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阶段-静力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静力分析教案

高中物理静力分析教案

高中物理静力分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静力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平衡力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静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静力的概念和特点;
2. 平衡力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应用静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
1. 静力的概念和特点;
2. 平衡力的计算方法;
3. 静力分析实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平衡力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兴趣,引出静力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静力的概念和特点:讲解静力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静力的重要性;
3. 学习平衡力的计算方法:讲解平衡力的计算方法,包括平衡力的方向和大小的计算;
4.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平衡力的计算方法;
5.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应用静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6. 拓展:介绍静力分析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7.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教具
2. 实验仪器
七、教学评价
1. 练习题
2. 实验报告
八、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静力学基本方法课件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静力学基本方法课件

由几何关系知
A
cos L l
2R
R L+Δl
由力△与几何△相似得
O
k l G l G L
L l R
kR G
R G
FT
cos
kRL
2RkR
G
cos1
kL mg
2kR G
FN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与水平面保持静止,斜面上有一重为 G的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 θ,现给A施以一水平 力F,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求水平推力F多大时物体能 在斜面上静止 ?
大小及F1和F2的夹角θ,且θ为钝角,则当F1、F2大小相等
时,它们的大小为

F cot .
2c;Fo当s F1有最大值时,F2大小 2
θθ
F1 F2 F2
2F
F1 θ
F2 F
尽量取整体 需“化内为外”时取部分 方程数不足时取部分 整、分结合,方便解题
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表面光
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不可
伸长的轻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向左移一小段
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移动后的平衡状态与原来相比,AO杆对P
环的A支. F持N不力变FN,、Ff变摩大擦力, FFTf变及大细绳上的拉力FOT的变化情况P 是A
B. FN不变,Ff变小, FT变小
nM
FT 2 n g cot 2
Mg
cot
2 2
α
2
FNi
Fi
△mg
压延机由两轮构成,两轮直径各为d=50 cm,轮间的间隙为a=0.5 cm,两轮按反方向转动,如图上箭 头所示.已知烧红的铁板与铸铁轮之间的摩擦系数μ= 0.1.问能压延的铁板厚度b是多少?

高三物理静力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静力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静力学知识点总结高三物理静力学是物理课程中的一大难点,也是考试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重点。

它涉及到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加速度、力的平衡和分解、杠杆原理等内容。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总结高三物理静力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力的平衡和分解在物理静力学中,力的平衡和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力的平衡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即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

力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的过程。

首先,我们来讨论力的平衡。

在静态平衡中,物体所受合力为零,这意味着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为零。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当我们对物体进行力的分析时,可以通过合力的概念来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合力为零,则物体处于静态平衡状态;如果合力不为零,则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

其次,我们来谈一谈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的过程。

常见的力的分解有水平力和垂直力的分解。

例如,当一个物体受到斜面的作用力时,我们可以将该力分解为与斜面垂直的分力和与斜面平行的分力。

通过力的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大小,有助于解决具体问题。

总结一下,力的平衡和分解是物理静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力的平衡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力的分解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这些概念在解决物理问题中非常有用,同学们要理解并熟练应用。

二、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物理静力学中的又一重要知识点。

它描述了一个杠杆平衡的条件和原理。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杠杆的定义。

杠杆是由一个可转动的支点和两个伸出的杆组成。

通常,我们使用杠杆来产生力的放大或方向改变。

而杠杆原理就是描述杠杆平衡的条件。

在静态平衡的杠杆中,根据杠杆原理,两个力矩之间的关系为:力矩1乘以力臂1等于力矩2乘以力臂2。

力矩是由力和力臂共同决定的,力臂是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这一原理可以用公式表达为:力1 ×力臂1 = 力2 ×力臂2。

高考物理静力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静力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静力学知识点总结引言:高考物理静力学是高考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也是学生们备考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力和力的平衡关系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静力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助力学生进行复习备考。

一、力的性质和平衡条件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量,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是矢量量,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物体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合力为零、力的合力矩为零两个方面。

