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话克隆》教学建议
初中生物_第二节 克隆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题: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克隆技术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教材分析]前面学生学习了植物的营养繁殖和组织培养技术,但往往不认为它们属于克隆技术,大多数学生认为克隆羊“多莉”为代表的动物克隆才属于克隆技术。
在本节课中,通过植物克隆的实例引入新课,能够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克隆技术,有助于学生理解克隆技术的实质。
本课是以生物的遗传为基础,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讨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思考科学技术的双面性。
教材主要包括“克隆技术及其应用”和“克隆技术与伦理”。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学会收集资料,能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到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收集有关克隆人方面的信息,增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教学方法:1.本节教学内容可结合第一节的内容,组织学生展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和社会伦理问题”的讨论,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成若干具体问题,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克隆人的伦理问题、生物武器制造和应用的安全问题等。
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查找资料,确定论述的主要论点和论据,选择论述的方法和手段,形成对于生物技术引发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的认识,使学生明白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2.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法指导:自主预习准备、独立看书思考、师友互助、小组讨论、探究交流、展示汇报、当堂测评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制作“克隆羊‘多利’”培育过程的课件,收集一些克隆动物的资料、图片。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克隆人的利与弊”有关资料,为辩论活动准备有力的证据。
科学发展话克隆
《科学发展话克隆》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动植物一些基本的生殖方式之后,进一步了解关于克隆技术等无性繁殖方面的知识。
属于本单元拓展性的一课。
我的设计理念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要求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获得关于克隆羊多利的各种资料,形成对“克隆”这种科学技术的简单理解。
并提出思考讨论的问题“对小羊多利的诞生你怎样看”。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甚至辩论,使问题深化,从而对于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这样一个事实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进而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发展,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整节课通过了解克隆技术,感受克隆技术到体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重大意义,环环紧扣,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的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想要了解的克隆技术查找相关资料,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关于克隆的相关信息。
2.对资料进行处理和筛选,并能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分类。
(科学知识)1.知道生物除了有性繁殖之外还有一些无性繁殖的方式。
2.知道克隆技术,初步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影响,并且意识到该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从而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和事物的两面性。
2.产生由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准备有关无性繁殖的图片资料和有关克隆羊多利和克隆技术的光盘以及课件。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谈话:《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招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出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加战斗。
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克隆技术”。
克隆技术何以如此神通广大?(板书课题)二、介绍无性繁殖1.谈话:植物界的扦插、嫁接、根繁殖、茎繁殖等都是无性繁殖,这些我们都已经学习过了。
除此之外,在低等动物中还存在着如下的繁殖方式:(1)讲解出芽繁殖(出示水螅的图片)水螅在一定条件下会从母体的细胞壁上长出一个小芽,小芽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形成一个新个体。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如“克隆”、“基因”等。
(2)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3)培养学生对科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认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性质,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命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的理解。
2. 克隆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1. 克隆技术的相关科学原理的理解。
2. 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关系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掌握基本概念,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理解深度。
3. 案例分析:选取相关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培养实践能力。
4. 课堂讲解:结合实例,讲解克隆技术的相关原理和应用。
五、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
2.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3. 第二课时:深入学习课文,探讨克隆技术的应用及其伦理问题。
4. 第三课时: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实际应用。
5. 第四课时:总结与拓展,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问题的意识。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评估其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解题思路,以确保教学效果的优化。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生物科技的兴趣。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1. 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2. 课文中所涉及的科技名词和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
2.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克隆技术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3. 新课教学: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延伸:讨论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掌握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交流。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生物科技实验室,了解克隆技术的实际应用。
2. 邀请生物科技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发展话克隆》PPT说课教学课件
年 , 一 只 叫 做 拉 夫 尔 的 大 老 鼠 终
2002 15
骡子是不能生育的,除非采用克隆技术,2003年,美国 爱达荷州研究小组成功地克隆了一只叫做格姆的骡子。 据悉,它不仅是第一只被成功克隆的马科动物,而且它 也是第一只被克隆的无法生育的动物。
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 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
而,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 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就比如一些 生物技术,生物安全。近年来,特别是美国“炭疽感染事件”后,生 物安全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生物安全术语也经常见诸于政府或非政 府组织文件,见诸于各类媒体。
