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蒲作英的介绍
关于刘既明的介绍
关于刘既明的介绍刘既明(1900-1980)字正安,晚号既翁,原名济民,号晴禅,晚号既翁,寄岷老人,得月停云之馆主人。
重庆市(原四川省)梁平县人。
192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
回川后执教与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
任国画科主任。
后又在成都师专、南虹艺专从事美术教学。
于蜀中名家陈子庄、余中英、张采芹、冯灌父、姚石倩等相友善。
1979年受聘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
既明先生幼时在乡间放牧拾樵,后在当地小学作教员。
心怀宏志的既明先生于1923年来到成都入四川国学院,同年赴上海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原岷云艺术专科学校)国画教授、教务长、四川南虹艺专教务长。
建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并受聘为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
数十年间笔耕不缀,名扬巴蜀。
2青年求学既明先生出生地梁平县文化氛围极为浓厚。
拥有始建于清顺治年间的双桂堂,是远近闻名的禅院,号称西南禅宗祖庭,出了大竹破山海明和梁山竹禅两位闻名海内外的大德高僧。
破山和尚俗姓,字懒愚,号净心上人,为明初大学士羲的后裔,书法苍劲疏狂,气度超逸;竹禅上人诗画俱能,其水墨人物、山水、竹石自成一派。
两位高僧都有大量墨宝传世,对少年时的既明先生选择艺术道路无疑是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年时代的既明先生有幸进入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圣殿上海美专,其校长刘海粟先生是近代叱咤风云的艺术豪杰,被康有为先生誉为“天纵之才”深受传统熏陶又遍游欧洲诸国,主张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同时也应探究西方艺术的蕴奥,在教育中力主学生保持自己的个性,做“追求中的画家,与当时艺术院校推行的循规蹈矩所谓系统的技法训练迥然不同。
海粟先生等人开拓的胸襟和超人,帮助了既明先生等青年学子在艺术观念论争的大潮中如何选择自己艺术的基点。
在其间,既明先生有幸结识吴昌硕等每派大家,既明先生重新看到了振兴国画的新希望。
明清以来,江浙地区人文荟萃,尤其是上海,更成为画家聚集最多的地方。
前后海派的代表人物四任、虚谷、吴昌硕、蒲作英、王一亭、赵叔等不仅名噪海上,对全国的美术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名士胸怀,高人杖履] 名士杨执中和高人
[名士胸怀,高人杖履] 名士杨执中和高人徐新周的交游徐新周结交者多是同时代之名人大家。
在徐新周的印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为蒲华(作英)、潘飞声(兰史)、顺德蔡守、周庆奎(紫垣)、平湖葛昌楹、谢磊明等人治印甚夥,有的达二三十方甚至更多,也曾为黄宾虹等书画家刻印。
蒲华(1832—1911),晚清“海派”画坛具有创造精神的代表画家。
原名成,字作英,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浙江省嘉兴人。
后寓上海鬻书画为生。
曾结鸳湖诗社,发起组织上海书画研究会。
与吴昌硕、何汝穆、徐新周友善。
与任伯年、虚谷、吴昌硕齐名的“海派四家”之一。
擅画墨竹,不拘于形似,笔墨纵逸奔放,苍劲老辣,豪拓有情势。
亦善书法。
曾游历日本,艺为彼邦人士所重。
著有《芙蓉庵燹余草》。
《徐星州印存》初集2册收录朱迹共34方,竞为潘飞声(兰史)刻老兰填词、罗浮、翦松阁、桃叶渡填词等18方。
已过半数。
其中“词赋动江关”一印的边款记曰:“老兰先生著作等身,足迹半天下,刻印奉赠。
滨虹记,星州刻。
”边款文字为黄宾虹撰文,星州奏刀,是两人的合力之作。
马国权《近代印人传》记曰:“与广东印人邓尔雅有交谊,尝为其制印数十方。
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高奇峰兄弟所用印,多出所制。
”王中秀《黄宾虹年谱冲多次提到徐星州刻印事。
1917年7月,胡适留学归国,道经上海,与之(黄宾虹)相晤。
不久,胡适北上就北京大学教授职,托南下过沪之马小进带印石三方与润金请黄宾虹转求篆刻家徐星洲为之治印。
徐新周与岭南蔡守交往尤多。
蔡守《印林闲话》对星州用心于精丽妩媚之小印多有赞语。
他说:“徐新周之学吴(昌硕),无论工细桷(粗)豪,都能毕肖,故称入室弟子。
且吴六十后,凡有求印者,亦必言明只可自己摹印,而嘱徐新周奏刀。
徐定能会其意。
吴氏只捉刀署印款,而每字已定笔金十两。
余请新周治印约数百钮,多半乃昌硕篆,而徐新周奏刀者。
但徐新周早年能刻至工至小之印,且余与邓尔雅早年凡遇有难配字之印,多请徐新周、杨千里二人篆刻。
衡阳的革命英雄人物故事
衡阳的革命英雄人物故事【原创实用版4篇】目录(篇1)1.衡阳简介2.衡阳的革命历史背景3.衡阳的革命英雄人物4.衡阳革命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正文(篇1)衡阳,位于我国湖南省中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近现代史上,衡阳一直是革命活动的重要发源地和战场,培育出了许多令人敬仰的革命英雄。
早在 19 世纪末,衡阳就成为了湖南农民运动的重要中心。
随着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民族民主革命的推进,衡阳的革命火焰愈烧愈烈。
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衡阳地区成立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为我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衡阳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佩的革命英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衡阳革命英雄人物当属夏明翰。
