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总复习
统计总复习
统计总复习第一章①对统计的三种解释1. 统计工作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包括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文字资料。
3.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②统计数据的分类按计量尺度: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1)分类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如,人口的性别:男和女;产品类别:食品、衣着、家电等;(2)顺序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如产品的质量等级:一等品、二等品等;(3)数值型数据是按数量尺度测量的数据。
一般可直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且使用自然、物理、货币等单位计量。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说明是事物的品质特征-----品质数据或定性数据;数值型数据是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定量数据。
按收集方法: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察而收集到的统计数据。
如有关社会经济数据均为观测数据。
试验数据:在实验中,通过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统计数据。
如对医药疗效试验数据;生物成长的试验数据等。
注意:观测数据一般不能再生,只能通过观察得到;大多数试验数据来源于科学实验,一般可以重复取得。
按被描述现象与时间的关系: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截面数据�C 对不同单位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C 描述多个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C 比如,2021年我国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时序数据�C 对同一个单位的一个或者多个变量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C 描述一个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C 比如,1996年至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混合数据- - -在数据集中含有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成分的数据;描述多个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比如,1996年到2021年我国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统计学总复习资料
3
第二、三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5、P64:变量数列的编制
(组限-开口式、闭口式 上限不在本组内原则
组距-等距、异距 组数 组中值等概念的理解)
6、P70:统计表的构成: (从形式上由总标题、横栏标题、纵栏标题和统计数 字构成)
4
第四、五章 综合指标
1、P81:总量指标的概念 2、P82:总量指标的种类
Kq
q1 p0 q0 p0
K p
q1 p1 q1 p0
13
第七章 统计指数
4、P194:平均指标指数(计算)
Kq
kqq0 p0 q0 p0
K p
q1 p1 q1 p1 kp
14
第七章 统计指数
5、P201:指数体系 (会进行两因素分析,分析每个因素对总变动的影响;
指数体系中的因素推算)
5、P155:发展速度、增长速度 (计算、定基与环比之间的关系) 算题类型:
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平均增长速度、定基与环比之间的关系
12
第七章 统计指数
1、P184:指数的概念 (理解: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概念)
2、P185:指数的种类 (个体指数、总指数;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3、P188:综合指数 (计算)
⑹P253 计算题4:计算应抽查油井数(不重复抽样)
26
例题:
x xf 6.94, s
xx
2
f 1.989, p 70%
f
f
x
s 0.066 n
Ft 0.9545,t2
x t x 20.0660.132
x 6.940.132 x 6.940.132
p
0.7 0.3 1.528% 900
统计学总复习
下限公式: 上限公式:
计算公式
中位数
下限公式: (向上累计时) 上限公式: (向下累计时)
3.标志变动度
n 全 距 R n 四分位差 Q.D. n 平 均 差 A.D. n 标 准 差 S.D.(σ) n 离散系数 Vσ
标志变动度
全距 四分位差 Q.D.=Q3-Q1
计算公式
平均差
标准差
¨ 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即考虑长期趋势的存在,剔除其 影响后再进行计算,故常用此法
第五章 统计指数
n 综合指标指数 n 平均指标指数 n 平均指标对比指数
1. 综合指数
√
√
2. 平均指标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3. 平均指标对比指数
n 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 发展速度 ¨ 平均发展速度 ¨ 增长速度 ¨ 平均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 计算方法 n 几何平均法
n 方程法
平均增长速度
n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00%)
3.长期趋势的测定与预测
¨ 动态数列的影响因素: ¨ 长期趋势T ¨ 季节变动S ¨ 循环变动C ¨ 不规则变动I
¨ 对于闭口组
¨ 对于开口组
累计次数分布
某班某次考试成绩次数分配
考分
次数
向上累计次数 向下累计次数 (较小制累计) (较大制累计)
人数(人) 比率(%) 人数(人) 比率(%) 人数(人) 比率(%)
50-60
2
5.0
2
5.0
40
100.0
60-70
7
17.5
9
22.5
统计法基础知识(总复习)doc
统计法基础知识第一章统计法基本问题第一节统计法概述一、政府统计与统计法(一)政府统计的概念和特征1.政府统计的概念政府统计,就是国家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依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2.政府统计的特征(1)政府统计的实施主体是特定的,或者说主要是政府机关。
(2)政府统计必须严格依法实施。
(3)政府统计具有强制性。
(4)政府统计的结果具有社会共享性。
(二)政府统计的功能和任务1.政府统计的功能我国政府统计已具备了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三大职能)。
2.政府统计的任务我国政府统计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注意:第一项任务或首要任务。
(2)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3)实行统计监督三、统计法的表现形式(一)统计法律统计法律,即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方面的行为规范。
目前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是1983 年 12 月 8 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2009 年 6 月 27 日再次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修订。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二)统计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统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统计活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我国现行有效的统计行政法规有《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
(三)地方性统计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并于本地方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
