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德钦藏族习俗探析——以德钦县奔子栏乡为例
运用锅庄舞非遗文化促进奔子栏地区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运用锅庄舞非遗文化促进奔子栏地区发展的策略与途径发布时间:2022-12-23T02:15:10.16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16期8月作者:唐贵宏[导读]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石,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唐贵宏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摘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石,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
文化的发展能推动民族的发展,文化的繁荣能推动民族的繁荣。
锅庄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云南德钦奔子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在地方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运用锅庄舞非遗文化,促进奔子栏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更有利于德钦地区各民族的团结和族际间的交流。
关键词:锅庄舞文化;奔子栏;发展策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量较多。
迪庆锅庄舞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奔子栏锅庄舞是迪庆锅庄舞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时代,亟需挖掘非遗新的价值,发挥文化动力作用,促进边疆发展。
锅庄舞文化是迪庆德钦县奔子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深深融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应从文化动力角度深入探讨奔子栏地区发展的策略和途径,为地区发展提供借鉴。
一、运用锅庄舞非遗文化加强地方文化建设(一)充分运用锅庄舞艺术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1、奔子栏地区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
奔子栏镇迪庆州德钦县,是边疆省份的边疆地区,太过于偏远,与内地交往较少,地处金沙江边的斜坡上,高寒山区,气候恶劣,没有平坝,经济发展条件极为不利。
境内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完成,为奔子栏地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更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奔子栏各族人民的引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经济条件不好,需要各族群众加强团结互助;边疆发展,需要内地支持,加强交流和往来;奔子栏发展锅庄舞文化旅游产业,外来客源是大问题,需要强化互动联系。
文化边缘还是文化中心?——对金沙江下游(羊拉-奔子栏段)丧葬文化的诠释
历 史上 , 羊拉 通 往外 界 的 交 通便 是 这 条 沿 金 沙 江修 建 起来 的公 路 。换句 话说 , 羊拉 人外 出必 经 奔子栏 , 然 后从 这 里往 西北 去 德钦 县 的升 平 镇 , 往 东 则 走 向
甲午雪山、 闰子雪山和察里雪 山, 其西面则是白茫雪
山, 这也 成 为 了 羊 拉 藏 民 向北 、 向西 拓 展 的 天 然 障
称《 文化》 ) 的文章 , 对 处于汉藏交界带 的奔子栏之 丧 葬 习俗进行 了全面 的描述 并解 读 。时值 笔者 正在
金 沙 江下游从 事 相关调 研 , 有幸 拜读 , 收获 良多 。笔
江两岸北扩 , 但最后其统治范 围正如清人余庆远所
说: “自奔 子栏 以北 皆降 , 于 维西 及 中甸并 现 隶 四J 系统
但在笔者看来 , 这与羊拉北 面一带被高山阻隔的地
理环 境恐 怕不 无 关 系 。对 此 , 法 国著 名 历史 学 家 者 费 尔南 ・ 布罗代尔早 就提醒过学术界 : “ 要 正 确 理
解历 史 就应该 跳 出过去 只关 注历 史事 件 的研究 方法
《 云南社会 科 学》 于2 0 0 9年第 5期 发 表 了 云南 学 者李 志农关 于 《 文 化边 缘 视 野 下 的云 南 藏族 丧 葬 习俗 解 读— — 以德 钦 县 奔 子 栏 村 为例 》( 以下 简
碍 。地理 环境 对金 沙江 峡谷文 化传 播 的影 响之大 可 以从 明末 丽江 木 氏土司 的北扩 窥探 一二 。明万历 年 间, 雄 居丽 江 的木 氏兵犯 康 区 , 当时其势 力 曾沿金 沙
化》 一文所指 , 这里 地处香格里拉与德钦两大 贸易 重镇之间, 属滇藏交通线的咽喉, 自古以来在沟通滇
迪庆奔子栏锅庄:舞出民族团结的旋律
迪庆奔子栏锅庄:舞出民族团结的旋律
服装记者黄磨西摄
云南网讯(记者黄磨西)走进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锅庄文化展厅,有关锅庄舞的图片、服饰等相关知识让记者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锅庄,藏语称为“卓”,意为围圈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
在形式上,它舞步稳健豪放、庄重,时而缓慢平稳,时而热情激烈,唱词涉及历史、文化、歌唱民族团结、赞美美好生活等,内容丰富。
资料图记者毕芃摄
在新时代民族团结政策的照耀下,奔子栏的锅庄在内涵上还被赋予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意义。