力的合力为零意味着物体受力平衡,不会发生运动;力的合力矩为零意味着物体的转矩平衡,不会发生转动。

学生在考前要熟练掌握这两个平衡条件,通过画图和列方程等方式解决与平衡相关的问题。

二、重心和重力重心是物体受力平衡时,位于物体内的一个点,它在物体中垂直中心线上,且离任意一侧物体的各分质量中点的距离都相等。

重心是物体受力平衡时世界的唯一位置。

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它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地心。

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应根据重心的性质和重力的作用方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例如,当一个物体在斜面上时,重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力,通过分解力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弹簧力学弹簧是一种弹性体,它受力变形,力的大小与变形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弹簧力学是研究弹簧的弹性力和变形之间关系的分支学科。

胡克定律是描述弹簧力学的重要定律,它表明弹簧受力的大小与其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方向与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胡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kx,其中F是弹簧力的大小,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变形的长度。

学生们在学习弹簧力学时,需要熟练掌握胡克定律的应用和推导。

在解题时,根据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变形长度可以计算弹簧力的大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弹簧力的方向。

四、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所施加的上升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高中物理静力分析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静力分析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静力分析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理解静力的概念及作用2. 掌握静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学会利用静力分析解决物体平衡问题教学重点:1. 静力的定义和特点2. 物体在静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教学难点:1. 静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法2. 静力分析中受力平衡的条件和理论基础教学内容:1. 静力的概念和特点2. 静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利用静力分析解决平衡问题的实例分析教学过程:1. 静力的介绍(10分钟)a. 什么是静力?b. 静力的特点是什么?c. 静力对物体的影响有哪些?2. 静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5分钟)a. 静力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b. 如何进行静力分析?c. 静力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3. 解决平衡问题的实例分析(20分钟)a. 利用静力分析解决物体平衡问题的步骤是什么?b.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应用静力分析解决平衡问题4. 练习与检测(15分钟)a. 学生进行相关练习b. 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做总结教学反馈:1.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2. 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静力分析能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更多静力分析问题,并进行实际应用2. 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力教学评价:1. 通过练习和检测,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2.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和表现,对教学进行评价和改进教学素材:1. 教科书相关章节内容2. 实例分析案例3. 练习题和课堂练习材料教学环节设计:1. 多媒体教学2. 互动问答学习3. 小组合作探讨4. 个人练习与检测教学反思:1. 如何更充分地引导学生探索和应用静力分析方法?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静力学高三复习》PPT课件

《静力学高三复习》PPT课件

O F5 F4
F3
练习六、判断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斜面对物体 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练习七、 D、E、F为三边中点,求三个力的合力。(用O、 A、B、C、D两个字母表示)
A
D O
F
B
E
C
练习八、优化
A D
O
G
B
C
4、求合力的方法:作图法、计算法
5、一个力常见的几种分解情况
(1)已知一个力(大小和方向)和两个分力的方向, 则两个分力 有确定值。 注意:已知一个力(大小和方向)和两个对称的分力 方向,当两个分力的夹角增大时, 分力的数值增大。 (区别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F1 F2 F合 F1 F2
(2)一个力有无数种分解情况,
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无数个力。
练习一 如图,AB为半圆的一条直径,AO=OB,P为圆周上任意一点, 则在P点作用的三个力的合力为( (F2为已知力) )
练习二
三个共点力平移后可形成如图三角形,则合力为( (F1为已知力) )
F1
注意:重力不等同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重力的大小:
G=mg
相 关 因 素
重力恒量(重力加速度) 万有引力常量
g
r ( 即 R + h )—— 物体距星体 质量中心的距离 注意:1、如何测量物重。 2、实重、视重问题。(通常,视重变化,实重不变。)
物体在某处的重力(实际重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 (即匀速、加速或减速)无关。
6、实际情况中如何分解一个力?
步骤: (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解方向
(2)根据平行四边行定则确定分力
优化练习教师P13、11
7、正交分解法 (1)正交分解法: 将一个力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 FX =F·cosθ FY =F·sinθ tanθ = FY / FX

高三静力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静力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静力学知识点总结静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受力的平衡关系。

在高三学习中,静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以下是对高三静力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力、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和力的大小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用矢量表示,通常用F表示。

力的作用点是力作用的物体上的一个点,力的方向是力作用的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方向,力的大小是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大小。

二、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平衡条件是物体受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力的平衡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1.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合力为零。

