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命题特点预测和考点解密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特点解析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特点解析<a rel='nofollow' onclick="doyoo.util.openChat();return false;"href="#">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共17个题,特色鲜明,同时又体现出诸多共同点。
认真梳理、分析2011年高考作文题,准确把握其内在规律,对备战2012年高考作文大有裨益。
一、题型: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成主流,材料作文略占上风综观2011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成为主流,其中材料作文略占上风。
在17个文题中,材料作文题9个,分别出自全国卷、全国新课标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辽宁卷、湖南卷、江西卷和福建卷;命题作文题7个,分别出自山东卷、四川卷、安徽卷、江苏卷、浙江卷、湖北卷和广东卷,话题作文题仅1个,出自重庆卷。
材料作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完善,人们对这种命题形式特点和功能的认识逐步深入,其考查效果获得一致认同,因此,越来越多的考区采用这种命题形式。
即使是非材料作文,也大多使用“材料”作引导。
将材料与命题、话题功能相结合,能使作文命题更具开放性和启发性,增加材料与生活的联系点,引发更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便于做更广泛的关于社会生活的逻辑引申,同时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使考生的立意能力得到更好的考查。
同时,材料作文还具有较高的反宿构、反套作的功能。
以2011年高考天津卷的文题为例,材料给出了生活中常见的五种镜子: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和三棱镜,并指出了这五种镜子的物理功能和象征意义,要求考生“至少选择两种镜子”,结合感悟,构思作文。
题中的五种镜子可以任意组合,体现出探究思辨的特点。
喜欢叙事的考生可以记叙与镜子有关的故事,写出对生活的感悟;长于理性思辨的考生可以“借镜明志”;科学知识丰富的考生可以撰写科学小品……总之,文题为考生开拓出广阔的写作、立意空间,赋予考生更多的自主性,也能更好地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是,极大地避免了宿构和套作的产生。
浅析2011年江西语文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其命题导向
浅析2011年江西语文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其命题导向井冈山大学附中王小菲江西实施新教材已有三年。
今年的江西语文高考卷,是过渡时期的第一份课标卷。
总的看来,质量不错。
研究这份试卷不难发现,它与江西往年的语文高考卷比较,有明显的变化。
一、试卷题型结构有所变化。
第一卷为客观题,36分,共三道大题,12道小题。
第一大题考查了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标点和病句;第二大题,实用类文章阅读,三道选择题,没有什么变化;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依次考查了实词、虚词和断句。
变四道选择题为三道选择题。
去掉了“归纳概括题”与“判断分析题”,新加了“文言断句辨析题”。
第二卷,主要为主观题,114分,共四道大题,9道小题。
文言文翻译,由原来的10分,增加到12分;诗歌鉴赏与默写填空,均为8分;现代文阅读,考外国小说,共设4道小题,共21分。
其中第18小题,是7分的探究题;19题是五选二的整体阅读分析判断题。
可这道题,本来在2011年语文考纲中是被取消了的,不知道为什么又冒出来了。
可能是考虑到文言文的整体阅读分析判断题取消了吧。
我也觉得文言文与现代文,两道综合分析题,至少应该保留其中一道为好。
原来的语言运用题,现在改为15分的小作文。
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即观察、描述、认知和评价等能力。
大作文,由原来的60分,改为50分,字数由“不少于800字”改为“不少于700字”。
二、试卷考查体现了语文新课改的基本精神。
纵观2011年江西语文高考试卷,整体感觉比前几年容易一些,也更能考查出学生的语文水平。
它即保留了以前试题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考查内容,又渗入了时代的一些新元素,体现了“大语文观”“回归文本”“关注学生主体”等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彰显了新课标的基本精神。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试题难易适中,且有梯度。
如选择题,前面6道,都是基础题,比较容易,字音、字形没有考生僻的字,没有故意为难考生;标点与病句中出现的错误,也是常见的,平时稍微用心听讲的学生一般都能答对,但实用文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文言文相对于去年,稍微容易一些,但默写有一定难度;诗歌鉴赏题,第二问比第一问难……整张试卷题目设计由易到难,再难易交替出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正常发挥,也能拉开距离。
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考纲及命题趋势探析
2011年高考语文考纲及命题趋势探析新课标教育中心·教研组一、变化分析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考试手册主要在“考试内容”和“考试细则”上有细微调整,体现“稳中求变”的特色。
(一)考试内容的变化1、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和表达作用“表达作用”的理解,是今年考试说明新增的要求,这表明,对于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的考查将进一步与文本相结合,考查其在语言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语法知识包括词类、短语和句子等方面的知识。
如: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分类的目的在于指明各类词的用法,说明语言的结构规律。
在过去的考查中,我们比较注重词类本身的用法,或者句子之间的关系,从而忽视了其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本次考纲对这一要求的明确化,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2、理解常用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在之前的考纲中,这一条的表述为“理解常用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用“表达效果”代替“表达作用”,表述更科学,考查范围也更广泛。
“表达作用”往往是围绕作者写作目的展开,只能围绕文章中心来命题、答题,且容易受课内修辞知识的局限;而“表达效果”是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读者中所产生的影响,它可以是关乎全局的,也可以只是局部内容的强化,甚至可以是主观、开放的理解,这就使“修辞题”逐渐脱离死记硬背的“形式作用”,向理解、分析的能力层级进化,凸显语言环境的重要性。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删去“理解”的要求。
文言句子翻译的要求,可归纳为三个字——信、达、雅,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
删去“理解”而保留“解释”,可见这一知识点强调“信”,要求在翻译中能做到“字字落实”,不遗漏,不赘余;特别是关键字词、重要句式的解释,尤为重要。
(二)考试细则的变化1、试卷测量目标比例明晰化在2011年考纲中,对阅读部分能力54%的比例作了具体分布:识记与理解约16%、分析与综合约28%、鉴赏与评价约10%,相当于3:5:2的比例分布。
2011年全国卷高考文言文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
2011年全国卷高考文言文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2011年全国卷高考文言文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江西邵国平浙江谢辉根一、2011年全国卷高考文言文命题特点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全国卷“大纲版”和“课标版”的文言文阅读继承了近年来高考文言文命题相对稳定的特点,变化不大。
从赋分看,文言文阅读分值19分,占试卷总分的12.6%。
从题型看,文言文阅读第一卷一直采用四选一的选择题,3道题,第二卷采用主观题,主要考查句子翻译,1道题。
从能力测试点看,依旧是多年不变的常见实、虚词的理解,古今词的辨析,信息筛选,文意把握以及文言句子的翻译等。
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试题中赋分最高,达到10分。
分析2011年全国卷大纲版和课标版的文言文试题,除了在选材方面注重史传类文章,文质兼美,命题点多,适合高中生阅读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言”“文”并重。
这里的“言”,是指文言知识,如实词词义、虚词用法、古今词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如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内容的概括与分析等。