注意: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四)统计行政规章一是政府规章:是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所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
注意: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二是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和具有行政管理权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
2023年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重点内容
记录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旳记录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录法》。
广义旳记录法则包括了所有规范记录活动旳记录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献。
记录法旳专业性是指记录法体系中包括着大量有关记录工作旳技术性规范, 如调查制度、记录指标、记录原则等, 这些规范由有关机关以措施、规定等形式公布实行, 是记录法体系旳重要构成部分。
记录法律, 即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旳有关记录方面旳行为规范。
1989年、1994年、1997年和2023年, 国家记录局、监察部和国务院法制局联合组织了四次全国记录执法大检查。
证据确凿、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处理合适、结案及时根据《记录法》第三条规定, 我国建立集中统一旳记录系统,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旳记录管理体制, 建立了由政府综合记录系统和部门记录系统构成旳集中统一旳政府记录系统。
集中统一旳记录系统, 是指国家各级、各部门旳记录机构在国家记录局旳统一领导或协调之下, 所共同构成旳记录机构旳统一体。
它包括国家记录系统、部门记录系统以及企业事业记录组织三个部分。
我国记录法规定设置旳记录机构分为三种:政府综合记录机构、部门记录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记录机构。
政府综合记录机构和部门记录机构都属于政府记录机构, 构成政府记录系统旳两大支柱, 是完毕国家、部门、地方记录任务最为重要旳两支力量。
企业事业组织记录机构是完毕企业事业单位记录任务旳综合职能机构, 其记录任务既包括企业事业单位自身旳记录任务, 也包括国家、地方、部门记录任务延伸到企业事业单位, 需要该单位完毕旳记录任务。
企业事业组织记录机构或者记录负责人执行本单位综合记录旳职责。
记录人员应当根据《记录法》第二十四条旳规定, 具有执行记录任务所需要旳记录职业道德和记录专业知识。
根据记录法旳规定, 记录人员旳职权, 有下面几种方面:1.记录人员具有根据记录法律规定独立行使记录调查、记录汇报、记录监督旳职权2.记录人员有权规定有关单位和人员根据国家规定, 如实提供记录资料3、记录人员有权检查记录资料旳精确性, 规定改正不确实旳记录资料4.记录人员有权揭发、检举记录调查工作中旳违法行为5.记录人员有学习专业知识旳权利。
2024统计法基础知识复习材料
2024年统计法复习指导敬爱的挚友们:去年发的文档很受大家欢迎,今年法规大纲发生了改变,特此结合大纲总结了复习提纲,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当通过考试。
一、统计法概述(一)政府统计与统计法1.政府统计的概念和特征政府统计,就是国家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依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供应统计资料和统计询问看法,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政府统计的特征:(1)政府统计的实施主体是特定的,或者说主要是政府机关; (2)政府统计必需严格依法实施; (3)政府统计具有强制性; (4)政府统计的结果具有社会共享性。
2.政府统计的功能和任务功能:我国政府统计已具备了信息、询问、监督的整体功能。
任务:(1)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2)供应统计资料和统计询问看法;(3)实行统计监督。
3.依法统计法的必要性:首先,政府统计活动有赖于法律的保障;其次,政府统计活动必需受到法律约束。
(三)统计法的表现形式1.统计法律统计法律,即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规范。
《统计法》2024年6月27日再次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九次会议修订,2024年1月1日执行。
1996年5月15日和2024年6月27日修订。
2.统计行政法规统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统计活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有《统计法实施细则》《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等。
3.地方性统计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全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据本市的详细状况和实际须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4.统计行政规章统计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有关统计的规范性文件。
统计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最近一次的修订时间是()。
A.1983年12月8日B.1996年5月15日C.2009年6月27日D.2010年1月1日2.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属于()。
A.法律B.部门规章C.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规3.下列调查中,调查对象可以拒绝接受的是()。
A.经济普查B.人口普查C.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成本费用调查D.某公司发起的日常支出项目调查4.我国统计法调整的范围主要是()。
A.政府统计活动B.涉外统计活动C.民间统计活动D.企业统计活动5.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调查对象报送的数据受法律保护B.企业报送的所有资料属于国家秘密C.企业可以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提供统计资料D.政府统计机构可以公布单个企业统计数据6.下列关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与其他机构合并设置 B.可以隶属于其他机构设置C.必须独立设置D.可以不设置7.商务部拟对大型的家电卖场设立销售情况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机关是()。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发展与改革委员会D.无需审批8.下列周期性调查项目,每5年进行一次的是()。
A.人口普查B.经济普查C.农业普查D.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9.根据《统计法》,政府统计调查方法的主体是()。
A.周期性普查B.经常性抽样调查C.全面调查D.行政记录10.国家统计数据,以有关部门公布为准,该部门是()。
A.国家统计局B.国务院办公厅C.最先公布的部门D.国务院授权的部门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统计资料的是()。
A.企业生产进度记录单B.工资汇总表C.人员变动情况统计分析表D.总经理任命通知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业机密”法律要件是()。
A.不为公众知悉B.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C.已申请专利D.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13.政府统计机构的统计人员有权()。
A.对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企业进行罚款B.公布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任何资料C.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改正不真实的统计资料D.自行修改认为不真实的统计资料14.我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制度开始实施的年份是()。
