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革命领导中枢的建立

合集下载

党员心得体会-赴长治武乡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党员心得体会-赴长治武乡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像是一卷画卷,在历史的长河里,党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尝试都被化作画卷中的点点彩墨,勾勒出一幅巨丽雄浑的岁月巨作。

忆往昔峥嵘岁月,我跟随党支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进行了一次赴长治武乡红色之旅,寻找先辈们的足迹,感受过去的那段光辉岁月。

武乡,我心中久仰的圣地。

平日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

总想有一日能亲临武乡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

8月7日—9日,党支部组织了武乡红色之旅去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廉政教育。

几天下来,感慨多多,一言难尽!武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县,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山西省党性教育基地(太行干部学院)。

抗日战争时期,武乡是华北抗日的指挥中枢,也是华北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指挥中心,八路军总司令部、一二九师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兵工学校等首脑机关曾在这里长期驻扎。

当时仅有13.5万人的小县,就有9万人参加了各种抗日团体。

战争中牺牲、被捕2万多人,有5300名干部随军南下。

当时,被誉为“抗日模范县”。

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这次活动我们参观了武乡八路军纪念馆,走进纪念馆序厅,一座巨形花岗岩浮雕迎面扑来,刻画的滚滚黄河、巍巍太行和蜿蜒长城,这就是当年八路军战斗的环境,上面有八个耀眼的红色大字:太行精神,光耀千秋。

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历史的革命纪念馆,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中国。

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武乡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

高三第二次联考-参考答案

高三第二次联考-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1.A 项错误;“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可有效治理国家,故B项正确;各郡县都直接向皇帝负责,而非由下到上层层负责,故C项错误;郡县制并没有消除割据隐患,故D项错误。

2.【答案】C【解析】由材料“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以下听长官纠劾以闻”、“自宰臣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谏官皆得谏正”可知宋代无论是御史还是谏官都可以弹劾宰相,是皇权不断加强的表现,说明专制主义集权高度发展,故选C项;材料无法体现出文官对武官的牵制,排除A项;监察宰相职权不等于削弱宰相职权,排除B项;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中枢制衡机制已日渐成型,排除D项。

3.【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佛教主动学习和适应儒家思想,不能体现佛教与儒家思想融为一体,故A 项错误;根据“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讲诵儒家的《丧服经》”等信息可知中国佛教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浸润,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早期佛教理论,不能体现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故C项错误;佛教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不意味着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故D项错误。

4.【答案】C【解析】这次科举考试未能做到公平选拔人才,但这是科举制的一个特例,不能由此认为古今同理,故A项错误;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并未解决考试和区域公平的矛盾,故B项错误;科举考试结果遭到北方士人的不满后,朱元璋为了得到他们的支持,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以此来笼络北方士人,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故C项正确;朱元璋的举动并不是为了避免科举取士过分倾向南方,而是由于北方士人对科举考试的结果强烈不满,故D项错误。

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转此大法轮”“甘泽高下普”可以判断是灌溉工具筒车,筒车利用水力来进行农田灌溉,故A项正确;筒车节省了人力但不能调节水的流量,故B项错误;筒车是灌溉工具并没有提高耕作技术,故C项错误;筒车出现于唐代而不是宋代,故D项错误。

6.【答案】D【解析】不断扩大,与材料中“18?世纪”“国外金银比价”基本稳定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茶叶贸易,故B项错误;完全封闭会保持金银比价差距,而不会缩小,故C项错误;白银大量流入,会改变金银比价,与材料中“中外金银比价”趋同相符,故D项正确。

《辛亥革命》史料集锦 (1)

《辛亥革命》史料集锦 (1)

《辛亥革命》教学资源资料与注释萍浏醴起义时发布的檄文材料当知本督师只为同胞谋幸福起见,毫无帝王思想存于其间,非中国历朝来之草昧①英雄,以国家为一已之私产者所比。

本督师于将来之建设,不但驱逐虏,不使少数人之异族专其利权,且必破除数千年专制政体,不使君主一人独享特权于上,必建立共和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平等之利益,获自由之幸福。

而社会问题,尤当研究新法,使地权与民平均,不致富者愈富,成不平等之社会。

——《丙午萍浏醴革命军实录》冯自由:《革命逸史》(下)金城出版社2014年版,第937—938页【注释】①草昧:草野,民间。

【解读】萍浏醴起义的檄文中,以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为口号,宣布破除数千年的专制政体,建立一个共和民国,将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体现于其中。