克隆技术的应用为人类解决人口生存质量 和资源缺乏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 方法,然而,克隆技术本身,尤其是克 隆人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我们要把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质量的提 高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克隆技术应用的价 值标准,使这些高科技术更好地为人类 和社会服务。
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 的生活。[1]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 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 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 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 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 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 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9. 根据信息克隆生物有早衰性,"多利"也是,因而已逝世.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命不再宝贵!!!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奇妙的克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克隆”的相关知识。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和结构。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课文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3)培养批判性思维,对课文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3)对课文观点的分析和评价。
2. 教学难点:(1)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课文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克隆技术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文章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讲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分析课文观点。
5. 练习巩固:(1)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及时批改练习题,给予学生反馈。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巩固: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课后反馈: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观点。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克隆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科技发展话克隆-湘科2001版四年级下教案
科技发展话克隆-湘科2001版四年级下教案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克隆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然而,克隆技术所引发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教案旨在通过“科技发展话克隆”的话题来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探讨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道德素质。
二、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改变;2.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探讨科技发展带来的利与弊;4.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科技对于人类生活的改变;2.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3.科技发展带来的利和弊;4.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引入话题:“你有没有听说过克隆?”2.提问学生:“你们对克隆有什么了解?”3.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了解学生对于克隆的基本认识和看法。
2. 讲授新课(30分钟)A. 科技对于人类生活的改变1.让学生想一想,人类发明了什么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看看是否有跟科技有关的经历?3.讲述一些科技发展的历史故事,比如蒸汽机、电灯等。
B. 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1.介绍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克隆等;2.分享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比如动植物克隆、药物研发等。
C. 科技发展带来的利和弊1.分享科技带来的好处,比如方便、快捷、舒适等;2.分享科技带来的弊端,比如依赖性、伦理道德问题等。
3. 拓展活动(40分钟)1.分组讨论: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2.模拟辩论:科技发展对于人类的益与弊;3.小组合作:通过网络搜索,了解不同的科技应用案例,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4. 总结归纳(10分钟)1.当堂点名,让每个学生表达一下对于这节课的感受;2.总结归纳:科技发展的历程、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科技带来的利与弊等;3.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发问方式了解人工克隆的发展和伦理问题。
五、教学后记1.上课前,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科技文章、观看科技纪录片等方式提前了解与本课相关的内容;2.教师需要预先了解学生对于科技和克隆的基本认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3.教师要在教育道德伦理时遵循科学的、严格的标准,不得以主观的、片面的观点误导学生。
《科技发展话克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湘科版2001》
《科技发展话克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2. 掌握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意义;3. 能够辨别克隆技术在生物学、医学以及生命伦理等方面的影响;4. 思考克隆技术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导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 克隆技术的历史进程;3. 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流程;4. 克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5.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及社会影响;6. 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导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实验现场等形式展示克隆技术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定义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复制同一生物体中某个部分或整个生物体的过程,可以分为植物克隆和动物克隆两类。
2. 历史进程:克隆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为止,克隆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涉及到动植物、微生物等多个领域。
三、基本原理及流程(20分钟)1. 动物克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细胞核移植和胚胎分裂等步骤。
2. 植物克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无性生殖和组织培养等方式。
3. 实验操作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演示克隆技术的基本流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
四、应用领域及意义(15分钟)1. 生物学领域:克隆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基因功能、生物发育等课题。
2. 医学领域:克隆技术可以应用于疾病治疗、器官移植等医学领域。
3. 生命伦理问题:克隆技术引发了很多伦理争议,如克隆人类等问题。
五、讨论与总结(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按小组讨论克隆技术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反思,思考克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克隆技术的小论文,包括克隆技术的定义、历史发展、基本原理、应用领域等内容;2. 收集相关新闻报道,讨论克隆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及影响;3. 自主选择一篇与克隆技术相关的论文进行阅读和摘要,分享给同学们。
湘科版四年级科学科技发展话克隆教案
湘科版四年级科学科技发展话克隆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的发展。
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2、关注与克隆技术有关的生物繁殖技术问题。
科学知识
1、知道克隆是生命科学中一项巨大的技术工程。
2、了解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准备
有关克隆技术的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学生谈:“克隆技术知多少”?