在展厅现场,奔子栏镇镇长林增介绍,邻里之间的芥蒂、矛盾和隔阂,都能被一场场锅庄、一次次对唱、一句句唱词化解,各族群众团结得更加紧密。
资料图记者毕芃摄
通过锅庄,奔子栏各族群众不仅仅传承了灿烂多彩的民俗文化瑰宝,更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内涵。
茶马古道对藏族语言文化的影响——迪庆及其周边地区
茶马古道对迪庆及其周边地区藏族语言文化的影响一绪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些文化促使中国的文化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许多文化现象在特定的区域存在着独立性,茶马古道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化现象。
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迪庆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茶马古道对于当地的语言,文化和各种风俗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因此研究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的内容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二茶马古道产生的原因茶马古道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有茶有马的道路,然而我们从更深层次挖掘它的意义就会发现茶马古道极为丰富的内容。
藏族是一个喜欢喝茶的民族,自从茶从内地输入藏区以后,茶很快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无论牧区还是农区的当地藏民,几乎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茶,天天离不开茶,也几乎无人不喝茶。
藏族人之所以如此爱喝茶,是跟德钦藏族人居住在青藏高原带多食牛羊肉,奶酪等食品有关。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牛羊肉、奶酪等食品不易消化,而每天喝热茶恰好有驱风寒、化油腻、助消化的功能。
还有藏族人民大多世代居住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藏及周边地区,在如此高海拔的地区能生长的农作物极其稀少,人们大多以畜牧业为主,并少量种植青稞等农作物。
迪庆州德钦县民族民间歌舞锅庄调查研究
迪庆州德钦县民族民间歌舞锅庄调查研究摘要:锅庄,藏族称“卓”,是一种无伴奏自娱性歌舞,在藏族民间及其盛行。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的多样化,本土文化逐渐被同化,因此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此,笔者经过多年对迪庆州德钦县民族民间歌舞锅庄的调查研究将于本文中对迪庆州德钦县民族民间歌舞锅庄从历史沿革、内容及形式、文化价值、传承规划及保护措施进行论述,力图对本土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做一份绵薄的贡献。
关键词:锅庄德钦县民族民间歌舞迪庆州德钦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总面积 7273 平方公里。
“德钦”系藏语意为“极乐太平”,原名阿墩子,素有“歌舞之乡”之称。
主要民族为藏族、傈僳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 80%左右。
锅庄,是藏族民间一种无器乐伴奏的集体歌舞。
一场完整的锅庄从头至尾反映一个相会的过程,有“迎宾”“赞颂”“相会”“辞别”“挽留”“送宾”等一套程式。
歌舞非常庄重、稳健豪放、曲调进行徐缓,节奏自由,拖腔较长,是日常生活中自娱性歌舞。
一、锅庄的历史沿革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青藏高原广阔地区。
它与古代游牧民族发羌有渊源关系,这支羌人在远古时候就已迁入到青藏高原,解放后云南维西等地先后发现了新石器文化遗址。
这些文化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但又与三四千年以前黄河黄河中上游文化似乎有着紧密联系。
1974年9月,德钦县云岭乡永支村发现一批古墓葬,多数为石棺,同时在佛山乡石底村也发现了石棺墓,随葬品中青铜器有:剑、矛、实心斧、弧背刀、饰牌等,还有许多陶器,年代相当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时期,据推断,应是包括藏族先民在内的滇西“昆明”族类的遗物,说明在二千多年前,云南藏族地区治金和农业有相当的发展,并进入了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阶段。
“锅庄”是后来对“果卓”的音译,藏语“果卓”,“果”是圆圈,“卓”是跳或舞蹈、歌舞之意。
传说,公元 641 年,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途经奔子栏时曾逗留数日,每晚与当地百姓跳锅庄以作娱乐。
云南省德钦县藏族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研究
云南省德钦县藏族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研究云南省德钦县藏族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研究【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席卷,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挑战。
面对气候变化的威胁,科学家们关注传统知识的价值,认识到它们在适应环境变化和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德钦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一个藏族聚居的地区,这里的藏族群体拥有丰富的传统知识。