这是第一次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为旗帜的大起义。

孙中山对萍浏醴起义的评价材料丙午萍醴之役,则同盟会会员自动之义师也。

当萍醴革命军与清军苦战之时,东京之会员莫不激昂慷慨,怒发冲冠,亟①思飞渡内地,身临前敌,与虏②拼命,每日到机关部请命投军者甚众。

稍有缓却,则多痛哭流泪,以为求死所而不可得,苦莫甚焉。

其雄心义愤,良足嘉尚。

独惜萍乡一举为会员之自动,本部于事前一无所知,故临时无所备。

然而会员之纷纷回国从军者,已相望于道矣。

寻而萍醴之师败,而禹之谟、刘道一,宁调元、胡英〔瑛〕等竟被清吏拿获,或囚或杀者多人。

此为革命同盟会员第一次之流血也。

由此而后,则革命风潮之鼓荡③全国者,更为从前所未有,而同盟会本部之在东,亦不能久为沉默矣。

时清廷亦大起恐慌,屡向日本政府交涉,将予逐出日本境外。

予乃离日本,而与汉民、精卫二人同行而之安南,设机关部于河内,以筹划进行。

——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38-239页。

【注释】①亟(jí):急切。

②虏:中国古代对北方民族的贬称,这里指清军。

③鼓荡:鼓动激荡。

天津党组织在土地革命的风暴中顽强斗争

天津党组织在土地革命的风暴中顽强斗争

不挠 的英 勇斗 争 北方 区委 遭到 破坏 以后 .中共 中央 决定 重建 党
在北 方 的领 导机构 当时 的天津 是北 方 的经济 中心 .
直省 委 扩大 会 议 上 .周 恩 来传 达 了 党 的六 大 精神 . 阐明 当时 的政 治 形 势是 处 于 两个 革 命高 潮之 间 , 党
顺 直省委 扩大会 议 后 ,顺 直党 的工作 逐渐 走 上
正轨 但 是 . 1 9 2 9 年6 月顺 直 省委原 书记 王 藻文 的叛 变和 敌人 的残 酷镇 压 .使顺 直省 委和 天津 各 区委 的
委 同时 代 行 天津 市 委 的职权 为了 贯彻 八 七 会议确
定 的 土地 革命 及 武 装 斗 争 的精 神 . 中共 中央 临 时政
党 组织遭 受到 严 重破坏 直 至 1 9 2 9 年9 月. 天 津各 区
委及 各 系统党 的组 织逐 步恢 复起 来 ,并领 导 工人 开
展 了改 善待遇 、 增加 工 资 的斗争 。 由于受党 内 李立三 “ 左” 倾 冒险错 误和 随后 王 明 “ 左” 倾 教条 主 义错 误 的 影 响 . 坚持 采 取公 开斗 争方
在 国 民 党统 治 区 的 主 要任 务 是 积 蓄 力 量 .以待 时
产 业工 人较 多而 且集 中 .拥 有一批 思想 坚 定 的领 导 干部 , 文化 和 教 育较 为 发达 , 而 且租 界 地 比较 集 中 .
能 为开 展秘 密革命 活动 提供 相对 有利 的场 所 .因而
机, 争 取群 众 , 开 展斗 争 。 为了 加 强顺 直和 天 津党 的
次 陷于 停顿 状 态 。中 共 中央 几次 派 人解 决 . 均未 能
被敌 人 的精 神 摧残 所 征 服 。在 狱 中 , 他 们 同国民 党

晋中市的革命历史

晋中市的革命历史
的役斗的。德第道指队根范表。,了九光 解的争领英怀七,挥驻据县彰在一太二荣 放胜,导雄、次曾部地地”太抗九谷五革 斗利从下的刘代在和,的。谷日三县年命 争,支,太伯表此延太长在“救七第,传 作为援从谷承大胜安谷畛抗堪亡年一太统 出民百抗人、会利联作是日称斗建个谷的 了族团日民陈,召系为太战动争立中铭一
神奇的土地 革命的摇篮
晋中市
革命历史
成 员:
组 长:王 珏 副组长:孙晖煜 梁佩韵 组 员:刘志琦 陈宇超 韩宵鹏 张 坤
张 帅 杨宏伟 郭世融
背 景:
从1840年—1949年,中国人民不断的遭 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各地军阀的压迫。在此 期间,晋中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掀起了轰 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新民主主义 时期,在中共的领导下,晋中人民开展了反 对日本侵略者、反对阎锡山反动统治的英勇 斗争,在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史上谱写 了光辉的一页。
研 1~2周:拟订课题
3周:到图书馆、书店、网上找资料
究 4周:分三组:
1.刘志琦和梁佩韵到县志办查资料

2.韩霄鹏、陈宇超、张坤整理资料
3.其余同学到西苑公园实地考察
程 5周:分两组:
1.杨宏伟、陈宇超采访员文绣
2.其余组员整理资料
6周:进一步整理、分析资料
7~8周:结题


