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现象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三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屏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光的直线传播常见的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 m/s;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二、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三原色混合是黑色;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三、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①定义:在光谱的红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红外线②特性:A.热作用强.一切物体都在不断的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吸收红外线。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
复习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
2. 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速度、光的折射定律、光的色散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平面镜、透镜、玻璃板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阳光透过树叶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
2. 光的传播: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等。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反射:讲解光的反射原理,如反射定律、反射面的种类等。
通过实验演示反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并解释。
4. 折射:讲解光的折射原理,如折射定律、折射面的种类等。
通过实验演示折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并解释。
5. 光的色散:讲解光的色散原理,如彩虹的形成等。
通过实验演示光的色散现象,让学生观察并解释。
6. 巩固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光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举例说明生活中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的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对光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讲解和实验演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知识。
但在讲解光的折射定律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光学领域的知识,如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期末复习:《光现象》(第三章)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点梳理】(一)、光的色彩和颜色1、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几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有 。
a 、红宝石 b 、蜡烛 c 、电灯(开关断开) d 、太阳 e 、月亮 f 、通电的手电筒 g 、恒星2、光的色散:白色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色的彩色光带,白纸最上面的光线的颜色 ,最下面的光的颜色是 ;如果在三棱镜和光屏之间再倒放一只三棱镜,在后面的光屏上光的颜色为 色,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性。
请列举出日常现象中与光的色散有关的现象: 。
(列举一例即可)3、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 的色光,透明物体只能透射 的色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 色光;黑色物体可以吸收 色光,所以电影院的银幕都采用的是 色。
红色的追光灯照在主持人白衬衫和蓝裤子上,则主持人的衬衫呈 色,裤子呈 色。
4、光(颜料)的三原色:如右图所示,图 是色光的三原色,请问1区是 色,请问2域是色;乙图是学美术的同学所用的三种颜色,可以调制出各种颜色,请问3区是 色,4区是 色。
5、光的能量:下面几幅图共同说明了 ,这四幅图分别反映了光能转为 能、 能、 能和 。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1、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以光区域的温度时,惊奇地发现: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时,温度会 (上升/下降)(如图),这是因为红光外侧存在人眼看不见的光,它是 ,它具有 效应。
试举出其具体的应用: 。
(列举两例)2、由于人类大量地使用氟利昂造成地球臭氧层空洞,给人类带来具大的伤害,主要是太阳光中的 造成的,它的最显著的性质是 ,例如 就是应有它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的紫外线照却对人有害。
请写出一种预防过量紫外线照射的措施: 。
(三)、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试列举三例应用其特性的例子: 、 、 。
2、如图是日食的形成情景,日食是由于光的绿 红 1 2 甲 红 3 蓝 4 乙形成的,其中A 、B分别表示、;如果发生的是月食,则A、B分别表示的是,。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人造光源:电灯,蜡烛等(月亮,钻石不是光源)2、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4、物体的颜色:我们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我们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5、太阳能电池板:光能转化为电能植物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太阳能热水器:光能转化为内能6、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红外微波炉)。
7、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灭菌(医用紫外线灯)9、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应用: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日食:月亮运行到了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月食:地球运行到了太阳和月亮中间小孔成像:①形成原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②成像的性质:倒立的实像;③小孔成像的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光屏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光屏位置不变,物到孔的距离越近(远)像越小(大),物位置不变,光屏到孔的距离越远(近)像越大(小)】(简记:像定物远像变大;物定像远像变大)。
④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而与孔的形状无关。
(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10、用带有箭头的直线来分别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
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一种模型,光是真实存在的。
这种方法叫建立模型法。
1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①选择茶色玻璃板,在较暗的地方做实验的原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②选用两个一样的棋子: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③用薄点的玻璃板原因:防止成两个像④无论怎么移动物体,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⑤成像特点:成正立的虚像物和像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⑥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路比如潜望镜、反光镜、后视镜、水中倒影等⑦平面镜成像画图:辅助线用虚线,垂直符号,像用虚线12、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及课堂练习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眼睛和视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了解光的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光现象的理解。
3. 通过对光现象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眼睛和视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定量描述,以及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光具、镜子、水槽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如日食、月食、彩虹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光的传播:讲解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引导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3. 反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掌握反射定律,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4. 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掌握折射定律,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5. 光的色散:讲解光的色散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
6. 眼睛和视觉:讲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7.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光的传播、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眼睛和视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要描述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
2.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并画出反射光线。
3.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并画出折射光线。
4. 请简要描述光的色散原理,并解释彩虹的形成。
5. 简述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
答案:1. 光在自然界中沿直线传播,速度为3×10^8m/s。
第三章 光现象--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考点讲解与训练(苏科版)- (解析版)
第三章光现象●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光的反射1.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2.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反射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这些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且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成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光的颜色和不可见光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2.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1.(2021•盐城)以镜正衣冠。
小丽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她在镜中所成的像是虚(选填“虚”或“实”)像。
当她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像的大小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解:小丽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她在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当她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像距始终等于物距,物距变小了,则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会变小;像的大小始终与她的大小相同,即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虚;小;不变。
【点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2021•常州)如图所示,小鸭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的倒影正确的是()A.B.C.D.【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第三章 光现象第三节 光的直线传播 课件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感悟新知
(1)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析:正方案:直的塑料吸管,激光从一端照射,从另一 端射出,表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反之不沿直线 传播.
