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总体规划
镇总体规划
![镇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b135249fab069dc51220135.png)
镇总体规划规划总目标:区域目标:打造冠县东部生态农业基地,做大商贸物流,提升特色旅游;自身目标:营造以工业、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的工贸生态小城镇。
定远寨镇的城镇性质为:依托镇工业聚集区,发展以工业为主,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为辅的现代工业小镇。
城镇规模:规划镇域人口2022 年为4.78 万人,2035 年为6.75 万人。
城镇人口2022 年为2.38 万人,远期4.90 万人。
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585.32公顷。
定远寨镇2022 年城镇化率为49.79%,2035 年的城镇化水平为73.01%。
镇区功能布局:空间格局:在定远寨镇区空间构建“一心、多点、两轴、三区”的空间格局一心:综合服务核心,在镇区布置的主要公共设施形成定远寨镇的行政、商业服务核心。
多点:保留并保护位于镇区内部的农田风光,打造农业公园,使其既可以作为城镇的特色景观节点,又可作为农业生产用地。
两轴:沿国道309与省道247形成的城镇两条发展轴三区:西部的流通运输服务区、镇区居住生活区,东部的工业园区。
城镇风貌:打造“城田相依,水泊其间”的城镇风貌。
“城田相依,水泊其间”:其一,城镇建设用地与农田风光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小镇田园风光名片。
其二,利用镇区内分布的的河流水系,打造镇区的滨水旅游观光名片,使镇区整体布局富有灵性。
物流园选址因素:产业基础及现状:定远寨镇区位于济聊馆高速冠县东高速路出入口,现状有物流产业、商贸物流基础。
但物流产业用地较为零散,布局较为凌乱。
为了方便管理与管控,于镇区西部规划一处物流园区。
地理位置优越:物流园区位于冠县和聊城中间地理位置,对于两个市场都有良好的可达性。
交通便利:物流园区位于定远寨镇区西部,高速路以北,国道309以南,省道247以东,距离高速出入口附近。
物流园区靠近高速、国道、省道等交通主干道,出入比较便捷。
与镇区相对隔离:物流园区位于镇区西部,交通相对独立,不会对镇区综合服务区和工业园区交通造成干扰。
乡镇总体规划整理PPT课件
![乡镇总体规划整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95bd77f61fb7360b4c65d0.png)
乡镇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 围内,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规划, 在调查、研究乡镇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的发 展趋势的基础上,对乡镇进行宏观分析, 原则地确定与生产发展相适应的城乡网络 系统中各层次乡镇的性质、规模、布局结 构、发展方向、位置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 地位和作用等,以获得最佳的生产、生活 和生态环境。
乡(镇)域规划的内容:
1、2、3、4:
P22
6
2、乡(镇)域规划的影响因素及其要求
2.1 乡(镇)域规划的影响因素
(1)地区自然条件: (2)地区资源条件: (3)人口分布:
(4)交通运输: (5)乡镇企业的分布:
(6)原有生产布局的基础和科学技术 发展水平:
7
2.2 乡(镇)域规划的基本要求
(1)积极发展村镇建设:要积极创造 条件,加速村镇的发展。
14
(6)确定进行新区开发和旧域改造、用地调 整的原则、方针和步骤。
(7)确定乡镇近期建设规划范围,提出近期 建设的主要工程项目,安排近期各项建设用 地。
(8)确定对历史文化名镇有保留意义的历史 文化古迹、革命纪念地或设施的保护措施。 对处于地震威胁区的村镇则要编制抗震防灾 规划。
(9)估算乡镇近期建设的投资。
1
2
第一节 乡(镇)域规划
在全局 范围内 乡镇发 展的指 导思想
3
4
1、乡(镇)域规划的任务及内容
乡镇区域的层次划分
乡镇居民点的体系结构,就是 乡镇居民点的等级、层次、性 质、规模、空间组合及其相互 联系等.是乡(镇)域规划的核心 与重点。
5
乡(镇)域规划的任务
乡(镇)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规划范 围内的现有村庄分布与规模情况、分布特 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六安市新安镇总体规划
![六安市新安镇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8de9f0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c.png)
壹 规划背景
近期:2008——2015年
规划年限
远期:2016——2025年
壹 规划背景
新安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 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积极融入六安市新一轮总体规划框架中去,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改良,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成为裕安区的领头军,
壹 规划背景
主要指标: l 新安镇总人口 13.5万人 l 镇区总人口 7.54万人 l 城镇化水平 55.8% l 人均建设用地 100㎡/人 l 人均绿地 23.7㎡/人 l 人均道路面积 11.2㎡/人 l 人均生活用水量 200升/人·日 l 人均生活用电量 1000千瓦时/年 l 供水普及率 100% l 电话普及率 40部/百人 l 大气环境质量 城镇达到二级标准 农业生态观光区达到一级标准 l 污水处理率 95% l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l 环境噪声平均值 50分贝
玖 城镇近期建设规划
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
拾 城镇建设管理准则
一、1、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山林、河流等均有城镇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新建、扩建、改建需要使用规划区土地 包括地上、地下、水域 ,必须向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选择申,严格按照一书两证制度执行,依法加强土地审批手续, 2、本规划按不同用地对城镇整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据国家用地分类标准,将城镇用地分为三类:即强制性用地、控制引导用地、灵活选择用地, 二、强制性用地 1、镇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湿地、水系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区, 2、城镇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镇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根据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城镇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
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0079f2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1.png)
阐述乡镇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周 边乡镇的相互关系。
自然环境分析
01
地形地貌
描述乡镇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 ,包括地势、地貌类型、地质构 造等。
气候条件
02
03
水文条件
分析乡镇的气候条件,包括气温 、降水、风向等气象要素以及气 象灾害的频率和影响。
