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公共文化与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文档资料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优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是指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满意度。
在构建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内容多样化、覆盖面广、普遍性和可持续性等原则,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全方位的文化服务。
首先,构建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提高公共文化场馆的数量和质量。
公共文化场馆是人们接触和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
应当建立更多的公共文化场馆,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以方便人们的文化参与。
同时,要提高公共文化场馆的质量,提供更加先进和人性化的设施和服务,满足人们对文化学习、娱乐和交流的需要。
再次,构建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优质的文化服务需要有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提供。
因此,应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更多具有艺术、管理、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同时,要加强文化队伍的建设,提高文化从业人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文化工作。
最后,构建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优化文化政策和法规,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其次,要加强资金投入,保障公共文化事业的经费需求。
此外,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项目,丰富文化供给,激发人们的文化兴趣和参与热情。
总之,构建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建立起覆盖面广、质量优良、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自信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优化一、引言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公众提供的文化资源和服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体现。
构建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含义和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承担的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公共服务为宗旨,提供全民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和体系。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政府应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同时,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挥其经济和社会价值。
此外,政府还应该构建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各部门和社会组织共享文化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当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物力,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这主要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剧院、电影院等公共文化场所建设,文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等。
3.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优化文艺作品创作、制作、发行、推广等方面的服务,构建全民健康文化的服务体系。
4.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促进政府应当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提高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水平,为文化产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等支持,从而提高文化产业的贡献率。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优化1.提升服务能力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应该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个性化、多元化和专业化,借助新技术、新媒体等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服务能力和水平。
2.加强政策协调公共文化服务涉及多个部门、多种资源的协调和整合,需要政府提供统筹规划和整体协调的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和沟通。
3.推动社会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政府的任务,同时也涉及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参与。
政府应该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鼓励企业、公民和社区自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的需求。
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文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构建一个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要之举。
一、什么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顾名思义,是社会提供各种文化服务的一种体系化应对措施。
这一体系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文化项目(比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公园等等),以及文化产业的相关支撑,比如文创产品开发、文化创意产业支持,甚至是全民阅读计划等等。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1、促进公众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让人们更加方便地接触和体验文化,从而提升公众的文化素质。
2、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归结于该城市的文化载体,比如博物馆等等。
因此,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的地位和影响力。
3、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近年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一个更加完善和便利的环境,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的方向1、创新服务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于文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
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需要根据这种趋势,创新服务方式,打造更多样化、更高效、更精准的文化服务。
2、加强跨界合作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跨界合作,从而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与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的融合。
3、深化文化产业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需要深化文化产业的改革。
在改革中,需要加强产业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更好发展。
四、一些关键问题1、资金投入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人们对于文化素质和文化享受的要求与对社会发展需求的需求体现在具体把钱花在哪里上面。
2、服务质量问题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除了投资的要求之外,更加关键的是服务的质量。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基石
关 键 词 公 共文化服务体 系 世界文化发展 英 国文化艺术 又好又 快发展 新江苏建设
20 0 7年 6月 ,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召 开 研 究 加 强 中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体 系 建 设 会 议 后 , 会 主 义 公 共 文 社 化 服 务 体 系 建 设 成 为 我 国 各 级 党 委 政 府 以 及 学 界 所 关 注 的 中 心 议 题 之 一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这 个 在
利 的 宪 政 文 明 , 现 着 政 府 公 共 服 务 职 能 责 任 的 体
行 政 文 明 , 时 也 是 社 会 全 面 协 调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同
基础 性 文 化 保 障 。通 过公 共 文化 服 务 体 系 的公 平 、 益 、 等 的基 础性 文化 服 务 , 代 文 明社 会 公 均 现 找到 和建立 了一 种保 障 国民基 本 文 化 素质 , 养 涵 国 民文 化 修 养 , 护 国 民 民族 特 性 , 因此 明 示 社 守 并 会 良知 , 卫 社 会 道 德 秩 序 的 文 明 底 线 , 而 在 这 保 因
