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苗期管理技术课件

合集下载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1、苗期管理苗期是指从出苗到拔节这个阶段。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采用的管理措施包括:查田补苗、间苗定苗、蹲苗促壮、中耕除草、适当追肥及防治虫害。

1.1查田补苗由于玉米种子质量和土壤墒情等方面的原因,会造成已播种的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缺苗、断条,这将严重影响玉米诉产量。

在出苗后要经常到田间查苗,发现缺苗应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

1.2适时间苗、定苗间苗宜早,应选择在幼苗将要扎根之前,一般在幼苗3—4片叶进行。

间苗的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支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去病苗,留健苗。

如果间苗过晚,会使植株过分拥挤,互相遮光,互争水分和养分,会使初生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

定苗一般在5—6片叶时根据品种和地力进行。

定苗时间也是宜早不宜迟。

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和地块应增加间苗次数,适当延迟定苗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

定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避免长出地茬苗。

定苗时应做到“四去四留”,即去弱苗留壮苗,去大小苗,留齐苗,去病苗,留健苗去混杂苗,留纯苗。

而且要注意间苗要在晴天进行。

1.3蹲苗促壮能使玉米根系向纵深伸长,扩大根系吸水、吸肥范围,并使幼苗墩实粗壮,增强后期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为丰产打下基础。

蹲苗时间一般以出苗后开始至拔节前结束。

当玉米长出4—5片叶的,结合定苗把周围的土扒开3厘米左右,使地下茎节外露,晒根7—15天,晒后结合追肥封土,这样可提高地温1摄氏度左右,扒土晒根时,严禁伤根。

春玉米蹲苗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时间过短起不到蹲作用,时间过长则会影响幼穗分化。

因此必须因地、因天、因苗情灵活掌握。

一般苗壮、地力肥或墒情好的地块要蹲苗;苗弱、地力薄或墒情差的地块不用蹲苗。

1.4中耕除草中耕可以疏松土壤,不仅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分生长,而且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还可以消灭杂草,减少地力消耗,改善玉米的营养条件;消灭杂草、防止草荒,从而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和病虫的传播,为玉米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玉米田间管理之幼苗期管理

玉米田间管理之幼苗期管理

玉米田间管理之幼苗期管理
玉米幼苗期是指从播种、出苗至拔节的一段时期,是玉米种子发芽、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

玉米幼苗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是幼苗期的生长中心先是建成根系,其次是叶片的生长。

大致在进入拔节期时,初生根和地下次生根层次基本建成,并发育成完善的根系。

第二是玉米幼苗从自养转向异养,即从由依靠种子中贮藏的养分转向依靠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

1.间苗定苗。

玉米幼苗第1-3叶的生长,其营养主要依靠种子自身胚乳供给,以后则依靠叶片制造的养分。

玉米幼苗拥挤,竞争水分和养分,产生弱苣。

为了培育壮苗,一般在3叶期间苗。

早定苗有利培育壮苗,整齐一致。

据试验,玉米5叶期定苗,分别比6叶、7叶期定苗的增产6.1%和10.1%。

2.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减少地力消耗,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增加土壤有效成分。

中耕可以起到防旱保墒的作用,土壤水分过多,通过中耕又起到散墒、促进水分蒸发的作用。

适时中耕,铲除杂草,减轻病虫危害,促进根系深扎。

春玉米在苗期应进行多次中耕,以便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进幼苗生长。

夏玉米如不及时中耕,常发生草荒。

杂草与玉米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严重影响玉米正常生育。

玉米苗期一般中耕2-3次,三叶期浅锄3-6厘米,定苗后深锄10厘米左右。

中耕深度一般应掌握两头浅、中间深、苗旁浅、行间深的原则。

1。

北方春玉米苗期管理

北方春玉米苗期管理

北方春玉米苗期管理1.生长发育特点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该期以营养生长为核心,地上部生长相对缓慢,根系生长迅速。