统计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单选题.1.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统计法律规范,始见于B周朝2.西宁市人民政府指定的《西宁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C政府规章3.有权制定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是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A1983-12-8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5.《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曾于B1996-5-15修正6.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于D2005-12-16修正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统计法律是A《中华民国统计法》8.统计工作的统一性,最关键的就是统计D管理体制的集中统一9.《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B统计行政法规10.我国政府统计工作第一项法定的基本任务是D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11.我国统计工作实行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1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B信息、咨询、监督13.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B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
1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A独立的统计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15.我国统计法调整的范围主要是B政府统计16.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际统计调查、A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17.政府统计调查具有C强制性18.在国际统计调查项目中,属于新的、重大的统计调查项目,由A国务院审批19.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其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由C国际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20.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批21.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的普查项目,其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A经济普查22.统计调查必须按照批准的计划进行。
当发生重大灾情或者不可预料的情况时,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决定进行临时性统计调查23.统计调查应当以C周期性普查为基础24.广义的统计标准是指对指标涵义、计算方法、C分类目录、调查表式、统计编码的统一规范25.统计调查应当以B 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26.统计资料实行A定期公布制度27.在我国统计工作管理体制中,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A同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28.《中国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三条规定“部门统计调查范围内的统计资料B由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统一管理”29.各部门和各企事业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由B本部门、单位领导人或统计负责人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后上报30.A绝密级统计资料是国家的核心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31.部门统计调查范围内的统计资料,由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D统一管理32.国家统计数据以B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33.统计资料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由C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决定34.各级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计划、检查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考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成绩。
统计学总复习
12总复习题名词解释1、记录报表调查: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按一定表式和规定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期提供基本记录资料旳一种调查方式。
2、同度量因素:把不能相加对比旳复杂总体过渡能直接对比旳因素。
3、记录指数:指数是指反映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状况和对比关系旳特殊相对数。
4、参数:根据全及总体各个单位旳标志值或标志特性所计算旳反映总体某种属性旳综合指标,又称参数。
5、记录量:指根据抽样总体各个单位旳标志值或标志特性计算旳综合指标,又被称为记录量。
6、普查:是根据记录旳特定任务而专门组织旳一次性全面调查,用以收集一定期间上某种调核对象旳较全面较精确旳记录资料旳一种调查方式。
7、记录指标:是指总体数量特性旳概括性度量。
8、变量:是指阐明事物某种特性差别旳名称。
9、变量值:变量旳具体体现称为变量值。
10、茎叶图:是由“茎”和“叶”两部分构成,反映原始数据分布旳图形。
11、箱线图:是运用几种描述性特性值来反映原始数据分布旳图形。
12、记录总体:由客观存在旳、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旳许多种别单位所形成旳集合13、总体单位:构成总体旳个别元素,称为个体。
14、综合评价:是对多指标进行综合旳一系列有效措施旳总称。
15、估计原则误差:阐明实际值与其估计值之间相对偏离限度旳指标,重要用来衡量回归方程旳代表性。
16、大数据:指在信息技术中,某些使用目前既有数据库管理工具或老式数据解决应用很难解决旳大型而复杂旳数据集。
具有类别大、体量大、价值密度低、解决速度快四大特性。
17、记录学:是研究如何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整顿和分析旳原理、原则与方式、措施旳科学。
18、重点调查:为理解总体基本状况,在调核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旳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19、标志:反映总体学位属性或特性旳名称。
20、描述记录学:研究如何获得反映客观现象旳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收集旳数据进行加工解决和显示,进而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旳规律性数量特性。
统计学总复习
统计学总复习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数据的学科。
对于统计学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常见应用进行总复习,以帮助读者全面回顾和巩固自己的统计学知识。
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1 数据的概念和分类数据是用来描述和量化研究对象特征的信息,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类。
定量数据是用数字表示的,如年龄、温度等;定性数据则是以非数字的方式表达的,如性别、颜色等。