文言文测试“言文”并重的特点,改变了过去重“言”不重“文”的古汉语测试的不良倾向,对中学文言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2.“内”“外”兼顾这里的“内”是指课内,“外”则指课外。
“课外”的含义一般指文言文阅读的“选材”是学生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则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测试的知识是学生“课内”学过的,二是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
2011年全国卷文言文测试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如全国卷(大纲版)《明史·熊鼎传》的节选内容,教材没有出现过的,但选文体现的传主其思虑周详,治政有方,处变不惊,正气凛然的特点却可以在课内的阅读中找到依据。
这篇选文包含了对阅读者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有一定的教益作用,适合中学生阅读。
另外,试题中对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也把课外的学习向课内的知识延伸。
2011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1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及备考策略主讲胡国华从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的比较研究入手来分析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变化轨迹一、三年高考试题比较分析2008——2009——2010(一)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比较分析.注:蓝色字为与往年比有变化的题目。
1.全国卷Ⅰ2.全国卷Ⅱ3.全国新Ⅰ30分Ⅰ30分Ⅰ70分一、12分一、12分甲必考题1.字音1.字音一、9分2.成语2.成语1——3.社科文3.语病3.语病二、古诗文阅读4.连贯4.连贯(一)文言文(19分二、9分二、9分4——6.(9分5—7.自科文5—7.社科文7.文译(10分三、9分三、9分(二)古诗鉴赏8—10.文言文8—10.文言文8——9.(11分Ⅱ120分Ⅱ120分(三)名篇名句四、23分四、23分10.(6分11.译句(10分)11.译句(10分)乙选考题12.古诗(8分)12.古诗(8分)三、文学类阅读13.名句(5分)13.名句(5分)11.小说(25分五、22分五、22分四、实用类阅读14—17.散文14—17.散文12.人物传记(25分六、15分六、15分Ⅱ80分18.用词4分18.运用实词4分五、语言运用(20分19.补写文句5分19.运用虚词5分13.成语运用20.仿写文句6分20.文句仿写6分14.辩析病句七、60分七、60分15.表达连贯21.作文21.作文16.补写文句图画材料作文现实材料作文17.文句仿写猫不捕鼠关于“浅阅读”六、60分18.作文组合材料作文人才成长一、9分一、15分一、12分一、15分1—3.社科文1.字音1.字音1.字音二、32分2.字形2.字形2.字形4—6.文言文9分3.标点3.近义词3.成语7.文译10分4.词语4.语病4.语病8—9.古诗8分5.语病二、9分5.选诗句10.名句5分二、9分5—7.自科文二、22分三、25分6—8.社科文三、12分6—9.文言文(12 11—14.小说三、12分8—11.文言文Ⅱ117分10.文译(10分Ⅱ84分9—12.文言文Ⅱ117分11.古诗(7分四、24分Ⅱ114分四、19分12.文译(9分)15.字形(3分四、24分12.译句(8分)12.名句(6分)16.成语(3分13.译句(10分)13.古诗(6分)四、阅读(12分17.连贯(3分14.古诗(8分)14.名句(5分)(一)社科文18.语病(5分15.名句(6分)五、8分13——15.(12分)19.词语填空(5分五、12分15—17.社科文五、阅读20.文句补写(5分16.概括文段4分六、(18分)(二)散文五、60分17.仿写文句(4分)18—21.散文16—19.(22分)21.作文18.表达得体(4分)七、(12分)六、选做题哲理诗材料作文六、18分(选做)22.选对联(3分20.阅读延伸(6分23.压段(3分21.新闻短评(6分生长环境19—22.(一)小说19—22.(二)报道七、60分24.图文转换(6分七、60分21.作文八、60分21.作文名言材料作文25.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光明和阴影“我生活的世界”早8.湖北卷9.四川卷10.江西卷11.重庆卷一、15分一、12分一、15分一、15分1.字音1.字音1.字音1.字音字形2.字形2.字形2.字形2.成语3.用词3.用词3.成语3.标点4.语病4.语病4.语病4.连贯5.标点二、9分5.连贯二、12分5—7.社科文二、9分二、9分6—9.社科文三、9分6—8.社科文5—7.自科文三、9分8—10.文言文三、12分三、9分10—12.文言文9—12.文言文8—10.文言文Ⅱ114分Ⅱ120分Ⅱ114分Ⅱ120分四、24分四、23分四、24分四、22分13.译句(10分)11.译句(10分)13.文译(10分)11.断句文译(10 14.古诗(8分)12.古诗(8分)14.古诗(6分)12.古诗(6分)15.名句(6分)13.名句(5分)15.文识名句(8分)13.文识名句(6分)五、18分五、22分五、21分五、22分16—19.散文14—17.散文16—19.散文14—17.散文六、12分六、15分六、9分六、16分18.修改语病(4分)20.化诗为文(4分)18.压缩语段(5分)20.压缩语段(4分)19.改写句式(4 21.写开场白(4分)19.化诗为文(6分)21.图文转换(5分)22.图文转换(4分)20.文句仿写(4分20.写对联(4分七、60分七、60分七、60分七、60分23.作文21.作文22.作文22.作文组合材料题作文哲理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幻想”“点线面体”《找回童年》《难题》12.福建卷13.广东卷14.江苏卷15.浙江卷150分Ⅰ24分150分Ⅰ24分一、古诗文(27分)一、12分一、15分一、18分1.名句名篇(6分)1.字音1.字音1.字音2. 文言文(15分2.成语2.成语2.字形3. 古诗(6分)3.语病3.提关键词3.用词二、名著经典(16分)4.连贯4.作家作品、表达4.语病(一)名著阅读二、35分二、19分5.压段7——8.(10分)5—8.文言文5—8 文言文6.修辞(4分(二)经典阅读Ⅱ126分三、10分7.写海报(5分9.(6分)9.断句文译(10分)9——10.古诗鉴赏二、现代文阅读(32三、现代文(24分)10.古诗(7分)四、8分(一)8—11社科文(一)社科文11.名句(6分)10.名篇名句(二)12—16散文10——12.(9分)三、(16分)五、文学类(23分)三、古诗文阅读(34(二)选考(15分(甲)散文13—15 12—15.社科文11—14.散文(一)文言文17—21(18分)(乙)社科文13—15 四、选读(15分)六、社科文(15分(二)22—23古诗(6 四、语言文字(13分16—18.文学类15——17 (三)24.论语(4 16.连贯、语病(3 19—21.实用类四、古诗文默写(6 17.概括简述(10分五、12分六、70分25.名句六、写作(70分)22.看图写话(6分)18.作文七、60分17.作文23.节目主持(6分)命题作文25.作文典故材料作文六、60分“绿色生活”命题作文“格林童话的诞生”25.作文附加题《角色转换之间》命题作文一、文言文10分《与你为邻》二、名著阅读15分三、分析概括15分16.辽宁卷17.上海卷18.北京卷Ⅰ阅读题70分Ⅰ80分Ⅰ27分甲、必考题一、16分一、15分一、现代文(9分1—6社科文1.字音1—3.社科文二、20分2.成语二、古诗文(36分7—12.散文3.语病4—6文言文(9分三、6分4.文学常识7.文译(10分)13.名句5.连贯8——9.古诗(11分四、8分二、12分10.名篇名句(6分14—16.古诗6—9.文言文乙、选考题三、文学类25分五、17分11.散文17—21文言文(1)Ⅱ123分四、实用类25分六、13分三、30分12.社科文22—26文言文(2)10.阅读延伸(10分)Ⅱ表达题80分11.断句(5分)五、语言文字(20分) Ⅱ70分12.名句(8分)13.成语28.作文13.古诗鉴赏(7分)14.语病组合材料作文四、(8分)15.连贯“数罟不入洿池”14——15.社科文16.用词五、(25分)17.仿写16——19.散文六、60分六、60分21.作文20.作文哲理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取与舍”《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二)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比较分析全国卷Ⅰ全国卷Ⅱ重庆卷Ⅰ30分Ⅰ30分Ⅰ30分一、12分一、12分一、12分1.字音1.字音1.字音2.成语2.成语2.字形3.语病3.语病3.用词4.连贯4.连贯4.语病二、9分二、9分二、9分5—7.社科文5—7.社科文5—7.自科文三、9分三、9分三、9分8—10.文言文8—10.文言文8—10.文言文Ⅱ120分Ⅱ120分Ⅱ120分四、23分四、23分四、22分11.译句(10分)11.译句(10分)11.断句文译(10分)12.古诗(8分)12.古诗(8分)12.古诗(6分)13.名句(5分)13.名句(5分)13.名句作家作品6 五、22分五、22分五、22分14—17.散文14—17.散文14—17.散文六、15分六、15分六、16分18.用词4分18.用词4分18.解读寓意(4分)19.看图写话5分19.联词成话5分19.文句补写(4分)20.仿写6分20.仿写6分20.文句改写(4分)七、60分七、60分21.病句标点(4分)21.作文21.作文七、60分寓言材料作文组合材料作文21.作文兔子学游泳发明创造命题作文“我与故事”安徽卷山东卷天津卷湖南卷Ⅰ66分Ⅰ36分Ⅰ33分Ⅰ33分一、9分一、15分一、12分一、15分1—3.社科文1.字音1.字音1.字音二、32分2.标点2.字形2.字形4—6.文言文9分3.近义词3.近义词3.成语7.文译10分4.成语4.语病4.语病8—9.古诗8分5.语病二、9分5.对联10.名句5分二、9分5—7.社科文二、9分三、25分6—8.社科文三、12分6—8.自科文11—14.小说三、12分8—11.文言文三、22分Ⅱ84分9—12.文言文Ⅱ117分9—11.文言文(9分四、24分Ⅱ114分四、19分Ⅱ117分15.字形四、24分12.译句(8分)12.文译(9分)16.成语13.译句(10分)13.古诗(6分)13.明义(4分)17.