二.阅读了解克隆技术
1、学生通过阅读、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克隆技术
2、组织小型辩论会:主题: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约20分钟)
正方:正面﹥负面
反方:负面﹥正面
要求双方在简要提出本方观点后,进入辩论阶段,用3分钟时间做总结陈词。
3、教师简要评述辩论会学生的表现
4、教师向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
提出希望:今后保持对生物繁殖技术发展的关注,注意资料的搜集。
【教学反思】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
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科技发展话克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湘科版2001》
《科技发展话克隆》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原理;2.掌握克隆技术在科学钻研和医学领域的应用;3.了解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及争议;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克隆技术的观点和原理;2.克隆技术的发展历史;3.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科学钻研中的应用;4.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及争议。
三、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引入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克隆技术的现实意义;2.小组讨论: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就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克隆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让学生亲身体验克隆技术的奇奥的地方。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克隆技术的观点和原理1.通过讲解克隆技术的观点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观点和操作原理;2.引入相关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克隆技术的发展历史1.讲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克隆技术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冲破;2.通过历史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轨迹和影响。
第三课时: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科学钻研中的应用1.介绍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科学钻研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广泛应用领域;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效果和意义。
第四课时: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及争议1.讲解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及争议,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背后的伦理困境和争议焦点;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观念。
第五课时:实验演示1.进行克隆技术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克隆技术的操作步骤和奇奥效果;2.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加深对克隆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评判:通过学生的教室表现、参与讨论和思维深度等方面评判学生的进修情况;2.作业评判:安置相关作业,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并展开拓展性思考,评判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3.实验报告评判: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判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初中生物_克隆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虽然学过职务的营养繁殖和组织培养技术,但往往不认为他们属于克隆技术,大多数学生认为以克隆羊“多莉”为代表的动物克隆才属于克隆技术。
因此,在本节课中,通过《小羊“多莉”的烦恼》的情景剧表演,引入本节课新课,通过引导学生描述克隆技术的过程,让学生总结出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也属于克隆技术范畴,从而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克隆技术,有助于学生理解克隆技术的实质。
引入用的情景剧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教科书中的资料和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并掌握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最后,通过与“试管婴儿”的比较,最终形成科学的概念。
学生开展辩论活动时,一定会出现“无人发言”或“无秩序发言”两种极端现象,教师要在课前明确辩论活动的流程,明确双方辩手的人员组成,并明确每位辩手的职责。
辩论过程中,辩手也会出现偏离辩论主题的情形,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在最终知识梳理时,为学生总结辩论主旨,让学生明确利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信息交流能力。
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课堂教学思路明晰,能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课前演讲给学生提供了分享生物学知识的舞台,让学生将获取生物学知识成为一种习惯,将分享生物学知识作为一种快乐,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课堂教学形式新颖,情景剧及辩论赛的设计,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展示了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有效促进学生发展,高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重点难点。
《科技发展话克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湘科版2001》
《科技发展话克隆》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克隆技术的观点和发展历程;2. 掌握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领域;3. 讨论克隆技术的伦理和道德问题;4. 分析克隆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克隆技术?2.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3. 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4. 克隆技术的伦理和道德问题;5. 克隆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图片或案例引入克隆技术的观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与讨论:讲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原理和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知识。
然后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3. 实践与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探讨如何合理应用克隆技术,同时注意避免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4.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让学生对克隆技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展望克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四、课后作业:1. 小组讨论:讨论克隆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写出你们的观点和看法;2. 个人思考:思考如果你有机缘克隆一个人或动物,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3. 拓展阅读: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了解更多关于克隆技术的知识。
五、评判方式:1. 参与讨论:根据学生在教室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进行评判;2. 作业完成情况:评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3.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教室测试或问答,检测学生对克隆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克隆技术的观点,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引导他们思考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思考克隆技术的影响。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2《克隆技术》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设计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组织课堂辩论,引导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利弊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克隆羊“多利”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克隆技术吗?它是什么原理呢?”
2.学生分享自己对克隆技术的了解,教师总结并简要介绍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应用。
3.教师强调克隆技术在我国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授新知