1.2 统计学的基本术语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包括总体、样本、变量、参数和统计量等。
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
变量是研究中所关注的特征或属性,可以是定性变量或定量变量。
参数是总体的特征的度量,而统计量则是样本的特征的度量。
1.3 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方面。
描述统计是通过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呈现,推断统计则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和估计。
2. 统计学的基本方法2.1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统计学研究的基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实验和调查。
实验是通过控制条件来观察和测量变量之间的关系,调查则是通过问卷或访谈等方式获取被调查对象的信息。
2.2 数据整理和探索数据整理和探索是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处理、数据转换和描述性统计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数据的整体特征和分布进行初步了解。
2.3 统计推断和假设检验统计推断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和估计,常用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值,而假设检验则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2.4 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是用于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回归分析用于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而方差分析则用于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3. 统计学的常见应用3.1 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常用于分析和解释生物实验的结果,研究生物系统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统计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以下是统计学各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1.数据收集与描述-数据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数据收集方式:问卷调查、观察、实验-描述统计:中心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范围、方差、标准差)、数据分布(直方图、条形图、饼图)2.概率论基础-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事件与事件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统计概型-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伯努利试验与二项分布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其分布律-连续型随机变量与其概率密度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常见分布4.多个随机变量的分布-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两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分布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与其性质-方差与标准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矩、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6.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辛钦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切比雪夫不等式与伯努利不等式7.统计推断基础-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置信区间与置信水平-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显著性水平、拒绝域-类型Ⅰ错误和类型Ⅱ错误-样本容量与统计检验的效应大小8.单样本与双样本推断-单个总体均值的推断:正态总体与非正态总体-单个总体比例的推断-两个总体均值的推断: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两个总体比例的推断9.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优度、剩余平方和、变量选择10.非参数统计方法-指标: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符号检验- 分布: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这些是统计学各个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一个概述。
每个章节都拥有更加详细和复杂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复习中深入理解并进行练习。
统计法基础知识复习
统计法基础知识总复习统计法规试题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20分)1、《省统计管理条例》属于()A、统计法律B、统计法规C、地方统计法规D统计规章2、查处统计违行为的主体是()A、各级统计行政机关B、各级统计行政执法检查机构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实施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
A、国家统计局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D、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4、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统计数据,应当自公布之日起()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A、5B、10C、15D、305、涉外社会调查属于()A、自愿性B、强制性C、义务性D、禁止性6、统计案件调查取证的人员()。
A、由三人以上单数组成B、不得少于二人C、二至四人D、由不同单位的人组成7、国家机关违反统计法规定,未报经审查或备案,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的,由统计行政机关责令改正,予以()。
A、警告B、通报批评C、行政处分D、罚款8、某单位未按规定时间上报统计报表,经当地统计局催报后,也未能在催报期限报送,后统计局向其发出《统计报表催报单》,但该单位仍未能在催报期限报送统计报表,该单位的行为已构成()行为。
A、瞒报B、屡次迟报C、拒报D、拒不接受统计检查9、下列措施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有()。
A、罚款B、赔偿损失C、没收所得D、开除10、在统计行政诉讼中,原告应是()。
A、作出处罚决定的统计行政机关B、作出处罚决定的统计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C、被统计行政机关处罚的单位和个人D、被统计行政机关处罚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二、多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法实施细则》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B、国务院制定并发布的C、国务院批准的D、国家统计局发布的E、省人大制定的2、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的职权,不受侵犯。
A、统计调查B、统计管理C、统计报告D、统计检查E、统计监督3、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负有义务。
统计学-期末总复习
A.缩小4倍
1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A.总体方差越大,所需的样本容量越少 B.总体方差越大,所需的样本容量越多 C. 允许的误差越小,所需的样本容量越少