概况
晋中市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早在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之际,本市平遥一高、祁县 中学等地的爱国青年就积极声援北京学生的革 命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太原地方执 委先后在榆次晋华纺织厂及太谷、祁县、平遥、 介休等地建立党组织,领导当地人民群众开展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抗战爆发后,晋中各 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日,曾出现 过许多威武雄壮的战斗场面。闻名全国的广阳 战斗、粉碎日军的九路围攻和震惊中外的百团 大战以及民族英雄赵享德活捉日本天皇外甥铃 木川三郎等英雄事迹,都极大地激发了我市军 民的抗战热情。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育才学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详解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育才学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详解
材料二 宋神宗熙宁元年八月,司马光与王安石争论理财之道。
王安石认为,国用不足是未得善理财之人。
司马光说:“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形容赋税繁重苛刻),以尽民财。”
王安石对曰:“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司马光反驳:“此乃桑弘羊欺汉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桑弘羊能致国用之饶,不取于民,将焉取之?”
A.监察官是国家元首B.国王有名无实
C.实质上是君主专制D.具有民主色彩
14.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这反映了古希腊城邦
A.公民享有参政权B.神权色彩浓厚
C.城市内设施齐全D.重视公共利益
15.中世纪德意志自治城市科隆是商业和手工业重镇,行会众多。1413年,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永远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理由是它会让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72
131
128
70
589
寒族
2
5
21
19
7
11
15
21
18
4
9
132
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
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D.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27.《汉书》记载了郡国对其属县的考课情况:卜式“为成皋令,将漕最,拜齐太傅”、赵广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及罢出”。考课的作用在于
2023-2024学年北京育才学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全解全析)含答案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全解全析)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01高一历史·全解全析12345678910A DB B A A B DC D11121314151617181920D A A D C D B D C C21222324252627282930A D A A1.A【详解】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与中原地区文明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又保留了其独特性,反映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古蜀文明比中原文明更先进,排除B项;华夏认同观念已产生与“其独特的祭祀行为”等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神权政治对早期国家的影响,排除D 项。

考点05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

考点05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

07考点冲关
6、“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 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与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 件有关的是 A.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第二次鸦片战争
07考点冲关
7、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 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如示意图),其中通过中 俄《北京条约》割占的地区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和杨秀清两权对立导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故 B正确。A、C项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发生的事件,故排除AC项。D项是太平天国运动 的结果,故排除D项。故选B
07考点冲关
1.下面表格的内容反映了 A. 明清时期不断加强皇权的措施 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 C.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 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
考点05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01 课标要求
02 时空线索
03 知识框架

04 考点解读录来自05 重点考向06 典例引领
07
考点冲关
08
直通中考
01课标要求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 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 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07考点冲关
8、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使公使进驻北京 B.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发生亚罗号事件 D.要扩大中国市场

红色的武乡___美丽的家园

红色的武乡___美丽的家园

红色的武乡美丽的家园上电小学吕帅一个小小的城市里埋藏着一段血雨腥风的抗战历史,它是共产党人所怀念的故里,它是中华儿女的信仰,它是我们在抗战年代八路军同志浴血奋战共同打造出的一片天地,它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风水宝地,在这座土地上,八路军战士用他们的双手和共产党员的双手建立起来的一个小小的县城,它的历史悠久,人专署仍驻长治。

1958年 11月,榆社县和武乡县合并,称武乡县。

武乡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最北端,地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太行山脉由东北向西南蜿蜒。

有着便利的交通,在武乡的东南部有一座建筑物它亭亭玉立的站在那里,抗日战争时期,武乡是华北抗日的指挥中枢,八路军总司令部、一二九师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等首脑机关曾在这里长期驻扎。

当时仅有13.5万人的小县,就有9万人参加了各种抗日团体。

战争中牺牲、被捕2万多人,有5300名干部随军南下北上,被誉为“抗日模范县”。

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和战斗,可以说“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人民军队在这块红色热土上不断壮大,由进入太行时的3万余人发展到打响解放战争时的百万雄师出太行,抗战胜利的号角从这里吹响,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了胜利。

它曾经被邓小平同志题名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于1988年落成,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是国内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8年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也是全国著名的综合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里,记载和收藏着八路军一一二师、一二九师等在武乡的抗战历史,馆内有抗战年间所用的书籍和物品,还有逼真的抗战场景等值的中华儿女尊敬的八大将领和当年浴血奋战的八路军战士。

在纪念馆的后方有一座像似一只小鸟的山,它被人们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凤凰山”。

在凤凰山的正中间竖立着一个“八路军抗战纪念碑”矗立在风景宜人的凤凰山巅,旨在铭记八路军将士在中国民族解放史上的丰功伟绩。

山西红色文化

山西红色文化

山西红色文化厚重辉煌的山西革命历史,铸就了光耀千秋的山西红色文化。

山西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气贯长虹的革命老区精神,催生了壮美瑰丽的红色文化,始终激励着我们攻坚克难,一往无前。

革弊立新、激浊扬清,的优秀红色文化一、从红色山西历史感知山西红色文化山西红色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在山西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伟大革命斗争实践中。

山西红色文化的长城,是由党领导山西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所创造的彪炳天地的业绩、所谱写的波澜壮阔的史诗熔铸而成,一砖一石,历久弥新。

山西有着革命的传统。

山西辛亥起义是山西革命斗争的起点。

1911年山西辛亥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对辛亥革命的成功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同盟会山西支部实施“南响北应”战略,策动响应武昌起义的太原起义,推翻了清朝在山西的统治。