语病14.古诗(8分)14.名句(5分)四、13分18.看图写话15.名句(6分)五、8分14.古诗(5分)19.写对联五、12分15—17.自科文15.名句(6分)20.文句补写16.概括文段4分六、(18分)五、(17分)五、60分17.续写文句(4分)18—21.散文16—19.散文21.作文18.看图写话(4分)七、(12分)话题材料作文六、18分(选做)22.找关键词3分六、14分“弯道超越”19—22.(一)散文19—22.(二)访谈录23.作家作品补写文句4分21.文章赏析七、60分24.写推广语、启示七、60分21.作文八、60分21.作文命题作文25.话题题文命题作文“见证”“我说90后”踮起脚尖湖北卷四川卷江西卷Ⅰ36分Ⅰ30分Ⅰ36分一、15分一、12分一、15分1.字音1.字音1.字音2.字形2.字形2.近义词3.用词3.用词3.成语4.语病4.语病4.语病5.标点二、9分5.连贯二、12分5—7.自科文二、9分6—9.自科文三、9分6—8.社科文三、9分8—10.文言文三、12分10—12.文言文9—12.文言文Ⅱ114分Ⅱ120分Ⅱ114分四、24分四、23分四、24分13.译句(10分)11.译句(10分)13.文译(10分)14.古诗(8分)12.古诗(8分)14.古诗(6分)15.名句(6分)13.名句(5分)15.文识名句(8分)五、18分五、22分五、21分16—19.散文14—17.小说16—19.散文六、12分六、15分六、9分20.文句补写(4分)18.看图写话(6分)20.文句改写(4分)21.概括文意(4分)19.找关键词(4分)21.情境写话(5分)22.评价书名(4分)20.文句仿写(5分七、60分七、60分七、60分23.作文21.作文22.作文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现实材料作文“站在_____的门口”“熟悉”“兔首拍卖”福建卷广东卷江苏卷浙江卷150分Ⅰ24分150分Ⅰ24分一、古诗文(27分)一、12分一、15分一、18分1—5 1.字音1.字音1.字音(一)名句2.成语2.语病2.字形(二)文言文(15分3.语病3.下定义3.用词(三)古诗(6分)4.连贯4.句式4.语病二、名著经典(16分)二、35分二、19分5.连贯6—8 5—8.文言文5—8 文言文6.写解说词(一)文学名著10 Ⅱ126分三、10分7.语境写话(二)文化经典69.断句文译(10分)9.古诗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三、现代文(12分)10.古诗(7分)四、8分(一)8—11社科文9—11社科文11.名句(6分)10.名句(二)12—16小说四、选读15分三、16分五、文学类(23分)三、古诗文阅读(34分)(甲)散文12—14 12—15.社科文11—14。
2011年高考江西卷数学试题特点分析
2011年高考江西卷数学试题特点分析石城中学 陈 云今年是江西省使用新课标卷高考的第一年,广大教师和学生都在关心新课标下高考怎么考?高考的要求怎么样?高考的侧重点是什么?今年高考试卷非常明确地给出了回答,这份试卷告诉老师生学生,对于数学课程要求,知识点到为止,但很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与拓展,解题时一般只运用很少的知识点即可以。
新课标试题注重考查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试题依托数学知识的网络的交汇点,考查学生对高中数学基础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试题多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思想方法,强调知识的相互渗透,以及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检验;试题对知识纵深方面的考查要求不高;对课程中新增内容和传统内容进行科学、规范的结合考查,切实体现新课程理念。
下面对今年新课标数学卷主要特点简要分析: 1.保持稳定,稍有改变试题在题型、难度、知识分布与覆盖上保持相对稳定,避免了大起大落:以文科卷为例函数与导数知识约28分,立体几何约17分,圆锥曲线约17分,三角知识约17分,数列19分,概率统计约22分,不等式、集合、向量、复数、算法及创新题各5分。
考生可能感觉题目似曾相识,与此前的模拟训练很类似,因此心情也会比较平静,能把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试题在题量、分值上稍有改变:选择题10小题,填空题5小题,解答题6题,共21小题,较往年减少了一个题目;减少了选择题总分值,增加了填空题分值,并在第21题增加1分;解答题对位置作了调整,理科卷立体几何作压轴题出乎意料。
2.重视基础,立足教材试题源于教材,以考查高中基础知识为主线,在基础中考查能力。
试题中较多题目相当于课本例题、练习或习题的变式题型。
如:文科卷第选择题前9个、填空题第11、12、14、15题均可在课本练习、习题及复习题中找到源型。
(文1)若()2,,x i i y i x y R -=+∈,则复数x yi +=( )A.2i -+B.2i +C.12i -D.12i +【备注】题源:选修1-2 第82页 B 组第4题;知识点:复数的四则运算及相等; (文2)若全集{1,2,3,4,5,6},{2,3},{1,4}U M N ===,则集合{5,6}等于( ) A.M N ⋃ B.M N ⋂ C.()()U U C M C N ⋃ D.()()U U C M C N ⋂ 【备注】题源:必修1 第14页 练习 第4题;知识点:集合的运算; (文3)若121()log (21)f x x =+,则()f x 的定义域为( )A.1(,0)2-B.1(,)2-+∞C.1(,0)(0,)2-⋃+∞D.1(,2)2- 【备注】题源:必修1 第96页 练习 第2题;知识点:函数定义域; (文4)曲线xy e =在点A (0,1)处的切线斜率为( )A.1B.2C.eD.1e【备注】题源:选修1-1 第62页 练习 第1题;知识点:导数的几何意义;(文5)设{n a }为等差数列,公差d = -2,n S 为其前n 项和.若1011S S =,则1a =( )A.18B.20C.22D.24【备注】题源:必修5 第39页 复习题B 组 第3题;知识点:等差数列的基本运算; (文6)观察下列各式:则234749,7343,72401===,…,则20117的末两位数字为( )A.01B.43C.07D.49【备注】题源:选修1-2 第57页 习题3-1 第1题;函数的周期性;(文8)为了解儿子身高与其父亲身高的关系,随机抽取5对父子的身高数据如下:则y 对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y = x-1B.y = x+1C.y = 88+12x D.y = 176 【备注】题源:必修3 第69页 复习题A 组 第6题;知识点:线性相关系数求法;(文9) 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 )【备注】题源:必修2 第18页 例题6 (一样);知识点:三视图;(文11)已知两个单位向量1e ,2e 的夹角为3π,若向量1122b e e =-,21234b e e=+,则12b b ⋅=___. 【备注】题源:必修4 第94页 例题4;知识点: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文12)若双曲线22116y x m-=的离心率e=2,则m=____.【备注】题源:选修1-1 第43页 习题2-3 B 组 ;知识点: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文14)已知角θ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的正半轴,若()4,p y 是角θ终边上一点,且sin 5θ=-,则y=_______. 【备注】题源:必修4 第20页 习题1-4 第3题;知识点:三角函数定义;3.考查全面,强化综合今年数学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限定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2011高考语文答案
2011高考语文答案2011年高考语文答案揭晓:助你了解命题趋势与备战技巧在全国高考进行的那一刻,成千上万名学子集体面临挑战。
无论是在其他科目还是语文科目上,考生都希望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然而,对于高考语文这一科目而言,考生们常常感到困惑,因为它涉及广泛的知识点和复杂的题目形式。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为大家揭晓2011年高考语文答案,并探讨其中的命题趋势和备战技巧。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2011年高考语文卷的整体命题趋势。
根据考试分析,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在命题方式上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整体而言,试题以中等难度为主,贴近课本,注重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命题方向也体现了高考历年的一贯特点,注重贯通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行考查,提高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此外,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中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新题型,比如填写表格和选择概括等,增加了考生的应试压力。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分析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各个题型,并给出对应的答案及备战技巧。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包括了阅读理解、短文填空和句读填空等题型。
其中,阅读理解题的命题依然延续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相结合的传统,考察考生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对于这一题型,备战技巧就是掌握不同文本类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在平时的训练中多读多练,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
