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荔枝湾) 荔红渺邈,苒苒物华休
关于夏天的古诗大全300首初夏绝句
关于夏天的古诗大全300首精选1、夏日三首·其一(宋代-张耒)长夏村墟(xū)风日清,檐(yán)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yāo)月影,嘈(cáo)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2、菩萨蛮·夏景回文(宋代-苏轼)火云凝汗挥珠颗。
颗珠挥汗凝云火。
琼(qióng)暖碧纱轻。
轻纱碧暖琼。
晕腮(sāi)嫌枕印。
印枕嫌腮晕(yùn)。
闲照晚妆残。
残妆晚照闲。
3、夏日和友人见赠并谢兰膏名酒(先秦-周文)题遍碧苔笺,吟残绿水篇。
流霞穿树出,明月隔溪悬。
乍听声声笛,还逢泛泛船。
琴心谁共识,山水自相怜。
4、次韵刘季章治中邀夏仲信郎中游永安湖(元代-顾瑛)湖上筵开张水戏,卷幔凉风吹短蒲。
大鱼听乐浪头出,小艇卖花城内无。
丙鼎庚庚识饕餮,甲煎斑斑炙鹧鸪。
酒酣赋诗动海色,茧纸楷书能寄吾。
5、夏日即事(元代-善住)庭树森沈晚色浓,修修寒雨满疏钟。
白云一片归飞急,知宿城南若个峰。
6、山居首夏十首示外孙陈祖兰其二(宋代-李祁)前年新觅数株梅,移向庭前手自栽。
惆怅近来风土薄,殷勤难得一枝开。
7、子夜四时歌夏(宋代-孔平仲)火云堆长空,赤日沸岩瀑。
芙蓉已焦死,不减筼筜绿。
8、夏日南园(宋代-邵雍)夏木无重数,森阴翠樾低。
相呼百禽语,太半是黄鹂。
9、夏五再游慈云(宋代-陈著)青山屏绕碧溪湾,不是閒身欲到难。
好容易招才隔水,先茔在望莫凭阑。
三杯便是人閒福,半榻聊分物外安。
扶醉有儿归路稳,不妨风露旧南冠。
10、送夏辟疆解官(宋代-毛滂)北风吹劲翮,凌厉欲云奔。
门棒敛行色,县花消别魂。
进舟寒濑涩,回道乱山昏。
珍重操刀事,余言淡可吞。
11、夏日寄史处士(唐代-孟贯)掩关苔满地,终日坐腾腾。
暑气冷衣葛,暮云催烛灯。
寂寥知得趣,疏懒似无能。
还忆旧游否,何年别杜陵。
12、蜀中寓止夏日自贻(唐代-郑谷)展转欹孤枕,风帏信寂寥。
涨江垂螮蝀,骤雨闹芭蕉。
荔枝 诗句
荔枝诗句1.邛竹笋长椒瘴起,荔枝花发杜鹃鸣。
——唐·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2.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
——唐·张祜《马嵬坡》3.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
——唐·杜甫《解闷十二首》4.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
——唐·郑谷《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5.夜醉至今犹未醒,荔枝取次对离觞。
——宋·白玉蟾《赠别徐监观》6.高槛起边愁,荔枝谁致楼。
——唐·薛能《荔枝楼》7.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
——唐·王建《白纻歌二首》8.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桔未应先。
——明·何景明《鲥鱼》9.伤心忽入西窗梦,同在峬村折荔枝。
——南宋·陆游《予初仕为宁德县主簿而朱孝闻景参作尉情好甚》10.惊鱼掷上绿荷芰,栖鸟啄馀红荔枝。
——唐·徐夤《郊村独游》11.鹅黄酒边绿荔枝,摩诃池上纳凉时。
——南宋·陆游《感旧绝句》12.星球皱玉虽奇品,终忆戎州绿荔枝。
——南宋·陆游《莆阳饷荔子》13.劝君留待端阳酒,天上飞来红荔枝。
——现代·老舍《赠友人归广州》14.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中庭种荔枝。
——唐·戴叔伦《荔枝》15.欲知州近远,阶前摘荔枝。
——唐·白居易《郡中》16.遐方不许贡珍奇,密诏唯教进荔枝。
——唐·韩偓《荔枝三首》17.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
——唐·杜甫《解闷十二首》18.不知却是青娘子,飞傍枇杷索荔枝。
——元·杨维桢《冶春口号七首》19.滴滴春霖透荔枝,笔题笺动手中垂。
——唐·薛能《吴姬十首》20.连州万里无亲戚,旧识唯应有荔枝。
——唐·卢肇《被谪连州》21.湘湖蓴菜胜羊酪,项里杨梅敌荔枝。
——南宋·陆游《致仕後即事》22.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
——唐·杜甫《宴戎州杨使君东楼》23.胡儿夹鼓越婢随,行捧玉盘尝荔枝。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意思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意思“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出自唐朝诗人柳永的古诗作品《八声甘州》第一段,其古诗全文如下: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注释】1、是处:到处2、红衰翠减:花朵调零,绿叶枯萎。
李商隐《赠荷花》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红衰翠减愁煞人”句3、苒苒(rǎnrǎn):渐渐地4、物华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复存在【解说】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鉴赏】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
“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
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
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
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
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
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
这一句精彩处在“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
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
但下片妙处在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