描述乡镇所在地区的水文特征, 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及 其分布情况。
评估乡镇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情况,包括医院、卫生所和医 疗资源分配等。
文化体育设施
研究乡镇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情况,包括图书馆、体育馆和 活动中心等。
社会保障服务
分析乡镇的社会保障服务情况 ,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
社会福利等。
04 乡镇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发展规划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和质量。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PPP等方式,引导社会 资本参与乡镇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
加强资金监管
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 ,确保资金使用合法、 合规,提高资金使用效 益。
加强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
建立监督管理制度
制定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监督 管理制度,明确监督管理的职责 、权限和程序。
限建区
指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重要生态、景观、历史文化价值,但尚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区域,包括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 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限建区内可以进行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活动,但要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强度 。
适建区
指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较为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开发基础,适宜进行各类建设的区域,包括城镇建设用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等。适建区内要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注重环境保护 和生态建设。
安居镇总体规划文本
![安居镇总体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a2e9800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f.png)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铜梁县安居镇镇区总体规划文本(2022-202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目标及原则第三章规划性质、规模及用地范围第四章镇区发展战略目标第五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第六章古镇保护规划第七章旅游发展规划第八章镇区道路交通规划第九章镇区公用工程设施规划第十章镇区绿地系统规划第十一章镇区景观风貌规划及建造风格控制第十二章镇区防灾规划第十三章镇区消防规划第十四章镇区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第十五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第十六章总体规划的管理与实施第十七章附则附表:1.镇区规划用地平衡表2.公共建造项目配置一览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重庆市铜梁县安居镇镇区总体规划(下称本规划)是铜梁县安居镇镇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在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二条《重庆市铜梁县安居镇镇区建设规划文本》(下称本文本)是铜梁县安居镇镇区建设规划的法律性文件,是对规划的各项目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
第三条本规划的主要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镇规划标准(2022)》;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四、《重庆市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规定》;五、渝府发2002<214>号文批准的《铜梁县安居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六、《铜梁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七、《铜梁县安居镇建设规划》(1995-2022年);八、《铜梁县安居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四条本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根据安居镇在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城镇性质、发展规模、发展方向;针对历史文化名镇特点,结合实际提出符合发展需要的空间布局形态和各项建设安排及对外交通、内部交通、各种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解决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问题。
第五条本规划期限:近期2022-2022年,远期2022-2022年。
第六条本规划文件由《规划文本》、附件(说明书)和《规划图纸》组成,其中经批准后的《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具有法律效力。
乡镇总体规划文本(新2012)
![乡镇总体规划文本(新2012)](https://img.taocdn.com/s3/m/d07e643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8.png)
4、住宅类型以多层为主,其居住用地控制指标为:建筑密度25—30%,绿地率大于25%,容积1.0—1.5。
5、居住区应以居住组团或街坊的形式成片开发,集中建设。
6、规划全镇分为三个居住功能区。田坪居住区、金田居住区和廿棠居住
2、廿棠组团:包括廿棠居住功能区。
3、纺织工业组团:为浏阳市西区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第・27條居住建筑用地规划
1、居住用地是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住宅用地。
2、规划期内对现状居住用地内住宅进行逐步改造,并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5.广播电视。规划期末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
第•条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必须有补偿措施,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第46條严格保护好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和加强文物的修缮工作,严格控制污染和治理环境。
第三章城镇规划区
第J7■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确定城镇规划区,其用地包括城区建设用地、远景发展用地、近郊区及城市发展需要控制的区域。镇头镇城镇规划区范围由本次规划确定。
第-31條对外交通用地规划
1、对外交通用地是指镇际与镇域对外交通线路及各种设施用地。