夏明翰是湖南省衡阳县人,早年投身于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党的重要领导职务。
他积极参与组织和领导了湖南的秋收起义,不幸在起义中被捕,英勇就义,年仅 28 岁。
夏明翰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豪迈气概,诠释了衡阳革命英雄的坚定信念和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
除了夏明翰外,衡阳还有很多杰出的革命英雄,如毛泽建、何叔衡、聂荣臻等。
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革命精神。
时至今日,衡阳革命英雄的精神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动力,不断攻坚克难,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总之,衡阳的革命英雄人物故事不仅是一座城市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目录(篇2)1.衡阳简介2.衡阳的革命历史3.衡阳的革命英雄人物4.衡阳革命英雄精神的传承正文(篇2)衡阳,位于我国湖南省中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近现代史上,衡阳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上。
本文将讲述衡阳的革命英雄人物故事,以展现这座城市的光辉革命历程。
四川巴中英雄人物事迹
四川巴中英雄人物事迹
四川巴中的历史上涌现过许多英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了自己的英勇和智慧。
以下介绍几位代表性的英雄人物。
1. 刘胡兰
刘胡兰是一位年仅16岁的女红军,她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游击战争,打击敌人。
在被敌人抓获后,她仍然坚定不移地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战斗,最终不幸壮烈牺牲。
她的事迹被后世赞颂为“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英勇战斗,不畏牺牲”的榜样。
2. 蒲松龄
蒲松龄是明朝末期至清朝初年的文学家、民间故事整理者。
他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对于中国文学史和民间文化的发展贡献巨大,被誉为“中国奇幻文学之父”。
3. 陈占祥
陈占祥是一位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在八年抗战中多次表现出色。
他率领部队进行了多次有功战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的英勇事迹和军事智慧,成为了后世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4. 王三运
王三运是一位在改革开放时期的著名实业家,他创建了以巴中为中心的大型企业集团,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对当地民生的改善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四川巴中的实业家楷模”。
以上这些英雄人物,无论是在战争、文学还是经济领域,都为当代人树立了榜样,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不断激励后人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7.《包身工》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露骨 轧坏 懒惰 横肉
(lù) 搽粉 (chá) 蹒跚 (pán shān) (yà) 皮辊 (gǔn) 欺侮 (qī wǔ) (duò) 贿赂 (huìlù) 骷髅 (kū lóu) (hèng) 怔住了 (zhèng) 船舷 (xián )
锭壳 (dìng) 谄媚 (chǎn mèi) 焦灼 (zhuó)
二、了解包身工制度 学习任务三:
为什么要雇佣“包身工”? 包身工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谁得 到了好处?
东洋厂飞跃的庞大
通过1902年与1932年数据对比来看,日本纱厂的发展, 日本大财阀三井系由一个厂,不到两万锭子,发展到有六个 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个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 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
表达方式
议论说明
文章思路 结构分明,主线清晰
以时间为主线组织材料,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
清晨起床→吃早饭→上工→黄昏收工。
这四个片段从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条件恶劣两方面形象地反映出包身工悲
惨的生活和劳动情况。
主线
材料
文中穿插着背景资料,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结果,揭露了包身工制 度的残酷和黑暗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学习任务二: 找找看,课文中包身工还有没
有别的称谓?把它们列出来,然后 想一想,这些称谓背后,是人们对 包身工怎样的态度?