认 为 , 对 于 当 代 中 国发 展 具 有 突 出 的 意 义 , 但 这 不 表 明 中 国 经 过 多 年 的 发 展 , 个 社 会 开 始 从 现 代 整 社 会 的 文 明底 线 — — 公 民 的 基 本 文 化 权 利 和 政 府 的 基 本 责 任 — — 来 思 考 社 会 主 义 政 治 文 明 、 会 社 主 义 民 主 法 治 建 设 的 基 础 等 问 题 , 时 也 表 明 当 同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当代中 国发展的新基石
既 是 一 个 工 业 化 、 市 化 的过 程 , 在 市 场 经 济 体 城 是 制下 国家和 公 民财 富不 断增 加 的过 程 , 时也 是 同 在公平 正义价 值理 念 引 导下 , 府 向“ 共 管 理 ” 政 公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优秀文化资源的需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如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展开讨论。
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公共文化设施是人们获取文化资源的重要场所,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
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设施,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改造和维护,提高设施的可持续使用性。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其次,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是传播文化资源、便利人民群众获取文化信息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设施的支持力度,提升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
此外,要加强互联网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数字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地获取文化信息和享受文化服务。
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同时,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
文化产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机构和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培育出更多具有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同时,要注重培育文化创意人才,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加强文化服务普惠性和多样性另外,要加强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和多样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文化服务支持,推动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农村文化生活的丰富化。
同时,要注重推广本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服务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五、加强文化服务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融合最后,要加强文化服务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融合。
文化是人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密切相关。
政府应加强文化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作者:徐丽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6年第12期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的过程中,对于存在的各类困难,应该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研究我国公共文化的内涵、范围与功能,选取高效的措施构建现代的公共文化体系。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程度存在不均衡的问题,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匮乏,而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不符合标准。
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偏少,每次使用的时长偏短。
我国基层地区的公共文化中心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员,没有定期对公共设施进行保养等。
二、构建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措施目前,构建现代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主要的措施如下。
(一)改变观念,构建多类型的文化公共领域。
在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政府占据主导性地位,基层的文化站是主要存在的形式,而在现代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应改变观念,政府引导公共文化的建设,其能够动员全社会各界的力量为人们提供公共文化的服务。
此时的公共文化服务应从传统的针对小部分人群转向全社会各类群体,从而使公共文化呈现社会性与公共性的特点。
基层的文化站较为局限,不能充分地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文化需要,因此我国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提供的服务提供应转向各个种类以及众多的渠道,构建多类型的文化公共领域。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应对政府、市场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全面充分的认识,认识到市场对于资源配置过程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还应支持社会效益较高的文化相关的机构与场所进行扩大运营,构建多个类型的文化公共领域,创建平衡的、全方位的以及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适用范围。
伴随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各地区文化交流的增加,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生活的健康和娱乐程度,因此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与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加复杂并在数量、质量两个方面共同增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服务已经不再是个别人的专属权利,而是应该成为全民共享的公共服务。
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文化服务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为了满足人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实现文化服务充足、便捷、快速地向全民开放,必须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所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主导,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向社会全体公民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机制和体系。
这个机制和体系包括各个方面的工作、各个层面的人员和机构、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资源,以及涉及到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政策配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旨在让社会全体公民受益,促进文化多样性,维护社会公正与民主,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 第一阶段是基础设施建设。
这个阶段是很重要的,它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文化人才培养和服务技术的提升,以及文化工作经费的保障等方面。
政府需要通过相关政策和投资,为公众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文化设施和服务。
2. 第二阶段是文化生产和创新。
在这个阶段,政府需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提高国有文化单位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并且鼓励民间文化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文化生产和创新工作。
3. 第三阶段是文化服务平台建设。
政府需要提供更加全面的文化服务平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电子平台、文化服务网站和在线频道等,以此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为全民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文化服务。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文化服务必须不断升级和创新,加强整体推广和宣传,更好地满足不断提高的民众文化需求。
2. 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
文化服务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方式,促进文化产业的升级,更好地推进文化服务的普及、参与和融合。
3. 文化政策的创新。
