:r =2R ,B 正确。
【高考考点】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易错提醒】在中学阶段无特别说明,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学科网备考提示】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等是高考常考的内容。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 =4m/s 。
已知坐标原点(x =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 ),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15s 时波形的图是 ( ) 15.【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由振动图象知,坐标原点处的质点在t =0.15s 时在y 正半轴向下运动。
已知波沿x 轴负向传播,根据质点的振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与波形的关系,只有A 正确。
【高考考点】波的图象【易错提醒】根据振动图象推测波的图象须注意对应的时刻。
【学科网备考提示】振动和波是高考的一个考点,波的图象出现的概率较大。
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图片版试卷文件较大,打开速度有些慢,请耐心等待。
查看更多2007高考试卷及答案提示:答案在第十四页点击查看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2007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07-06-08 13:28:37来源: 天星教育网网友评论1062 条进入论坛。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全国卷一)(含答案)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全国卷一)第I卷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积累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值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其中正确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30、回答下列Ⅰ、Ⅱ小题Ⅰ、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______被染成,被染色的原因是_______。
由此可知,玉米属于_______植物,小麦属于______植物。
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
(完整word版)2007年高考理综试题及详细答案_新课标
种群 数 量 %( )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 绝密 启用前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1. 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 .血浆CO 2浓度升高B 、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 .血浆渗透压升高D 、血糖浓度升高2. 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分裂间期发生DNA 复制B 、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C .分裂间期有RNA 合成D 、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3确的是A .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 .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第C .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 .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 4.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 .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 .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5.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 .物种进化 B 、外来物种入侵 C .群落演替 D 、垂直结构6.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 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A .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B .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C .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D .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7.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 .3B .4C .5D .6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200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理综试卷(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0.5 B2 C.3.2 D.415.一列简诸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 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图a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磨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A.r B.1.5r C.2r D.2.5r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
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为沿斜面向上为正)已知此物体在t =0时速度为零,若用4321υυυυ、、、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A .1υB .2υC .3υD .4υ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
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答案Word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1 页,总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试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 甲状腺激素B 雌激素C 促甲状腺激素D 促性腺激素2.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3.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5.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物理部分详解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物理部分(湖北湖南福建安徽江西)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0.5B、2C、3.2D、4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m/s。
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
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0C)中达到的平衡状态。
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释放了热量1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
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A、rB、1.5rC、2rD、2.5r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
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北京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I 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P 31 Cl 35.5 K 39 I 127 1.水绵、蓝藻、黑藻全部A .是真核生物B .含有叶绿体C .是自养生物D .能有丝分裂2.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A .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B .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C .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 序列D .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3.科学家研究CO 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光照强度为a 时,造成曲线II 和III 光合作用 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 2 浓度不同 B .光照强度为 b 时,透成曲线 I 和 II 光合作用强度羞异的原因是温度度不同C .光照强度为a ~b ,曲线 I 、II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 .光照强度为a ~c ,曲线 I 、III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允合作用强皮4.根据右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 .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 .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 .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5.