2、省道211规划期内往北改线,全线控制红线36米,省道两则防护绿地不少于20米宽。
3、,近期在廿棠村规划…简易汽车站,远期改为公共停车场,在金田村新211省道旁规划布置…个汽车三级站。
第六章道路与交通规划
第-32條道路广场用地是指规划范围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等设施用地。
乡镇镇总体规划 PPT课件
![乡镇镇总体规划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ebc2fcfd0a79563c1e726a.png)
(12)、规划实施政策措施。
(13)、提出近镇区总体规划是镇规划区内各项建设的整体布置。
镇区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所在地区的镇域社会经 济发展计划以及镇域体系的分布规划,研究镇区的经济、 文化、科技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预测镇区的发展目标, 确定镇区的性质和规模,进行镇区的结构布局,统筹安 排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镇区总体规划是镇区详细规划 的依据。
送审稿审查后,按甲方提供的审查意见和公示意见汇 总,编制正式成果。
乡镇总体规划审批:
乡镇总体规划编制主体是乡镇人民政府,审批主体是上级人民政府。
总体规划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 区县城乡总体规划 主城区城市总体规划 区县城区城市总体规划 主城区镇总体规划
区县乡镇总体规划
编制主体 重庆市人民政府 区县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 区县人民政府
三、主要内容
《城乡规划法》第十七条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市、 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 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
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 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 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 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
镇区总体规划的内容:
(1)分析评价镇区范围内的用地条件,划定禁止、限制、 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
(2)确定规划区范围。
(3)明确功能分区和各单元居住人口分布。
(4)确定居住、工业、仓储、绿地、公共空间、主要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布局,提出土地利 用规范和要求。
(5)确定镇区内综合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 设施用地的控制范围和规模。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bba3ca79b89680203d82566.png)
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四川省丽景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O O九年十一月目录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 第一章背景及现状................................................一、规划背景....................................................二、现状概况....................................................三、镇区概况.................................................... 第二章规划依据、年限、原则和目标.................................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年限....................................................三、规划原则....................................................四、规划目标.................................................... 第三章镇村体系规划..............................................一、继光镇的区域战略地位........................................二、镇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三、产业发展规划................................................四、人口及城镇化预测............................................五、镇村等级、规模及职能结构规划 ................................六、镇域空间管制规划............................................七、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八、镇域环境保护和防灾规划 ......................................九、镇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十、镇域旅游发展规划 ............................................ 第二部分城镇建设规划 ............................................. 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一、城镇性质....................................................二、城镇人口及用地规模 .......................................... 第五章用地布局规划..............................................一、用地适应性分析 ..............................................二、城镇发展方向及用地选择 ......................................三、功能结构规划................................................四、用地布局规划................................................ 第六章绿地景观规划..............................................一、现状........................................................二、绿地系统规划................................................三、景观规划....................................................第七章道路工程规划.............................................. 一.现状概况及问题..............................................二、道路交通规划................................................ 第八章管线工程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二、排水工程规划................................................三、燃气工程规划................................................四、电力工程规划................................................五、通信工程规划................................................