为了探索有效的文化服务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需要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定工作,明确文化服务的目标和任务,提高文化服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重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重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在现代生活中逐渐丧失,急需进行重构,以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重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骨髓,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才能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同时,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包括通过教育和社会活动等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传递给后代,使其成为现代社会的宝贵财富。
其次,重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对人类生活的思考和指导。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理念能够为人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例如中庸之道、仁爱之道等。
因此,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理念融入社会生活中,可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统一再次,重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重创新和发展。
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结晶,是不能停留在过去的,它需要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因此,对传统文化的重构需要注重创新,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对接,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
同时,还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创作和传播,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最后,重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建立多元共享的文化环境。
传统文化的重构不能依靠个别人或少数专家,而应该形成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建立多元共享的文化环境,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创新,使传统文化成为全民共享的精神财富。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与他国文化的交融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总之,重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注重创新和发展,建立多元共享的文化环境,可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塑和传承,使其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历史根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申论范文: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
申论范文: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申论范文: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提供广泛、普惠、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本文将从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和创新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方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是公共文化资源的回归。
公共文化资源是每一个公民共同拥有的财富,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政策和投入资金,将文化资源回归给公众。
例如,加大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机构的投入,使其成为人们学习、休闲、娱乐的场所。
其次是公共文化教育的回归。
公共文化教育是培养公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文化教育的投入和推广。
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提供符合不同年龄层次、兴趣爱好的培训课程。
再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为满足公众文化需求而提供的服务,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和管理。
例如,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规范和监管,保证服务的质量和公平性。
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方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是数字化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创新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为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例如,公共图书馆可以建设数字图书馆,提供在线阅读和借阅服务;博物馆可以开展虚拟展览,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其次是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融合。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也可以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创新。
例如,政府可以鼓励文化企业与公共文化机构合作,共同打造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再次是公众参与的创新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共享,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文化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例如,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让公众参与到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让公众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和创新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创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建立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和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1.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人民的精神财富,不断丰富人类精神生活、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文化服务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到这个城市或地区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社会稳定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大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其健全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精神幸福。
2.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谐共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重在维护人类多元文化的平等和共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城市、社区等不同的文化群体提供不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支持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谐共处,有助于推进人类文明、维护人类多元文化的平等和共存。
3.推动城市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帮助城市和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它的价值叠加是可以实现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将文化资源整合、共享、优化、利用,为城市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首要任务。
其包括文化活动场所、文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文化服务设施、文化产品的生产、发行、销售等方面。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带动社会各界的参与,使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文化服务机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艺团体、文化志愿者等机构。
这些机构的建设要适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其在文化惠民方面的作用,促进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和参与。
3.文化信息网络建设随着互联网、数字化信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文化信息网络的建设已经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部分。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是中国在长期文化传承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套有别于西方社会科学的体系。