2.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促进根系生长,保证全苗、匀苗,培育壮苗。

茎扁圆短粗,叶绿根深,为生产打下基础。

3.生产管理技术间苗及定苗:采用机械条播的地块,在出苗后及时间苗,以保证幼苗生长健壮。

至4-5片可见叶时定苗。

如地下害虫严重地块适当晚定苗。

*迟不超过6片叶。

定苗时根据品种特性和要求留足适宜的苗数。

去除弱苗、病苗、虫苗、畸形苗,留壮苗、匀苗、齐苗。

如有缺苗可在同行或邻行就近留双株,严重缺苗地采取带坨移栽进行补苗。

追施苗肥:播种时没有施足底肥地块,苗期可追施苗肥。

苗肥一般在定苗后开沟施用或5-7片叶期结合中耕深施,禁止地表撒施。

施肥量可根据土壤肥力、产量水平、肥料营养含量等情况而定。

水分管理:玉米苗期植株对水分要求不大,可忍受轻度干旱。

苗期适度干旱可促进根系发育,促使植株生长敦实、降低穗位,提高抗倒伏能力,利于蹲苗。

此时,苗期除底商不足或天气严重干旱需要及时灌水外,一般情况下不需灌溉。

中耕松土:人工锄地和机械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质分解、增加有效养分、防旱保墒及铲除杂草,一般进行1-3次。

4-5片叶时进行中耕灭草作业。

深松的地块,中耕深度以3.5-5厘米为宜,拔节前进行第二、三次中耕,深度以8-15厘米为宜。

苗旁浅、行间深以防伤根。

有下列情况必须掰除分蘖:①种植密度4000株/亩以下;②地膜覆盖种植玉米,前期生长旺盛、分蘖多、与主茎穗争夺养分和水分并遮光。

《农学玉米》课件

《农学玉米》课件

玉米的栽培管理
1
播种和育苗技术
学习玉米的播种和育苗技术,确保良好的生长起点。
2
施肥和田间管理
掌握玉米的施肥和田间管理技术,促进健康生长。
3
病虫害防治技术
了解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保护作物免受损害。
玉米的品种选育
遗传改良的方法与策略
介绍玉米遗传改良的方法和 技术,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 指导。
新品种选育的指导思想
了解玉米加工技术和创新产品 开发,拓展玉米产业价值链。
结语
通过学习玉米的种植和利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粮食需求,推动社 会的发展与进步。让我们共同努力关注玉米种植和产业发展。
探讨玉米新品种选育的指导 思想,追求更高的产量和优 良的品质。
品质评价与推广技术
学习如何评价玉米的品质和 推广优质品种,以满足业的现状和发展趋 势,把握市场机遇。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
探讨玉米产业的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性。
《农学玉米》PPT课件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本课件将介绍玉米的起源与分布、生长习性和 形态特征、分类和命名等基本知识。
玉米的种质资源
遗传基础
了解玉米的遗传特性,为 选育新品种提供基础。
保存和利用
有效保存和充分利用玉米 的种质资源,以满足农业 需求。
种子采集和保管技术
学习种子的采集和储存技 术,确保种质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第四章第三节玉米的苗期管理技术

第四章第三节玉米的苗期管理技术
第三节 玉米的苗期管理技术
教学目标:了解玉米苗期的化学除草 技术;理解玉米苗期蹲苗的原则与方法;掌 握玉米苗期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管理措 施。 教学重点:玉米苗期的生育特点、主 攻目标、管理措施。 教学难点:玉米苗期蹲苗的原则与方 法。 课时安排:1
一、生育特点
玉米苗期是营养生长阶段,主要是根、茎、 叶的分化生长,地上部主要以长叶为主,根系是 这一时期的生长中心。 玉米的根为须根系,由胚根和节根组成。胚 根又分初生胚根和次生胚根。节根分地上节根和 地下节根。地下节根也叫次生根。地上节根也叫 支持根、气生根。从玉米孕穗至抽雄前,在靠近 地面1~3个茎节上长出轮生的气生根。
(六)加强病虫害防治 苗期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 等地下害虫和蚜虫、粘虫等地上害虫。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防治
1、毒饵诱杀 用90%晶体敌百虫或40%甲基乙硫磷乳油等,用药量 为毒饵重的1%。先用适量水将药剂稀释,然后拌入炒香 的麦麸、豆饼等,每亩施用1.5-2.5kg,在傍晚空气潮湿时 撒于地面。 2、喷雾防治 对地老虎在其幼虫入土前,发现为害症状时,应及时 喷药防治。可用50%的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 雾防治。 3、人工捕杀 玉米幼苗期,早晚在田间发现有地老虎为害时,可在 被害株根际扒土捕捉幼虫,或在被咬植株附近灌水,幼虫 很快会爬出土面,即可捕捉,以减轻害虫为害。也可用新 鲜泡桐树叶,于傍晚均匀地分布在田间,第黏虫、棉铃虫等地上 害虫,用50%的甲胺磷或40%氧化 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
A
B
图4—4 玉米的根系(A为示意图,B为实物图) 1.气生根;2.次生根;3.根茎;4.侧生根;5.主胚根
次生根
次生根 支持根
叶片功能及分组
基部叶组,着生在地下稍许伸长的茎节上。本组叶 片是从出苗至拔节期逐渐伸长形成的,叶片制造的 光合产物主要供给根系生长,故称根叶组。 下部叶组,着生在地面以上的数个茎节上。本组叶 片是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雌穗小花分化)伸展 形成的,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茎秆,其次 为雄穗生长发育的需要。故称茎(雄)叶组。 中部叶组,着生在果穗节及其上下几个茎节上。本 组叶片是从大喇叭口期至孕穗期伸展形成的,叶片 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雌穗生长发育,故称穗叶 组。 上部叶组,着生在雄穗以下几个茎节上。本组叶片 是从孕穗至开花期伸展形成的,叶片制造的光合产 物,主要供给籽粒生长发育,故称粒叶组。

