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大家李志敏:“我不在乎现在,在乎三百年后”
请拜读王阳明先生的《铭一首》
《铭一首》王守仁撰《铭一首》碑刻是何陋轩景点后壁墙正中的六块最大字碑是王阳明作。
道光二十有六(1846)年丙午岁孟夏月抚黔使者孝感乔用迁书写。
《铭一首》碑刻原文王守仁来尔同志,古训尔陈,惟古为学,在求放心,心苟或放,学乃徒勤。
勿忧文辞之不富,惟虑此心之未纯。
勿忧名誉之不显,惟虑此心之或湮。
斯须不敬鄙慢入,造次不谨放僻成。
反观而内照,虚已以受人。
言勿伤于烦易,志勿惰于因循。
勿以亾而为有,勿以虚而为盈。
勿遂非而文过,勿务外而徇名。
温温恭人,允为基德,堂堂张也。
难与为仁,卓尔在如愚之回,一贯乃质鲁之参。
终身可行惟一恕,三年之功去一矜。
不贵其辩贵其讷,不患其钝患其轻。
惟黾焉而时敏,乃闇然而日新。
凡我同志,宜鉴兹铭。
道光二十有六(1846)年丙午岁孟夏月扶黔使者孝感乔用迁谨录。
《铭一首》碑刻龙冈山人整理白话文来到这里的朋友们,你们要学习一点古人的的东西,只有学好古人的知识,才能胸怀大志,心胸才能够放得开,学习主要是勤于下功夫才行。
学习的时候不要担心自己的水平高不高,也不要顾虑自己能不能学得到。
更不要担心学习成绩和名誉突不突出,更不要顾虑学习有没有成果。
不尊重自己就会失去信心,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成功。
用古人的教诲对照自己,虚心学习就一定能够成功。
学习不要老是觉得学不了,立志是与懒惰的原因有关的。
不要把无说成有,更不要把虚假的东西作为满足。
不要把自己不对的东西作为过错,更不要不识时务去争名誉。
要温和恭敬谦逊忍让做人,只有使别人信任你,才能堂堂正正做人。
一个人要成功肯定是有一定困难的,即使学问超越寻常自己也要想到是从不懂开始,只有学好了才能说一字值千金。
人一生中要宽恕原谅别人,只有通过几年的学习才能知道慎重。
学习不要强词夺理,必须要虚心请教,不要觉得自己迟钝而不去学习。
要靠努力而灵活地学,于是就会达到学习目的。
凡是我的朋友们,我提出的学习之事,希望自己警戒。
贵州贵阳修文龙冈山人转入贵群大家相互探讨2017.5.17。
书法欣赏
书法欣赏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
里”这两句诗,今天已经成为许多年轻
人警醒自我的著名格言。
这两句诗,出自于毛泽东早期
(1917年)所写的一首诗中。
毛泽东于1958年12月21日,在
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出版的《毛泽东诗
词十九首》的书眉上,这样的批注道:
水击:游泳。
毛主席在这首词的“自注”中已说
得很明白:“击水:游泳。
那时初学,
盛夏水涨,几死者数。
一群人始终坚持,
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当时有一篇诗,
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
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自信人生二百年”,意思是说,
假如我们足够勤奋的话,把夜晚也当成
白天使用,这样就会拥有两倍的人生时
间了,俗称人生百年,两倍人生的时间
即:二百年。
“会当水击三千里”,出自《庄子》,《庄子。
逍遥游》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这句话意在表明人生定当施展鲲鹏之志。
把这两句诗连在一起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作者青年时期的抱负了。
2021年全国高考二卷作文题目与满分作文范文
2021年全国高考二卷作文题目与满分作文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
停止迂回,缓缓出头。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这是书法艺术的精髓,王羲之、米芾、柳公权等大家,他们把毕生的精力用于黑白的世界里,挥毫出精彩的人生,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在他们的书法技艺中,“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缓缓出头”的思想精粹和生命哲学,除了运用于任何门类的艺术之外,还是我们每一个人待人处世,追求圆满人生的真理。
前几天,我接了一个电话,这是我以前的同事——保卫科科长梁明久。
他告诉我,他在沙坪坝开了一家书法工作室,请我有空了去坐坐。
我惊叹万分又深有疑惑,“一个管全院安保工作的人,从没听到他提过书法,他怎么开了个工作室,难道是班门弄斧?”梁明久在电话里笑出了声,“从小我就喜欢书法,我只是没有说,我自己在家里练习。
”原来,他因书法特长,从基层干部调入机关工作。
在三甲医院忙碌的工作中,每天像驴一样连轴转,自己的空余时间很少,他就每天回家,睡前再累都要把笔墨铺开,练习写字一两个小时。
写了四十多年的书法,到了退休的时候,梁明久终于有时间一心扑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
“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梁明久提到了自己的爱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不断求索的路,我要写到八十岁。
我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书法家的高度,但书法能安顿我的内心。
”一向不外露的梁明久,提到书法,整个魂都跑到黑白的艺术上去了。
接完梁明久的电话,再看了他的书法作品视频,我不懂书法艺术,但从他劲道的笔锋,如行云流水般的运笔,我知道,这是时间浸泡的结果,也是他呕心沥血的结果。
我为此深思很久。
为何他能在工作之余,把业余爱好发展成了退休后的“主业”?他完全可以“躺平”,在自己的“舒适窝”里,过上“岁月静好”的生活。
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作者:何巧忠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5年第08期“往后的岁月是否晴朗起来也不重要,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我们具有意气风发的热忱,足矣。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意义。
”这是三年前谈及志明时我们共勉的一段话。
三年来我们没有辜负那份热忱而一直生活在饱满的精神家园里。
回想当年志明就已决意将书法取法定格在“二王”体系上,并在第五届新人展上初露头角一举夺得大奖。
时隔三年,志明拿了文化部群星奖,接着在中国最高级别的书法展——第九届国展中获奖。
可以说这段岁月,志明是晴朗的,至少心里是亮堂的。
因为开辟了自己人生的家园,他有了自己接近诗意的栖居。
现在他搬了家,算是安定了下来,可以更放心地写了。
在他看来这是安顿了“后方”,自己可以远行了。
自弃商以来辗转于砚田,志明从无悔意,而且他一直没有忘记蔡和恩师的教诲,一直在做最老实平凡而又安宁的书写。
我因此想起绘画大师托马斯的话:当我们深情而热切地对真正重要的事物说“是”的时候,平和安宁就开始进驻我们的生命,就如金色的阳光从树叶的间隙筛落到地上一样。
认定了书法之路,多年来志明对传统经典朝濡暮染,心摹手追,积极探索表现形式。
他从魏晋走来,取其韵致在颇具视觉冲击的形式画面上再展风流。
我实在羡慕志明。
林家有女初长成,更有充分理解他的夫人,他因此享有了足够的自由自在。
他能有很多可以深谈的、忘年的、知遇的、他乡的、故土的朋友。
他能喝那么大碗的酒,可以快意来去,兴尽而归。
他能干许多书法以外、生活之中的看似琐屑的活计。
所以这些年,他快乐极了。
我以为他是鱼,是一条悠哉游哉游在纸上的快活的鱼。
写写字都会快活,碑帖供养,笔墨抒怀。
执起笔来满心欢喜——鱼的欢喜。
你若不是鱼,你就不懂。
其实每个人都是鱼,都有自己常常走进去的幸福的所在。
好比喝喝酒、聊聊天、翻翻书、爬爬山、看看云,而我们还要写写字。
写着字就注定我们有很多孤独的时候,叔本华说过大孤独者有大自由。
既是自由的,那么它也成就了我们的享受。
3书法大家李志敏轶事
书法大家李志敏轶事
李晓峰
(资深艺术评论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上世纪80年代初成立的“燕园书画会”,主要是由北大教师组成的书画爱好者团体,略早于北大美术社成立。
燕园书画会的老师们却积极热情地支持学生美术社活动,特别是有当代草书“南林北李”之称的李志敏先生(与林散之并称)对美术社的支持给我留下难忘印象。
我知道李志敏先生比认识他要早,虽然知道李志敏先生的人在北大至今也可谓寥寥。
志敏先生是北大法律系教授,更是一位书法大家,北大所有的楼牌都出自他手,虽然只是几个数字的楼牌,却被他写的如此魅力夺人,雄浑、苍劲,充满沧桑的文化底蕴。
正是这些楼牌让我知道了北大有一位李志敏先生。
1984年冬天美术社活动李志敏先生现场挥毫
我第一次见到李志敏就高山仰止,他身材高大伟岸,一身洗得泛白的深蓝色中山装,很随和,很坚定,微笑的面容堆满细细的鱼尾纹又透着无比的刚毅。
每次美术社聚会,他都不推辞地题写长短词句。
看他书写,不仅是一种高度的美学享受,更如当头棒喝般的顿开茅塞(图二)。
李志敏先生是燕园
希望我们能有一天画出古今诗词的不同意境,他愿意为我们书写那些诗词,我甚为感动。
还记起他给我“红楼美展”奖品《历代诗歌选》扉页上题写的“欲破巨浪乘长风”诗句。
还是一个晚上,我到新搬入中关园教师公寓的志敏先生家书房,与先生交谈甚欢,从当代书家费新我、武中奇谈起,到八大、山水画,到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各朝的比较评价,对儒释道三教的评说……那时志敏师在看《太平经》,研究八大,画山水,讲无为无不为的治学与人生态。
兰亭奖得主李炯峰的9条金玉良言:你每天这样抄,就能进步?