6.加强课后辅导和拓展阅读,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等途径,深入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前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评价方式多元化,结合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克隆技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克隆技术的奥秘。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思考中掌握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克隆技术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克隆技术的具体过程。例如,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动物克隆和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步骤,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克隆技术的短文,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科学发展话克隆》PPT课件
8 克隆技术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损伤。成年人的神经组织没有 再生能力,但干细胞可以修复神经系统损伤。
9 在体外受精手术中,医生常常需要将多个受精卵植入子宫,以 从中筛选一个进入妊娠阶段。但许多女性只能提供一个卵细胞用 于受精。通过克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个卵细胞可以克 隆成为多个用于受精,从而大大提高妊娠成功率。
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 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和翻倍(港 澳台的意译),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 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 同,但大多行为 思想不同。
克隆羊多莉
伊恩·维尔莫特与克隆羊多利
克隆羊多莉的一生
1996年7月5日一只妊娠了148天,体重为6.6千克,编号为 6LL3的小绵羊“多莉”来到这个世界,它是科学家们用克隆 技术“复制”出来的。
克隆技术的应用为人类解决人口生存质量 和资源缺乏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 方法,然而,克隆技术本身,尤其是克 隆人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我们要把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质量的提 高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克隆技术应用的价 值标准,使这些高科技术更好地为人类 和社会服务。
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 的生活。[1]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 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 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 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 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 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 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克隆技术的未来前景——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5教案思考
克隆技术的未来前景——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5教案思考克隆技术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技术,它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复制一份完全一模一样的生命体。
自从达芬奇画出人体剖面图后,人类就开始了解到人体是由各种不同的器官组成的。
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在实验室中利用细胞生物学技术从一个细胞分裂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在服用适当的营养物质后,这些细胞可以发展成为与原来相同的身体组织。
我们也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来复制某些物种,逐渐形成生命科学的另一个新方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克隆技术一直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自从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克隆技术在人类社会中开辟了崭新的前景。
我们可以完全复制某些物种,如农作物和家禽,甚至某些动物,如小猫和小狗等。
这种技术非常有用,因为我们可以复制出更多优秀的物种,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在未来,甚至连人都可以被克隆出来,这样无疑会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的格局。
利用克隆技术可以不断带来新生的机会。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在实验室中进行生化研究,以及更加立体化的熟悉和深入研究生物。
科学家可以通过复制某些物种来研究它们的发展模式、生命过程和生态角色等等,从而更好地保护和控制各种生态环境。
用克隆技术可以解决某些碳足迹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统的人工繁殖方法仍会产生一定的碳足迹,比如养殖业或其他饲养场。
克隆技术可以更加高效和快速地实现这些工作,减少碳排放和环境影响。
克隆技术可以应用在医药领域,例如在药物研发以及组织和器官移植领域等。
未来,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治愈各种疾病的方法和途径,为人类的健康和妇女的安全提供更多保证。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改善农作物与动植物及其他生物的品种。
例如,草莓和葡萄之间可以被复制和嵌套,以形成更新和更耐旱的品种,以应对气候变化对种植的影响。
然而,尽管克隆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我们还需要深思和理解克隆技术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说,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社会上的一些排斥和不信任,因为理论上它可以被用于破坏生命原则或援助人类的想象力梦想。
讨论为什么禁止克隆人?
讨论为什么禁止克隆人?一、课题分析1、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有关克隆人方面的信息、资料,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能通过分析得出克隆人的利与弊。
(2)初步学会收集和处理有关克隆人方面信息、资料的方法,及具备一定的从资料、信息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3)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通过一定的途径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进行辩护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2、背景描述众说纷纭克隆人电脑大王比尔·盖茨在谈及克隆人的时候认为,“当然应该克隆人,如果谁第一个掌握了这个技术,他就是我真正的,也是唯一的对手。
”英国作家赫胥黎则认为,“人类科技发展到足以复制自身时,便是世界陷入混乱之时。
”上述两种观点,代表了人们对克隆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对克隆人持支持态度的人们普遍认为,克隆人绝对是科学上了不起的进步,克隆技术必将创造21世纪的辉煌。
科学家们看好克隆人的许多诱人之处,如为不育夫妇提供后代;控制后代的性别;提供自己选择的某一特定基因型的后代;复制健康人,以避免遗传疾病的危险;复制伟大的天才或绝代佳人,以提高人口素质;提供大量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人,用于科学研究;复制完全一样的人从事某些特殊职业,如士兵;生产每个人的胚胎复制品,并冷冻起来,需要时作为备用器官的来源等。
在克隆人的这些用途中,为不育夫妇提供后代和作为备用器官的来源,可能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很多不育夫妇不想领养别人的孩子,通过克隆人,只要取一个夫妇自己的体细胞,就可以得到外貌、性格和其他特征都与自己相似的克隆人,这样的孩子其实就是自己的亲骨肉,当然能被夫妇们所接受。
另外,我国传统思想认为“中年丧子”是人生中的一大不幸,这在目前我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如果子女不是因疾病死亡,而是因车祸那样的意外死亡,许多家长往往无法承受这种打击。
如果能从子女身上取出细胞克隆,这对家长而言,无疑是看到了子女的复活、再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发展话克隆》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有关克隆技术的多媒体资料。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教学时间建议用1课时。
教学导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目前对克隆技术的了解,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阅读了解克隆技术
本课旨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搜集资料等方式激发学生关注克隆技术的发展,初步认识到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课前教师要调查学生目前对克隆技术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克隆的资料。
2、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请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向同学介绍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3、学生由于年龄及掌握资料的限制,对“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不可能理解得很清楚,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和提供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向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
同时鼓励学生今后保持对生物繁殖技术发展的关注,注意资料的搜集。
评价建议
1、能否列举出几个利用克隆的方法繁殖后代的成功事例。
2、能否参与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