本文将探讨云南省德钦县藏族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云南省德钦县的藏族人民秉承着千百年来的传统生活方式,形成了宝贵的传统知识体系。
这些传统知识既来源于各种口口相传的经验,也来源于世代以来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德钦县藏族人民的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他们从长期以来的农耕经验中积累了大量关于季节变化、气象预测和农事安排的知识。
通过仔细观察自然现象,他们能够预测降雨的数量和强度,从而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
例如,他们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植物的生长情况,来预测来年的干旱或丰收。
这些传统知识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其次,德钦县的藏族人民拥有丰富的草原管理经验。
草原作为当地牧民的重要资源,对于草地的保护与管理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他们通过烧草、轮牧等方式来调控草原的生态系统,保持其生态平衡。
同时,他们还根据自然现象和草地特征来预测草原的适宜放牧时间和强度,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此外,德钦县的藏族人民通过建筑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来适应气候变化。
他们的房屋建造采用了木材、石块等耐高温和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
对于居住区域的选择,他们善于利用自然地形、水源等要素,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生活区域。
此外,他们还通过改良制作衣物、炉具等生活用品,以增加保暖或降低工作强度。
【传统知识的现状与保护】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知识正面临着丧失和衰退的危险。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容易对传统知识产生置之不理的态度,并更加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
德钦奔子栏“喇丝’’的礼仪美
阵崇敬的欢 呼 ,反倒并没有 什么具体 的意义 。煨 桑 台旁有玛 呢堆 ,烧 过香 , 大家围绕玛尼堆 步行 三圈 , 口中一般默
在奔 子栏 、书松 、叶 I t 行政村 的三四十 个 自然村 落 。这些村 落除 了自己敬奉 的 神 山 ,还 有一座大 家共 同的神山—— 日 尼 巴吾都吉神山。
可一路嬉戏 喧闹。如今有 了公 路 ,以车
代 马 ,车子有序 而行 ,不超速 超车 ,不 轻易按喇叭 ,延续着往 日的风气。 煨 桑是登 山朝拜 主要 的活 动。 “ 煨 桑 ”相 当于汉语中的 “ 敬香” ,但两 者又 多有差 异 。煨 桑 的材料 多用 松柏 枝 叶 , 再配以 “ 松 增” 。 “ 松增 ” 由青稞 、糌 粑 、香树叶 、红糖 、牛奶 、茶 叶等材料
拜。
马队一般按 主人 长幼有序 随行 。二是行 进 途中不可加鞭催 马 ,脱离集 体 ;也不
每 月初一到初 十五 ,藏 民都 可去朝
拜 神山 ,但最为庄 重 、盛大 的一 次是在 每 年正月相 当于 春节这期间 。这 时 ,几
十个 村 落 的 村 民相 约 共 拜 日尼 巴吾 都 吉
袖 ,右 臂袒露 的习惯 。但 朝觐 山神 ,不 论天气 多热也必须双 臂入袖 ,以示对 山
咒语 和经文其实是 理想 、愿望 、决心 的
表 达。例如六字 大明咒就是 弘扬 慈悲善 良之心的誓言 ,心经咒则是要 坚定不移 地 往前 走 ,以达 到真 知 “ 彼 岸 ”誓愿 。 这些 印有咒语经文的旗 帜固定在绳索上 , 再 挂在 山间 ,随风飘扬 ,等 于你在不 断 念诵 经咒 ,也就 是不断在诉说 自己的美 好 理想和誓愿 ,乃至于 自己不 会脱离 自 己努力 的方 向 ,同时也就会得 到佛 和神
关于迪庆藏族奔子栏镇农产销售劣势的分析
关于迪庆藏族奔子栏镇农产销售劣势的分析发表时间:2019-04-22T11:09:31.5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作者:唐小淋孙凤娇王儒雅[导读] 本文主要从奔子栏镇的区域状况、自然条件出发,分析现今奔子栏镇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劣势。
其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奔子栏镇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试图找到一条适合高原地区藏民们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摘要:本文主要从奔子栏镇的区域状况、自然条件出发,分析现今奔子栏镇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劣势。
其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奔子栏镇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试图找到一条适合高原地区藏民们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奔子栏镇;农产;种植;销售一、奔子栏镇基本情况奔子栏镇历史悠久,它作为“茶马古道”——滇藏线路上的咽喉重镇,在金沙金一带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相传文成公主入藏时,因其景色独特公主便在这里留宿,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之为“公主起舞的乐园”。
奔子栏镇河谷地带水热条件好,种植业发展态势好;山地地区草木繁多,养殖畜牧业、林下采集业发展态势好;全镇以第一产业中的种植业为主,畜牧业、采摘业为辅。