第三章第四节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第三章第四节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二)及时中耕、除草
中耕是玉米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作用在于破除板结,疏 松土壤,保墒散湿,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以 及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根系生长,满足玉 米生长发育的要求。 玉米苗期中耕一般可进行两三次,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 (三)蹲苗促壮 玉米苗期根系生长较快,为了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形成强大的 根系,为玉米后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苗期可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 控制灌水进行蹲苗。 (四)追肥 玉米施肥量的确定:平衡施肥法, 每生产100公斤子粒,大约需 要氮素3公斤,有效磷1公斤,有效钾3公斤。 夏玉米一般不施底肥,苗期应将所需的磷、钾肥一次施入,施用 时间宜早,一般在5叶前施入。
第四节 玉米苗期管理
一、玉米苗期生育特点
苗期是长根、增叶和茎节分化阶段,是决定叶片和茎节 数目的时期;是以根系生长为中心的时期,根系活力为全生 育期的最期。
苗期结束时植株叶龄指数达30%左右。 叶龄指数=(主茎展开叶数/植株总叶片数)Ⅹ100 玉米苗期虽然生长发育缓慢,但处于旺盛生长的前期, 其生长发育的好坏不仅决定了营养器官的数量,而且对后期 的生长及产量都有直接影响。
占8-10%。
三、玉米苗期管理措施
(一)及时间苗、定苗、补苗 及时间苗、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保证合 理密度的重要环节。玉米3叶以前,壮、弱、病、残苗不易准 确区分,5片叶可见时,幼苗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为定苗适期。 间苗、定苗时间要因地、因苗、因具体条件确定,夏播玉 米生长快,易保苗,可适期早进行,宜3叶间苗,5叶定苗;套 种玉米保全苗难度大,应适时间苗,略晚定苗;干旱条件下应 适当早间苗、定苗;病虫害严重时应适当推迟间、定苗。 定苗时应做到去弱苗,留壮苗;去过大苗和弱小苗,留大 小一致的苗;去病残苗,留健苗;去杂苗,留纯苗;缺株时适 当保留双株,缺株过多时要补苗。为确保收获密度和提高群体 整齐度及补充田间伤苗,定苗时要多留计划密度的5%左右, 其后在田间管理中拔除病弱株。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

主要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

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

玉米幼苗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管理不及时或管理不当,容易形成大小苗、弱苗、病残苗。

所以,玉米的苗期管理十分重要,应采取综合管理措施。

一、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

在玉米3叶期以前,发现连续缺苗3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带土移苗补栽的办法,以减少与相临株间苗势的差异。

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确保成活。

缺苗3株(穴)以下,在缺苗处一侧或两侧,留双株即可,毋庸补栽。

一般不提倡补种。

补种的效果不如补栽,补栽不如留双株。

二、间苗、定苗适时间苗、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确保适宜密度的关键。

玉米生长快,应适时早间苗、定苗。

一般掌握1~2片展开叶时间苗,2~3片展开叶时定苗。

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病苗留健苗。

间苗、定苗的时间应在晴天下午进行,因为此时病苗、虫咬苗及发育不良的幼苗易萎蔫,便于识别淘汰。

对于苗矮叶密、下粗上细、植株扭曲的丝黑穗侵染苗等,应彻底剔除。

旱地、生产水平较低的地块,要早间苗、定苗。

病虫害较重的地块,要晚间苗、定苗。

双株留苗时两苗间距5~10cm 。

套种玉米虫害多、伤残苗多、草害重,保苗难度大,应适时间苗、晚定苗。

一般2片展开叶时间苗,3~4片时定苗。

三、中耕、灭茬中耕是玉米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据研究,玉米苗期中耕2次比不中耕的次生根增加5~6条,根深增加6~7cm ,增产10%左右。