这是因为物体所受的弹力、重力、摩擦力等力互相平衡,使物体不发生运动。

2.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合力为零。

这是因为物体所受的推力与阻力相互平衡,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 物体做曲线运动: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相互平衡,使物体能够保持在曲线上运动。

三、力的分解与合成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与坐标轴或其他方向垂直的两个力的过程。

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按照一定规则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力的分解与合成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斜面上物体的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力。

四、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是解决物体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受力分析时,需要考虑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受力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绘制力的示意图:将物体和作用于物体的力分别用简化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

2. 选取合适的坐标系:选取一个方便分析的坐标系,通常选择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作为参考轴。

3. 写出物体所受的所有力:将物体所受的各个力按照示意图中的箭头方向写出,同时标明力的大小。

4. 应用力的平衡条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分别列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的方程。

5. 解方程求解:根据所列出的方程解方程组,求解未知数,得到问题的解。

五、力矩与力偶力矩是描述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用M表示。

高一静力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静力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静力学知识点总结静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处于静止或平衡状态时的力和力的作用点以及力的平衡条件。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静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将对高一静力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力的特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形状、速度或者方向。

2.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单位,方向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二、平衡条件1. 力的平衡条件: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力的合力为零。

2. 平衡力:为了使物体保持平衡,存在一组相互抵消的力,称为平衡力。

三、重力和重力对物体的作用1. 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垂直指向地心,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 重力的计算:重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 F = mg 来计算,其中 F 表示重力的大小,m 表示物体质量,g 表示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 m/s²)。

3. 重力对物体的作用:重力使物体受到向下的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在平衡状态下,重力与物体受托力相等。

四、支持力和弹力1. 支持力:是支撑物体的力,垂直于支撑面,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2. 弹力:当物体被弹性物体(如弹簧)压缩或拉伸时,弹性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称为弹力,大小与物体与弹性物体的形变有关。

五、摩擦力1. 摩擦力:是两个接触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2. 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物体相对静止时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称为动摩擦力。

六、受力分析与力的合成1. 受力分析:通过受力分析,可以确定物体所受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合成: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可以利用力的合成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七、物体的平衡1. 平衡的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合力矩为零。

2. 物体的平衡类型:平衡状态根据物体所受力的平衡情况可分为平衡静止和平衡转动两种类型。

综上所述,高一静力学的知识点涵盖了力的特点、平衡条件、重力、支持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与力的合成以及物体的平衡。

高中物理讲义_03静力平衡

高中物理讲义_03静力平衡
24/64 結束
三-3
力矩與力矩的平衡
解「靜力矩平衡」的標準步驟:
(1)分離物體:先選定欲討論的目標物,系統 若呈平衡狀態,則該目標物也呈平衡狀態; (2)分析目標物的受力情形:包括個數及方向; (3)選擇支點(最多力通過的點最適合),並 找出各力的力臂及力矩的方向; (4)力矩平衡方程式(動畫:向右滾向左滾): 順時針的力矩和=逆時針的力矩和 (5)解聯立方程式。
34/64 結束
三-4
重心與質心
穩定度:物理系統保持現狀的難易程度
(1)穩定的條件
①若物體的重心未落在底面積之外,則受擾動之後仍 能回至原來的狀態而保持穩定; ②若物體的重心已超出底面積的範圍,則重力產生的 力矩將使物體翻倒而變動至另一個穩定狀態。
③動畫:手動疊木塊
35/64 結束
三-4
重心與質心
(2)轉動平衡-處於力矩平衡的狀態:物體所 受的合外力矩為零、做等角速度運動,即
3/64
結束
三-2
力的種類
力與力的平衡
(1)依據接觸與否:
①接觸力:施力體必須與受力體相接觸才能產生作用 力,例如:繩力、摩擦力、擠壓力、......。 ②超距力:施力體不必與受力體接觸便可以產生作用 力,例如:萬有引力、電力、磁力、......。
11/64
結束
三-2
力與力的平衡
力的合成與分解
(2)力的合成
①三角形法:
②平行四邊形法:
12/64
結束
三-2
力與力的平衡
力的合成與分解
(3)力的分解
①一個力可分解成兩個或多個分力,分解的方式有無 限多種。
分力(分向量)的量值不一定比合力(原向量)小; 物理上常將力分解成兩個互相垂直(正交)的分力: Fx=F×cosq、Fy=F×sinq