据下表可知:2006年到2010年期间,奔子栏镇人口总数增加,农业人口数量波动不大,非农业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均在80%以上;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其比重均在10%以下。
从奔子栏镇的人口构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地的产业结构是以农业为主,其他产业虽有所发展,但其发展速度缓慢。
二、奔子栏镇农产品销售劣势分析(一)修路占地使得农田、农产品数量减少。
笔者在2018年7月13日的调查走访中,一位村民告诉我们,他家门口对面的那条公路就是占了他家的农田修建成的,虽有了政府赔款短时间无忧,但从长时间里看他们损失惨重。
加之家里的劳动力不足,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低下,他们的家庭经济收入受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随之他们在农业生产上的投入也少,如此循环往复对他们的农业、生产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德钦县奔子栏镇葡萄推广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德钦县奔子栏镇葡萄推广实践及存在的问题作者:许兰陈蕊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8期[摘要]从2000年开始德钦县政府高度重视奔子栏镇的葡萄产业的发展,政府采取实验示范和逐步推广的方法,突破观念和投入的阻碍,如今奔子栏镇葡萄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奔子栏镇葡萄产业不断规模化的同时,葡萄在奔子栏镇的创新优势在不断地被削弱,市场销售,病虫害,劳动力稀缺等问题成为了葡萄产业发展的阻力。
本文围绕奔子栏镇葡萄种植存在的问题,为改善现状提出对策。
[关键词]奔子栏镇;葡萄推广实践;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农村产业化扶贫是指依靠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和致富的扶贫模式。
2015年12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脱贫。
奔子栏镇99%的人口都是藏族,至今仍然保留着优秀的藏族文化传统。
葡萄产业与藏族文化和高原特色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
在过去的十年里,奔子栏镇的葡萄产业迅猛发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葡萄酒公司前来采购。
但近两三年陆续出现了放弃种植葡萄改种西瓜的现象,葡萄种植面临被替代的风险,由此我们必须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寻找解决办法。
1 发展现状奔子栏镇属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位于中甸、德钦、四川得荣县三县交点的金沙江边,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的必由之路,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淀了丰富的藏族文化精髓。
德钦县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74毫米,气候干燥,属于干热河谷气候,拥有充沛的雪山融水,光照充足,紫外线强,砂质土壤,具有传统葡萄产区地方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从2000年开始,德钦县政府大力支持培养葡萄产业,试种120亩。
2002年,德钦县政府开始免费为村民提供葡萄苗,以及3000元价值的水泥杆和铁丝,给予种植户为期每年每亩300元的补贴,同时与葡萄酒厂订立合同,以每公斤3.6元的价格统一收购。
关于迪庆藏族奔子栏镇农产销售优势分析
关于迪庆藏族奔子栏镇农产销售优势分析作者:唐小淋戚莹李思雅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8期摘要:本文主要从奔子栏镇的地理区位、交通状况、气候条件、人口构成、产业结构等出发,分析奔子栏镇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优势。
其目的在于认识到奔子栏镇农产销售与当前迪庆藏区旅游业热结合的优势,试图找到一条适合高原地区藏民们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奔子栏镇;农产;种植;销售一、奔子栏镇基本情况(一)区域地理奔子栏镇在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的东南部,位于白茫雪山下金沙江的西岸,东隔江相望于迪庆州的香格里拉市和四川省甘孜州德荣县的子庚乡。
国道214线穿过整个镇子,其路段被当地居民称之为的滇藏公路,同时它还是从香格里拉到梅里雪山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地理区位良好。
由于奔子栏镇地势西高东低,呈一字形走向,因此镇子的格局分布在地形、地势的影响下,它的街道、商铺、住宅等呈南北向分布。
其下管属5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总面积约1254平方公里。
(二)气候条件奔子栏镇地形多样,有金沙江岸旁的山地河谷、金沙江岸上的高寒山地,其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造就了奔子栏镇气候的多样性,其具有干热河谷气候和高山寒地气候,奔子栏镇河谷地带是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属于亚热带干旱粮作区,奔子栏镇高山地区寒冷、降水较少,属于高山寒地气候。
奔子栏镇的年降水量较少约300毫米,年最高气温约36摄氏度、最低气温约零下7摄氏度。
其河谷地带水热条件好,适合发展农业。