解:激光笔从塑料吸管的一端开口照射,将塑料吸管 的另一端对准白墙,发现白墙上有亮斑,说明光在空 气中沿直线传播.
感悟新知
(2)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是沿曲线传播的.
感悟新知
2. 小孔成像 光线通过小孔,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如 图乙所示.
感悟新知
3. 影子和小孔成像的异同(比较法)
影子
小孔成像
光照不到的区域
光照到的区域
异 黑暗的影子
明亮的像
挡住光的形状 与物体相比识拓展
感悟新知
◆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形状跟小孔的形状无关,成像 的大小跟物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事实表明: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要点
感悟新知
光在纯净水中传播路径不 易观察,滴入几滴牛奶,凭借 牛奶中的小颗粒,清楚地显现 光的传播路径.
感悟新知
实验思考 上述实验事实,能否得出“任何时候, 光都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深度理解 不能,因为这些实验事实,不能说明光在两种介质界
面的传播情况,也不能说明介质不均匀时的传播情况.
第三章 光现象 第三节 光的直线传播
课时导入
试一试,你能将物体的影子踩 在脚下吗?
课时导入
想一想,手影为什么会随手 形改变?
知识点 1 光的直线传播
感悟新知
1. 观察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事实:如图1 所示,林间的光柱;激光手电筒
射出的光柱是直的;……
感悟新知 在装水的玻璃水槽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混合均匀,用激 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到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如图 2 所示. ……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一、光源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的分类(1)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1)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2)人眼能看到东西是由于光进入人的眼睛。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太阳光能通过太空和大气层传播到地球表面,说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2.99792×108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也可以近似为c=3×108m/s。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近约为c。
3.小孔成像: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经小孔在光屏上就出现了烛焰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蜡烛)的大小以及光屏所在位置有关。
三、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光现象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使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一个阴暗区域,即物体的影子。
2.日食和月食(1)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2)月食:当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光。
3.小孔成像用给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光屏与蜡烛之间,光屏上就会形成烛焰倒立的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来自烛焰上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到了光屏的下部,来自烛焰下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向了上部。
这样,光屏上就出现了烛焰倒立的像。
像的大小与物(蜡烛)的大小以及光屏所在位置有关。
4.其他应用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开凿隧道时,工人们可以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会出现偏差;士兵瞄准射击;站队时队列排直等。
第三章 光现象第二节 人眼看不见的光 课件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感悟新知
例2 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切光源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B. 紫外线对人的健康既有利也有弊 C. 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D. 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消毒
解题秘方:根据紫外线的特点解答.
感悟新知
解析: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
机使用紫外线来鉴别钞票和商标的真假;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
结构导图
课堂小结
不
红外线
热效应
可
见
紫外线
使荧光物质发光
光
作业1 必做: 请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作业2 补充: 请完成本课时习题
课后作业
第三章 光现象 第二节 人眼看不见的光
课Hale Waihona Puke 导入科学家是怎样拍摄出虎穴或蛇洞的细节呢?如何验证 钞票 的真假呢?
知识点 1 红外线
感悟新知
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尔(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1738—1822)在研究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发现了 一个奇怪的现象:如图所示,当温度计放在 色散光带红光的外侧时,其示数也会增大. 由此,他推测这一区域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 的光.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根据红外线的特点解答. 解析:自然界所有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 红外线;电视遥控器使用的是红外线;空调遥控器按键时 红色指示灯亮,不是红外线,因为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人 眼看不见;红光外侧看不见的光就是红外线.