高中物理中的静力学和动力学

高中物理中的静力学和动力学

高中物理中的静力学和动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静止状态下受力的学科,而动力学则是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和速度变化的学科。

在高中物理中,静力学和动力学是物理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平衡与运动。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受力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施加的作用,常用单位是牛顿(N)。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合外力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因此,如果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与之相平衡的力的合力应该为零。

这就是静力学的重要原理之一,即力的平衡条件。

在静力学中,我们经常使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来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通过向量相加得到合力的过程。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垂直方向上的力的过程。

这些技巧在分析物体静力平衡时非常有用。

通过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解决各种与静力学相关的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力的平衡条件来确定一个物体所受到的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我们也可以使用刚体平衡的条件来解决平衡杆、浮力、压力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准确地理解和应用静力学的原理和方法。

而动力学则是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和速度变化的学科。

在动力学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是指物体在运动中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距离和方向。

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移变化率,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动力学的核心原理是牛顿的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受到合外力的情况下,将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则描述了物体运动状态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则说明了力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即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会施加等大反向的力。

利用牛顿的运动定律,我们可以解决各种与动力学相关的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根据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求解未知量。

高中物理静力分析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静力分析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静力分析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静力的概念及相关公式;
2. 掌握力的合成、分解原理;
3. 能够应用静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静力的概念;
2. 力的合成、分解法则。

三、教学难点:
1. 静力分析的应用;
2. 弯曲重量计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简单的实验或图片展示引入静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

2. 理论学习:
(1)静力的概念及特点;
(2)力的合成和分解原理;
(3)静力的计算公式。

3. 实例分析: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静力原理解决问题,如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分析等。

4. 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一些力的合成、分解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拓展:
让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静力分析问题,并引导他们运用力的合成、分解原理解决。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
留下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鼓励他们多做实际应用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高一静力学知识点

高一静力学知识点

高一静力学知识点静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力的平衡条件和物体处于平衡时的力学性质。

在高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静力学知识点,以便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物体的力学平衡情况。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高一静力学知识点:1. 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平衡条件是指物体在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各力之间需要满足平衡条件才能使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对于物体平衡,有两个必要条件:合力为零,力矩为零。

合力为零意味着物体受力的合力为零,即力的代数和为零。

如果合力不为零,物体将会产生加速度,不能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运动。

力矩为零意味着物体所受合外力矩为零,即力矩的代数和为零。

力矩是力绕某一点旋转的效果,也可以理解为力对物体的转动趋势。

如果力矩不为零,物体将产生角加速度,无法保持平衡。

2. 物体受力分析在研究物体的静力学平衡时,需要对物体所受的所有力进行分析。

常见的受力包括重力、支持力、弹力等。

通过对各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确定,可以得到物体受力的完整情况。

重力是一种所有物体都会受到的力,它的作用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可以用公式 F = mg 来计算,其中F 表示重力的大小,m 表示物体的质量,g 表示重力加速度。

支持力是物体所在的支撑面对物体施加的力,它的作用方向垂直于支撑面且指向支点。

支持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相等且方向相反,以保持物体的平衡。

弹力是物体在弹性形变后由弹性体恢复原状时所产生的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量有关。

当物体受到弹力时,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3. 物体的平衡条件方程通过对物体受力的分析,可以建立物体的平衡条件方程。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合力为零的方程。

沿水平方向建立方程,则水平方向所有力的代数和应为零。

沿竖直方向建立方程,则竖直方向所有力的代数和应为零。

同时,还可以根据力矩的平衡条件,建立力矩为零的方程。

通过以上的方程组,可以求解未知量,得出物体平衡时的力学性质。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静力学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静力学
A a K1 Pm b K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高一力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力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力学知识点总结一、力学的建立力学的演化以追溯到久远的年月,而物理学的其它分支,直到近几个世纪才有了较大的进展,究其缘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熟悉规律所打算的。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首先接触最多的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其中最简洁。

最基本的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这种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

由此我们留意到,力学建立的原动力就是源于人们对机械运动的讨论,亦即力学的讨论对象就是机械运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