一、走近包身工
如:生物、猪猡、懒虫、芦柴 棒、机器、罐装了的劳动力、奴隶、 泥土、试验工、养成工、墨鸭、冤 魂……
结 论
包身工是生物、猪猡、懒虫、 机器、试验工、养成工、奴隶、 泥土、墨鸭、冤魂,唯独不是人 。在资本家和带工老板的共同压 迫下,包身工早已失去了作为一 个人应该有的尊严和权利。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第23页源自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第24页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第17页
太阳主表, 有麻黄汤、 桂枝汤之异
卫分主表 风温初起 有银翘散 桑菊饮之别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温热初起 有凉膈散 双解散之选
善治者治 其皮毛
暑温初起 有新加香薷饮 栀子豉汤 合白虎汤
第18页
➢尿失禁八月余案:表达了中医扶 正能够祛邪道理,假若用抗生素 ,用解毒药,使中阳更伤,则病 难愈。说明外感热病,正气较强 者,感邪病发于三阳;而体质弱 五脏虚损者,感邪可直中三阴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第13页
从伤寒到温病都非常重视邪之兼挟
外寒内饮
刘案
外寒挟内有热饮 治疗霍案
温热、温疫血分伏火,火 温病挟风、挟湿 有附丽之物,如积滞、痰
饮、瘀血、虫毒等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第14页
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 同
若论治法则大异
融会贯通 叶天士云 伤寒、温病和温疫学说
蒲老指出 “六经、三焦、营卫气血 等辨,皆说明生理之体用, 病理之改变,辨证之规律, 治疗之法则,当相互为用, 融会贯通。”
6 应知患者体质有异
第9页
必先岁气 重视节候
探求中医致病原因 即探求外感何邪
六淫之邪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春多风邪 夏多暑邪 长夏多湿邪 秋多燥邪 冬多寒邪。
第10页
六淫特点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善行而 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也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主收引 暑为阳邪,其性酷热,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暑多挟湿 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 气,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炽热易伤津耗气, 炽热易生风动血,炽热易致肿疡
读《蒲辅周医学经验集》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蒲辅周医学经验集》有感_读后感_模板读《蒲辅周医学经验集》有感小议蒲老治疗湿温大法马竹溪蒲辅周蒲老是名副其实的国医圣手蒲老是我父辈所敬仰的中医大家,家父曾撰文数篇。
总结,挖掘蒲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蒲辅周医学经验集》中就收录了家父的文章)家父的老师沈仲圭先生当年亦是对蒲老非常敬佩,曾数次给家父讲述与蒲老交往的故事(《蒲辅周医学经验集》亦有沈老的文章收录)沈老是清末温病大家王香岩的入室弟子,1955年与蒲老同期奉调入京,专门负责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外国使节的保健工作,沈老在《我是怎样学习中医》一文中写道“解放后,我长期与蒲辅周老中医一起工作,蒲老临床经验丰富,治病颇有把握,我向他学习了不少东西”。
其实蒲老的所有著作、文章、医案、医话,我家已经全部集齐,但手捧这部(《蒲辅周医学经验集》还是非常激动。
该书之付梓真乃集大成矣(以下简称《经验集》)蒲老审时度势,知常达变,辩证施治1956年8月北京流行性乙型脑炎和1955年石家庄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案例,至今仍脍炙人口,称颂久远。
之所以拿1955年石家庄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成功经验,用于1956年8月北京流行性乙型脑炎不效,就在于当时北京雨水较多,正值立秋前后,天气湿热,证属湿温,而石家庄当时是久晴无雨,天气酷暑,证属暑瘟。
正是遵循“必先岁气,勿伐天和”,“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原则,加之怹深厚的温病学功底,在与温病一次又一次较量之中,蒲老出类拔萃,独树一帜,每能见解独特,另辟蹊径。
蒲老总结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八法,选定66方,直接指导临床,弥足珍贵,增强了运用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和危重症的信心,突出了中医特色,发挥了辩证论治的重要性。
一、治湿温首重通阳化湿。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讲:“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蒲老继承了叶天士治疗温病的思想,又借鉴吴瑭“湿热非辛不通,非苦不降,非淡不渗,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指出:“辛以通阳,淡以渗湿,苦以彻热”。
【清末海派四杰之蒲华】
【清末海派四杰之蒲华】导读:蒲华(1839—1911)晚清画家。
原名成,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一作胥山外史,斋名九琴十砚斋、芙蓉庵,亦作夫蓉盦、剑胆琴心室、九琴十研楼。
浙江省嘉兴人。
曾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只得秀才,从此绝念仕途,专心致志于艺术创作,后携笔砚出游四方,以卖画为生,最后寓居上海。
生性嗜酒,疏懒散漫,有“蒲邋遢”的雅号。
去世后由其好友吴昌硕为他料理丧事。
传世作品有《倚篷人影出菰芦图》、《荷花图》、《桐荫高士图》。
生平简介蒲华,1832年生于秀水(今浙江嘉兴)城内学子弄(今育子弄)。
父在城隍庙设肆,以售卖祭供城隍的“保福饺”为业。
蒲华幼时,从外祖父姚磐石读书,后曾师事林雪岩。
1853年入庠为秀才。
蒲华在嘉兴时,家境贫寒,曾租居城隍庙,一心致力于绘画,为人朴厚,淡于名利。