一般中耕2~3次,第次在定苗前,深度3~5,此时幼苗矮小,要避免压苗、伤苗。

第2、3次在定苗至拔节期,深度10cm 左右为宜。

中耕的原则是:苗旁浅耕,行间深耕。

直播玉米苗期正逢雨季,要浅中耕。

中耕过深,土壤蓄水过多,易造成芽涝或苗涝。

套种玉米麦收后应立即深中耕灭茬,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展。

3 任务三、玉米苗期管理

3 任务三、玉米苗期管理

作业
1、玉米苗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主攻目标是什么 2、玉米苗期管理有哪些措施
4、蹲苗促壮 苗期可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控制肥水,进行蹲苗。应 在从出苗到拔节前结束。原则: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 湿。 5、追肥 磷钾肥应在苗期一次施入,磷肥在5叶前施入最好。对地力 差、长势弱的田块,定苗后可施入少量氮肥作提苗肥。
6、防治害虫 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粘虫、蚜虫、蓟马、棉铃 虫、灯蛾、瑞典麦秆蝇等。
任务实施
一、查苗补苗 (1)浸种催芽补种 (2)2--4叶期晴天下午或阴天带 土补栽,栽后浇水。 二、间苗定苗 3--4片叶时晴天下午进行。
3、化学除草 (1)播后苗前处理剂 40%乙莠水悬浮剂,50%禾宝乳 油,50乙草胺乳油。(2)苗后除草剂 4%玉农乐悬浮剂3--5叶期施用, 40%阿特拉津胶悬剂 40%乙莠水悬浮剂
任务三、玉米苗期管理
商丘商贸学校种植专业
任务三 玉米苗期管理
一、苗期生育特点 营养生长阶段,主要是根茎叶的分化生长,地上部以长叶为主,根 系是这一时期的生长中心。
(一)根系构成与功能
初生根系 次生根系 (二)根的分布与生长 一株玉米根的总长度可达 1--2Km,抽雄期根重达最大值。入土深度最深 可达 2m,分布范围最大直径可达 2m以上,一般1m左右,但主要集中在 茎秆周围15--20cm.
二、苗期缺素症状与诊断
玉 米 缺 锌 花 白 苗
黄绿苗是由于玉米中后期缺钾造成的。
玉 米 缺 钾 症 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玉米缺钙
缺钾
缺 硼
三、主攻目标
苗期主攻目标:促进根系生长,培育 壮苗(根系发达,茎鞘基扁,叶色深 绿),形成高低一致,大小均匀,敦 实健壮的群体,实现苗全、苗齐、苗 匀、苗壮。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课件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课件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10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11
穗期管理的措施
1、重施穗肥。此期营养生 长和生殖生长都十分旺盛, 需要大量水分和养分,应 肥水齐攻,穗肥用量可在 总施肥量的70%,可在大喇 叭口期每亩可施用40公斤 尿素。
2.中耕培土,防倒伏。拔 节孕穗后,植株逐渐高大, 遇大风雨易倒伏,应及时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9
二、玉米穗期管理
穗期:玉米的穗期是根茎、叶营养器官旺盛 生长,雌雄分化发育的时期,营养生长与生 殖生长同时并进,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快, 也是地上部分物质增长最快的时期,要求充 足的养分和水分,这一时期是决定穗、数和 粒数的重要时期。科学的田间管理可以控制 植株营养生长,使其不过旺,促进茎杆粗壮 和果穗发育,争取穗大粒多。玉米花粒期是 指玉米从抽雄开花至果穗灌浆成熟的时期, 是生殖生长阶段。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25
•14
玉米大斑病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15
小斑病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16
大小斑病的症状差不多,主要区 别在于斑点大小,都有严重危害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17
灰斑病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18
玉 米 锈 病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19
三、玉米花粒期管理
花粒期:茎叶生长量已达到最大值,并停止 生长,转入以开花授粉和结实成熟为中心的 生殖生长阶段,是决定有效穗数、每穗粒数 和粒重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管理到位就能 防止茎叶早衰,促进开花授粉、灌浆,提高 结实粒数和粒重。
玉米从种到收,大致经历3个时期,即苗期、 穗期、花粒期。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1
一、玉米苗期管理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河南农业2021年第1期(上)LIANGZHONG LIANGFA 良种良法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此阶段主要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