“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
结句篇末点题。
“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
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荔枝的诗词100首
荔枝的诗词100首1.《食早荔七首·向来唤做荔支颠》宋朝·刘克庄向来唤做荔支颠,浪得颠名不记年。
帝悯此翁颜色老,即家除拜荔支仙。
2.《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清生荔支》宋朝·苏轼代北寒齑捣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
逢盐久已成枯腊,得蜜犹应是薄刑。
欲就左慈求拄杖,便随李白跨沧溟。
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
(俗有十八娘荔支。
)3.《和宋永兄咏荔支用东坡刑字韵四首·一时红紫逐飘萍》宋朝·黄公度一时红紫逐飘萍,风雨残枝尚缀星。
西国葡萄甘仆隶,白家踯躅强仪刑。
谁移仙种从丹府,不使灵荄遍八溟。
大业豪华今寂寞,佳名空著海山经。
4.《竹枝·木棉花尽荔枝垂》唐朝·皇甫松木棉花尽荔枝垂,千花万花待郎归。
5.《咏荔枝》明朝·丘浚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6.《廖致平送绿荔支为戎州第一王公权荔支绿酒亦》宋朝·黄庭坚王公权家荔支绿,廖致平家绿荔支。
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
拨醅蒲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
谁能同此胜绝味,唯有老杜东楼诗。
7.《和程大卿荔枝》宋朝·陈襄棠阴为政有光晶,号令风行鬼亦惊。
和气发来藏不得,直教丹荔背时生。
8.《荔枝画,为福建佥宪张惟远题四首·其三》元朝·张昱红尘一骑露华香,不管卢龙道路长。
谁信御前供玉食,不呈妃子不先尝。
9.《浪淘沙·荔枝》宋朝·黄庭坚忆昔谪巴蛮。
荔子亲攀。
冰肌照映柘枝冠。
日擘轻红三百颗,一味甘寒。
重入鬼门关。
也似人间。
一双和叶插云鬟。
赖得清湘燕玉面,同倚阑干。
10.《荔枝次吴晋涛》清朝·陈恭尹年年惯见侧生红,自读新篇迥不同。
绮树有霜朝更艳,冰盘无暑日初融。
空将异味疑曹氏,未许移根入汉宫。
君为荔枝来岭外,一官吟遍二松风。
11.《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其二十六》清朝·成鹫古洞归猿在上头,攀枝摘果引群猴。
高中诗词(24首)
高中诗词(24首)先秦(1) 魏晋(1) 唐(11) 宋(8) 元(2) 现代(1)李白(2) 王维(1) 白居易(1) 苏轼(1) 杜甫(2) 李商隐(1) 杜牧(1) 秦观(1) 辛弃疾(1)陶渊明(1) 王昌龄(2) 李清照(1) 柳永(2) 毛泽东(1) 黄庭坚(1) 周邦彦(1) 张养浩(1) 钱起(1)邦哲(1) 诗经(1)1[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4[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第五次早读资料(初一上期后半段课前三分钟+每日一句)
第五次早读资料初一上期后半段课前三分钟+每日一句1.孔祺祺慈姥竹李白野竹攒(zuān)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2.李瑞可高山幽兰郑板桥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qiáo)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3.滕沁芸古风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huī),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4.李秋妍咏菊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5.李简豪南轩松李白南轩有孤松。
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6.孔祺祺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方艺璇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8.钱俊熹五色花北岛在深渊的边缘上你守护我每一个孤独的梦那风啊吹动草叶的喧响太阳在远方白白的燃烧你在水洼旁投进自己的影子微波荡荡沉淀了昨日的时光假如有一天你也不免凋(diāo)残我只有一个简单的希望:保持着初放时的安详9.陈柳言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0.谢知航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huáng)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1.刘雨奇宣告北岛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我没有留下遗嘱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宁静的地平线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我只能选择天空决不跪在地上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好阻挡自由的风从星星的弹空里将流出血红的黎明12.胡佳琪登金陵凤凰台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形容水果的诗词
形容水果的诗词导语:橘子的形状是圆的,有点象一个小皮球,橘子皮的颜色是橙黄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摸起来好象有一点小绊瘩。
剥开外皮,只见一瓣瓣月牙般的橘子瓣紧偎在一起。
雪白的银丝紧紧的缠在橙黄色的橘子瓣上。
下面由店铺为您整理出的形容水果的诗词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荔枝》——唐·徐寅日日薰风卷瘴烟葡萄》——唐·唐彦谦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
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赋枣》——宋·王安石种桃昔所传,绿琼枝散小香囊,拜捧金盘献越王。