兰亭奖得主李炯峰的9条金玉良言:你每天这样抄,就能进步?获奖经历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二届全国行书作品展第四届全国草书作品展第四届全国青年书法展文化部全国青年艺术人才成果展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国际书法大展金奖第二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篆刻展一等奖一、李炯峰老师的9条金玉良言谈书法学习的步骤与方法1.学书法应当有一个目的。
这个目标就是拿着一个不熟悉的文字内容,能自己进行创作。
有些人天天临帖,天天对着帖抄了一大堆,拿个你不熟的文字内容给你,让你创作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出来,你还是写不出,那么你每天这个大量的临帖有啥用?2.说了这么多次,点画,结体都处理不好,什么行气,什么章法,都是扯淡。
没有对基本点画的驾驭能力,没有处理单个字结体的能力,谈创作便是空中楼阁。
啥意思呢?就是你打出的拳脚都没有力量,招式再好看,再行云流水都没用,人家随意一记重拳你就倒了。
3.一个点画一个点画去攻下来,一个字一个字去写准确,就是把功夫练精纯。
小李飞刀中的阿飞不用那么多招式,一剑练几千几万遍,出手让别人扛不住这一剑就够了,书法也是这样,王羲之为什么厉害,人家随意一笔,那种变化你怎么也不能轻松地写出来,这就是高下。
4.你一抄一大片,每天这样抄,就能进步?你天天跟普通人打乒乓球,打了二十年,你能挡得住人家才练一年的国家队运动员的随意一击不?为什么挡不了?人家一个杀招不知道练了几万几十万遍,来来回回这一招你都挡不了。
5.你写了一个点画之后跟帖比较了没有,哪里不准分析了没有,人家怎么写的,什么心态,什么速度,笔毫怎么运动的,思考过没有?你充其量就是一个点画照着一遍遍写,这种不太思考的练能起什么作用?反复做了试验没有,落笔的角度反复试了没有?提按的力度反复试了没有?在哪快在哪慢试了没有?6.接前面所说,初期练点画也好,中期练结体也好,后期练章法也好,都不是死练。
7.练一个点画,几千几万次地训练是分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写不像到写像,这个阶段就要做我刚才说的各种试验,反复调整去做各种尝试,一般来说都是调整多次,直到很不容易地写像为止。
以《翻过那座山》为题的作文_优秀作文
以《翻过那座山》为题的作文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不少于600字。
提示:1.“记叙性文章”,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2.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中的含义。
“山”指什么?“翻过”又意味着什么?放开思路,从多个角度思考。
3.根据你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出一个自己感受最深,且比较新颖的主题,构思成文。
学生习作翻过那座山黄梓欣老李头一直教导我,学习要耐得住寂寞,要爬到过高山。
春雨如丝、如雾、如烟、如潮。
透着这缕缕蚕丝,远方的山如同淡淡、蒙蒙的写意画,忽隐忽现。
年幼的我被父亲牵着,来到老李头的屋前。
陈旧的青石板台阶,缝里的青苔还在顽强地生长着。
走进去,一抬眼便能看到一幅大大的山字,那纸看起来有点年代儿,微微泛黄。
老李头把我们带进他的书房,不大。
但一整个柜子里满满的都是书。
他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这孩子看起来很机灵,我会好好教她的。
”于是,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一年一年地,我都在跟着老李头学习书法。
他是一个儒雅有内涵的人,对别人很严格,但对我总是很体贴的。
他从来不骂我,只是常常地跟我说书法是一座高山,枯燥无味。
一定要坚持。
但是我也不懂事,还是会常常惹他生气。
上了初中之后,本就懒惰的我便以各种理由不去上课。
有时望着家里那一堆书法作品。
便想静心坐下,往清凉的石墨盘里倒下醇厚的墨水,拿起狼毫笔,想落笔写着什么,可什么也没有。
我想:我是放弃翻越这座高山了。
深秋,我踩着一地秋叶,碰上了一同学书法的同学,他手里还拿着一袋宣纸,看起来是刚下课的样子。
我过去跟他寒暄了一下,我问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他说:“是老李头让我们写的22种山字写法呗!”我笑着说:“都这么久了,他还是喜欢山字。
”我拿出来看看,恢弘大气。
我说:“真好看,几级了?”“六级了,老李头逼得紧啊。
”说不上是羡慕还是什么感觉,我看着不同的“山”字,想起以前老李头说的鼓励我的话,心里五味陈杂。
我问:“他现在怎么样了?”他说:“唉,他老是在说你呢。
黄简讲书法初级课程 (1-51)排版
初級課程 (1-51)目录第01课笔记:三种体的意义 (1)第02课笔记:什么是书法 (4)第03课笔记學書法從筆法入手 (8)初級課程04 聚焦王羲之(上) (10)初級課程05 聚焦王羲之(下) (13)初級課程06 書法三要素 (15)第07课笔记书法分多少级 (20)初級課程08 認識毛筆(1) (22)初級課程09 認識毛筆(2) (26)初級課程10 毛笔的选购和保养 (31)初級課程11認識墨汁(1) (36)初级课程12 认识墨汁﹝2﹞ (39)初级课程 13 墨法 (43)初級課程14 执笔 (48)初級課程15 用腕 (55)初級課程16 尖鋒的用法 (60)初級課程17 尖鋒線的本質 (64)初级课程18 毛笔侧锋的用法 (68)第19课笔记:侧锋线的本质 (73)第20课笔记:什么是换笔心 (79)第21课笔记:中锋和偏锋 (81)第22课笔记:运笔 (84)第23 课笔记:横的写法1 (89)第24 课笔记:横的写法2 (94)第25 课笔记:竖的写法 (99)第26 课笔记:竖的写法2 (105)第27 课笔记:撇的写法 (110)第28 课笔记:捺的写法 (116)第29 课笔记:捺的写法2 (122)第30 课笔记:笔画的连接 (127)第31 课笔记:九用小结 (132)第32 课笔记:永字八法1 (137)第33 课笔记:永字八法2 (141)第34 课笔记:永字八法3 (145)第35 课笔记:永字八法4 (149)第36 课笔记:永字八法5 横竖撇捺加趯 (155)第37 课笔记:永字八法6 两种撇 (161)第38 课笔记:永字八法7 捺为磔 (167)第39 课笔记:完整的永字 (172)第40 课笔记:什么是骨肉筋节 (176)第41 课笔记:节点的种类 (179)第42 课笔记:节点的形状1 (185)第43 课笔记:节点的形状2 (189)第44 课笔记:大圈的转 (195)第45 课笔记:大圈的折 (201)第46 课笔记:拨灯法 (206)第47 课笔记:什么是使转 (211)第48 课笔记:用笔总结 (217)第49 课笔记:选贴 (222)第50 课笔记:读贴 (227)第51 课笔记:用笔测试 (233)第01 课笔记:三种体的意义很多人喜欢书法,学习书法,但是,不得概念,成功的比例不大,这是什么原因?你看,通常是去买几本贴,买枝笔,回家就开始练起来。
中国汉字的演变顺序
中国汉字的演变顺序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
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
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
大篆,字体名称,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
大篆狭义上指籀文、遗存石刻石鼓文。
【doc】行书写碑的绝致——李邕
行书写碑的绝致——李邕行书写碑的绝致李邕白鹤[内容提要]从历史文化和审美的角度,对李邕行书写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在历史上的地位,作了较为客观而生动的分析与描述.并对李邕传世的各类作品进行艺术上和审美上评述的同时,揭示书法艺术的内在本质与特性.[关键词]铭石之书空灵华美浪漫主义自唐太宗李世民作《晋祠铭》至怀仁《集王圣教序》出,行书写碑在唐便蔚然成风.李邕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历史背景中脱颖而出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行书写碑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如果没有他和颜真卿就很难想像宋代的书法.1?李邕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曾官至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是盛唐着名的学者和最杰出的书法家.父李善,以博学着称,官至兰台郎,曾注《文选》六十卷,大行于世,至今仍为学者称赞.李善在注《文选》时,李邕虽年少,曾提出不少疑义,几乎均被李善采纳.李邕少时以博学善文知名,并深得大学者内史李峤的赏识.长安四年(704)内史李峤,监察御史张廷琏共同向朝廷推荐李邕,认为他"词高行直,堪为谏诤之官",由此召拜左拾遗.李邕尽管才气横溢,为人刚正不阿,不拘时习,同时代的卢藏用称他"邕如干将莫邪,难与争锋",这不仅称他的书法,更是他的为人.当时朝中的派系斗争十分激烈,一人所败,往往殃及党羽.正因如此,李邕在仕途上屡遭贬斥.唐中宗时,李邕出为南和令,又贬富州司户.唐隆元年召拜左台殿中御史,改户部员外郎,又贬崖州舍城丞.开元三年(715),擢为户部郎中.不久因受到张廷琏的牵连,和中书令姚崇的嫉恨,左迁括州司马,后征为陈州刺史.开元十三年(725),唐玄宗车驾东封回,李邕在汴州谒见,累献词赋,深得玄宗赏识,由此颇为自矜,自云当居相位.当时张说为中书令,对李邕的骄奢深为厌恶.不久,贬为钦州遵化县尉.后又累转括, 溜,滑三州刺史.天宝初年,为汲郡,北海太守.