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包括了改错、完成句子和写作等题型。
改错题是一个常见的题型,要求考生在一篇短文中找出并改正错误。
对于这种题型,备战技巧就是熟悉并掌握常见的语法错误和纠正方法。
完成句子题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补全句子,这个题型考查考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备战技巧是扩大词汇量,加强对语法的理解,并多阅读各种文本,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写作题型一直是学生比较热衷的一类题型,有效的备战技巧是多积累素材,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注重结构和逻辑。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备考高考语文的一些重点技巧。
2011年高考解析几何命题预测
2011年高考解析几何命题预测解析几何是中学数学的重点、难点,也是经久不衰的高考热点.历年的高考试题就是很好的例证.横看2010年全国19套理科卷,套套都有解析几何.纵看广东近四年,年年都有圆锥曲线.因此,我们有理由预测2011年广东的高考命题一定会有一道解析几何试题.结合考试说明及近期各地的模拟试题特点,我们估计试题会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设计.预测1、圆相关问题此类试题重点考查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直线与圆相交之后产生的各种性质.由于新课标对圆锥曲线降低了要求,于是与圆相关的问题便成了解析几何中备受关注的内容.近年高考也确实不负众望,请看:近年广东理科卷、广东文科卷都有与圆的相关问题,近年全国卷Ⅰ理也是与圆有关的问题,北京理科试卷也曾考查与圆相关问题;江西卷理科也曾考查过与圆相关的问题.因此,我们预测今年高考围绕圆的相关问题设计试题的可能性很大,必须引起我们和高度重视.样题1 已知点A(x1,y1),B(x2,y2)(x1x2≠0),O 是坐标原点,P是线段AB的中点,若C是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是线段BC的中点,且OP=OQ,设圆C的方程为x2+y2-(x1+x2)x-(y1+y2)y=0,(I)证明线段AB是圆C的直径;(II)是否存在常数p使2p(x1+x2)=y12+y22+8p2+2y1y2与圆C的圆心到直线x-2y=0的距离的最小值为同时成立?若存在,求出p的值;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I)由于点P的坐标为(,),点A(x1,y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C(-x1,-y1),点Q的坐标为(,). 由OP=OQ,得OP2=OQ2,即()2+()2=()2+()2x1x2+y1y2=0,由此得OA⊥OB,由方程x2+y2-(x1+x2)x-(y1+y2)y=0知圆C过原点,故线段AB是圆C的直径.(II)由2p(x1+x2)= y12+y22+8p2+2y1y2,得x1+x2=[(y1+y2)2+8p2]. 又圆心(,)到直线x-2y=0的距离为d==≤=,从而得p=2.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圆的有关知识,直线、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二次函数最值等.考查综合运用圆锥曲线问题的求解技能、技巧.设出相关点的坐标,充分利用条件中的“OP=OQ”是求解的关键.预测2、轨迹探求问题轨迹探求问题重点考查求轨迹的方法与技巧,建立在轨迹特征的基础上探求轨迹的其它性质及其它结论.轨迹探求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解析几何中的基础内容,几乎对解几的考查都会与轨迹问题有关,如:近年江苏卷考查求抛物线方程与直线方程;广东理科卷考查求中点轨迹方程;海南、宁夏卷考查“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湖南理科卷解几题的第一问考查求动点的轨迹方程问题;为此,今年关于轨迹方面会不会设计试题,应引起我们必要的关注.样题2 已知定点F(1,0),动点P在y轴上运动,过点P作PM交x轴于点M,并延长MP到点N,且•=0,=.(1)求点N的轨迹方程;(2)直线l与点N的轨迹交于A、B不同两点,若•=-4,且4≤AB≤4,求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于=,则P为MN的中点.设N(x,y),则M(-x,0),P(0,).由•=0,得(-x,-)•(1,-)=0,∴(-x)•1+(-)•(-)=0,∴y2=4x,所以点N的轨迹方程是y2=4x.(2)直线l的方程是与y=kx+m(k≠0)与y2=4x联立消去y,得(kx+m)2=4x,整理得k2x2+(2kx-4)x+m2=0,设A(x1,y1),B(x2,y2),则x1+x2=,x1x2=,∴y1y2=(kx1+m)(kx2+m)=k2x1x2+km(x1+x2)+m2=.由•=-4,得x1x2+y1y2=-4,∴+=-4,即(+2)2=0,∴m=-2k.由于直线与N的轨迹交于不同的两点,则△=(2km-4)2-4k2m2>0,即km (Ⅰ)若直线m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为T,且•=1,求点T的坐标;(Ⅱ)求直线A1P与直线A2Q的交点M的轨迹E的方程;(Ⅲ)过点F(1,0)作直线l与(Ⅱ)中的轨迹E交于不同的两点A、B,设=,若∈[-2,-1],求+(T为(Ⅰ)中的点)的取值范围.解析(Ⅰ)由题,得A1(-,0),A2(,0),设P(x0,y0),Q(x0,-y0),则=(x0+,y0),=(x0-,-y0).由•=1x02-y02-2=1,即x02-y02=3.……①又P(x0,y0)在双曲线上,则-y02=1.…………②联立①②,解得x0=±2.由题意,x0>0,∴x0=2,∴点T的坐标为(2,0).(Ⅱ)设直线A1P与直线A2Q的交点M的坐标为(x,y).由A1、P、M三点共线,得(x0+)y=y0(x+);…………③由A2、Q、M三点共线,得(x0-)y=-y0(x-),…………④联立③④,解得x0=,y0=.∵P(x0,y0)在双曲线上,∴-()2=1.∴轨迹E的方程为-y2=1.(x≠0,y≠0)(Ⅲ)容易验证直线l的斜率不为0,故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x=ky+1代入+y2=1中,得(k2+2)y2+2ky-1=0.设A(x1,y1),B(x2,y2),y1≠0且y2≠0,则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y1+y2=-……⑤,y1+y2=-……⑥=∴有y1=y2且<0.将⑤式平方除以⑥式,得++2=-++2=-由∈[-2,-1]-≤++2≤0-≤-≤00≤k2≤.∵=(x1-2,y1),=(x2-2,y2),∵+=(x1+x2-4,y1+y2).又y1+y2=-,∴x1+x2-4=k(y1+y2)-2=-.故|+|2=(x1+x2-4)2+(y1+y2)2=16-+.令t=,∵0≤k2≤,∴≤≤,即t∈[,].∴|+|2=f(t)=8t2-28t+16=8(t-)2-.而t∈[,] ,∴f(t)∈[4,],∴|+|∈[2,].点评本题的设计意图是建立在轨迹的基础上,求特定式子的范围.重点考查能否转化为函数问题?能否顺利地产生变量的范围?建立在变量范围的基础上完成求解.本题可以从第一问开始,一步一步慢慢展开,最终获得“全胜”.预测5、圆锥曲线中研究性问题高考重点考查建立在特殊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分析与探索,最终产生一般性的结论,然后,再一般性结论进行推广应用.研究性问题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与重点,它广泛地存在于数学的各个章节之中,圆锥曲线中研究性问题有其特殊性,也许对考生的各种能力有全面的考查,因而,在解几试题中经常遇到此类试题.如:近年山东卷理考查“是否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恒有两个交点”;福建卷理科考查“是否存在a,使得O,M,S三点共线”;湖北考查“试判断=4S1S3是否成立”等这些都是典型的研究性问题,交汇的开放性,给了考生很大探索空间,是一类选拔性极好试题,预测今年此类试题我们在试卷上还会见到.样题5 如图,曲线C1∶+=1(b>a>0,y≥0)与抛物线C2∶x2=2py(p>0)的交点分别为A,B,曲线C1与抛物线C2在点A处的切线分别为k1和k2.(I)k1k2是否与P无关?若是,给出证明;若否,给以说明;(II)若l2与y轴的交点为D(0,-2)时,a2+b2是否存在与P无关的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此值,并求出此时的曲线C1与抛物线C2的方程.若最小值与p有关,当此最小值为9时,求曲线C1与抛物线C2的方程.解析(I)设A(x0,y0),由+=1(b>a>0,y≥0)得y=.由于y′=-,则k1=y′|=-|.同理得k2=y′|=,所以k1k2=-.=-.(※)又因为x20=2py0,y0==,则=,即=.代入(※)式得k1k2=-=-•=-2()2,显然k1k2与p无关.(II)设A(x0,)则x0∈(-a,0),由(I)知k2=,则l2∶y=(x-x0)+.又l2过点D(0,-2)则x20=4p,即x0=-2,所以A(-2,2).将点A的坐标代入曲线C1的方程得+=1.则a2+b2=(a2+b2)(+)=4p+4++≥4p+4+8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显然,a2+b2不存在与p无关的最小值,当4p+4+8=9,再结合+=1,得p=,a2=3,b2=6,于是C1∶+=1(y≥0),C2∶x2=.点评本题两问的结论都需要考生细心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使用了导数、不等式等基本工具,其间还夹杂着求曲线方程.看上去知识点较多,但难度适合广东考生,此题在试卷中的排列应是解答题的第四题或五题,难度系数0.45左右.预测6、圆锥曲线与其他知识点综合问题高考重点考查圆锥曲线与函数、导数、不等式、向量等结合,建立在相应知识的基础上展开问题,所用到的知识往往难度不大,但较多、较全面.