但近些年来山林植被破坏严重,村民无序砍伐,导致山林植被覆盖率大幅度下降,加之其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经破坏便很难恢复,因此,现今其林下采集业发展受限。
(三)人口构成奔子栏镇是一个典型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全镇民族以藏族为主,2010年统计全镇有藏族人口9238人,占总人口的98.96%,白族15人,占总人口的0.16%,纳西族14人,占总人口的0.15%,彝族11人,占总人口的0.12%,普米族1人,占总人口的的0.001%。
云南省德钦县藏族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研究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云南省德钦县藏族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探究引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以及人类生活造成了严峻影响。
浅谈迪庆茶马古道及其相关的地名文化遗存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 053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2(下)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迪庆的普查队踏遍了全州的雪山峡谷,取得了一批令人欣喜的成果。
其中,茶马古道遗存的调查登记是这次普查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不仅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已发现古道遗存的资料,而且为今后滇藏茶马古道的保护和研究、南亚廊道申遗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茶马古道特指滇、川、藏三省(区)范围内数千年间使用的马帮之路,这一概念是借用唐宋以来实际存在的茶马互市的史实而命名。
它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茶马古道是中国藏区连接祖国内地,并延伸至南亚、西南亚的纽带,是中国西南各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融合的走廊,也是中国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古代文明传播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国际通道之一。
具体而言,茶马古道主要由两条主线组成,即川藏茶马古道和滇藏茶马古道。
川藏茶马古道以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经康定向北过道孚、甘孜、德格、江孜、昌都至卫藏地区,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昌都至卫藏地区。
而另一条主干线滇藏茶马古道则由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普洱一带产茶区出发,经临沧、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察隅、左贡、拉萨、亚东、日喀则、帕里山口,分别再到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地。
“群山苍茫,雪岭连绵;大江奔流,危梯鸟道”是清代学者对茶马古道险状的描写,位居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化传播古道—滇藏茶马古道,在横断山脉高山峡谷间,在冰雪皑皑雪峰中更显得苍茫而灵动,曲折而坚韧。
每个事物都是由单个元素汇聚成的一个整体,滇藏茶马古道亦由上百个支线古道连接而成,迪庆便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结点。
1 迪庆茶马古道遗存迪庆藏语意为“太平极乐”之意。
这里有水草肥美的高山草甸,高耸入云的连绵雪峰,明澈如镜的高原湖泊,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这一切都赋予迪庆一个似乎与世隔绝的神秘感。
然而有一天当山谷间伴着蹄踏的马蹄声响起一串串清脆的铃铛声、一首首婉转动听的山歌时,宁静的迪庆苏醒了,这是那个遥远得虚无的茶叶入藏故事的开始。
德钦县藏族曲艺《格萨尔》说唱调查报告
C OU卫C T I V E
E C ONO My
德钦县藏族 曲艺《
■ 苏 蓉
摘要 : 格 萨 尔是 藏 族 一 部 伟 大 的 历 史 若 、 拖顶 、 羊拉二镇 六 乡 , 有藏 、 傈僳 、 汉、 的 基 础 上 产 生 和 发 展 而 来 。它 通 过 对 主 史诗 。 本 文 主 要 以迪 庆 州德 钦 县 的 藏 族 史 白 、 纳西 、 回等 民族 , 其 中藏 族 占 总 人 口 的 人 公 格 萨 尔 一 生 不 畏 强 暴 、 不 怕 艰 难 险 诗 格 萨 尔 为 主要 调 查 对 象 . 试 图从 格 萨 尔 8 0 %以 上 。德 钦 县 自西 汉 起 属 越 郡 . 各 个 阻 . 以 惊 人 的 毅 力 和 神 奇 的 力 量 征 战 四 的 历 史溯 源 、 形 式 特 点 及 社 会 意 义 等 几 个 时 期 的 所 属 辖 区 不 同 。 自 明 正 德 四 年 方 、 降伏妖魔 、 造 福 人 民 的 英 出了最 具特 设 . 两者之 间可 以互相促进 , 因 此 在 制 定
首先 , 要 正确 分 析 当地 的生 态 系 统 类 色 的 国 家 级 银 杏 博 览 园 一 干 年 银 杏 姊 妹 政 策 和 发 展 规 划 过 程 中 .可 以将 风 景 园 型, 深入理 解本 地 的人文风 情 . 在 开 展 风 园 、 千年 观 音园 、 林趣 园景观 观 光带 . 同 林 建设 与旅游发 展相结 合 , 统筹安 排 。 合 景 园 林 建 设 时 要 注 重 保 护 本 地 的 生 态 稳 时 开 辟 了 仙 人 山 庄 、沂 河 风 光 带 及 社 会 理 规 划 。 定 和 生 态 文 化 ,着 重发 展 生 态 旅 游 业 . 构 主 义 新 农 村 一 前 湖 村 等 一 系 列 的 集 观 参考文献 : 建 人 与 环 境 和 谐 发 展 的旅 游 模 式 。例 如 . 光、 娱乐 、 健身、 度 假 和 科 研 等 多 功 能 为 『 1 1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统 计 局 . 中国 邳 北 一 线 开 发 的 草 莓 、葡 萄 生 态 示 范 园 . 体 的 生 态 旅 游 产 业 带 统计年鉴『 M1 . 北京 : 中国 统计 出版 社 , 2 0 1 2 . 艾 山桃 、 石榴 干鲜 果基 地 . 有 力 地 推 动 了 最后 , 要 根 据 景 区 的容 纳 能 力 控 制 景 『 2 1 夏 坤 勇, 江春 发. 萍 乡 市 近 中 期 经