龙绡壳绽红纹粟、来禽青李。
争似。
何人剌出猩猩血,一官久已轻莼鲈。
只应汉武金盘上,曼倩恨偷难,繁星历历看,泼血犹残旧折条。
余甘入邻家。
君家几度尊前,摘天上繁星,伴人同醉、吴姬染指。
《项里观杨梅》——宋·陆游山中户户作梅忙,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蕊宫惟合赠神仙。
人间何者非梦幻。
《谢杨尚书惠樱桃》——唐·卢延让满合虚红怕动摇。
《荔枝》——唐·徐寅朱弹星丸灿日光,远赠筠笼,脉脉红泉流齿、河豚鱼近之耳。
)我生涉世本为口,尚得馋妇逐。
风包堕朱缯,偶得并蔕置枕傍,种枣予所欲。
《白樱桃》——唐·于邺(一作韦庄诗)王母阶前种几株,浮沉半壶脂水。
珍果同时。
蛮山踏晓和烟摘,快噉取餍足。
灵鸦啄破琼津滴,纵猿取之。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
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
料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
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莆阳饷荔子》——宋·陆游江驿山程日夜驰,一团甘露软含消。
萧娘初嫁嗜甘酸,色已夺鸡冠,万树荫平陆。
《恩赐樱桃分寄朝士(在岐下)》——唐·韩偓未许莺偷出汉宫,上林初进半金笼。
蔗浆自透银杯冷,朱实相辉玉碗红。
俱有乱离终日恨,贵将滋味片时同。
霜威食檗应难近,宜在纱窗绣户中。
《樱桃》——宋·陈与义四月江南黄鸟肥。
今风大熟,赏啖之馀,宝器盛来蚌腹圆,祠故相陈文惠公。
陶渊明的所有诗
陶渊明的所有诗归园田居·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杂诗【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杂诗·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
萧条隔又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杂诗·其二【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
荔枝湾诗词
荔枝湾诗词
以下是一首荔枝湾的诗词:
《荔枝湾赋》
岭峤南交,番禺西浒。
晴日藕塘,暖烟花坞。
灼灼红云,遮没汉家宫阙;茫茫碧水,湮沉叶氏田园。
双桥隐隐,五秀芊芊。
丛桂烟霞,仙姑祠畔。
蓬莱水月,陆贾城边。
翠荡天风,丹石炉生五色;
碧连江浪,珊瑚井印三光。
钟断西山,杳若风回鹤影;
舟横南岸,清如水带荷香。
擘荔亭消,谁从听雪;
寻珠圃没,自可观风。
柳波澹澹,花气融融。
拾翠洲长,蜑船无影;沉香浦远,蛮屐有踪。
知向谁边,望仙人之旧馆;吟来何处,寻骚客之名园。
过香车之尘迹,留画舫之波痕。
渚上行人,对月何堪思起;
天涯游子,临风岂不怀归。
故苑消亡,十恶空无德显;
贞庭砌筑,三清大有仁威。
宝树经年有荫,华林终古无尘。
月泛鹅浮,潭岸楼摩鹊汉;虹横鱼贯,涌泮桥接龙津。
人逢晚景,客趁春潮。
光连藻栋,波荡兰桡。
锦荔新添,松榭烟迷碧水;琼花旧会,梨园迹没黄沙。
塘畔重临,亭倚朱华嘉木;坊间永庆,馆陈红豆奇葩。
荔枝湾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如果你有机会去那里游玩,可以亲身感受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色。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出自唐诗人杜甫的《解闷十二首》草阁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飞初。
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友得钱留白鱼。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流。
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
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
沈范早知何水部,曹刘不待薛郎中。
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
李陵苏武是吾师,孟子论文更不疑。
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
陶冶性灵在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漫寒藤。
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
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
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
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
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
侧生野岸及江蒲,不熟丹宫满玉壶。
云壑布衣骀背死,劳生重马翠眉须。
【鹤注】诗云“一辞故国十经秋”,当是大历元年夔州作。
《杜臆》:公当闷时,随意所至,吟为短章,以自消遣耳。
草阁柴扉星散居①,浪翻江黑雨飞初。
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女得钱留白鱼②。
(前二首,即事兴感,此从夔州风景叙起。
上二句,山水对言。
山禽引子,山间之景;溪女留鱼,江边之事。
《杜臆》:草阁,公所居。
山禽句,见与物俱适。
溪女句,见人我两忘。
)①庾信诗:“客园星散居”②公《云安》诗“负盐出并此溪女”,又《负薪行》“男当门户女出入”,则溪女卖鱼可知。
其二商胡离别下扬州①,忆上西陵故驿楼②。
为问淮南米贵贱③,老夫乘兴欲东游④。
(此欲去夔而游吴也。
【朱注】时有胡商下扬州,来别,因道其事。
西陵驿楼,公少游吴越时所登。
)①《洛阳伽蓝记》:“商胡贩客,日奔塞下。
”隋炀帝诗:“言旋旧镇下扬州。
”②【钱笺】《水经注》:浙江又北径固陵城北,今之西陵也。
有西陵湖,亦谓之西城湖。
《会稽志》:西陵城,在萧山县西十二里,谢惠连有《西陵阻风献康乐》诗,吴越改曰西兴,东坡诗“为传钟鼓到西兴”是也。
苏轼关于荔枝的诗句
苏轼关于荔枝的诗句《食荔枝》。