D. 允许的误差越大,所需的样本容量越多
14. 在抽样设计中,最好的方案是( A. 抽样误差最小的方案 B. 抽样单位最小的方案 C. 调查费用最少的方案 D. 在一定误差要求下费用最小的方案 )
则,调和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m m2 mk Hm 1 mk m1 m2 x1 x2 xk
m
i 1 k
k
i
mi x i 1 i
众数、中位数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中位数: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值;
50% Me 50%
方差
反映了各变量值与均值的平均差异;
第七章
单一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方差已知或大样本)
单一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方差未知且小样本)
单一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总体均值区间估计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总体比例区间估计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单一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方差已知或大样本)
方差已知或大样本
1.假设: 已知总体标准差; 总体正态分布; 如果不是正态, 可被正态分布逼近 (样本容量 n> 30)
-1
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
度)
增长1%的绝对值
第五章 时间序列
已知下列资料
三月
月末工人数(人) 总产值 2000 11.0
四月
2000 12.6
五月
2200 14.6
六月
2200 16.3
计算:(1)第二季度平均月产量; (2)第二季度平均人数; ( 3 )二季度每人平均产量.
(完整版)统计学总复习提纲
(完整版)统计学总复习提纲统计学复习提纲第⼀章:绪论1、1)统计的含义:统计⼀词有统计⼯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种含义,但最基本的还是统计⼯作。
没有统计⼯作就不会有统计资料,没有丰富的统计实践经验就不会产⽣统计科学。
2)统计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作的规律,即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法,是⼀门⽅法论科学。
3)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2、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总体: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总体有三⽅⾯特征:同质性、⼤量性、差异性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限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总体和总体单位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的来确定的。
3)标志: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可分为数量标志(⽤数字回答问题)和品质标志(⽤⽂字回答问题)。
标志还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不变标志:所有总体单位共同具有的特征。
它是构成总体的必要条件和确定总体范围的标准。
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必然存在差异的标志。
4)变量:可变标志中既有品质标志也有数量标志。
可变的数量标志就叫变量。
变量的具体数值叫变量值。
凡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叫离散变量。
凡变量值可作⽆限分割的变量,叫连续变量。
5)指标与指标体系: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指标体系:以共同的研究⽬的为纽带⽽相互联系的⼀系列统计指标。
6)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有⼆:第⼀,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第⼆,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数字来回答;标志则既有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数字回答),也有反映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字回答)。
⼆者联系:主要表现:许多标志的数值都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得来的。
品质标志虽然本⾝不具有数值,但有些指标是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计算得出。
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可随统计研究的⽬的⽽易位,故指标和数量标志在⼀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换。
统计复习 知识点整理
统计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一、二、三章☐1、P3: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互相结合、密切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2、P6: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3、P7:总体与总体单位(定义、关系)/ 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所形成的集合。
总体单位: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即个别单位。
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1)总体与总体单位是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同质性) 。
2)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总体与总体单位可以互相转化。
如:研究一个企业的职工情况,则企业是总体,职工是单位,若研究一个城市的企业规模时,则该市所有企业是总体,企业又成为总体单位。
☐4、P8:标志与指标(标志的定义和分类;指标的定义和分类;)统计标志定义: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如:职工性别、工资水平、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等。
分类: 品质标志(表示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用文字表示)数量标志(表示总体单位单位数量的特征,用数值表示。
)统计指标定义: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分类:按说明的总体内容不同: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按对比关系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按时间状况不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实物指标、价值指标☐5、P10:变量(变量与变量值的定义;分类:离散型和连续型)变异: 反映组成总体的各单位不同的具体表现。
变异分品质变异和数量变异。
变量值: 变量的具体取值。
变量定义:一般在数量上的变异。
分类:①连续型变量:在整数间可插入小数的变量。
如:工业总产值、身高等。
②离散型变量:变量值只能表现为整数的变量。
如工厂数、工人数等。
☐6、P18: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主体部分包括的六部分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调查时间、调查期限等概念的理解)六部分内容:调查目的和任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调查对象:指总体范围。
统计学总复习2016.6
统计学复习第一章导论三、填空题1.研究某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则该市全部居民户是总体,每一居民是总体单位。
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