李邕性格豪侈不拘细行,疾恶如仇,不容于众,邪佞为之侧目.然晚年鬻文章,好功名,纵求财货,驰猎自恣,不免为人所乘.时李林甫擅权,嫉贤妒能,力排异己,对李邕早已嫉恨在心.天宝六年(747),李林甫派刑部员外郎祁顺之和监察御史罗希爽,罗织罪行,将李邕杖杀于北海就郡,时年73岁.后大诗人杜甫知李邕负谤死,作《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旧唐书》记:"邕早擅才名,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2.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又相传李邕生前曾书碑八百通,虽不可信,但写碑之多在历史上却希有所闻. 李邕为政刚正,独立不移的性格和博学多才为世人所敬仰.早在任左拾遗不久,御史中丞宋璩弹劾侍臣张昌宗,张易之兄弟. 初武则天不应.李邕不顾自己官职卑微,阶下极力进言,使武则天不得不采纳了宋璩之请.事后宋璩提醒他:你"名位尚卑,若不称旨,祸将不测,何为造次如此!"李邕却回答道:"不愿不狂,其名不彰.若不如此,后代何以称也."唐中宗即位,重用方士妖人郑普思为秘书监,李邕立即上书力谏.认为像郑普思这种妖人,只要给他一餐的恩惠就会丧失七尺之躯.如果,郑普思如真能致仙,致鬼,那么,秦皇汉武或墨翟早已永拥天下了,还会有您陛下的天下吗? 自古明君贤臣是"敦睦九族,平章百姓,不闻以鬼神之道理天下" 的.虽没有被中宗采纳,却也可见其胆识和为政刚烈的作风.最有意思的是开元十三年(725),陈州赃污事发,李邕下狱,竟然有一位与其素不相识的许州人孔璋情愿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回李邕的死罪,声称:"臣闻生无益于国,不如杀身以明贤臣.朽贱庸夫轮辕无取,兽息禽视虽生何为?况贤为国宝社稷之卫,是臣痛惜深矣!臣愿六尺之躯,甘受膏斧以代邕死.臣之死,所谓落一毛;邕之生,有足照千里!然臣与邕生平不款,臣知有邕,邕不知有臣,臣不逮邕明矣!夫知贤而举,仁也;代人任患,义也.臣获二善而死且不朽……臣闻士为知己者死,且臣不为死者所知,甘于死者,岂独为惜邕之贤,亦成陛下矜能之德."可谓惊鬼神,动天地之举,全国为此震惊.李邕也因此免遭一死.这位孔璋也为此被流放岭南,不久客死于该地.李邕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威望也可想而知.同时代的张鹜《朝野佥载》中称他:"文章,书翰,正直,辞辨,义烈皆过人. 时为六绝."当时来说,李邕是举世共论的文化泰斗,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等都曾以后学晚辈的身份游于他的门下.3李邕传世的作品主要有:《李思训碑》,《麓山寺碑》,《李秀碑》和《卢正道碑》等.《晴热帖》李邕尺牍,刻于《淳化阁帖》与《大观帖》.从书风上看,是典型的"二王"旧格,但用笔和结构,更接近于王献之.历史上虽"二王"并称,其实在艺术风格上和对书体上的贡献是各有千秋的.唐张怀瑾《书议》:"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从字体上看,此帖将楷书,行书和草书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在典雅中时时透露出一种豪放的气息,而这正是王献之的传统.这一点我们只要将它同《淳化阁帖》卷九,卷十中王献之的行草作一比较,便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王献之是以草法人行,故转折常用"外拓法",使其圆畅,增强笔势上的流动感和韵律感;王羲之是以楷法人行,故转折喜用"内撅法",使其精紧,在笔触上表现得更为稳重淳厚,故有古质而今妍之说.从书风上讲,李邕此件作品还没有完全摆脱小王对他的笼罩,还没有形成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风格.尽管如此,在这笔情墨趣中已流露出盛唐期问所特有的奔放豪逸和华丽的色彩,一种在笔墨的流动中所散发出的抒情韵味.时放时收,开合妙在情性;或如奔流而直下,或顾盼而得姿;似斜反正,以正见拙;媚而不俗,气格空灵;骨力洞达,直逼子敬,是一篇极为优秀的行草作品.同样学"二王",初唐的陆柬之尽管名声很大,所写的《文赋》曾被赵孟频评为"不在四子之下",但气格媚俗,笔力又逊,实远不如李邕.《叶有道碑》全称《唐故叶有道先生神道碑并序》,又名《追魂碑》,《叶国重碑》.唐开元五年(717)立.李邕撰并书,时43岁.今人王壮弘认为,所署官衔年月与史实不合,定为伪刻.原石在山d.东金乡县,宋绍兴十四年(1144)为雷击碎,明嘉靖间(1522--1566)重刻.既然是重刻,原有的神韵自然也就失去八九.尽管如此,此碑在历史上名声极为煊赫,明安世凤《墨林快事》称:"李字之瘦硬有骨力者,莫过于此."此碑对宋蔡襄影响更大,欧阳修《集古录》: "《有道先生叶公碑》,李邕撰并书.余《集古》所录李邕书颇多,最后得此碑于蔡君谟.君谟善论书,为余言邕之所书,此最为佳也."从整个北宋时期看,除颜真卿外,李邕的影响是最为潜在的.王羲之尽管在宋仍有巨大的影响,但经过多次的战乱以后,所存的书迹已是凤毛麟角,而大多为宫廷和私人收藏.李邕不仅传世的作品多,大多为铭石之书,又能传王羲之行书之神韵.故不管从传播的角度,还是学习的角度都是最便利的.宋四家中除了黄庭坚外,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李邕的影响.米芾虽称学"二王"的,但骨子里更多的是褚遂良和李邕的血脉.对此我们只要将他34岁时所写的《方圆庵记》同李邕的这件作品相比较便能看出彼此的血脉关系.同样,苏东坡每当得意处,不是自比杨凝式,就是自比李北海.苏东坡也曾自言,其运笔的痛快处得之李邕《法华寺碑》.而杨与李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后再述).此碑虽神韵几乎不存,但从其气格上看,仍处于继承"二王"传统的阶段,这对他以后风格的形成打好了根本性的基础.《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日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唐开元八年(720)刻.李邕撰并书,时46岁.此碑为李邕作品中最为煊赫,历代评为李书中第一.明杨慎《舁庵集》:"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第一.其融液屈衍,纡徐妍溢,一法《兰亭》,但放笔差增其豪丰体,使益其媚,如卢询下朝,风度闲雅,萦辔回策,尽有蕴集."当然也有微词,清梁《承晋斋积闻录》:"李北海《云麾碑》,横逸已极,弊在太偏."这些评述均有其合理的因素.李邕此碑一出,便奠定了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其影响一直延伸至今.就唐而言,有宋儋,苏灵芝,张从申,''徐浩,甚至包括颜真卿和五代的杨凝式.从书风上看,是李邕作品中最为瘦硬险绝的,并带有一定的夸张性,这也就是梁嵫不能接受的地方.然而,在书法的进程中,总是有一个从平整到险绝的过程,聪明者往往会采用矫枉过正的方式,最终再来一个中和,达到寓险绝于平正之中.而李邕此碑正处于这一环节,加上还处于中年,写得过火一点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没有这环节,就不可能有其晚年像《麓山寺碑》,《卢正道碑》那样的辉煌杰作.也正是如此,李邕才有可能摆脱早年"二王"对他的束缚,最终自立门户.从技法上看,李邕已融合了"二王"的最重要的特征,并将这些特征明显地投入了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理想,那便是一种冲击回荡的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华丽的色泽.也正是这一点,李邕最终同"二王"书风拉开了距离,在书法史上找到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位置.此碑可以说是李邕书法创作上的里程碑,从此以后,李邕便开始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来创作自己的艺术品.当然,这种创作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开前人,也不意味着用一种肆无忌惮的方式来确立自己的形象.创作则是在艺术本身自律性的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化的自我实现.如果,我们将这门艺术中最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等抽掉,那这门艺术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书法也是如此.故赵孟烦有"用笔千古不易"之说.从此碑上看,李邕用的是一支弹性极好的硬毫笔,故落笔处往往锋芒毕露,节奏明快,加上刻工又精,笔与笔之间的贯穿一目了然.或外拓或内撅,从容徘徊,意气轩昂;或上开下合,或左紧右松.以侧取势,似斜而反正;刚严磊落,提按分明, 疏密伸缩,穷尽变化,笔势往来,或如千里长云,舒展明丽,或如瀑布挂虹,激越而澎湃,时如凌空坠石,锵然有声,时虽细如毫发.犹有千钧之力;或纵横牵制,左右顾盼,或游刃纸背,暗藏波澜,骨力洞达,神采照人."二王"的那种温文尔雅的情调已被一种充满自信和高昂激越的气质所取代,与李白的诗有着极为相似的情感形象.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缺憾,如运笔有时过于直来直去,缺少其6?晚年深厚苍茫的意趣,在笔画上有时也显得较为单薄.但这种气格历来为文人书家所倾倒,除苏东坡外,很少有人在这一点上能同他并驾齐驱.尤其是自赵孟频以后,书家往往拘泥于法而不知法为书之韵,书之品,书之气所用,技存而道失也就成了书道衰退的最直接原因.《麓山寺碑》又名《岳麓寺碑》.唐开元十八年(730)刻.碑在湖南衡山县岳麓书院.李邕撰并书,时56岁.额篆书"麓山寺碑"四字.在行书写碑中堪称千古绝唱.