特别是太原起义成功后,武装力量东出娘子关,与在河北的武装力量组成燕晋联军,扼守南北交通要冲,切断了清廷与南方的联系,有力地支援了南方革命。

1912年孙中山先生考察山西时说到:“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这是对山西辛亥起义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辛亥革命前,1905年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时,山西留日学生纷纷入会,到1906年入会的竟有50多人,这在中国北方为各省之冠。

同盟会山西支部成立后又有一批在山西入会。

辛亥革命历史风云中,山西有许多仁人志士举起义旗,勇往直前,投入推翻帝制、创立民国的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在山西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山西是响应五四运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地方党团组织较早的省份之一。

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山西响应迅即,有组织的山西大学等11所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在太原集会游行,支持和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

魏晋南北朝历史大事件

魏晋南北朝历史大事件

魏晋南北朝历史大事件三国(220年-280年)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

晋朝(265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

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孙权接受曹丕的封号,称吴王。

225年诸葛亮出兵南中。

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同年迁都建业。

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族灭曹爽,掌握魏政权。

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

265年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代魏称帝,是为晋武帝,都洛阳,国号晋。

279年晋武帝分六路出兵伐吴。

280年孙皓降晋,吴亡。

285年江南缝衣工匠到达日本。

《论语》传人日本。

286年月氏僧人竺法护翻译佛经二百一十部。

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

301年李特率领流民起义。

304年匈奴贵族刘渊称汉王,后称帝。

北方地区逐渐进人了十六国时期。

李雄在成都自称成都王,后建国号汉,史称成汉。

311年匈奴杀晋太子及王公百官三万余人,制造永嘉之乱。

312年郭象卒。

316年晋愍帝降刘汉,西晋灭亡。

317年西晋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辅佐下在建康称晋王。

凉州刺史张寔建立割据政权,史称前凉。

318年司马睿称帝,都南京,建立东晋。

刘聪族弟刘曜改汉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319年羯族石勒建国号赵,史称后赵。

321年东晋名将祖逖死。

337年慕容皝建立燕国,史称前燕。

352年苻健在长安建国号秦,史称前秦。

353年王羲之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354年桓温北伐,攻入关中。

356年桓温再次北伐,收复洛阳。

366年前秦开始开凿敦煌莫高窟。

381年笈多王朝遣使到长安访问,赠送火浣布。

383年苻坚率领前秦军队进攻东晋,战于淝水,前秦大败。

前秦土崩瓦解。

384年羌族姚苌建立后秦。

鲜卑族慕容垂建立后燕。

张学良身边的“前共产党人”

张学良身边的“前共产党人”

共北京地委书记 、宣传部长 ,中共顺直省委下属
的北 京 市 委 书记 等 职 务 。 中 共 北 方 党 组 织 的领 导 中枢 ,曾 有 前 后 “ 巨 头 ” 之 称 ,之 前 为 李 三 大 钊 、罗 章 龙 、张 国焘 ,之 后 即为 黎 天 才 、韩
麟 符 、王 振翼 ( 三人后 皆参 加 了 “ 常委员 此 非
汉 、渤海 ,山东蓬 莱 人 。黎 曾是 北大 学 生 ,也 是 李 大 钊 等 成 立 的 北 大 马 克 思 学 说 研 究 会 成 员 之
待 了党 的干 部名 单 。由 于李 的出卖 ,有 六 十 多名
党员 被捕和处 决 。而李却 活 了下来 ,化名黎 天
才 ,最 后 投 效 张 学 良 ,当上 了 张学 良的 主 要 副
织 ,起 了恶 劣作 用 。但据 陈 铁健 《 史 功罪 向谁 历
3 3
■人 物 春 秋
论 》等文章,黎又是当时 “ 北方 ‘ 非委 ’的特殊
成 员 ”和 “ 北军 ‘ 东 非委 ’秘 密 组织 领导 人 ” , 他 利 用 特 殊 身 份 暗 中发 挥 作 用 ,将 许 多 被 捕 的 “ 非委 ”成员 先后 以不 同形式 释放 。特别 是 在 张 学 良13 年下 野之 前 ,黎受命 将 被关 押在 北 平草 3 9
经天 ( 黎天才 ) “ 在 飞行集会”中散发传单 ,被 东北宪兵司令 、京师警察总监陈兴亚捕获 。陈见 他 是 年轻 人 又是 大 学生 ,动 了爱 才 之 心 ,设 法减
刑 ,并 把他 的名 字 改成 黎天 才 。 黎 感 念 此 次 救 命 和 知 遇 之 恩 ,遂 于 12 年 98 叛变 革 命 ,成 了陈 手下 的秘 书长 ( 京 公 安局 政 北 训部 秘 书 兼宣 传 科 长 )。他 的叛 变几 乎 给 中共 北 京市 委 造 成毁 灭 性影 响 ,当 时被 捕 的有 北 京各 大 学党 支 部 的负 责 人 ,其 中1余 人牺 牲 。据 当年 中 0