它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为基础,融汇现代理论和知识,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是中国智慧的精华和文化的瑰宝。
下面将分步骤阐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从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成果输出三个方面综合分析。
一、理论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理论体系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专注于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现代性问题。
这一理论体系包括人文精神、社会生活、国家系统等方面,并融入了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要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现代性观和理论系统。
在人文精神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深入阐释,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
在社会生活方面,学科体系采用多角度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生活进行探究和分析。
在国家制度方面,学科体系聚焦于中国传统治理理念的理论框架和对现代国家治理的贡献。
二、研究方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拥有多种独特的研究方法。
它不仅吸收了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更汲取自中国古代的传统研究方法,如经籍注疏学、文字学、史学、哲学导论等,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
学科体系同时也注重实证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上采取实证与归纳相结合,通过实证研究获取数据,运用归纳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和推导。
学科体系当前特别注重的研究方法体系是对数字化科技的应用,从数据分析研究等角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科学文化进行数字化重构,检验它的价值、可应用性。
三、成果输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成果输出包括学术讲座、论文、研究报告和文化产业等多种形式。
学科体系历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顶尖学术期刊上,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和势力。
此外,学科体系还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产业系统,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研究结果有机整合到文化产业领域,创造出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作品。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引言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主导,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公民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指在特定背景下,整合资源、落实政策,形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
本文旨在探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1. 文化权利的保障理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石是文化权利的保障。
文化权利是指公民享有获取和参与文化活动的基本权利。
保障文化权利,必须确立公民的平等参与和享受文化的基本原则,提供多样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成果深度融合的产物。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益于公民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1. 资源整合与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将社会各方面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并实现共享。
政府应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推动各单位、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共同打造一个资源丰富、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2. 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不断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机构的扶持力度,推动其提升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引入市场机制,倡导创新、多样性和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3. 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文化服务投入,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同时,要建立以城市、乡镇、社区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推动全民参与文化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4. 提高文化服务的普及程度和可及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提高文化服务的普及程度和可及性。
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实践探索的几个层面
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实践探索的几个层面公共文化是指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并参与的文化活动和资源。
在当今社会,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已成为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实践。
在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实践中,涉及到了许多不同的层面。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探讨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实践的几个层面,并阐述其意义和影响。
一、政府层面政府在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需要通过制定政策和规划,积极推动公共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传播,为公众提供更为便捷、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政府还需通过投入资金和资源,支持文化机构和文化项目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在公共文化建设中,政府的参与不仅能够带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也能够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促进文化多元化和跨文化交流。
二、文化机构层面文化机构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其在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实践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机构需要不断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满足公众对于文化的需求。
在实践中,文化机构应该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为不同群体和社区提供平等的文化服务,拓展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文化机构还应该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三、社会组织层面社会组织在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实践中扮演着桥梁和推动者的角色。
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其灵活性和创新性,开展文化活动和项目,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和参与机会。
社会组织还可以动员社会资源和组织力量,推动文化项目的落地和实施,为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有力支持。
在实践中,社会组织应该注重文化需求的多样性,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开展易于接受和参与的文化活动,推动公众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四、公众参与层面公众是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实践的最终受益者和推动者。
公众参与不仅可以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传播,也能够增强公众对于文化事业的认同和支持。
在实践中,公众应该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和项目,发表意见和建议,为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有益的参考。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而不少人却主张公共文化服