了解了这些,可以对力学的主脉络有了一条清楚的线索,就是对于物体运动规律的讨论。

首先要涉及到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变化和时间的关系,继而阐述张力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运动和力动身,推广并建成完整的力学理论。

正是要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在讨论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引入新的物理概念和方法,此间,由“物”及“理”的思维过程和严密的规律揄体系,逐步得以完善和体现。

明确了以上观点,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及复习过程,不会生硬地接受。

机械地照搬,而是自然流畅地水到渠成。

让我们走入力学的大门看一看,它的殿堂是怎样的金碧辉煌。

静力学讨论了物体最简洁的状态:简洁的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并且阐述了解决力学问题最基本的方法,如受力状况的分析以及处理方式;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和正交分解法。

应当熟悉到,这些方法是贯穿于整个力学的,是我们讨论机械运动规律的不行缺少的手段。

运动学的主要任务是讨论物体的运动,但并不涉及其运动的缘由。

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为讨论力与运动的关系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即动力学。

至此,从理论上讲各种运动都可以解决。

然而,物体的运动究竟有简单的问题消失,诸如碰撞。

打击以及变力作用等等,这类问题根本无法求解。

力学大厦的建设者们,从新的角度对物体的运动规律做了全面的。

深化的争论,揭示了力与运动之间新的关系。

如力对空间的积累-功,力对时间的积累-冲量,进而获得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个途径-功能关系和动量关系,它们与牛顿运动定律一起,在力学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江苏高中高考物理知识点

江苏高中高考物理知识点

江苏高中高考物理知识点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江苏的高中物理高考中,力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力学主要包括动力学、静力学、机械振动和波动等内容。

动力学是力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牛顿三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它们能够解释物体运动的原因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静力学研究的是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

在高中物理中,静力学主要包括静力平衡和力的分解。

静力平衡是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在解决各种问题时非常重要。

力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力按照某种规则分解为若干个力的合力,通过力的分解,可以简化问题的求解过程。

机械振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包括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的特性和机械波的干涉等内容。

在高考中,机械振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特别是弹簧振子和单摆的运动规律。

对于这些振动问题,需要熟练掌握振动周期和频率的计算方法,以及简谐振动的基本特性。

波动是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波的传播和波的特性。

常见的波动现象包括声波和光波,它们都是振动的传播形式。

在高考中,波动的重点在于理解波的传播和波的干涉,同时需要熟练掌握波速、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二、电学电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荷、电场、电流和电磁感应等内容。

在江苏的高中物理高考中,电学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电荷是电学的基本概念,在高中物理中,需要了解电荷的守恒定律和电荷的作用力。

电场则是描述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量,熟练掌握电场的计算方法和电场线的性质是重要的。

电流是电学的核心内容,它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

熟练掌握电流和电流密度的计算方法,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是十分重要的。

电磁感应是电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通过磁场变化来感应电动势。

熟练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的应用方法是解决电磁感应问题的关键。

静力性练习教案

静力性练习教案

静力性练习教案教案标题:静力性练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静力性练习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静力性练习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静力性练习能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教学内容:1. 静力性练习的概念和意义a. 静力性练习是指身体在静止状态下进行的一系列动作,通过调整身体的姿势和重心分布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b. 静力性练习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能、协调性和柔韧性具有重要作用。

2. 静力性练习的基本技巧和方法a. 姿势调整:学生需要调整身体的姿势,使身体保持平衡和稳定。

b. 重心控制:学生需要控制身体的重心,使其保持在稳定的位置。

c. 肌肉控制:学生需要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3. 静力性练习的实践活动a. 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闭目站立等,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重心控制来提高平衡能力。

b. 姿势练习:如瑜伽的各种姿势练习,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肌肉控制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c. 动作练习:如倒立、手倒立等,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重心控制来提高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能力。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静力性练习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并简单介绍静力性练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静力性练习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姿势调整、重心控制和肌肉控制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3. 演示示范:老师进行一些静力性练习的示范,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要领。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静力性练习的实践活动,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纠正。

5. 总结归纳: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静力性练习的重点和难点,梳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