迪庆德钦县:特色文化旅游富了藏家
迪庆德钦县:特色文化旅游富了藏家
李毅铭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早晨6时,天刚蒙蒙亮,梅里雪山正对面的飞来寺观景点已经聚集了200多位中外游客,等待着观赏激动人心的雪山日出。
晨光中,七八个藏族妇女已经早早地开始忙活着她们的小生意,正热情地招呼着外地游客。
许多游客都向她们购买了祈福的纪念品,制作精美而又具有雪山藏地文化风味的各种小商品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总页数】2页(P4-5)
【作者】李毅铭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走进藏乡感受藏语——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奔子栏村藏语使用情况调查 [J], 张霞
2.孙煜峰的交游圈及其书画鉴藏特色——兼析20世纪上半叶以吴湖帆为中心的海上书画鉴藏家之影响 [J], 凌利中;
3.弘一斋鉴藏书画专题——孙煜峰的交游圈及其书画鉴藏特色——兼析20世纪上半叶以吴湖帆为中心的海上书画鉴藏家之影响 [J], 凌利中;
4.孙煜峰的交游圈及其书画鉴藏特色——兼析20世纪上半叶以吴湖帆为中心的海
上书画鉴藏家之影响 [J], 凌利中
5.和煦春风拂藏乡迪庆州德钦县明永藏族特色村寨建设纪实 [J], 格玉斌;和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丽藏区的新蝶变r——记德钦县奔子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
美丽藏区的新蝶变r——记德钦县奔子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佚名【期刊名称】《今日民族》【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7页(P1-7)【正文语种】中文从海拔3400米的香格里拉出发,一路盘山而下,到达海拔1800米左右的金沙江边,当公路与江水汇合时,但见两岸突兀的高山脚下,一片美丽的绿洲逐渐映入眼帘。
这就是奔子栏,一颗闪亮的藏区明珠。
德钦县奔子栏镇地处白马雪山脚下,盘踞于金沙江西岸,与香格里拉市、四川省得荣县隔江相望。
史籍记载,唐贞观八年(634年),这里就有藏族先民开垦耕种。
汹涌澎湃的金沙江水流经至此,变成了开阔的江面。
奔子栏,藏语的意思是“美丽的沙坝”。
历史上,奔子栏渡口为滇藏“茶马古道”上有名的古渡口,是“茶马古道”由滇西北进入西藏或四川的咽喉之地。
清政府曾在此设渡口,并设“塘汛”驻兵。
滇藏公路修建前,所有进出的骡马和物资都要在此渡过金沙江,然后才能运送至各地进行交易。
特殊的区位,使奔子栏镇发展成为“茶马古道”上物资转运的重镇,商号林立、人马喧嚣、热闹非凡。
今天,虽然宽敞牢固的跨江大桥早已替代了渡口的功能,但214国道仍穿奔子栏而过。
从这儿往西北即可进入西藏,逆江北上即是四川的得荣、巴塘;沿金沙江而下,就是维西、剑川;往东南走,则是香格里拉及玉龙。
奔子栏镇面积1746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社区),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773人,其中98%的人口是藏族,是典型的藏区乡镇。
一直以来,奔子栏镇党委、政府都始终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以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特别是被列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后,全镇干部群众更是抢抓创建机遇,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整合项目资金,加大经费投入,狠抓工作落实,有力推动各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的落地开花,促进美丽藏区实现新的蝶变。
作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商贾重镇,奔子栏有很高的知名度。
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与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拉斯节”为例
Public Cultural Space in Traditional Village and the Village Governance in Ethnic Regions A Case Study of "La Si Festival" in Benzilan Village, Deqin County, Diqing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作者: 李志农[1];乔文红[2]
作者机构: [1]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091;[2]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91
出版物刊名: 学术探索
页码: 61-65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拉斯节”;乡村治理