3.研究一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总体是该行业,总体单位是行业内各企业。
4.一个企业作为总体单位,该企业产值、产量、生产能力、设备的原值等属于数量标志,而所有制、行业性质等属于品质标志。
5.统计指标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6.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包括__指标名称____、指标数值、计算单位、时间、空间和计算方法等六个方面。
7.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工作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8.如果一个变量是以整数形式取值,该变量被称为离散变量,如果它在一个区间内可取无穷多个值,该变量称为连续变量。
9.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11.所有的数量指标都用绝对数表示,而质量指标都用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
1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按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13.某企业年末商品库存量属于__时点_指标,其数值__不能_相加;商品销售收入属于_时期_指标,其数值__能够_相加。
14.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它可以派生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15.结构相结指标是总体中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一部分数值与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之比。
16.强度相对指标区别于其他相对指标的特点之一是某些强度相对指标具有___正指标和逆指标的形式。
17.在所有相对指标中,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同属于一个总体的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
四、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C )。
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同质性、大量性、具体性 C.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 D.同质性、大量性、综合性2.要了解4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法基础知识总复习统计法规试题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广东省统计管理条例》属于()A、统计法律B、统计法规C、地方统计法规 D统计规章2、查处统计违违法行为的主体是()A、各级统计行政机关B、各级统计行政执法检查机构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实施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
A、国家统计局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D、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4、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统计数据,应当自公布之日起()内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A、5B、10C、15D、305、涉外社会调查属于()A、自愿性B、强制性C、义务性D、禁止性6、统计违法案件调查取证的人员()。
A、由三人以上单数组成B、不得少于二人C、二至四人D、由不同单位的人组成7、国家机关违反统计法规定,未报经审查或备案,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的,由统计行政机关责令改正,予以()。
A、警告B、通报批评C、行政处分D、罚款8、某单位未按规定时间上报统计报表,经当地统计局电话催报后,也未能在催报期限内报送,后统计局向其发出《统计报表催报单》,但该单位仍未能在催报期限内报送统计报表,该单位的行为已构成()行为。
A、瞒报B、屡次迟报C、拒报D、拒不接受统计检查9、下列措施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有()。
A、罚款B、赔偿损失C、没收违法所得D、开除10、在统计行政诉讼中,原告应是()。
A、作出处罚决定的统计行政机关B、作出处罚决定的统计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C、被统计行政机关处罚的单位和个人D、被统计行政机关处罚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二、多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法实施细则》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B、国务院制定并发布的C、国务院批准的D、国家统计局发布的E、省人大制定的2、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的职权,不受侵犯。
A、统计调查B、统计管理C、统计报告D、统计检查E、统计监督3、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负有保密义务。
A、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B、属于私人的单项调查资料C、属于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D、属于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E、属于统计公报中统计资料4、统计人员按技术职务,可分为()。
A、统计调研员B、高级统计师C、统计师D、助理统计师E、统计员5、统计违法行为构成的要件是()。
A、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的行为B、危害社会的行为C、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D、必须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E、主体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6、对某企业虚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查处机关可根据情节对其进行()。
A、通报批评B、行政处分C、罚款D、吊销营业执照E、责令停业7、某企业未按时报送劳资、产值、财务三张年报表,后经统计局发出《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该企业只能在催报期限内报出产值、财务二张报表,劳资仍未能在催报期限内报出。
该企业行为已构成()行为。
A、迟报B、瞒报C、拒报D、屡次迟报E、拒不接受统计检查8、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了统计法律法规,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B、县级以上统计行政机关,可依法对违法企业直接处于行政处罚C、统计行政机关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必须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D、听证是行政处罚的必经程序E、对行政处罚不服申请复议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立即停止执行9、某企业不服所在地的地极市统计局所作出的行政处罚,可向()申请复议。
A、市统计局B、市人民法院C、市监察局D、市人民政府E、省统计局10、行为人对被处以()不服的,可提起行政诉讼。
A、警告B、通报批评C、罚款D、没收违法所得E、取消荣誉称号三、案例分析(16分)某街道办事处上报的2002年1、2、3、4份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460万元、1380万元、3220万元,3月份的数值比1、2月份的总和还高。
经市统计局调查,3月以来,该街道办事处并没有新的项目投产,能源消耗也没有明显的增长,该街道办报出的数据,根本就没有相应的原始记录和其他相关的凭证,是该街道办统计员闭门造册编造出来的,其实际工业总产值也无法查证。
后来,市统计局认定该街道办的行为构成了虚报统计资料的行为,并对其处以3万元的罚款。