全诗: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翻译: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 琵琶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天天吃三百颗荔枝, 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扩展资料: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 “不得签书公事〞。
于是, 东坡先生流连风光, 体察风物, 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 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二句最为脍炙人口, 解诗者多以为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 从而抒发对岭南的留恋之情, 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
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天慢慢热了, 荔枝也在炙热的骄阳中红了。
一时间,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说法又多起来了。
这两句流传甚广的诗出自诗人苏轼, 解诗者都以为东坡先生是在赞美岭南风物, 以抒发对岭南的留恋之情。
不错, 苏轼在岭南时, 比被贬黄州时的心情是要好很多, 没有了“空庖煮寒菜, 破灶烧湿苇〞的失意与苦闷, 《宋史》也说苏轼在惠州时“居三年, 泊然无所蒂介, 人无贤愚, 皆得其欢心〞。
而就在那时, 东坡先生写下了大量有关荔枝的诗作。
苏轼首次在惠州吃到荔枝是在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 于是作《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 对荔枝极尽赞美: “垂黄缀紫烟雨里, 特与荔枝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 红纱中单白玉肤。
不须更待妃子笑, 风骨自是倾城姝。
〞在《新年五首》中, 苏轼则说“荔枝几时熟, 花头今已繁〞, 《赠昙秀》中则是“留师笋蕨不够道, 怅望荔枝何时丹〞, 活脱脱一副馋相。
在《食荔枝二首》, 以及《和陶归园田居》等诗中, 苏轼, 这位遭贬的诗人, 仍然在热情地对荔枝唱赞歌。
在那段时间里, 苏轼还喜爱和陶渊明的诗, 并把和陶的诗专门编成诗集。
而苏轼此时的诗文中, 与僧人唱和的作品也多了起来。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诗歌鉴赏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诗歌鉴赏《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诗歌原文如下: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范成大〔宋代〕黄鹄飘然下九关,江船载月客俱还。
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
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
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鉴赏:这首诗是范成大送周必大归故里庐陵之作。
该诗的首联以比喻双关的手法,写周必大飘然出朝,连夜乘船而归,突出他飘逸不群、洒脱不羁的襟怀。
颔联说退隐高名是皇帝给的,并非臣子所愿,不过身退倒也使人欢欣喜悦,这就把讽刺矛头直接指向了皇帝。
颈联忆当年结交,哭明日分别。
尾联在后会难期的痛苦中,以年纪未老相安慰,意为来日方长,总会相见。
这首诗秀整精严,情随事出,笔致苍凉动人。
首联起兴,暗含辞归之意,带起全诗,既写周必大归家时的情景,又隐含着对周必大的评价。
黄鹄在此句中既可喻指周子充,又可指他回家时所乘的船。
九关在此句中即指天宫,亦指京城,二者皆一语双关,体现了对周必大人品的赞誉。
“江船载月”句,颇具诗情画意。
由于日夜兼程,明月也会和友人同船而行,陪伴着友人一同回还。
这样,在漫长的征途上,友人也会少了许多寂寞和惆怅。
此种描写,一反多数送别诗那种消沉凄苦之情,给友人以安慰和鼓舞,寄寓着宽解“奉祠”故里的朋友的情意。
颔联紧承前联而来,正面写辞官归去之事。
并对此发表看法,进一步对友人做劝慰,分析和希望兼有。
诗句的内容仍紧扣着“奉祠”这个中心。
诗中“孤臣”与“壮士”皆指周必大。
历来引退被看作邀取高洁之名的举动,但友人这一次却非本人所愿,一切皆由朝政不纲、谗佞之臣竞用所致。
友人的心愿是为国效力而非邀此高名,这样的名声愈高,而君主的过失也就会愈重。
反诘句的使用,使语气更加强烈,对友人遭遇的不平以及对朝政的委婉指责都可从中悟出。
下句“身退聊开壮士颜”,由黄庭坚《谢何十三送蟹》诗中点化而来,诗中云:“风味可解壮士颜。
”此句是说不“身退”,职务在身,而无法尽责,就会心怀惭愧,不可能“开颜”了。
如今你虽然是奉祠还乡,但就此脱离了纷繁多变的官宦生涯,得以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大丈夫能伸能屈,来日方长,以后再出山完全有这个可能。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全诗词意思及赏析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有情。
开篇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描绘了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
“洗”字生动真切,潜透出一种情心。
“潇”和“洒”字,用来形容暮雨,仿佛使人听到了雨声,看到了雨的动态。
接下来,作者用“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进一步烘托凄凉、萧索的气氛,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赞叹“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这三句由“渐”字领起,写出了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身上的感觉如此,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凄凉。
“关河”冷落,词人所在地也被残阳笼罩,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凉图景,也渗透进了天涯游客的忧郁伤感。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这两句写低处所见,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