碑末纪年后有"江夏黄仙鹤刻"六字,大多学者认为黄仙鹤是李邕的托名,果真如此,此碑当为李邕手刻.此碑在李邕书中是最为苍雄浑厚者,是他完全成熟的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不管从哪一个角度上讲,远在前碑之上, 也是学李字的最佳范本.黄庭坚《山谷集》:"字势豪逸,真复奇崛, 所恨功力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复生,不过如此."这个评价应该是非常之高的,也带有一点微词.在黄庭坚的眼里,李邕此碑的功力几乎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只是少了几分古拙,不然即便王献之复生也不过如此而已.然古拙而今妍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李邕生在盛唐,不能不染上华丽而浪漫的时代气息.也正是这一点,艺术才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才有真正的艺术生命力,才能为时所用.也就是说,不管评论哪个艺术家,必须要把他放到一个与此相关的文化历史背景中,才能真正发现与其相应的艺术价值. 此碑与"二王"书相比较,虽少了几分江南式的含蓄儒雅与空灵,却处处给人一种苍茫凝重的强劲感,并以其特有的铭石之书宏大正气,展示出对人格的自信与肯定,一种生命力的存在意识.这种感觉只有到了蓬勃向上的盛唐才有可能在艺术的层面上出现.这不仅对稍后颜真卿,对当时的日本书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被称之为日本王羲之的空海的名篇灌顶历名》,几乎是此碑的另一种方式的显现.此碑一出,历代效法者屡屡不绝,其中尤其是赵孟,一生写7.碑均效此法,但其格远不如此.今人林散之曾孜孜于一身,在创作中竞不能得其仿佛,可见其精深之绝.从其用笔上看,凌空取势,甚有魄力,无意于方圆之变而自变之,不计较于藏露之分而锋芒自然入于画心;横毫直入,笔力雄强,轻重缓急,如壮士击鼓,节节锵然有声.刘熙载《书概》:"北海书气体高异,所难尤在一点一画,皆如抛砖落地,使人不敢以虚骄之意拟之."左右映带,似断还续;虽名为行书,但处处示人以楷则,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地方.结体以欹侧取势,险崤苍健,如对五岳,或左低右高,或斜左或依右,或紧收一侧,或峻拔一角,中宫紧收,四周开张,不以平整为法,而以重心为正,左倾右倒,气脉一贯,每一个字似乎均有一种膨胀力.到了行笔的中截,笔势越加紧结圆畅,似顺还逆,似逆还顺,中截古厚,首尾圆浑,纵横相称,体势宽博.李邕这种雄才大略,奔放豪逸的性格,一一见于毫端.在这里,李邕完全超越了所谓技法对他的左右,任何一种运笔方式几乎已成了潜意识的反映,一笔而下,气象混沌.清何绍基《东洲草堂文钞》:"《云麾》颇嫌多轻悦处,惟此碑沉着劲道,不以跌宕掩其朴气,最为可贵.碑阴字肃穆劲实,与《李秀碑》近."何绍基平生对此也用心不疲,是有清学李最成功的书法大家.《法华寺碑》全称《秦望山法华寺碑》.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刻.李邕撰并书.时61岁.原碑在山阴(今浙江绍兴)秦望山天衣市.久佚.清何绍基曾以宋拓孤本摹刻于济南,此孤本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因系李邕书,历代翻刻者甚多.何绍基所藏虽称是原石宋拓孤本,但观其点画的衔接处,尤其在转折的微妙处气脉不畅又过于光洁,恐是宋初翻本.但何绍基对此评价甚高,他认为其他诸碑均各有特色,"而纯任天机,浑脱充沛则以《法华寺碑》为最胜."从风格上看,我们不由地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前两件作品在同"--I"拉开距离的同时,已形成了他自己很明显的艺术风格,而这件作品为什么又会如此接近小王呢?是他有意这样去做?还R.是通过这种有意味的回顾使作品增加更深的内涵?我想这些因素都存在.我们都知道,古人作书并不像我们现在那样为创作而创作,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在求得自立门户的同时不断充实自己,即便到了晚年也是如此.像可被称之为"现代书法的鼻祖"的王铎,隔天I艋帖的习惯几乎至死不变.这也正是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在学习方法的最大异处.此碑乍看近小王,这是现象中的气息的相似,但在本质上有它的独特性.此碑是李邕所有作品写得最为华丽,宽博,平和沉静者,虽为行书,但用笔全为楷法.既不像《麓山寺碑》凌空取势,按如大桩;也不像《李思训碑》锋芒毕露,节奏明快.而是落笔非常严谨,运笔缓中求急,意如打太极拳,讲究笔笔充沛到位.这是在追求小王书风的同时,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在作新的尝试.《李秀碑》全称《云麾将军李秀碑》.唐天宝元年(742)立.李邕撰并书,时68岁.石已久裂,明末被人制为六础,后仅存二础,今存北京文天祥祠.有宋拓全本.此碑与《卢正道碑》同为李邕晚年的杰作.因精拓传世者甚少,故名声远不及前两碑.明沈榜《宛署杂记》:"书法之妙,出入'二王'.而奇伟倜傥,类其为人.杜工部所谓'碑版照四裔',李集贤以为'书家仙手',其流品可知己.是虽摧剥之余,见之犹令人起敬,况其解衣盘礴时邪."清梁嵫《评书帖》:"北海《李秀碑》比《云麾》更紧,有大令笔意."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是碑北海书之最遒美者,远在陕北《云麾》之上." 梁,翁的评述最为中的.书法与其他艺术有所不同,它的顶峰期往往是在书家的晚年,故有"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说法.从上述几件作品中我们便能看出,李邕是一个不甘心寂寞的人,每写一碑均各有异趣,他似乎总是在不断的思考中创作自己的新作品,这不由使我们想起颜真卿书碑.其实在唐代一流书家中,没有一个人曾经重复创作过相似的作品,都具有一种"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与纸上"(《书谱》)内在的个性化的显现特征.如果,我们将书法仅仅9.看成是写字,看成是一个不断可以重复创作的过程,那么,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存在是不可思议的.李邕此碑所展示的也正是那种在不同的时空中,自我对书法的不同的艺术感受与显现.也就是说,书家所表现的是一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自我对这门艺术的审视与显现.此碑与前诸碑在书写格式上的最大的不同是,前诸碑基本上按界格,一字为一格,行列分明;而此碑虽也有此迹象,但由于字的大小,开合度等变化较大,基本上采用有行无列的方式,显得更为灵活流畅,气势恢宏,更具有雄恣豪逸的气度.虽然碑磨损得非常厉害,即便是宋拓本,字口也已不清.如果,我们通过其表面的现象用想像去回复其本来的面目,我们便会发现,此碑在笔触上与《麓山寺碑》十分相近,只是多了几分寓苍茫于匀净之中的淳厚感. 苍茫源于他原有的秉性,而匀净则与《法华寺碑》有着前后的内在的联系.古人所以要不断临池,不断地向前人学习,就是为了希望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点什么,改变一下原有较为熟腻的因素, 不断提高深层的内涵,这一点已在此碑中得到了证实.古人这种治学的精神至今值得我们学习.从书势上看,此碑明显不同于《麓山寺碑》,《麓山寺碑》是力取横势,故气势恢宏;此碑以纵势为主, 有瀑布飞挂之气;而后篇有复归横势,在理智中又透露出李邕潜在的本性,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般说来,取势纵向与横向在视觉心理上的感受是不同的,取横势的往往给人一种翩翩欲飞或向横向膨胀的厚重感;取纵势的则给人一种上下飞动的颠逸感和险绝感.故横者宽厚沉雄而纵者颠狂奔放.在章法上,此碑趋于茂密,字里行间显得十分紧凑,这样便突出了字内空间的变化,更增强了章法的统一性与完整性.更有趣的是,时而取势十分欹侧,峻拔一角;时而写得十分平整古拙,在节奏上,始终给人一种在华美中又克制不住自己对古拙的向往.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李邕晚年在书法审美上矛盾冲突和那种强烈的个性表露的现实,这】0?正是此碑最令人深思,令人回味的地方.《卢正道碑》全称《唐故鄂州刺史卢府君神道碑》.唐天宝元年(742)刻.碑在河南洛阳许家营.李邕撰并书.石剥落十分严重,残存不足五百字.何绍基藏有刘彦冲旧藏本,何曾跋云:"如此小字而豪纵之气不可掩,可知戒台铭之伪."此碑与前碑在创作的时间上仅晚两个月,但在艺术手法上是何等的不同,并由此开创了另一个全新的创作格局.从风格上讲,此碑介于《麓山寺碑》和《法华寺碑》之间,又多了一点"二王"的成分,写得极为的精到宏逸,为李邕书中最为紧结疏瘦的一路.结体力去横势,从容大度,笔意矫健,处处似有飞动摇曳之姿,空灵洒脱,高贵典雅,骨气洞达,气韵生动.最有趣的是此碑的章法,每个字几乎只写了界格的九分之一,行列的空间几乎占一个半字到两个字之间,如此疏法可谓前无古人.一般来说,密便于贯气而易写,疏者易空脱而气不易相续,故一般书家大多避免用大疏法,即便疏也不会超过一个字的空间. 李邕能不避书家所忌,反而一疏到底,而且疏得又是那样的空灵,仿佛是群星璀璨,星罗棋布,又似原野春发,点滴红绿,笔势往来中,自有一股浩然之气贯穿全体.这不仅需要胆识,更需要杰出的艺术天才.这一方法对后世影响最大,并取得卓越成就的是五代的杨凝式和明代的董其昌.书史上一般以,为杨凝式主要源于欧颜,但我们从他所写的名篇《韭花帖》看,实源于李邕此碑,从用笔, 结构到章法,几乎是同出一辙.而董其昌在章法上几乎始终保持着这一作风.《任令则碑》全称《陇关游奕使任令则碑》.唐天宝四载(745)刻.李邕撰并书,时71岁.石在陕西武功县.此碑埋没甚久,亦不见着录.清嘉庆二十年(1815)为段嘉谟所访得,吴荣光,聂铣敏刻题识于后.碑文有一千五百余字,因漫漶颇甚,可辨者仅八百余字.