将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 ,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全氟乙丙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ETFE 分子中可能存在“-CH 2-CH 2-CF 2-CF 2-”的连接方式 B .合成ETFE 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C .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D .四氟乙烯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6.对相同状况下的12C 18O 和14N 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B .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C .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D .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 K +、Cl -、NO 3-、S 2-② K +、Fe 2+、I -、SO 42-③ Na +、Cl -、NO 3-、SO 42-④Na +、Ca 2+、Cl -、HCO 3-⑤ K +、Ba 2+、Cl -、NO 3-A .①③B .③⑤C .③④D .②⑤8.X 、Y 为短周期元素,X 位于IA 族,X 与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 的原子半径B .X 与Y 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 :1D .X 2Y 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9.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 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 ① CO 、O 2 ② Cl 2、CH 4 ③ NO 2、O 2 ④ N 2、H 2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10.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1molX 和1molY 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 达到平衡,生成0.3molZ 。
2007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Ⅰ)
绝密★启用前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3页,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e 20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细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细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5.下图表示用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及解析.docx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6.4 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 .0.5B . 2.C. 3.2 D . 4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 v=4 m/s,已知坐标原点(x= 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 a 所示,在下列 4 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15 s 时波形的图是y/m y/m0.10.1-0.800.81.6x/m- 0.800.8 1.6x/my/m A By/m0.10.1- 0.800.8 1.6x/m- 0.800.8 1.6 x/mC D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 a 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 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 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 a 态变化到 b 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与 b 态相比, a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 .与 a 态相比, b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 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 .从 a 态到 b 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 r 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综word版含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课标山东卷)●试题部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K 39 Mn 55第Ⅰ卷(必做,共8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解析】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时间的长短和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
由于分裂间期时间长,所以绝大多数细胞都处于分裂间期,因此A项错误。
赤道板指细胞中央的一个位置,不是实际存在的细胞结构,所以看不到,C项错误。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细胞已死亡,因此看不到整个分裂的动态过程,D项错误。
答案:B2.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 g葡萄糖后,在180 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B.4条曲线在前30 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b在120 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D.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解析】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
4人在口服葡萄糖后,由于肠道吸收,他们的血糖浓度都会升高。
葡萄糖进入人体后的主要去向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多余的葡萄糖可转化为糖原或非糖物质,这两个途径受到胰岛素的促进,其结果是使血糖浓度降低,故A、C选项都不正确。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0.8~1.2 g/L,所以c曲线代表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变化,而d曲线代表低血糖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
.答案:B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解析】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卷I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卷I物理试题评析黄干生(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黄冈438000)1总体评价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I物理试题,素材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试卷结构合理,题型、题量与赋分均与过去保持相对稳定.与2006年同类试卷相比,考生的平均得分率下降,试题总体难度有所上升.试题的外观和内涵都有所刷新,或巧设问题情境、或用活知识和规律、或放眼于科技前沿,或联系生活实际,无论哪道试题,都立足于高中物理课本知识,着眼于课程改革的需要.体现了“稳中有改、改中有进、大胆创新、答案准确”的特点. 试题坚持了“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命题原则,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的命题要求.突出了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 是一份构思新颖、设问巧妙、致力挖掘物理内涵、体现物理学思维特点、突出选拔功能、具有较高区分度,有利于促进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推进新课程实施,与高校学习衔接紧密的好试题.2试题特点理综卷I物理试题突出了学科主干、突出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了能力要求,对学生的素质考查全面、对学科能力定位恰当,对中学教学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整套试题在“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核”五个部分都有命题点,力学占51.7%,电学占33.3%,其它占18%,试题考查范围没有超出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考查内容既全面又突出重点,试题内容覆盖了高中教材二十三章的二十章,考查的知识面较宽,能力要求突出;试题情景新而不怪,题面观感熟而不旧,求解过程活而不难,运算量大而不繁.命题紧扣了考试大纲,遵循了命题要求.物理试题凸现出以下一些特点.3.1注重能力考查,突出学科内综合理综卷I物理试题特别注重能力考查,所考试题中有10道试题考查了II级要求,2道试题考查了I级要求,I、II级要求考查比例为2:10. 命题涉及的知识点有近40个.由于受题量的限制,所以每道试题都融合了多个知识点,有一定的综合性,没有考查单个知识点的试题.3.2题型题量稳定,考查方法多变与2005、2006年一样,2007年物理试题的总题量为12题(选择题8道.非选择题4道),其中实验题1大1小共2道小题;3道计算题中有2道力学题(1道匀速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1道涉及碰撞、动量与能量的问题);1道电学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可以说,同三年来的题型题量一样,十分稳定.但试题的落点、考查方法却在不断变化.