革命派的军事战略思想

革命派的军事战略思想

革命派的军事战略思想武装斗争是革命的头等大事,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此十分 重视。

在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运动中,他们产生了自己的军 事战略思想,并结合斗争实践加以调整,指导着武装起义走 向胜利。

(一)从一开始,革命派就面临如何进行反清武装斗争的战略 问题。

这是一个关糸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革命派对此极为 重视。

他们在实际中所提出的战略思想,主要是起义地点的 选择,以及与之相关的根据地思想。

革命党人在选择发难地点的问题上是煞费苦心的。

在这 个问题上,主要存在两种意见:一种主张在南部沿边沿海地 区发动起义,一种主张在中部地区发动起义。

孙中山主张在南部沿边沿海地区发动起义,先夺取两广, 待南方的 “星星之火”得到全国响应,形成 “燎原之势”以 后,再挥师北上,长江南北的革命党人一起响应,从而一举 推翻清政府。

在此问题上,孙中山早就进行过探索。

还在 1897年至1898年流亡日本期间,孙中山就曾同宫崎寅臧等人进行 了反复地讨论,提出了起义地点的三原则:第一,要能迅速地集合一支革命的力量;第二,要便于运送军械和人员;第三,发动后要很快得到进取。

因此,孙中山曾经说过:“盖起 点之地,不拘形势,总求急于聚人,利于接济,快于进取而矣。

”在他看来,广东当然是具备这几个条件最理想的发难地 点。

一是广东的群众基础较好,便于找到起义的基本队伍,而且广东也是会党活动频繁的地区;二是广东一直是革命党人 活动基地,便于加强对起义的领导;三是广东地处沿边沿海,毗邻香港和安南,利于起义后的接济。

因此,考虑到这些有 利因素,孙中山把重点放在广东及沿边沿海地区,并在这一 思想指导下,发动了八次起义。

在同盟会成立之前,发动了 广州起义、惠州起义;此后,又发动了潮州黄冈起义、钦廉防城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马笃山起义、河口起义。

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革命 党人选择在南部沿边沿海地区发动起义是无可非议的,在这 些地区,有着比其他地区更为有利的条件。

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精品文档】

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精品文档】

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且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酝酿、准备到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过程。

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传播,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学习,通过中国工人运动的实践,他们逐步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须像俄国那样,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使其充当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这时的陈独秀已将关注的主要目光从青年学生转向工农大众,从进步思想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转向建立共产党组织。

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

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移上海。

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李大钊和他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

深入到工人中去,了解他们的疾苦,并把他们组织起来,是中国先进分子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步。

陈独秀到上海后不久,就开始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他先到码头工人中了解罢工情况,到中华工业协会、中华工会总会等劳动团体去作调查。

1920年4月2日,陈独秀出席上海码头工人发起的“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成立大会,并发表《劳动者底觉悟》的演说,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称赞“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世界上“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他希望工人群众迅速觉悟起来,认识到自己的伟大力量和历史使命。

他指出,劳动运动可分两步走,第一步要求改善待遇,第二步要求管理权。

中国劳动者的觉悟目前处于第一步,但要启发工人第二步的觉悟,要把几千年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话倒转过来。

陈独秀除了到工人中进行调查外,还约请北大的进步学生和各地革命青年,深入工人中开展调查,了解工人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新青年》第7卷第6号《劳动节纪念号》。

这个纪念专刊共发表28篇文章,其中大部分反映了上海、北京、天津、长沙、芜湖、无锡、南京、唐山等地工人的状况,介绍了各国劳动组织和工人运动的情况。

晋中市的革命历史

晋中市的革命历史

阳和遥榆地汾傍部

顺 、 榆 社 、 昔 阳 和 寿

介 休

灵 石 、 左 权 、


太 谷

祁 县


区 毗 邻 。 晋 中 市 包 括
地 区 接 壤 , 西 与 吕 梁
汾 水 , 南 与 长 治 及 临
地 区 , 东 依 太 行 , 西
晋 中 市 位 于 山 西 省 中



概 况
市 的 革
比较重要的有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七年间晋华红色工会组织三次工人罢工的晋华工运旧址榆次城内东大街南侧和九一八事变后培养过大批师生走上革命道路的魏榆商科职业中学校址在榆次城北关寿安里另外还有一九四二年日本帝国主义活埋榆次城乡无辜居民百余人的兴亚堂遗址
神奇的土地 革命的摇篮
晋中市
革命历史
成 员:
组 长:王 珏 副组长:孙晖煜 梁佩韵 组 员:刘志琦 陈宇超 韩宵鹏 张 坤
研 1~2周:拟订课题
3周:到图书馆、书店、网上找资料
究 4周:分三组:
1.刘志琦和梁佩韵到县志办查资料