6.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静力性练习,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练习一到两个静力性练习动作,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姿势调整、重心控制和肌肉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练习动作的准确性和体会的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辨析1、关于重力
• (1)自由落下或加速升降的升降机中及人 造卫星中物体的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各怎 样变化? • (2)物体从距地球很远向地球靠近的达地 面,又深入地心的过程中重力怎样变化?
答案
• (1)分析:N=0,N>0,N<0,发生完全失重 ,失重,超重,重力不变; • 结论:小范围认为重力不变 • (2)分析:认为重力=引力,G先变大达到 最大,然后减小为0;重力随纬度变化,赤 道最小,两极最大
(三)力的平衡
•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 1、运动学特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加 速度为0 • 2、力学特征: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 二力平衡:等大反向共线 • 三力平衡:三力围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 (适用于动态分析) • 多力平衡:适用于正交分解下的计算
例题:1
• 长为70cm的绳子最大承张力为50N,将两 端固定与天花板上,AB两点,AB长50cm ,AC=30cm,C处挂砝码,砝码最重多少时 被拉断? • (1)分解法 • (2)平衡条件的相似求法 • (3)正交分解法
概念辨析2、关于弹力
• (1)弹力产生的条 件 • 分析四种情况中物体 之间的弹力(斜面均 光滑,物体抛出运动 中无阻力)
判断有无弹力的方法:
• (1)假设去掉与之接触的另一物体,看对 象的状态是否变化,若无变化,两者间无 弹力,如AB (2)假设有弹力,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 运动状态,看是否与题目原假设条件一致 ,若与题设矛盾,则无弹力。 如CD
(2008· 山东理综· 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 16) 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现用该弹 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 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斜面倾角为300,如图 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 ) A.等于零 B.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上 D.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2011山东理综23题
(五)几个重要问题
问题1:轻质“死杆”中弹力的方向不一定沿杆; 轻质“活杆”中弹力的方向一定沿杆 。

(五)几个重要问题
G
F
G

F
(五)几个重要问题
F
F
(五)几个重要问题
问题2: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大 小的计算方法不同

问题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 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相对的是施力物体 。
• • • • 1、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第一组:匀速滑动 第二组:匀速运动 第三组:匀速或自由下滑
• ①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必要条件,接触面间 无弹力时一定无摩擦力 • ②判断有无摩擦力的关键是确定有无相对运 动趋势,判定时先假设接触面光滑,若有相 对运动,则有相对运动趋势,则有静摩擦力 • ③若难以判断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先假 设有摩擦力,分析物体受力看它的运动状态 与题设是否矛盾,若矛盾,则无摩擦力 • ④直接分析运动状态,若找不到在接触面方 向上产生加速度a的力,则无摩擦力。
摩 动 摩 擦 接触,弹性形变,相对 f=μN,μ与接触面面积、物体 与 接 触 在接触面上 运动,接触面不光滑 速度无关 擦 力 面相切, 力 与相对 运动方 向相反 同上 静 摩 擦 接触、弹性性变、相对 1、0—fm由受力情况决定,与N 同上 力 运动趋势、接触面不光 无关,随外力变化而变化; 滑 2、当N一定时,fm 为定值,与 其他受力和运动状态无关 3、f >f ;f ≈f ;
• 1、(1)力的发生必须涉及两个物体 • (2)力的出现都是成对的 • (3)力的出现增减同时 • (4)力是矢量---大小方向作用点 • (5)作用方式:场力,接触力 • (6)作用效果:形变---局部看; 加速---整体看
注意
• 不要把物体的惯性运动当成力的作用:火 车启动时地面上的球突然向后滚动;抛出 的物体在空中向前运动。电磁场中电荷受 到的电磁力有无施力物体
• (2)关于弹力的方向: • 绳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 点面接触,面面接触与:接触面垂直,沿 法向; • 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 • • • •
(3)关于弹力的大小 弹力=重力吗? 弹力=mgcosΘ吗? 绳子和弹簧有什么区别吗? 加速度方向不同则弹力的大小方向会变化 吗?
概念辨析3、摩擦力
重力
地球的吸引 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弹力
G=mg G=G0Mm/r2 竖 直 向 重心:各部分重 同一物体,小范围恒力;大范 下 力的合理的作用 围变力 点,与形状、质 量分布有关;质 量分布均匀的在 几何中心,不一 定在物体上,反 作用力作用于地 球 接触,挤压(产生形变) 弹簧:F=kx 与 接 触 点面接触:过点 一般物体:由形变程度和材料 面 的 形 且与接触面垂直; 决定,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定律 变 方 向 沿绳 计算 相反
(四)实验分析
• 探究弹簧伸长与弹力的关系:图像法处理 数据为本实验特点 • 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注意事项与 数据处理的方法
2009山东高考理综23.(1)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 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 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 钉字,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在墙上 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二条橡皮筋连接,结点 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像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 改变条件再次实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
f1 G sin
F
G sin
f 2 G cos