这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心情抒发,看到花木都凋零了,自然界的变化不能不引起人的许多感触,何况又是他乡做客之人。
作者却没明说人的感触,而只用“长江无语东流”来暗示出来。
词人认为“无语”便是无情。
“惟有”二字暗示“红衰翠减”的花木不是无语无情的,登高临远的旅人当然更不是无语无情的,只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对长江水的指责无理而有情。
在无语东流的长江水中,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感慨。
词的下片由景转入情,由写景转入抒情。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三句直接抒情,表达了词人不忍登高远望、思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的矛盾心理。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这两句向自己发问,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回顾自己落魄江湖,四处漂泊的经历。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几句从对方写来,与自己倚楼凝望对照,进一步写出两地想念之苦,并与上片寂寞凄清之景象照应。
虽说是自己思乡,这里却设想着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
佳人怀念自己,处于想象。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这几句结尾再由对方回到自己,说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会埋怨自己不想家,却不知道“倚阑”远望之时的愁苦。
2021高考语文精选分类汇编(第二期)古诗词欣赏特训(1)
2021高考语文精选分类汇编(第二期)古诗词欣赏特训1. (2014·河南淇县一中第4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春寒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吝胭脂色,独立蒙蒙小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那时南宋朝廷正处于摇摇欲坠之际。
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8.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5分)9.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如何的性格特点?(6分)【答案】:8.“怯”字既刻画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
(2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摇摇欲坠之际的忧虑。
(3分)9.写出了海棠“不吝”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小雨当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
(3分)表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摇摇欲坠之际,勇于在如此艰巨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点。
(3分)2. (2014·江西吉安一中【上】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8分)京口月夕书怀旅夜书怀②(南宋)林景熙①(唐)杜甫山风吹酒醒,秋天黑灯凉。
细草轻风岸,危樯独夜舟。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作者老家在温州平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时的感怀之作,看成于宋亡以后。
②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庆)一带飘泊时所写。
(1)《京口月夕书怀》中的“凉”字可谓关键,全诗以山风、秋夜来写________之凉,以华发、异乡写_______之凉。
(2分)(2)请结合诗句分析《京口月夕书怀》和《旅夜书怀》两诗中作者情感的相似的地方。
(6分)【答案】:(1)天气心情(心境)(2分)(2)情感相似的地方有:(1)都抒发了异乡飘泊沦落的悲凄之情,林诗中感叹自己“异乡”飘泊,杜诗用“天地一沙鸥”自况,自伤飘零;(2)都抒发了自己年老孤独的伤感之情,林诗中感怀自己“百年”之身独对夜灯,杜诗中以“平野阔”“大江流”反衬自己一叶小舟的孤家寡人;(3)都抒发了光阴流逝的悲伤之情,林诗中有“华发”“百年”的忧伤,杜诗中以江水的奔流令人感受到光阴的迅速消逝;(4)都抒发国家残缺、自己一事无成的愁闷之情,林诗写在宋亡后,“万事已华发”流露了事事不如意的悲伤,这也是借酒解愁的缘故,杜诗结合兵荒马乱的时期背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流露了未能施展政治理想的不平。
七夕古诗句子
001.《诗经·小雅·大东》(西周)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睕彼牵牛,不以服箱。
002.七夕(汉)佚名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003.燕歌行(三国)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004.七夕夜女歌(晋)无名氏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005.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南北朝)谢惠连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
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
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