圆锥曲线是设计综合性强、选拔功能突出的压轴题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很多章节都有很好的交汇性,常见的有与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及平面向量等.近年安徽卷理科卷考查圆锥曲线与三角、数列结合的综合性问题.广东理科将圆锥曲线、导数、数列、不等式等融为一体,对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综合考查.今年此类试题绝不可轻视.样题6如图,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沿某动直线为折痕将正方形在其下方的部分向上翻折,使得每次翻折后点B都落在边AD上,记为B′;折痕l与AB交于点E,点M满足关系式=+.若以B为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下图).(Ⅰ)求点M的轨迹方程;(Ⅱ)若曲线S是由点M的轨迹及其关于边AB对称的曲线组成的,等腰梯形A1B1C1D1的三边A1B1,B1C1,C1D1分别与曲线S切于点P,Q,R.且一底边A1D1在x上,求梯形A1B1C1D1面积的最小值.解析(Ⅰ)如图,设M(x,y),B′(x0,2),又E(0,b),显然直线l的斜率存在,故不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b,则kBB′==-k=-,而BB′的中点(,1)在直线l上,故(-)•+b=1b=1+……①由于=+(x,y-b)=(0,-b)+(x0,2-b)x=x0,y=2-b,代入①即得y=-+1(0≤x0≤2),又,点M的轨迹方程y=-+1(0≤x≤2).(Ⅱ)易知曲线S的方程为y=-+1(-2≤x≤2),设梯形A1B1C1D1的面积为s,点P的坐标为(t,-t2+1)(0<t≤2),点Q的坐标为(0,1),直线B1C1的方程为y=1.又y=-+1y′=-y′|x=t=-,∴直线A1B1的方程为y-(-t2+1)=-(x-t).令y=0,得x=. ∴A1(,0).令y=1,得x=t,∴B1(t,1).∴s=(t+)×1×2=t+≥2,当且仅当t=,即t=时,取“=”且∈(0,2],∴t=时,有s最小值为2.∴梯形A1B1C1D1的面积的最小值为2.点评本题将函数、导数、不等式、向量等融为一体,求解过程涉及对称思想、方程思想及换元思想,虽然不是高潮迭起,但细想起来有点“曲径通幽”的感觉.由于本题的背景较新,无模式可依,考生做起来,入手较为困难,思路不易展开.几何,中学数学永恒的兴奋点,它始终是高考试卷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道风景成就了许多人,细心研读本文、仔细揣摩样题,也许下一个成功者就是你.(作者单位:中山市实验高中)责任编校徐国坚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 格式阅读原文。
2011高考命题总结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44
2.97 0.68 0.27
3.30
2.39 1.01 0.61
0.26
0.21 0.05 0.02
0.69
0.75 0.43 0.43
20
21
题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选择题 非选择 题
全卷
10
32.76
11.36
0.66
11
35.42
16.31
0.35
21
1.关注从自主命题以来广东高考所坚持的
“坚持对解析几何内容的考查重在数形结 合思想,适度控制数值计算量的做法.”来设 计解析几何的考题,强调图形探究在解析几何 问题中的作用。“坚持立体几何理科的考查综 合法与向量法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图像把握能 力与运算求解能力相结合。
2.关注从自主命题以来广东高考所保持的
七、主干知识的备考建议
1.三角函数的备考与复习建议
三角函数的复习抓住两个主线:一是三 角变换,其中诱导变换与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为变换中心,简单恒等变换主要是公式的应 用;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应围绕着周期展 开,突出周期参数的作用。
2.概率统计的备考与复习建议 应以数据处理能力为中心,抓基本方法与基 本技能落实为主。如图表的绘制与阅读,基本量 的含义与意义。理科关注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 及其区别以及解答题中正态分布的可能。
6.数列与不等式
数列的复习应以回归到基本思想与基本方
法和等差等比数列及数列求和的问题中去。对
递推数列的复习,应以结构识别与转化与回归
思想为中心来组织学习与整理。
八、对高考命题和中学数学教学的建议
2011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1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438300 湖北省麻城市第一中学丁评虎2011年全国高考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有关高考试题的评析也早有定论。
诚然,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深入剖析、研究高考试题实属份内之事,将其总结、归纳并形成参考性意见更是责无旁贷。
笔者虽然才疏学浅,但身边不乏榜样,耳提面命,潜移默化,受益匪浅,现整理出几点拙见,就教于同仁:一、整体情况今年的各套高考试题的均体现了“整体求稳,局部创新,适当增加难度,突出课本回归”的特点,这也合符哲学的观点。
假如高考命题老师片面追求稳定,则高考的信度将大打折扣;假如高考命题老师片面追求创新,则高考也没有存在的价值。
因此,整体求稳、局部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各省高考试题在试题结构、重难点把握、题型分值等方面基本不变,甚至不少试题的叙述方式类似,所给数据相差不大,这充分说明各省命题老师们充分掌握了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对于高考命题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各省高考试题依然保持了自身的命题特色,如江苏省爱出难题,江西省、重庆市爱出偏题、怪题,山东省试题难度相对较低,福建省、陕西省整体命题能力较高,继续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等等。
今年的高考试题普遍较去年偏难。
具体来讲,选择填空题难度普遍与去年持平,最后两题普遍偏难。
特别是经济较较发达的省份高考试题普遍偏难,这也充分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毕竟,这些省份的学生整体水平要高一些。
例1:(江西理10)如右图,一个直径为1的小圆沿着直径为2的大圆内壁的逆时针方向滚动,M和N是小圆的一条固定直径的两个端点.那么,当小圆这样滚过大圆内壁的一周,点M,N在大圆内所绘出的图形大致是( )点评:我为研究高考试题花了多少精力本无必要统计,但是,这道题目却实实在在花了我3天的时间。
我经历了从质疑(高考怎么会考这道题呢?目的和导向是什么?)到领会(原来如此)再到发现一般结论,最后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操作验证猜想的过程。
我实现了两圆直径之比从整数倍到分数倍再到有理数倍最后到实数倍的跨越。
2011年福建省高考各学科命题解析
2011年福建省高考各学科命题解析2011年福建高考命题根据《福建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遵循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考试说明》的要求,按照“提高质量,保持平稳”的基本原则,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旨在既有利于高校公正地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试题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要求,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试题重视以考生为本,做到“情景易于理解、设问明确无歧义”、“入题容易,答题有门”,让考生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同时试题的设计与考查要求兼顾平稳与求新。
语文----追求多样均衡体现积极导向2011年的高考命题严格遵循教育部《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语文《考试说明》,体现了“提高质量,保持平稳”的理念。
概括起来,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有如下特点:一、整体追求多样均衡1.选材的多样均衡试卷选用的素材充分考虑了时间分布和文章体裁的多样均衡。
文言文阅读题,一改连考多年的人物传记,选用的是一篇规范的游记,一方面避免本考题连续多年选材的单一,另一方面有利于整卷文体的横向多样均衡。
古代诗歌阅读题,2004年分省命题以来选用的材料皆为律诗和绝句,或名家非名作,或非名家非名作,今年则首次选用了五言古体诗,且为清浙西诗派领袖厉鹗的名作,丰富了本考题的选材形式,有利于命题选材的纵向多样均衡。
名句默写题,从时间来看,涉及了先秦、东晋、唐、宋四个时期(考试说明规定23篇未涉及宋以后篇目);从文体来看,涉及了诗、词、文、赋四种文体。
2.考查的多样均衡试卷的题设和答案充分考虑了考试范围和能力层次的多样均衡。
阅读题,包括文言文文本、古代诗歌文本、文化经典文本、论说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考查,题设既有细部的理解与分析又有整体的归纳与综合;既有思想情感的体会又有表达技巧的把握。
2011高考数学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一、选择题题型特点:(1)概念性强:数学中的每个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的概念性强,试题的陈述和信息的传递,都是以数学的学科规定与习惯为依据,决不标新立异。