G sin
问题5:注意物体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突变
问题6:注意“死节”和“活节”的区别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 拉力F作用下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 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 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F v • A.无摩擦力 m • 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M • C.支持力为(M+m)g • D. 支持力小于(M+m)g
(2007· 山东理综· 16)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 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 的受力个数为 ( ) A.2 B.3 C.4 D.5
例题4 正交分解法
• 倾角为θ的斜面与水平面保持静止,斜面上 有一重为G的物体A,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 θ,现给A施一水平 力F,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求水平力F多大时,物体A能在斜面上滑行 ?
例5 整体法和隔离法
• 如图所示,将粗糙的斜面体M放在粗糙水平 地面上,物块m放在斜面上,恰能沿斜面匀 速下滑,且斜面体静止不动.若用平行斜 面向下的推力使物块加速下滑,则斜面体 • A. 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 B. 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 C.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 D. 可能沿水平面向右运动
• • • • •
2、摩擦力的方向 第1图:匀速上滑 第2图:传送带匀速、加速、减速运动 第3图:转台匀速、加速、减速转动 第4图:主动轮与从动轮
•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相 反、或不在一条直线上,但总与运动趋势 方向相反; • 摩擦力不都是阻力,可做动力,可做正功
• 3、摩擦力的大小 • 第一组(第1图):当木板右移翻转前 • 第二组(2、3、4、5图):当F增大时。摩 擦力的变化(滑动或静止两种情况) • 第三组:对称与整体与隔离法求解
A B C
例题2 动态分析的处理方法
• 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AC和木板BC之 间,不计摩擦,则当挡板缓慢降至水平的 过程中 ,挡板和墙对球的作用力怎样变化 ? • 1、代数法 • 2、图解法 • 3、极端法
例题3 相似三角形法
• 如图所示,定滑轮距光滑圆球面高度为h且 不变,当用力F拉动绳子使小球缓慢上滑过 程中,绳子的拉力和大球的支持力怎样变 化?
f
v f
分析:
C
B
o
A
当Δt
0时,OB、OC和BC重合,CB由圆心O 沿半径向外,物体有沿半径向外 的运动趋势。
分析:
F=um
N
V1
V2
f1=umg
f2=umg
F
g
N F
F
v2 v v
2 1 2 2
mg
v1 F
问题4:注意物体间摩擦力的唯一性.

分析:
f G cos
(一)力的概念
• 2、力的分类:按性质分;按效果分;按研 究对象分(施力、受力、内力、外力) • 3、力的测定:测力计的示数问题: 称的示数:(考虑局部) 称的合力(考虑整体) • 4、确定有无力的方法:能否找到受力(施 力物体)--力的定义;是否形变、加速—力 的效果
(二)力学中的三种力
种类 产生原因(条件)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运算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 2.二力的合成取值范围 |F1+F2|≥F≥|F1-F2| • 3.分解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很多时候需 要利用力的正交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 4.三角形定则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特例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
• 1、互成直角的二力合成:采用勾股定理 • 2、夹角为Θ的大小两个力的合成:采用菱 形处理 • 3、夹角为1200的两等大力的合力:与分力 等大,方向位于角平分线上
高三一阶段复习
----- 静力
本章要点
• 一个概念(力,三种力); • 两个方法(受力分析法,力的合成与分解 法); • 一个条件(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 两个实验(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成,弹 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想一想: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 怎样确定有没有力产生 • 列表说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大小、方向、作用点 • 怎样确定接触面间有无弹力、摩擦力?怎 样确定它们的方向? • 列表比较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 • 正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步骤和分析力应 该注意的问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