苗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

苗期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查苗、补苗、定苗、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一、查苗、补苗全苗是玉米丰产的基础。

由于种子质量的问题加上鼠类、虫类的为害,玉米播种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苗,应及时查苗、补苗。

缺苗不多,可采用移苗补栽的办法。

补苗选在晴天下午或阴天带土移栽,有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严重地块可选用72%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代森锰锌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玉米苗基部或灌施根部。

(二)玉米顶腐病1.发病症状。

玉米顶腐病发病症状表现为病苗中上部叶片失绿、畸形、皱缩或扭曲,边缘组织呈现黄化条纹和刀削状缺刻或叶尖枯死。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菌毒清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等杀菌药剂对心喷雾,扭曲心叶需用刀纵向剖开。

(三)玉米白化苗1.发病症状。

玉米白化苗的症状是叶片上有白色的条纹,严重的全株叶片发白。

发生原因是土壤中缺锌。

10~15 kg的细土和1 kg用0.2~0.3 kg的硫酸锌喷1次,连喷2~3次使土。

用50%辛硫磷乳0.1 kg,兑水草料上,拌匀后于傍3.0~4.5 kg兑1份、水10份、~1.0%,先将饵料(麦炒香,50%辛1000倍液,拌细土25~ 30 kg制成毒土,或用辛硫磷颗粒剂拌土,每隔数米挖1个坑,坑内放入毒土再覆盖好。

也可用炒好的谷子、麦鼓、谷糠等,制成毒饵,于苗期撒施田间进行诱杀,并要及时清理死虫。

二是诱杀法。

可用鲜马粪进行诱捕,然后人工消灭,可保护天敌。

或灯光诱杀,蝼蛄有趋光性,有条件的地方可设黑光灯诱杀成虫。

五、苗期草害防治不同的作物对不同的除草剂敏感程度不一,玉米田施用苗后除草剂首先要注意,防除阔叶类杂草的除草剂对禾本科作物敏感,而阔叶类作物对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敏感。

最新2019-玉米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课件

最新2019-玉米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课件

• (2)种子精选
• (3)种子处理
(二)播种技术
• 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 • 2、播种方式 • 根据收获机械来配置播种方式,目前玉米
生产中主要有60cm等行距播种和60+ 40cm宽窄行两种播种方式。
• 3、播种量
玉米播种量因品种、种子大小、种植密度、 种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 计算公式为:
• 玉米的田间管理,主要分苗期、穗期和花 粒期三个阶段。
1、苗期管理(出苗~拔节)
• (1)主攻目标 • 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根多、根深。 • (3)丰产长相 • 出苗整齐,均匀,无空行,无断条。幼苗叶色深绿,根系
发达,植株墩实,生长整齐一致。 • (4)管理措施 • ①保证全苗②现行中耕③适时定苗④苗期追肥 • ⑤蹲苗促壮⑥防治病虫害 • 玉米苗期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应及早防治。
3、花粒期管理(抽穗开花~成熟)
• (1)生育特点 • (2)主攻目标 • 防止茎叶早衰,保持秆青叶绿,促进籽粒灌浆,争取粒多粒重。 • (3)丰产长相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株健壮,群体整齐,植株青绿,穗大粒多,籽粒饱满,后期叶片保
绿好。成熟中后期叶面积系数应维持在3~4左右。 • (4)管理措施 • ①灌水 • ②补施花粒肥 • ③防止后期早衰 • ④防止倒伏
• 实践和研究证明:玉米对水分状况的反应总的趋势是苗期比较 耐旱,从拔节以后对水分亏缺越来越敏感,抽丝期最敏感,此 后敏感性下降。
• 抽雄散粉至抽丝是玉米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如水分供应不足, 会抑制花丝伸长,推迟抽丝,使雌穗不能正常受精结实;若此 期植株连续萎蔫8天,减产可达40%;抽丝至籽粒形成期,对 水分的敏感仅次于抽丝期,这个时期如植株萎蔫4~8天,一 般籽粒减产可达30%左右。