(2)量化突出:数量关系的研究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考试中一项主要的内容,在高考的数学选择题中,定量型的试题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许多从形式上看为计算定量型选择题,其实不是简单或机械的计算问题,其中往往蕴含了对概念、原理、性质和法则的考查,把这种考查与定量计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量化突出的试题特点。
(3)充满思辨性:这个特点源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作为数学选择题,尤其是用于选择性考试的高考数学试题,只凭简单计算或直观感知便能正确作答的试题不多,几乎可以说并不存在,绝大多数的选择题,为了正确作答,或多或少总是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断能力。
思辨性的要求充满题目的字里行间。
(4)形数兼备:数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数,还有图形,而且对数和图形的讨论与研究,不是孤立开来分割进行,而是有分有合,将它们辩证统一起来。
这个特色在高中数学中已经得到充分的显露。
因此,在高考的数学选择题中,便反映出形数兼备这一特点,其表现是几何选择题中常常隐藏着代数问题,而代数选择题中往往又寓有几何图形的问题。
因此,数形结合与形数分离的解题方法是高考数学选择题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思想方法与解题方法。
(5)解法多样化:以其他学科比较,“一题多解”的现象在数学中表现突出,尤其是数学选择题由于它有备选项,给试题的解答提供了丰富的有用信息,有相当大的提示性,为解题活动展现了广阔的天地,大大地增加了解答的途径和方法。
常常潜藏着极其巧妙的解法,有利于对考生思维深度的考查。
解题策略:(1)注意审题。
把题目多读几遍,弄清这个题目求什么,已知什么,求、知之间有什么关系,把题目搞清楚了再动手答题。
20112011年高考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四、2011年理综生物试题的特点
1、回归教材重基础
1.1立足教材
• 一是选择题的选项在教材中直接能找到 • 二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作为考题的背景材 料 • 三是内容立足于教材,考生需要运用教材中生 物学科的专业名词、专有术语进行回答 • 四是回答考题时必须理解与掌握课本中的相关 图解
1.2重视基础
2011年高考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成都经开区实验高级中学 夏茂林
一、网上阅卷带来的评卷新变化
1、网上阅卷的好处
• • • • (1)公平性 (2)评分更加公正准确 (3)网上阅卷不存在漏加、错加分问题 (4)网上阅卷可以对阅卷实施实时监控, 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考生利益
2、阅卷流程
(1)完善标准 省考试院评分标准(命题人员制定的评分标准)→学 科评议组根据考生情况完善评分标准(一天)→阅 卷老师熟悉标准试评完善评分标准(一天,上午开 一个多小时会,会后熟悉标准试评完善评分标)→ 第二天进入正平 (2)评阅流程 阅卷流程是:评卷、仲裁、质检,采用“双评”加 “仲裁”最后是“质检”的三重保险的阅卷模式, 确保了阅卷的公平、公正、准确的阅卷原则。
31题Ⅱ(14分)
得分 得分比例 % 得分 0 1 2 3 4 5 6 7 12.12 6.42 15.22 13.84 14.5 13.29 7.69 7.74 8 3.72 9 2.36 10 1.92 11 0.52 12 0.72 13 14
得分比例 %
0.05 0.12
三、总体分析
试题继续坚持“平稳过渡、稳中求进、稳 中求新”的思想;试卷的整体格局、考查的知 识落点以及题目的质量,都和2009年、2010 年基本一致;全卷所考查的内容给考生和教师 传递的信息是“贴近教材、贴近生活、朴实无 华、简短明快”,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有效传 承的命题思路十分明朗,给人以熟悉、亲切、 清新、平和的感觉。同时试题也彰显了高中新 课程的理念,继续引导师生重视科学素养的培 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江西省2011年高考数学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遵循认知规律,提高复习效果――江西省2011年高考数学试卷答题情况分析一、试卷概述﹙一﹚试题特点(1)体现课标要求,实现平稳过渡。
对双基、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具有全面性、层次性、平稳性、导向性特点。
(2)突出重点考查,兼顾变化内容。
试题体现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
旨在“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和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试卷突出了方程、不等式、向量等工具知识的作用与能力要求,较全面地体现了配方、消元、分离、聚合、补形、转化等数学方法和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等数学思想。
对应于新教材的选修选考内容的选做题(即理科第15题)抓住了选考内容的基础核心,难度小而又代表性强,能体现从旧课程高考数学卷向新课程高考数学卷的平稳过渡,既达到了命题目标,又对中学的新课程教学起到了导向作用。
关注新增知识块的考查,如理科的第6、7、10、13、15题和文科的第7、8、9、10、13题,而且这些试题没有太大的难度,这对于稳定和深化新课程改革,有积极的作用。
(3)试卷和谐合理,能力立意创新。
起点低,入手易。
文、理科卷的选择题的前5题都是教材中的常见题类型,绝大部分考生都能入手,对考生进入状态有良好作用。
将新增知识(如合情推理)与传统知识结合的图形题(文、理科第10题),使试卷亮丽,更增强了对学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考试说明”中指出的“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的要求。
(4)略有不同声音,更望更易更好。
﹙二﹚选择题考查情况理科选择题考查情况▲文科第10题:如图,一个“凸轮”放置于直角坐标系X轴上方,其“底端”落在原点O处,一顶点及中心M在Y轴正半轴上,它的外围由以正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半径的三段等弧组成.今使“凸轮”沿X轴正向滚动前进,在滚动过程中“凸轮”每时每刻都有一个“最高点”,其中心也在不断移动位置,则在“凸轮”滚动一周的过程中,将其“最高点”和“中心点”所形成的图形按上、下放置,应大致为()答案:A问题:下图对不对?某老师:根据中心M的位置,可以知道中心并非是出于最低与最高中间的位置,而是稍微偏上,随着转动,M的位置会先变高,当C到底时,M最高,排除CD选项,而对于最高点,当M最高时,最高点的高度应该与旋转开始前相同,因此排除B ,选A。
2011年高考小说命题特点分析
2011年高考小说命题特点分析作者:万福成来源:《语文建设》2011年第08期2011年全国高考17套试题中有9套考到小说阅读。
本文试就今年的小说命题作一些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语料选择从国别来看,中国小说有5篇,分别是山东卷严歌苓的《审丑》、全国新课标卷林海音的《血的故事》、广东卷陈秉汉的《严冬海猎》、江苏卷宗璞的《“这是你的战争!”》、四川卷宗璞的《锈损了的铁铃铛》。
外国小说有4篇,分别是安徽卷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江西卷亚美尼亚埃·格林的《晚秋》、辽宁卷乌拉圭比亚纳的《怪人》、浙江卷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的《第9车厢》。
中外小说的比例是5:4。
从小说的篇幅来看,除了江苏卷宗璞的《“这是你的战争!”》是长篇小说《西征记》的节选外,其余8篇都是微型小说(个别的有删改),说明2011年的小说命题基本以微型小说为主。
微型小说故事情节相对完整,结构紧凑,讲究构思;人物性格比较单一,没有发展,考场上容易把握;微型小说还具备小说的各个要素;同时,这些小说大都是名家作品,因而受到命题人的青睐。
从时代来看,这些小说基本是现当代作品,所写的生活内容和展示的生活世界以及所塑造的人物距离我们的时代较近,易于为广大考生接受。
二、命题特点这9篇小说阅读题目都扣紧小说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重点突出(比如都抓住了人物形象);题目能够抓住文本,不旁骛,不拓展;考点具体,设题角度小而巧,易于考生答题,没有从宏观的大的方面来为难考生,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在经过几年的热闹之后,探究类题目大大减少(只有三个),重新回归文本的阅读理解和鉴赏。
命题技术上,尽可能多地覆盖文学类文本阅读(共8个考点)中的考点,考点相对分散,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以及层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考点分布(一)人物形象以及特征小说从来以塑造人物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小说中的情节、环境等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2011年新课标高考试题热点透视
2011年新课标高考试题热点透视自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公布后,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率先实施,通过几年以来的实践与探索,2011年已扩大到19省市实行新课改高考,新大纲的特点是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体现新课标能力要求,试卷将分卷I和卷Ⅱ,其中卷I是必做题,以选择题型呈现,主要考查必修内容;卷Ⅱ含必做题和选做题,以非选择题型呈现。