如在选择题中的有关“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的考查中,05年I卷考的是利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求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比”,07年卷I考的是利用匀速圆周运动知识和万有引力定律,求宜居行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在振动和波部分,05年卷I考查了求解“做简谐振动的质元振动的时间”,06年卷I考的是“共振”知识,07年卷I则考查了“由振动图象求波动图象”;在非选择题中,05年卷I第24题涉及的是“弹力、弹力做功、弹性势能、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等考点,解答中突出考查对物理过程的分析;06年卷I第24题为以实际运输工具中的传送带为情景突出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综合应用;07年卷I 第24题涉及的考点则是“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等,解答中突出了数学(数列求和的运算)能力要求;06年卷I第25题,考查的是单个带电小球在电场、重力场中的往复运动规律,而07年卷I第25题则考的是大量不同速率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范围确定.3.3理论联系实际,物理模型新颖试题注重从实际生活中挖掘素材,尤其是从体育运动项目中寻找力学模型、挖掘题眼,设置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既考查了能力,又使试题不落俗套.第23题:(题略,详见中国物理教育网,下同)本题以接力赛中的交接棒为题材,设置了一道学生十分熟悉的比赛场景.剥去场景外观,试题描述了两种运动形式,一是运动员甲的一段匀速直线运动,设其运动位移为S 1;二是运动员乙在接力区内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甲发出口令后,甲乙达到共同速度所用时间为t ,乙完成交接棒时,其发生的位移为S 2,紧接着画出相应的图示如图,设乙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就不难找出如下规律和数据:a V t = ①, 2221at S = ②, Vt S =1 ③, 201S S S +=④, 022S V a = ⑤ aV S 222= ⑥ a =3m/s 2 ⑦ m S L 5.62=- ⑧ 解答本题的方法还有平均速度法、作图法、相对运动法等多种方法,这种题材考生虽然很熟悉,但要真正弄清题中的问题,是需要一定的能力的.近年来多次出现过以体育运动项目为题材的试题,这些试题虽然所描述的物理模型各不相同,但都是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将题中的生活情境转化为物理模型,然后根据模型条件灵活求解,这就告诫我们应引导学生远离死记硬背,关注物理与实验联系.3.4注重规律运用,突出潜能考查2007年的计算题命题,多以物理事件为具体对象、设置问题清晰,虽情景直观、但过程复杂,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找出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数学关系式进行求解.力学中的计算题注重考查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应用.如,第24题:(题略)本题突出考查了发生弹性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定律的掌握和运用,强调了数列求和的运算.运算量较大,数学要求较高.仔细观察会发现,绝缘球每次碰撞都要减少部分机械能,根据弹性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和机械能能守恒,将结论的限定条件分别转化为速度、高度、动能和重力势能与三角函数关系等条件来分析.要使绝缘球经过多次碰撞后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小于45°,则绝缘球碰撞后的速度应该小于某个值;或碰撞后上升的高度应小于某个值;或者碰撞后的动能小于某个值…….这样就可将分析角度的条件转化为分析速度、高度、能量等这些我们熟悉的物理量.如:(1)偏离方向为450的临界速度应满足: 由21(145)2t mv mgl com =-︒,知t v = 00()(0.9)n n n M m v v v m M-==+123123n v v v ====当、、时,330.7,tn v v l =〈=只有当时, 故知n =3 (2)偏离方向为450的临界动能应满足:(145)0.3kt E mgl com mgl =-︒=第n 次碰撞后的动能与碰前动能的关系为:()222001191()0.812119nn n kn k M m E m v E m M --⎛⎫=== ⎪++⎝⎭ 231020301230.81(0.81)(0.81)k k k k k k n E E E E E E ===当=、、时,其对应动能分别为、、 只有330.2650.3kt k kt n E E mgl E mgl =〈=当=时,与比较,. 故知n =3(3) 偏离方向为450的临界高度应满足:由0(1cos45)Pn E mgl =-,知0(1cos45)0.3t h l l =-=211(0.81)22n n n m M h l l m M -⎛⎫== ⎪+⎝⎭ 231231111230.81(0.81)(0.81)222n h l h l h l =⨯==当=、、时,、、 只有3313(0.81)0.2650.32n h l l l =⨯=〈当=时,. 故知n =3该题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广阔,入题途径繁多.其重点是要认真仔细分析题中限定的条件,放大思维的空间,找出解题途径;列出第n 次碰撞过程后绝缘球的或速度、或动能、或重力势能、或高度的通式是关键.本题既考查了对物理条件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考查了考生对运动学、能量和数学中的幂函数等众多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3.5重视图象功能,考查思维能力2007年全国理综I 物理试题特别强调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分析、表达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运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如:2007年全国理综卷I 涉及到有图象和要用到图象的题有第15、17、18、19、20、21、23、25等8题,分值达73分.第15、19、20题是利用图象表述物理概念及不同物理量间的关系,第17、18、21题是利用图象反映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第23、25题则是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前提下画出图形、图象,然后根据所画出的图形找出解题的途径,要求考生要具有综合运用图象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第18题:(题略)这道题在不考虑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时,可将题中F mg-t 图象变换成v-t 图象,用v-t 图象法,直接得出正确答案C 的结论.也可以将F mg-t 图象转换成F 合—t 图象,然后根据冲量的定义I=Ft,在F 合-t 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间所围面积表示冲量的大小,横轴上方面积表示的冲量为正方向,下方面积表示的冲量为负方向.由下面的四幅图象知图C 所示冲量最大,该情况下动量的改变量也大,即3s 末的速率最大,正确答案为C.用图象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常用的工具,充分利用图象给予的信息、条件、功能,寻找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物理教学中加强图像教学,能促使学生经历科学的学习过程。
2007年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注意事项:1.本试卷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 页,总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M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卷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试卷共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i.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 甲状腺激素B 雌激素C 促甲状腺激素D 促性腺激素ii.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iii.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iv.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v.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2007高考全国理综(物理部分)
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2007高考全国理综Ⅰ(物理部分)14.据报道,最近有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 。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BA .0.5B .2C .3.2D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标原点(x =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 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15s 时波形的图是16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
a 达到的平衡状态,b 中达到的平衡状态。
气体从a 态变化到b A .与b 态相比,a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 .与a 态相比,b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 ACC .在相同时间内,a 、b 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 .从a 态到b 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1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
有一半径为r 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CA .rB .1.5rC .2rD .2.5rt /s x /m x /m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v 1、v 2、v 3、v 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CA .v 1B .v 2C .v 3D .v 4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