2.韩霄鹏、陈宇超、张坤整理资料
3.其余同学到西苑公园实地考察
程 5周:分两组:
1.杨宏伟、陈宇超采访员文绣
2.其余组员整理资料
6周:进一步整理、分析资料
7~8周:结题
几点建议:
1.在晋中市各中小学中的乡土教育中开 展对晋中革命史的学习
2.举办革命历史题材的展览,增进人们 对历史的了解
3.建立革命教育基地,实事、实地进行 革命历史教育
4.将革命老区、革命教育基地与旅游业 结合,弘扬历史,振兴经济

山东省潍坊临朐县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试题答案

山东省潍坊临朐县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试题答案

山东省潍坊临朐县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春秋时期,家臣的出身由春秋前期的卿大夫的宗族变成了春秋后期的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吏。

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加强,C项正确。

春秋时期宗族势力尚未完全退出政治舞台,故A项错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能证明家臣制的转变是普遍现象,故D项错误。

2、【答案】B【解析】通过观察表中数据,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时期铁官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说明经济发展影响手工业布局,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手工业技术的发展,A项错误;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与北方铁官的数量远多于南方地区不符,C项错误;材料中的数据反映的是冶铁业分布的不均衡而非均衡性,D项错误。

3、【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北魏统治者于439年统一了北方,公元471年(皇兴五年),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材料强调了孝文帝改革前期都城平城其周边地区的自然灾害频繁,其目的是强调迁都的必要性,D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强调自然灾害是迁都原因之一,而不是农业生产被破坏,A错误;材料体现了“平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其目的是强调迁都的必要性,B不是材料主旨;材料只是涉及自然灾害,而不是多种灾害并发,C错误。

4、【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由“丞相个人开府”转变为“若干长官共执丞相之职”“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结合所学可知,这实质上反映的是以丞相为中心、服务皇帝的中枢机构逐渐演变为相权削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机构,与从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的转变相吻合,故A正确;世官制、察举制都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这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排除B;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但明朝初年就已经废除丞相制度,故排除C;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是唐宋时期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措施,与材料中“丞相个人开府,自辟僚属,相对独立行使权力”不符,故排除D。

名人名言——精选推荐

名人名言——精选推荐

蔡和森: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

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

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1920年7月6日-10日在留法新民学会会员蒙达尼会议上说瞿秋白:文明只待共产大同赤潮澎湃,晓霞飞涌,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

远东古国/四万万同胞,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

猛攻,猛攻/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奋勇,奋勇/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从今后,福音遍天下,文明只待共产大同。

看!光华万丈涌。

——瞿秋白1923年发表于《新青年》季刊第一期的歌曲,当时配有曲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革命歌曲之一。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1928年3月在就义前写下周文雍: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志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1928年在狱中墙壁写下的这首《绝笔诗》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什么皇帝咧,贵族咧,军阀咧,官僚咧,军国主义咧,资本主义咧——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

他们遇见这种不可当的潮流,都象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

由今以后,到处可见的,都是Bolshevism战胜的旗。

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的凯歌的声。

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1918)陈独秀:"德"、"赛"救中国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赛因斯(科学)两位先生……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商王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烧灼牛的胛骨或龟的腹甲,因为受热,胛骨或腹甲的正面便裂成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

这说明()A.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B.神权和王权相结合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D.宗教色彩较为浓厚2.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

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C.分封制的瓦解,郡国并行制的实行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3.学者冯天瑜指出,东亚大陆跨入文明门槛以后,大略经历了“宗法封建社会”和“宗法皇权社会”两大阶段。

在这一转型中,王与宗亲共治天下的“众治”向“君治”转化,“君—民”关系成为基本的社会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A.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B.君主的家事和国事逐渐分离C.嫡长子继承制渐趋制度化D.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4.下图《废井田,开阡陌》是当代画家张友仁的作品。

他根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史实创作出该作品。

该作品()A.创作源于画家的生活实践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表达D.体现写意传神的特点5.北魏大臣拓跋澄在与孝文帝讨论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都城粮食供应问题B.减少阻力,继续推行封建化改革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6.唐朝建立后,沿用隋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必须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

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

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

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缓和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7.下表是秦朝至唐太宗时期各阶段的地方行政区划数量表(单位:个),据此可知()B.政权更迭不利于有效的基层治理C.魏晋南北朝的行政档案保存最好D.隋唐的节度使制度危害中央集权8.据某话本记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革命领导中枢的建立作者:丁建同来源:《档案天地》2016年第07期历史上北京又名顺天府,河北省称为直隶省,于是,党在这一地区的领导机构就称顺直省委。

1927年4月,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遭到严重破坏,北方党组织失去了领导中枢。

鉴于这种情况,5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开会讨论北方党的工作,会议决定建立顺直省委。

6月中旬,顺直临时省委在天津成立。

刘伯庄代理书记兼组织部主任,顺直临时省委的代号为“盛智僧”。

8月1日,顺直省委在天津正式成立,这是中共中央在北方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机构。

省委书记由彭述之担任。

在省委筹建过程中,由于对顺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人员组成等产生了分歧,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深远的顺直问题,亦称顺直纠纷问题。