22岁结婚,与妻贫困相守,情感志深。
缪晓花(昙),亦善书画。
他与友人结成鸳湖诗社,看花、饮酒、赋诗,意志甚豪,其诗稿《芙蓉庵燹馀草》,当时即得诗家陈曼寿等题辞赞许,所以早年便获“郑虔三绝”的美誉。
1863年秋,相依十年的妻子病逝了,这对视功名富贵为身外之物,而注重感情的蒲华来说打击沉重,悲恸情怀。
在他的诗中道出“十年结知己,贫贱良可哀……良缘何其短,为问孽镜台?”的心境,表述其内心深深的悲痛。
当时他32岁,无子女,但他只企求“魂兮返斗室”,从此不再续娶,至老孑然一身。
1864年春,客宁波。
同年到台州,十多年间,先后在太平(今温岭)县署、新河(温岭属)粮厅和海门(今椒江)海防同知府当幕僚。
他不善官场应酬,更不耐案头作楷,曾自行弃幕,又叠遭辞退。
穷途无路,寄寓温岭明因寺、新河三官堂,开始卖画生涯。
他虽以画为生,却不矜惜笔墨,有索辄应。
当时民生多艰,又因人微画易,笔润是很微薄的,所以常至升斗不济。
他走遍台州各县,复流寓温州、宁波、杭州等地。
一八八一年春,自上海去日本,备受日方人士赞赏、推重。
这在他的经历中是极不寻常的,自然也颇为自得,因而绘《海天长啸图》以寓意。
恽代英介绍
恽代英介绍
恽代英
恽代英祖籍江苏常州,生于湖北武昌。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青年运动著名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致力于探求真理、探求中国革命的道路。
他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唤起民众的觉醒。
他创办《中国青年》,主编《红旗》,任教上海大学、黄埔军校、武汉军校,为革命事业培养人才。
他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顽强的战斗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线。
他是中共五届、六届中央委员,在党的建设、人民军队建设、宣传战线、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等方面的思想,为党的革命理论形成和实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作者简介
八上语文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
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韶山冲一個农民家庭。
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
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书法,用功尤勤,造诣甚深。
著有《毛泽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东诗词手书》、《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
孙犁 1913年4月生,2002年7月逝世,现代作家。
原名孙树勋。
河北平安人。
全国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续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
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1915-1979)是前苏联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等着我》写于苏联卫国战争初期。
为了纪念这位诗人,在今天的圣彼得堡城北部,有一条街就命名为“西蒙诺夫街”。
代表作为三部曲长篇小说,第一部《生者与死者》,第二部《军人不是天生的》,第三部《最后的夏天》。
维克多•雨果(l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1885年,雨果逝世。
法国人民为这位伟大的诗人举行了国葬。
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与1901年,但雨果死于1885年,所以尽管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可还是无缘诺贝尔。
32位温籍院士全介绍
32位温籍院士全介绍姜立夫(1890一1978)温州平阳人,我国数学界几何学方面的权威,温州最早的洋博士。
他是现代数学在中国最早和最富有成效的播种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现代数学祖师,培养出一批闻名中外的数学家。
1948年9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郑振铎(1898-1958)出生在市区乘凉桥,曾在广场路小学、温二中、温州中学就读。
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
伍献文(1900—1985)温州瑞安市屿头村人,1918年毕业于瑞安中学。
动物学家,鱼类学家,线虫学家。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中国研究鱼类学和水生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肇骞(1900-1972)温州市区人。
植物学家,主要从事亚热带植物分类及生态研究。
1920年,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毕业。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
他精通英法德等多种语言,先后发现植物新种75个、新变种7个及新改名的植物13个。
苏步青(1902—2003)温州平阳县人。
1919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从温州中学毕业。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夏鼐(1910-1985)温州市区仓桥街人,曾就读于温州中学,考古学家。
先后被中国、英国、德国、瑞典、美国、意大利等国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及中国科学院的多部学部委员。
徐贤修(1912-2002)温州永嘉县人。
1929年,徐贤修考入温州中学高中部。
1979-1989年任台湾“工业研究院”董事长,建议设立了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为台湾科技和工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曾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项黼宸(1916-1990)温州瑞安市人。