答案:C
感悟新知
1. 现在,多地用“红外线测温仪”检测体温. 下列与红外 线测温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红外线能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 B. 红外线属于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C. 红外线测温仪是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 D. 红外线测温仪测体温说明红外线能传递信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色彩颜色一、光源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区别物体是否是光源,关键要抓住物体本身能不能发光来进行鉴别,不能以为亮的物体就是光源。
二、色散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珠反射、折射而产生的色散现象。
1.光的色散: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颜色的光。
2.白光是复合光,是由各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3.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折射角不同,从而偏折程度不同。
红色偏折程度最小,紫色偏折程度最大。
例如:彩虹——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
三、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红光、绿光、蓝光等比例混合为白光。
2.红光、绿光、蓝光按不同比例混合会得到其它色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由物体对不同色光的作用决定的。
(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透过的色光决定,例如,红色玻璃片呈红色,是因为它只能透过红色光,其它色光被吸收。
无色透明体能够透过各种色光。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①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反射的色光决定。
例如,红花呈红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红色光,而其它色光被吸收。
②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
③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吸收任何色光。
④灰色物体无差别地吸收并反射各种色光。
如果反射的较多,则呈浅灰色;如果吸收的较多,则呈深灰色。
思考:大海和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海水本身无色透明,但太阳光进入海水中时,因为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会被水中粒子阻挡、反射而均匀地发散到各个方向,其它色光则被吸收,所以我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被散射出来的蓝光、紫光,因而大海看上去呈碧蓝色,同理,天空呈蔚蓝色也是大气散射了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造成的。
第2节看不见的光1、太阳光谱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的可见光谱。
第三章 光现象 知识点填空
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色彩1、太阳光是白色的光。
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
3、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光屏上出现一条彩色的光带,这条彩色的光带叫光谱。
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
4、光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因此光又叫光波。
5、三原色的光是指红、绿、蓝。
相同比例的三原色光混合在一起所得到的光是白光。
6、三原色的颜料是指红、黄、蓝。
相同比例的三原色颜料混合在一起所得到的颜料是黑色颜料。
7、生活中的光的色散现象有:(1)雨后的彩虹;(2)五颜六色的肥皂泡。
8、单色光是指只有1种颜色的光;复色光是指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光。
9、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现象说明三棱镜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能力是不同。
(选填:相同、不同)10、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它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物体就是什么颜色。
物体是什么颜色,就只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11、黄色物体只能反射黄色光,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了。
12、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吸收任何光。
13、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的色光,不反射任何光。
14、绿色的植物最不喜欢绿光,最喜欢除绿光外的其他光。
15、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它能透过红光,它就是红色的。
什么颜色的透明物体就只能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了。
16、能透过所有光的物体是无色色的。
蓝色玻璃最喜欢蓝光以外的其他光,最不喜欢蓝光。
17、为了探究在红光和紫光以外还有没有光,我们可以在红光和紫光以外各放一只温度计或一张感光胶片,如果温度计的温度升高了,或者感光胶片感光了,那么红光和紫光以外就有光。
18、探究结论是:红光和紫光以外还有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和紫外线。
19、红外线的作用有:(1)制成遥控器;(2)红外线照相机;(3)制成夜视仪;(4)探测病情;(5)制成红外线瞄准仪;(6)加热食物。
20、紫外线的优点是:(1)紫外线能消毒杀菌;(2)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用于验钞;(3)紫外线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合成维生素。
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基础过关)(作业)
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基础过关)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灶 B.月亮C.平面镜D.太阳【答案】D【解析】光源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灶不能自身发光,发光是因为反射太阳的光,所以太阳灶不是光源,故A错误;月亮不能自身发光,发光是因为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B错误;平面镜不能自身发光,发光是因为反射其他物体的光,所以平面镜不是光源,故C错误;太阳能自身发光,所以太阳是光源,故D正确.2.过量的太阳照射对人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发皮肤癌,这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哪种光所造成的()A.红外线B.X光线C.γ光线D.紫外线【答案】D【解析】解答: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适当照射紫外线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促使钙的吸收.过度照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疾病.故选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光是单色光B.红外线烤箱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C.透过红玻璃看蓝天,看到的应是蓝色的D.五星红旗看上去红色的,是因为它能吸收红光【答案】B【解析】A. 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故A错误;B. 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来加热食物的,故B正确;C.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故透过红玻璃看蓝天,看到的应是红色的,故C错误;D. 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它反射了红光,吸收了其它色光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B.4.发生雷电时,雷声与闪电同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B.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C.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D.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答案】D【解析】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2020年宅在家的小明演示了牛顿的光的色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的色散实验是牛顿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实验B.后来人们用眼睛在光谱外面看见了红外线C.红绿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D.光的色散实验运用了光的折射原理【答案】B【解析】A.光的色散实验是牛顿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实验,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三章 光现象
第三章 光现象
返回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微点诊断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 ) (2)物体通过小孔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 × ) (3)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屏幕能吸收各种色光( × ) (4)远离平面镜时,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 ) (5)驾驶员通过后视镜观察路况时利用了光的反射( √ )
(2)若将小孔由圆形改为三角形,则像的形状___不__变___(选填“变为三角形”
或“不变”).