这是自今能看到的李邕最晚年的作品.尽管漫漶严重,但通过带有沧桑感的碑迹中,我们似乎能清晰地看到雄浑豪荡11?的艺术风采,一种由里而外放射出来的恢宏卓绝的艺术的光芒.难以想像,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竟然能写出如此笔力苍雄的作品, 可见其当时的体力与精神状况是如此的好!如果不是被杖死,他的寿命肯定不会在欧阳询之下.从书风上看,此碑为《李秀碑》非常接近,属于纵逸的一路,但笔致更显老辣.横毫入纸,意如逆水行舟,笔中力强,这是李邕用笔典型特征.一般来说,轻重缓急往往在笔迹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尤其是初唐的褚遂良,观其点画的边缘线,便能知道它的运笔中轻重缓急和调锋等过程,故线条显得特别的优雅绰约;而李邕则以直按直提法,即便是转折,也是意如画沙,锋尖直立于纸面,在点画的内部完成提按顿挫等运笔的过程,故线条之间始终洋溢着苍茫之气,所谓笔不离纸.这一技法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简化,其实,则增强了运笔的难度.这一点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但大多因可知又难以学成而望而却步,其中发挥得较为完美的,可能就是徐浩的《朱巨川告身》和苏东坡的《赤壁赋》了. 《四言古诗卷》录束皙,东方朔,张衡,湛方生,陶潜,陆云,郭璞,嵇康,曹植诗十七首.麻纸本.行书.卷末署"天宝五载十月书北海李邕",以郡守署衔显然是伪托.卷中"宣和","政和"等印皆伪.卷后有解缙,王世贞等人题跋亦靠不住.今此迹不知流落何处.从结体和格局上看,与李邕的字十分相近,但笔道与李邕相差实在太远.书法虽是视觉艺术,结体与章法等空间形式在其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这仅仅是个表层的艺术现象,书法最终是趋于"韵律"化的艺术,即唐张怀罐所谓的"无声之音",按我们现在的语言讲,就是"凝固的音乐"——这才是书法艺术生命的最深沉的本质.如果,抽掉这一本质,就没有书法的艺术.也就是。
姜夔《续书谱》
姜夔《续书谱》姜夔之《续书谱》,实有孙过庭《书谱》之妙,惜乎非姜之书法手迹。
否则,岂不使书论中又有一奇景?由此见姜之书法不及孙也。
然姜通诗词,晓音律,工金石,南宋之奇才,此乃孙氏所不及也。
老范又语。
《续书谱》姜夔姜夔(1155一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南宋词人,音乐家、书法家。
宋谢采《续书谱序》云:“白石生好学无所不通,书法得魏、晋古法,运笔道劲,波澜老成,尤好临习《定武本兰亭序》。
所著《续书谱》一卷,议论精到,用志刻苦。
" 为历代书家所重。
《续书谱》仿效孙过庭《书谱》体式而撰写,但并非《书谱》之续。
全卷分总论、真书、用笔、草书、用笔、用墨、行书、临摹、方圆、向背、位置、疏密、风神、迟速、笔势、情性、血脉、书丹等十八则,所论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实自抒其心得之语。
是南宋书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
姜夔“崇晋贬唐”,反对俗书,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相一致。
但他对“唐法”并非不问青红皂白一概予以否定,而是用了大量篇幅对“法"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论述,并从肯定和解释引申了“晋韵”古法。
他的著作还有《琴瑟考古图》、《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等。
《续书谱》著者:姜夔翻译:邓散木(近代书法篆刻家)解读:曹建(南京艺术学院博士、西南大学副教授)【原文】总论真、行、草书之法,其源出于虫篆、八分、飞白、章草等。
圆劲古淡,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则出于八分;转换、向背,则出于飞白;简便痛快,则出于章草。
然而真、草与行,各有体制。
欧阳率更、颜平原辈以真为草;李邕、西台辈以行为真。
亦以古人有专工真书者,有专工草书者,有专工行书者。
信乎!其不能兼美也。
或云:草书千字,不抵行书十字:行草十字,不如真书一字。
意以为草至易而真至难,岂真知书者哉!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务遒劲,则俗病不除,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
白云先生、欧阳率更《书诀》亦能言其梗概。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评论领域,是个乡愿丛生,狂狷难为的‘小时代’。
”作为在业内享有盛誉的艺术评论家,李起敏教授如此感叹。
在他看来,因为上上下下爱听歌德派的颂歌,对批评则变得神经质的敏感,这是久已形成的社会不自信的风气使然,想做犬儒都不容易。
六十年代研究文学,七十年代研究美术,八十年代之后研究音乐美学与古典艺术学和世界文化学,李起敏以近50年的时间志在打通艺术诸门类,故将多种艺术都视为专业。
而今,在为书画家们的大作写过30万字的序言”后,李起敏自称对书画界算半个隐者”这些年来他几乎淡出有关美术活动,而是苦苦地在读书,教书,更多时候是个沉思着的看客,从艺术史的角度冷静地作些观察。
金秋时节,《艺术品鉴》杂志有幸采访了李起敏教授,听他纵论当代中国的书画创作以及艺术发展,在敏锐深刻的观察之中,体会他对中国艺术发展的真知灼见。
浮在上面的是尘埃,沉在下面的是金子:作为当代知名的艺术评论家,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书画创作?李起敏:其实,我不是什么评论家,充其量算个艺术鉴赏者,历史的观察者,书写者。
当代没有真正的评论家或者批评家,因为处境很尴尬。
前三十年所谓的批评家经常挥舞的是意识形态的棍子与帽子,只会给作者与作品帖标签;后三十年,又不幸沦为轿夫,为人抬轿子。
棍子出乎政情,轿夫出乎人情,二者皆与评论与批评相去甚远。
因此,前后六十年来都没有出现合格的评论家,拉大旗做虎皮包着自己吓唬别人作韦陀状者有之;做宣读圣谕式太监状者有之;甘做喉舌传声筒背书者有之;云山雾罩故作高深不知所云者有之;不着边际郢书燕说者有之……评论家需要有深刻的理论为凭藉,而当代一个根本的标志在于谁也没有系统的理论建树,还称什么评论家?从邻家那里临时借来的理论尺度那不算尺度,正如借别人的鞋来穿一样。
就当前的书画创作来看,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令人欣慰的:书画普及,作者繁多,作品海量,书画大军后继有人,一派繁荣景象。
再是,从现象看似乎意味着中国的文艺复兴即将到来,若深入研究,则是表面繁荣,五彩缤纷后面却不乏泛滥的泡沫。
当代影视剧中的苏东坡形象及其美学内涵
当代影视剧中的苏东坡形象及其美学内涵文/先勇陈少梅《西园雅集图》取材于宋代文人聚会的典故,记录了元丰年间,苏轼、苏辙、米芾、黄庭坚、李公麟、秦少游等一行人在驸马都尉王诜家别业西园宴集的场景。
此画中人物共21人,共分5组,陈少梅将赋诗、作画、弹琴、问道的几组人物安置于大自然之中,营造出深远、幽雅的意境,体现“文人志在山林”的主题。
其中,赋诗、作画三组代表儒家,弹琴代表道家,问道代表佛家,画中蕴含着儒释道的思想和精神,这些正是南宗文人画所追求的意境。
摘要:以英雄叙事为内核的影视文本,成为当下强化民族身份认同最适切的文化表意实践。
以苏东坡展开英雄叙事的当代影视剧作,通过表现其“神性”与“人性”,营构了兼济天下的儒隐志士、乐观豁达的风流才子、重情重义的圆形个体以及独具才情的千古奇才等苏东坡形象。
同时,对这些形象的抒写又指涉现代语境下的英雄重塑、个体生活的平实化指归、基于情动传播的精神纾解以及加速社会的镜像映射等美学内涵与文化命题。
当代影视剧中关于苏东坡的形象呈现,既是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也是使大众坚定文化自信的表意实践。
关键词:影视剧;苏东坡;美学内涵;传统文化;文化自信面对来势汹汹的全球化浪潮,人们开始迫切地寻找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随着个性化的旗帜被高高扬起,认同的危机与强化形成了文化认同中充满矛盾的两极。
这意味着,人们面对认同危机的同时,也越来越想找到一种文化上的更强的认同感。
英雄叙事便是一种强化民族身份认同的有效策略。
“在‘人’的日益觉醒之下,英雄的‘政治理想性’逐渐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与民间话语的中心审美期待,现实地代替与补偿原始的‘英雄崇拜’情结。
……英雄成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象体现。
”[1]在大众的集体无意识中,对于英雄的崇拜,正是解决认同危机的切口,也是传播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等文化资源的载体。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眉山的三苏祠时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续座右铭》原文、译文及注释
《续座右铭》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续座右铭唐代-白居易崔子玉《座名铭》,余窃慕之。
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
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
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
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