专长分析数学,在富里埃级数和泛函分析的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1970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被誉为温州十大数学家院士之一。
恽代英:忠贞不渝的革命教育家
恽代英:忠贞不渝的革命教育家作者:党宁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8年第04期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早期著名的教育理论和活动家、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中国青年运动的领袖。
他与瞿秋白、张太雷一起被誉为常州“三杰”。
恽代英生活的时代,是中国近代最动荡、最黑暗的年代。
为了寻找一条救国强民的道路,他与同时代的战友毛泽东、周恩来等一起,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恽代英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
他5岁时便入私塾,后在其母的指导下考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
1918年,大学毕业的恽代英受聘担任中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务主任。
此后,他一直致力于中国共产主义的教育和革命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30年5月6日,恽代英不幸被捕入狱。
在敌人的酷刑面前,他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面对铁窗,他写下了那首壮志不朽的七绝:“浪迹江湖数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拼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1931年4月29日,年仅36岁的恽代英在南京慷慨就义。
开“素质”教育先河促学生全面发展恽代英作为著名教育家,他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清醒的认识。
在教育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坚持要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首先,学生道德品性教育是最重要的任务。
恽代英认为,国家兴亡衰盛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中国人的事情,因而要加强国民的道德修养,使整个社会都做到“公德”、“公心”,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使人人都具有“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公民意识”。
他认为“品德不好,即有学识也于社会没有好处,甚至学识反而成了作恶的工具。
”因而恽代英在学生时代就非常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在新文化运动中不遗余力地鞭挞封建旧道德,力倡新道德。
他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把“真品性真学问”教给学生。
他言传身教,经常通过训话、自修会、修身课,对学生进行新道德的教育。
温州红色英雄人物事迹
温州红色英雄人物事迹温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涌现出了许多红色英雄人物。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几位温州红色英雄人物的事迹。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英雄人物:1. 陈纳德,陈纳德是一位美籍华人将领,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中国空军副司令员,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朱德,朱德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在抗日战争中指挥过多次重要战役,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3. 项英,项英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组织并指挥了许多抗日游击战,对日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英雄人物:1. 陈赓,陈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之一,他在解放战争中指挥过多次重要战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 陈毅,陈毅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在解放战争期间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3. 傅作义,傅作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将领之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率领东北抗日联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红色英雄人物:1. 王进喜,王进喜是一位温州籍的红色英雄人物,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为推动温州经济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朱镕基,朱镕基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在改革开放时期担任过中国国务院总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王永庆,王永庆是温州瓯海人,他是中国私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创办了家电巨头海尔集团,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些红色英雄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方式,为中国的革命、解放和发展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我们学习和崇敬的楷模。