玉米苗期科学管理

玉米苗期科学管理
演讲人
玉米苗期 科学管理
2023-08-31
目录
01. 玉米苗期的特点 02. 玉米苗期的管理措施 03. 玉米苗期管理注意事项
玉米苗期的特点
生长阶段
01
发芽期:玉米种 子萌发,长出胚
芽和根
02
幼苗期:玉米苗 生长,叶片展开,
根系发育
03
拔节期:玉米苗 开始拔节,茎秆 伸长,叶片增多
04
抽穗期:玉米苗 开始抽穗,雄穗
和雌穗形成
05
开花期:玉米苗 开花,雄穗和雌
穗授粉
06
灌浆期:玉米籽 粒形成,籽粒灌
浆饱满
07
成熟期:玉米籽 粒成熟,收获期
到来
生长需求
01 水分需求:玉米苗期需水量较 大,需保持土壤湿润
02 养分需求:玉米苗期需氮、磷、 钾等营养元素,需合理施肥
03 光照需求:玉米苗期需充足的 光照,以促进生长
因地制宜
01
根据当地气候条 件,选择合适的 玉米品种
02
根据土壤肥力, 合理施肥
03
根据玉米生长情 况,调整灌溉水 量
04
根据病虫害情况, 选择合适的农药 和施药方法
科学施肥
施肥原则:根据 玉米生长阶段和 土壤肥力进行合 理施肥
01
施肥方法:采用 沟施、穴施、撒 施等方法,确保 肥料均匀分布
02
肥料选择:选用 高效、环保、安 全的肥料,如复 合肥、有机肥等
03
04
施肥时间:根据 玉米生长阶段和 需肥特点,选择 合适的施肥时间
05
施肥量:根据玉 米品种、土壤肥 力、气候条件等 因素确定施肥量
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根据 当地气候和土壤 条件,选择合适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韩洪生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一般经历 20~25天,春玉米为40~45天。

该时期玉米的主要生长特点 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

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主 要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髙产打下基础。

苗期 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有: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锄草、蹲苗促壮、追肥和防治虫害。

查苗、补苗。

夏玉米播种后应及时查苗、补苗。

补种的种 子应先进行浸种催芽,以促其早出苗。

如果补种的玉米赶不 上原先播种长出的幼苗时,可采用移苗补栽的办法。

移栽时 间应在下午或阴天,最好是带土移栽,以利返苗,提髙成活 率。

玉米出苗后,发现连续缺苗的应及时进行补苗,选择阴 雨天或晴天下午,采取带土移苗补栽,以减少与相邻株间苗 势的差异,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根水保成活,一般为玉米3— 4片可见叶时,间苗带土移栽为宜;若缺塘十分严重,已无 法移苗补栽的要及时补种,也就是在原窝塘的基层上重新 打塘点播。

及早间苗和定苗:间苗、定苗工作一般掌握3—4片可 见叶时间苗,5—6片可见叶时定苗。

间苗原则是去弱留壮,去病留健;定苗原则是去大小苗,留均匀一致的健壮苗,缺 苗处采用借苗留苗,保证幼苗整齐度;此外,密度是实现髙 产的关键,密度过大,易造成通风透光差,导致后期容易倒 伏,从而降低产量。

所以,应保证每亩基本苗为4000株为 宜。

中耕除草和轻施提苗肥:在玉米苗期4一5叶时进行一 次中耕除草,中耕时要避免土团压苗。

中耕深度以3—5厘 米为宜,苗旁宜浅,行间宜深。

并结合薅除每亩追施尿素5 千克做提苗肥。

当玉米生长至30厘米以上时,若田间杂草 较多,每亩用20'克无踪150毫升兑水40 — 50千克作行 间定向喷雾,注意不要喷到玉米苗上。

由于玉米在3叶期前 后正处在“断奶期”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如果幼苗期植株 过分拥挤,株间根系交错,会出现争水争肥的现象。