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
本文对2011年新课标高考试题热点作如下分析: 一.高考知识点分布统计:表一:高考知识点分值分布表山东(理) 广东(理) 海南(理) 福建(理) 浙江(理) 安徽(理) 天津(理) 辽宁(理) 陕西(理)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5 5 5 10 10 10 5 10 基本初等函数10 10 5 23 9 5 10 10 15 导数及其应用17 18 17 5 14 17 13 12 14 三角、平面向量22 22 24 14 23 10 24 20 12 数列12 20 12 13 14 13 19 12 17不等式 5 6 4 9 17 8立体几何17 17 21 23 25 17 18 27 17解析几何17 12 21 18 24 23 13 22 17计数原理 4 6 5 5 4 5 5 5概率统计17 19 17 17 9 13 18 22 18算法、复数、推理与证明13 19 10 13 9 10 10 10 12 选修系列4 6 10 14 5 10 10 5 表二:压轴题考点分布表山东理科21.导数应用题 22.解析几何广东理科20.数列 21.创新题海南理科21.导数与不等式福建理科20.立体几何浙江理科22.导数与不等式安徽理科21.解析几何天津理科19. 导数与不等式 20. 数列与不等式辽宁理科20. 解析几何 21. 导数与不等式陕西理科21. 导数与不等式纵观2011年全国新课标地区的高考数学卷,试题中都透露出一个信息:小题综合化、注重能力化、考查思维化。
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点评与命意解析
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点评与命意解析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注意: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1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是命题作文:时间在流逝。
笔者认为这样的命题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能体现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原则。
先说情理之中,话题作文式微的背景下,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平分天下,这次选择命题作文是情理中的事。
只是2007年、2008年采用命题作文,2009年和2010年采用的是材料作文,2011年安徽各地市和各类高考研究团体命制的高考模拟考试采用的均是材料作文的形式,而高考真题却回归了三年前的命题作文形式自然是“意料之外”。
看到“时间在流逝”这一命题,我首先想到的是《论语•子罕》中的名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当然考生更熟悉的是苏轼在《赤壁赋》的名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顺着这样的思路这篇作文的立意思路就很容易打开了。
高考作文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审题时首先解决的应当明晰题意,据题立意。
审题的结果应呈现为语义明确的句子。
确定立意的思路通常从三个方面入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就今年安徽高考作文而言,其立意的思考方向从“怎么办”的角度入手是最容易的,即面对时光在流逝,我们应当怎么办?其实,怎么办的问题本身是明确的。
正面立意即时间在流逝,应当珍惜时间,积极有为——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拓宽生命的宽度,以积极有为的方式对抗时光的流逝,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提升人生的意义。
反面立意自然是批判、否定浪费时间虚度人生的行为,当然通常是将正反两种情况进行对比从而水到渠成。
当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打开思路,如时间在流逝,有些事物会(可以)改变,有些事物(如诚信、理想、道德等)不会(可以)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命题特点预测和考点解密第一部分:特点预测通过对2010年新课标省区高考试题的深入分析,我们预测,2011年的地理高考命题,虽然总体上仍会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原则,但是会更加突出以下几点。
1.将更加注重对考生的读图识表能力的考查,进一步突出地理学科特色这些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基本上是题不离图,图表形式多样化。
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图表有曲线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过程示意图、原理示意图、剖面图、普通地图、专题地图,还有各类过程统计表或区域地理环境要素比较表等。
图表设计新颖,形式多样,创新度高,而且各种地理信息实现了很好的组合。
2011年地理高考对考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考生要能够根据图表描述地理事象及其特征,然后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和总结,另一方面考生要能够对图表信息中的隐f生信息进行提取和对无效信息进行排除,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将进一步突出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是思维与方法的基础。
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这些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主旋律。
2011年高考地理仍会以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为目标,注重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将是隐性的,试题设问层层递进,对能力的要求逐渐提升。
3.将更加注重对考生地理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将会进一步强化新课程标准的考试目标和要求,更强调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即体现“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
4.将会继续以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求考生关注社会生活。
纵观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可以看出,高考地理试题强调学与用的有机结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发展。
第二部分:考点解密根据对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及地理试题的研究以及对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的预测,我们对2011年高考地理的高频考点及可能涉及的热点进行了解密。
(一) 宇宙中的地球【考查角度】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对本部分的考查有所弱化,但由于整个地理学科的难点集结于此,考生务必要引起重视。
本部分在2011年高考中可能会出现的主要考点有地方时和区时的换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比较、日出日落的方位、日出日落时间与季节的关系等。
【考查方式】本部分往往以世界上或者我国正在或者刚刚发生的热点问题为切人点,考查的方式以选择题为主。
在这些年的新课标试卷的综合题中几乎没有宇宙中的地球的身影,因此考生在备考时特别注意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力争在考试中用最快的速度去解决问题。
【例题】甲、乙、丙、丁四图中cH线均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四图可能反映北半球冬季的是A.甲 B.甲、乙 C.甲、乙、丙 D.甲、乙、丙、丁2.若丁图中的经线为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此时北京时间为A.6时 B.8时 C.12时 D.昏线【答案】 1.D 2.B【备考策略】在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中光照图出现的频率较高,且多以光照变式图的形式出现。
考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把缺图补全、将变式图还原,努力实现图图转换和图文转化。
在解决光照图问题时尤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理解三个运动规律——地球自转规律、地球公转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2.把握三个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时间的关系。
3.运用四个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极昼(夜)区的切点、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查角度】本部分是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比重。
2011高考可能会从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中桃出部分来考查。