温州作为他们的故乡,也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加光彩照人。
蒲柏是哪国的诗人
蒲柏是哪国的诗人蒲柏是著名的诗人,他有很多代表作,在文学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那么如此伟大的诗人,是哪个国家的呢?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蒲柏的国籍,希望对你有帮助。
蒲柏的国籍蒲柏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他是古典主义诗人的代表,蒲柏的代表作有《田园诗集》、《伊利亚特》、《奥德赛》、《批评论》等。
蒲柏是第一位受到欧洲国家关注的英国诗人,他的众多著作被翻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
蒲柏出生的时期正值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学校要强制推行英国国教的圣公会,所以蒲柏就没有上过学,他从小便在家中自学,他学习了很多种语言,如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等,并且学习了这些国家的大量作品,所以说蒲柏是自学成才的。
因为他在这些方面有一些天赋,所以蒲柏12岁开始便发表了他的诗作,17岁时,经过戏剧家威彻利引荐,认识了一些文人学士,并在他们的鼓励下,完成了很多作品。
可见,蒲柏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天赋,也成就了他之后的成功。
因为在年幼的时候患过结核性脊椎炎,所以造成了驼背,身高也没有超过1.37米,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他是一个相貌很英俊的男子,却因为他的身高,让他一度有一些自卑,但最终还是都克服了。
但也正是因为小时候的这场病,让蒲柏留下了病根,导致他过早的逝世,只享受了56年美好时光。
蒲柏与牛顿的关系牛顿是英国著名的“全才”,很多人都崇拜他,蒲柏也不例外,蒲柏还为牛顿写了著名的墓志铭:自然和自然的法则在黑暗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
于是一切都被照亮。
蒲柏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他在英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他有很多著名的代表作,如《伊利亚特》、《奥德赛》、《批评论》等等。
蒲柏从12岁开始便发表了很多诗作,17岁的时候,在戏剧家威彻利的引荐写,结识了当时伦敦的著名的文人学士,并在斯威夫特的鼓励下用十三年功夫翻译了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
他的影响为之后英国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牛顿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也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他的成就在英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十分著名的。
26849040_落红化作春泥去__回首留痕寄后人——怀念杨蒲生先生
落红化作春泥去回首留痕寄后人文/刘新阳在喧嚣与忙碌中走过2021年,8年前的12月29日,老一辈京剧戏单收藏家杨蒲生先生在北京病逝。
在蒲老去世的七年里,我却总在不自觉间,回忆起这位笑容可掬、可亲可敬的长者。
“老三届”的忠实观众杨蒲生先生1937年出生在北京一个回族家庭,退休前是煤炭部调度室的一名经济师。
受母亲和舅父影响,蒲老自幼看戏,且与梨园中人广有往来。
据我所知,蒲老一家曾与王瑶卿、陈少霖以及沈曼华、小兰英夫妇和曹艺斌、蓉丽娟夫妇等名家稔熟,前辈王瑶卿还为十岁的杨先生画过扇面(见《老两口说戏:京昆之二》铜板页)。
据蒲老生前对我讲:他的名字还是戏曲理论家周贻白先生所取,因杨先生是五月生人,旧时把农历五月称为蒲月,难怪一次聚会上,欧阳中石先生曾问蒲生先生是山西生人,还是五月生人?在梨园界和蒲老有着深厚感情的,还要数刘秀荣、张春孝、孙岳、袁国林、张曼玲、李鸣岩、杨秋玲、吴钰璋、李长春、钮骠、谢锐青、陈国卿、陈增堃、金桐、逯兴才、关雅农等一批号称“老三届”的原中国戏校毕业生,他们不仅同龄,更有因青少年时代开始建立起的观演关系而结下的深厚情谊。
对这段情谊,蒲老曾在《“盛锡福”门前看“大队”》中津津乐道地谈到,散戏后看戏的小伙伴儿还会在“盛锡福”门前驻足观看演出结束并由此经过的戏校学生,“还会互相指认男生里边那个显得‘少年老成’的是陈国卿;那个‘好动调皮’的是李可;那个‘虎头虎脑’的是吴钰璋;女孩子中,那个‘青春活泼’的是李树芳;‘端庄大气’的是周长芸……如果其间有相识者,彼此微笑着点头就算打了招呼。
”[1]当然,蒲老和“老三届”的情谊,不仅于此。
多年后,蒲老受《戏剧电影报》之约,和穆守荫先生合作完成了一组《“老三届”与园丁》文稿,交《戏剧电影报》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连载。
2007年岁尾,蒲老在女儿的协助下,把连载于报纸上的刘新阳: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艺术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
——怀念杨蒲生先生42《“老三届”与园丁》做了适当增订,刊印成册,为《“老三届”与园丁》撰写“前言”的是老一代戏曲评论家刘乃崇前辈,而《“老三届”与园丁》的读者中也有著名作家黄宗江先生。
潇洒出尘“蒲邋遢”——谈海派画家蒲作英
潇洒出尘“蒲邋遢”——谈海派画家蒲作英
凌大纶
【期刊名称】《中国书画》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正> 晚清中国画坛异军突起的"海上画派",除了大家熟知并享誉海内外的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还有蒲华(作英)。
蒲华在他身后沉寂几十年,知者甚少,而在民间流传最广的倒是他的绰号"蒲邋遢"。
许多重要的书画家名录中对他未有只字片言的记载,海上画派诸家名录中只跻身最末位。