为了解决此问题,中共中央先后派遣王荷波、蔡和森、陈潭秋、刘少奇、韩连会等前来北方解决问题,对省委进行了两次改组。

但是,顺直党内仍然存在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政治上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党员干部处于十分混乱的状况,极端民主化倾向十分严重,不少党员对省委失去信任,对党的决议和通告随便谩骂,拒不执行。

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闹经济主义。

由此发生了“保南临时省委”事件。

保南的顺直省委干部阎怀聘等人,利用保南各县党组织对省委改组不满,擅自在正定组织“保南临时省委”,与顺直省委对抗。

同时,还引发了“京东护党请愿团”事件。

京东的唐山、乐亭、玉田、遵化等地党组织一些负责人认为,省委改组后,工作仍无起色,右倾消极,对下属没有领导,请示工作不答复。

因此,他们要求改组省委,成立“京东护党请愿团”,要去中央反映意见,控告省委。

这样,顺直省委的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工作无法开展。

1928年11月27日,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顺直问题。

会议决定,派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长周恩来去顺直巡视。

12月11日,周恩来从上海抵达天津。

他一到天津,就不顾旅途疲劳,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弄清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开展切合实际而又充分说理的批评,引导党员以向前看的精神,从积极工作的过程中去求得纠纷的解决,这样做果然收到预期的效果。

原来像一团乱麻而令中央深感棘手的所谓“顺直问题”,终于理出了头绪。

12月22日至12月底,中共顺直省委扩大会议在天津法租界张庄大桥附近两排平房内秘密举行。

会议由陈潭秋、刘少奇轮流主持。

周恩来作政治报告。

会议根据中共六大决议精神,结合顺直党的具体情况,通过了《顺直党的政治任务决议案》、《顺直省委党务问题决议案》等。

最后,会议经过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顺直省委。

1930年,根据北方工作的形势,中共中央将顺直省委改为河北省委,管理顺直、两特委、晋陕甘及河南北部的工作。

12月21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通告第一号,建立中共河北省委。

至此,顺直省委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河北省委。

恰在此时,中共党内发生了立三“左”倾盲动错误,但时间不长,很快就被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

然而,共产国际执委会来信指责三中全会在纠正立三路线中犯了“调和主义”错误。

由此,引发一场党内斗争,这场斗争波及到了河北,河北省委在内外两种斗争中艰难工作。

1930年底,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曹策在王明的策动下,在北方党内开始了反对中共中央的煽动。

1931年1月3日,他以反“立三路线”和反“调和主义”为旗号,要求解散中央政治局和河北省委,建立新的临时中央和河北省委。

他排斥了童长荣对天津市委的领导,建立了以他为书记的“天津临时市委”,宣布脱离中央和省委的领导。

这是北方党出现反党分裂活动的开始。

1月4日,中共京东特委派代表到天津,要求河北省委召开全省紧急会议,彻底纠正立三路线错误,改造省委。

对此,河北省委代理书记阮啸仙于5日召集天津市委、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和河北省革命互济会负责人讨论京东特委的要求。

会议在曹策煽动下,京东特委书记李友才、省委秘书长吴华梓等,成立了“河北省紧急会议筹备处”(简称筹备处),以执行召开河北省紧急会议的任务,并决定“筹备处”的活动不受中央和省委的领导,实际成了第二省委。

针对北方党的混乱状况,中共中央于1月下旬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关于对河北党的问题决议》,决定停止河北省委职权,取消“筹备处”,组织临时省委领导河北党内的工作。

随后,中央派出陈原道、徐兰芝、贺昌等人组成中央代表团,到北方执行这一决议。

1月28日,中央代表团到达天津,他们立即停止了原河北省委的职权,由中央代表团代理省委工作,要求“筹备处”立即解散。

2月5日,河北临时省委成立,由徐兰芝任书记。

“筹备处”的骨干分子表面上接受了党的处分,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和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经常秘密集会,甚至勾结敌人进行反党的罪恶活动。

4月8日,筹备处成员在李延锐家秘密集会时,国民党军警闯入李家,“被捕11人,张金刃、李延锐、吴化梓三对夫妇在内”。

至此“筹备处”便宣告瓦解。

4月8日,河北临时省委在天津准备召开全体常委会议,由于“筹备处”骨干分子韩连会被捕叛变,造成包括省委书记徐兰芝(被捕后叛变)、组织部长陈原道、秘书长刘亚雄等在内的13人被捕。