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
无以意傲物,以远辱于人。
无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
游与邪分岐,居与正为邻。
于中有取舍,此外无疏亲。
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
养内不遗外,动率义与仁。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
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不敢规他人,聊自书诸绅。
终身且自勖,身殁贻后昆。
后昆苟反是,非我之子孙。
对照翻译:崔子玉《座名铭》,余窃慕之。
崔瑗的《座右铭》,我很景仰。
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
虽然没有全部实行,但也常写在屋里的墙上。
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但里面好像有没说完的东西,因而续写座右铭,说: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
不要羡慕富贵,不要忧虑贫贱。
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
应该问问自己道德怎么样,贵贱不值一提。
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
听到诽谤不要忧伤,听到赞誉不要高兴。
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
应该考察自己做得怎样,诽谤和赞誉不值得谈论。
无以意傲物,以远辱于人。
不要骄傲自满,瞧不起人,以便远离别人的侮辱。
无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
不要用谄媚的脸色乞求事奉别人,以便自己尊重自己。
游与邪分岐,居与正为邻。
出游要和邪恶分开,居家要与正直为邻。
于中有取舍,此外无疏亲。
从中有取舍,此外没有亲疏。
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
修养外部以及内部,静静地保养和顺与纯真。
养内不遗外,动率义与仁。
修养内部也不要遗漏外部,行动要遵循义和仁。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山是由微尘积累起来的。
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我们的道德也是这样,实行它贵在每天都自新。
不敢规他人,聊自书诸绅。
不敢要求别人,姑且自己牢记。
终身且自勖,身殁贻后昆。
要一辈子自我勉励,死后传给子孙。
后昆苟反是,非我之子孙。
子孙如果违反了它,就不是我的子孙。
我问青山何日老楷书作品
我问青山何日老楷书作品引言老楷书作品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支重要分支,楷书艺术作品在历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影响力。
在众多楷书大家中,青山被誉为当代楷书界的大师之一。
本文将探讨青山的楷书作品,包括他的创作风格、艺术特点以及对书法艺术的贡献。
青山的个人背景青山,原名李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于1965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自幼展示出对书法的兴趣和天赋。
他从小师从于李敬之等名家,受到了良好的传统书法教育。
青山的创作风格青山的楷书作品以刚劲有力、气势磅礴为特点。
他善于运用骨韵和结构来表现字体的力度和美感。
他的作品笔力雄浑有力,洗磨简练而不失美感,字体端庄大气。
青山的艺术特点1.传统与创新的结合青山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他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方式,而是将自己的个性和理念融入到作品当中,使其更具现代气息。
2.注重品质与内涵青山的作品不仅追求字形的美感,更注重作品的品质和内涵。
他认为书法创作是一种精神追求,应该从内在的境界来体现作品的价值。
3.承扬中华文化青山的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在作品中常常表达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他通过书法艺术,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
青山对书法艺术的贡献1.推动了楷书艺术的发展青山通过自己的创作和教学,为楷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楷书的风采,更为后来者提供了学习的范本和借鉴的机会。
2.影响了后辈书法家青山的作品和创作理念对后辈书法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笔法和艺术风格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和灵感。
3.弘扬了中华文化青山通过书法艺术的表达,传递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
他的作品向人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激发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结语青山作为一位杰出的楷书大家,他的作品和艺术理念对中国书法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个人背景和创作风格使他的作品在当代艺术界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通过对青山楷书作品的分析和探讨,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
书法大家李志敏:“我不在乎现在,在乎三百年后”
书法大家李志敏:“我不在乎现在,在乎三百年后〞书法大家李志敏:“我不在乎现在,在乎三百年后〞一九九四年夏,一个晴朗的早晨,我来到中关园,再次敲响李志敏老师的家门,没人应。
在宿舍楼附近转了几圈,不见人。
来到法律系办公室才知道,李老师已经在两三个月前离开我们了。
毫无精神准备,我一时震惊,悲伤不已。
沿着五院的小楼,单独一人久久地徘徊在图书馆大楼前面的操场,慢慢走到未名湖畔,李老师和蔼可亲的神情,还有许多与他的对话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提起李志敏老师,大家自然会想到的是他那气势浩然、恣意潇洒的草书字。
可对我来说,一想到李老师,眼前首先出现的是他那和蔼可亲、总是带着微笑的神情。
一缕稀疏的小胡子,一副白色泛黄,用了多年的旧眼镜,穿着一身湛蓝色的中山装,讲课时带着一口很重的河南口音。
他对学生总是那么和蔼,似乎从来不会着急,从来不会对谁发脾气似的。
大二时,李志敏老师教我们外国民商法。
八十年代初,中国民法的教学内容是极其有限,没有一本成形的民法教科书。
正如法律系副主任朱启超老师回忆时说的,当年为了给我们上民法课,为我们复印了很多课外教材和资料。
李老师的外国民商法课,除了简单的课本外,他也为学生准备了不少外国民商法的资料和课外读物。
李老师的课,让我们对中国民法的现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了解了中国民法与兴旺国家民法之间的差距,对国外的民法体系及其丰富性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后来我才知道,李老师还擅长书法。
早年求学于武昌一专,从事书法和绘画,后来专攻书法。
他是北大燕京图书协会的首任会长。
每天上下课走过大饭厅东墙,都会看到李老师写的北大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八个大字。
李老师上课总让人觉得他有一种深厚的修养。
他绵绵道来,不急不慢,从来没听过他嗓音高过,但接触多了才知道他是很有个性的。
一次在中关村书市的小摊上,看到一个无名氏写的一个“静〞字,我便买了想贴在宿舍里,以此提醒自己“宁静致远〞。
但是这个“静〞字写得实在不那么耐看,看了几下就觉得不那么好看,于是想找李老师求个字。
传统文化|蚕头燕尾之隶书
传统文化|蚕头燕尾之隶书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
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起源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又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
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嬴政统一文字后,汉朝复兴和发掘传统文字的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而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大家李志敏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对当时的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但未必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