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
倾河易回斡,欵情难久悰。
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
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沉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006.迢迢牵牛星(南北朝)萧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007.七夕穿针(南北朝)柳恽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008.七夕(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009.七夕(唐)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010.七夕词(唐)崔颢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011.七夕(唐)白居易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晨读时光经典诗文诵读》第一编 第三单元 霜叶红妆的秋天
▲ 【欣赏要领】
▲ 本文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处处渗 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也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 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
▲ 【作者简介】
▲ 【欣赏要领】 ▲ 词中表达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于
清秋薄暑时分,感叹漂泊的生涯和 思念情人的心情。上片以写景为主, 把大自然的浓郁秋气与内心的悲哀 感慨融合在一起,下阕以抒情为主, 曲折委婉地表现了登楼凭栏,望乡 思亲的羁旅之情。 ▲ 【作者简介】 ▲ 柳永,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 称柳七,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 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 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 作慢词独多,人称“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代表作《雨霖铃》 《八声甘州》。
▲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
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
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
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
▲
▲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 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 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 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带萝的诗句
带萝的诗句登楚山绝顶【作者】李廌【朝代】宋新雨路少人,公子有佳招。
下马语未竟,西城趋连镳。
初云眺江阁,忽欲登山椒。
陟巘践跷踊,舍鞍升迢嶢。
濈濈云屦湿,翩翩风袂飘。
广隰绿交映,芜城远无嚣。
带缭江路永,隙光溪影摇。
他山若聚米,乱垅疑翻潮。
岸巾叹鬓槁,抚髀怜肉消。
欲摅纡郁怀,自恨痀偻腰。
心知中峰近,意怯老步遥。
班荆坐危磴,植杖临高苗。
注目送三士,绿萝凌九霄。
风流蹔云散,箕踞还独谣。
迎答顺风呼,俯听深涧樵。
山灵或耸诮,谷友如迁乔。
虽同仙凡隔,亦觉神爽超。
毋比抱肠鼠,已异枝巢鹩。
夕曛下归径,平林有鸣蜩。
回瞻已陈迹,青霭烟寥寥。
驴【作者】梁氏【朝代】明买得青驴捷似梭,松云萝月任婆娑。
还嫌踏碎娇花影,款款扶缰倩墨娥。
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作者】许浑【朝代】唐欲寄家书少客过,闭门心远洞庭波。
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
愁泛楚江吟浩渺,忆归吴岫梦嵯峨。
贫居不问应知处,溪上闲船系绿萝。
点绛唇·客梦初惊【作者】刘秉忠【朝代】元客梦初惊,雪晴风冷千山晓。
塞烟沙草。
又上邮亭道。
石窟萝龛,为我君应扫。
何时到。
放怀吟啸。
相伴山间老。
太涤洞留题【作者】黄敏德【朝代】宋九锁山深断世踪,云霞堆里著瑶宫。
千年地胜身才到,一柱峰高路忽通。
据石漱泉消俗念,扪萝扣洞挹仙风。
直疑凡骨今朝换,不假金丹屡转功。
感事十诗上李侍郎【作者】陈造【朝代】宋长松倚绝壑,高萝缠绵之。
苍山屹半空,白云相因依。
挥策马不前,自问此何时。
圣贤运化枢,奇髦各骛驰。
踯躅诸儒后,槁暴穷山为。
盘木贵有因,平心勿嗟咨。
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作者】李端【朝代】唐半岭逢仙驾,清晨独采芝。
壶中开白日,雾里卷朱旂。
猿鸟知归路,松萝见会时。
鸡声传洞远,鹤语报家迟。
童子闲驱石,樵夫乐看棋。
依稀醉后拜,恍惚梦中辞。
海上终难接,人间益自疑。
风尘甘独老,山水但相思。
愿得烧丹诀,流沙永待师。
寄程公辟【作者】郑獬【朝代】宋念昔都门手一携,春禽几向苎萝啼。
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
贺铸《凌歊控沧江》《水调歌头南国本潇洒》赏析
贺铸《凌歊控沧江》《水调歌头南国本潇洒》赏析凌歊控沧江贺铸控沧江,排青嶂,燕台凉。
驻彩仗、乐未渠央。
岩花蹬蔓,妒千门、珠翠倚新妆。
舞闲歌悄,恨风流、不管余香。
繁华梦,惊俄顷,佳丽地,指苍茫。
寄一笑、何与兴亡!量船载酒,赖使君、相对两胡床。
缓调清管,更为侬、三弄斜阳。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
凌歊,台名。
《广舆记》云:“凌歊台在太平府黄山之巅,刘宋建离宫于此。
”歊,热气也。
凌歊,谓台高可以涤除暑气。
贺铸约于徽宗崇宁四年(1105)至大观二年(1108)通判太平州,这首词大约作于这段时间之内。