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
用Δn 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 之差,E 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
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Δn和E 的可能值为 AD A .Δn =1,13.22eV<E <13.32 eV B .Δn =2,13.22eV<E <13.32 eVC .Δn =1,12.75eV<E <13.06 eVD .Δn =2,12.75eV<E <13.06 eV20.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物理部分(湖北湖南福建安徽江西)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0.5B、2C、3.2D、4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m/s。
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
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0C)中达到的平衡状态。
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释放了热量1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
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A、rB、1.5rC、2rD、2.5r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
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2007年河南高考理综(含答案)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书写作答无效。
22.(17分)
实验题:
(1)用示波器观察叔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把电压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
①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_____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钮或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通过发酵罐发本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氨酸棒状杆菌。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24.(18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球与质量为M=19m的金属球并排悬挂。现将绝缘球拉至与竖直方向成θ=60°的位置自由释放,下摆后在最低点处与金属球发生弹性碰撞。在平衡位置附近存在垂直于纸面的磁场。已知由于磁场的阻尼作用,金属球将于再次碰撞前停在最低点处。求经过几次碰撞后绝缘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小于45°。
A.4 B.5 C.6 D.7
13.下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3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e 20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裂解,从而病菌抗原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溶氧的氨酸棒状杆菌.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何种混合B.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C. 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D. pH=3的硫酸和pH=11的的氨水等体积混合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阳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A.0.64 gB.1.28 gC.2.56 gD.5.12g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他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p(Ne)>p(H2)>p(O2) (B)p(O2)> p(Ne)> p(H2)(C) p(H2)> p(O2)> p(Ne) (D) p(H2)> p(Ne)> p(O2)10.已知氧气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4+13I2+12K2SO4+12H2O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11.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KMnO4加热(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HgO(加热)1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A.4B.5C.6D.713.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适合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D.同一反应物在平衡态I和平衡态II时浓度不相等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0.5 B2. C.3.2 D.415.一列简诸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 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磨擦,a 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热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在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A.rB.1.5rC.2rD.2.5r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两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为沿斜面向上为正)已知此物体在t =0时速度为零,若用4321υυυυ、、、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A. 1υB. 2υC.3υD. 4υ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规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原来增加了5条.用An 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 之差,E 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 和E 的可能值为A. △n =1,13.22cV <E <13.32cVB. △n =2,13.22eV <E <13.32eVC. △n =1,12.75cV <E <13.06cVD. △n =2,12.72cV <E <13.06cV20.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 点的电势为20 V ,b 点的电势为24 V,d点的电势为4 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A.4 V B.8 VC.12 VD.24 V21.如图所示,LOO′T为一折线,它所形成的两个角∠LOO′和∠OO′L′均为45°.折线的右边有一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垂直于OO′的方向以速度υ作匀速直线运动,在t=0的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位置.以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时间(I-t)关系的是(时间以I/υ为单位)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考生注意事项: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书写作答无效22.(17分)实验题:①用示波器观察叔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把电压信号接入示波器r输入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铝或钮,或这两个组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则符位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2)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c=102012v v v v --,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c=1.非弹性碰撞的c<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物质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他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 点,计小球1从A 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 的长度.在上述实验中,①P点是的平均位置.M点是的平均位置.N点是的平均位置.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写出用测量表示的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23.(15分)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i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 m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24.(1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球与质量为M=12m的金恪示并挂悬挂.