六、管线综合规划................................................ 第九章环保、环卫及防灾规划 ......................................一、生态及环保规划 ..............................................二、城镇环卫设施规划 ............................................三、城镇防灾规划................................................ 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一、近期建设用地选择 ............................................二、近期建设用地规模 ............................................三、近期建设重点................................................四、近期建设项目................................................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第一章背景及现状一、规划背景(一)灾后重建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致使中江县境内集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大量房屋倒塌、损毁,数万居民无房可居住。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36f324c52d380eb62946d66.png)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目录前言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5 土地利用现状图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 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镇总体规划
![镇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6cd57fee518964bcf847ce7.png)
村镇规划:中国现有500多万个村庄和5万多个集镇,分布在全国各地。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较大,村镇规划工作要在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和规划原则,因地制宜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村镇规划的编制分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两个阶段。
总体规划是在全乡范围内进行的村镇布点和相应的建设项目的全面部署,建设规划是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具体选定每个建设项目的定额指标,并确定规划实施的步骤和措施等。
具体的规划编制工作包括搜集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和进行规划的文字论证、计算数据及规划设计图纸等。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规定,村镇规划一般分为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两个阶段。
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是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和集镇布点规划及相应的各项建设整体部署。
村庄、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级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布点,村庄和集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庄和集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邮电、商业、绿化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
存在的问题:规划滞后,管理缺位由于资金困难和体制不顺等原因长,多数乡政府所在地没有编制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基本上没有规划。
有些乡即使编制了规划,但由于缺乏应有的执法监督和刚性管理,使得规划成了“纸上画画”,已不具有其科学指导村镇建设的作用。
整体规划不强不少村镇建设总体规划不强,没有将村镇建设看成一个整体,规划起点低、水平差、执行难。
其主要表现有:村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规划管理不到位,缺乏详细建设规划,自发建设严重;有的村镇规划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全,政府设施及公用设施配套不完善;“千房一面”的现象普遍,街景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的设计十分单调,品位不高;有的村镇规划则过分超前,脱离实际,无法实现;村镇规划缺乏理论指导和科学论证,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的现象较普遍。
基础设施差,安全隐患多许多村镇的建设水平低,功能不健全,建设华而不实,缺乏基本的基础设施,如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特别是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村乡镇尚未安装自来水,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多村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交通阻塞严重;绝大多数的村镇基础设施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狭窄,镇貌依旧;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些乡镇电力供应不正常。
双流太平镇发展总体策划和规划课件
![双流太平镇发展总体策划和规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afeb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9.png)
麓山大道
东山第二迅速通道
成城市域旅游环线 (6环)
太平镇
东山第一迅速通道
成自泸高速路
26
5、后发优势
灯下黑:在最明亮旳灯光底下,往往有不为人注意旳暗角。
太平镇地处双流县南部第三 圈层丘区,接受航空关键经济辐 射能力有限。同步双流诸多城乡 特色鲜明,资源突出,对太平形 成了“形象遮蔽”,所以长久处 于边沿区域。
24
3、碧波荡漾东风渠
n 东风渠原名东山浇灌工程,是解放后引都
江堰水浇灌丘陵地域农田旳一条干渠。东风 渠从太平镇流过,流经流经白马、迈进、二 郎、同心,长5.2公里。东风渠龙泉山隧道, 从东阳与白马交界处引出,沿小埝口河递上 进入小埝口,穿过龙泉山,流入张家岩水库, 出张家岩水库分南北干渠,南干渠入三叉湖, 北干渠入龙泉湖。
—— 最低综合成本、最大成长空间、最优区域规划。
31
第二部分 关键战略
32
关键战略
1、区域发展战略。 把太平旳发展与龙泉山脉、与两湖一山、与东山走廊旳发展紧密联络 起来。 2、特色发展战略。 体现地方特色,突出农林业要点和产业优势。 3、错位发展战略。 在定位上将太平和其他川西古镇以及城市化旳工业镇进行有效区隔。 4、产业集成发展战略。 依托产业集成,以生态为本,以人为本,以优化、节省、高效利用资 源为本,一产三产实现良好互动,让太平释放出最大价值,实现高起 点、可连续旳友好发展。
传播带动区域发展,带动新产业旳进驻,老式产 业旳提升,就业机会和税收旳增长,土地旳升值, 生活环境和水平旳全方面提升。
10
从价值到品牌
11
我们旳战略:发觉太平。
地理位置