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在全国人大关于公共文化服务
[ 收稿 日期]2 0 1 5 — 0 2— 1 2
[ 基金项 目]2 0 1 4年度 国家社科基金 艺术学重大项 目 “ 文化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 化建 设研 究” ( 1 4 Z D 0 4 ) 阶段性成果 [ 作者 简介]祁述裕 ,国家行政学 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文化政策- 9管理研 究 中心主任、教授 、博 导;曹伟,全 国宣传
致均等 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如,读书看报、收听广 播、观看电视、参加文体活动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主要由政府主导、财政保障,人民群众免费或优惠享 受 ,提倡标准、均等。非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一般 是指超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平均水平 ,主要满 足人民群众或部分人群超出基本文化需求外的更高层
次和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如,观看高档演出、接 受高雅艺术培训教育等。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 由
当前,对什么是公共文化服务有一个理论和认识
上的误区,就是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等同于非基本 的 公共文化服务或者直接等同于公共文化服务。比如 ,
关于标准化、均等化,中央强调的是推进基本公共文
倡标准化 、均等化的前提下,适当提倡个性化、差异
涵与外延 ,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与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按照基本与非基本
“ 两条腿走路” 的原则,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
准化、均等化的同时,不断提升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水平。一方面,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上 ,要以 “ 保基
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
一
方面,要在需求满足上把握共性与个性 的关
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责权利,并容易由此得出公 共文化服务应全部由政府主导、财政保障的结论。反 之,处理好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与非基本的公共文化 服务的相互关系,就有利于合理划分政府 、市场、社 会责任,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量力而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重点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重点(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重点二、加快落实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必须按照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明确责任,统筹实施,加大力度,推进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尽快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目标艰巨、任务繁重,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目前,国家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正式建立,各地也相继建立了相应的协调机制。
下一步,要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为平台,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方面加强统筹。
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委和政府作用,统筹实施好各类重大文化项目,积极探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方式和途径。
二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进行社会管理的创新之举。
各地要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结合当地群众需求、财政能力和文化特色,尽快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细化的、具体的实施标准,逐步建立国家指导标准与地方实施标准相衔接的标准体系。
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标准,加快制定政府、公共文化单位和重大文化工程评估标准,争取在3—5年内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引导各级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科学、规范地开展公共文化建设,切实提高整体服务效能。
三是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
必须把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与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制定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编制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规划,谋划实施重大项目。
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虽与原提法只两字之差,但这“现代”两字给我们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新思路,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更加明显,对我们今后的文化工作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决定》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决定》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六大要求:一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二是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三是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四是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五是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
六是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这些要求为我们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具体的奋斗目标。
二、《决定》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考以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现代公民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使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性”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目标现代化:原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调的是公共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强国梦来构建的,把培养现代公民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建设目标,更具有时代特征。
(二)理念现代化:现代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理念,并将公共文化作为基本文化服务纳入政府的基本职能,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其主导作用,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加大财政投入。
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三中全会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将迈向新的时代高度。
【关键词】夯实基础;队伍建设;创新服务近年来,全国各地着力加快公共文化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众文化生活日渐丰富。
但还存在部分地区人均公共文化设施、设备、产品数量偏少等问题。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设施网络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必须加大投入,全面提高基础设施条件,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均等化。
一是严格落实经费保障。
探索将项目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公共文化活动的制度安排,建立完善公共文化项目专项投入良性运营机制。
逐步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确保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二是提高公益性文化设施水平。
全面推进文化馆(站)、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街道、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等办法努力达到规定的使用面积要求。
同时,整合文化系统以及工青妇科教等全社会的资源,将文化信息资源、农家书屋、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图书室整合为一体,建立文化活动中心。
三是重视建设小区公共文化广场。