直至上世纪80年代之后才逐渐得到史论界、收藏界人士重视。
蒲华,字作英,原名成,初字竹英,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斋名芙蓉庵,寓沪时斋名九琴十砚楼、不染庐。
浙江秀水人(今嘉兴市),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生于秀水学子弄,出身清寒,靠父辈在城隍庙设肆
【总页数】2页(P172-173)
【作者】凌大纶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5
【相关文献】
1.敬业事成好言暖冬——记“全国人民调解能手”蒲红英 [J], 王丽;冉双国
2.海派先驱:蒲华 [J], 无
3.独特的个人体验尖锐的生命冲突——贵州青年油画家董重、蒲菱作品点评 [J],
戴冰
4.几被遗忘的“海派”巨匠——蒲华 [J], 朱伯雄
5.也谈文莱《蒲公碑》与《西山杂志·蒲厝》的关系 [J], 谢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上三起三落的大人物
历史上三起三落的大人物****** 的一生是伟大的,正像邓家老宅子正屋门前那副长联上所写的那样:“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
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
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
治于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在70多年的革命和建设的政治生涯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他的“三落三起”。
1987年后, *** 曾两次与外宾谈到自己这段“落起”的历史。
他说:“我参加 *** 几十年了……这期间做了不少好事,也做了一些错事。
人们都知道我曾经‘三下三上’,坦率地说,‘下’并不是由于做了错事,而是由于办了好事却被误认为错事。
”外国人称 *** 是“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 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也就是“圣人”、“大贤”的意思,他后来成就的伟业,使他的这些名字,也有了预言式的寓意。
因为按照中国老百姓的传统标准,后来的*** 不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伟人、圣贤吗? *** 5岁入本乡私塾启蒙,10岁考入广安县高小新式学堂,高小毕业后考入广安县中学就读,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
1920年夏,16岁的 *** 离开家乡赴法国勤工俭学。
从此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1922年, *** 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 *** ,1924年转为 *** 党员,从此走上了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926年初, *** 离法赴苏,1927年回国。
1928年至1929年,在上海担任 *** 中央秘书长。
1929年夏领导发动了广西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
1934年红军长征后调红军总政治部工作,1935年1月又被任命为 *** 中央秘书长,随后参加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在八年的抗日战争时期,*** 担任过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兼任过 *** 中央太行分局书记和北方局书记,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中央委员。
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是 *** 一生感到比较顺利的时期。
他与刘伯承一道,率部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的序幕。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4.灯笼20-部编版
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状元成才路
,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 ,舒解一腔积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
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
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
状元成才路
题的文章。
状元成才路
特色二:结构严谨
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之两段紧密联系, 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 独具匠心,巧设结构。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课堂小结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 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文章以小见大,融 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 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状元成才路神,娓娓而谈,侃侃 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
状元成才路
典范。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课后作业
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吴伯箫的创作道路。 2. 课外阅读《吴伯箫散文选》。
1、 续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 下的业绩,是为了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散文优美的 意境。