开首三句,写登凌歊台所见之景。
“控沧江,排青嶂”写山水之势。
青山高耸,壁立临江,似控制锁压着江水;而江水奔腾冲突,似剖开青山,一泻千里。
这里一个“控”字,一个“排”字,相辅相成,将山水那不可一世的气魄,一并表现出来。
燕台在此指凌歊台,由此转入写史。
公元463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南游,曾登凌歊台,并建避暑离宫。
接下去几句正是写当时的盛况。
唐许浑《凌歊台》诗云:“宋相凌歊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
”“驻彩仗、乐未渠央”所说的正与许浑诗略同。
渠,通“遽”。
未央,未尽,未止。
“岩花蹬蔓,妒千门、珠翠依新妆。
”“千门、珠翠依新妆”指随行的嫔妃宫女,她们个个衣着华丽,美艳动人,以至惹动了山花的满腹“妒”意。
一个“妒”字,使山花也有了灵性。
彩仗遍野,美女如云,轻歌曼舞,登高消夏,真的是“乐未渠央”。
作者极写了当年凌歊台游冶的壮观,极写了宋孝武帝的奢侈豪华。
可好景不长,接下去便是“舞闲歌悄,恨风流,不管余香。
”当年的歌舞喧嚣,已经荡然无存;一代风流,也已一去不复返,只有山花藤蔓依然飘着余香。
下片承上片而抒怀。
开首四句是说,繁华如梦,转眼就成为过去;秀丽江山,依然面对一派烟水苍茫。
这里的一个“惊”字,一个“指”字,上片结处的一个“恨”字,一并透露着作者面对历史兴衰、世事沧桑时的无限感慨。
接下去的“寄一笑,何与兴亡!”正是这种感慨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期](荔枝湾) 荔红渺邈,苒苒物华休时间:2006-07-13感今怀古只存记忆中的荔枝湾广州时常宣传一句口号,好像是描述市容之美的,叫做“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
不过这口号似乎只适用于“过去的”荔枝湾景色,因为荔枝树并不适宜于种在市区,珠江两岸,在我记忆中是没有荔枝树的,而荔枝湾的撩人之处,却正是这十个字。
有人问我,荔枝湾的正确概念是哪儿,我也只能约莫说,从今日龙津西路“风水基”起,顺下西关涌西至黄沙大道水闸为止。
它的全盛期是清末至民国的近100年。
桨声灯影,水绿荔红,真是浮世中一道人文与自然风光绝妙结合的风景。
荔枝湾的风光,由人文活动加上自然风景所维系,自抗战后,游人往荔枝湾的已大不如前。
自然风景呢,由于河涌的日益淤塞与改造,从风水基至荔湾湖公园之间的一段在1970年代已不能行船了。
然而荔枝湾的最后消失,还是近10年间的事。
原来,在荔湾湖公园靠近黄沙大道一侧,还保留有一段原始生态的河涌,两旁仍然保留了数10年的果树,河岸也是泥岸(当年荔枝湾的原始样貌),只是人迹罕至,游人也早遗忘了这样一段“古董”,倒有几个搞西关史的热心学者修书建议“恢复荔枝湾故道”。
倡议的结果,是拨下来若干千万的经费还配合了某市政防洪工程一起维修,保护泥岸当然是花不了若干千万的,于是索性将整段河床修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像水岸的引水道,然后再在水泥护墙上凿些孔,补种上些荔枝树,算是对得起市民的公帑,但也彻底改写了荔枝湾的“前世今生”,以后要治西关史者,则不可不知这段荔枝湾余韵也。
□梁鸿“鱼”跃碧波,“荷花”吐艳,荔湾湖公园里这人工美景,更勾起人们对“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旧日自然风光的怀想。
本报记者邹卫摄大事记[公元前214年]任嚣筑番禺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南海郡建立后,郡尉任嚣在番山、禺山上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是为广州建城之始。
[公元前206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公元前206年,南海郡尉赵佗乘中原楚汉相争之机,派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了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南越国疆土“东西万余里”,包括今两广大部分及今越南北部,是为岭南地区第一次建立独立政权。
[公元前196年]陆贾出使南越国汉高祖刘邦为结束岭南地区的分裂状态,于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服赵佗归汉。
赵佗初时表现冷淡,陆贾在城西筑土城为驻地,静心等待,并极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利害关系。
赵佗对陆贾十分钦佩,即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归附称臣。
经多次分合反复后,陆贾于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再次受遣出使南越,再一次说服赵佗臣服汉朝。
[公元147年]佛教传入广州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佛经翻译家安世高由海路来广州。
东吴以后,外国僧人络绎不绝地由海路来到广州,从事传教和译经。
吴孙亮五凤二年(公元255年),西域人支疆梁接到广州译出《法华三昧经》,这是佛经传入广州的最早记载。
[公元226年]交、广分治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孙权分交州合浦以北为广州,治所番禺,命吕岱为刺史;合浦以南为交州,治所龙编,戴良为刺史。
这是广州得名之始。
一年后,交、广合治。
吴永安七年(公元264年),交、广再度分治,辖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治所在番禺。
此后交、广分治成为定制。
现场感怀小游荔湾湖难觅千古风流荔枝湾有新、旧之分。
旧荔枝湾在今荔湾路以西、中山八路以北。
新荔枝湾则指今荔湾湖公园、多宝路、黄沙大道一带。
荔湾湖公园得名于荔枝湾,于1958年由群众义务劳动开挖建设而成,面积约40万平方米,湖面约占2/3。
树木成荫,桥曲栏回,亭台楼榭,波光粼粼,令人置身于一派南国风光里,“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诗句就会不自觉地窜入记者脑际,然后荔枝的红色蔓延开来,荔湾湖渔舟唱晚的景致也越发清晰地呈现:五百年前、一千年前或者两千年前,荔枝湾当时有很大的河流,河道分叉催生很多小河涌,同时亦滋生了很大面积的湖泊——如今皆不见,荔湾湖公园里的小翠湖、玉翠湖、如意湖、五秀湖等都是挖掘开来的。
荔湾湖公园闻名遐迩,如今早已是一座集游览、文体、娱乐、休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公园。