第三章 光现象
2.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 现象1: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 原理:这是光的__色__散____现象. 结论:_太__阳__光__是__由__多__种__色__光__混__合__而__成____. 现象2:彩色光带自上而下的顺序为红、橙、 黄、绿、蓝、靛、紫. 结论:三棱镜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能力不 同,其中,对____紫____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返回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六、三种光现象的辨识
光现象
定义
传播介质
举例、应用
光的直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同种均匀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
线传播 沿__直__线__传播
介质
播的是_b_c_i_j _;属于光的反射的
光的 反射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 同种均匀
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 介质
面__反__射__回来
是_a_e_h_k_;属于光的折射的是_d_fg_. a.倒影 b.激光准直 c. 立竿见影d.铅笔在水中“折断”
第三章
光现象
目 录
目 录
温馨提示:目录都有超链 接,点击即可跳转。
1 知识精讲
考点清单
教材素材提升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章《光现象》教材解读
从“认识光源”入手,将学生带进绚丽多彩的光世界中:学生通过观察身边 的现象,意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光,从而激发认识光、研究光的兴趣;然后按 照人们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顺理成章,了解“光是什么”,研究光来自何处 、“怎样传播”、“传播有多快”等。
本节教学重点:“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中最基本 的规律,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直线传播的知识。同时利用 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生活中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所以 光的直线传播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一)光源 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光源。可以让学生们收集相关的
资料,无论图片、文字、实物都可以。由于学生参与实际活动 ,学习兴趣会很高。通过对资料和实物的分析,得到光源的共 同特征——发光体。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光源的图片。学生明确 光源的概念以后,为加强理解,可引导学生区别日常生活中的 事物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这里应强调光源是“自行发 光”的含义,例如“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月亮本身并不发 光,它不是光源。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展示一 些日常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不是光源,如抛光的 金属物品,锃亮的玻璃、硬币、锡纸等,燃烧中的火柴,演播 状态的电视(或手机)屏幕等。
物理学习的重要目的,是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章教材 在改变传统课外作业的形式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减少计算 题,习题尽量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学 习活动中成长.
课时建议
本章共分六节,建议8课时.
第一节 光的传播
1课时
第二节 光的反射
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 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物体的颜色和现代生活十分 密切的两种看不见的光一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光现象单元备课
安排
教学课时:
本章共分6节,建议8课时
第一节 光的传播 1课时
第二节 光的反射 1课时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1课时
第四节 光的折射 1课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1课时
第六节 看不见的光 1课时
复习 1课时
检测 1课时
1.通过总结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模型法的方法。
3、能利用光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自然界光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第三章《光现象》单元备课
课题
第三章《光现象》
教学
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直线传播。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4、通过实验、了解来自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二)过程和方法
学情分析
本章是与生活现象相结合的非常紧密的一章,理解上会更容易一些 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措施
1、 学习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 质量。 2、 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分 析、并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
及其应用。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反射规律是光学中生要规律,是理解平面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光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绿色植物里,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
A.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不利
B.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
C.一切色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都相同
D.有些绿色植物适宜于绿色光
2.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
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
B.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
C.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3..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
A.远离平面镜,且大小不变
B.靠近平面镜,且大小不变
C.远离平面镜,且越来越小
D.靠近平面镜,且越来越大
4.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了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部
C.看到的鱼的下部
D.看到的鱼的右侧
5.为了在雨后晴朗的夜晚不会踩到地面上的积水,以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
二.填空题:
6..我们都知道,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其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这三者重合
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以射中目标。
这说明光_______________。
8..小明同学在湖边游玩。
他站在岸上看到:①岸上的树;②水中畅游的鱼;③空中自由
飞翔的小鸟;④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他看到以上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有:
____________;光的折射形成的,有:__________
9.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则反射角是______度,如果
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______ 。
10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如果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4°,则折射角为()度。
11.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移去蜡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