2、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赏析文本写作特色。
状元成才路
3、热爱传统文化,品状元成味才路 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习检测
1、字音、字形、解词 2、作者介绍 3、理清课文脉络 4、写了有关“灯笼”的哪些事?
作者介绍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 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 家和教育家。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 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1038年投奔革命 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学习,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
阿英对晚清四大小说家的研究贡献
阿英对晚清四大小说家的研究贡献薛润梅【摘要】处在新旧变革时期的阿英,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晚清四大家其人其文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对四大家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但也指出他们思想及作品中的很多不足之处.在四大家中,在思想上,阿英认为曾朴最为先进,吴趼人和刘鹗则较为落后和反动.在作品上,阿英跳出固有藩篱,对四大家某些一直被人们忽视的作品,给以重新的认识,尤其是给李伯元的《文明小史》以极高评价.阿英对四大家其人其文的研究是深入的,对其认识和评价是较为进步和公允的.但是阿英的研究也有一些缺点,如过于强调政治气氛,而对作品艺术方面的研究较少且认识肤浅等.【期刊名称】《运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6)005【总页数】5页(P71-75)【关键词】阿英;小说;谴责小说;小说家【作者】薛润梅【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42清末,在诸多小说家中,一般人们公认最优秀的是李伯元、吴趼人、刘鹗和曾朴四人。
作为晚清小说研究大家的阿英,对这四位小说家也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阿英对晚清四大小说家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阿英全集》的第5卷、第7卷和第8卷。
其中,第5卷中专门关于四大家的研究文章有3篇,第7卷中有15篇,第8卷中《晚清小说史》部分也有大量涉及四大小说家及其作品的内容。
一、阿英对四大小说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贡献(一)李伯元在李伯元个人思想方面,阿英认为李伯元是一个温情主义者,他主张‘潜移默化’地变革。
他支持维新,但他反对采用激烈的手段,所以他反对维新党。
同时,李伯元虽代表了一种进步的倾向,但始终不能跳出“老新党”范畴,拥护清廷,反对革命。
所以“他恰是清醒的士大夫阶级,封建的知识分子,有爱国心的小市民层,一个最典型的代言人”。
[1]641在小说创作上,阿英认为,在四大家中,写作水平最高且最为成功的是李伯元。
李伯元是一位写作天才,所以对于他的早逝,阿英深表遗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蒲作英的介绍
蒲作英(1832~1911年),字作英,浙江嘉兴人,为清代末期“海上画派②”代表画家之一。
淡泊名利,一生清寒。
擅画梅竹、花卉、山水,以笔墨为最精。
他的作品富有率真的天然情趣,水墨淋漓,天真自然。
代表作品有《桃花图册》、《萱花图册》、《墨竹》其家庭贫穷,社会阶层低贱,上代是所谓“堕民”(绍兴称“乐户”。
相传元军灭南宋后,将俘虏和“罪人”集中于绍兴等地,在明代称“丐户”,数百年来视作“贱民”,不准与平民通婚,也不许应科举。
辛亥革命后稍弛。
)他幼年做过庙祝,在庙中扶沙盘,称谓有仙人主其事,以判凶吉。
及长,作英书画用笔宛如划沙,屈曲有奇气。
迁居来沪,曾经作客小长芦馆严姓家,主人奇其才,待若上宾,众门客鄙其出身,耻与相交,独吴昌硕青眼相加,识作英于风尘中。
作英居于今之汉口路西藏路间,近有“外国坟山”,春节自书春联“老骥伏枥,洋鬼比邻”。
他穷,租一小楼。
有一次,昌硕去看他,敲不开门,曾作一诗“柴门日午叩不响,鸡犬一屋同高眠”。
蒲华应过岁考,试卷字迹写得开张出格,考官不喜,得个“复试四等”,勉强中了秀才。
他靠出卖字画,求得生活。
蒲华早年画花卉,学青藤、白阳,晚年夹用篆书、隶书、草书法入画。
画竹善于结顶,画干直挥冲天,劈叶如刀斧下斫,风雨骤至;山水树石,纵放恣肆,水墨淋漓,取法于石涛、石溪。
他的画苍劲雄浑,气势纵横,一片天籁,是早期上海画坛上最具有“天机在率真”的人。
由于他社会地位的低贱和性格上的耿介,画中曲曲写出“潇潇风雨入秋多,吐出胸中墨几何,一片凉声惊午梦,竹间丛翠湿岩阿。
”(题《兰竹》)他冷对世态炎凉,画竹常题“干青云而直上”,以抒写襟怀。
他还长于诗,弃世后,友人集其作,题名《芙蓉庵燹余草》,吴昌硕作序,穆安撰跋,一九二六年由丁辅之刊印出版,惜现在难以觅到了。
先生生平不蓄须,也讳言自己年岁。
殁后,门人检箧得一印章“庚寅生”,乃知出生于清道光十年(一八三○),享年当为八十二岁。
他卖画订有笔单,却从不计较锱铢,只要有人替他磨墨,或送几枝雪茄烟,就挥毫抒写。
求画之人悉其喜酒,便置壶酒于纸砚旁,便酒酣落墨,顷俄成幅,平素不自矜惜,有索辄应。
得钱就“黄垆买醉”,或与邻人斗酒为乐,有时买碟酱鸭,藏置宽袖里,信步街衢,边饮边吃,人惊讶,他泰然,时人呼他“蒲躐蹋”。
蒲华和吴昌硕、何汝穆、徐景洲等人友善。
他性和易,不善应对,“讷讷然若不敢出诸口”。
可一旦临席握管,却敏捷逾常。
某年,有日本友人在六三亭花园开书画会,邀先生作画,室无大桌,主人用日式矮几二只拼连,他打算开笔先画远山一座,稍不留神浓墨滴落纸上,主人大惊,蒲华绝不慌张,将误滴浓墨化为近景,另以淡墨扫出远山,局巧势奇,得未曾有,满座叹服,日人重蒲作英画从此始。
先生晚年矍铄,一九一一年夏,忽遽逝于寓所登瀛里,死因乃一夕酣睡,镶牙下坠,梗喉而死,直到棺殓时才发觉,身后萧条,只找到一个在嘉兴当轿工的族侄。
由吴昌硕、何汝穆、徐星洲等友料理丧事,沈汝瑾撰墓志铭哀悼他:“落拓不得志以客死”。
现在,上海画坛已发展到枝繁花密,而这位抒写性灵、坦露真情的前期艺术大师,已离开人间有九十二年了。
哲人其萎,不应任他久久湮没,我们应学习他人品的高尚和艺术上的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