【考查方式】本部分内容主要以选择题的方式来设问,有的年份有些省份会命制综合题来考查气候要素的差异。
【例题】读我国某日局部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一2题。
1.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地发生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甲地下雨,乙地下雪②甲地下雪,乙地下雨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C 2.A【备考策略】高考地理试题常以重大工程建设(交通、水利建设)和重大地质灾害事件(如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等)为栽体,考查地质构造方面的知识;以一些景观图为栽体,聚焦世界和我国的一些热点地区,考查内、外力作用的特点;以气候资料或气象灾害作为背景,分析其形成原因、特点和分布规律及各种天气系统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利用海洋科考、海上航运、海洋污染等热点问题,考查洋流分布的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查角度】本部分往往以一个区域为切入点,考查该区域内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本部分知识点,2011年高考在考查形式上可能以图或热点事件为背景材料进行设问;或提供某一自然要素发生变化的材料,考查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或从时事热点材料切入。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查方式】多以模式图、区域图等形式来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例题】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研工作者在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百花岭发现一片新的热带雨林。
这片热带雨林沿沟分布在洗澡河海拔l 300米至l 500米范围内,是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纬度最北(250191N)、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
据此完成l一2题。
1.该热带雨林的分布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2.热带雨林景观一般具备的特点有A.植物叶面宽,四季常青 B.树木高大,但是层次结构简单C.植物众多,有巨厚的腐殖质层 D.冬季落叶,有块状根【答案】1.D 2.A【备考策略】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与其他地理要素密切相关。
2011年的高考很有可能利用模式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候、生物、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考生对此要多多留意;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永恒特点,在高考地理试题中仍然会占有很大比重。
密码元素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查角度】本部分高考可能会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考点。
从考查内容上看,高考试题侧重于考查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如聚落的形成与分布、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特别是气候变化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其影响等。
【考查方式】试题多以时代背景为材料,以表格或景观图、趋势图、统计图等形式提供各种信息。
选择题和综合题中都可能会出现。
【例题】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大会于2010年11月29日在墨西哥坎昆拉开帷幕。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湖也呈现出变暖的趋势。
结合下图回答l一2题。
1.下图四湖中蓄水量最大且最深的淡水湖是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湖泊④,从1946年至今的60多年中,水温上升了1.2l℃,比世界其他大湖增温略慢,这是由于湖泊④A.远离人口密集区,受温室效应的影响较小 B.地理纬度偏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 C.面积广大,既有河流注入又有河流流出 D.湖水盐分含量大,水温变化缓慢【答案】1.D 2.A【备考策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解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掌握自然资源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同时,考生尤其要注意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试题,‘掌握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正确措施。
(五)人口与城市【考查角度】2011年高考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特别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全面地分析新世纪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的考查可能性较大;城市方面可能会考查我国目前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城市新区的建设等热点问题。
【考查方式】考查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以及城市化的速度和水平时往往采用选择题的方式,而考查人口的迁移和影响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以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时往往采用综合题的方式。
【例题】下图为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示意图。
据图完成l—2题。
1.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和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M 2 N1 B.N l M2 C.M l N l D.M2 N22.据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A.世界城市人口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两类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基本持平C.欠发达地区城市人KI所占比重在减小 D.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在增加【答案】1.A 2.B【备考策略】人口增长及对策、人口结构(年龄、文化、性别等)、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等是高考不变的考查重点。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留守儿童问题、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考生要特别予以关注。
在城市问题上考生要注意掌握好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城市功能区及城市合理规划等相关知识点并学会以某一城市为例.分析该城市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六)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考查角度】高考试题可能会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等考点。
【考查方式】这部分知识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题中,如果出现在综合题中,分值会比较大。
【例题】读甲国大豆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l一_2题。
1.图中单位面积大豆生产的土地租金最低的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2.下图为甲国大豆(春播作物)生产的农事安排示意图,图中代表大豆收获期的应是A.a B.b C.c D.d【答案】1.A 2.C【备考策略】本部分在高考中主要以两类题型出现,一类重在对区位因素的分析;另一类重在对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分析和区位因素的比较。
(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查角度】2011年高考可能以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材料切入,考查大型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考生的辩证思考能力及考生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原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