现将绝缘球拉至与竖直方向成θ=60°的位置自由释放,下摆后在最低点处与金属球发生弹性碰撞.在平衡位置附近存在垂直于纸面的磁场.已知由于磁场的阻尼作用,金属球将于再次碰撞前停在最低点处.求经过几次碰撞后绝缘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小于45°.25.(22分)两平面荧光屏互相垂直放置,在两屏内分别取垂直于两屏交线的直线为x轴和y轴,交点O 为原点,如图所示,在y>0,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y>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O点有一处小孔,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沿x轴经小孔射入磁场,最后扎在竖直和水平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亮,从射粒子的速度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c<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与在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7T/12,其中T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周期.试求两个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不计重力的影响).26.(15分)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①W的阳离子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②Y和Z属同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③X和Z属间,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态化合物:)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的化合物;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请回答:(1)W元素是;Z元素是.(2)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和.(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和.(4)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7.(15分)A 、B 、C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①A 溶液与B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 溶液; ②A 溶液与C 溶液反应生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 溶液; ③A 溶液与D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④B 溶液与适量D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 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据此推断它们是A ;B ;C ;D 28.(15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 和H 2,还有CO 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 和H 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盛浓H 2SO 4的装置用途是 ,盛NaOH 溶液的装置用途是 . (2)仪器B 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其目的是 .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 g —ab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 的实验依据是 .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 2的实验依据是. 29.(15分)下图中A 、B 、C 、D 、E 、F 、G 均为有机化合物.224根据上图回答问题:(1)D的化学名称是.(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3)B的分子式是.A的结构简式是.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个.i)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ii)与B有相同官能团、iii)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30.(26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Ⅰ.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照光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距细胞和叶横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______________被染成______________,被染色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玉米属于植物,小麦属于植物. 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加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出;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具有CO,形成的最好化合物有种,即.Ⅱ.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是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避免扦插枝干枯.31.(16分)回答Ⅰ、Ⅱ小题:Ⅰ.雌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蝇,将氏传代中的蝇.雄果蜗的白眼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Ⅱ.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 B X B、X B Y B、X b X b和X b Y b的两种果蝇.(1)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线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代杂交亲本中.雌性的基因量是,雌性的基因是;第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雌性的基因型是,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雌蝇的基因型是,从此雌蝇的基因是.(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雌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参考答案:1.C 2.D 3.D 4.C 5.C6. A7.C8.B9.D 10.B 11.A 12.B 13.C 14.B 15.A 16.AC 17.C 18.C 19.AD 20.B 21.D 22.(1)①竖直位移或↑↓ 衰减或衰减调节 y 增益② 扫描范围 1k 挡位 扫描微调(2)①P 点是在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 M 点是小球1与小球2碰后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 N 点是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②小球从槽口C 飞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假设为 t,则有10op v t = 1OM v t =2ON v t =小球2碰撞前静止,即200v =2110200v v ON OM ON OMe v v OP OP---===--③OP 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 和ON 与小的质量有关23. 解:(1)设经过时间t ,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vt-vt/2=13.5 将v=9代入得到:t=3s, 再有 v=at 解得:a=3m/s 2(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 则:s=at 2/2 代入数据得到 s=13.5m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24.解:设:小球m 的摆线长度为l所以在x 轴上的范围是2a x2(1+3a≤≤26.(15分)⑴钙,氧⑵CaS CaC2⑶SO2SO3⑷CO2+CaO=CaCO327.(15分)A:Na2CO3B: Al2(SO4)3C: MgCl2 D: Ba(OH)2 E: NaHSO4(或Mg(HSO4)2) 28.(15分)⑴除去水蒸气除去CO2⑵氧化铜(CuO)CuO+H2△══Cu+H2O CuO+CO△══Cu+CO2⑶无水硫酸铜(CuSO4)检验H2O⑷(g-ab)-kj-hi-cd(或dc)-fe-lm⑸原混合气中的CO2已被除去,其中CO与CuO反应生成的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⑹原混合气中的H2O已被除去,其中H2与CuO反应生成的H2O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29.(15分)29.(15分)⑴乙醇⑵CH3COOH+C2H5OH 浓H2SO4———→△CH3COOC2H5+H2O⑶C9H10O3CH2COOC2H5CH2OOCCH3水解反应COOHCHCH3CH3CH—COOHCOOHCH2CH2OH⑷ 3(填写其中一个结构简式即可)⑸CH2=CH2+H2O —CH2—CH2—n催化剂或CH2=CH2+H2O 催化剂———→CH3CH2OH(写任一个合理的反应式均可)30.叶肉细胞蓝色均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C4C3 C3和C4两四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II.(1)得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比方说10-8、10-4、10和蒸留水,分别处理相同扦枝入土端,生根较多的为最适宜浓度.(2)减少蒸腾作用,湿度31.雌雌X Y X b Y b X B X B、X B Y b X b X b、X b Y b X B X bP:X b X b×X B Y B↓↓X b X B Y BX b Y BX b X b×X b Y B↓↓X b X b Y BX b X b X b Y B笔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