请问市统计局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20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出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一部()。
A、行政法规B、法律C、行政规章D、重要的规范性文件2、我国政府统计具有()、咨询、监督的只能。
A、调查B、分析C、信息D、预测3、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调查范围超出系统内的,由()审批。
A、部门领导B、国务院C、国家统计局或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有关部门共同4、下列各项正确的一项是()。
A、统计人员可以不对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B、统计人员可以自行评估、修改所收集的基层统计数据C、统计人员对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D、统计人员在入户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在其他统计调查中可以不出示工作证件5、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其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
A、人口普查B、经济普查C、农业普查D、人口和农业普查6、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A、统计标准B、统计方法C、统计制度D、法规性文件7、对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统计资料,非经()不得泄露。
A、本人同意B、统计部门审批C、保密机关审批D、调查人员同意8、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在2年内累计()次以上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A、2B、3C、4D、59、企业统计人员张某因疏忽大意,致使上报给统计机关的企业产值高于企业实际数据,其行为属于()。
A、工作失误但不构成违法B、统计犯罪C、伪造统计资料D、虚报统计资料10、一切()都必须依法如实、按时履行报送统计资料的义务。
A、统计调查对象B、国家机关C、社会团体D、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11、统计工作的统一性,最关键的就是()的集中统一。
A、统计标准B、统计制度C、调查方法D、统计管理体制12、《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的职权,不受侵犯。
A、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B、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分析C、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D、统计调查、统计监测、统计研究13、部门统计调查范围内的统计资料,由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
A、统一管理B、决定公布C、统一审批D、负责核定14、查处统计违法案件,调查人员一般不得少于()。
A、3人B、1人C、2人D、4人15、统计检查机构办理统计违法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后()内结案。
A、15天B、3个月C、30天D、6个月16、行政处分可以适用于()。
A、所有统计违法者B、所有统计人员C、机关工作人员D、国家工作人员17、统计资料密级和保密期限可由()决定变更。
A、各级保密委员会B、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D、单位统计负责人18、民间统计调查是()统计调查A、政府B、非政府C、部门D、地方19、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行政机关给予()处罚的案件,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
A、警告B、罚款C、教大数额的罚款D、通报批评20、统计行政诉讼由()负责审理并作出裁决。
A、人民法院B、检查机关C、仲裁机构D、上级统计机构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6道题,每题2分,共12分)1、地方性统计法规不得与()()()()()相抵触。
A、部门行政规章B、行政法规C、统计法律D、地方政府规章E、规范性文件2、我国政府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包括()()()()()。
A、提供统计咨询意见B、实行统计监督C、开展统计执法检查D、进行统计监督E、进行统计分析3、《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
A、统计报表B、典型调查C、综合分析D、重点调查E、全面调查4、()()()()()的行为,都属于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统计资料B、瞒报统计资料C、打击报复统计人员D、拒报统计资料E、伪造统计资料5、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属于()()()()(),负有保密义务。
A、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B、私人的单项调查资料C、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D、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E、企业的单项调查资料6、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A、警告B、罚款C、责令改正D、没收违法所得E、劳教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行政规章。
2、()《统计法》规定,我国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3、()国家统计局属于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4、()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法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5、()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自行修改,但可以通过召开会议研究修改。
6、()统计资料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的体制。
7、()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8、()对未标明法定标识或超过期限的统计调查表,有关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统计机构有权废止。
9、()由于民间统计调查具有自愿性原则,所以调查者可以自行向社会公布民间统计调查结果。
1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双重领导,在业务上以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
11、()民间调查属于一种强制性统计调查。
12、()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侵犯的客体是国家主权。
13、()统计行政法律责任包括统计行政处罚和统计行政处分。
14、()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必须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重复。
15、()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以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为前提。
16、()《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照国家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17、()《统计法实施细则》于2000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修订,同年6月16日由国务院发布。
18、()适用听证程序的统计违法案件,听证主持人应由统计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
19、()乡镇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执行本乡镇综合统计的职能。
20、()《统计法》规定,统计人员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