据有关 农业科研部门试验,夏玉米在5~9叶期定苗比3~4叶期定苗,每亩减产14%~27%,因此间苗、定苗工作应及早进行。

玉米的苗期管理技术课件

玉米的苗期管理技术课件

促根系良好发育,实 现苗全、苗齐、苗匀、 苗壮。因为玉米是单株 生产,所以苗全是玉米 丰产的基础。苗全、苗 匀是保证植株整齐度的 前提。

期 查苗补苗
间苗定苗

浇水追肥


化学除草
中耕锄草

蹲苗促壮
术 弱苗偏管
防治虫害
控制肥水、扒土晒根,使苗“吃饱不喝 足”,多锄地,造成上虚下实,上干下湿的 土壤环境,促根下扎。
三、教学目标设计
•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玉米苗期生育特点及主攻目标;掌握玉米苗期
田间管理技术;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
•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趣”激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破重点,
化难点,使学生既学有所思,又学有所得。
•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营造亲切、和谐的氛围,对学生进行珍惜劳动成
必做题:P91随堂练习 1,2,3,4,5
§4.3玉米的苗期管理技术
一、苗期生育特点
三、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一)、查苗补苗(防缺苗断垄,保证全苗)
(二)、间苗定苗(及间适定,保证植株整齐度)
(一)、营养生长阶段 (三)、浇水追肥(苗肥轻施,以肥调水)
(四)、化学除草(节省劳力,收效较好)
(二)、玉米根
§4.3玉米的苗期管理技术
一、苗期生育特点 二、苗期主攻目标 三、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一)、营养生长阶段 (二)、玉米根系
1.须根系 2.分布 3.作用
{ 须 胚根 初生胚根 次生胚根
{根
地上节根(支持根、气生根)
{ 系 节根 地下节根(次生根)
Hale Waihona Puke 气生根(支持根)次生根(地下节根) 根茎 侧生根
主胚根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玉米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既与品种有关,也与栽培技术及方法密不可分。

从整个生长季的管理来看,苗期管理是关键。

玉米苗期根系生长迅速,当玉米节间向上伸长时,幼苗已基本形成了强大的根系。

为使地上、地下部分协调生长,形成壮苗,需要根据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特点,在玉米苗期采取各项措施,以促进幼苗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为穗期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一、查苗补苗缺苗会影响田间植株的整齐度,致使单位面积株数降低,同时浪费土壤肥力,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因此,要检查有无因种子的质量和鼠类、虫类危害而造成玉米不同程度的缺苗现象,如有严重缺苗现象,应及时进行补苗。

如果缺苗较多,重新浸种催芽育苗进行补种,缺苗较少采用移栽的方法,移栽时间选在晴天下午或阴天。

为提高移栽幼苗的适应能力及移栽后的成活率,移栽时多采用带土幼苗,移栽后应立即灌溉定根水。

二、间苗定苗间苗和定苗的时间影响幼苗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为避免幼苗相互拥挤进而出现遮光现象,需要在适合的时间间苗、定苗,以达到幼苗生长均匀、整齐、强壮的效果。

间苗时间过晚,幼苗会因水分充足、光线过弱等原因发生徒长。

间苗宜在幼苗1~3片叶展开时进行,间苗时间选在晴天下午或阴天,间苗的原则是去弱留强、间密存稀、留匀留壮;定苗宜在幼苗5~6片叶展开时进行,定苗原则是拔除大小苗,留下均匀一致的健壮苗,缺苗处采用“借苗”方式留苗,保证幼苗整齐度;此外,单位面积的株数也与玉米产量密切相关,单位面积株数过多,导致内部幼苗受光减少,通风能力差且后期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发生倒伏,致使玉米产量下降。

因此,在定苗期株行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以提高产量。

同时,要拔除自交苗、病弱苗、异品种苗等;定苗前要喷施1次杀虫剂,避免害虫在施药前咬伤植株而导致植株死亡。

三、蹲苗蹲苗也是玉米苗期管理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为促使玉米植株生长强壮、根系发达,提高产量,应在玉米出苗后至拔节前进行蹲苗。