这是河北省委第一次被破坏。

省委第一次遭破坏后,省委巡视员阮啸仙同省军委书记廖划平商定,将省委机关马上迁往北平。

4月10日,阮啸仙自动召集在北平的省委委员开会,决定组建河北临时省委。

5月8日,河北临时省委常委会议在动物园湖边召开,重新组建河北省委。

殷鉴任省委书记。

这时由于徐兰芝叛变投敌,这一届省委仅工作一个多月。

6月26日,省委第二次遭到大破坏。

殷鉴、胡锡奎、薄一波、廖划平、郭亚光、赖德等20多名领导干部被捕。

在敌人威胁和诱惑下,郭亚光、赖德叛变投敌。

省委第二次遭到破坏后,由铁总负责人马辉之、北平党组织负责人平杰三、团省委负责人王德三人组成河北临时省委坚持工作。

10月12日,河北临时省委作出决议,开除韩连会、徐兰芝、廖划平、郭亚光、赖德等16名叛徒党籍。

由于叛徒出卖,11月12日省委机关第三次遭到大破坏。

省委代理书记马辉之、省委委员兼团省委书记王德和北平团市委书记王秋亭(后改名袁逸之)、省委驻北平代表平杰三被捕。

这是省委第三次被破坏。

省委遭到第三次大破坏以后,由省委委员、工运负责人施滉,省委委员、军委负责人曾健(又名曾健人),省委秘书李致竹三人,又组成河北临时省委坚持工作。

1931年12月,中央决定由原省委组织部长孟永祥为河北省委书记,李致竹负责组织,施滉负责宣传。

为适应新的形势,1933年3月上旬,中央派田夫(即孔原,又名石心、白石心,陈铁铮、陈子坚)为中央驻北方代表,到河北主持北方工作。

同时决定施滉任河北省委代理书记。

8月,由于省委组织部长阮锦云被捕叛变,造成中央驻北方代表秘书处长洪灵菲、省委全体常委及各地党组织百余名干部被捕,各地党组织遭受到一次空前严重的大破坏。

省委代理书记施滉等许多同志英勇牺牲,省军委书记曾健人、省委宣传部长邹春生、省委秘书长杨春华等叛变投敌。

河北省委遭到第四次大破坏。

8月20日,中央任命饶漱石为省委代理书记,重新组建河北临时省委。

9月18日,河北临时省委代理秘书长陈竹君被捕叛变,造成省委宣传部代理部长李兆瑞和省委机关多人被捕。

10月27日,省委组织部长胡大海被捕叛变,导致河北临时省委更多的人被捕。

是为河北省委遭到的第五次大破坏。

这次大破坏后,北方党的干部严重缺乏。

11月中旬,田夫再次组建河北临时省委,指定吴雨铭任代理书记。

这时,国民党在白区进一步加紧镇压共产党,河北临时省委机关在北平已难以立足和开展工作,经中央及驻北方代表同意,河北临时省委及团省委机关由北平迁往天津。

1934年3月,河北临时省委代理书记吴雨铭私自离职出走,在田夫主持下,推举临时省委组织部长孟坚代理河北临时省委书记。

由于白色恐怖,至1934年底,河北省党员数量由1931年初的3000多人减至1600人,党和革命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这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给河北省党组织造成的严重恶果。

河北省委和各地组织屡遭破坏,省委主要负责人和大批共产党员频遭逮捕。

这批共产党员除极少数经受不住考验成为可耻叛徒外,绝大部分党员在狱中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此后,中央先后委派晓山(阮啸仙)和吴华南为中央巡视员到河北进行巡视,并改组河北省委。

1935年2月,河北省委书记朱理治调陕北特委工作,在田夫的主持下,对河北省委主要领导人进行了调整,高文华为省委书记。

6月,原来主持北方局工作的田夫奉调离开天津,行前决定以河北省委为基础建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实际上是“一套人马,两个机构”,高文华又接任了北方局书记的职务。

从1930年到1937年,河北省委虽遭几次大的破坏,但河北共产党人前赴后继,顽强地坚持斗争,先后组织领导了高蠡暴动、冀南暴动等几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播下了火种。

1936年4月,在刘少奇主持下,将1935年6月以后的“一套班子,两个牌子”的中共北方局和中共河北省委,从组织机构设置到人员组成彻底分别设立。

从此,河北省委便成为只领导河北省辖区内各级党组织的省委组织。

省委仍由高文华任书记,柯庆施任组织部长,李大章任宣传部长。

此后,在中共北方局领导下,河北省委经过纠正“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开始把整个组织工作转移到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来,并把党的秘密工作同群众的公开半公开活动正确地结合起来,使河北省各级党组织较快地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1937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白区党的代表会议,河北省委派高文华、李运昌、李一夫、李菁玉、李雪峰、张霖之、吴德、黎玉、陈少敏、黄敬等参加了白区工作会议。

省委工作暂由马辉之主持。

鉴于河北省自华北事变以来实际上已经形成冀东沦陷区和平汉线国民党统治区的事实,为了适应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形势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开展党的工作,中央白区工作会议决定将河北省委一分为二。

在沦陷区冀东建立中共河北省委(俗称敌后河北省委或冀东省委),住址在天津,由李运昌任书记,马辉之任组织部长,李大章任宣传部长,林铁任军事部长。

在平汉线国统区建立中共平汉线省委,住址在石家庄,由李菁玉任书记,刘秀峰任组织部长,李雪峰任宣传部长。

这就为迎接抗日战争做好了组织上的必要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