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市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建小区在确定开发商之前就明确文化用地的位置面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加快推进建设文化活动公园或广场。
形成以综合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为支撑,户外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为补充,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等公共设施资源公享的公共设施网络体系。
理论文章: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索实践
理论文章: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索实践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索实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这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深入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一场文化发展与深化改革交织的深刻实践,我们要勇于探索实践,努力提升X市跨越式发展软实力,为“五个X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取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塑造时代精神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基础,以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为驱动力,以政策和公共财政为支撑。
要通过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突出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能力、服务方式的时代性,集中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公共文化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维护文化生产消费领域的公平正义。
其中的“基本”是不提过高或超前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重点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基本文化需求;“标准化”是要求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标准、评价标准、考核标准,促使公共文化服务在服务种类、保障水平、场地设施、资源配置、服务半径、服务质量等方面达到基本标准;“均等化”是要求注重补短板、保基本、保底线,逐步缩小城乡、地域差距,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机会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
现阶段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符合文化建设自身规律和各地文化建设发展实际。
一是解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但各地依然存在服务资源分散、分布不均衡、城乡差别较大等突出问题。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转,必须加强跨部门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服务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办法,更为公平均衡地配置文化资源。
二是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举措。
心得体会:重构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最新)
心得体会:重构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最新)时间与空间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二维坐标。
相对于抽象的时间,空间是具体的、生动的、实践的。
实践性构建起了空间与社会的关系,即空间是社会的空间,社会是空间的社会。
与自然状态不同,自人类有意识地利用空间起,空间就具有了社会属性,成为人类争夺、占有、使用与改造的对象,因此,空间是社会的空间。
一切人类社会活动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空间载体,在一定的空间尺度内展开,所以说,社会是空间的社会。
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人类社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对空间区位的竞争,而各种社会问题的源头也可以直接追溯到空间或区位的竞争上。
不同标准就会有不同的空间形态,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分类标准就是基于所有权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形态两分法: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
私人空间是为个体私人支配、占有、使用、管理等权限的排他性空间,公共空间则是为公众集体共同支配、占有、使用与管理的非排他性空间。
改革开放40年来,包括《物权法》在内的一系列民法,在推动空间产权归属明确化上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是,空间总体属性的公有性——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天然地限定了私人空间的有限性,也赋予了公共空间的极大弹性,换言之,在私人空间之外,公共空间是一个高度模糊化的地带。
公共空间归属上的模糊性,直接导致了公共空间秩序的模糊性。
公地悲剧是经济学中的著名假说,指的是在没有外界约束的情况下,个体会无止境地争夺、占有、使用公共资源,最终导致公共资源崩溃。
这一假设不同程度地在我国公共空间的支配、占有、使用与管理等方面上得到了印证。
在农村,对集体道路、灌溉沟渠、山坡水塘等公共空间的挤占与侵蚀;在城市,违搭违建、车辆乱停乱放,以及对公共绿地、体育设施等公共空间的破坏等等,都是公地悲剧具体反映。
个体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付出的却是集体利益严重受损的代价,对灌溉沟渠的挤占直接影响农田的泄洪与灌溉,占有公共道路停车加剧交通拥挤,搭建违章建筑破坏小区整体环境,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构公共文化与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现代化包括器物、制度、观念层面的现代化及人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要能够实现,必须完成经济转型、体制创新、理论创建和国民性改造四大变革任务。
只有完成经济转型,才能实现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只有完成体制创新,才能实现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只有完成理论创建,才能实现观念层面的现代化;只要完成国民性改造,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阻力。
在器物层面,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在制度层面,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教育、现代科技、现代文化与高度集权的体制之间的矛盾。
在观念层面,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与时俱进的要求与“左”的、旧的思想理论之间的矛盾。
在人的现代化方面,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现代社会要求与传统国民性之间的矛盾。
这四个方面的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要解决必须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把四个主要矛盾缩减为一个主要矛盾,那样,现代化就会变成片面的现代化而不能最终实现。
与中国现代化所要完成的四大变革任务相适应,指导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当是系统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的指导思想理论还是过去用来指导革命和阶级斗争的矛盾论世界观和抓主要矛盾的方法论。
由于哲学理论创新的滞后,致使我们只把经济建设放在了中心位置,而没有把体制创新、理论创建和国民性改造这三大任务放在应有的位置,甚至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虽然“改革”被列到了“两个基本点”之中,但没有明确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完成“体制创新”,结果,改革只是围绕着经济建设,服务于对外开放,旧的体制并没有根本改变。
虽然也提出了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也进行了理论创新,但不加区别地讲解放思想造成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理论创新只达到了应用理论的层次,没有完成(甚至没有意识到)基础理论的创新,与理论创建的要求还相距甚远,由此形成了思想理论的混乱、矛盾和分化。
至于国民性改造,尽管在现实中已经有大量的事实说明了其必要性和迫切性,但至今还没有引起重视。
要区分基础理论(认识性理论)与应用理论(实践性理论,只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国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属于基础理论,而马恩的多国革命同时胜利论、列宁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属于应用理论。
应用理论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不能代替基础理论的创新。