宣皇帝时,召通《仓颉》读者,张敞从受之。
凉州刺史杜业,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
孝平皇帝时,征礼等百余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以礼为小学元士。
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
凡《仓颉》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
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盖文字者…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故曰:本立而道生。
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
但是也有人认为,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
例如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发展隶书者,篆之捷也。
这是西晋·卫恒《四体书势》对隶书本体及其产生背景的经典叙述。
事实上,篆之捷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篆书字体体系中发生结构和书写性变化(隶变),并经漫长的“隶变”过程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字体。
也就是说,隶书是通过“隶变”从篆书字体中脱胎产生的。
隶变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书法文化事件。
发生隶变的内在动因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对文字应用的要求。
“隶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字形结构的变化,既是对正体篆书字形结构的改造,这种改造的主要方向是简化;二是书写方式的变化,既是改变原有正体篆书的书写方式,这种改变的主要目的是简捷流便”。
沈曾植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沈曾植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
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
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
人物生平浙江嘉兴人。
其祖父沈维鐈,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左侍郎,人称“小湖先生”。
曾国藩是他的学生,著有《补读书斋遗稿十卷》。
曾五任学政,务尚有用之学,一生校刊之书颇多。
可惜的是沈曾植八岁时,其父沈宗涵逝世,家道衰落。
他从小跟母亲诵读唐诗,通音韵之学。
虽因家贫,而读书之志,未尝一日废过。
在孙春洲、周克生、王楚香、俞幼珊、高儁生、秦皖卿、阮际生、朱厚川、用饬侯、王莘锄、罗吉孙及长兄沈曾棨的指导下,“尽通国初及乾嘉诸家之说”(见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遂立“修身、治国、平大下(”大志。
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
光绪六年 1880)进士,历官总理衙门章京等职。
1901年任上海南洋公学 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 校长),改革旧貌,成绩卓著。
他也是书法大家。
早精帖学,得笔于包世臣,壮年嗜张裕钊;其后由帖入碑,熔南北书流于一炉。
写字强调变化,抒发胸中之奇,几忘纸笔,心行而已。
受到当时书法界的推崇,海内外求其字者颇多。
沈曾植以草书著称,取法广泛,熔汉隶、北碑、章草为一炉。
碑、帖并治,尤得力于“二爨”,体势飞动朴茂,纯以神行。
个性强烈,为书法艺术开出一个新的境界。
寐叟在临终前数小时仍握笔挥书,写成三联。
甲联书于五尺白冷金笺上:“石室竹卷长三尺,山阴草迹编千文。
”有陈散原、冯梦华、吴昌硕等39人题跋。
乙联写在五尺宣纸上:“岑碣熊铭入甄选,金沙锈断肋薪纰。
”题跋者有马一浮等16人。
沈曾植的书法艺术影响和培育了一代书法家,为书法艺术的复兴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于右任、李志敏、马一浮、谢无量、吕凤子、王秋湄、罗复堪、王蘧常等一代大师皆受沈书的影响。
南朝(梁)萧纲骈文辑集
南朝(梁)·蕭綱駢文輯集◎《徵君何先生墓誌》南朝(梁)·蕭綱先生履玉燭之禎氣,應大賢之一期,實生而知機,撫塵斯庶。
敬非習起,孝乃因心;聚徒教習,學侶成群。
與沛國劉瓛、汝南周顒為友,陸璉、賀瑒之徒,更道北面。
永明中,王文憲儉受詔撰禮,未竟而卒,屬在司徒文宣王,王以讓先生,因廣加刊輯。
故以含文燕居,說六典五恩之義。
或齊侯所不鎮,孟嘉所未知,皆折茲大物,成此良教。
小人道長,每諷考盤之詩;君子道消,便執天山之筮。
乃毀車掛冠,拂衣東嶺,始居若耶,來從秦望。
今上經綸天地,權輿鼎業,始徵為軍謀祭酒,實允文若之舉,且光彥先之選。
又徵特進右光祿大夫,高尚其事,確乎不拔,玄纁徒往,束帛虛歸。
而給白衣尚書祿,固辭不受,卒窆乎其山。
正衾在殯,嗤鏤器與玉衣;堯典入棺,恥密章及書綬。
知與不知,並懷惋愴。
咸以人亡素樸,禮墜文章,洙泗頹經,扶風罷學。
關西疑聖之德,自此長淪;高松引風之氣,於茲永息。
余昔在殊方,亟枉翰跡,欽風味道,迄淹歲時。
既而位阻桂宮,塗乖咫尺。
不獲擁經步至,問春卿之屙;徐輪三反,入杜夷之舍。
痛祥雲之滅采,悲列曜之暉。
追勒高鄉,乃為銘曰:文范高世,玄晏絕倫;複有令德,遠之與均。
誰與均此?嗚呼哲人!第五肥遁,餘軌尚遵;司空開學,其風不泯。
傳茲孝敬,曰悌且仁。
氣高瓊岳,心虛穀神;括羽儒囿,舟輿席珍。
既游慧水,兼引法輪;談扇猶在,鳴琴尚陳。
如何不憋,德素長淪;寂寥岩穴,荒涼渭濱。
橋日只雞,徐稱酹素;余欽夫子,風期夙著。
蓄思含毫,傳芳寫譽;沈確雖貞,玄泉無曙。
(《藝文類聚》三十七)◎《大愛敬寺刹下銘》南朝(梁)·蕭綱夫波若真空,導大生於假域;涅盤有岸,引未度於無邊。
應此十千,現茲權實;隨方攝受,孰能弘濟皇帝照盡神原,心凝寂境,深慈降跡,下答蚳蝝,握鏡斷鼇,經綸世祖,(一作『阻』。
)故能天地貞觀,日月重光,業曠四弘,功侔十力。
惠雲旦聚,浸澤灑於遐外;法炬夜明,揚光燭於梵頂。
因心孝愛,道契神明;昭事誠享,日隆哀敬。
的草书怎么写
1.“的”字的草书怎么写,求图片···“的”字的草书写法如下图:的是一个汉语汉字,普通话读音是de,dí,dì,dī(粤语读音为dik1),其居现代汉语使用量之首,有着漫长的演变史。
读作:de,常用结构助词。
如:这把尺子是小花的。
读作:dí,真实、确实,如“的确”。
读作:dì,箭靶,如“目的”“无的放矢”“众矢之的”。
读作:dī,2012年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正式将“的士”中的“的”注音为dī。
“的”字的结构助词:这三个结构助词口语中都读“de”,但是用法不同。
概括地说:定语后面用“的”,如:良好的习惯、一望无边的平原。
状语后面用“地”,如:刻苦地训练、平平安安地回家。
补语前面用“得”,如:做得完、洗得干干净净。
2.以的草书怎么写以的草书写法如下: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尽显艺术之美。
以:[ yǐ ] 部首:人笔画:4 基本解释 1. 用,拿,把,将:以一当十。
2. 依然,顺,按照:物以类聚。
3. 因为:勿以善小而不为。
4. 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以待时机。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以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以前。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以。
象形。
白话版《说文解字》:以,使用。
字形采取反写“已”的方法来造字。
贾侍中说,已,表示想法已落实。
是个象形字。
相关词汇: 1、以前[yǐ qián] 方位词。
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前的时期:解放以前。
2、以为[yǐ wéi] 认为:这部电影我以为很有教育意义。
3、以往[yǐ wǎng] 从前;以前:产品的质量比以往大有提高。
4、以后[yǐ hòu] 方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大家李志敏:“我不在乎现在,在乎三百年后”一九九四年夏,一个晴朗的早晨,我来到中关园,再次敲响李志敏老师的家门,没人应。
在宿舍楼附近转了几圈,不见人。
来到法律系办公室才知道,李老师已经在两三个月前离开我们了。
毫无精神准备,我一时震惊,悲伤不已。
沿着五院的小楼,独自一人久久地徘徊在图书馆大楼前面的操场,慢慢走到未名湖畔,李老师和蔼可亲的神情,还有许多与他的对话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提起李志敏老师,大家自然会想到的是他那气势浩然、恣意潇洒的草书字。
可对我来说,一想到李老师,眼前首先出现的是他那和蔼可亲、总是带着微笑的神情。
一缕稀疏的小胡子,一副白色泛黄,用了多年的旧眼镜,穿着一身湛蓝色的中山装,讲课时带着一口很重的河南口音。
他对学生总是那么和善,似乎从来不会着急,从来不会对谁发脾气似的。
大二时,李志敏老师教我们外国民商法。
八十年代初,中国民法的教学内容是极其有限,没有一本成形的民法教科书。
正如法律系副主任朱启超老师回忆时说的,当年为了给我们上民法课,为我们复印了很多课外教材和资料。
李老师的外国民商法课,除了简单的课本外,他也为学生准备了不少外国民商法的资料和课外读物。