太平镇位于双流县东部,北距成都30分钟车程,距城南卫星城华 阳镇15分钟车程;东与简阳老君镇相连,南与合江镇接壤,西与白沙 镇毗邻,北与龙泉驿隔河相望。伴随三岔湖旅游迅速通道与东山第二 迅速通道旳建成通车,太平镇纳入成都、双流、 龙泉驿、三岔湖等地旳半小时车程范围,成为 沟通南北、连接东西旳纽带。
乡镇镇总体规划
![乡镇镇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6152367a98271fe910ef92a.png)
编制镇总体规划方案时应作多方案比选。
镇总体规划方案的成果包括方案说明和图纸两部分。方案应简明 扼要。
3、评审阶段
成果形式
(1)城镇镇总体规划的成果包括:文件及图纸两部分。
(2)镇总体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文本是 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采 用条文形式写成。文本格式和文字应规范、准确、肯 定,利于具体操作。规划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及基础资 料汇编。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规划说 明的内容包括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 本。
镇区总体规划的内容:
(1)分析评价镇区范围内的用地条件,划定禁止、限制、 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 (2)确定规划区范围。 (3)明确功能分区和各单元居住人口分布。 (4)确定居住、工业、仓储、绿地、公共空间、主要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布局,提出土地利 用规范和要求。
六、乡镇总体规划的组成 1、镇域规划 2、镇区规划
1、镇域规划
镇域规划任务 : 对规划镇域范围内的现有村庄分布与规模情况、 分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 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明确村庄类型和发展方向、发展规 模,确定镇域体系结构,布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施等。
镇域规划的内容 (1)、明确镇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科学预测规划期内城 乡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 (2)、明确城乡空间规划结构、居住人口的分布。 (3)、划定镇域范围内空间管制区域。
《城乡规划法》第十七条
四、基本要求
(1)、积极发展乡镇建设
(2)、远近结合,新旧结合 (3)、充分考虑建设条件 (4)、节约土地 (5)、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
双流太平镇发展总体策划及规划
![双流太平镇发展总体策划及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0f9ed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e.png)
08
CHAPTER
结论与建议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双流太平镇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 了显著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 挑战,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 设、经济结构调整等。
展望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 的增加,太平镇有望在未来几年 内实现更加快速和可持续的发展 。
建议与措施
建议 1. 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2.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规划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
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太平镇的经济实 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环境目标
加强生态保护,提高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宜 居的城镇。
文化发展目标
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打造具有太平特色的 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
社会民生目标
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自然资源与环境
总结词
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详细描述
太平镇地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的过渡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 环境。该地区有山有水,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和生态旅游。同时,太平镇还 拥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为发展温泉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济发展现状与产业布局
总结词
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布局合理
策划理念
生态优先
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首 位,确保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
生。
创新驱动
鼓励创新,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提 升太平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化传承
挖掘和传承太平镇的历史文化,将文 化元素融入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中。
以人为本
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优化公共服 务设施布局,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详细描述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b44d5e85ef7ba0d4a733bdb.png)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2008~2025年)目录一、总则1二、发展目标2三、城镇性质与规模4四、镇域镇村体系规划4五、镇区总体布局规划8六、综合交通规划11七、城镇空间景观规划13八、工程设施规划14九、环保与环卫规划18十、综合防灾规划19十一、实施时序与近期建设规划20十二、规划实施对策与措施22十四、附则23一、总则第一条规划依据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创新型社会等统导经济社会全局的战略目标,衔接苍南县域发展格局,适应新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和宜山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统筹安排宜山镇各项建设事业,科学、合理地指导城镇建设,实现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等有关规定,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宜山镇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文件,凡在规划区内进行的土地及空间利用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凡因城镇建设需要编制各项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第三条规划原则1.区域统筹原则。