应用理论在理论的广度、深度和严密程度方面,都达不到基础理论的要求,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现在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马克思所研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设想的社会主义又复杂了一层,所以需要用更深刻的理论才能解释透彻,解释全面,用更加完善和严密的科学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来指导,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可是我们却在用简单的、形象化的语言作为最高理论,用警察指挥交通式的方法来推动和控制发展―这样怎么能不形成各方面的“粗放式”发展呢?由于我们的指导理论提升不到基础理论的高度,长远目标不明确,制度不健全,整个社会出现了短期行为泛滥的状态:制造中假冒伪劣,交易中坑蒙拐骗,党政官员“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执法部门不讲公正,知识分子不探求真理,人们的追求目标只剩下了升官发财,公共观念越来越淡薄。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创新滞后,致使现代西方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指导理论。
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与西方不同,这样就产生了理论指导上的偏差,这种偏差使改革出现了重大失误。
中国的政府不仅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实行宏观调控,而且还直接掌握有比西方国家更多的资源和权力。
与此相对应,国家应当承担比西方国家更多的经济社会职能。
经济学界及其他理论界把注意力集中到怎样使更多的资源按市场机制配置,但是却忽视了国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不仅是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哲学、政治学等几乎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照搬西方的问题,再加上西方其他文化产品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得我国在一些公有、公共的领域出现了不应当有的“个体化”、利益化的趋向;另一方面,国民性中存在的宗法依附性偏向、短视性缺陷,又导致很难形成公正的、长远的公共性共识。
要能够形成公正的、长远的公共性共识,就必须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全面总结,以现代化为目标对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和反思,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最终落脚到中华文明的复兴。
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公共文化的核心内容,可以反过来指导经济转型和体制创新,使其能最终完成。
创建起来的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作为教材,应用于教育和普及,对改造旧的国民性、形成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民性起到长期性作用。
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突破的障碍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第一步,是完成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时代化、中国化的创新。
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没有现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没有现成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完成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创新。
但是,现有的观念、体制,阻碍甚至封死了创新的道路。
就观念方面来说,阻碍创新的有三个层次的观念。
第一层次的观念,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都是永远正确的、不能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只是怎样去更好地理解它,解释它,应用它;第二层次的观念,认为即使某些观点需要发展、探索或改变,那也得靠实践,靠党和国家领导人,专业理论工作者只能去调查,去总结,去论证;第三层次的观念,认为即使专家学者能够提出新的理论观点,那么,一定是那些行政职务最高、所在单位级别最高、或者是喝过洋墨水的专家学者,其看法最高、最正确、最值得重视。
这些观念都是与事实背道而驰的。
第一,科学哲学家库恩通过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提出了“科学革命”的理论,指出具体的科学“范式”往往只具有有限的解释力;随着新事实的不断出现,原有的“范式”会遇到越来越多的解释不了的现象和问题,当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发生科学危机;解决危机的办法,就是进行“科学革命”,用更有解释力的新范式代替旧范式。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学说的马克思主义,目前正面临着“科学革命”、范式变换的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建立起新的范式,解释清楚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不了、解释不清的问题。
如果理论工作者没有这样的意识和观念,就不会去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式,而是牵强附会地用原来的理论范式来解释新的事实;如果其他人没有这样的观念,即使有人创造出新的理论范式,也得不到重视,更得不到承认。
第二,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创新工作,需要审读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并且要经过冷静地、深入地、反复地思考。
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要经过不断“反思”。
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要“深思熟虑”。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理论的论证要“彻底”。
党和国家领导人工作繁忙,日理万机,不可能具备这样的条件去深思熟虑。
如果不改变这样的观念和制度,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创新的主体就会出现缺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没有时间和精力,专业理论工作者没有权利和责任,最后只能形成指导改革开放的理论由基础理论降低为应用理论的局面。
第三,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基本上还是“应试”的体制。
学位、学府地位的高低,往往决定能够进入单位级别的高低;但单位级别的高低,如前所述,并不能决定理论创新能力的高低,甚至相反。
至于行政职务的高低与学术水平的高低,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我们评价和选择成果时,往往先看作者的身份和地位。
这样就会形成:有新成果的没有应有的地位和权威,成果发挥不了作用;有地位和权威的没有新成果,靠维护旧的学说保持着权威地位。
这样就无法完成理论创新。
新成果只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并广泛运用到教学和实践中去,才能完成创新。
第四,以自由民主学说为理论基础的西方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确实已经发展到体系比较完整的程度,但还存在着偏向和缺陷,因而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西方社会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但我们的许多经济学家和有些领导人对此视而不见,还希望靠西方经济学理论来指导中国的体制改革。
西方经济学连西方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更不可能解决社会制度不同的中国的体制改革问题。
中国体制改革的理论需要中国的专家学者通过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创新(其中也包括对西方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合理成分进行再吸收)来提出。
制约基础理论创新更深一层的问题,是短视文化意识的存在。
创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是一项巨大的理论工程。
许多人认识不到这一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一种忽视认识性理论、厌弃批判性和创新性理论的传统意识。
这种意识只重视与当前实践有密切关系的理论问题,重视理论目前的有用性,忽视理论长久的科学性,喜欢“开药方”的理论,不喜欢“病理学”、“药理学”、“生理学”等理论;喜欢论证前人观点的学说,不喜欢(妒忌)提出新观点的学说;喜欢歌功颂德,不喜欢现实批判。
同时,没有符合实际的严密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对照和监督,错误的实践、盲目的实践就会借助于权力通行无阻,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当前,理论研究受到“理论联系实惠”风气的影响。
许多人写作论文或专著、申请和完成项目、参加学术会议,都是出于晋升职称、职务,增加经济收入等考虑,不再关心真理,不再关注理论上的难题,而是选择容易的题目去研究和写作。
结果,大家都挤在与现实实践有密切联系的应用理论和实用知识的领域内,重复研究,重复写作,重复开会,而比较难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却门可罗雀,许多难题的解决都不了了之。
往往是某一实践中提出来的热门课题,实践部门在研究,党政政策研究单位在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研究,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在研究,甚至基础理论的学会也在研究;而对于与现实同样有密切关系的基础理论的难题―课堂上讲不下去、现实中解释不了、问题解决不了的难题,社科研究机构不研究,高等院校不研究,甚至有关学会也不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部门往往是“种了别人的自留地,荒了自己的责任田”。
传统的短视文化意识不改变,整个社会(包括理论界)就从基础理论的眼界降到了应用理论的眼界,能想到的改革措施和方案,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保增长,维稳,治末不治本,结果把问题越搞越复杂,矛盾越积越深。
我们现在正处于中华文明的现化代提升时期,要创造出一整套既符合现代文明发展要求又保留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新制度、新观念、新理论,才能使中华文明复兴,与西方文明旗鼓相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现代的中华文明(而不是只有古代的中华文明),现代中华文明才能成为与西方文明并立的“普世文明”,我们才能有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