摘要:乡土社会本是一个由多元公共空间造成的集合体,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形式对村庄政治、社会、文化乃至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以迪庆藏区德钦县奔子栏村公共文化空间——“拉斯节”的个案研究,阐释这一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在乡村秩序建构中的重要意义,以期在乡村地区特别在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中,实现内源性公共文化空间与外源性嵌入式政治公共空间的交融互构,为更为有效的乡村治理提供可能。
多偶婚姻传统与生境下的理性选择——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奔子栏村为例
思想战线2009年第4囊第35掌№.4.2009多偶婚姻:传统与生境下的理性选择——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奔子栏村为例李志农,陆双梅摘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高山uA49.中的云南德钦县奔子栏村藏族,至今仍保留着较多的一妻多夫家庭和少量的一夫多妻家庭。
通过对该村的田野调查发现,传统文化及他们所处的资源环境与这种婚姻形式间存在着最密-bs的关系。
这一发现为博厄斯学派创立的强调环境对文化有重大影响的文化相对论和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文化是为满足,h.4f3的现实需要而生产的文化功能论提供了新的田野样本。
关键词:云南;藏族;多偶婚姻;奔子栏村2008年1月和8月,我们在云南省迪庆藏格浪水、下社、尼顶、;i si义、扎冲顶、自仁、哈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从、争占、农利、尼吉各上、尼吉各下、习木进行为期1个多月的田野调查。
在捌查中我们发格、农利、角玛、追古、咱归、尼加等224-自现,目前在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境内,藏族婚姒然村。
全村共有550户.3109人,藏族占全村形态仍然呈一夫一妻、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三种人口的99%以上,另有少数嫁到此地的其他民形式并存的状态。
据2007年云南省迪庆州计生族。
海拔从最低处的2 108米到最高处的3400委提供的数据,在人口不足6万的德钦县,多偶米,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年降水量299.7家庭就有728户。
①我们以云南省迪庆州德饮县毫米,具有河谷十旱、山地严寒的立体气候特奔子栏镇奔子栏行政村(以下简称奔子栏村)点。
境内河谷深切,山高坡陡,山上植被稀少,为田野点,采用文化人类学参与观察的方法,对岩石裸露,河床狭窄,可耕地面积狭小。
由于海奔子栏村多偶家庭进行了调查,取得大量第一手拔落差较大,在奔子栏地区的22个自然村中,资料。
为云南藏区多偶家庭的研究提供了较为|i丁形成了基本上以农业与半农半牧并举的基本生计靠的田野调查资料。
调查结果显示,云南藏区多方式。
浅谈迪庆锅庄的保护与传承——以奔子栏锅庄为例
浅谈迪庆锅庄的保护与传承——以奔子栏锅庄为例
木丽英
【期刊名称】《民族音乐》
【年(卷),期】2016(0)2
【摘要】迪庆锅庄的由来迪庆锅庄流传于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县的藏族地域和部分傈僳族地域和纳西族地域。
“锅庄”是藏语,意为“圆圈舞”。
在迪庆各地域所跳的锅庄舞总称迪庆锅庄。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木丽英
【作者单位】德钦县奔子栏文化站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多偶婚姻:传统与生境下的理性选择——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奔子栏村为例 [J], 李志农;陆双梅
2.奔子栏锅庄的艺术特点 [J], 扎史此姆
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r——以迪庆州香格里拉县锅庄舞为例 [J], 王琸
4.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以迪庆州香格里拉县锅庄舞为例 [J], 王琸
5.云南民族民间舞蹈选登--奔子栏锅庄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奔子栏:一首藏在金沙江畔的田园之歌
奔子栏:一首藏在金沙江畔的田园之歌小满· 小小的满足Want to See Every City Scenery自驾在云南横断山脉峡谷道路中,你会惊讶于这里地质结构的复杂,一边是层峦叠嶂的大山,一边是深邃的河谷和滔滔江水。
从丽江或香格里拉出发,沿金沙江逆流而上,不知要翻越过多少座高山,涉过多少条江河和溪流。
这片区域自古是茶马古道的核心路线,这也许是世界上最高最险峻最神奇的道路,由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的茶叶产地出发,穿越横断山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向西延伸,跨越中国最大的两个高原(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最后通向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印度次大陆。
它不仅是连接汉藏等多民族的经济文化纽带,也是人类为了生存所激发的非凡勇气和所作出的超常努力的象征。
只有实地亲身走过这条道路,才能领略这里的的壮丽险峻,才能体会这条道路所包涵的丰富无比的文化意蕴,也才能真正感受到当年走过这条道路的背夫马帮们所经受的艰难困苦。
而小镇奔子栏就在从香格里拉到德钦的金沙江峡谷之中,它在藏语中的意为“金色的沙坝”,自古就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今天的镇子上仍然开着好几家出售马蹄铁、马鞍和马铃的小店,除此之外木碗也是当地最著名的工艺品之一。
这是我们第二次造访这个小镇,2019年我们从香格里拉去往梅里雪山曾将这里作为中转站,短暂停留,今年5月份我们走塔城—茨中小环线,从德钦反方向去往丽江,同样在此驻足,一冬一夏,不一样的时节,让我们领略了这个小城不一样的韵味。