在苍南县域总体规划的框架内合理确定城镇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注重与灵溪、龙港两大中心城镇的功能和空间衔接,并充分协调周边钱库、金乡等中心镇之间的关系,在县域范围角度协调镇域空间要素与周边区域关系基础上,合理安排镇域内各项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2.城乡一体原则。
统筹考虑镇域内部城镇与农村、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关系,保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整体、协调、有序发展,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改变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实现镇域协调发展。
3.节约集约原则。
规划必须基于各项资源的集约利用与空间整合,尤其是土地的节约与集约使用及耕地的有效保护,以此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模式逐渐从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c96289bf705cc17552709ae.png)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目录前言1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总则5土地利用现状图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镇总体规划基本工作流程
![镇总体规划基本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2100c7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1.png)
•
7、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评价
•
8、镇域内建设用地分析
•
9、公共配套设施现状与评价
•
10、道路交通现状与评价
•
11、市政公用设施现状与评价
•
12、环境保护情况分析与评价
•
13、历史文化资源
•
14、镇域内主要单位规划意向调查与总结分析
•
15、镇域内存在旳问题及对策
• 基础资料汇编:
• 1、• 4、社会经济统计表格 • 5、主要单位统计表格 • 6、其他统计表格
• 现状调研阶段必须提交下图纸:
• 区域位置图。 • 土地利用现状图。 • 用地分析图。 • 现状建筑质量评估图。 • 现状管网图(主要为排水和电力管网)。
• (3)应提出旳问题: • 工作思绪 • 需调查旳基本资料 • 工作进度安排 • 有关调查表格
A、1:2023电子地形图(电子版) B、现状管线及道路图纸(电子版) C、主要单位地籍图(电子版) D、统计资料 E、十一五发展规划 F、镇发展设想 G、地方志 H、其他有关文字资料
• (4)应注意旳问题:
2、现场踏勘
• (1)交流形式:现场交流 • (2)参加人员:镇有关人员、设计人员 • (3)准备旳材料: • 纸制地形图(1:2023) • 数码相机
• (4)应处理旳问题:
• A 、回收现状调查表格及有关资料 • B 、要点场合拍照并编号 • C 、熟悉本地环境及地形 • D 、熟悉本地现状发展情况 • E 、明确现状道路名称、宽度、长度等信息 • F 、明确现状主要基础设施布局
4、方案阶段
• 规划方案阐明书。方案阐明书应涉及:规划基本思绪、地 域发展目旳、各项规模旳论证根据与过程、影响本地域规 划旳重大原因分析以及对方案旳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总体规划
《即墨市金口镇总体规划(2013-2030)》批前公示
2013年4月,金口镇人民政府委托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承编《即墨市金口镇总体规划(2013-2030)》(以下简称“金口总规”)。
2015年5月,“金口总规”通过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2015年7月,“金口总规”通过专家及即墨市相关部门评审会。
为加强公众参与,发挥公众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城乡规划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对“金口总规”进行社会公示,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为规划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次规划公示期限为三十天,公示期为2015年7月30日至8月30联系电话:0532-********
地址:即墨市金口镇人民政府、即墨市店集中心社区管理委员会
公示内容如下:
一、规划背景
1、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抓住了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突出矛盾,实现城镇化的健康、高质量和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关键在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并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生态保护、生态边界、历史文化保护、地方财政、社会公共事业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2、大青岛全域统筹发展时代背景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将被培育成国家级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这也为即墨东部城镇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青岛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战略,大青岛城市发展空间由环胶州湾地区向全域拓展,全域统筹的重点是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重点是南北统筹,这也为即墨金口小城镇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3、即墨行政区划调整
2012年即墨行政区划完成新一轮调整,金口镇由店集中心社区和金口中心社区组成,全镇总面积为194平方公里共约8.1万人。
调整后,区域资源重新整合,区域定位进一步明确,金口镇将迎来全面深入发展机遇期。
4、即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2012年即墨行政区划调整;2013年即墨新一轮总规编制;2014年即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打造宜业宜居的特色精品城市和开放型现代化城市的目标”。
为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即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作用,实现即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特组织编制本次金口镇总体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2013--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三、规划范围
镇域范围:即金口镇行政管辖区,面积194平方公里;
规划区范围:即规划建设发展区,面积8.6平方公里。
四、镇域空间结构
规划在镇域形成“两心、两轴、两带、多节点(特色村)”的空间布局结构。
两心:金口中心社区和店集中心社区两个综合服务中心;
两轴:田新路(S603)生活服务拓展轴和老莱青路产业延伸发展轴;
两带:店集河滨河景观带和莲荫河滨河景观带;
多节点(特色村):主导集聚型、现状保留型、特色发展型居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