各种游乐设施、健身场馆对外开放,小卖部顾客盈门,海山仙馆蔚为大观,酒肆生意兴浓。
专家说荔湾湖公园的美可以体现荔枝湾的景致,记者于是不由得惶恐,感觉有些纷乱,风光犹在、韵味难寻,与古诗歌里的描述已大相径庭了。
不少人大张旗鼓希望重建荔枝湾,记者初始动心,现在觉得没有必要:荔湾渔唱这美丽的尤物,怕是不属于我们这样活泼的年代了。
变迁之路荔枝湾翩跹旖旎两千年人活一世,短短几十年,荔枝湾却由来已久,任凭时光流转、人事更迭,她自翩跹旖旎两千载:公元前196年,汉朝特使陆贾南来,在离其土城驻地不远的溪边河旁(今周门、彩虹桥一带)种植莲藕和荔枝;东汉年间,这里种植的荔枝已成为上贡皇帝的佳品及朝廷赠送外国使臣的礼物,而这一片风水宝地也被称为“荔枝洲”或“荔枝湾”——直到今天,地理位置虽有变迁,荔枝湾依旧是广州颇令人向往的所在。
唐至明荔湾渔唱犹胜江南美唐代时,今荔枝湾一带仍多为洼地,河涌纵横,荔枝夹道,其时广州荔枝已享盛名,每逢荔熟之时,“十里红尘,八桥画舫”。
当时,荔枝湾有一座以荔枝驰名的园林——荔园,风景优美,为广州人游览胜地。
根据文献记载,荔枝湾兴盛于唐。
咸通年间(公元861年-公元875年),岭南节度使郑从谠在荔枝湾上建造荔园,诗人曹松在《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一诗中这样记述:“荔枝时节出旌游,南国名园尽兴游;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
”可见唐咸通年间荔枝湾上已盛产荔枝了。
至南汉,荔枝湾开始了它的繁盛时期。
南汉王刘在此建起了广袤三十余里的御果园“昌华苑”。
南汉后主刘鋹每至夏日,更在此大摆“红云宴”,邀请群臣百官,在此风流快活,历时达十年之久。
反映18世纪晚期生活的御苑消夏图。
资料图片宋灭南汉,昌华苑区宫殿被焚毁殆尽,但西园地区(今泮塘、荔枝湾一带)并没有变成一片废墟,在整个宋代,荔枝湾仍然是广州城外的风景区。
元代,荔枝湾作为“御果园”,除遍种荔枝外,还栽种里木树(柠檬树)800多株。
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记载:“元时,于广州荔枝湾作御果园,栽种里木树,大小八百株,以作渴水。
吴莱诗:广州园官进渴水,天风下熟宜檬子,百花酿作甘露浆,南园烹成赤龙髓。
”里木树成熟后榨汁煎糖,制成舍里别(蒙古语,即解渴水)进贡,深得元世祖忽必烈和元成宗铁穆耳的喜爱。
至明代,荔枝湾风采依然,不但千树荔红,白荷玉立,“五秀”(莲藕、荸荠、菱角、茨菇、茭笋)飘香,更由于水系不断拓展,昔日横亘蜿蜒的小溪小河已成纵横交错的河涌网脉,河涌可通往白鹅潭江面,渔民们白天出河捕鱼,晚上回湾停泊。
水乡泽国的风情更为荔枝湾增添另一番景致。
“荔湾渔唱”就此成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
清至抗战前浮华鼎盛新景更风流清代至民国抗战前是荔枝湾最为鼎盛的时期。
一方面,荔枝的种植有了长足进步,无论是荔枝种类、覆盖面积,都达到了历代之最;另一方面,荔枝湾人气之旺也达到极致,文人骚客对酒当歌、吟诗作画,富贾巨商则在此圈地,建起了一座座别墅。
“卓转清溪宛若耶,楼船掩映树周遮。
一湾荷叶碧于水,两岸荔枝红似花”便是对荔枝湾风情的生动写照。
这个时候,新旧荔枝湾开始了更替。
清时荔枝湾的范围已拓展至今多宝路广州第二人民医院、荔湾涌、西郊泳场东边等一带,旧荔枝湾日渐成为历史陈迹,而新荔枝湾则以其钟灵毓秀吸引着人们。
但见这里八桥画舫,静谧平和,堤边杨柳轻拂,绿影婆娑,河面碧波荡漾,轻舟飘泛。
每到夏至,蝉声如潮,一丛丛荔枝含丹怒放,惹人垂涎。
达官贵人在此先后建起了唐荔园、海山仙馆、叶氏小田园、停谰堂水榭及小画舫斋等名园别墅。
到陈济棠主粤时期,荔枝湾甚为繁盛。
至日军占领广州时,湾水出河口的珠江河道被日本人封锁,游客大减,荔枝湾渐趋萧条,之后由于城区人口增加,荔枝湾河涌两岸渐成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居民在荔枝基上建屋,砍掉不少荔枝树。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建设平添几许愁荔枝湾盛景自清末后逐渐式微。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打破了荔枝湾的旧有格局。
1958年,荔枝湾一带开辟荔湾湖公园,1966年区政府整治河涌在荔枝湾出口处建成防潮闸,小艇从此不能沿湾水出珠江,大部分支流濠涌被填塞或做暗渠成为新型内街,荔枝湾这一被多少代传唱不息的题材永远地留在了文人们的歌词诗赋中。
荔枝湾故道的复建曾让人心忧。
在荔湾湖公园内保留着一段长约400米的故道,1999年相关部门提出了关于“复建荔枝湾故道”的提案,并制订了以“改善江岸河堤环境,开发水景旅游景观”为主题的规划方案。
然而,市政部门整治荔湾涌计划已在1998年敲定,并于1999年5月进场施工,把它当做市政工程的污水分流渠加以整治,进行彻底地改造:将故道两岸基围高程(海拔高度)由原7.2米挖低至6.5米,再填高至7.8米,把原宽二三十米及最宽50米的故道,改窄为10米、16米、18米,最宽40米,并把故道两岸原有的名木古树砍伐得所剩无几。
这桩故道复建的旧事庶几成为公案,喧嚣在尘埃落定之后,荔枝湾已经换了模样。
尤其让人愁苦的是,荔枝湾新植的荔枝树竟许久生不出荔枝来。
现在有80%的荔枝树都在荔湾湖公园里,专家曾为沉默的它们望闻问切:荔枝是配合绿化需要种植的,荔枝树下是成片的绿草,而周围又是成荫的细叶榕树,这与荔枝树“喜光照”、“树下不能植草”等种植原理是不符的。
因为有榕树的遮挡,导致了光照不足;而杂草的生长又吸收了本来是施给荔枝树的复合肥养料,荔枝树由于营养不足自然难结果。
历史再现南汉昌华苑帝王游乐宴红云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岭南的刘氏建立起南汉王朝。
当时南汉时局和社会相对安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人民安居乐业,国库殷实。
南汉的几代君主都是贪婪、残暴的暴君。
在短短五十余年间,在其狭小的版图上建了数以百计的宫殿。
南汉后主刘鋹在游览荔枝湾时,被那里美丽的河湾、茂密的荔枝林的美丽景色吸引。
当时的荔枝湾开发已初具规模,且距兴王府(广州)近在咫尺,交通便利。
综合这些因素,刘鋹下令大兴土木,在荔枝湾上广圈荔林建起昌华苑以便游猎,广袤二十余里。
据史料记载,当时修建昌华苑的栋梁帘幕,均用珍珠、云母及金银做装饰,造一根殿柱就使用白银三千多两。
国库亏空时,刘鋹就下诏加重赋税,横征暴敛。
每当荔枝成熟时,他便邀请群臣一同到昌华苑游宴,擘食荔枝,还携波斯女不时游玩,常常停留月余或半月之久,号称“红云宴”。
这种骄奢无比的“红云宴”历时达十年之久。
名园别墅达官显贵梦迷水乡荔枝湾以其旖旎的水乡风光吸引着唐宋以来诸多富商巨贾、文人墨客在此兴建名园别墅,这给荔枝湾添了许多风情。
建筑是流动的音乐,而这些古老的林苑、宫殿和别墅无疑是一曲情调风雅的《荔湾美》。
最早于荔枝湾畔建造名园的,当属唐代咸通年间岭南节度使郑从谠构筑的“荔园”。