蹲苗应遵循3项原则,即蹲黑不蹲黄、蹲湿不蹲干、蹲肥不蹲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教育。
• (四)、教学重点:1.玉米苗期生育特点及主攻目标;2.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技
术。
• (五)、教学难点和关键:1.玉米苗期田间管理;2.玉米苗期虫害防治。 3.
使学生明确田间管理是决定玉米生产的关键.
四、教法设计
1、讲解法:根据玉米苗期生育特点及主攻方向,对田间管理技术各措施进行分 析,趣味讲解,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口味。
2、采用比喻、启发、强调、归纳、PPT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以“趣”激学, 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提高课堂效率。
3、图示法:玉米幼苗图片、玉米根系图、玉米苗期虫害图展示讲解,加强直观 效果。
本节内容技术性和实用性较强,可结合农时,采用现场演示教学,或让学生到 自家的田地里操作。玉米苗期虫害防治部分,可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采集和制 作虫害标本。使学生初步掌握常见的几种玉米虫害的发生症状以及防治措施,注 意对学生进行生产安全的教育。
促根系良好发育,实 现苗全、苗齐、苗匀、 苗壮。因为玉米是单株 生产,所以苗全是玉米 丰产的基础。苗全、苗 匀是保证植株整齐度的 前提。

期 查苗补苗
间苗定苗

浇水追肥


化学除草
中耕锄草

蹲苗促壮
术 弱苗偏管
防治虫害
控制肥水、扒土晒根,使苗“吃饱不喝 足”,多锄地,造成上虚下实,上干下湿的 土壤环境,促根下扎。
三、教学目标设计
•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玉米苗期生育特点及主攻目标;掌握玉米苗期
田间管理技术;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
•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趣”激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破重点,
化难点,使学生既学有所思,又学有所得。
•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营造亲切、和谐的氛围,对学生进行珍惜劳动成
“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 的“三蹲三不蹲”原则。蹲苗应在出苗后开 始拔节前结束。蹲苗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 形成“老小苗”等。
1.防治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等。 2.防治地上害虫:蚜虫、黏虫、棉铃虫等。
强调本节重点、难点是田间管理八 项措施。总结只有“苗期管的好,丰收 才确保”!
复习旧知 趣味导入 讲授新课 重点突破 课后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什么是苗期? 2.苗期生育阶段特点? 3.苗期田间管理主攻方向?
玉米(俗称苞米,棒子,珍珠米等)是我国主要的 粮食作物,被称为“杂粮之首”。它的全身都是宝, 可食用,推动食品加工业发展;可饲用,被誉为“饲 料之王”。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种好是基 础,管好是关键”,为了确保玉米稳产、高产,我们 必须从苗期抓起。而它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职业学校的生源情况较差,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负 债累累。这类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在设计课的时候 往往要多作铺垫,扫清他们学习上的障碍,保护他们 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不断探究、 启发,以“趣”激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心灵愉 悦的主动过程,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 发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的 习惯。
(五)、中耕锄草(防草荒,“苗旁浅,中间深”) (六)、适期蹲苗促壮(控上促下,以达壮苗)
二、苗期主攻目标
(七)、弱苗偏管(追偏心肥,防止大欺小) (八)、加强虫害防治(查病治虫,防病虫危害)
必做题:P91随堂练习 1,2,3,4,5
§4.3玉米的苗期管理技术
一、苗期生育特点
三、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一)、查苗补苗(防缺苗断垄,保证全苗)
(二)、间苗定苗(及间适定,保证植株整齐度)
(一)、营养生长阶段 (三)、浇水追肥(苗肥轻施,以肥调水)
(四)、化学除草(节省劳力,收效较好)
(二)、玉米根
五、学法设计
说起玉米,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学习中创设一种 有趣、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交流, 体现课堂的开放性与公平性。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 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趣味性,课堂既爽口又爽心,变“要 我学”为“我要学” ;变 “学会” 为“会学” 。
六、教学过程设计
§4.3玉米的苗期管理技术
一、苗期生育特点 二、苗期主攻目标 三、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一)、营养生长阶段 (二)、玉米根系
1.须根系 2.分布 3.作用
{ 须 胚根 初生胚根 次生胚根
{根
地上节根(支持根、气生根)
{ 系 节根 地下节根(次生根)
气生根(支持根)
次生根(地下节根) 根茎 侧生根
主胚学情分析 三. 教学目标设计 四. 教法设计 五. 学法设计 六.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教材分析
《玉米的苗期管理技术》是种植专业《农作物生产技术》第 四章、第三节。玉米是一门以实践为主体的专业基础及专业先 导课程。苗期在玉米整个生育时期起承上启下的重要链接作用, 如果苗期管理不好必然会影响玉米的长势,最终影响产量。通 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明确田间管理是决定玉米生产的关键,进而 深刻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内涵。根据专业培养 目标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不仅传授农事基础知识,扩大感性认 识,提高实践技能,还培养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和生产观念,建 立和巩固专业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