仙人掌与果树青藏高原的许多山脉向东南延入云南,就像手掌向外张开的手指,它显示了地貌脉络的延续与承接。
例如念青唐古拉山—伯舒拉岭向南为高黎贡山;唐古拉山向南分支为他念他翁山、宁静山,他念他翁山向南为怒山,宁静山向南为云岭。
而在从丽江沿西景线向北爬升的过程中,你能看到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白马雪山、梅里雪山等非常多壮美的雪山,在低纬度地区,人可以非常近距离感受到雪山的那种俊美以及庞大山体的压迫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独特 的 生活 习俗 , 本 文主 要从 衣 、 食、 住 三个 方面 对生 活在 德 钦县 奔子 栏地 区的藏 族人 的 习俗 做一 解析 , 借 此机会 向外展
示奔子 栏地 区的独 特 习俗 , 希 望更 多的人 了解和 关 注藏族 的传 统 文化 以及 习俗 。
关键词: 德钦; 奔子 栏 ; 藏族 ; 生 活 习俗
城 市旅 游
T o u r i s m T o d a y
当 代一 旅 游
迪庆德钦藏族 习俗探析
~
以德 钦 县 奔子 栏 乡为例
斯那拉姆 , 薛祖 军
( 大理学院文学院 , 云南 大理 6 7 1 0 0 3 )
摘
要: 藏 族是 个 古老 而悠 久的 民族 , 有 着 传统 的 生活 方式 以及 独 特 的 习俗 , 迪 庆 州德钦 县 奔子 栏地 区的藏 族 更是 具
边 和下摆 镶有花 边 , 下身是 又长又 宽的 百褶裙 ” , 【 裙 幅是缝 合 的 , 裙腰 左右 两侧各 有两条腰带 , 穿时直接 套上并 把左 右腰带 交叉系
服饰是 人类 生活 的必需 品 , 体现 了各个 民族不 同的文化 与 内 涵, 对于我 们 了解 各 民族的历 史和 习俗有 着不可替代 的地位 和作
时系上它 , 不仅 方便而且 美观 。 藏装一 般设计 的比人身高 要长 , 穿
发展 到后来 , 孤皮帽则 成 了主 流趋 势 。 狐皮 帽呈高 筒圆形 , 前
面那 块狐皮 较高 , 冒顶有两 条红色 的飘 带 。女 性穿藏 装时一 般不 戴 帽子 , 而是 把很 多约 1 米长 的五 颜六 色 的丝线 卷在 一起 , 盘缠
当 一 代一旅一游
于头上 , 将丝 线穗垂与 右耳后 。一般 习惯 把两 条银链缠 绕在 丝线
城 市旅 游
藏族 的佩 饰式 样独特 , 内容丰 富 , 种类 繁 多 。 并 且多 以玛瑙 、 珊瑚 、 银饰 为主 。
外, 不仅可 以起到装饰 的作 用而且也 象征着 富裕 。
1 . 1 . 3 藏鞋
动, 显得异 常灵活 。 百褶 裙很长 , 一般均拖 至脚面 , 外 出劳动 或走 动时 , 女 性常将
藏 装五彩 缤纷 , 形 式各 异 , 具有 悠久 的历 史 和鲜 明的 民族特 点。 本 文主要 从藏装 、 藏 帽、 藏鞋三 个方 面来介绍 奔子栏地 区的服
饰。
裙 子从左 面提起 , 腋 在腰 问。百 褶裙有 白色 、 黑色 或蓝色 三种 , 但
1 . 服 饰文化
时要提腰 , 下 摆 只需盖过 膝盖 的一 点点 , 并 在腰 间系 上艳 丽的腰 带。 发展 到现在 , 藏装 不仅颜 色增多 , 选 料 昂贵 , 做工精 致 , 而且在 领 口、 袖 口、 下摆均镶 以水獭皮 、 豹皮或 虎皮 。 位 于金沙 江流域 的奔子栏地 区女性 的藏装是 最具代 表性 的。 “ 上 衣为 茧绸 或丝 绸长袖 衫 , 外 罩 大襟锦 缎 坎肩 , 坎肩 的领 子 、 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 1 . 2 藏 帽 奔子 栏地 区的藏帽 以金花 帽为主 ,这种 帽子用 毛皮做 帽檐 ,
用 毡坯 为 冒顶 , 冒顶及檐外 均覆 以金 丝缎 , 边 沿缀 以金丝带 、 银丝 带 为饰 。冒顶和 帽身上均绣 有 图纹 , 如 树叶 、 花和佛 教字符 等 , 做
小中甸 、 东 旺格 咱尼汝这 四个 地方 为代表 。 奔 子栏地 区男性 藏装则 与其他 地 区大 同小异 , 内穿一件 素 白
藏族 是个古 老而悠 久 的民族 , 有 着传统 的生活 方式以及 独特 的文化 , 云南藏 族主要 分布在 迪庆 藏族 自治州 , 省 内丽 江市 、 怒江 傈 僳族 自治州 、 大理 白族 自治 州等地 区 。 迪 庆源 于苯教经 典 , 有安 康、 幸福 、 富裕之 意 。 笔者 怀着浓 厚 的乡情 , 借此 机会 , 通过 人类学 田野调查 法力 图了解生 活在 奔子栏 地 区的藏族人 的生活 习俗 。
用。
好 即可 。裙 身是 白色的 , 裙 子只在 左右 有褶 皱 , 两侧 大约各 有 2 8
条 褶皱 , 前后 各有 两 片长 1 米、 宽3 O 厘米 的宽带 , 并且 在裙脚 的
1 | 1 服 饰的分 类及 特点
前 后各有 三条 由黑线组成 的流苏 , 会 随着脚 步 的移 动而不 断的摆
高领镶金银 边 长衫 , 外 套麻 、 绸 缎或 布质地 的圆领宽袖 长袍 , 当地
工精细, 属 于纯 手工 制品 。“ 帽檐 有前 、 后、 左、 右 四扇 , 前后 两扇
大, 左右两 扇小 。” 瑚
藏语称 为“ 吃 巴” 。男士 藏装一 般 以黑 色为 主 , 通 常会 在长袍 的右 腋 下缝有 一个纽 扣 , 或 者用红 、 蓝、 绿、 藏青等 色布做 两条飘带 , 穿
一
1 . 1 . 1 藏装
般 以白色为首选 , 腰间 常系彩色丝绸 腰带 。
长袖 、 宽腰 、 大襟、 肥 大是 藏装 的基本特点 。迪庆 地区 的男性
服饰 , 根据 所从 事活动 的不 同 , 分为 : 勒 规( 劳动服 ) 、 赘规 ( 礼服 ) 、 扎规 ( 武 士服 ) ; 女 性藏装 一般 分别 以澜 沧 江流域 、 金 沙江 流域 、 大
作者 简介 : 斯 那拉姆 ( 1 9 9 1 一) , 女( 民族 ) , 云 南迪庆 德钦 人 , 本科 , 从 事 民族 文化研 究 ; 薛祖 军( 1 9 6 3 一) , 男, 云 南禄 劝人 , 教授 , 从 事 民
族文 化研 究 。
一
5 7—
To ur i s m To day
男性的佩饰主要有: 镶满银花的藏钱包, 长约 l 米多 , 戴在腰
藏鞋有松巴鞋和嘎洛鞋两种, 奔子栏地区以嘎洛鞋为主。嘎 洛鞋以牛皮作底 , 用粗麻线密密缝钉, 厚达寸余, 并且用十颗大大
的 钉子钉住 , 不仅 可 以钉 紧鞋底 , 而且 当走 路跳 舞时 还能 “ 嘎嘎 ” 作 响。鞋面是 用黑色牛皮 缝制 的 , 鞋帮用 黑氆氇 呢或染上 色 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