李老师的课,让我们对中国民法的现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了解了中国民法与发达国家民法之间的差距,对国外的民法体系及其丰富性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后来我才知道,李老师还擅长书法。
早年求学于武昌一专,从事书法和绘画,后来专攻书法。
他是北大燕京图书协会的首任会长。
每天上下课走过大饭厅东墙,都会看到李老师写的北大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八个大字。
李老师上课总让人觉得他有一种深厚的修养。
他绵绵道来,不急不慢,从来没听过他嗓音高过,但接触多了才知道他是很有个性的。
一次在中关村书市的小摊上,看到一个无名氏写的一个“静”字,我便买了想贴在宿舍里,以此提醒自己“宁静致远”。
但是这个“静”字写得实在不那么耐看,看了几下就觉得不那么好看,于是想找李老师求个字。
我带着这个字给李老师看,让他评字。
他没有说任何贬乏之词,他是没有是非的,只有个性的欣赏。
当我向李老师求个“静”字时,他说,你能这样提醒自己很好,但是我求的这个“静”字不是李老师的风格。
他没有答应给我写。
后来我才明白,我向先生求字时,要求得那么具体,要写什么字、做什么用、要表达什么,李老师是没有兴趣写别人为他规定或者局限的东西的。
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李老师求字未成,却学到了很多。
一次下课后,我问李老师,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字?为什么有些人写不好,有些能写好?他笑了笑说,其实每个人写字都在表达什么。
我似乎明白了,我们写字,都是为了表达什么,或是所思所想,或是表达情感。
那么先生在他玄妙的字里行间想要表达什么呢?不论什么,我想都是有着独特个性的东西。
毕业前一度曾想考李老师的民法研究生,与好友李静去李老师家拜访。
李老师即兴为李静写了“至诚为宝”四个字。
为我写了“多琢成器,结健为雄”作为毕业留言。
毕业前夕,班里的同学做了一本毕业纪念册,每位同学自己写了一页留言,合定成册。
几位班干部委托我去找李老师为这本纪念册的封面题字。
李老师欣然答应,写了“一帆风”三个字,给八零三班的同学留言。
我们都非常喜欢这三个字,也深深懂得李老师的一片深情厚意,他祝同学们走出校园一帆风顺。
留校工作后,对李老师所经历的人生沧桑略有所闻。
知道他在唐山大地震时失去了两个女儿,他的太太在反右时被打成右派,遣返老家劳动多年,带着三个女儿与李老师长期分居两地。
唐山大地震的时候,他太太仍在工地劳动。
他们所遭受的家庭与政治的双重灾难,李老师及家人在心灵上所承受的痛苦有多么沉重,我在心中无法估量。
每每想起,只觉得心里沉重,但也绝不会在老师面前触及他的伤痛。
出国前,我去李老师家道别。
一进他的客厅兼书房,满屋子烟雾缭绕。
那时我熟悉的几位老师,都喜欢抽烟,而且抽得很凶。
我甚至觉得他们借助于抽烟时的一呼一吸,在烟雾的腾云驾雾中,让他们的思绪与尘世隔绝,从而能进入另一种专注的精神创作状态吧。
我发现李老师灰色的衬衣上下钮扣扣错了位,不禁大笑起来。
他发现自己后,似乎一点也不惊讶或尴尬,一边笑着,一边不慌不忙地把衬衣扣好。
知道我是为出国来道别的,他送我一张他喜欢的照片留念。
那是他在西雅图当访问学者时照的,像是初春或初夏时节,柳枝飘落在他的身后,他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湛蓝色中山装,微笑地侧身坐着,翘起脚,一副神采飞扬的样子。
屋里烟味很重,李老师说我们到校园走走吧。
从中关园教师宿舍楼,走到图书馆前面,这时李老师忽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有人说你出国留学可能就想出去玩玩,未必会认真读书。
”我一听就火了,正准备好好用功读书,谁在老师面前说我坏话。
李老师笑着说,“谁说这话不重要,你也不必往心里去。
我是提醒你呢,要给老师交个好考卷。
”我一下子沉默了,若有所思,感到先生的期待,心中沉甸甸的。
我们走到未名湖,聊到中国民法的现状,我未来学**的方向,也聊到书法之美。
李老师沉浸在做学问、教书、写书中,但他的日常生活中少不了书法,草书是他的热爱,也是他生活的调节,更是他精神的支柱。
他的草书字里饱含着他学识的沉淀,认知的修养,也带着他的孤独与执着,甚至某种无奈。
他的书法字里面有着他的世界。
道别时,我对李老师说:“我会给您写信,回国再来看您。
”他笑笑说:“等你法学院毕业时,还有结婚时要告诉我,我给你写字。
”出国后忙着读书,适应紧张的留学生活,与国内的亲友很少联系。
一年后,在杜克法学院读书,上的第一节课是财产法(Property),这课给我很大的触动。
第一课学生学**讨论了一个关于物权的著名案例(Armoryv. Delamirie)。
此案讲的是一个打扫卫生的男孩捡到了一颗珠宝,送到一家珠宝店去估价。
珠宝商假装称宝石重量之际,偷梁换柱,换了宝石,男孩拒绝接受。
珠宝商声称男孩不是真正的主人,不予退回。
男孩把珠宝商告上法庭,要求归还原物或赔偿其价值。
这个案例提出一个法律问题,捡到别人丢失物的人,并非原物主人,是否有权要求侵权人归还原物。
最后法院判决捡到遗失物者,除了真正的产权所有人以外,比任何其他人都享有更高的权利,可以理解成拾到者是真正主人的遗失物的代管人。
这个案件与我们“拾金不昧”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是有格格不入的。
课后,我问这位很有名望的美国老教授,为什么这样判。
教授答,这是最合理,最自然,也是社会成本最低的对遗失物的管理方法。
我第一次在国外的学**中,重新回到所有权、物权的概念去思考法律问题。
在北大读书时一些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深刻起来,这也让我想起与李老师的几次讨教,他都强调要弄清楚“所有权”、“物权”的概念。
在大量的案例阅读中,让我从意识形态的概念中走出来,理解财产法悠久深远的历史,逐渐体会到它与经济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也体会到李老师在民法的研究上有许多独到之处与先见之明。
从法学院毕业后,给亲友们写了短信,报个平安,然后就开始忙着考律师执照和搬家,马上要到纽约一家律师事务所去工作。
没想到李老师收到我的信后,很快就给我回信了。
记得那天傍晚收到李老师的信,坐在住处大门口的石头台阶上便打开信读起来,他那漂亮而熟悉的小楷毛笔字跃然眼前。
信中还附着先生写的四个大字“自强不息”。
他说,我已经给老师交了一份好答卷,希望这是自强不息的里程碑。
那是五月的一个黄昏,北卡的五月,气候已经非常闷热,住处前院的树木郁郁葱葱,很少车辆往来。
读着先生的信,想起四年前出国时先生的嘱咐,一时泪水模糊了双眼。
我没有忘记先生的期望,他也没有忘记我这个学生。
“自强不息”,我把李老师送的这四个字裱起来,多年来它一直陪伴着我,提醒着我。
再次见到李老师,已是一九九三年夏。
在李老师中关园的家中,几年没见,老师看上去苍老了很多,但精神很好,仍然是那样和蔼可亲,慈祥宽厚。
我们聊了半天,回忆北大的日子,他关心地询问我在国外的学**与生活,更多地聊到中国民法的现状与立法。
先生非常感慨地说,所有权、物权的概念在中国的法学界、司法界的讨论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他告诉我八六年颁布的《民法通则》不承认“物权”的概念。
法学界也许是公认的,从来没有任何一部法律像物权法的立法那样充满曲折与艰难,这与中国转型时期的经济体制密不可分,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与意识形态等等方面。
老师关心着中国的法制建设。
临别前我告诉李老师,要回浙江老家探亲,老家刚盖了新房,父母也喜欢老师的书法,可否让他为老家的新居写幅字画。
李老师欣然答应,为我父母写了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田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熟悉这首诗,却难以辨认先生幽深莫测,飞檐走壁般的字迹。
但站在这幅字画前,我仿佛看到这“源头活水”正是先生做学问与书法艺术的不竭源泉,他的真性情也都蕴含在这些点线撇捺之间。
家父家母看到李老师的字墨,大为赞赏。
我向老师致谢时,他笑着说:“我不在乎现在,在乎三百年后。
”再次道别时,李老师送了我一本他写的《书论·三春堂学书笔记》作为纪念。
第二年夏再次回国,敲响李老师的家门,再也没人回应。
我还有那么多有关民法的问题想要请教他,但是他再也不能为我解答。
我也终究没有成为他的民法研究生。
但是,李老师和蔼可亲的面容,他的谆谆教诲,与他的许多对话,连同他的字墨,都成为珍贵的记忆,那是无价的精神财富。
李老师已经离开我们二十一年了,但是对他的爱戴与思念不曾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减弱。
我感到非常幸运,曾是他的学生。
今年四月三日是李老师九十岁的诞辰日,写下这些文字,遥寄哀思。
(作者傅小双2015年3月12日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为北京大学1984届本科生校友)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著名民法学家,北京大学燕园书画协会(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前身)首任会长。
早年求学于武昌艺专学习书法、绘画,后专攻书法,是我国当代草书大家、改革开放时期著名书法理论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
他精研文史,擅长真草隶和艺术理论,尤精狂草,著有三春堂《书论》、《草论》,是“引碑入草”的理论首创者和实践开创者。
有当代草书”南林北李“(林散之、李志敏)之誉,与林散之并称“当代草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